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将已经接到总督朱大人的密令,你的人马即可随我渡江!”郑南生什么没有多说,直接转身县衙往外走去。

    郑南生这么做显然有些目中无人,站在左良玉身后的曹虎已经跟随左良玉近两个月了,已经对左良玉产生了崇敬之情,怎堪看到主将受 辱,要上前说话,却被左良玉拦了下来,曹虎是愣头青,而且在流贼当中他是贼首义子,除了贼首,就数他最大,何时被人这么冷漠对待过,下意识的他已经把郑南生对左良玉的不屑一顾转移到自己身上了。

    “曹虎,退下!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左良玉冷冷的朝曹虎轻声喝道。

    曹虎望着郑南生地背影,忿然退到左良玉的左后侧。

    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跟郑南生闹出什么矛盾出来,郑南生是四川总督朱元的门生,本来这湖广总督也是朱元兼着,只因朱元忙于四川的剿匪,还要防备乌司藏(西

    藏巴汗,若是大明朝铁板一块,估计暂时没有人敢起 在大明朝一分为二,处于内战边缘,这么好的机会,周边的几条恶狼的野心自然也就被刺激起来了,朱元与藏巴汗地军队已经明暗交过几次手了,双方互有损伤,不然朱影龙又怎么会放着数万训练有素的川军不用,反而用流民组军南征?

    左良玉是聪明人,焉能看不出这郑南生的心思,湖广虽说被魏忠贤控制,但实际上大部分官员都还是原来先帝在世地时候任命地,魏忠贤只能小心翼翼地撤换官员,人的心有七窍,对于北京来说这里山高皇帝远,对于南京来说,他们这里也是山高皇帝远,这里大多数官员都曾经都是朱元地手下,朱元在四川,伸不出手里管他们,他们为了保住自己,不得不屈服在魏忠贤的脚下,只要朱元打过来,他们可能会立刻反叛魏忠贤,而郑南生不同,他虽然拿着的是南京朝廷给他发的俸 禄,实际上替朱元办事,朱元忠于那个朝廷,他就忠于哪个朝廷,本来是有朱元自己带兵收复湖广,现在朱元去掉了湖广总督的职 衔,还让他配合另外一个毛头小子,收复湖广的功劳都让他这个小白脸抢了过去,他能这样对自己已经很不错了。

    军中派系林立,像这次南征湖广,简直就是杂牌军加乌合之众,假以时日,这一支军队在战火中成长起来,只听某一个人的号令,只替某一个人做事,那么就是一个新的派系出现了,郑南生明显就是朱元的川军留在湖广的一颗棋子,至于这样的棋子还有多少,只有朱元本人才知道,如果他一心一意的效忠朝廷,这绝对没什么!

    从这个郑南生身上足以看出他对朝廷不满,但朱元现在还是忠于朝廷的,问题很容易看出来,朝廷没有派朱元这个正牌的湖广总督收复湖广,不仅免去了他的湖广总督,还派了另外一个人重组军队收复湖广,这说明什么?说明朝廷不想让朱元的权力过大,要削权,无形 间,就引起了像郑南生这样朱元手下嫡系将领的猜忌,认为朝廷可能要削他们主帅的权了。

    事实正是如此,当初朱元宣布对北京的崇祯皇帝效忠的时候就引起下面几个嫡系的将领的不理解,而且朱元是蜀王一手举荐出来的,蜀王固然没有野心,但蜀王手下的人可有不少动了心思的,尤其是魏忠贤在南京另立朝廷之后,甚至有将领鼓动蜀王拥兵自立,拥有天府之 国,北上可取关中,南下取云贵,向东取两湖,又有崇山峻岭天然屏 障,不过被蜀王和朱元联合压了下来,还秘密处决了几个人,这些远在北京的朱影龙却丝毫不知。

