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玫瑰-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边没有其他人,只有朱瑶,朱瑶的惊呼,然后的一切都是想好的,成功的掩盖了朱瑶杀死姜龙的事实。因为外面箭雨横飞,一支羽箭飞进瞭望口,射死姜龙不会有人怀疑的。坐在床上,朱瑶脸色平静,可是心里还是砰砰直跳。她不是怕被人识破,而是平生第一次杀人。别管怎么见识到战场的残酷,可是毕竟是自己亲手杀人。为了善后处理,朱瑶没什么感觉,可是这一静下来,立即赶到心跳和身子发虚,也有恶心的感觉。蒙古军退兵,天以渐渐的变暗,又一天过去。不知道张定怎么办的,为什么卢沙武没有消息。张定是分兵回去救嵩县,还是命令西路军回去呢?还是孙浩的特战队根本没有攻占嵩县?
  卢沙武怎么样了,消灭东路军了吗?困守这里,什么消息也没有。卢沙武有些刚愎自用,又狂妄轻敌,还好大喜功,要是不谨慎作战,就可能失败。其他方向不能取胜,张定早晚会攻破姜家堡。自己也就死无葬身之地。
  朱瑶吩咐秋菊预备热水,她要洗澡。朱瑶整整用一个时辰洗澡,她觉得身体很脏,被姜龙碰过。秋菊不知道为什么,夫人这样洗得慢。不过夫人吩咐以后不许离开半步,让秋菊也不知道为什么。
  就在朱瑶万分担心的时候,堡外的蒙古军大营里,张定已经坐不住了,因为刚刚接到报告,商洛军利用快速的行动,在消灭东路军花布都以后,立即向嵩县前进。赶回救援嵩县的西路军没能在第一时间夺回嵩县,已经剩下八千多人的西路军在嵩县城下被赶到的商洛军主力包围。城里的商洛军和外面的里应外台,把蒙古军西路军打败,追杀了好几十里地,全军几乎被消灭,虽然统领死命抵抗,可是这伙商洛军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八千多人几乎全军覆没,残余部队能有近千人逃往汝阳。
  两万大军被消灭,只有自己现在这两万多人。要是胜利的商洛军回来,在自己攻城的时候后面进攻怎么办,分兵抵抗一定被前后夫攻。张定已经心里没底,到现在为止,他摸不准商洛军兵力到底是多少。
  张定决定退兵,让他不能不退兵的理由还有一个,因为这是山区,根本没有办法就地征集粮草,商洛军把这里变成了无人区,什么都没有,在嵩县的粮草被劫,几万大军在这里根本呆不下去。已经三天时间,加上一路行军被不断骚扰,前后已经快十天时间,没有后续粮草运来,张定只有退兵。
  张定的部队是南下的部队,他没有向嵩县撤退,而是退往了南召县,然后撤往南阳。站在墙上,看着退走的蒙古军,朱瑶知道卢沙武成功了,否则张定不会退兵的。卢沙武在栾川到嵩阳的一带埋伏,等待着退兵的张定,可是等了一天的时间,才知道张定没有分兵回援嵩县,也没有向嵩县撤退,再想追赶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让关山月带领第一团驻守嵩县。他领兵回转栾川。
  栾川大捷,震动蒙古朝廷,五万大军损失过半,不但没有消灭这支商洛军,还丢掉了嵩阳县,整个洛阳地区商洛军名声远播。卢俊和朱瑶的大名传遍这一地区。蒙古军在战斗方式上判断出这支部队应该和当初在大别山一样是徽州军的部队,这个卢俊就是当初大别山的徽州军北进团团长,原来的徽州军中央军军长。这一下忽必烈是头大如斗。因为进攻山东的部队同样遭到败绩。损失更加惊人,十五万大军损失达到了六万多人。
  这个刘录更加厉害,几乎全是俘虏,山东的徽州第五军迅速壮大,已经发展到四万多人,兵力完全超过了徽州军的其他军。军长石祥允是徽州军名将,刘录诡诈多变,战术更是特殊。让蒙古方面感到心惊的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蓝玫瑰平定了云南、贵州。第二军已经推进到长江边上,长江到金沙江以东完全落到大宋手里。叶乾的第二军陈兵长江边上,冯彪的第一军占领金沙江以东。杨仇的第四军占领了云南全境。兵锋指向横断山脉。蒙古已经完全处于守势,如果没有两条大江阻隔,估计四川已经陷落。
