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乃方外之人,军国政事一切还是有台吉您自己拿主张。”迈达哩回答道,意思是,我只是带着耳朵来听的,不会发表什么意见,是战是降还是你自己的事情。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十一章:失落的青城(一)

    桂并没有急着攻打青城,因为他们是关宁铁骑,关宁 广大的战场而生的,攻城这种事情还是由步军来做最合适不过了。/ //

    当然如果白彦想在城外决战的话,那满桂也只好奉陪了。

    三天时间,满桂围而不攻,目的是为了等待后面的步军赶到,步军携带了大量攻城武器,比如笨重的火炮等,因此自然走的慢一些。

    还有额璘臣部和西北军的联军也都还没有完全就位,所以满桂才给了白彦三天的最后通牒时间。

    吴三桂接了泰松,迅速的往回赶,快的话五天就可能到达满桂军 中。

    青城已经在林丹汗手里陷落过一次,虽然这三年来白彦耗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修补,始才恢复了一点样子,但还不足以拒敌,由于战争爆发的太快,城中防御武器、箭矢都准备不足,还有粮草更是一个大问 题,不用打,围困个十天半月的,自己便垮了。

    怎么办?白彦手下有人建议出城突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带着几万人马投靠皇太极,不愁受不到重用,到时候再打回来就是!

    白彦如何舍得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基业,去给别人当奴才,那比的上自己当大王来的舒服,况且就算能突围出去,必然会被围追堵截,就算到的了后金,几万人马还剩下多少?

    这年头有人才有权!

    出城投降,也许现在不会死,可将来呢?生死还不是人家一句话的事情,下场说不定更加凄凉!

    战也是个死,不战也是个死,白彦也算的上是一个枭雄。到最后,他选择了战!

    白彦的整军备战的军令一下达,整个青城顿时陷入了一种更为紧张的气氛中,征召城里所有青壮加上城里地士兵和一部分与额璘臣作战溃败逃入青城的残兵,所得居然也有五万之数。

    有了这五万人马,白彦觉得自己底气有些上升,只要能坚持到后金援兵的到来,说不定守住青城还是有希望的。

    白彦还不知道前来援助他的第一批后金五千精骑已经差不多全军覆没了,主将多尔衮正被人追的如同过街老鼠似的四处躲藏,哪还顾的上他的死活!

    满桂对于青城的防御并不是很了解。而混入青城地探子虽然也传递出不少关于青城防御工事和力量的情报,但白彦在战前一定会有所调 整,而青城又处于严密封锁之中,因此先前获得的情报只能做为一个参考,因此一次试探性的攻城是必须的。

    三日一过,白彦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满桂下令发动了第一次攻城。

    隆隆的炮声响过,美丽的青城一次又一次的在炮火中颤抖者,摇晃者,哭泣者。

    满桂并不想毁掉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他也是蒙古人,也希望蒙古人都能生活在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中,幸福,快乐。没有战争。

    第一轮试探性攻击就让白彦损失惨重,到处都是缺胳膊少腿地士 兵,凄惨的哀嚎声不断的从硝烟中传出,死亡的威胁笼罩在每一个士兵地头上。

    若不是满桂怕伤及城里的无辜百姓。他早就下令无差别攻击了,就是这样,城中还是有不少百姓的房屋被炮火波及道。巨大的爆炸声令城中地百姓心惊肉跳。不断的念叨“长胜天保佑”的词眼。祈求苍天看眼,那魔鬼式地东西不要砸到自己脑袋上。

    城中缺医少药。不少受伤地士兵和普通百姓在不断地哀嚎声中魂归长胜天。

    眼见士气低落,人心涣散,白彦台吉心急如焚,当即命人在城里贴出告示,说一旦城坡,南人必定会屠城,号召全城百信死守青城,不少百姓都相信了白彦的鬼话,让白彦得以暂时控制了一下城内地混乱的局面。

    多尔衮在深山密林里钻了四天三夜,又死了几个受伤得不到医治的士兵后,他身边仅剩下八十多人了,消息闭塞,外面的情况他现在根本是一无所知,有心想抓个人过来问问,又怕暴露行踪,多尔衮觉得自己这辈子还没有这么窝囊过!

