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玫瑰-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终于混战在一起,这个时候就显现出士兵的不足,被大量杀死。当第一颗手榴弹爆炸的时候,蒋君山这些人终于知道什么是军队,什么是军人。庐州警备军展开了最为疯狂的自杀行动。身上的手榴弹被不断拉响。很多士兵都是被刀枪剌中之后,拉响身上的手榴弹,和这些人同归于尽。
  这样的血腥战斗,让这些唯利是图的江湖败类胆颤心寒。他们只是知道来这里截击华夏军的后勤物资,面对的是华夏军的后勤士兵,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这些小兵又没有什么武功,也不会有什么名将,是最安全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笔重赏。愿意当官的给官,愿意要钱的给钱,有几个小门派就是打家劫舍的土匪,要是这一次立功,蒙古官府就承认他们的合法性。让这些带有匪徒性质的江湖人物都愿意参加,蒋君山聚拢一千名好手,秘密的潜进濠州左右,等待时机。
  这些人不是军队,说明白就是一伙有武艺的百姓,又是长年在江湖上走动的人,一旦散开隐藏,还真的不好发现,何况有蒋君山这个机智的人领着,成功的躲避开侦察队和情报人员的监控。今天终于截住了这个运输队。却湖想到,叶晴在蒙古军的突然行动中,和五个军同时要求补给中,感到事出蹊跷。好像蒙古方面掌握了华夏军的后勤出问题一样。以战场直觉和参谋长职责,让叶晴感觉到危险,虽然不知道危险来自哪里,还是出于谨慎命令庐州警备军三千人,押运一个师的武器弹药运往宿州。
  小心行的万年船,叶晴的小心有了效果,可是一切还是超过了叶晴的计算,后面骚扰的不是蒙古军细作和收买的汉奸,而是派出的由江湖人物组成的蒙古军“特战队”。由蒋君山亲自带队。
  他们面对这样疯狂不要命的战术,共计八百人被爆炸当时就是炸死了二百多,剩下的根本不敢靠前,都远远躲开。身上已经负伤的盖英林带着士兵重新组队,护着车辆继续向前,这条道路上变得奇怪起来,一队还有两千多人的士兵护着车辆,向前走,外面还有五百多人的江湖人物,围在周围,不敢靠前跟着车队移动。
  这一次战斗过后,三千士兵伤亡了一千多,劫运的江湖人物伤亡了有二百多人,平均五比一。如果这样下去,庐州警备军全死光,也杀不净这些人。盖英林对李晓说道:“李参谋,看来我们要危险,这些人不是普通的劫匪,没有奔钱财使劲,我们丢弃的粮食和其他物资,被他们一把火全烧掉,这应该是蒙古人派来的部队。一会我带着人在前面冲,你在后面领着车队跟着,一旦冲出包围圈,立即带车队跑,到达固阵以后坚守。不要管我。”
  李晓明白盖英林这是要用命换取车队逃跑的时间。孪晓说的到:“盖队长,还是我留下吧,我是这次押运的主官,总长亲自交代的任务,参谋部是没有失败的参谋。”
  盖英林摇摇头说道:“我是押运队队长,还是我留下。”
  李晓放严肃脸色说道:“别争了。提有时间了,前面冲锋也一样危险。我是押运官,服从命令。
  盖英林没有说什么,在还剩下的两千士兵当中,选出一千人留下,其他人突然向前用手榴弹和仅有的钢弩,向前面围堵的这些江湖人物冲去,这些士兵的行为大出蒋君山的预料。因为这些士兵全是不要命的战术,竟然在几十步远的距离使用手榴弹攻击,不管是什么高手,面对这种武器,除了逃命以外,剩下的就是死亡。
