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俗眼看史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针锋相对,公子卬是不好意思,而商鞅却算尽心机。他骗公子卬撤兵,然后用事先埋伏下的军队去袭击他们,结果彻底打败了魏军。梁惠王知道以后,那叫一个后悔。

第三部分 第73节:商鞅:自食其果的魔术师(6)

经过这件事,秦孝公又给商鞅加官进爵。把於、商十五个邑封给了他,封号叫做商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商鞅害死了许多人,也得罪了许多人。这为他日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第四节自作孽不可活

都说天无绝人之路。商鞅在出任秦相的时候,得罪过很多人。上天还是派了一个赵良去提醒他离开秦国。商鞅与赵良先前并不认识,是通过好友孟兰皋才得以见面的。这孟兰皋在《史记·商君列传》里只出现了这么一次,之前并没有此人的背景交代,据说他也是一个出了名的能人。

不知道孟兰皋是怎么介绍赵良的,反正商鞅很想与这个人结为好友。可赵良还是蛮拽的,他表面上谦虚,实则傲慢地说:〃鄙人不敢奢望。〃商鞅不解,询问原因。赵良便接着说道:〃孔子说过,'如果这个国家推举贤能的话,那么,那种受人民爱戴的人自然会到你们的国家去。但是,如果这个国家聚集了一些不肖之徒,那么即使能成就霸业的人来了,你们也是留不住的。〃

说白了就是人家赵良不想和他成为朋友。照商鞅的脾气,也不容易受到伤害,便任凭赵良说下去。这赵良也真会说。《史记·商君列传》中有一大段篇幅记载了他与商鞅的对话。总之,他的言语特色便是喜欢引经据典。

搬完了孔子以后,他又搬出了一段不知从哪儿听来的话,什么〃占有不应该占有的职位,便叫做贪位。享有不该享有的名声,就叫做贪名。〃如果,他今天答应商鞅发出的结他为好友的请求,那么,他就要觉得自己是一个贪慕虚荣的人了。所以,他假称自己〃不才〃,〃弗敢〃,实际上里面蕴涵着丰富的讽刺意味。

商鞅多少也察觉了一些,便问他是不是不喜欢自己在秦国的表现。赵良说:〃你能主动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叫做聪。如果你能内省,那就叫做明。如果你聪明了之后,又懂得自我克制,那么就是强了!虞舜说过:'谦虚的人是受人尊重的。'你不如按照圣贤的指示去做,无须来问我了。〃

商鞅不肯作罢,定要知道赵良对自己的政绩有何评价,便说道:〃当初秦国还跟没有开化的人一样。父子不分家,最可怕的是男女还同居一室。如今,我把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改进了。使男女有别,分居而住。后来,我又支持秦王大造宫殿,和以前的强国一样。你说,我这样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相比,谁更有才干呢?〃

赵良心里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商鞅根本不能和五羖大夫相比。他们俩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但他担心就这么说出来会刺激到商鞅,便先抛出一段话,探探商鞅能不能听真话,便说:〃有时候,数量多并不一定取胜。像一千张羊皮,但是比不上一领狐腋贵重。就是这个道理。你身边已经有那么多随身附和的人,现在急需敢于直言的人呀。你看看,人家武王允许大臣直言纳谏,国家就昌盛起来了。而纣王的大臣都不敢说真话,国家就灭亡了。你愿意效法哪一个呢?〃

商鞅回答道:〃我也听说过,表面上好听的话华而不实,而真实至诚的话便像果实一样。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一味奉承的话实在是危险啊。您要是能对我直言不讳,那真是我治病的良药了。我将拜您为师,您为什么又要拒绝和我做朋友呢?〃

