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嗷……”吴三桂周围顿时响起整天般的嗷叫声,宛若狼嚎,这是特战旅特有的提升战斗力和士气的口号,因为特战旅的军旗就是一头仰天长啸的青色狼头。

    突然听到这如同群狼嚎叫的声音,皇太极等人胯下的战马顿时有些受惊,忍不住仰头嘶鸣,声音中带着莫名的恐惧,有几人不察之下,居然被自己的战马一下子掀翻在地,要么被一刀解决了,要么就只有失手被擒了,场面比先前更加混乱了。

    皇太极脸上惊容一闪,对手一通嚎叫就令自己一方差点大乱,胯下战马踌躇不前,任凭怎么大骂都不行!

    声音克敌,这也是特战旅的一种特色,在草原上,人们崇拜狼,也惧怕狼,因为狼是一种群居动物,老虎再凶猛也架不住群狼,战马如果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训练,动物的天性,自然会惧怕狼这种头号敌人了,尤其是特战旅的官兵们也崇拜狼图腾,每个人学起狼嚎起来都有七八分像,自然一吼奏功了!

 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终卷) 第五章:大清国亡(三)

    三桂自然没有指望这一吼之下,皇太极就会乖乖的投经斜取起滴血的毒龙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皇太极身边一位因为战马受惊而险些落马的侍卫一枪挑下,开始了最残酷的杀戮之战。

    皇太极身边虽然只有十几个武艺高强的侍卫,但还是有不少满人贵族夹在其中,他们的人数要比皇太极这伙人要多的多,这些都是满人,听过明军攻下盛京之后将会屠杀居住在盛京城中的所有满人,死亡的威胁下,他们拖家带口的逃出盛京,希望能逃回祖辈生活的家乡,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皇帝会夹在他们中间,而且他们也被团团的围住,生死悬于一线。

    濒临死亡的威胁使得这些人爆发了无比英勇的战斗力,而且皇太极的出现更是极大的鼓舞了这些人,毕竟他们属于同一个名族,汉人的目的是要灭亡女真,灭亡满族,虽然这些人跟精锐的八旗兵比不上,但有他们的存在,给吴三桂等人消灭皇太极身边的护驾侍卫和擒王的目标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一度让特战旅的官兵有点杀不胜杀的感觉!

    战场之上没有什么“仁慈”可讲。特战旅的官兵早已被死亡将神经锻炼的粗大了,杀死一个人在他们眼里就跟杀死一只土鸡、土狗那么简单,因此这些清人贵族很快就因为抵抗而死伤枕藉,哀鸿遍野。

    特战旅下手之处皆都是的要害之处,而且讲究的是一击毙命,所以皇太极这边虽然也有几百人。但死亡人数是直线上升。

    再不冲出去地话,这里的人都要死在这里,皇太极内心也是心急如焚,但是图尔格的大军就近在咫尺,就是过不来。

    “皇太极,你跑不掉的,投降吧!”吴三桂的毒龙枪始终没有离开过皇太极身边十丈之外,每一枪都带起一沫血花,收割一条生命。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皇太极身边就多了十几具死不瞑目的尸体,而为了保护皇太极的侍卫或者满人却是源源不断的挤上前来。真地是悍不畏死!

    再说南北两门,多尔衮兄弟以及德格类率一万多正白、镶白旗的八旗官兵。冲出南门,便遭遇了左辅率领的两团约四千多关宁铁骑地阻击,左辅这边全部都是骑兵。而多尔衮兄弟却只有三千多骑兵和将近八千左右的步军,而且还是仓忙出战,十分地凌乱,对左辅来说,出来打比把把这些人压进城去给攻城的部队造成压力要好得多,而且骑兵更加适合的是野战,因此左辅还特意地给多尔衮兄弟留了一点出城列阵的时间,而且不等多尔衮将军队拉开的时候,发动了攻击,先是十轮火炮射击。全部都往清军队伍密集之处,多尔衮拼命的下令让士兵们拉开距离,但已成丧家之犬。