  终于被盖英林带领的一千士兵,在伤亡了一百多人的情况下,冲出包围圈,护着车队向固镇方向冲。蒋君山大怒,可是他无计可使。他的手下是江湖人物临时组成的,这些人没有效忠蒋君山的思想,也没有效忠大元朝的想法,他们在为自己的私利奋斗。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是不会有勇于牺牲的精神。再多的钱,也得有命享用,失去生命,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面对这样的疯狂进攻,只能选择退走。这些人想在后面攻击的时候,李晓指挥殿后的一千士兵,一个反包围,把这些人全部包围在里面。这是一千长枪兵,上千把长枪,把蒋君山还剩下这不到五百人围在当中。雪亮的枪尖向中间不断刺出,压迫这些人向中间聚拢。
  李晓的战术很简单,就是把这些人压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手榴弹解决这些号称武林高手的人。蒋君山的机智也是绝顶的高明,李晓的战术一经发动,就紧急的喊出李晓的意图。这些江湖人物一听,亡魂皆冒,这要是被圈到中间,承受一顿掌心雷,后果就是全得死。立即发狂的展开轻功,用足力气向外冲,这些人的武功高出警备军士兵太多,这一情急拼命,还真不是这样单薄的枪阵能挡住的,立即被冲散,爆炸声响起,接连的手榴弹在这些江湖人物中爆炸,也有实在躲不开的士兵和他们一起同归于尽。
  蒋君山终于用出他的成名绝学毒龙掌,一双泛黑的手掌,拍向了这些士兵。以蒋君山的功力,就是普通掌力,这些小兵也承受不住,何况是含有剧毒的毒龙掌。战斗变得十分残酷,一千普通士兵对战四五百江湖高手,力量根本就不对称。李晓的武功也就是一般,不过他这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根本不加防守,就是挥动手中的长刀,拼命的攻击,李晓知道,缠住这些人时间越长,车队越安全。所以只是疯狂的进攻,不顾身上多处负伤,依然是一路狂攻。
  李晓的行动感染了手下的官兵,中队长和小队长带着士兵全是一样的做法,能让手下甘心赴死,能有如此的牺牲精种,能这样集体舍生取义,只是对蓝玫瑰的忠心程度,就让人感到心惊。
  蒋君山永远也不会明自,这些士兵的忠心,不是对蓝玫瑰的忠心,他们都有一个理想和心愿,那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家人。华夏军夺回庐州以后,这些饱受蒙古人欺压的汉人,他们看到了希望,华夏军的政策,官府的改革,土地政策和工商政策,让这里的人看到了好生活,这是在蓝玫瑰治下的大宋。
  百姓的思想是纯朴的,谁对他们好,谁让他们幸福,他们就支持谁,拥戴谁。为了家人,为了家园,他们不怕牺牲,因为今天牺牲一个,会换来亲人的生存和幸福生活。这是仁,这是义,这是孝,爱护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人民,这是忠,做一个忠孝仁义的人,是高尚的,虽死尤荣。
  华夏军的思想教育,在这个时候显出了他的威力。虽然这只是一支地方部队,虽然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很短,可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就是有这样的思想,这些华夏警备军士兵,无视面前的刀剑,无视死亡的威胁,一旦躲不开或者被刀剑剌中,会毫不犹豫的拉响身上的手榴弹,和这些江湖豪客们同归于尽。
  这样的战斗,当然是谁的人多,谁占优势。江湖人物虽然多,可是也扛不住这样的死亡,何况这些人不会有这种精神勇气面对死',终于在极度的恐惧下,开始发狂。冲也包围圈的人再也不会回头,直接向远处逃跑。那些逃跑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终生不会再和华夏军为敌,这太可怕了,就是一群疯子。
