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地已经是大家闺秀了,说起来也十分的搞笑,但确实是这样,宫女出宫之后变得十分地抢手!
杨怜影和李香君的身份特殊了些,因为她们还是女官,也就是说她们不存在出宫这一说,如果她们愿意的,她们随时可以嫁人,也可以做一辈子的女官,然后在宫中专门养老的地方终老。
李香君和杨怜影的美丽的确是非常的令男人心动,朱影龙自问自己不是柳下惠,不是没有想过,但相处久了,这种想法也就淡了,也没有那么一个心思了,要说刚来到这个时空,或许还想着“秦淮八艳”除去已经过世的那个,一个都不放过,但是十年过后,他已经没有那种想法了,朱影龙也觉得自己好色,因为不好色的男人他就不是一个男人,但是他是一个得到了满足的好色男人,所以他决定将李香君和杨怜影当妹妹,当自己手下官员看待!
其实朝中还是有很多年轻才俊配的其这二女的,比如黄宗羲、冒辟疆等人,都是年轻一杯的翘楚,可也不知道是怎么的,这个时空又没有自由恋爱这么一说,二女似乎对这些青年才俊们看不上眼,小说网手机站wap。。cn不过二女还年轻,有时间慢慢挑选。
李香君和杨怜影跟你后宫的关系都不错,凡是年纪大一点的,几乎都叫姐姐,皇上的干妹妹,虽然是认的,她们也是有这个资格的,有玩笑说,真要成了妹妹才好,当然这个妹妹的含意似乎只有开玩笑的和听在心里面的人才知道。
对二女终身大事最上心的要属徐茹莹了,当初要把二女留下来,还是她出了大力的,不然二女死活都是不肯留在宫中的。
虽然李香君每一次总是以自己一向都待在宫中,很少外出,哪有什么心仪的对象为理由搪塞徐茹莹,但以过来人的眼光,徐茹莹知道她心里面有人,但是却怎么试探都没能让李香君说出来。
与李香君的理智沉默以及守口如瓶不同,杨怜影的活泼好动,爱恨分明,却是一眼就能看出她对“不学无术”皇帝的那一份好感,尤其是对朱影龙的拿一手臭字经常说事,朱影龙的字虽然现在说比不上董其昌这样的书法大家,可也似模似样了,但是在杨怜影的眼里,一个皇帝写成这样字实在是愧对大明的列祖列宗,决定亲自纠正他的书法,不过这样一来,朱影龙的书法却是寸步难进,倒是将这杨怜影坚忍不拔的性格给锻炼出来了,练字也成了朱影龙最不想做的时间之一,浑然不知道小丫头这么粘人,却是另有所图!
一个女人能善于发现男人身上的有点,那她一点是个好女人,同样一个男人能包容一个女人的缺点,那么这一定是个好男人,但是好男人很好女人却似乎永远只是平行线,极少会有交集存在,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抱憾终生,或者天人永隔。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这是上天的一种平衡,也有人说这是跟上辈子的因果关系有关,但还有人说,好男人很好女人既都是聪明人,却又都是笨蛋,而且这样的笨蛋世上似乎有千千万万个。
也许在百姓们的眼里,朱影龙是一个好的皇帝,但是在一些人大臣和公卿王侯以及士族的眼里,他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皇帝,而在后宫女人们的眼里,他算不得上是一个完美的丈夫,只能算半个,甚至更少,因为他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个女人,但是他是好男人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因为他花心,因为他好色,所以他娶了将近二十个女人,这个数字已经十分夸张了,除了那些将女人当作泄欲工具的皇帝,同时拥有将近二十个后妃的皇帝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而且绝对罕有、强悍!
所以充实后宫的想法朱影龙从来就没有想过,而且他的**已经转变到了事业上来了,心思就更少了。
皇帝的事业是什么,传宗接代吗?这个已经在不断的做了,而且成绩斐然,开疆拓土吗?稳步的进行中,而且还进行的颇为顺利,还有什么呢?建设一个强大无比的帝国,为了中华民族在日后不必遭逢那些恐怖的灾难,或许这才是朱影龙心中最想要的。
崇祯十年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朝廷一改泱泱大国的作风,在战争中可是尝到了不少甜头,尤其从大清国的国库里搬了不少的金银财宝,国库一下子充盈了起来,看来只要会打,战争不一定就是赔钱的买卖,这一点很得全军将士们的欢心,吵嚷着要继续扩大大明版图的战争份子是越来越多。
孙慎行也是老来红光满面,财政部的算盘是打的噼里啪啦的清脆动听,他这一辈子还从来没有想过战争可以这么打,打完了,还要对方给自己的军费掏腰包,又割地,又赔款的,泱泱大国可从来就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
萨摩藩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那好我们来帮助你管理海关,以关税抵押你们的赔款,五年不行,那就十年,还得算利息!