    最使得蜀中将领滋生不满的是,北京朝廷以李应期、卢象升在陕西对剿抚流贼,这样一来,总督四川、湖广、陕西三路的朱元在陕西的权力无形中就被架空了,湖广是朱元对南京魏忠贤的一种退让,当时王在晋还没有入川,他有不知道那个朝廷才是正统,不敢贸然宣布对哪一个朝廷效忠,故而对魏忠贤抓住湖广才去了睁只眼闭一只眼,那个时候一旦冲突起来,要么拥护蜀王自立,另外一条路就只有支持北京朝廷了。其实蜀王在蜀中的威望甚高,蜀中文武官员说到效忠,第一的是蜀王,第二才是朝廷。

    大军作战,首重军纪,没有严格的军纪,即便是胜利也只是一时 的,第一批五百人由曹虎率领登船,登船之后,井然有序,没有一个随意说话和交谈的,郑南生看到之后,脸色微变,随即又恢复了一脸的冷漠,漆黑的脸庞上看不出多大的变化。

    左良玉和郑南生是第二批登船,五千大军一天之内全部登上南岸,郑南生在前面引路,左良玉的五千大军在宜都城外扎下营盘,郑南生早已命人准备好粮草,为谨慎小心,在大军疲累的情况下,左良玉还是命曹虎派出了十几拨侦察的斥候,从前这里是国土,但现在不一样了,谨慎小心并无过错。

    说老实话,左良玉并不信任这个宜都参将郑南生,但是对于郑南生提出与他一起行动,并且只带五十名亲兵的时候,他思考了一下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主要是因为是郑南生熟悉这里的情况,不知道的可以随时问他,这一路上还要拉着他的虎皮唱大戏,有他本人在就更加天衣无缝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三卷:湖广之争之第十二章:智取岳州(一)

    州古称巴陵,又名岳阳,岳州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南 咽喉。 /古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左良玉一路上打着宜都参将郑南生的旗号,反正郑南生本人也在他的军中,不虞会露出什么破绽,虽然说五千大军过境这么大的动静不会不引起途中各路官员的注意,但左良玉的军队只是过境,对这些官员的辖地是秋毫不犯,规规矩矩的,也就渐渐放下戒心,放任这支大军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岳州府地界。

    “知了,知了……”

    窗外的夏蝉叫的令人心烦,岳州知府杨维垣一个令下,把府里的家丁都去赶蝉了。

    好不容易在两个丫头的扇下获得一丝丝清凉,窗外的蝉也被家丁们赶的差不多都飞走了,整个世界都觉得清静了,正准备迷迷糊糊的睡过去,突然间,房间的们被敲的震天响起来。

    杨维垣十分不悦的坐起来,朝门外喝道:“什么事,就不知道让你家老爷睡个午觉吗?”

    敲门的是杨维垣的管家杨禄,听的老爷问话,忙透过门窗大声道:“老爷,小的有急事禀告。”

    “什么急事,难道不能等本老爷睡完午觉再说吗?”杨维垣刚要睡着,就被吵醒,自然是有些火气。

    “老爷,真的是有急事,您还是让小的进来给您禀告吧。”管家杨禄以略带哭腔的声调在门外焦急的道。

    杨维垣心中一动,这杨禄跟了自己十几年了,对自己的脾性是一清二楚,断不会没事找事,说不定真有什么急事,于是示意站在自己跟前帮他打风的侍女去开门让人进来。

    “老爷。岳州城下来了一支军队,说是前来奉了兵部的调令前来驻防,总兵高大人下令关闭城门,全城戒严,差人前来请你去议事。”

    “有这样的事情。”杨维吃惊不小,一骨碌地就爬了起来。

    “快,官服!”杨维垣忙吩咐侍女给了取来官服,官靴还有腰带,匆匆忙忙穿戴整齐,钻进早已准备好的轿子。前往岳州总兵府衙门。

    岳州总兵高怀明长相斯斯文文的,四五十年纪,他原来不过是岳州的指挥使,由于现在国家一分为二,两个朝廷,岳州也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前线了,他也就从指挥使的位置上升为总兵大将了。