赵良松了一口气。人与人之间有时候难以相处,不知道说什么话好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说真话。可不是人人都能听得进去真话。现在,赵良获得了一张能说真话的特别证明,便不遗余力地陈述道:〃那五羖大夫,是楚国农村里的人。听说当今圣上秦穆公是个贤明的主儿,便想去求见。可是苦于没有路费,就把自己卖给了秦国人,穿着短衣粗布,给人家喂牛。就这样,整整过了一年。秦穆公听说了这件事,便把五羖大夫接入了宫中,使其凌驾于万人之上。秦国没有谁不满意的。他出任秦相的这六七年,屡立战功。施德于境内和各诸侯。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投奔。而且五羖大夫一派廉洁作风。出门从不坐车,酷暑也不遮伞。要是到外地去,也不要随从的车辆和武装侍卫。他的美名载入史册,藏于府库,对后代影响深远。他死的时候,秦国上下都痛哭流涕,连小孩子也不嬉戏了。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而你,不过是通过秦王的宠臣景监的引见,才得以成就今天。你的名声不如五羖大夫飘得清远啊。你又身为秦国的国相,不为百姓着想,却怂恿秦王去建造宫殿。这哪里说得上是为国家建功立业。再者,你惩治过太子的两个老师,用严刑酷法残害百姓。积怨已深啊。当初,你太强硬了,怎么就不知道〃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上边的行为比学法守法更为迅速〃的道理呢?你那么妄自尊大,得到封地之后,你便在那封地南面称君,还天天用新法去蛊惑那些贵族子弟。《诗经》上都说了,相鼠都还懂得礼貌,怎么人却给弄丢了。人要是失去了礼仪,那还不如快快死掉呢。照这句话看来,我也实在不好恭维你呀。你一出门就兴师动众,要是没有保镖,你就不敢出门。这种处境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就像清晨的露水,不久就会消亡。你如果还想延年益寿的话,那就趁早把封地还给秦国,自己到偏远的地方去隐居吧。如果你还是贪恋封地的富有,独揽秦国的朝政。秦国想要杀你的人一定不少,你再不离开,丧身之日就要到来了。〃

第三部分 第74节:苏秦:〃我是这样成为名嘴的〃(1)

商鞅被这一串又臭又长的大白话给气死了,便不理会赵良,二人不欢而散。谁知,五个月后,秦孝公这棵大树死了,商鞅失去了荫庇,太子那帮人想把商鞅宰了,便派人去追捕。这商鞅日夜奔逃,终于到了边境口,想找个旅店歇一歇。谁知那店主硬要商鞅出示身份证,否则不准住店。商鞅出逃之前没来得及带身份证,最后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这可是他自己制定的新法,结果贻害到自己身上。于是,他不得已离开了秦国,潜逃到魏国。魏国的人根本不愿意收留他,因为他曾经耍卑鄙的手腕欺骗了魏国的公子,使魏国蒙受了战争损失。最后,大家还是把商鞅送回秦国。这商鞅回到秦国后,实在害怕,便逃回自己的封地。他想另谋出路,便联合自己的部下,发动邑中的兵士去攻打郑国。这时秦国也出兵来讨伐商鞅,把他杀死在了郑国的黾池。

秦惠王觉得还不够解气,把商鞅五马分尸以示众,并把他的全家都杀了。这一切的依据,可都是商鞅自己制定的法律。所谓作法自毙,商鞅是这种人的典型。司马迁觉得这一切归因于他的性格太刻薄,结果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看来,得饶人处且饶人,太〃马基亚维利主义〃了也不好。

第十三章

苏秦:〃我是这样成为名嘴的〃

如今这世道,干什么都得带个〃名〃字,比如名人,名牌,名茶,名烟,名酒,名门……凡事只要和个〃名〃字扯上边的准没错。没见现在又流行起名嘴了。说报说得好的是名嘴;主持煽情得能赚人眼泪的是名嘴;啥也不会就会搬弄是非、黑说成白、白说成黑,以娱乐大众为事业的也是名嘴。名嘴好,名嘴吃香,香了可以耍大牌,大牌了就有钱。不要以为只有现在人才那么聪明,知道开创份名嘴的职业。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知道拿嘴巴吃饭了,人家还有专门开设〃名嘴〃学科。〃名嘴〃学术界最德高望重的莫过于鬼谷子先生。他门下两个高足,苏秦和张仪,就靠着各自一张〃名嘴〃把N国君王忽悠来忽悠去。司马迁老先生自己嘴笨,羡慕他们俩凭张嘴巴也能在社会上吃香,于是决定要分别为他们俩立个传,讲述一下他们成为名嘴的心路历程。