还有萨摩藩以后不得再组建自己的舰队,海上安全将有大明海军舰队负责,并且每年还要付上一笔不菲的保护费,一点一点的将萨摩岛津家族有限的财力给敲诈的干干净净,当然甜头还是有的,选派军官帮萨摩岛津训练军队,提供大明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当然这也是要算钱的,当然不只提供给萨摩岛津一家,军火生意那是全日本都要做的,日本虽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可诸侯林立,军火生意好做,尤其是火器,消耗品,朱影龙之所以只想打开日本国内一个出口,目的就是让日本人给大明的火器研究以及军事技术研究来买单,太早的灭了日本就达不到这个目的了,等日本国内打成一团,在乘机进入那才是最好的。
如今日本国内已成乱局,加上大明故意的在外面烧了一把火,这把火足以将日本国内平静给搅的动荡起来。
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终卷) 第八章:九·一八(三)
又过了两年,大明的人口数量一下子超过一亿,并且新生儿的夭折率也大幅度的降低,粮食生产稳步增加,尤其是朝廷号召开发东北,大批的汉人移居东北,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因为朝廷的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过去的,还有东北矿产丰富,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朝廷为了开发这些矿山,需要大量的劳动,一部分自然是以囚犯为主,而更多的是八旗士兵俘虏,虽然他们要服三到五年的劳役,但是起码吃的饱,穿的暖,而且服完劳役还可以继续在矿场上工,并且可以获得自由,每年的收益可比他们当兵吃饷还要强,这样八旗俘虏兵纷纷放下手中的刀枪,拿起手中的矿铲,老老实实的建设更加强大的大明帝国。/ //醉露书院
经济总量上看,虽然没有一个有效的统计方法,但大明已经不愧是世界第一强国,在强大的国土面积以及人口基数下,世界上已经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媲美大明了。
税收增强速度非常快,几乎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速度递增,到了崇祯十二年,大明国家税收总收入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万银龙元,实现了五年翻一倍的目标。
文化方面,虽然科举考试依然在进行,但是量才取士的方法已经多样化了,各种学校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办了起来,其中朝廷每年对基础启蒙教育的投入就达到了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每年新增的学校多达百所,中小型学校已基本覆盖到府县一级。除去新设立地行省,基本每一个行省都有一两所高等院校,基本达到普及。
军事方面,经过这两年的精兵简政工作,军队数量上虽然有所增长,但战斗力以及兵员素质却有了质的变化,军队在悄悄的蜕变城一支威武无敌的雄狮劲旅。
其他方面,如粮食生产。醉露书院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和桥梁建设,纺织工业,金属冶金工业,微弱的重工业等等都有了可喜的成就,尤其是粮食生产,国内政治稳定。百姓们有田可种,以中国老百姓精耕细种的特点,虽然偶有灾难,但粮食地产量还是节节增加,每年增加的粮食都能够大明打一场十万人的局部战争。
科技方面的进步更是显著,一个叫钱志刚的人用纯手工的方法打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虽然它的密封问题还没有解决,但蒸汽机地出现令大明掀起了一场工业的巨大革命,这个叫做钱志刚的人当年就被授予“星火”奖章,并且载入史册之中。
朱影龙并不想以后世的东西来影响现在的历史进程,不过既然都已经做了,索性就把后世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给直接搞了出来,也做了一次剽窃,力学三大定律首先是出现在教育部编撰地《基础物理学》的教科书上。但真正发现它们的重大意义的却在几年之后,等到有人追查起这三大定律的发现者是谁的时候。居然没有人知道,最后经过无数人的论证和研究追查,终于发现了,教育部颁布推行的各学科地教科书上许多内容居然都是从皇帝手中流传出来,因此一个大胆的猜测在这些人心中形成了。所有地一切都是皇帝发现的。而皇帝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是他发现,并且悄悄的以各种方式将其写入到教科书中。甚至还引经据典,设置很多令人无法察觉的方式,不过这种大胆的怀疑之声居然销声匿迹了,怀疑地人都三缄其口,沉默不言,直到朱影龙死后,许多皇宫机密文件解密后,才得知真相,牛顿三大定律在朱影龙死后被物理学界一直称之为“崇祯三大定律”,从此朱影龙地头顶上多了一层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地光环。醉露书院
当然最后朱影龙自己都不知道他会拥有多少头衔,以至于所有人都相信他根本就是神仙,就是上帝,因为他似乎无所不能!