  进兵云南的中央军张北部队正在撤出云南,向长江南岸开进。蓝玫瑰终于稳定了后方。下一步肯定是全力争夺中原地区。
  第二是山东局势完全恶化,这个刘录在打开山东局面以后,立即返回了江南,出任蓝王府司马,成为徽州军最高的行政长官。
  南宋的内乱并没有影响到军事行动。江北叶晴指挥的第一集团军终于完成了休整,开始准备全面进攻。一旦徽州军取得整个黄淮流域地区,蒙古彻底失去战略优势。忽必烈的百万大军征南计划就会失败。
  第三个问题是忽必烈最头痛的,因为江南江北的丢失,连年征战,国力耗费严重,连着增加南征税款,让蒙古统治地区矛盾激化,各地全都出现不稳的迹象,小乱已经有大乱的趋势。占领洛阳以南的商洛军也渐渐的发展,如果和山东的徽州军联合,必将是拦腰截断黄河以南。叶晴的徽州军主力北上,三面夹击,就会让整个蒙古军被合围。
  忽必烈已经顾不上南妃的生气,虽然想好好的处理一下可是却感到力不从心。忽必烈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盒子里御医进献的药丸,忽必烈犹豫一下,拿起一颗放到嘴里,一口水吞下去。
  时间不长,感到有了不少精神,下体感到一股热流,他想起了南妃的身体,离开书房,摆架前往南妃的寝宫。想着明天应该和群臣商量一下,否则情况将变得不可收抬。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178章 王权(一)
  临安蓝王府,自从军政系统开完会以后,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终于归位,形成了统一的领导。蓝玫瑰的思想转变,是最让徽州系统的人感到奇怪的。不但是内部人发现蓝玫瑰的不同,就连内阁成员也发现。
  蓝玫瑰没有强调什么平等,也不再刻意要求和下属之间的关系,而是变得严肃,蓝王府里面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刘录成为王府司马,超出了所有人的预算。这个没有任何背景,也不是有多少战功的人,竟然成为整个徽州军系统的第二人。
  不但觉得奇怪,更让很多人不服,时间不长,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刘录有一点和小姐很相似,那就是不怎么管事,只是制定大政方针,细节基本不过问。以现在吕天成为首的副司马团队,承担着整个大宋决策层的运行。内阁彻底变成执行机关。六部变成一个承担日常监督机构。各局才是真正的实施机关。这一套新政体系,伴随着官员的大批派出,各局直属机构在各地的不断完善,体现出他的优势出来。
  每天大批的奏折送到刘录的面前,然后在转到蓝玫瑰的面前,接到批复的奏折又转发到其他具体分管的司马手里。当大家看到刘录和小姐的批复后,才明白为什么刘录会成为王府司马。因为批复之快,言语之简明。判断之准确堪称才能无双。
  蓝玫瑰有刘录这个人和王府的凡位副司马。内阁又有七位成员,同时有六部尚书,形成一个严密的朝廷中枢机构。文官系统不再薄弱,有这一次不留手的大整顿,世家大族和文官集团的被打压,政策贯彻十分顺利。蓝玫瑰把精力转移到军事作战方面。
  蓝玫瑰的会客室里面,只有张望一个人,即使在蓝玫瑰面前,已经成为习惯的张望还是那样冰冷,刚才向蓝玫瑰详细的汇报了情报部掌握的情报,蓝玫瑰看看张望的表情是到:“不要这个样子,情报系统也是正常的管理机构。”
  张望勉强笑笑说道:“谢谢师父,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习惯了。徒弟认为,情报部不是管理机构,应该是威慑机构,我不怕误解,也不应该有朋友。”