  蒋君山也感到恐惧,可是他必须立功,建议是他提出来的,队伍是他组建的,条件嘎尔迪全部答应,要是失败,他自己是什么下场,蒋君山十分清楚。嘎尔迪能笼络人,也很知道给手下所要的东西。但是他不会容忍失败,他个冷酷的可以屠杀一个城市的人,会是善男信女吗?蒋君山把功力提到十成,发疯一样的进行攻击,士兵在蒋君山的手里连自杀的时间都没有,毒龙掌有毒性,只要被击中就会死去,蒋君山一个人杀的士兵,比其他人加起来还多,李晓终于对上了蒋君山,这是一个机会,是李晓用生命做代价找到的机会。
  他在扑向蒋君山之前,已经拉响了手榴弹,只有几息的时间。就这样李晓扑向了蒋君山,双方一接触,李晓毫不犹豫的迎着蒋君山的手掌冲过去。只要蒋君山发出掌力,李晓必死无疑。在双方只有一臂距离的时候,蒋君山是躲不开手榴弹爆炸的。李晓算计的很准,可是他低估了蒋君山的功力和智谋。
  当两个人接触的时候,蒋君山看到了那颗目着烟的手榴弹。他的一掌由击打力量变成推送力量,想把李晓打飞出去,同时身体惜着这一送之力,向后飞退。
  蒋君山提有算到的是,李晓已羟做好了死的准备,时间算计的非常准确,也知道自己根本抵挡不住蒋君山的一掌,时间就是蒋君山打出一掌的时候,就在蒋君山的掌力贴近李晓的时候,手榴弹正好爆炸。反应神速的蒋君山,即把李晓送出去,本人也同时后退。另外一点,武林高手的反应救了蒋君山一命,向后退的同时,蒋君山倒在地上,爆炸的碎片在蒋君山的身前飞过,只有两个弹片,打进蒋君山的大腿。
  即使就是这两个弹片,也让蒋君山翻滚好远,一下没有站起来。
  李晓壮烈牺牲,也只是让蒋君山受伤而已,这一条命,总算是给盖英林争取到了时间。当蒋君山处理一下伤口,把这些悍不畏死的华夏军全部消灭的时候,跑的跑,死的死,八百人的蒙古“特战队”,剩下不足二百人。可是华夏军庐州警备队三千人,只有盖英林撤走的一千人,两千多人倒在了这里。
  看着手下还有不足二百人,看看自己流血的伤口,蒋君山脸色铁青。怎么生气也没用,华夏军的车队鸿飞杳杳。再想追的时候,看到身边还剩下的不足二百人。自己又负伤,只好派人通知在另一条路上的其他人。立即赶往这里,准备攻占固镇。
  固镇只是一个小镇,这里没有多少华夏军,只有微微寥寥的一些警备部队,数量也不是很多。蒋君山在这里隐藏很长时间,早已了解清楚。调来其他的人,华夏军辎重队还有不到一千人,以现在的人数完全可以占领固镇。
  可是他赶到固镇的时候,盖英林带领的部队已经撤离了这里。向宿州前进。蒋君山扑了个空。根据这样多的士兵,保护只有几十辆的大车,蒋君山认为华夏军已经有准备。截断后勤粮草已经毫无意义。立即打算撤出这一地区。这样的行动,必然随后遭到警备军的全面搜捕。
  随后发生的一切,让蒋君山大喜过望,因为华夏军开始撤退,各路军马全都被打败。蒙古军已经开始进攻,华夏军向后退却,新一师虽然被救回,可是已经伤亡不小。面对蒙古军的进攻,华夏军进人防御。
  宿州蓝玫瑰紧盯着墙上的地图,华夏军终于陷入到困境,十几天前取得的战略优势,正在丧失。
  “报告”陈娜在外面冲进来:“报告小姐,蒙古军击溃第五军防线,冲出徐州,大军十万杀向宿州,石军长的部队正在后面追击,但是遭到蒙古军阻击,未能阻止蒙古军向宿州推进。
  蓝玫瑰一下盯上地图上面的徐州,命令道:“命令石祥允,不要管蒙古军,立即攻占徐州。”
  陈娜愣愣说道:“是”转身出去。陈娜刚刚离去。金莲急冲冲的跑进来:“报告小姐,庐州辎重队在固镇以南遭到伏击,押运的三干警备军伤亡两千多,参谋长李晓牺牲,队长盖英林受伤,粮草物资被毁,一个师的弹药安全到达宿州,不过庐州已经没有任何弹药。”
  蓝玫瑰这回真的吃惊了,摆摆手让金莲退下。眼睛看着地图,脑袋在急速的运转,心里有些懊恼。自己低估了嘎尔迪的计谋。抢先发动进攻,不让蒙古军进行攻击,只是在战术上赢得先机,可是在战略上却陷入被动。
  后勤物资为什么会出问题,是在哪个环节上出的问题?蒙古军竟然渗透到后方,截断粮道。这不是主要问题。这一次只是一个师的装备,也没有丢失。蓝玫瑰想的是到底是玫瑰山庄出问题,还是运输环节出问题?杨慧云为什么没有及时处理?江南为什么没有报告?