    可能是岳州的水土滋养人,这位祖籍山东坊的总兵大人在岳州的日子过的甚为滋润,岳州虽然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但久不经战事。武备松弛,士兵疏于训练,将官们多数只知道贪污吃空饷以及喝花酒,玩女人。这种情况虽然在南京朝廷新任命地湖广总督黄运泰到职后有所改变,但总还得依靠这些人控制住军队为朝廷卖命,所以根本情况没有多大的改变。

    想今天,城下突然来了一支军队。好在是自己人,不然在那个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对方攻入岳州城。岳州城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杨维垣到达之时。岳州总兵高怀明手下的那帮将官们已经吵的闹翻了天了。有的认为坚决不能让城下的军队入城,有的则认为人家有兵部的调防军令。应该让人家入城,城下的大军若是敌人地化,刚才完全可以趁城门守军慌乱之际一举攻进岳州城了,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下。

    “左大人,你为何要这么麻烦,还伪造一份什么兵部换防的调令,刚才趁他们不备之下,我们一举杀入岳州城不就完了吗?”郑南生对左良玉的十分不满的道,他只接到配合左良玉渡江地命令,至于说左良玉渡

    的行动他也只有配合的权力,却没有知情的权力,可 不知道左良玉地任务是什么,所以他才忍不住好奇要求随军行动,只见左良玉都是绕着城池就走,直到他们绕过洞庭湖,他还以为他们回去攻占长沙,谁知他折向北,这才明白左良玉这支军队的目标是岳州。

    “岳州城有一万兵马,而我却只有五千,只能智取,不能力拼,况一旦岳阳城打起来,如果能一下而下那自然没有为题,如果不能拿下,不但完成大帅的任务,我们也将成为一支孤军。”左良玉放下眼前地望远镜,面色从容地朝郑南生道。

    “大不了,你率军与我一起回宜都。”郑南生一路与左良玉前行,发现左良玉到是个人才,心生招揽之意,想把他引见给蜀王。

    “嘿嘿。”左良玉以两声笑声代替了回答。

    “左大人,岳州总兵高怀明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也不傻,还有一个素来玲珑八面地岳州知府杨维垣,这个人可是魏忠贤的马前卒,这么简单地一个兵部调令,他们是绝对不会放大军入城的!”郑南生道。

    “这个左某也知道,所以左某并没有急着要进城,首先我们要的是粮草补给,我想他们会满足左某这个要求的。”左良玉笑笑道。

    “粮草补给?”郑南生一愣,自言自语道。

    “曹虎!”

    “标下在!”

    “本将你率五十人到城楼下喊话,就说大军可以不进城,但是我们粮草将尽,请岳州总兵高将军和岳州知府杨大人给我们拨一些粮草,等确认了我们的身份再进岳州城也不迟。”左良玉道。

    “标下领命!”曹虎带着人风风火火的过去了。

    杨维垣正说问到高怀明有没有接到兵部的指令,高怀明正要开口回答,一名小校就急闯进来,毫无顾忌,跪下就道:“高将军,刚才城下军营派来数十人城下高喊,说他们要求将军和知府大人给他们提供粮草补给,还说,他们暂时不进城,可以等到朝廷兵部的调令到达岳州后在入城换防也不迟!”

    “他们真的这么说的?”