  蓝玫瑰知道张望的心思,体谅的说道:“我理解你的难处,以后有机会换一个工作,换换环境也好。”
  张望说道:“等师父登临大宝的时候,我就换工作。”
  蓝玫瑰这一次没有反对张望的说法,而是说道:“这一天不会太近的,师父的心愿你应该了解,尽量不用流血的方式。不过现在看来很难。”
  张望脸上带出一丝笑容:“师父你真的变了。”
  蓝玫瑰叹口气,她能不变吗,现实又一次教训了自己。想通过不流血的改良手段,可是最后每一次都没有少死人。这一次动乱,直接死亡人数达到了五万多人。同时经济损失达到了大宋现在一年的财政收入,血的教训啊。蓝玫瑰接受了刘录的建议,开始转变思想,不在搞那套后世带来的人人平等的思想。
  现在能在蓝玫瑰面前随便说话的恐怕只有朱盼云一个人了,就连叶晴也是毕恭毕敬,谨守君臣之礼。对于这一点,刘录的要求是毫不留情,对谁都一样。蓝玫瑰已经和以前判若两人。
  蓝玫瑰有些道理不是不知道,可是她不想那样做。孤家寡人的滋味根本就不好受。自己有办法吗?取得皇权,登上帝位,这些对蓝玫瑰来说本来可又可无,但是不能不考虑手下这些人的想法。军政会议的时候,刘录把扶植蓝玫瑰登上帝位,然后建立强大的国家,一统天下作为蓝王府以及徽州军的最高方针路线提出来,没有一个人反对,都表示支持。特别是军方将领,表现的是炽热,这些无不意味着这些人怎么想的。顺应民意,顺应手下人的共同心愿,这是一种变相的政变。流不流血现在还不知道。
  蓝玫瑰说道:“这一次我渡江北上,目的已经和你说了。注意京师变化,要掌握主动权,控制局势。刘录会留在京师控制全局。因为京师这面已经稳定,有几个副司马在,还有内阁成员在。我只是在江北临近指挥,并不是太远,相信不会出现什么变动。情报部在我不在的时候,听从刘司马指挥调度。”
  张望微微躬身说道:“请师父放心,情报部也不是一点还手之力也没有,一定听从指挥。”
  蓝玫瑰知道张望说的是情报部的特别行动小组,许佳指挥的特别行动小组,得到了加强。通过这次京师动乱,蓝玫瑰发现情报部的力量太弱,根本无法控制局势。想停下来的时候根本办不到。对蓝玫瑰只有尊重没有敬畏,让徽州军系统谁都可以自作主张。张望也自作主张,可是他们都是出于维护蓝玫瑰利益这一理由。
  情报部还是有节制的,只是引动时扩大,最后执行时完全撤出,处理权交给了警察局和警备部队,但是两家失控的时候,张望只能看着,因为他无力阻止。
  得到扩大的情报部特别行动小组,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这也是源于蓝玫瑰的思想改变。但是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没有特殊的批准,情报部仍然没有任何处理权,只是调查权。
  蓝玫瑰想北上整合力量是有原因的。石祥允成功控制胶东半岛地区,山东形式可以说很好。叶晴已经完成战略准备,第一集团军,三个军八个师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对皖北和苏北进行攻击。中央军已经进入到池州一带,张北的三个师已经正装完毕,随时可以过江。第三军和中央军不是叶晴能指挥得了的。再加上山东的第五军,已经是五个军的部队,必须统一领导权,才能更好的完成中部战役,彻底解决整个两淮地区和关中地区。还有中原地区更是重中之重。一旦中原地区完成平定,蓝玫瑰有把都城北移的想法。
  另一个让蓝玫瑰北上的原因,是情报部江北分部传回的消息,卢沙武在商洛地区,成立商洛军,已经打开局面。商洛军击败了进剿的蒙古军,取得了胜利,声势浩大,在整个洛阳府地区影响极大。这是蒙古的黄河转弯处,也是最邻近关中地区的地方,一定是蒙古方面重视的地区。如何处理这个卢沙武,蓝玫瑰也比较头痛。现在卢沙武已经号称南召王,自立现象明显,这个时候如果处理不好,商洛军有壮大的可能。如果蓝玫瑰江北部队不发动进攻,蒙古会调集兵力消灭卢沙武。如果叶晴发动北进攻势,势必给卢沙武和朱瑶创造条件。