    士气低落的清军乱成一遭,命令更本不能有效的罐车。本阵已乱,伤亡无数。

    多尔衮内心苦涩,他知道自己的身份还不到公开的时候,就算公开了,他也要有一个体面的公开,一辈子背着一个叛徒的罪名可不好受。

    北门地豪格遭遇跟多尔衮兄弟差不多,尽管部下猛将不少,可都是血肉之躯,架不住人家火炮一轰,便粉身碎骨了。

    豪格手下的是精锐的正蓝旗官兵,原来还是正白旗手下地,都被豪格给挖了过来,实力比南门的多尔衮要强了许多,但是他地军事指挥能力不如多尔衮,只想着冲出北门,却忘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一窝蜂的冲了出去,还不成了杨国柱率领的四千关宁铁骑的活靶子,没有章法,加上一战便乱,没有有效的底层指挥,虽然底子好,还不如多尔衮在出城之前稍稍整理了一下队伍,有序的出城门,形成了一定的抵抗力,队伍也没有那么乱。

    盛京城内的兵力也就八万人左右,八旗每骑大约一万人左右,其中正黄旗和镶黄旗的两万人马,一半留在城中,一半受图尔格统领从东门保护皇太极以及大清国的文武臣工和家眷们逃离,济尔哈朗手下镶蓝旗一万多官兵差不多在西门争夺战中只余两千多残兵败将,丝毫没有战斗力,代善的正红旗和岳托为旗主的镶红旗各一万官兵留在城中与明军展开了惨烈的巷战,正在节节败退!

    还有正白和镶白两旗,留下一半在南门,给突围的多尔衮兄弟一万多官兵断后,除去突围的八旗军队,在城中的与明军搏杀的清军其实与明军数量等若,但斗志已散,缺乏有效的指挥,加上大明早已在盛京城中布置了无数的内线,对地形的熟悉已经不下于清军,更兼气势如虹,奋勇争先,留在城内清军的败亡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朱影龙此时已经轻车北上广宁,因为广宁离沈阳近,便于就近了解战局的动向,而海兰珠三女也都随同一起北上。

    战役自发动的那一刻起就没有隐瞒的必要了,当然能隐瞒还是要隐瞒的,毕竟大清国内许多城镇都没有得到消息,更加没有防备,自然对明军的偷袭是大大的有利!

    除了北上广宁之外,朱影龙还给在京的禁卫军司令李瑶下了一道密令,命令她亲自带两个禁卫军大队北上。

    禁卫军的调动不需要经过军机阁,而李瑶的身份地位更是一般臣子没有权力过问的,因此两个大队的禁卫军北调几乎没有风声就悄然出京了。

    一到广宁的朱影龙就接到了满桂飞马发过来的战报,大军已经占领沈阳西门,正在向城内突进。

    这是一个好消息呀,朱影龙立刻命人给袁崇焕传令,让他按照第二套方案行动,因为第一套方案实在满桂没有突破沈阳城防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战役预案部署,这一套预案得到了绝大多数将领地认同,也认为沈阳的城防没有那么容易突破。

    因此主要战略就集中在“围城打援”这条主要战略思想上,但是情况突变,满桂和吴三桂利用清军没有丝毫察觉的机会,趁机占领了西门,并向里推进,若是下一步占领了沈阳,那围城打援的战略就会落空,第一套预案便不再适用,这样第二套预案就派上用场了。放弃辽中,直扑辽阳,因为如果攻击辽中。势必会耽误时间,而且辽东远不如辽阳来的重要。还可能让辽阳城守军警觉,而既然攻下沈阳,辽阳城守军自然没有必要前往援救。围城打援几乎没有用武之地,那唯一可行的是,趁辽阳守军还搞不清楚的情况下,大军迅速攻击辽阳城,上演一场辽阳攻坚战。

    大明的军队可不仅仅需要有奇袭的本事,也要有攻坚地能力,正奇相辅,才是一支真正的雄狮劲旅。

    袁崇焕的步军自然比不上满桂地骑兵,但是行军速度也非常之快,度过辽河之后。迅速向辽中方向运动,一路上所遇镇堡皆被火炮的雷霆之威打成了一堆废墟。

    “报,皇上密旨。按照第二套预案执行!”