漠南蒙古就剩下一个察哈尔蒙古,不过林丹汗越来越没有能力阻止其融入大明了,察哈尔蒙古虽然相对独立,但它的周边都已经大明的势力包围了,不管是主动接受改编的,还是在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的,现在都比察哈尔蒙古过的好好,富足平静的生活,足以将成千上万的蒙古人吸引上大明这架飞速发展的战车。
林丹汗想要反抗,但周围已经被大明包围了,就连曾经是他的铁杆盟友的喀尔喀土谢图汗也都因为自身的原因彻底的倒向了大明,新疆的顾实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也都纷纷向明廷示好,愿意跟明廷缔结和平关系,而察哈尔蒙古如今已经差不多成了国中之国了,林丹汗已经力不从心了,苏泰母子以及低下多数大臣王公也都倾向于大明,只是没有人敢在林丹汗面前提出来而已。
而察哈尔蒙古并入大明的这一天似乎也已经不太遥远了。
“你们觉得朕直接要求察哈尔蒙古并入大明,这是不是太绝情了些?”朱影龙朝两位鬓发花白总理大臣问道,再过一年,他们也该从总理大臣的位置上退下来,颐养天年了,朱影龙早就想组建一个国策顾问组织的愿望终于有了达成的希望。
从感情上讲,林丹汗也确实是自己的大舅子,就这样剥夺了他一生的希望和报复这是很残忍的事情,但是这与朱影龙的国策和理念产生了冲突,因此他不得不走到这一步,真正算起来,家事和国事又有多少人能算的清楚呢?
“察哈尔蒙古如今差不多成了国中之国,林丹大汗再坚持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只是这件事如果是朝廷主动要求的话,恐怕会对皇上和朝廷的声誉有影响。”徐光启老成持重道。
“孙老,你怎么看?”朱影龙玩味的朝孙承宗看过去。
“依老臣看,朝廷只需要放出风声来,说是要在察哈尔蒙古设立府县,先试探一下林丹汗的态度,如果林丹汗态度强硬的话,可直接将其架空,扶持额哲上位,如果林丹汗顺水推舟的话,那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孙承宗道。
“这个办法好,就按孙老爱卿你的意思办。”朱影龙哈哈一笑,这其实就是造一个势,势成则功成。
本作品小说网独家文字版首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谣言大明意欲吞并察哈尔蒙古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不过明廷始终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传出,而且不少朝廷重臣在不少场合下都予以否认,但是这一次似乎有些不同,消息是从军机阁绝密的军事计划中传出来的,泄密者还是军方的高级将领,具体是谁,军机阁内也是讳莫如深,但军情司似乎已经暗中介入了调查,这也似乎佐证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
林丹汗得知这一消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那是团团直转,大明现在军力强大的已经到了莫可仰视的地步,正要是动手的话,察哈尔蒙古全族都算上去,也不够人家一击的。
怎么办,只有着急部下臣民们商议,虽然有不少人内心对并入大明的并不抗拒,甚至还有些欣喜,但却不敢当着林丹汗的面上说出来,更多人人希望能维持现状,少壮一派的则多数支持有限的抵抗,以便在将来可能的谈判中占据一定的主动,希望能跟青城的鄂尔多斯蒙古的额臣一样,能够保留一定的军队,这样是最好不过了。
可问题是额臣手下的那三万蒙古军如今早已改了姓氏了,额臣想要指挥这三万军队恐怕都难以实现,就算察哈尔能够保留军队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被大明不断的蚕食拉拢,最后吃掉!