  嘎尔迪这个时候发动全面进攻,刚才报告石祥允被蒙古军冲出徐州,这些都是因为华夏军的后勤物资没有跟上,以致第五军全面被动,被蒙古军冲出徐州。蓝玫瑰明白这是嘎尔迪打算对付中央军的部队,徐州只有十五万部队,加上宿州退过去的不到二十万,一次出动十万,徐州剩不到十万,第五军是五万人,三万警备军,救援宿州不可能成功,这是攻占徐州的最佳时间。蒙古不想失去徐州,就不能进攻宿州,所以毫不犹豫的命令石祥允攻占徐州,取得战略优势。
  嘎尔迪显然十分了解蓝玫瑰的处境,更清楚华夏军的整体情况。这是为什么?难道是蒙古情报系统加强了?还是内部出现了奸细?
  蓝玫瑰思考再三,最后确定这两点都不存在,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背叛华夏军,这是谁呢?
  蓝玫瑰心头巨震,黑手,那只一直没有出现的黑手。以往这个黑手使用的是承受现成的方法,不会危害华夏军,也不会危害大宋的利益,所以蓝玫瑰很放心,但是这一次为什么这样做?如果华夏军失败,最可能获益的就是蒙古,难道自己判断错了?
  蓝玫瑰苦苦思索,可是就是不得要领。只好先放下这个问题,着手解决眼前的军事危机。新一师被救回,可是伤亡达到半数。新二师,新三师也不同程度的受损。只是得到一个师的弹药补充,没有增加战斗能力,新一师的战损也是因为装备的都是弓弩和炮车,并没有长枪和刀盾,在没有炮弹和钢箭的情况下,只依仗长刀是无法和蒙古军作战的,这是中央军损伤的最大原因。
  无论哪个方面证明,蒙古方面是绝对的掌握了这个情况,嘎尔迪才敢发动进攻。徐州的部队离开徐州,嘎尔迪不可能不知道,石祥允有占领徐州的可能。为什么这样做,那就是有把握消灭宿州的中央军,只要消灭中央军,一个徐州算什么?最大得可能还是自己在宿州。
  蓝玫瑰刚刚想明白这个问题,参谋金莲又进来,紧张的说道:“报告小姐,商丘的蒙古军得到开封的兵力加强,兵力增加到八万,已经向宿州杀来。”
  蓝玫瑰没有吃惊,嘎尔迪既然目标是宿州的自己,就不可能只有徐州发过来的十万人马。面对中央军,十万人马不能保证胜利,加上这八万,已经是十八万了,对于失去炮火优势的华夏军来说,兵力已经够用了。
  对金莲说道:“再给石祥允命令,在十天内攻占徐州,然后就地坚守,向北解决山东的蒙古军,沿黄河岸边攻向开封。”
  蓝玫瑰既然明了了嘎尔迪的计划,明白他的目标是中央军和自己,以现在的中央军,没有能力对抗十八万蒙古军,必然是撤离宿州,用时间解决后勤问题。对于这些地区,蓝玫瑰相信嘎尔迪不会搞大屠杀,但是占领时间久了,就很难说。
  可是这样撤离是不行的,没有徐州和淮南东路相连接,嘎尔迪随时会掐断山东和淮南的联系,那么山东也会危险。只要占领徐州,山东和淮南连接起来。只要石祥允占领山东,即使嘎尔迪占领淮南西路也不要紧,后背有山东,嘎尔迪不敢向前过多的深入。
  让蓝玫瑰遗憾的是朱瑶和卢沙武的部队,没有出潼关进攻洛阳,这让嘎尔迪没有了后顾之忧,把开封的兵力全部派出攻击宿州,同时在商洛地区的兵力也全部向河南调入,以致蒙古军损失的兵力得到了快速恢复。
  对于朱瑶的打算,蓝玫瑰现在已经清楚,只能是在心里叹口气。人的野心是没有止境的,看来华夏军渡过这次危机,要解决的应该是商洛和关中地区,内战还是不可避免。
  篮玫瑰面前站着张北,一脸的惭愧:“小姐,对不起,我的指挥失误,让中央军蒙受巨大的损失,请求责罚。”
  蓝玫瑰叹口气说道:“这也不能全怪你,后勤方面出现问题,让中央军失去了战斗能力。不过在后勤没有全面落实的情况下,贸然出兵,这是不应有的错误。这些以后再处理,中央军立即组织警备军,收集常规武器,刀盾和长枪,弓箭以及守城的物资,准备坚守宿州十天,必须坚守十天时间。”
