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史稿-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川各营,技疏胆怯,致夷匪日张,特简大臣,督率镇、道,亲往校阅。二十二年,令天津增兵六千馀人,饬各将、备率新旧兵丁,悉加练习,首火砲,次鸟枪刀矛,辅以马队。遇警则各营联合南北砲台。命精能武员,专司稽察,讲求方略。二十六年,令各州县民壮,随营调考刀矛杂技。三十年,令各督、抚、提、镇,汰老弱冗滥之兵,抽练精壮,俾各营皆有选锋劲旅。不得以工匠仆役,虚占兵粮。

  咸丰元年,奕山等以伊犁及乌鲁木齐二处满洲营增练鸟枪,拟定考验章程,并绿营一律办理。三年,综各省绿营额兵共六十馀万人,除征调之兵,所馀存营者,汰弱留强,定期分练。各省驻防旗兵亦如之。五年,令健锐、火器、圆明园八旗营,及前锋、护军、八旗汉军营,饬阅兵大臣核实校令,分别劝惩。又令僧格林沁等增满洲火器营操演阵式。十一年,以盛京、吉林、黑龙江马队官兵,日就疲弱,饬将军、副都统,无论在城在屯,一体挑练,可造者多方鼓励,贫苦者酌量周恤,遇行围兵数不足,以馀丁随同操演。

  同治元年,以上海、宁波等海口官兵,延欧洲人训练,令曾国籓、李鸿章、左宗棠等,酌选武员数十人,在上海、宁波习外国兵法,以副、参大员统之,学成之后,自行教练中国兵丁。又以广东、福建营伍久弛,饬耆龄、刘长佑等于旗、绿营营内,择骁勇员弁,习外国兵法。天津练军亦如之。其内地营兵,仍遵旧章,随时训练。是年,令文煜等定京营绿旗兵枪队砲车合阵之制。四年,醇郡王等训练神机营兵及练兵三万馀人,操演渐著成效,绿营亦就整肃。令仍隶醇郡王节制,督操阅兵大臣,一并阅看。是年,令崇厚率洋枪队千五百人赴畿南,饬天津镇、芦台镇选择标兵,增练新式洋枪。六年,以丁宝桢所拟训练马队章程十四条,饬特普钦于黑龙江所属、富明阿于吉林所属打牲人内,招募壮丁三千人,遵章速练马队,以剿捻匪。曾经出师回旗之员,分起训练,入关候调。十年,曾国籓建议,用兵十馀年,绿营几同虚设。查阅江南营伍,约有四宗:曰经制绿营,曰新设水师,曰挑练新兵,曰留防勇营。凡陆兵四十一营,水师十一营,新兵十一营,防勇十二营,兵数实存二万四千馀人。旧习宜改者,约有四端:一、兵丁应差与操演分为二事,应差以分塘分汛为额,操演以分营分哨为额。一、绿营饷薄兵疲,宜仿新军练军之制,裁兵加饷。一、旧用鸟枪土药,不利战阵,各营宜以次悉改洋枪。一、水师不得仍沿马兵、战兵、守兵之名,各省水师,皆应筹造船之费,以船为家,但兼陆操,不得居陆,外海、内洋、里河水师,器械船只,力求精整。凡此皆事关全局,请特旨通行内外臣工,合议遵行。是年,令长江水师,及外海、内洋、里河水师,均应专习枪砲,不得藉口演习弓矢,致开陆居之渐。沿海兵轮水师,亦免习弓矢。十二年,沈葆桢以各兵轮虽分驻各省,而操演徵调必应声势联络,请饬兵轮统领,躬历各海口,随时调操。十三年,李鸿章以八旗、绿营兵,用弓矢刀矛抬枪鸟枪旧法训练,固难制胜,即新练各军,用洋枪者已少,用后膛枪及炸砲者更少,可靖内匪,而不可御外侮。曾国籓曾拟以新械练兵,沿海七省,共练陆兵九万人,沿江三省,共练三万人,计年饷八百万两,总理衙门议以制胜之洋枪队练习水战,丁日昌议合各省练精兵十万人,皆以费重未能遽行。陆军与水师规制各殊,训练亦异,水师犹可陆战,陆军不能操舟。请以现有陆营,一律选练洋枪,裁绿营疲弱之额,加新军之饷,沿海防营,悉改后膛枪,于海岸要口,屯大支劲旅,专讲操练及筑垒诸事。各海口修洋式沙土砲台,置十馀寸口大砲,择良将劲兵练习,以命中及远为度,以固海疆。