  卢沙武没有战略眼光,可是朱瑶有。一旦朱瑶看到这一步棋,就会借着徽州军进攻的时候,向西发展,占领关中地区,那是中国的中心地方,是出强兵悍将的地方,一旦朱瑶取得关中地区,占领西安和汉中,向南进攻占领四川一部分,向北沿黄河布置防线,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等到那时蓝玫瑰再去消灭卢沙武吗?别说蓝玫瑰不愿意,即使愿意,卢沙武有徽州军全部的军事训练经验,朱瑶很有战略水平,假以时日,经过锻炼的朱瑶,恐怕才能在叶晴之上。发展壮大的商洛军,会成为徽州军统一天下的坚强阻力。
  蓝玫瑰必须北上,提前收复卢沙武和朱瑶。减少将来统一的阻力。这些想法蓝玫瑰不能说,恐怕知道蓝玫瑰北上全部用意的只有刘录。对于蓝玫瑰不想剿灭卢沙武,想收服的想法,刘录认为现阶段还是能成功的,一旦朱瑶坐大,就要毫不犹豫的予以剿灭。
  蓝玫瑰在加强江南的安排,希望尽快北上,以免时间拖长以后会有变化。召开了内阁和蓝王府的会议,确定了行政方针。蓝王府以刘录为首,内阁以陈宜中为首。共同管理大宋一切行政事务。总参谋部蓝玫瑰兼任总参谋长,总参谋部随蓝玫瑰移动,叶晴兼任副总参谋长,杨慧云离开集团军参谋长位置,调任副总参谋长。和叶晴协助蓝玫瑰指挥全部的军事行动。第一军,在贵州做准备,越过金沙江,向四川南部进攻,第二军越过长江,向成都方向进攻。第四军向南进攻,平定南诏和安南地区,把这些地方纳入云南管理。云南按着元朝的制度没变,仍然是云南行省,朝廷派出官员任云南行省省长,首府治所在昆明,管理这些地区。
  杨仇兼任云南军区司令,负责对南安和南诏地区的平定。
  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蓝玫瑰才安排完江南的事情,离开临安,前往江北。在建康渡过长江后到达滁州。第一集团军司令部里。蓝玫瑰坐在中间,叶晴带头,包括江北地区的各级行政官员,文武两大系统的官员,全部跪倒,参拜王爷到来。
  对于这个排场,蓝玫瑰是不满意的,可是既然答应刘录,一切尊重他的安排,也不得不执行。对于这样的参拜,妥协的蓝玫瑰规定,除了正式朝会,其他接见时间不用。军队还是以军礼,文官以鞠躬为准。
  蓝玫瑰听从刘录的建议,是因为刘录说的有道理。现阶段蓝玫瑰必须建立无上的权威。皇权有时也是建立在强权基础上。徽州军的各级官员,手下行政系统,为什么总是出现违令现象,而军队却没有?就和这些制度有关。
  军队是铁的纪律,没有哪个军人会忘记森严的十七禁律五十四斩。即使再平等相待,军队的阶级服从制,让军人不敢违令。可是文官系统不一样。他们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一旦上位者表现出宽容的时候,会产生难以尊敬的心理,也不会再有什么忌惮。也就是经常出现违背蓝玫瑰的意思,私自决定,私自做主的现象。
  刘录能看明白这些,他要帮助蓝玫瑰建立起权威。蓝玫瑰的平等相待,人人平等的思想,被事实证明失败。虽然蓝玫瑰有一百个,一千个理由说服刘录,可是她说不出来,因为那是后世的民主社会,不是这时代的封建社会。
  蓝玫瑰最后只好同意这一点,这也是在军政会议上通过的事情,所以蓝玫瑰今天到达这里,周围收复地区的行政长官,各州府的官员,包括各级军官,前来迎接和参拜。蓝玫瑰也只有接受了,虽然不是三拜九叩,可也是大礼参拜,这样的情形还真是第一次,蓝玫瑰只好说道:“各位大人平身。”
  这些人道谢后站起来,文东武西的站立两边。蓝玫瑰看看下面这些人,心里的感觉很怪,在这些人站起来的我时候,蓝玫瑰感到一股威严产生,震惊之余是感叹。王者威严就是这样建立的。