第一节忍就一个字

苏秦,东周洛阳人士也,年轻的时候找了鬼谷子做导师。鬼谷子这个人很牛,什么都懂,比如兵法,相术,纵横术,道术等等。他教出来的徒弟也是相当的有名,如庞涓,孙膑。孙膑的《孙子兵法》至今还在流传。鬼谷子自己有名了,并不出来做事,躲在山里当世外高人,反正有门生上门学艺,又出书拿版税,不愁没有钱吃饭。

苏秦拜了鬼谷子做老师,跟他学习纵横术,其实就是练口才。苏秦想:自己要是练成名嘴,找工作也好找,泡MM也顺溜。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毕业的时候,市场经济运转还比较平稳。顾问,策划,咨询之类的职位供需不多。苏秦既不事耕作,也不会营商,出去找工作,四面碰壁。苏秦失业了,而且一失业就是几年。

当初,他离家时跟兄弟分家了。他把自己的家产变卖折成现金,这些年有出无进,终于花光了。没有办法,再在外面呆就要饿死了,苏秦不想自己毫无作为就饿死街头,只好回家吃老米。好死不如赖活着,估计这也是鬼谷子教育他的计谋之一。要不然三十六计里面怎么会有〃走为上计〃呢?鬼教授肯定告诫了门徒:〃忍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这样的话。如此一来鬼弟子们走哪也不会吃大亏。

他落魄地回到家中,家里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搭理他的。他见嫂子正坐在门口逗孩子,于是战战兢兢地过去说:〃嫂,我是苏秦啊,我三天没吃饭了。您给我弄点吃的,行么?〃他嫂子抬头望了他一眼,说:〃哎哟,我当是谁求我呢,原来是我们尊贵的小叔子啊。您老不是去学什么辩术,要靠嘴吃饭吗?怎么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我们周人都是营商吃饭,你自己懒惰,卖了家产说是去学什么纵横术,将来只要开开嘴就有荣华富贵。天底下果真会有这么好的事。我看你就是自己不想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苏秦听了嫂子的话,羞愧不已,可是肚子实在饿,就只有忍着,还要跟嫂子说好话。

第三部分 第75节:苏秦:〃我是这样成为名嘴的〃(2)

苏秦回家以后,闭门不出,一是不想被邻人耻笑,二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研究治国之术。兄弟姐妹们看他只吃饭,不劳动,每天捧本破书,都嫌弃他。人人见了他都要数落一番,特别是他嫂子尤其看不惯他这么七尺男儿,每天在家做〃富贵闲人〃,总是跟苏秦过不去。苏秦心中只记得老师说的一个〃忍〃字。

苏秦毕业的时候,他老师送了他一本书——《阴符》。据说此书是姜子牙所写,苏秦日夜攻读。姜先生可能写书写得太深奥,不好理解,以至于苏秦怎么读都读不懂,觉得很是枯燥。一枯燥就想打瞌睡,于是他创造了一狠招对付瞌睡虫。古人练习绝世武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苏秦深明这个道理,于是研究出所谓的头悬梁、锥刺股,后来的读书人真是被苏秦这个阴招害死了。

他嫂子见苏秦半夜不睡在那里读书,还悬梁刺股,嫌他浪费灯油。于是,趁苏秦小便的时候,偷偷溜进苏秦的房间把他的书偷了出来。一看是本破破烂烂的《阴符》,她嫂子也看不懂,就想:〃这人准得神经病了,天天对着这本书自虐,以后还是少招惹他为妙。〃于是,乡里都传,苏秦读书读得神经失常了。

苏秦就这么悬梁刺股,苦苦读了近两年的书,才把这个《阴符》读熟了。他对于各国的地理情况,政治情况,经济情况,乃至军事情况,就连各国君王的习性爱好都了解得清楚明白。闭关修炼这么久,现在终于可以出关了。于是,他就出关找工作去了。他本来想到本国找找工作的,结果因为他名声不好,别人都不敢用他。他想为周王服务,周王见都不见他,因为大家都说他是个疯子,他的话不足以为信。