  光绪五年,李鸿章以德国陆军步队尤精,得力在每日林操,熟演料敌应变之法,夏秋大操,熟演露宿野战攻守之法。其法备于一哨,扩而充之,可营可军。前于海防营内,选游击等七员,赴德国学习林操及迎敌、设伏、布阵、绘图各法三年馀,学成回国。乃于亲军营内,挑选哨队,仿德国一哨之制,依法教练,渐次扩充。九年,李鸿章始创设水师学堂于天津,习驾驶等艺。十一年,张之洞酌定海防各营操练章程,旧式刀叉弓矢已无实用,改用新操,一练卧枪,一练过山砲队,一练掘造地营,一练安放水雷,一练修筑砲台,一练临敌散队,一练洋式火箭,一练安设行军电线,一练疾步逾濠越岭,一练夜战,一练坚守地营及濬濠筑墙一切工程。是年,李鸿章以外洋留学生回华,于操法、阵法、电学、水雷、旱雷,均有心得,饬分赴各营教练弁兵,并设武备学堂。十二年,张之洞以广东省驻防营,于光绪六年,选甲兵千五百人,改练洋枪洋砲及阵法,乃裁汰旗营水师,附入步军,编为两翼,合阵操演。饬制造局移解新式枪砲,增练砲队。十三年,李鸿章以北洋武备学堂学生,于砲台、营垒、马队、步队、砲队诸新法,咸有成就,饬令回营,转相传授。是年,张之洞始于广东设水师、陆师学堂,水师分管轮及驾驶攻战二种,陆师分马步、枪砲、营造三种,兼采各国之长。二十年,张之洞之南洋水师学堂著有成效,加以奖励。又于江宁省设陆军学堂,讲求地理、测量、营垒诸术,马、步、砲队诸法。

  二十一年,张之洞建议,旧营积弊太深。人皆乌合,来去无恆,一弊也。兵皆缺额,且充杂差,二弊也。里居不确,良莠不分,三弊也。摊派刻扣,四弊也。新式枪砲,抛弃损坏,五弊也。营垒工程,不知讲求,六弊也。营弁习尚奢华,七弊也。若以洋将统之,期其额必足,人必壮,饷必裕,军火必精,技艺必嫺,勇丁不供杂差,将领不得滥充,此七者练兵之必要。所聘德国武将三十五人已来华,即仿德国营制,设步队八营,二百五十人分为五哨,马队二营,一百八十骑分为三哨,砲队二营,二百人分为四哨,工程队一营百人,医官、枪匠等咸备。凡勇丁二千八百六十人,饷四十四万两。俟操练有效,推广加练,增至万人。以此军洋将移练第二军,俾次第以成劲旅。是年,胡燏芬建议,新练各军,宜用一律枪砲。北洋先练五万人为大军,南洋练三万人,广东、湖北练二万人,馀省万人,操法军械,务归一律,以便徵调。各省应一律设立武备学堂。

  二十二年,始以新法训练海陆各军。各省设立学堂,同时举办。是年,张之洞始裁撤湖北武防等三旗,改练洋操二营,工程队一营,仿直隶武毅军新练洋操章程,参用德国军制,聘德国武员为教习,以开风气。是年,盛宣怀建议,全国绿营兵岁饷千馀万,练勇岁饷亦千馀万,凡八十馀万人,徒耗财力,无裨实用,宜悉行裁撤。共练新军三十万人,就各省情形轻重,定兵数多寡,徵募训练,悉仿西法。旋总理衙门以各省营伍,骤难尽裁,先就北洋新练两军,及江南自强军、湖北洋操队,切实教练。俟裁兵节饷,次第推广。饬两江、两湖督臣,较准制造局枪砲画一办理。又于武昌城设武备学堂,聘洋员教习。