    袁崇焕和宋献策皆是一惊,满桂这么快就攻进了沈阳城?

    就这样。辽阳攻坚战提前打响了,八万大军将只有五万守军地辽阳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上百门火炮依次排开,城门上的八旗清军都能清楚的看到那阴森森、黑漆漆地炮口。

    辽阳城中只有两万多八旗兵,其中只有五千骑兵,一万五千铁甲军,剩下的两万多黑旗军,也即是汉军,还有五千多朝鲜军,总兵力还是蛮客观的,汉将李永芳是汉军的统领。

    岳托还在大言不惭的蔑视明军摆开的攻城阵势,区区八万孱弱的明军,还大部分都是步军,就敢攻击有八旗铁骑驻防的辽阳城,简直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当即下令要与明军城外决战,要在正面交锋中将明军击败,并扬言要将袁崇焕斩于辽阳城下,不仅狂妄,而且是目中无人之极。

    不知道,若是岳托得知大清国的国都沈阳已经被明军攻克,皇太极付出了极其惨重地代价,用几百条人命才打开一条逃亡之路,只身东逃,豪格尽万人马,最后只余三千多,逃往铁岭,多尔衮被困南门,力竭被擒,同时被生擒的还有多铎和德格类等数十名清军将领,东门的图尔格被朱梅和吴三桂前后夹击,大量满清臣工和家眷被俘,他老阿玛代善赫然就在其中地消息,他还能不能如此狂妄嚣张的起来!

    至此皇太极虽然还有大半江山在手,但差不多失去了人口最多,土地最富庶地辽东之地,还有大清国近半数以上的大臣和将领,若是想要东山再起的话,除非明军止步不前了。

    辽阳攻城战,终于让满人见识了辽东步军在攻坚上的战斗力,守城的黑旗军虽然与明军是一脉所成,但表现却是天差地别了,辽东步军不仅是大明装备最好的步军,而且还是训练最苦的一支军队,三年来的刻苦训练,几乎天天都有士兵在训练中伤亡,这样一支军队早已不是当初那支孱弱的辽东军,他们是职业军人,他们的职责就是为了保卫大明朝,为大明开疆拓土,丰厚的抚恤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为朝廷,为国家浴血拼杀,死亡再也没有向以前那么可怕了!

    八旗骑兵厉害,但架不住袁崇焕火炮之威,为了北伐,袁崇焕可是已经准备了三年,从粮草物资到枪支弹药,足够支撑整个辽东军打半年以上的战争,为了这一次战役目标,他甚至不惜减少了边防流动火炮的配给,辽东军近一般的火炮都让他给搬了出来,炮弹更是充裕。

    清军也有火炮,而且还不少,但比起明军的财大气粗来说,清军的火炮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相比而言,清军火炮炮弹生产不足,威力不够大,火炮射程不够远,制造火炮的材质不够好,寿命短,容易炸膛,精度还不高,因此尽管居高临下,但还是被明军的火炮压着打,炮击开始没多久,辽阳城就变得千疮百孔,在猛烈的炮火下摇摇欲坠!

 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终卷) 第五章:大清国亡(四)

    阳攻城战正式开打不到一个时辰,辽阳城内的守军便烈的炮火,养性下属的炮队根本就不是辽东军炮兵的对手,精心培养出来的炮手死伤惨重,十不存一。/

    战争其实打的是国内是经济,大明的经济远超大清,经过了三年的战争准备,虽然说不会富裕到炮弹随便打的地步,但将一个辽阳城变成废墟还是不那么太难的。

    炮火覆盖下,清军八旗骑兵都不敢出城应战,城门也被轰塌了下来,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到处都是砖石瓦砾,骑兵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步军才是战场上的主宰。

    岳托想逃,但是他根本没有机会可逃,八万大军将整个辽阳城围成个铁桶似的,城内守军节节战败,尤其是汉军军心动摇,不少汉军主动放下武器,战场起义,引领明军进城,抢占一些战略要点,辽阳城城破在即!