实在走投无路,那只有出去碰碰运气。苏秦就去黑社会借了一百金的高利贷,出国去了。反正苏秦的兄长都居本乡,高利贷有得借赶紧借。苏秦走的时候,觉得有些愧对兄长,就掏出他那本破书语重心长地说:〃大哥啊,这可是绝世秘籍,我把他留给你。我们苏家子孙有了它就不愁没有富贵了。〃

苏大哥拿着那本《阴符》傻楞楞地看着苏秦远去的背影,心里想:〃可怜的兄弟,这次估计真的要饿死他乡了。〃大嫂见苏秦走了,扯着嗓门喊:〃唉呀,走了干净!〃

我们的苏秦带着满腔抱负终于仗剑江湖去了!

第二节山中之凤一鸣惊人

苏秦先去了秦国,秦国最强大。秦孝公刚巧那个时候挂了,秦惠王新上任。苏秦就想:可能新君上任会想有所作为。有所作为前肯定要给朝廷换换血。我若是这时去自荐一下,不定就有个好差事。于是,苏秦来到秦惠王面前推销自己的思想。〃惠王陛下,你们秦国真是坐了块风水宝地啊。山环水绕,空气好,环境质量高,而且有天险自保。秦国人多力量大,打起仗来不怕没人。秦国军事教育普及工作也不错,加上你们资源丰富,不少粮。秦王难道没有想过要统一天下,建立帝业吗?〃

秦惠王也是个有涵养的人,说话说得比较含蓄:〃鸟都没长毛,想飞也飞不动。我刚上任,什么经验也没有,还要好好学习啊。你太抬举寡人,太看得起我们秦国了。〃其实是因为当时秦国的CEO商鞅被人诬告谋反,惠王一怒之下把他处死了,所以他对这种靠嘴吃饭的人没有好感。他认为这些人只会花言巧语。

苏秦出门不利,没有关系,他抗摔打能力强,他能忍。他离开秦国去了赵国。赵肃侯正和他老弟闹矛盾,他们都没心情搭理苏秦。苏秦又碰壁了。

反正苏秦不做〃面霸〃很多年了,这次决心要把〃面霸〃做到底。赵国不理他,大大小小还有那么多国家。他准备一家家面试过去。

他接下来投了简历去燕国。这次他学聪明了,不再找那种人人都想去的大企业或者油水多的事业单位。他选择了一个规模最小、实力最弱的燕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起码燕国整个运作良好,要是聘用上了,吃饭管饱。苏秦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机会。有机会才能发挥他的才能,才能让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燕王收了苏秦的简历,叫他过来面试。小公司的老板比起那种大牛公司对于应聘者的态度好得多。大公司不缺人才去应聘,小公司却急需引进人才。燕文侯就客气地面见了苏秦,苏秦一得到机会,就赶紧练起嘴皮子,说:〃燕国其实真的不错。虽然单位不大,不过福利很好。你看你们单位占地面积有两千多里,员工有几十万,武装装备超过六百,战马有六千。主要是经济实力很好。有山有水,物产丰盈,百姓就是不种田,有这些也够吃了。唉呀,燕国真是天府之国啊。你们公司最难得的是员工相处得好。不起纷争,没有战火,整个就一和谐社会。哪个国家能比得上你们燕国啊。〃

第三部分 第76节:苏秦:〃我是这样成为名嘴的〃(3)

从来没有人这么给燕文侯拍马屁,这下拍得文侯爽死了,对于苏秦的印象分蹭蹭地往上涨。所以,面试不成功的小孩子在考虑自己的实力是不是足够强大的时候,还要考虑自己的马屁是不是拍到了点上。去前要和苏秦一样做足功课、了解清楚人家的企业精神。

拍完马屁还不行,苏秦话锋一转,提出了比较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他问文侯:〃你知道你们燕国为什么能不受侵犯,安然无恙?你知道为什么别国比不上燕国吗?〃