    “回禀将军,小的句句是真。不敢所有欺瞒。”

    “高将军,小心其中有诈,郑南生是宜都的参将,远在我们的西 面,为何他却接到兵部的调令,而我们岳州却没有收到呢?”杨维垣提醒道。

    “知府大人说的有道理,调令应首先送到本将手里才是,为何会先送到那郑南生的手里呢?”高怀明被杨维垣这么一提醒,顿时也产生了怀疑。

    “他不是要粮草吗,给他,只是不能给太多,先给三天的。”杨维沉思了一下道。

    “既然这调令有可疑,为什么我们还要给他们粮草?”高怀明完全把杨维垣当成自己的军师智囊了。

    “不管真假,只要我们派人去武昌问一下总督黄大人不就什么都清楚了。”杨维微笑道,岳州西临洞庭湖,只要水师在,根本就切不断他们与武昌的联系,所以这一点杨维垣一点都不担心。

    杨维垣和高怀明都疏忽了,他们只知道关闭城门,全城戒严,却不知道全城搜索可疑人员,左良玉早已派人先行一步混入了岳阳城,他实际上的兵力只有四千,有一千人马已经进入了岳州城,目的是收集情报搞清楚岳州城内的兵力部署以及防御体系。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三卷:湖广之争之第十二章:智取岳州(二)

    怀明一想也对,岳州城内可是有一万大军,城下那支 千人,还有洞庭湖水师策应,怕什么?只需三天时间就可搞清楚兵部调令的真假,给他三天粮草也没什么,当即下令调集五千人马三天的粮草出城送过去,并且派出十几个机灵点的斥候混在送粮草的队伍里查探一下虚实。 

    “老爷,您回来了!”日暮西沉,守在门口的管家杨禄一瞧见自家老爷的轿子回来,忙上去迎接道。

    杨维垣伸手揉了揉暗暗发疼的太阳穴,左眼皮更是跳个不停,心中有股不祥的预感,钻出闷热的轿子,不耐烦的“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了满脸笑容的管家的相迎。

    杨禄是个善于也是察言观色的人,他一瞧见今天的老爷两条眉毛都挤到一块儿了,必定是有什么难解之事,识趣的退到一旁,闭口不言。

    杨维垣回到府中刚坐下,准备喝杯茶,家丁匆匆来报,说府外有人求见。

    “不见,不见!”杨维垣心中正烦,连声道。

    “老爷,那人说了,您如果不见他,恐怕乌纱不保!”家丁小心的道。

    “什么,我到要看看谁这么大的口气!”杨维垣正憋着一股莫名之火,啪的一声,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来道,“去,把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带进来!”

    家丁如蒙大赦,飞快的奔去,不一会儿,带进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杨大人!”来人面无表情的,见到杨维垣只是简单的抱了一个 拳,算是见面了。

    杨维垣见来人有些气度,颇有来历,只得暂时压下心中的烦躁。不淡不咸回应道:“尊驾是?”

    “在下是从京城来的。”来人平静地道。

    “京城?”杨维垣心中一突,现在的京城不就是南京吗?

    “请杨大人摒退左右!”来人似乎带着命令的语气朝杨维垣道。

    杨维垣猜不透对方的来历,看对方似乎是大有来历,思考了一下,挥手让管家杨禄和两个在旁伺候的丫头退了出去。

    房间里只有杨维垣和这个神秘的来客,只见这个神秘的来客,伸入怀中取出一块令牌,朝杨维垣这么一展示,杨维垣顿时由警惕的眼神换了一副谄媚的笑容,道:“原来是自己人!”

    “杨大人。老祖宗最近发现湖广地方局势有些不稳,尤其是原来留用的那批官员,四川地朱元正在图谋收复湖广,特命我前来提醒大 人。”来人小心翼翼的道。

    “什么?”杨维垣突然间有些明白先前那种不祥的预感是什么了?