    而那哥就如同一只疯狗似的,紧咬着他不放,什么招数都使唤过 了,可就是摆脱不了那哥的追踪,他就像一块狗皮膏药似的黏着自己,而且步步逼近。

    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被追上的,多尔衮暗恼不已。

    “十四贝勒,不如我们向西吧,那里可不是察哈尔蒙古的地盘。”有人建议多尔衮道。

    向西也是一条九死

    路,这一点多尔衮比谁都清楚,而且西边他们更加不 后金的贝勒,自然对后金的一些重要计划非常清楚,皇太极已经准备第三次亲征察哈尔了,而且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他心里有个想法,只要能坚持到皇太极率大军到来,就还有一线希望与大军汇合并摆脱那哥那无止境的追杀。

    按照多尔衮的推测,皇太极的大军很快就会在其后出发,只要大军一到,察哈尔蒙古覆亡在即,察哈尔蒙古都灭亡了,那哥再追杀自己也没有用了。

    关键是他要带着手下这些人要在接下来的察哈尔蒙古灭亡之前的时间内躲过那哥的追杀,这一点他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若不是吴三桂的堵截,自己也用不着像现在这么狼狈,多尔衮在心中将吴三桂恨的是咬牙切齿,若不是吴三桂插手,就算那哥暗中算计自己也未必会落的现在这样的下场,至少全身而退还是有相当把握的。

    该死的吴三桂,该死的南人,多尔衮在心中把吴三桂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明廷一项不参与蒙古各部之间的争斗,这一次突然主动参与进来,其目的透着诡异,冷静下来,多尔衮觉得这里面一定后许多不知道的阴谋!

    明廷一改谦逊有礼的作风,变得咄咄逼人起来,这说明什么?明廷在大金就要再一次征服察哈尔蒙古之前突然介入蒙古内部争斗,这又说明什么?

    明廷一项喜欢玩驱虎吞狼的勾当,但这一次却亲自披挂上阵,这意味着什么?

    看来蒙古已经成了一块肥肉,一个香窝窝,明廷和大金都想吃下这块肥肉,但本质上还有些不同的,大金想壮大自己的实力,吞并蒙古各部就成了最直接的手段,而明廷则是要阻止大金吞掉蒙古,壮大自身,所以明廷不愿意看着蒙古落入大金手里,而态度的变化,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了现在的主动。

    这种态度的急转变化,令皇太极措手不及,明廷一旦由被动变为主动,那后金收拾征服蒙古就变得困难多了,所以必须加快征服蒙古的脚步,现在还不知道明廷在蒙古有什么布局,一旦等到明廷布局完成,那大金可就只能窝在那白山黑水之中了,外面广阔的天地将不属与自己 了。

    多尔衮想明白这里面的厉害关系,顿时又对自己的决定多了几分信心,他对兄长皇太极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征服察哈尔蒙古,根据他的判 断,大明就算想介入道蒙古中来,也不可能拿出多大的力量来,而蒙古也不愿意看到明廷左右他们的统治,因此明廷想要控制们蒙古为其所用一下子还不太可能,而后金则不同,已经有诸多蒙古部落归附,又有联姻和血源的优势,只要能在短时间内征服蒙古草原,明廷也只能徒奈何也!

    多尔衮的想法和推测基本上与当前的形势完全吻合,如果后金真的在这个时候用自己强势的武力一一征服蒙古所有的部落,大明还真的拿他没有任何办法,或许两国之间还会有一段难得和平时光,但是现在后金虽然力量比历史上这个时期还要强大,但蒙古局势上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后金想要短时间内征服蒙古恐怕已经变成了镜中花,水中月了,首先皇太极未必能像在历史上的那样在三征察哈尔中击败林丹汗,其二,蒙古中不少部落也未必肯投靠后金,其三,大明内部日趋平稳,不需要各地农民起义的烽火,皇太极想要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征服蒙古已经是不可能,更何况明廷已经从被动防御改变为主动出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就算付出三倍的努力也未必能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蒙古也不可能变成另一个朝鲜!

    为了能迅速的返回大明,吴三桂下令所有士兵吃喝拉撒睡都在马背上,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这样一来,可苦了重伤的鳌拜,虽然他可以躺在马车里,但道路崎岖不平,行军速度很快,自然是异常颠簸,这样一来,伤口不断的往外渗血,加上天气日渐转暖,伤口很容易发炎,好在这卢小太医随行,虽然失血过多,但伤情还不至于恶化,等到达满桂军中的时候,鳌拜差不多就剩下一口气了。

    就连泰松也因为这样高强度赶路,整个人也瘦了少许,人也没什么精神。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十一章:失落的青城(二)