    十六日清晨,伴随这清晨的初升的太样,沈阳城内零星的抵抗终于结束,满桂付出一万多人的伤亡,终于将大清国的国都沈阳城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并立刻给在广宁的朱影龙去了一份奏捷喜报!

    满人王公贵族还有大臣因为反抗者被杀者众多,带着对满人刻骨仇恨的汉人,只要稍有一个反抗的满人,就会被无情的砍掉脑袋,若不是明军军纪严明,怕沈阳城内的满人会被屠戮一空也说不定!

    范文程在逃亡中坠马,被乱马践踏,一条腿骨折。

    脸在乱军中不知道是被人还是被马踩成了一个猪头,将他救起的明军士兵对照清廷官员的画像差点没能认出来。

    老代善像一条死狗似地被明军士兵架起,捆了下去,逃出盛京的满人贵族和大臣只有寥寥数十人,郑亲王济尔哈朗负隅顽抗,满桂亲自出马将其打落下马,捆了起来,正因为济尔哈朗遭擒,盛京城内的八旗兵没有一个统一指挥。而在明军内线的指引下,分割包围,逐一肃清。不识时务者皆被斩杀。

    沈阳一战,大清国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八旗将士。而在整个辽河以东,大清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八旗兵力部署在此地,一旦辽阳城坡。大清国将丢失辽河以东,抚顺以西的全部城池和土地,一下子将大清国打退到二十年前!

    十七日拂晓,袁崇焕率大军攻克辽阳,五千朝鲜军战场起义,反攻八旗军,一万多汉军跪地投降,降将李永芳被斩杀,汉军炮队总教官养性被俘,诚亲王岳托重伤。被部下拼死护送杀出城外,下落不明。

    十五日黄昏,吴三桂率皇家特战旅追击皇太极之抚顺城下。守卫抚顺的皇太极四叔雅尔哈齐似乎已经得到沈阳战败的消息,紧闭城门。吴三桂没有携带攻城武器,身边也仅剩下千余将士,奔波了四天三夜,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精神匮乏到了极点,只要率军离去,雅尔哈齐没有敢派军追杀,因为抚顺城内不过一万多兵马,皇太极已经逃入城中,为了他地安全,雅尔哈齐不敢那抚顺城和皇太极的安危开玩笑

    皇太极一入抚顺城便一头栽倒在地,进而迸发“眩风之疾”,整个人只有意识,却已经不能再说话,大清国危在旦夕之间。

    逃出沈阳城的满人贵族和大臣部分听说肃亲王豪格逃亡铁岭,便追随而去,而另一部分对皇太极死忠地人则都一一汇聚到抚顺城中,还有不少侥幸生还的八旗将士,个个带伤挂彩地,也投选择了各自主子投靠而去。

    皇太极口不能言,多尔衮深陷敌手,剩下就只有长子豪格能挑起大清国这副重担了,而且大清国内似乎也没有其他人能比的上豪格能坐那个位置了。

    二十日,李瑶率两个禁卫军大队两千四百余人到达广宁,次日清晨,在两个禁卫军大队的护送下,朱影龙和海兰珠三女从广宁出发,二十二日,到达沈阳,而此时袁崇焕已经率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与赵率教会师熊岳城,斩杀数名清将,收拢满、蒙、汉、朝鲜四族降军约三万,自身也损失万有余,将辽东半岛重新收入朝廷怀中。

    而此时大清国自身地兵力如果不算臣服的蒙古各部族联军,总兵力已经不足三十万了,还有朝鲜也遭受了大明海军陆战队打击,海军陆战队青岛旅加一个团步军已经从仁川顺利登陆,专挑清军防守薄弱的城镇打,一时间将朝鲜境内闹了一个天翻地覆,赵率教与袁崇焕分开后,又率自己部下加上朝鲜降军两万多人迅速向东,攻打朝鲜大清交接处的军事重镇义州。

    而袁崇焕则率大军攻打北上凤凰城,然后一路向北,再向东,目标是大清国的老城郝图萨拉!