  各地行政官员首先汇报了现在江北的情况。蓝玫瑰没有进行大的变动,只是成立了江北地区行政专区。调江南李世文过江,出任江北行政专区专员,行使地方行政权力,直接对内阁负责。代管江北的地方行政事务。成立江北行政地方军区,调王胜出任警备军区司令,接受兵部国防局指挥。
  军队方面的变动可是很大,根据军政会议的决定,徽州军番号取消,正式定名大宋华夏军。部队编制不变,原来的番号不变。只是第三军军长王胜调离野战军方面,由刘星武接替第三军军长,高凌接替第三军参谋长。
  成立华夏军总参谋部,蓝玫瑰兼任总参谋长。撤销第一集团军番号,各军直接归参谋部指挥。叶晴出任第一副总参谋长。杨慧云出任第二副总参谋长。在滁州建立总参谋部。指挥江北所有部队。
  部队进行最后整编组建。水师舰队正式定名为华夏海军舰队,组成长江第一舰队,张波出任长江舰队司令。陶继川出任海军舰队总司令,兼任海上第二舰队司令。海军舰队分别防御沿海地区和长江航道,保证江北的后勤供应,崔文孝任华夏军总后勤部部长。
  蓝玫瑰到达江北以后,才最后完成部队整编组建,明显的能看出来,这是把战略重心放到江北。参加会议的军官将领都明白,历时一年多的江北战役现在才正式结束,也就是北伐战役的开始。
  行政官员返回各自的区域,各军将领也都返回各自的部队,最后完成战役准备工作。蓝玫瑰在滁州总参谋部做战室里,看着地图问道:“叶晴,有什么计划。”
  叶晴说道:“蒙古方面在黄河以北地区,共计有兵力六十万,但是比较分散,只是现在集中在泸州的色勒莫指挥十五万,在鄂州的脱脱查干指挥二十万。还有在宿州的哈本达甘指挥的十万部队,剩下的都是零散的部队,分别防守各地。还有一部分是在山东的部队,正在阻击第五军,能有十几万人。根据情报,忽必烈又在大都附近组建了能有四十万部队,原定六十万。可是在商洛一带的卢沙武商洛军,牵制了有十万蒙古军,在山东消耗进去一部分,加上坚守的占去接近二十万,蒙古军还有潜在兵力三十万左右。”
  叶晴停顿一下,杨慧云接着说道:“我们过江的部队是新一军,新二军,第三军,第五军,中央军,共计五个军,十三个师,兵力只有十二万不到。参谋部的意思还是用大纵深战术,攻占战略要点,分割蒙古军的兵力,集中优势兵力返回来围歼蒙古军主力。整体阵线向北推移,逐步控制整个两淮地区以及荆湖北路。”
  蓝玫瑰摇摇头说道:“这个战术目前不行,因为太远距离的进攻,会得不到江南后勤支持。部队没有持续作战能力。忽必烈虽然没有集中百万大军,可是黄河两岸的部队加上也有百万之众。我们只有十几万部队,未必能消灭这些部队,一旦形成孤军深入,有可能被包围。这样得不偿失。我的意见是先解决淮南东路的蒙古军,这里的蒙古军兵力较少,避实击虚,在一定时间内消耗蒙古军的力量,根据蓝雁的消息,蒙古后力不足,不可能支撑长时间的战争。现在是忽必烈急,我们不急。时间长一点,有利于我们稳定占领地区,稳扎稳打向前推进。命令各部队不要急于进攻,形成稳定防线。这样第三军刘星武所部,在巢县向前推进,占领肥西以后,威逼泸州。新一军高怀所部在霍山向前攻击六安。切断色勒莫和鄂州方面的联系,在另一侧威胁庐州。中央军张北所部,在滁州向北,在定远向西进攻,攻击长丰、霍邱,这样有包围庐州色勒莫的架势,让色勒莫退出泸州,完成庐州战役。”
  叶晴点点头说道:“这样是安全,不过会很慢。各军军长都认为蒙古军已经日落西山,蒙古骑兵数量很少,大部分在黄河以北。在黄河以南地区不必要浪费时间,参谋部认为也是如此,这才初步制定这个中央突破计划。”
  蓝玫瑰笑笑说道:“通知各军指挥官,不能只看眼前,战争原则是用最少的代价,换取最高的利益,取得最大战果。不是两个人对着比狠,看谁比谁更狠,战争也是艺术。”
  “战争艺术?”叶晴和杨慧云都惊奇的问道:“难道战争不是残酷,不是血腥吗?”