  二十四年,令各省稽察缺额摊派之弊,严行革除。至操练之法,宜不拘成格,尽力变通,饬督办军务王大臣议之。寻以神机营、火器营、健锐营、武胜新队,操演嫺熟,赏统兵大臣有差。令满、蒙、汉各军骁骑营、两翼前锋、护军营,五成改习洋操,五成改用洋枪,八旗汉军砲队营、藤牌营,一并改练,神机营汰弱留强,共练马步兵万人。其阵法器械营制饷章,酌仿泰西兵制。是年秋,上亲诣团河及天津大阅新操。又令各省增水师学堂学额,增造练船,习驾驶诸术。二十五年,以北洋各军训练三年,饬统兵大臣取各种操法,绘图贴说以闻。步队以起伏分合为主。砲队以攻坚挫锐为期。马队以出奇驰骤为能。工程队以扩地利、备军资为事。以平时操练之法,备异日战阵之需。二十六年,邓华熙于安徽省城设立武备学堂,习枪砲战阵诸学。

  二十七年,以各省制兵防勇,积弊甚深,饬将军、督、抚,就原有各营,严行裁汰,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更定饷章,一律操习新式枪砲。又令南北洋、湖北之武备学堂,山东之随营学堂,酌量扩充,认真训练。是年,刘坤一、张之洞等,以二十年来,各省练习洋操,屡经整顿,而旧日将领,于新操多未谙习。东西各国教将练兵要旨,约有十二:一曰教士以礼,使知有耻自重,一曰调护士卒起处饮食,一曰讲明枪砲弹药质性源流之法,一曰枪砲线路取准之法,一曰掘濠筑垒避枪砲之法,一曰马步砲各队择地借势之法,一曰测量绘图之法,一曰队伍分合转变之法,一曰守卫侦探之法,一曰行军工程制造之法,一曰筹备行军衣粮辎重之法,一曰行军医药之法。各疆臣均应选择统领、营、哨各官,均切实研究。练兵固亟,练将尤要。数年以后,非武备学堂出身者,不得充将弁。更请仿英、法之总营务处,日本之参谋部,于都城专设衙门,掌全国水陆兵制、饷章、地理绘图、操练法式、储备粮饷、转运舟车、外交侦探等事。平日之预筹,临时之调度,悉以此官掌之。兼采众长,务求实用。令内外臣工合议。二十八年,设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实演战击诸法。此历朝训练之规也。
 
  ……
  国学网站推出后一页前一页回目录回首页后一页前一页回目录回首页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
  △制造
  清代以弧矢定天下,而威远攻坚,亦资火器。故京营有火器营鸟枪兵之制,屡命各省防军参用枪砲。初皆前膛旧制,继购欧洲新器。其后始命各省设局制造。制造之事,实始天津。当咸、同间,中原未靖,李鸿章疏请在天津设机器局,自造枪砲,以供北方军队之用。同时,江苏亦创立机器局。

  同治四年,江苏巡抚李鸿章疏言,统军在江南剿贼,习见西洋火器之精,乃弃习用之抬枪、鸟枪,而改为洋枪队。留防各军五万馀人,约有洋枪四万枝,铜帽月须千馀万颗,粗细洋火药十数万斤,均在香港、上海购买。又开花砲四营,每砲一具,重者千馀斤,轻亦数百斤,砲具精坚,药弹繁重。惟器械子弹皆系洋式,所用铜铁木煤各项,均来自外洋。必须就近设局自造,以省繁费。江苏先设三局。嗣因丁日昌在上海购得机器铁厂一座,将丁日昌、韩殿甲二局移并上海铁厂。以后能移设金陵附近,滨江僻地,最为久远之谋。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疏言,外洋开花砲,近日督饬工匠仿造,已成三十馀尊。用尺测量,施放与西洋同其功用。十三年,船政大臣沈葆桢疏请饬沿江海各省,仿津、沪二厂,自设枪砲子药厂局。