这是大势所趋,有战略眼光的人都看出来了。
娜木钟的娘家是科尔沁蒙古,但是科尔沁蒙古却是第一个归顺大明的,并且还给了濒临灭亡的大清国一个致命的打击,娘家人都归顺了大明,娜木钟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毕竟人是非常现实的,大清灭亡了,没有了这个强大的靠山,娜木钟要想保住自己地位,光靠丈夫一个人支持是不行,她需要更有力的支持,内部的力量她并不输于苏泰,但是外部的力量却远没有苏泰来的强,人家儿子娶的可是大明的公主,当今大明皇帝的亲妹妹,而自己呢,靠娘家人,娘家人已经倒向了大明,其他势力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就是实力跟大明不在一个档次的,所以娜木钟干脆跟苏泰示好,一起向林丹汗施加压力,迫使起不断的打消心中的战的念头,然后慢慢的转变其思想,只要不打,一切都是好办的。
朱影龙也很清楚,对于察哈尔蒙古若非是通过战争,否则一步到位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总的方针是做好谈判的一切准备,但同时也做好打的准备。
察哈尔蒙古低头,这标志这蒙古这个曾经建立过无数辉煌的民族走向民族大融合的道路,虽然察哈尔蒙古最后还保留了三万军队,地位等同鄂尔多斯蒙古的额臣,去汗号,被划分为一府六县,林丹还被赠授了一个大将军衔!
但是昔日风光的察哈尔蒙古大汗从此走进历史的尘埃中,漠南蒙古行省也从此建立起来,省会:青城,第一任巡抚居然是大清国的降臣索尼!
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终卷) 第八章:九·一八(四)
索尼自成了阶下囚之后,一直以大清国忠臣自居,不肯归顺,一心求死,还以绝食相逼,不过最后还是屈服了,因为哲哲亲自去了一趟京城第一监狱,索尼始才改变了主意。
九。一八事变后,大明对日本开始了全面渗透,从经济到文化,再到军事,大明有条不紊开始了对日本全面有序的蚕食,军情司派出了大量特工人员进入日本,他们以各种身份做掩饰,刺探日本国内经济军事情报,掌握日本国内各藩国的实际动态,甚至还会将情报暗中透露给反抗幕府的起义军,帮助他们不必幕府的军队消灭,不断的消耗日本的经济和战争的潜力。
天草四郎,这个十八岁的日本年轻浪人如今已经成为对抗日本幕府的领袖人物,自然而然的也进入了朱影龙的关注之中。
这个天草四郎居然还是一位信奉上帝狂热的天主教徒,其部下的浪人也多是天主教徒,因此作战很是勇猛,逐渐成为德川幕府一个巨大的心腹大患,并且还占据了肥前、肥后两个藩国的城池,渐成坐大之势!
朱影龙对天主教并没有多少好感,尤其是那个自高自傲的梵蒂冈教廷,更是好感欠奉,他信奉一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格言,虽然道教在大明本土也算不上兴盛,但其教义却是与统治阶级没有多达相冲的地方,因此他对道教还是有相当的好感的,而对于佛教,他是深恶痛绝,虽然他现在的祖宗太祖皇帝朱元璋也曾出家当过和尚,但对于脑壳光光,整天就会念念叨叨的光脑壳却是一点好感都没有,无所事事,不是生产,却过着无比富足的生活。真的积下了那么多功德了吗?当然对于某些大德高僧。他还是很尊敬的,但是这样的高僧在千万佛门僧人中毕竟是太少了,害群之马太多,自然也就造成了朱影龙对佛教也没有多少好感,虽然没有好感。但是放着这么一个现成的工具不用,那未免太可惜了,因此在对日本侵蚀地同时,也加大了僧侣地输出,日本也是佛教国家,正好让佛教跟天主教好好的斗上一场,自己也好看一场好戏!
这样本意是要推翻幕府高压的统治的战争打到最后却变了味道,变成了日本佛教与天主教之间的教义之争。宗教战争是非常残酷地,比利益党争那是不可同日而语,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战争进行了两年多,日本百姓是越打越穷,虽然起义军实力较弱,但成功的坚持了下来,这就给了幕府一个沉重打击。而其他藩国不堪忍受幕府统治的百姓也纷纷的起义,德川幕府到处当救火大队长。但是越大最后,火却是越烧越旺,已经有连成一片一片的趋势,更加加重了德川幕府的负担。
在对日本动手之前,大明首先要摆平的是自家地后院。“攘外必先安内”这样的政策也是要看国情的。
崇祯十三年。也就是一六四零年正月,朱影龙下旨发布诏谕。命西藏以及漠西蒙古各部向中央政府臣服,并限期交出手中的兵权,并且宣布藏传佛教只能以传教、普度世人为主,不得参与地方政权,且不得拥有任何军队,否则中央政府将会武力剿杀!