文侯说:〃看来,你知道。那你说说看。〃

苏秦就说:〃你们燕国地理位置好。旁边是赵国做了你们的屏障,帮你们隔开了大秦。秦国和赵国发生了五次战争,赵国以三比二取胜。它们两国打得你死我活,哪有心思管燕国,燕国就此安稳了。秦国就是想攻打你们也不容易,隔了千里之远,就算攻下了也很难守得住。但是,赵国要是攻打你们就易如反掌了,所以大王您该担心的不是秦国,而是赵国。如果大王您能和赵国合纵在一块,又能把其他各国联结在一块。燕国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文侯说:〃先生,您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我们国家真的很弱小,可偏偏周围的国家都是大国。您要是能用合纵相亲的办法保我燕国无事,燕国人民都会感激你。你说吧,要怎么做,我们都听您的号令。〃燕侯就赞助苏秦车马,还聘请他做外交顾问,出去游说其他国家。苏秦又来到之前被拒的赵国。恰恰这个时候,赵肃侯的弟弟奉阳君死了,没有人跟赵肃侯争吵,他也有心情来见见外使。何况这次苏秦身份已经不一样。燕国虽小,但也是一个国家。不接见苏秦就是和燕国过不去。赵肃侯就给了燕国面子,见了苏秦。

苏秦一见赵肃侯,故技重施,先拍马屁,说:〃侯爷,您知道吗?要不是您弟弟死了,我还不敢来见您呢。您那弟弟嫉妒人才,您又不管朝政,有才华的人都不敢来赵国。如今您弟弟一死,您开始打理赵国,赵国人都说您这人平易近人,很具有亲和力。所以我就来了。〃

赵王听了这个吹嘘,也很开心。苏秦就继续说:〃不过,侯爷,我个人觉得:您啊,还是应该以国家和平为重。您的外交政策一定要做得准确,不然很可能就要国不安宁了。您想想,您要是和大秦去做朋友,大秦肯定很放心地就去打韩国、魏国。如果您和齐国友好,齐国肯定会放心地去打楚国和魏国。到时候,楚国、韩国和魏国都衰落了,齐国和秦国都比赵国强大了,赵国可就孤立无援,很危险了。当初尧舜没有一尺封地,却能拥有整个天下,那是因为他们是贤君。他们对敌国的强弱和自己士兵的优劣都很清楚,所以不会被人蒙蔽。我现在帮您看过天下的地图了,各诸侯的土地比秦国多五倍,要是你们融资在一起的话,兵力可抵挡秦国十倍。你们要是六国联军一起朝秦国进攻,秦国被你们吞并是早晚的事情。偏偏现在有些小人,主张什么连横政策,要各诸侯对秦割地。这样的话,秦国实力越来越强,终有一天,它会扫平六国,吞并天下。赵王听他说得这么严重,出了一身汗,说:〃我还年轻,刚上任的,没有啥经验。听你这么一说,我现在才明白该怎么治理国家了。我愿出钱,让你去游说其他国家,让六国结盟,保天下太平。〃

现在有强大的赵国做后盾,还有车子一百辆,黄金一千镒,绸缎一千匹。苏秦口才与贿赂并用,终于说服了其他的国君要合纵抗秦。

苏秦回到赵国被封为武安侯,从此名声大噪。和所有名嘴一样,身价百倍。不久之后,六国国君于赵国洹水(今河南境内)之上,歃血为盟,合纵抗秦。苏秦被封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并派人将六国盟约之事向秦国通报。自此之后,秦国竟有十五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一步。

所谓〃山中之凤,不鸣而已,一鸣惊人!〃

第三节大师兄智激小师弟

苏秦游说六国成功后,他很担心秦国会因为六国结盟而开始动武,这样结盟还没有结牢,六国就散了。他就想找个人到秦国去说服秦王,牵制力量,但是却找不出谁可以当此大任。不久,他听说自己的同门师弟不但是同个老师,还是学习同个专业的张仪毕业了。刚刚毕业的时候,张仪也是面了很多家用人单位都面不上。

第三部分 第77节:苏秦:〃我是这样成为名嘴的〃(4)