  张北不知道为什么十天,不过十八万大军攻向宿州是事实,连忙说道:“小姐,你撤往庐州,我一定坚持十天时间。”
  蓝玫瑰一笑:“我要是不在这里,坚持一个月也没有必要了。”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191章 喋血(一)
  宿州校军场,中央军的官兵整齐的站在那里。这是宿州最大的地方,这里并非是军事重镇,只是有徐州这个战略要地,宿州作为他的外围,历来是进攻徐州的前沿,年深日久,只要有战乱,徐州就是南下北上争夺中原的关键所在,连带着宿州这个地方也变成了兵家争夺的地方。
  有如此的地位,宿州校军场就成为一大特色,占地很广也相当的大。此刻,中央军的部队就在这里集合。另一支部队就是华夏警备军部队,这是淮南东路警备军。征集了沿长江以北各地方警备军组成的部队,是名副其实的杂牌军。对于这样的部队,蓝玫瑰很少动用。战斗力低,武器装备落后,战损十分巨大,所以非万不得已是不会用这些部队参战的。地方警备军数量也不是太多。
  对于在每一个州只有五千警备军,李庭芝认为太少,对于大宋军队数量庞大,却是战斗力最低,这一点蓝玫瑰清楚,也知道原因。
  中国历朝历代,宋朝有很多是其他朝代不相同地方,国土面积最小,经济却是最发达的。封建社会不抑制商业,给商人以很高的地位。文化礼教最严重的年代,却是科技文化最昌盛的年代。文人士大夫地位高到无法想象的地位,武将军人却低的不像话。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却战斗力几乎没有。拥有最多的官员,地方管理却找不到可用的官吏。在外敌人侵的时候,一触即溃,一败千里,最后王朝灭亡的时候,却有几十万几十万的人尽忠殉国。他们有勇气面对死亡,却没有勇气拿起刀枪和侵略者战斗。
  大宋是一个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发达的商业,进步的科技文化,最早出现了资产阶级萌芽倾向,并不是资产阶级萌芽,只是一种倾向,就是这种倾向,造就了大宋奇特的社会结构和行政体系。
  对于一个幅员不是多么辽阔的国家,特别是南宋时期,只有半壁江山,却拥有上百万的军队。最高时军队达到二百多万。这个现象并没有保住大宋王朝的疆土,李庭芝和文天祥这样的人,当然认为兵力过少。
  蓝玫瑰十分清楚精兵和现代装备的重要性,兵多并不一定就能赢得战争。这个时代人口还是一种资源,人力资源并不发达。用数量取胜,即使战争胜利,国力消耗也不是短期能恢复的。蒙古已经让大宋进入一个最虚弱的时代,大汉民族的被杀,中原以致大宋统治地区,人员和经济急速的倒退,大明朝建立后,用了多少年也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盛况,中国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崖山之后,中国进入一个文化混乱的时代,一直延续到近代,以致到现代。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学者强调:“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国是一个汉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是以儒家经典,道家学说统治的国家。在元朝统治时期,完全颠覆了汉人占主体的国家体制,名称上的变化,也代表着文化的变化。汉民族是唯一一个没有保持主民族服饰和民族传统的国家,朝鲜的民族服装,日本的民族服装,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都保存下来,只有汉族,进入二十一世纪时候,竟然有那些无知又无耻的人,把清朝的满族服装当做汉服。他们只是中国服装的一种,并不是汉服。