这道诏谕发布天下之后,厉兵秣马了数年的西北军顿时刀枪出鞘,展现出凌厉的杀气,西南军区与西藏接壤处也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可策应西北军的一切军事行动。
从大明对蒙古各部地政策来看,中央政府是狠下心来要将西藏的自主政权给收回了,而且还要废除西藏地农奴制度,不管是红教还是黄教一旦失去了政权的支配权,就都将沦为中央政府的工具,他们自然会不满,战争的阴云这一次是真正的笼罩着整个西藏了。
十三年三月,朱影龙任命熊廷弼为征西大将军,总揽西北军与西南军地军务,秦良玉为副手,卢象生任前敌总指挥,左良玉为副总指挥,发动了最西藏地全面战争。
大军进展十分顺利,藏军低劣的武器装备根本就不是大明军队地对手,左良玉有做足了一切准备,一路高歌猛进,一下子就打到了拉萨城下。
左良玉更是疯狂,一路之上,只要是寺院他就烧,只要是寺院他就枪,抢完了再杀,只要是佛教徒,不管是哪个教派的一律抓起来,反抗的,自然是做了刀下亡魂,这下“左阎王”的名声算是在藏区彻底的响了起来。
左良玉又不是佛教徒,杀起喇嘛来是手起刀落,一点都不心慈手软。
明军势大,不管是黄教还是红教都没有能力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根本就是不堪一击,藏巴汗更是在明军还未打到拉萨城下之时,就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仓惶逃回后藏老家,黄教虽然暂时得到了拉萨的政权,但面对左良玉部下数万武装到牙齿的骄兵悍将,若没有外援,拉萨城迟早会城破人亡的。
五世**阿旺罗桑嘉措派出和谈使者要求与大明和谈,但是被左良玉给拒绝了,除非五世**答应大明提出的所有条件,否则一切免谈。
阿旺罗桑嘉措又怎肯将黄教辛辛苦苦经营了数百年的基业拱手送人,但硬拼也是无法,只要以宗教的名义,将左良玉的大军妖魔化,号召拉萨全体藏民抵抗明军。
本作品小说网独家文字版首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1……6k。cn!五世**彻底的煽动了藏民们的情绪,他们如同发了疯似的攻击大明的军队,左良玉是谁,换做别的人领军,或许还会犹豫一番,左良玉却丝毫没有理会,直接给军队下了屠杀的命令,不管事谁,只要攻击了大明军队,一律格杀!
拉萨一战,不但黄教喇嘛死伤无数,无辜的藏民听信了五世**的幼稚的妖魔化宣传,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结果就是拉萨城除了朱影龙曾今严令不得破坏的布达拉宫之外,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沾染了鲜血!
左良玉的凶名一下子盖过了“洪屠户”,成为大明军中第一凶将,其凶名怕只有太祖开国时候的无敌勇将蓝玉可以比拟!
同年五月,西南军区出动五万大军,进入康区,剿灭了白利土司顿月多吉,占领昌都。
七月,左良玉率军进入厚葬,八月,俘获藏巴汗,九月平定西藏,至此,西藏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中,十月,中央朝廷设西藏与青海行省,并设西藏军分区,并入西南军区。
换防之后,左良玉率军回西宁,驻守青海行省。
次年,漠西蒙古和硕特部顾实汗迫于明廷的压力,决定走土尔扈特几部的老路,北迁。
不幸的是,顾实汗这一动向被大明侦知,西北军以及额臣一部三万蒙古军,加上接受朝廷整编的青海喀尔喀土谢图部两万大军,出动十万兵力,将和硕特部团团围住,大明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塔里木盆地了和硕特部顾实汗是个聪明又知道时务的人,当即下令解除部族武装,强大的顾实汗一下子便成了光杆司令!
顾实汗一降,漠西蒙古根本就没有一个是大明的对手,兵锋所到之处,纷纷归降!
十四年底,新疆行省设立,而这一年朱影龙正好三十岁!
从登基到将一个破碎的大明朝完整的粘合起来,并且越来越强大,只用了十四年,而且疆域比大明朝任何时候都要大,周边列强要么不是被他收服,要么就是成为历史,这极大的满足了朱影龙的虚荣心!