于是,只能陪着一些王宫大臣做做兼职。有一次,他去陪楚相喝酒,结果楚相有意要耍张仪一把,就说自己的玉璧丢了。当场,大家都把怀疑的眼光投向张仪,因为张仪穷啊。楚相不由分说地就把张仪捆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张仪和苏秦一样能忍,从头到尾都拒绝承认,最后那些人没有办法,只有把他无罪释放了。张仪回到家,他妻子又气又心疼地说:〃你看看,你说要跟那个鬼老师读什么'名嘴'研究生。要是不学这个专业,也不用受这个苦。〃张仪注定以后要发迹,他遇到这么大屈辱,不但没有痛苦流涕,也没有抱憾,只是很黑色幽默地说了句:〃老婆,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老婆说:〃在啊。〃他就说:〃唉呀,那就没有关系了。〃

他是靠嘴吃饭的人,就算现在受点挫折,只要舌头还在,一切都还有机会。所以,大家要学习张仪的精神,失败一次两次没有关系,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苏秦还没毕业的时候其实就认识张仪,两个人也算是颇谈得来的朋友。他对张仪还是比较了解的,于是跟人说:〃实在没有人比张仪更适合派到秦国去。〃

苏秦就找人去怂恿张仪说:〃现在你大师兄当权,你就求见他,念在同门的份上,他肯定会给你个好差事。〃张仪想想也对,于是特意写了个名帖,呈上去给苏秦。

苏秦却摆架子,既不说见,也不说不见。张仪提心吊胆地等了他好几天,苏秦终于见张仪了,随便请他吃了点东西,而且时不时地感叹道:〃真没想到,我们鬼门弟子居然会有穷困到这种地步的,连碗面都吃不起。我是可以给你份好工作,只可惜我觉得你不够资格。〃张仪吃完,苏秦就打发他走了。

张仪这次真的受伤了,心想:〃怎么样也是好朋友,怎么样也是同门师兄弟,他不帮忙,反倒嘲笑我。好吧,现在他是了不起,在赵国做事。那我就去秦国,将来我在秦国干上事了,总比他强。〃

张仪走后,苏秦就对手下人说:〃其实,张仪是我见过最有才的人,我真的是比不过他。只是,我比他幸运一点,提前毕业,然后现在能被重用。但是,我却做不了秦国的CEO,我这个师弟肯定行。他穷,没有背景,如果我现在给他份职位,他就满足了,以后怎么可能又有太大的作为呢?天将降大任也,必先苦其心志。你们去跟踪他,暗地帮助他,他要啥给啥,但是不要让他知道是我在帮他,直到他顺利进入秦国为止。〃师兄弟其实还是情深的。苏秦比张仪高几届,在外面混了这么久,心态上要成熟很多,经验也比较丰富。

苏秦智激小师弟,小师弟还果真中招了。张仪想尽办法要见秦惠王,终于见到了。见到以后,把自己攒的功课以及自己的才智全部发挥出来。惠王被他说动心了,于是请他做顾问,策划攻打诸侯之事。

苏秦的手下人终于把苏秦的小师弟送到了秦国,还助他成为了惠王的顾问,他就该回去和苏秦复命了,于是向张仪告辞。张仪就说:〃没有仁兄的帮忙,我绝不会有今天。您别走了,我要好好报答您呢!〃那人就说:〃您错了,您要报答就报答苏先生吧。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你的今天。苏先生担心秦国要打赵,破坏联盟,他认为秦国只有你才能掌权,所以给你来个激将法。是他暗暗供您钱财,如今您已被重用,我也该回去复命了。〃

张仪说:〃我的天,激将法这个我学过,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还是师兄技高一筹啊。你去跟我师兄说,只要他当权一天,秦国绝对不去攻打赵国。〃苏秦大功告成,张仪也出任秦国宰相。他们俩就靠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把天下局势掌控在手中。

张仪现在出名了,有钱有势了,于是第一件事就是报当年楚相之仇。他写了封信给楚国宰相说:〃当年我好心陪你喝酒,你冤枉我偷了你的玉璧,不分青红皂白就打我。我现在告诉你,偷玉璧我不屑,我现在要偷你们楚国的城池。〃