    “杨大人,有什么不对吗?”来人诧异的问道。

    “现在岳州城南城外正驻扎了一支大军,人数约四五千人,手持兵部的调令,前来岳州城驻防!”杨维垣道。

    “杨大人勿需担心,这是老祖宗的暗中下的调令,打乱湖广原有的军事部署。便于控制这些有异心的人。”来人一脸轻松的道。

    “果真是老祖宗暗中下地调令?”杨维垣似有不相信的问道。

    “怎么,杨大人怀疑我的话,还是怀疑我的身份?”来人不客气地道,脸上已有微微不悦之色。

    “可城下那位率军的参将曾经是现在的四川总督朱元的弟子。下官怕……”

    “你怕什么,岳州城有一万守军,还有水师,区区四五千兵马就把你吓成这样?”来人虽然官品不如杨维垣。但那是老祖宗跟前地人,自然高他一等,特别是近来魏忠贤为加强自己控制区域里的控制。不断的往地方上派宦官监军。还有什么巡察使。南京城容纳不了那么多太 监,所以拼命地往各地派了。这些人到了各地之后,以搜刮民脂民膏为第一要任,百姓苦不堪言,还有数目庞大地东厂密探,眼前这位就是 了。

    杨维垣被魏忠贤发配到岳州城来当这个知府,名义上他是升官了,实际上远不如待在南京做他地六品御史来的风光。

    “我不便干预地方军政,地方上地军政事务还是由高总兵和杨大人自己处理了,我也要告辞了。”来人突然朝杨维垣抱拳道。

    杨维垣本想设宴款待一下来人,但来人坚持有要事在身,不能留 下,匆匆忙忙的出了知府衙门,消失在人海当中。

    杨维垣又匆匆出府,赶到总兵高怀明的府上,两人秘密交谈了许 久,为了保险起见,杨维垣不但对武昌派人询问,并且还派出十几波人向临近的县府打听,问他们时不时有秘密调防这回事,两三天工夫就有消息传来,岳州城城防坚固,单凭四五千人就想攻下岳州城,似乎有点儿戏,这一点杨维垣一点都不担心。

    杨维垣却不知道,他刚才接见的神秘来客根本就是左良玉指使人假扮的,钻的就是魏忠贤大肆派人监视地方的空子,这些人有明有暗,真假难辨,杨维垣离开魏忠贤身边已经近一年,加上对魏忠贤的畏惧,虽然他不是什么糊涂蛋,但匆忙之下,没有识别出来人的真伪,不过此人生性倒也谨慎,倒是让左良玉的智取岳州的计划有些受挫,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策略。

    左良玉的大军真的是粮草不济,带的粮草太多,行军速度自然会大大的减慢,一旦落在大帅攻打武昌之后,或者让岳州城有了警觉,那就难办了,不得已才想出这样一个有明显漏洞的办法来,诈一诈岳州城内的守军,骗取三天的粮草,一旦攻击岳州不顺利,他也不能坐以待毙,果然,岳州城内的守军既不敢放他们进去,又不敢担负责任,杨维垣虽有些心眼,但并不识兵仗,总兵高怀明又是个庸才,加上他承诺暂不进城,生性胆小怕事的他绝对不会因为几百担粮食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和幸福生活的。

    粮食一到手,左良玉顿时改变策略,命令大军饱食休息过后,决定夜袭岳州,由于城中已经混入近一千军队,约定了子时烟花为号,打开南城城门,放大军进城。

    子时刚过,城南的上空升起三多绚丽的蓝色烟花,早已埋伏在南城门附近的五百军士挥刀杀向南门,岳州守军不知道多少你没打过仗了,尤其还是被人偷袭,顿时乱成一团,根本就不是偷袭之军的对手,很快南城就失守,南城大门对左良玉大军敞开了。

    左良玉提大军迅速入城,按照预先的部署,在先行混入城内的侦察斥候的引领下,将岳州城里面几个重要的衙门控制起来,擒贼先擒王,只要抓住了岳州城内的首要官员,群龙无首之下,守军不战而降,左良玉总于以微弱的代价取得了岳州,进而在洞庭湖水师将领不查的情况 下,尽数被左良玉设计,一网成擒,洞庭湖水师一举被左良玉控制在手里。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四卷:风卷残云之第一章:武昌战役(一)