    进入沈阳城的朱影龙很快就从军情司的秘密内线从抚顺传出的绝密情报,皇太极得了“眩风之疾”

    意识,但已经不能说话,皇太极的四叔雅尔哈齐等人铁岭的豪格联系,希望推举豪格为新地可汗,继续领导大清国,同时还商议自亲去帝号,要与大明和平相处等一系列的消息。

    史书上皇太极的死也正是由于得了这“眩风之疾”,这“眩风之疾”那现在地话来说就是“中风”,中风这种病就是几百年后也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当然轻度中风是可以治疗地,但就算能治疗好了,身体机能各方面都会有极大的下降,而且身体抵抗力下降,以后再一次中风的几率也会大大的增加,而皇太极这一次中风,顾忌是受的刺激太大了,以现有的医学水平恐怕是难以治愈,如果是脑溢血的话,那就死的更快了!

    皇太极若是死了对大明来说更好,纵然没有谋士没有猛将,皇太极也会是大明统一东北的极大阻力。当然现在这样半死不活的,也就跟死了差不多,豪格性格莽撞,头脑心机皆不如乃父,若是他当政地话,更加容易对付!

    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哲哲也成了明军的俘虏,不过她的身份特殊,明显受到了比较人道的待遇,只是将其软禁起来。并与其他人隔离。

    朱影龙进入沈阳之后,先是见了满桂、吴三桂、左辅、朱梅、杨国柱、唐通等将领,对他们的战功大家褒奖。并宣布授予他们银星“统一勋章”。

    至此大明帝**人最高荣誉“统一勋章”诞生了,还有一种“开拓勋章”。并称为“两勋”,分“金、银、铜”三个等级,视功勋大小而定!

    获得“统一勋章”的人。一定是在维护帝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上做出巨大功绩的才可获得,这种勋章颁发的有一点模糊,因为他地界定有的时候并不是很明确,既然是统一,那帝国的版图有多大,是不是定下来之后,只有在这个版图内地战争才能算是维护统一的战争,加入一直和平下去,岂不是“统一勋章”就没有颁发地必要了,事实上“统一勋章”的设立也是鼓励军人建功。防止反分裂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开拓勋章”地内容就非常广泛了,为帝国开疆拓土。占领海外殖民地,或者发现什么新大陆。甚至发明了一种新武器等等,只要是对大明帝**队做出卓越贡献,并且是前人没有做过或者做到的,都可以获得“开拓勋章”,哪怕你是文职的也可以!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低等级的勋章,比如“战斗英雄勋章”等等。

    勋章的设立鼓舞了更多的军人为帝国战斗的勇气,得到一枚军功勋章也成了普通士兵一辈子最光荣的事情,光宗耀祖!

    本作品小说网独家文字版首发,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16……k。cn!笃恭殿(大政殿)、崇政殿(金銮殿)、十王亭、凤凰楼这一些列在历史上有名的带有满汉名族特色的建筑现如今已经呈现在朱影龙地面前,战前,他特意嘱咐过满桂,最好不要炮轰皇宫,事实上,在满桂占领皇宫之前,这座占地七万多平方米的宫殿建筑群已经是人去楼空,没有遭遇到战火,几乎完整无缺的保存了下来。

    这座历时十余年,经历过两代人,耗资数百万银两地宫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朱影龙心中却是感叹不已。

    站在崇政殿北的凤凰楼上俯视整个盛京城,北风吹地衣角猎猎作响,迎着初升的红日,朱影龙心中无比激荡,终于,他凭借这自己一双手改变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命运,这是何等的令人自豪,胸中仿佛有一股喷薄之气,欲喷向这片辽阔的大地。

    “皇上,犯妇哲哲已带到崇政殿内!”