    心殿,南书房,斜躺在龙椅之上的朱影龙睁开了朦胧 手拿掉身上毯子,打了和哈欠,伸了一个懒腰,自从关宁铁骑走出国 门,他已经好几天都直接睡在南书房了。/  

    每天的战报源源不断的通过快马送抵京城,然后又送到他的御案 上,有福建的,有辽东的,更多是青城那边的。

    一份份战报,事情有大也有小,大的如后金皇太极誓师第三次亲征察哈尔蒙古,小的如发现了后金某一个潜伏在辽东的探子等等。

    不过令朱影龙吃惊的还算的上是吴三桂传给满桂的消息,多尔衮居然败在明、蒙联军之手,五千兵马几乎全歼,自己只身逃脱,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被人追杀。

    朱影龙给吴三桂的密旨,一是让吴三桂想办法拖延与蒙古铁骑比试的时间,二来选择比试的地点故意的选择了后金可能驰援白彦必经之路的左近,第三,就是趁势拉察哈尔蒙古下水,不让其坐山观虎斗,第 四,就是尽一切力量拖住后金的援军,因为朱影龙也没有把握青城之战是否能在短时间内结束。

    吴三桂不但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还重创了多尔衮,尤其还生擒了后金骁将鳌拜,这可是天大的一件喜事,就是看到这份战报,朱影龙才什么忧愁尽扫,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

    没有后金的救援,白彦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察哈尔蒙古有被拖下了水,林丹一定会全力与皇太极拼杀的,等于说给大明腾出了收拾白彦的时间和空间,完全达到了先前的战略目的。至于输给林丹地那十万两黄金,等打下了青城,十万两黄金又算什么呢,白彦这些年搜刮的和卜石兔留下的财富可是远远超过十万两黄金!

    一次试探性的攻城之后,满桂根据战场上得来的情报,调整了火 力,第二天清晨再一次发动攻击,这一次攻击可不是试探性的,在一阵猛烈的炮火覆盖之后,步军开始迅速攻城。

    大同的边军虽然比不上久战的辽东军。但多年边关恶劣的生活以及不断地与匪患作斗争,加上近两年来朝廷陆续拨款,整肃和裁汰,更新武器装备,如今的大同边军实力上已经上了一个档次,平时蒙古骑兵来去如风,经常性的骚扰边关,边军将士们只恨自己生了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的,拿人家没有办法。现在好了,自己大军都杀到人家城下了,还不拼死向前,以报多年的仇怨!

    在明军猛烈的炮火下。城墙之上根本没有蒙古士兵的站立之地,许许多多的蒙古勇士就这样前赴后继的倒在冲上城墙的路上。

    火炮地威力实在是太强大了,血肉之躯如何能抵挡的住火药爆炸的穿透力呢!

    虽然城墙之上白彦手下的蒙古士兵拼命地抵抗,巨石、滚木、滚烫的热油、冷箭。只要是能用的上的武器都用上了,但是在火炮地威力 下,这些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对明军没有多大的威胁。

    就在明军突破了城防。第一个明军士兵登上青城的城墙之时。大明地攻城将士们更加士气高昂,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有三就有千千万万,数以千计地明军陆续地登上了青城的城墙,挥舞着手里地战刀杀了进去。

    “杀——”

    战争没有任何仁慈可讲,白彦台吉此刻已经是兵败如山倒,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输的这么快,输的这么凄惨,而且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

    “没了,哈哈,什么都没了……”

    就在吴三桂带着人冲进顺义王府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已经疯疯癫癫的白彦台吉,手挥舞着带血的弯刀,坐在王府大堂的地上,疯狂的大笑着,眼泪都笑出来了!

    王府之中已经没有一个活人了,白彦亲手斩杀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以及府里所有的女奴,她们都但这不甘的眼神离去了。

    就在吴三桂要命人冲上去将白彦生擒的时候,白彦突然弯刀往自己脖子上一横,弯刀落下,白彦脖颈处喷出一蓬血雾,挺直的身躯轰然倒下!

    “把人抬走!”对于白彦的自杀,吴三桂没有想过要去阻止,死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解脱。

    “少将军,额璘臣的部队就要进城了,满大帅让我通知您快一 点!”

    “知道了,你回去回复满大帅,三桂一定不给给额璘臣留下一分一毫的!”吴三桂邪邪的一笑道。

    这青城是大明替你额璘臣夺回来的,城池到是归你了,可这几代顺义王的财富可不属于你了,这是我们的战利品,也是帮助你夺回祖宗基业的一点报酬!