  光绪二年,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疏请选派制造学生十四人,制造艺徒四人,由出洋监督带赴法国学习制造。此项学生,既宜另延学堂教习课读,以培植根本,又宜赴厂习艺,以明理法,俾兼程并进,以收速效,备他日监工之选。其艺徒学成后,可备分厂监工之选。凡所习之艺,均须新巧,勿循旧式。如有他厂新式机器,及砲台、兵船、营垒、矿厂,应行考订之处,由监督酌带生徒前往学习。山东巡抚丁宝桢疏言:“今在山东省城创立机器制造局,不用外洋工匠一人,局基设在泺口,自春及秋,将机器厂、生铁厂、熟铁厂、木样厂、绘图房,及物料库、工料库大小十馀座,一律告成。其火药各厂,如提硝房、蒸硫房、煏炭房、碾炭房、碾硫房、碾硝房、合药房、碾药房、碎药房、压药房、成粒房、筛药房、光药房、烘药房、装箱房,亦次第告竣。其各厂烟筒,高自四十尺至九十尺不等,凡大小十馀座。所买外洋机器,次第运取。俟机件煤炭各种备全,厂局告成,不逾一年,即可开工。将来如格林砲、克鲁伯砲、林明登枪、马梯尼枪,均可自造,不至受制于人,并可接济各省,由水路转运。即使洋商闭关,不虞坐困也。”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沈葆桢、江苏巡抚吴元炳疏言:“上海制造局自同治四年开办,阅七年,曾请奖一次。今又阅七年,先后增造机器二百三十三座,大小铜铁砲三百四十八尊,砲架七百八十馀座,开花实心砲弹十万一千馀颗,各式洋枪一万八千六百馀枝,枪弹八十馀万颗,火药十七万磅,其他零件关系军事者甚多。在事诸人,寝馈于刀锯汤火之侧,出入于硝磺毒物之间,积数年之辛苦,乃克有此成绩。请优奖以资鼓励。”
  三年,湖南巡抚王文韶疏言:“近年上海、天津、江宁均有制造局,滨海固宜筹备,而内地亦应讲求。湘省一年以来,先建厂,次制器,仿造洋式,规模粗具。后膛枪及开花砲子,试演均能如法,与购自外洋者并无区别。以后随时添造,自数千斤以至万斤大砲,或钢或铜,均可自造。湘省向产煤铁,攸县、安化各处所产之铁,与洋铁一律受钻。火药一项,督匠精造,与洋火药不相上下。自光绪元年五月开办,至二年十月,共用二万二千馀两。以后每月以三千两为度。请援津、沪二局成案,专摺奏销。”四川总督丁宝桢疏言:“川省已设机器局,今外洋机件运到,即行开局,自造洋枪子弹等项。”
  四年,总理衙门王大臣疏言:“前陈海防事宜,有简器一条,巨砲应如何购办,各军洋枪应如何一律,以后应如何自行仿造,请饬疆臣切实详议以闻。”嗣据各将军、督、抚覆陈:“有言前膛枪稳实者,有言后膛枪灵捷者,有言线枪胜于洋枪者,有言宜勤加操练磨洗者,有言不宜多购防新出更胜者,有言宜派人赴外洋学习者,有言宜内地设局以防后患者。臣等查外洋枪砲,近时皆用后膛,名目甚多,必须择其至精之品,一律切实办理,庶在彼不敢售其欺,在我得以適其用。外洋军械价值,本无成案可考,故承办之员,视为利薮。查上海为各洋商聚集之地,多在该处交易。请以精明廉正之员,总理其事。各省有委办军火者,责成该员核定。如有浮冒等事,严行治罪。至仿造外洋军火,李鸿章先后奏在上海、天津设局制造。丁宝桢、王文韶亦在山东、湖南二省各设局厂,不用洋人,其费最省。丁宝桢复于四川设局。以上三局,均设在内地。沪局制造枪药,岁用银四、五十万两。津局岁用银二十馀万两。近据李鸿章、沈葆桢奏报,津局造后膛砲,沪局则前膛、后膛洋枪并造,既非通力合作,未必易地皆宜。请饬两局派得力人员,随时酌核,画一办理。”时廷臣有议以上海机器局款,充固本饷及赈捐者。两江总督沈葆桢疏陈,谓机器局缔造十馀年,仅恃二成洋税,入不敷出,而南北洋所用枪砲子药,咸取给于此。海防重要,未可停工。