  蓝玫瑰不是愤青,民族情结不是愤青,保留一个民族的服饰和文化,是历史责任。就是有超常的见识,蓝玫瑰的很多做法,并不能被这个时代的人理解。
  在兵力上,蓝玫瑰没之有采取数量取胜的办法,大宋野战正规军只有六个军,不到三十万部队,剩下的就是地方警备部队,达到常备状态的,一州之地只保留五千,其他的都是民兵性质。也就是原来民团和乡兵的变化。在农闲的时候,在做工之余,参加必要的军事训练,了解常规的军事知识。
  这一次嘎尔迪的五路进攻计划,大屠杀战略,也让蓝玫瑰失去方寸,有些过于担心,不得不牺牲战略优势,以牺牲换取局部的战场优势。这是短期行为,只是在短时间内取得优势,从长远战略上,是失败的。
  蓝玫瑰这个失误是有原因的,过于相信武器系统,轻视蒙古军的能力,对手下过于相信,这三个弱点导致今天的战场被动局面出现。在江南的后勤出现问题以后,各方向蒙古军大举反攻,华夏军取得的战略优势正在一点点消失。商丘的失败,中央军被迫退回宿州,107师不得不返回毫州,这些的变化,让蓝玫瑰不得不从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决定。
  今天的校军场一上片严肃,城外蒙古大军十八万人马正在逼近。而宿州却不能有任何提前行动。华夏军的机动优势被限制,后勤出现问题,让华夏军的武器优势也没有了。坚守宿州会伤亡巨大,可是蓝玫瑰不可以再只看眼前的利益,必须从长远战略考虑问题。急功近利不是一个统帅者应该干的事。虽然心痛,不得不如此。
  看着眼前的这些士兵,还有各地调来的警备军,也是严肃的站队整齐,他们没有害怕,心中有一份期待,华夏中央军是精锐,是强军,天下皆知。今天他们能和中央军一起并肩作战,是警备军的自豪。
  蓝玫瑰提高声音:“弟兄们,我现在告诉你们,蒙古军是十八万,我们只有四万兵力,但是我们是华夏军,是大宋的军队。在宿州,中央军以三万部队打败蒙古军二十万,歼灭十二万。今天,我们照样取得胜利。我告诉你们,宿州的坚守,就是为了全面的打败蒙古军,我不会离开宿州,一直会陪着你们战斗到底。守,我们一起守。战,我们一起战。走,我们一起走。
  蓝玫瑰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告诉这些士兵,蓝玫瑰会和你们在一起。这就是最大的鼓舞,最大的激励。
  上到军长张北,下到一名普通的士兵,他们都充满信心,王爷是他们的天,是这些士兵的胆。有王爷在一起,他们一个士兵的小命,还会比王爷值钱吗?平时指导员也经常的教育,经常的讲,他们是为了保护国家,保护百姓,保护自己的亲人。王爷这样做为什么?是为天下百姓。这样的君主,是值得他们追随的,是值得他们为其战死疆场。校军场上“战斗,胜利,血战到底”的口号声,响彻云雷。
  蓝玫瑰把一万人的警备军编成了华夏军荣誉师。原来的警备军统领武云山任师长,荣誉师直接归华夏军参谋部指挥。中央军三个师进行了临时补充,每个师的人数没有恢复到以前,保持到四个团八千人。这样在宿州城里,兵力还不到四万。
  当宿州城里在紧急准备的时候,开封的嘎尔迪感到万分高兴。对于嘎尔迪来说,已经敏感的感觉到,蓝玫瑰的内部出现问题,如铁板一块的华夏军终于出现裂缝。虽然还没有掌握核心问题,但是一贯作战谨慎的蓝玫瑰,这次一反常态,丢弃了长远战略,急功近利的抢先发动进攻,不可能连后勤辎重都没有算到,出现这样的严重失误。