    “少将军,找到了……”

    “找到了,好,给本将军搬,全部都搬到城外大营,连夜运回大 明!”吴三桂笑的合不拢嘴道,这一次发大了。

    额璘臣要是问起来,大可全部推到白彦身上,反正人都已经死了,谁知道他把这些积蓄了好几代的财富搬到那里去了,反正到最后就是一桩

    证的无头公案!

    就在吴三桂带着人将顺义王府收刮一空之后,额璘臣带着自己的亲信人马匆匆忙忙的感到,当他看到顺义王府内一片狼藉,白彦家人死 绝,白彦本人生死不明之时,顿时感到自己可能已经来玩了,诺大的顺义王府可能已经被人捷足先登,洗劫了!

    当看到府中值钱的东西几乎都被搬空,宝库之中更是一块铜板都没有留下的时候,额璘臣的脸当场就气绿了。

    额璘臣气急败坏的找到满桂,要求满桂封锁全城,挨家搜捕抢劫顺义王府的窃贼,满桂自然知道这个窃贼是谁,他自己还是主谋呢,当然好生安抚,并且答应了其全部所求。

    而同时却给了吴三桂一道军令,命他赶紧将从顺义王府中搜刮的东西运回大明。免的夜长梦多,额璘臣抓不到证据,自然拿他没有办法。

    额璘臣也不是笨蛋,他自然知道这里面满桂有什么猫腻瞒着他,谁知道满桂这么快就把青城打了下来,自己晚来一步呢?

    顺义王府是自然是属于额璘臣的,一个空空荡荡的府邸满桂也没有兴趣跟额璘臣去争,反正他又不会永远待在青城。

    根据先前签订的秘密协议,大明在青城中拥有一块独立地地盘,名义上是大明向青城现在的主人额璘臣租借的。租期没有限制,租金额 璘臣象征性的每年收大明一百银龙元,大明将会在租界内驻扎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并设立租界总领事官,总管租界内一切军政事务,租界内的法律施行大明的法律,蒙古族人可以在租界内居住,但必须获得领事馆的认同。

    虽然这是一个极其不平等大条约,但额璘臣知道他不过是大明在蒙古的代言人,白彦就是因为与后金勾结,大明对其不满。才落得今时今日的下场,再说自己也就收了大明顺义王地册封,名义上也算的上是大明的臣子,如果自己不答应这些条约。自会有人答应这些条约的,到时候自己就会是另一个白彦。

    经此一事,额璘臣总算想明白了,大树底下好乘凉。什么王图霸业都是虚的,那比荣华富贵,醇酒美人来的实在!

    为了彻底将额璘臣绑在大明的战车上。大明在多个领域与额璘臣 展开全面合作。从教育、文化、农业到军事都签订了一些列的条约。

    这就是史称的“青城条约”。

    青城条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因为它是在大明强势主导下签订地,但条约对蒙古普通百姓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朱影龙可不想学日本侵华那样。对蒙古人进行奴化教育,这会引起本能的反抗,对大明来说是有害无利。

    大明将帮助额璘臣建立学校,培养蒙古族的小孩,设立蒙文和汉文两种双语课程,当然短时间内,汉蒙之间的对立是不可能消除地,因此需要引导,只要额璘臣带头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读书,自然就会带动许多蒙古贵族纷纷效仿,培养出亲汉,崇汉的第一代人,这样一代一代下去,蒙古族就算没有消失,也会逐渐融入到汉人的生活中去。

    蒙古畜牧业发达,但容易手季节和气候地影响,经济也比较单一,在这个方面,大明完全可以跟蒙古进行优势互补,贸易往来,这样也可促进蒙古百姓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蒙古更加依靠并依赖大明,心向着大明。

    还有军事,额璘臣虽然接受大明的册封,成为大明地藩属,但本质上还是不被大明控制地国中之国,因此军事上大明对额璘臣提出了近乎苛刻地要求,常备兵力不得超过三万,接受大明军事教官的训练,军中所有军官必须要到大明进修学习,采取轮换之制,进修学习合格之后必须在大明军中服役两年之后才可申请回蒙古,若愿意继续在大明军中服役也可,但必须加入大明国籍。

    什么国籍了,进修学习了,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没有地新名词,但由于朱影龙的到来,他们都提前出现了。