苏秦也一样,成名了,就忙着荣归故里,不然就和项羽说的是〃锦衣夜行。〃苏秦跟赵王说:〃自己要回乡省亲。〃赵国以及路途中所有的诸侯国都派使者护送,还有赠送很多珠宝,一路上随行的队伍浩浩荡荡,简直可以比得上是君王出行。苏秦经过周国洛阳时,周王因为当时得罪了苏秦,害怕他计较,于是令人出城迎接。苏秦所经之地还要清道。苏秦回到家里以后,家里的兄弟、妻子,嫂子,全部都趴地上,连眼皮也不敢抬一下,尤其是他嫂子,跪着都发抖。

第三部分 第78节:苏秦:〃我是这样成为名嘴的〃(5)

苏秦就问:〃嫂子,你这是怎么了?〃他嫂子答:〃现在你富贵了,我当初那么对你,我害怕啊。〃苏秦就说:〃人都是欺穷怕富的,我也一样,何况你这样的寻常人呢。要是当初你们给我买点田地,让我在家过活,我也许跟你们一样了。我之所以有今日,你当初的侮辱功劳还不小啊。〃苏秦把珠宝都分给自己家人了。

苏秦当时去燕国时,向人借过一百钱做路费,现在他有钱了,拿一百金去还他人情。苏秦把所有曾经有恩于他的人都一一报答了。唯有一个他的下属曾经帮过他,却没有得到他的回报。这人也毫不客气地说:〃老板,当初我也帮过你,你难道忘了吗?〃苏秦说:〃怎么会忘,只是你那时陪我去燕国时好几次都想离我而去,让我惶恐得很。我现在也要你知道反复无常是什么滋味。〃不过苏秦最后还是赏赐了这个人。

苏秦虽然成了名嘴,却丝毫没有明星架子,这一点实在是令人称道。可见能成为名嘴的人,不光是嘴巴能说,个人修养还是很不错的。

苏家的人,一看苏秦果真发迹了,都打抢要去研习《阴符》,就连他嫂子也在研习。只不过,她嫂子学了,没有用武之地,只是每天把邻里四舍弄得鸡飞狗跳的。他嫂子气不过,终于忍不住一把火把《周符》烧了。

第四节名嘴丧命,只因风流

秦国因为害怕六国联盟,十几年来都不敢动他们,但是秦国一直不忘努力发展经济军事力量,积攒实力。当时有个叫公孙衍的本是五国相首,人称犀首,最开始是和苏秦一样要抗秦的,搞合纵。但是,那些小国就和墙头草一样,看见秦国没啥举动就要合纵,看到秦国有所作为就要连横。故那时有〃朝秦暮楚〃之说。这个公孙衍也一样,之前在魏国为相,佩五国大印要搞合纵,后来见秦国越来越强大,就弃五国不要,而改事秦国。

他先跑到齐国和魏国去挑拨离间,要他们和秦国一起攻打赵国。赵国本是合纵盟约的中心,这下被同盟国打,赵王觉得很没有面子。他认为这都是苏秦的失职。苏秦也怕赵王一不高兴,就把自己给灭了,于是自己主动请缨出使燕国,发誓要为赵王报复齐国。

苏秦一走,整个联盟就瓦解了。由此可见,名嘴的力量真的是很大。秦惠王反间计一成,立马实施第二部计划——联姻。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燕国太子。燕文侯这个时候刚好翘辫子了,举国上下都在哀悼之中。齐国见状,赶紧趁机打最弱小的燕国。燕国就像毫无缚鸡之力的老妪,一下子连失十座城池。燕王也很生气,苏秦又在这时候来造访,于是燕王就把气都撒在苏秦身上,说:〃以前,我拿钱给你去说服赵王,才六国结盟。现在齐国打完赵国,又打我们燕国,都是先生失职的缘故。难道你要天下人都笑话我们两国吗?〃苏秦拜了又拜说:〃大王放心,我一定为您收复失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