  蓝玫瑰笑笑:“没什么奇怪的,这个艺术相对的,不是狭义上的艺术,他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艺术概念,一个指挥官,一个决策者,要把一件在别人眼里看做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变成有意义的事,这也可以成为艺术。就像雕塑一样。战争本身是残酷的,是充满血腥和暴力,但是为解放人类,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今天的暴力为了明天没有暴力。在最小牺牲的情况下指挥一场完美的胜利,就是军事指挥艺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些经典战例,不是战争本身,它是体现出指挥官的指挥艺术,他展现的是经典和超越。”
  叶晴和杨慧云好像是明白又不明白。蓝玫瑰笑笑:“以后慢慢体会,就会明白过来。”
  一二八五年的秋天,华夏军北伐战争正式打响。第三军在巢县向北进攻,在强大的炮火攻击下,蒙古军节节后退。迅速占领肥西。新二军也在同一时刻向六安的蒙古军发动进攻,得到江南的装备,经过长达半年的训练,新二军在张桐的带领下,以摧枯拉朽的气势,连下中房,白塔,椿树,切断六安和庐州的联系,以两个师的兵力,把六安的蒙古军包围。驻守六安的蒙古军统制,齐达耐慌忙向庐州的色勒莫请求增援。可是色勒莫被进攻的第三军压迫,虽然是十几万大军,可是在第三军两个师的炮火轰击下,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哪能救援六安。色勒莫只好命令六安的齐达耐放弃六安,向庐州撤退,色勒莫想集中兵力于庐州坚守。脱脱查干紧急调集兵力,沿大别山北麓向六安增援。脱脱查干知道,一旦庐州失守,就打开了淮西的大门,向北是一片平原,只有蒙古骑兵能抗衡,所以让色勒莫坚守庐州,他请求大都方面调集蒙古骑兵,增援淮西地区,可是脱脱查干刚刚发出命令,探马的报告让脱脱查干的脸色大变,好狠的蓝玫瑰。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179章 王权(二)
  让色勒莫脸色大变的是接到报告,徽州军已经改名,正式命名为华夏军,部队统一番号,经过整编的部队全面开始进攻。这还不是色勒莫认为蓝玫瑰狠的原因,是因为在江南的中央军两个师全面过江,迅速进入定远,以中央军的战斗力,没有向北进攻,而是突然转向攻占长丰,正在向霍邱进攻。另一路的张桐新二军正在从太湖向宿松和黄梅方向进攻。
  蓝玫瑰已经赶到江北,进入滁州,亲自指挥整个战役。听到这个报告,有一定军事素养的色勒莫当然明白,蓝玫瑰这是打算用三个军的兵力,包围消灭在庐州的蒙古军。在庐州的蒙古军是十一万。色勒莫手下指挥江北的十五万大军,控制着庐州到六安和满川一线的防御,封锁大别山区北部。同时限制江岸向北扩展的徽州军,现在叫华夏军。
  自于第三军威逼庐州,占领巢县,色勒莫紧急把其他部队向庐州集结,在各地只是留下少量的防御部队,兵力大部分集中在庐州。这样一来,在庐州集结十一万部队,其他地方只有几万人。