    起左良玉的轻装行军,熊廷弼的四万五千大军加上三 补给队伍,行军速度是大打折扣,走了十五天,才进入了襄阳,休整三天后,继续往汉阳进发。 /

    熊廷弼内心对左良玉能不能拿下岳州城也没有底,能拿下固然好,不能拿下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左良玉这支部队必要的时候是用来牺牲的,这是熊廷弼内心的想法,慈不掌兵,有的时候必要的牺牲能换来战略的主动和全局的胜利,熊廷弼还是不惜为之的。

    占领岳州目的就是为了大军进攻武昌的时候,岳州府、长沙府的援兵不能及时驰援武昌,即使不能占领岳州城,凭左良玉的五千大军也能拖住援兵一时,赢得多一点的时间攻城,这就是熊廷弼的初衷,左良玉一时可能不会完全明白,一旦他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岳州城,凭他的智慧应该会明白这个战略意图的。

    大军走了十六天,终于进入了汉阳府的地界,中途又从襄阳府抽调了五千大军加入了大军,这下与汉阳守军再合兵一处的话,兵力达六万之众。

    熊廷弼很是担心已经进入敌人腹地的左良玉的五千大军,已经快十天没有消息了,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二十天前,洪承畴悄悄的将政务移交给前来接替他扬州知府职务的原詹事府少詹事姜日广,率领他的扬州水寨大半人马和船只,悄然西 进,并且命令其他十七家水寨,留下少部分兵力维持江上巡逻和警戒任务,其余分批悄悄的往汉口集结待命。

    洪承畴本人也在熊廷弼帅大军到达汉阳前一天,住进了汉阳府的衙门。开始了筹备攻打武昌的一切事务,这次他手下的十八大水寨只是协助将大军运送到对岸登陆,要说战斗任务就是驻扎对岸的一千水师,不过他们有将近七八千地兵力,虽然船小,但蚁多啃死大象,只要指挥得当,区区一千水师根本就不是对手。

    大军悄然进入汉阳,洪承畴与汉阳知府毕自肃亲自出城相迎,汉阳知府毕自肃是从辽东兵备副使的位置上让朱影龙一道圣旨给调过来的。其用意不言而寓,他上任以来,整顿政务,大量购买被储备军粮,到目前为止,汉阳府的官仓已经能为十万大军提供大约半年的粮草,当然也与汉阳一地地理为之有关,这里湖泊众多,不会缺水,又地处长江中 游。洪水之患很少,又因为夏收刚过,所以汉阳府的官仓里的粮食才这么充盈,这一战打起来地气十分充足。

    “下官左盼右盼。总算把大帅给盼来了。”毕自肃见到一身衣甲鲜明的熊廷弼,心情激动的下拜道。

    “下官新任湖广按察使洪承畴拜见雄大帅!”洪承畴也甚为激动,虽然此次收复湖广他不是主帅,但他江防大臣的身份。注定要在登陆作战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就说说建功立业地机会到了,才三十出头的洪承畴焉能不兴奋。

    “两位大人快请起!”熊廷弼忙上前将两人扶了起来道。“收复湖广。本督还要仰仗两位大人的鼎力相助!”

    “大帅客气了。下官等自当尽心尽力,效忠朝廷。”

    毕自肃与洪承畴一道将熊廷弼迎入汉阳城。设下一个简单的便宴,大战在即,一切从简,况且熊廷弼一项俭朴,搞的太丰盛了,惹总督大人不高兴,岂不得不偿失。

    “大帅,您看,明洪武四年,江夏侯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将城区扩大到黄鸽山(蛇山)南,该山始包人城内。城周约20里,辟有9个城 门,东有大东门,东南有新南门,南有保安门、望泽门,西南有竹欸 门,西有平湖门,西北有汉阳门,北有草埠门,东北有小东门。嘉靖十四年,都御史顾磷重修武昌城时,改大东门为宾阳门,新南门为中和 门,望泽门为望山门,竹欸门为文昌门,草埠门为武胜门,小东门为忠孝门。此外,还设有瞭望台,千里长江一览无遗,易守难攻,黄运泰来武昌之后,不断增筑箭楼,还有少量大型的床弩,他把城中一半的兵力集中防守在临江的一线。”毕自肃还肩负情报收集任务,指着沙盘中的武昌城解说道。