  根据情报,蓝玫瑰对商洛军也有指示,可是朱瑶和卢沙武并没有听从蓝玫瑰的。让蓝玫瑰的西线方向产生不了压为,给嘎尔迪创造了条件,能迅速的补充受损的兵力。
  根据蒋君山的报告,他的“特战队”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只是袭击了一个华夏军的辎重队,在那里守候这样长时间,并没有其他辎重运输经过。有了这个情报,嘎尔迪信心十足。没有炮弹,没有火器,华夏军还不是一样,改变不了大宋军队懦弱的本质。
  坐在虎皮交椅上,嘎尔迪也不是一点都不担心,蓝玫瑰的名声在外,军事能力是经过检验的,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吹捧出来的。六年时间,蒙古已经失败了无数次。这是一个有着不同寻常军事才能的小女人。在军事上,已经堪称巨人。这一次的战略战术,谁又能说清不是陷阱。这个以诡诈出名的蓝玫瑰,谁也不知道这一次是不是计策。
  一个问题就让嘎尔迪心神不定,宿州只有三四万部队,蒙古军是十八万,蓝玫瑰缺少武器,缺少他们依仗的火器,为什么不撤退?难道真的怕自己屠杀宿州的人吗?嘎尔迪是高智商的将领,当然知道百姓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非是万不得已,也不会轻易下令屠城的。占领一个不毛之地,连人口都没有的地方毫无用处。宿州一直在蒙古手里,嘎尔迪不会屠杀宿州的人。相信蓝玫瑰的智商,也会清楚这点。可是蓝玫瑰为什么不撤退?一定要坚守宿州,难道她还认为有胜利的可可能吗?
  既然不撤退,就一定有原因.嘎尔迪暂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只好暂时不去想这个问题。既然蓝玫瑰不撤,那就让她埋骨宿州吧。嘎尔迪命令在固镇一代的蒋君山,立即返回宿州外围,继续收拢江湖好汉,组成敌后军队,对华夏军的后方进行破坏性袭击,同时防止华夏军突然撤退,封锁进入宿州的物资。
  嘎尔迪命令两支部队合并一起,同时由戈瑞萨德元帅统一指挥,包围宿州,争取攻下宿州,生擒蓝玫瑰,这是绝对的好机会。华夏军的其他部队全部被牵制在其他方向,毫州的第三军,信阳的新一军,黄冈的新二军,徐州的第五军,没有军队能救援蓝玫瑰。
  嘎尔迪知道蓝玫瑰最担心什么,也就要做什么。给各个方面进攻的部队下令,只要有机会就分兵多路进攻,对每个村庄城镇都进行灭绝性大屠杀,让其他华夏军部队根本就不敢救援宿州。
  第三天的时侯,蒙古军在戈瑞萨德指挥下,包围了宿州。就在戈瑞萨德开始攻城的时候,在徐州的石祥允也开始向徐州进攻。接到报告的嘎尔迪终于明白蓝玫瑰为什么不离开宿州,原来是为了徐州。精通兵法,熟悉战略的嘎尔迪当时就看出来。蓝玫瑰这是要牺牲中央军,换取整个战场的战略优势,一旦徐州被攻占,华夏军就会反包围占领整个山东,进而沿黄河岸边向开封进攻。
  嘎尔迪终于知道蓝玫瑰也有狠辣的一面,这才是一个军事家应该有的素质。对蓝玫瑰嘎尔迪一直有些轻视,对于百姓过重看待,对士兵伤亡看的过重,这都不是一个军事家应该有的思想。这样的人应该去当慈善家,不是军人,更不应该当政治家。在这点上蓝玫瑰显然不合格,一个这样的人,怎么会是嘎尔迪我的对手。根据蓝玫瑰的弱点,制定了这个屠杀灭绝战略,果然让蓝玫瑰上当。虽然华夏军取得了战场优势,却失去了战略优势,时间一长,华夏军必败无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