李香君跟杨怜影进宫已经有差不多五年了,普通宫女只需四年便可出宫嫁人,而地位稍高一点的女官至多也就多留两年也须出宫嫁人,她们二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再有一年时间,也须出宫了。
五年前,二女就出落的倾国倾城,五年后,二女更是美艳不可方物,不说朱影龙心思迟钝,其实他也知道二女的心思怕是落在他身上,照理说,收下两个心甘情愿的美人这是许多男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捅破这最后一层窗户纸,毕竟朱影龙可是叫了二女五年的“干妹妹”了。
而这个时候宫里头已经没有几年前那样的单纯了,毕竟这个时候朱影龙最大的孩子也有十六岁了,皇长子也有十四岁了,众女的心思也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是没有办法去阻止的,只能淡化处理,这个时候收下两女并没有什么,但必然会打破了这一种微妙的平衡。
说起来,朱影龙觉得自己也该知足了,不能总想着要把最好的都让自己给占了!
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终卷) 第九章:微服南巡(一)
“一转眼,朕也三十了,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呀!”朱影龙的胡须终于可以长到媲美那山羊了。
“皇上正当壮年,年富力强,又是盛世明君,香儿怎么听着皇上话中似乎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疲累呢?”李香君一边研墨,一边道。
朱影龙摇头道:“你以为这个皇帝好做吗,不但劳心,还得劳力,你没看见朕都已经有白头发了!”
“香儿觉得皇上应该找个机会,出去走走,放松一下自己。”李香君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建议道。
“出去走走?”
“是呀,皇上您一天到晚的都闷在宫里头,人怎么不闷呢?”李香君微笑道。
“是呀,总是待在一个地方,是有些疲倦了,可朕去哪儿好呢?”朱影龙道。
“皇上可以去江南呀,南京、苏州、扬州还有杭州这些都是好地方呀!”李香君看朱影龙好像有些意动,有些欣喜道。
李香君的心思朱影龙还是猜到一二的,这丫头是有些想念家乡苏州了,不过这个建议还是瞒不错的,总是待在这深宫内苑,是看不到下面的真情实况的,大明如今已经算的上是内部安慰,国力蒸蒸日上,安逸必然啊会滋生**,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所以官场整肃懈怠不得,但是你不知实情,又怎能对症下药呢?“香儿,你在朕身边也有五年多了,也老大不小了,民间像你这么大的姑娘早就结婚生子了,若是有什么中意的人选,你就跟朕说,朕一定会给你做主,而且还会送上一份大大的嫁妆!”朱影龙突然道。
“皇上厌倦香儿了?”李香君眼眶霎时间就红了。惊诧的望着的朱影龙,一双美目已经湿润了。
“哦,不,朕怎么会厌倦你呢。只是你也不能一辈子跟着朕吧。这会耽误你的终身的。”说实话,朱影龙此刻真地对李香君没有一点心思。眼看着皇子们日渐长大,内宫诸女的关系也不可避免的复杂起来,国事、家事哪一样不要他这个做皇帝的操心,再说,该享受地都享受了,该有地也都有了,难道学那贪得无厌的德行吗?
“香儿愿意一辈子跟着皇上,伺候皇上!”李香君双膝跪下道。
“香儿。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起来!”朱影龙着急地将李香君拉了起来道,“朕这是为了你好,规矩也是朕定下的,朕自己可不能首先破了规矩,对你。朕已经是格外的照顾了。”
朱影龙登基后。废除了以前的宫规,重新拟定了新的宫规。宫女无品者,十六岁入宫,二十岁可出宫,女官有品级者可延长二年,二十二岁出宫,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岁,只有各妃嫔自带的侍女可由各妃嫔自行决定去留,但一律每人妃不超过四人,嫔不超过二人,而李香君坚持不要一个郡主的封号,只能以女官的身份进宫,如今已经超过五个年头了,照规矩再有几个月就必须离开秘书处,然后在宫中待半年,干一些闲差,然后就等着领着一份丰厚地程仪出宫了。
李香君如何不知道规矩,可若是接受了郡主的封号,那她跟皇上今后就再也不可能了,可若是不接受这个封号,今后她可能再也见不到朱影龙了,面临这样地选择是十分痛苦的,自朱影龙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