    “城内火器如何?”熊廷弼关心的是对方有没有火炮一类地重型武器,否则这仗就难打了,虽然兵力占优势,但他们进攻一方,战术上不占任何优势,况对手还有水师,如果不能一下子打进去,就有被人家赶下江的灭顶之灾,水师再一里外夹攻,再多的军队也不能挽回败局。

    “据下官所知,武昌守军大约有各式火铳三千到四千支,佛朗机炮大约五百,好像只有两尊红夷大炮,全部部署在汉阳门。”

    “大帅,我军各式火铳才不足五千,佛朗机跑只有四百,比武昌的守军还少。”杨肇基忧心忡忡地插话道。

    “怎么会这么少?”毕自肃惊讶的道。

    熊廷弼平静的回答道:“皇上下令停止生产火铳,把各省武备库的火铙、佛朗机炮都给了本帅,眼下就只有这么多!”

    “那这仗还怎么打?”毕自肃有些不理解道。

    “毕大人,你别急呀,皇上为了生产出更先进地火器才停掉火铳生产的,不过,皇上并没有让我们打这个没有把握的仗,把给辽东铸造地二十门红夷大炮全部先拨给本帅了。”熊廷弼耐心地解释道。

    “大帅,红夷大炮什么时候到?”杨肇基一直与大军在一起,他根本就没有见到红夷大炮地影子,忍不住插嘴问道。

    “快了,本帅已经收到飞鸽传书,三天后红夷大炮就会押送到汉 阳,红夷大炮一到,就是我军挥师南下攻打武昌之时。”熊廷弼脸上露出乐观的笑容。

    “有了红夷大炮,就不怕了,刚才下官还担心呢!”毕自肃顿时不好意思地笑起来道。

    “洪大人,大军过江的船只你负责的,可准备妥当了?”熊廷弼转向洪承畴询问道。

    “大帅放心,下官已经将十八水寨近半数的大小船只征调过来了,保证大军随时能渡江征战。”洪承畴一拍胸脯保证道。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四卷:风卷残云之第一章:武昌战役(二)

    事准备停当,就只等红夷大炮一来,就可渡江进攻武

    左良玉占领岳州城之后,一是迅速处决不投降的将官,然后对城内的守军打乱整编,二是下令岳州城许进不许出,岳州城被占一事其他临近几个县城应该还不知道,可以趁机骗取这几个临近的城池,占领幕阜山,三是朝对岸派出联络的斥候,通知主帅熊廷弼他已经占领岳州,可以先派部分军队在岳州城登陆,然后前后夹击武昌,打下南下的桥头 堡。 

    熊廷弼得知左良玉居然已经占领了岳州城,大喜过往,南征将领当中一些还对能不能攻占武昌有些怀疑的,现在都充满了信心,当即派副将杨肇基率一万五千人在洪承畴的配合下前往岳阳,同时修正了攻占武昌的作战时间,拉长了五日,从越来的七月初三推迟到七月初八。

    左良玉本来还有些底气不足,因为他只有五千人马,而岳阳城中算上水师将近有一万四千人,是他的三倍,控制起来有些吃力,现在好 了,有杨肇基率领的一万五千大军进入岳州城,就没有这种担心了。

    杨肇基到达岳州后,留下游击王瑞率五千人马守岳州城,与左良玉合兵一处,率两万五千大军朝武昌进发,首先攻占临湘,然后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岳州与武昌交界的羊楼。

    伪明湖广总督黄运泰接到浦知县的告急文书的时候,大惊失色,刚得知武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