  五年,丁宝桢疏言,四川机器局近以恩承、童华疏请停办,奉谕令酌度办理,仍请设法兴办,毋令废堕,遂复开局制造。

  七年,两江总督刘坤一疏言:“金陵制造局,于光绪六年,即饬工匠加工制造。各军拨用洋枪,先后已及万枝。今军械所尚存来福前膛枪一万三千馀枝,马梯尼后膛枪七千馀枝,林明登后膛枪八千馀枝,细洋火药六十五万馀磅,洋砲火药四十馀万磅,棉花火药九万九千馀磅,铜火一千万磅,各项铜管火十七馀万件,又水雷应用之电线七十五车,所储尚不为少。而上海制造局现造之洋药及林明登枪,可随时接济金陵。复定购机器,增设洋火药局,并定购前后膛枪一万五千枝,尚不在此数内。至各处明暗砲台所用之砲位,有上海制造局现造之一百二十磅子之钢砲,年内可成。金陵局中所造陆营之砲,亦多可用。”是年,督办宁古塔等处事宜吴大澂疏请吉林创办机器局。

  十一年,直隶总督李鸿章疏言:“上海、江宁、天津、广东各机器局,大都分造砲械子药,以供各军操练战守之用,尚未能仿造后膛大砲。至若三、四寸口径后膛小砲,后膛连珠砲,为水陆军必需之利器,应就内地已开煤铁矿近水之处,分设造枪、造砲专厂。至克鲁伯钢砲,近来德、奥、义各国,恐纯钢不尽合用,均改造硬铜后膛小砲,融炼别有新法。日本已聘洋匠仿造。中国亦宜踵行。各国后膛枪式样不一,新式改用连珠,或六、七响,精利无匹。日本已设厂自造,中国亦宜专造,以应各省之用。约计造枪及小砲机器皆不过数十万金,尚不甚钜。水师所用之鱼雷、伏雷,与砲并重。各种伏雷,中国机器局多能自造。至鱼雷则理法精奥,别有不传之秘,只可向西洋订购。天津机器局已购备试雷修雷之具,仿造则未易言也。”两广总督张之洞疏言:“粤省请募款开设枪、雷各局,其大砲仍归沪、闽二厂制造。”又疏言:“省城有机器局,城西增步地方有军火局,以器具未备,仅能制小钢砲开花子、寻常洋火药、白药、水雷壳、洋火箭、修理船砲寻常机器,除火药、火箭尚可用,其馀能成而不能精。设局十馀年,用银数十万,迥非津、沪、闽各局之比。今重加整顿,以机器、军火二局,并入城西增步一局,以就水运之便,名曰制造局,仍制枪砲弹火药等物。其修理鱼雷,归黄埔雷局。就制械而言,以枪弹与行营砲为尤要。盖购枪可用数年,购弹不能支三月,一举而购枪数千则易,一举而购砲数十则难。自宜分条并举,循序图功。期以一年半而铸枪砲厂成,两年而砲台备,庶足以御强敌。”大学士左宗棠疏言:“各省制造局厂,宜合并筹办,以专责成。前曾疏请开徐州、穆源各矿,为铁甲钢砲材料。兹奉谕饬议设厂处所,若论常格,自应由两江、闽浙筹款试办,或委公正富绅,集股创办,并招通晓化学之人,研求炼法,俾速出钢铁应用。其实矿政船砲,相为表里。应设海防全政大臣,所有制造船砲矿厂军火事宜,皆宜一手经理,以归画一。”
  十二年,两江总督曾国荃疏报金陵洋火药局竣工。四川总督丁宝桢疏言:“川省建设制造局,已及五年。仿造洋枪,为数不下一万五千馀枝。除接济广西、云南军营外,局中尚存后膛洋枪三千五百枝,前膛洋枪四千枝。恐不敷用,向上海洋商订购克虏伯开花砲、格林砲各十尊,另造得用之劈山砲七十馀尊,抬枪五百枝备用。其火器弹丸铜帽等,除拨用外,尚存九万馀斤。今加工制造,每月可得火药七千馀斤,以资接济。”