    签订了这一系列协议之后,额璘臣等于把自己卖给了大明,当然这之后他也不用担心了,天塌下来自有大明给他顶着,他可以安安心心的在他的顺义王府过他奢侈烂的生活。

    相较与额璘臣,苏布地幸运多了,他虽然与大明也签订了一些列的协议,除了移民政策可能将来不利于自己领地的发展,但其他的协议还都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当他听说青城不到三天就被明军拿下之后,当时就惊出一身冷汗,幸亏自己跟皇太极没走的太近,否则白彦台吉倒了之后,下一个就该轮到自己了。

    苏布地实力还不如白彦,大明几天之内就将白彦送进了长胜天,那灭掉自己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当天就下令给弟弟万国伟,让他远离那些后金派来的说客。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十一章:失落的青城(三)

    尔衮被全歼,下落不明,已经让皇太极承受了一个巨 虽然他一直猜忌并防备这个弟弟,但不得不承认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比之自己要强一些,老一辈的将领元勋除外,年轻一辈的除了自己的长子豪格就只有他最有威望,最得人心了,但是他更想不到坐拥数万大军,并且是处于守势的白彦台吉居然坚持不到三日就身死灭亡了。 

    听说这一次是明军火炮建功,上万发炮弹下,青城的城墙被炸的体无完肤,城墙上的守城士兵完整活下来的没有几个,在如此残酷猛烈的打击下,白彦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加入他选择抛弃青城的基业,突围的话,或许还不至于落的现在的下场!

    金帐之中,皇太极看着从青城传来的战报,久久不语,一座坚固的城池在明军猛烈的炮火下坚持不到三天就拿下了,这不仅仅颠覆以往的攻城惯例,也给了皇太极一个当头棒喝,大刀和长枪应该退出历史舞 台,接下来是火炮,热兵器的天下了,大明已经向前走了一大步,大金国该怎么办?

    现在十六万大军已经越过兴安岭,驻守在都埒河,科尔沁、札鲁 特、巴林、奈曼、敖汉、喀喇沁、土默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阿苏特等部的部长台吉以及后金、朝鲜、汉人将领都齐聚皇太极的金帐内商议征讨察哈尔蒙古事宜。

    林丹汗十五万大军也齐集完毕,枕戈待旦,准备迎战。

    林丹汗手下的主力军队是直属中军的六个万户,六万精锐的铁骑,这六万铁骑林丹汗可是下了大本钱,无论从人员、战马的挑选。还是武器装备的配给都下了大血本,而且成立了一支直属林丹统帅地火枪队,三千人,加上大明淘汰下来的不少红衣大炮也卖给林丹汗十几门,实力不可小视。

    反观皇太极这边,四万铁骑也几乎套出了后金一半的血本,还有四万铁甲军也是后金最精锐的步军了,剩下蒙古、汉、朝鲜新组建的八旗军都是些陪衬,壮大声势的,因此真正拿出来的放手拼杀的也就十万人左右。实力上略胜察哈尔蒙古一筹。

    大战一触即发!

    而青城这边满桂忙的不可开交,虽然青城这座塞外名城不就之后将会移交给额璘臣,但关宁铁骑还需要在此驻扎一段时间,而且这一次攻城,白彦手下几万人马,虽然在守城的时候城墙上死伤不少,但战斗毕竟很快就结束,总体伤亡并不是很大,原土默特部地人马归顺了额璘 臣,而原哈喇慎部的人马因为害怕额璘臣将来会报复他们。因此想集体迁投靠苏布地,满桂得到这个消息,亲自去面见了几个哈喇慎部的部长台吉,劝说他们加入大明。同时因为大明对额璘臣部军队的限令的缘故,许多蒙古士兵都将放下手中的刀剑,成为普通的牧民。

    满桂以蒙古人的身份趁机抛出一份加入大明军队的诱惑,待遇极其优厚。战死还有高额的抚恤金,这样一来吸引了不少蒙古青壮士兵加 入,本来蒙古草原上就是强者为尊信条。他们从来都是追随强者地脚步前进的。大明势强。自然就跟着大明后面了。

    额璘臣对满桂这种在蒙古人中大量征召士兵的做法自然是相当的不满,但因为自己地军队已经到达上限。这个时候又不敢与满桂闹翻,因此只能忍气吞声的看着满桂将一批又一批精壮的蒙古勇士招揽至麾下而无可奈何!