  色勒莫的战术也不能算错,相反还是很高明的,对于防御作战,兵力在各处防守,造成兵力分散,根本就无法守住任何地方,还会因为兵力分散,无法挡住重兵进攻而消耗兵力。这样集中兵力固守要点,放弃大面积的不重要地区,虽然华夏军能占领这些地点,可是对于蒙古军来说,还是等于没有丢失这些地区。
  这个时代,经济并不发达,人口稀少,百分之七十的人口集中在主要的州府县,而广大的乡镇和村庄都是荒山野岭,并没有任何经济价值。
  当蓝玫瑰在参谋部见到色勒莫的战术防御时,让她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抗日战争。当年日军占领中国和现在蒙古何其相似。日军在中国只不过有兵力一百多万,占领的地方还没有今天的蒙古占领的多,就已经感觉到兵力不够用了。今天无论是国力,军力,装备和兵力对比,蒙古都不能和当年的日本相比。而相对来说,华夏军超过了当年的玫瑰军,除了兵力数量上的相对弱小以外,任何一方面都超过了蒙古。只要政治上不出问题,军事上没有严重错误,北伐战争就会是一场不是太严重的战争。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蒙古毕竟占有辽阔的蒙古高原和中国的北部,同时版图是大宋的十几倍。忽必烈虽然雄才大略,可是连年征战,国力耗尽,同时一个野蛮的民族,没有生产制造能力,在经济上一直是薄弱环节。纵观整个元朝,统治时间不过百年,就是没有经济能力,残酷的统治让蒙古成为短命王朝。
  这个时候正是忽必烈国力上升的时候,西北地区和北方并不平稳,又加上不善经济管理,所以显得有些虚弱。给蓝玫瑰创造了机会。
  色勒莫不能不害怕,战斗刚刚开始,华夏军展现的完全是一种新的战术,部队既没有长枪,也没有刀盾,而是全部的钢弩配上长刀。快速而有力的进攻,让蒙古军根本无所适从。最可怕的是华夏军的炮火。几乎每一次进攻都是这样的战斗,对于两下列阵对敌,正面交锋的战斗根本就没有。蒙古军的骑兵冲阵,汉军的集团攻击,根本就用不上。
  另外一点,华夏军的战斗有些无赖战术,兵力近乎不是用来拼命战斗的,几乎就是依仗武器来战斗。两下一照面,立即就是发起进攻,同时是在三面包围战术,弩炮开始轰炸,然后步兵冲锋,跑动中的士兵,成排的钢弩箭射出,没有任何掩护,没有防护的蒙古军,在钢弩箭的射击下溃不成军,还谈什么抵抗,不跑就是被消灭的下场。
  指挥汉军的将领大多是汉人,他们也同样精通步兵战术,盾牌阵也能有效防护钢弩箭的进攻,可是坏事就在于华夏军有弩炮。这些远程弩箭炮,和近程的弩炮弹,轻松就会炸开盾牌防护阵。在接触的几次战斗中,蒙古汉军在弩炮的攻击下就已经溃不成军,没等步兵开始冲锋,就开始撤退逃跑。这样的战斗还打什么?
  面对这样的战斗方式,色勒莫已经无力阻挡,只能命令他的部队一退再退。开始战斗仅仅几天的时间。蒙古军就丢掉了大片的地方。战斗完全是一边倒的战斗。
  本来在六安的蒙古军还想突围,损失好几千人都没能冲出去,只能退回六安坚守,等待鄂州脱脱查干的增援。齐达耐以为还能凭惜着城墙坚守,但是面对步炮协同作战的新一军,六安连一天都没有守住就被攻破,齐达耐只好下令突围,向庐州逃命。
  当齐达耐带着不要命一样冲出六安的残兵败将退到肥西的时候,两万部队只剩下不到两千,算是全军覆没。
  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