  十三年,四川总督刘秉璋疏言:“川省机器委员曾照吉等,能用巧思,不招洋匠,自教工徒,仿造外洋枪砲,创用水轮机器,以省煤力。又于省城外设局,以水机制造火药。数年以来,成机三部,机器一千五百九十件,洋枪一万四千九百枝,火药二十八万馀斤,铜火帽一千三百七十五颗,后膛药弹六十八万五千五百颗,铅子六十万五千颗,洋砲三具,成绩甚优。”两广总督张之洞疏言:“前以筹办海防,购运军火,并济云南、广西军营,而后膛枪弹需用尤多,必须购置机器,自行仿制。乃在上海洋行购运制造枪弹机器来粤。正拟设厂开办,適广西抚臣李秉衡,以广西所购枪弹机器一部,运解到粤,而广西撤防,且无力设局,请留在广东备用。当即在省城之北石井墟地方,创立制造枪弹厂一所。所有机器大厂一座,打铁、烘铜壳、锅炉、造木箱、装子药房共五处,储料、发料库各一处,又有装蜡饼纸饼火药及工匠等房,共安设机器二副,能造毛瑟、马梯尼、士乃得、云者士得四种枪弹。试办之初,每日约造二千颗。熟习之后,每日可造八千颗。目前即可开造。尚有需用镕铜、碾铜等机器,并增建厂屋,俟次第到齐,即可举办。”
  十五年,张之洞疏言:“广东筹建水师、陆师学堂,并于堂外建机器厂一座,铸铁厂一座,烟筒一座,及储料所、打铁厂、工匠房、操场、演武、石堤、马头等,约用银六万两。机器厂内有十二匹马力汽锅机炉全座,大小旋铁床、削铁床、钻铁机、剪铁机共一十七架,手用器具,铜铁钢料,约用英金二千五百镑。其机器在英国厂订购之。”又疏言:“前曾由文武官绅及盐埠各商分年捐银八十万,造小兵轮十号。今接续捐募三年,专为购买制造机器并建筑厂屋经费。乃电询德国柏林地方力拂机器厂,订购新式制造连珠毛瑟枪,及造克鲁伯砲、过山砲各项机器全副,其汽机马力加大,以便枪砲兼造,锅炉并为一厂,较为节省。旋由出使德国大臣与该厂订造枪机器一分,每日能造新式连珠十响枪五十枝,汽机马力一百二十匹,又造砲机器一分,每年能成克鲁伯砲口径七生的半至十二生的之过山砲五十具,又购枪尾尖刀机器全分,价共一百八十一万七千两。今择定省城西北石门地方,依山临江,输运便利,于建厂相宜,乃即日开工起筑。其枪管钢料及炼钢罐等,均向德国名厂购备,以期精良。他日铁矿各山开采得法,则钢铁材料取给内地,次第扩充,并可接济各省军营也。”
  十六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湖北省城初建兵工厂。是年,总理海军事务大臣与户部会议,以广东枪砲厂改移湖北省,开厂后,常年经费,由湖北筹办。旋由湖广总督张之洞覆陈:“鄂省开厂后,督饬洋匠,悉心考求。原定造枪机器一副,每年能造新式连珠十响毛瑟枪一万五千枝,造砲机器每年能成克鲁伯七生的半至十二生的行营砲及台砲共一百具。又应添购造枪砲药、造白药、造弹、造砲车、造砲架各机器。每枪一枝,随弹五百颗,每年须成枪弹七百五十万颗。每砲一尊,外洋向例随带砲弹三百颗,兹就最少之数,亦须随弹二百颗,每年须成实心弹、开花弹各种弹共三万颗。统计一切经费,约需银七十五万两。计一年所造枪砲全分,比外洋买价所省甚多。特是钜款难筹,此次开厂试办,所有枪砲药弹,每年各造一半,约需银四十万两。机器今已到鄂,置閒必至鏽坏,工匠亦必练习,方能精熟。就鄂省财力自行筹措,查四川机器制造局,系奏明支用土药税釐,今湖北枪砲厂乃奉旨特办,较四川制造局大小悬殊,关系尤重。请将湖北省岁入土药税银二十万两,川盐加价银十万两,共三十万两,拨充枪砲厂常年经费。将来各省需用,拨款由鄂厂代造,则随时收回价本,即可推广多造。此次鄂省新设枪砲厂所造各械,皆系南北洋、广东、山东、四川等省制造局所无者。至鄂厂所造克鲁伯各种车砲,尤为边防海防及陆道战守必不可少之利器。前大学士左宗棠曾言购械外洋,以银易铁,实为非计,一旦有警,敌船封口,受制于人,运购均无从下手。况陆续远购之器,种式既殊,弹码亦异,每至误事。惩前毖后,则建厂自造,乃未雨绸缪之计也。”是年,兵工厂成。