    “哦,朕知道了,去把静妃和贤嫔两位娘娘一块叫过去,朕一会儿就去!”

    哲哲年纪并不大,才三十八岁,望之如二十八岁的模样,体态略显丰腴,就是去掉了外面华丽的凤冠后服,穿上了月白的犯妇囚服,脸上略微显得苍白,眼袋有些下垂,鱼尾纹也露了出来。

    “朕年号‘崇祯’,这座大殿叫‘崇政’,似乎音很近,看来这座大殿跟朕还真是有些缘分。”朱影龙笑笑的登上了龙椅宝座,皇太极撤的匆忙,这里一应摆设几乎维持了原样,不需要重新布置便成了朱影龙临时行辕。

    “姑姑!”海兰珠与大玉儿相携而来,见到了身带镣铐的哲哲,惊诧的快步上前齐声唤了一声道。

    “兰珠?玉儿?”哲哲有些激动的迎了上去,哲哲身为皇太极的中宫皇后,有些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比如关于海兰珠和大玉儿都委身明帝的一些消息,她还是晓得的,只是将信将疑罢了,现在见到了,却是心中再明白不过了。

    “哲哲,大清国已经日薄西山,迟早会被朕消灭,朕想,你应该会有一个聪明的选择。”朱影龙的静静的望着下面姑侄女相见的情景道。

    “

    用本宫劝说科尔沁蒙古归顺于你,好让你灭了我大清竟不是寻常女子,虽然人有些憔悴,但人很冷静,头脑也很清晰。

    “不错,你很聪明。朕的确是想这样,仅凭海兰珠和大玉儿的影响力还不足以令科尔沁蒙古归顺于朕,你是最合适地人选,这也是朕为什么会命人对你单独关照的缘故。”朱影龙**裸的一笑道。

    “我夫皇太极已然逃出生天,只要他在,我科尔沁蒙古是不会背叛大清的!”哲哲断言道。

    一下子崇政殿内气氛紧张起来,海兰珠和大玉儿都紧张的看着二人,手里和心里各都捏了一把汗,可又不敢插嘴。只是用眼神哀求哲哲,显然她们的眼里是以朱影龙为依归了。

    朱影龙冷笑道:“皇太极是从朕手上逃了出去,不过他现在跟一个死人没有分别。朕不日便可打到图萨拉城,到时候就不是你科尔沁蒙古诸部归顺于朕了。而是在朕的铁蹄下臣服!”

    哲哲脸色一暗,道:“你以为你这么说,本宫就会相信吗?”

    “你信与不信。那是你的事情,朕看在海兰珠和玉儿的面子上,本来想对你网开一面地,现在看来,朕的好心是白费了。”朱影龙重重的冷哼了一声,局势都已经操控在手,显然没有必要对这个女人太多地废话!

    “你想把本宫怎样?”哲哲有些害怕,花容失色的问道,一旁海兰珠和大玉儿脸上也满是担忧。

    “你放心,朕对你这样地老女人不感兴趣。但是朕手下还有数员大将至今还是单身,正好与你年纪相若,反正你们蒙古女子丈夫死了是可以改嫁的。朕就替你做主,将你许配给他们其中一个好了。”朱影龙邪邪的一笑道。

    海兰珠和大玉儿皆松了一口气。只要不用刑,不杀头,能保存性命,皇太极一死,哲哲改嫁也没有什么,到时候自己姐妹求一下情,挑一个好一点地男人就是。

    哲哲惊呆了,她原以为会遭遇到残酷的虐待或者重刑什么的,想不到这惩罚居然是把她重新嫁人,这实在是太荒谬了,但却一下子戳进了哲哲内心深处,那比严刑酷打还要残忍万倍!