    一方是有备而来,另一方也有了准备,因此虽然战前的气氛是空前紧张,但双方居然都保持了克制。

    察哈尔蒙古整体实力与后金是相差甚远,无论在财力还是人力和物力上,察哈尔蒙古与后金拼消耗是拼不起地,但是后金也不可能一下子拿下察哈尔蒙古,林丹汗还是一战实力的。

    皇太极心中有顾虑,他不知道一旦开战,大明将会持什么态度,而且白彦台吉已经灭亡了,没有这个暗地的盟友帮他牵制住满桂手下地两万关宁铁骑,这两万关宁铁骑可是在关键时候决定战场胜负地。

    而现在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两万关宁铁骑肯定会介入大金与察哈尔蒙古之间地战争,只是在前期还是中期或者后期,皇太极没有准确的把 握。

    其实无论察哈尔蒙古强大还是后金强大都不是大明需要地,最好

    他们打给两败俱伤,然后大明出面收拾残局,渔翁得

    当然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大明自己不会说出来,后金君臣心里也有数,林丹嘴里不说,心里早就把朱影龙骂开了,虽然他无可避免的要跟皇太极来一仗,但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而且一来就是这么猛的,几乎用上自己所有的家底才堪堪抵挡住皇太极的兵锋,后撤的路又让人给关了起来,要是仗打不过,以后还得看别人脸色,他心里别提都憋屈了。

    现在唯一可以帮他的也许就是自己的铁杆盟友漠北蒙古喀尔喀却图汗了,收到消息的却图汗安排好部族的事务,正带着自己手下两万人马星夜赶过来。

    就算这两万人马赶到,在兵力上也不过是略占上风而已,关键最后还是要看大明的态度,大明要是站在他这边,这场战争就算打起来,后金也捞不到多少好处,若是大明保持沉默坐山观虎斗的话,那可就是两败俱伤的局面了。

    当然,林丹还是有些底气的,凭他现在的这些家底,皇太极在他手里还是讨不到什么好的!

    战争往往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皇太极虽然率大军兵临城下,但一时也没有做出进攻的打算,双方似乎都在等,等什么,时机也好,借口也好,都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一击让对方致命或者遭受重大损失的机会。

    皇太极自然有借口,多尔衮五千大军全军覆没,而且被察哈尔们蒙古铁骑围歼的,现在下落生死不明,有了这一条,就有了为弟报仇雪恨的理由。

    但是林丹汗虽然郁闷,这件事他自己也是大明蒙在鼓里,是被大明牵着鼻子走的,但多尔衮五千大军无缘无故的进入察哈尔蒙古的领地,就算被察哈尔的铁骑围歼这样无可厚非,谁让你偷偷的跑到人家领地里去的,不围歼你围歼谁?

    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于是口水仗一打,下面的好战分子可没有上位者那种克制的智慧,直接用拳头来说话,战争的到导火索其实也与多尔扯上了一定的关系,但要说直接关系人还是那鳌拜!

    鳌拜跟吴三桂到达满桂大营后,由于失血过多就剩下一口气,实在不宜赶路,于是吴三桂和满桂商议之后,将鳌拜留在了大营养伤,等上市好了些,再押送回京也不迟。

    鳌拜有个弟弟,叫穆里玛,个性十分冲动,但对其兄长可是言听计从,他也在随皇太极三征察哈尔蒙古的大军,大小也当上了一个牛录额真,手下管着三百八旗子弟,不知道他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是兄长鳌拜伤重被擒,可能他也没有听清楚鳌拜究竟被谁所擒,于是一天晚上,带着人在营区外巡逻的时候,悄悄的带着几个心腹潜入察哈尔蒙古军大营想要打听一下哥哥鳌拜被关在何处的消息,不幸的是,察哈尔蒙古答应防备甚严,未及,很快就被发现了,索性的是没有潜入的太深,一番惊险的拼杀后,居然让他跑了出来。

    这下察哈尔蒙古大营可是炸开锅了,以为是后金大军夜袭大营,数万大军立刻齐集,打开营门,朝后金隔河相对的大营杀了过去!

    后金虽然一直防备察哈尔蒙古大军随时偷袭,但也没有想到察哈尔蒙古会数万大军一同齐发,而且声势浩大的奔袭过来,简直一点隐秘偷袭的意思都没有!

    皇太极正在自己的中军金帐中休息,陡然听到外面万马奔腾,又喊又杀的声音,顿时惊的从行军榻上跳了起来,披上甲冑,手执宝剑,冲了出去。

    只见入目之处,不远处营门火光攒动,杀声震天,似有大批蒙古骑兵来袭。

    “怎么回事?”皇太极戎马半生,岂能不知道这个时候要保持冷 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