    “不要!”哲哲恐惧的喊了起来。

    “如果你听话的话,朕可以不考虑刚才的事情,还可以保你下半辈子衣食无忧,甚至你想嫁给什么样的男人,朕都可以做主,只要那个男人愿意娶你,怎么样?”朱影龙笑眯眯的道。

    “你什么条件?”哲哲问道。

    “科尔沁草原蒙古诸部完全归顺我大明,不准保留任何军队,若是致力于军中发展的蒙古勇士朕竭力欢迎,设科尔沁蒙古自治县,你们的县令、县丞等官员可由你们自己选出,但必须遵守朝廷所有法度,并执行朝廷所有相关政策,同时你们也享受大明公民地同等待遇,也有一定的义务,具体的朕会派官员与你详细解释一切!”朱影龙道。

    条件太苛刻了,不能保留军队,那以后还不是任由汉人欺负吗?哲哲正要反驳,却撞上了朱影龙一道凌厉地目光,显然他说的这一切是无法更改地,如果不能说服部落头人同意的话,那这位年轻的皇帝一定会率领大军前去实现他所说的一切,到时候可就不是现在这样的待遇了。

    “朕希望你们科尔沁蒙古诸部开一个好头,为其他蒙古诸部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朱影龙淡淡的一笑道。

    哲哲一呆,显然这并不是科尔沁蒙古一部的专利,这样的条件是要在全蒙古施行,若是大明真的灭大清,整个蒙古草原将没有人是大明的对手,屈服只是早晚的事情!

    “你放心,朕带给蒙古诸部的不是灾难,而是更加富足的生活,朕的民族政策相比你也有所耳闻,不会厚此薄彼的。”朱影龙不断的给哲哲增加心中的筹码道。

    “顺便再告诉你一件事,皇太极中风,这辈子都不能再说话了,也许很快就一命呜呼了,你一生只为他生了三个女儿,因此他若一死,谁将登上大位,朕想不需要再多说了吧?”朱影龙道。

    这下哲哲脸色一变,没有悬念,现在皇太极一丝,继位的一定是豪格,豪格是庶出,自己是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名义上的额娘,亲生额娘乌喇纳喇氏在后宫中地位不高,排在五宫之末,又素于她有些嫌隙,因此若豪格当政,说不定也跟皇太极当初逼大妃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一样逼得自己为皇太极殉葬,自己若不死,那乌喇纳喇氏又怎么做那皇太后呢?

    想到此处,哲哲便觉得毛骨悚然,浑身冰凉如水,恐惧的透不过气来!

 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终卷) 第六章:一统天下(一)

    哲没得选择,明帝既然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就证明力能做到,而皇太极中风的消息也不可能是明帝凭空捏造的,他也没有必要骗自己,因为自己的就只有那么一点利用价值,如果没有自己,他同样能做到,最多多花一点时间和手段而已,这对他来说并不算太难,而大清国灭亡在即,哲哲也不想背着大清国一起陪葬。//  //

    这也就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真实写照吧!

    科尔沁部原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湖一带。明代中期东迁至嫩江一带。为区别于同族之阿鲁科尔沁,称为嫩江科尔沁,亦即嫩科尔沁。明正德年间,达延汗之死,导致漠北兀良哈万户反叛,发生战乱。为避战乱,嫩科尔沁部于嘉靖年南迁到已西迁的兀良哈三卫之地驻牧。

    明代,后金为摆脱与明朝、蒙古两面作战的局面,积极联络与科尔沁部的关系;而科尔沁部为摆脱林丹汗的欺侮与控制,也主动与后金联谊。在这种形势下,科尔沁部与后金的联姻就顺理成章地活跃起来。明万历四十年,努尔哈赤赤迎娶科尔沁台吉明安之女,开始了满、蒙之间的姻亲联盟关系。万历四十二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娶科尔沁部莽古思之女为妻,也就是清宁宫皇后哲哲,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可济格娶孔果尔女为福晋;天启五年,皇太极又娶科尔沁台吉宰桑之女为侧福晋,也就是大玉儿。后金及清的公主嫁到科尔沁部也很多。科尔沁部首领奥巴娶努尔哈赤四子图伦之女哲公主为妻等,科尔沁蒙古可以说跟爱新觉罗家族是密不可分的骨肉亲情关系,也是拥立大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