  十九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疏言:“上海机器局于光绪十五年,令道员刘麒祥办理局务,专心创造新式枪砲,及自炼钢料。外洋新出利器,不肯以秘法示人。其机括灵巧,猝难臆测。开办之始,几无端绪可寻。乃精选洋匠,博访穷探,考索成式,参以心得,造成试验之,有稍不如法者,拆改重造。于二年之内,尽群才之力,竟造成新式枪砲,并炼就钢料,迭次考验,与西洋所造一律精坚。”湖广总督张之洞疏言:“湖北新建炼铁厂告成,开炼生铁炉一座,已炼成生熟铁具铜碾铁轨铁条,均有成效。其炼西门士钢厂,开炼时极险,北洋、上海各炉,迭有炸裂堵塞之患。鄂省此项钢炉,饬洋匠详考火候,向来至速须六点馀钟出钢,今止三点馀钟已能炼就钢料,成色无异洋制,足以为造砲之用。砲厂亦即开工,即以炼出之钢,试造六生的半及七八生的克鲁伯陆路车砲。若能钢料精坚,演放有准,即可造十二生的大砲。以军需孔急,饬工匠多炼西门士钢,及贝色麻钢,为制造枪砲之用。外洋陆战,全恃连珠快砲,仅有后膛枪砲,不足以尽之,鄂厂添购制快砲机器,尤为利用也。炼铁厂之铁路运道,及洋匠华工,原为二炉之用。今止一炉,每年只能出铁一万五千馀顿,折亏甚钜。马鞍山煤井焦炭炉完工在即,拟以湖南省所出白煤和攙焦炭冶鍊,勉供二炉之用,始足以资周转。”
  二十年,总理衙门王大臣疏言:“军务紧急,以趕造军火为先务,而经费有限。以之购买外洋军火则不足,且多须时日,以之就各省现有局厂加工制造,则军火可倍而出之。前由户部拨款,在吉林设立机器局,专供吉林、黑龙江二省常年操防之用。请饬吉林机器局加添工料,增造军火,以应急需。”湖广总督张之洞疏言:“湖北新设之汉阳铁厂,先开生铁大炉一座,日夜出铁八次,共五十馀顿,以后日见进步,有每日出六七十顿者。其次乃炼熟铁、炼贝色麻钢、碾铁条、制钢轨以及锤炼烘压各法,一时并举。所出之铁,虽系初炼,已与外洋相较,无甚轩轾。现在江夏马鞍山煤井所出之煤,可作焦炭,合于炼铁之用,已开横穴煤巷,现拟进掘三层横穴。外洋之大洗煤机及运煤之铁挂线路,均已次第竣工。洋式焦炭炉十座,年内当可一律告成,足敷生铁一炉及各厂炼钢之用。参以湖南所产白煤油煤,即可二炉齐开。”此制造钢铁已有成效之情形也。

  又疏言:“铁厂之设,实兼采铁、炼钢、采煤三大端为一事。而开煤所费,几与炼铁相等,本难并入造厂炼铁计算。开平煤矿,费至二百万,始克成功。今铁厂自经始至观成,用款繁钜,所有奏明拨用之款,早经用罄,虽以枪砲经费匀拨,不敷仍多。非原估续估之多疏漏,实因开炼以后经费,与造厂工程本系二事,必须先行筹垫一年。且事皆创举,机局变更无常,随时补救,增出用款,多在洋匠原拟之外,非预料所及。其增出之款,除零星杂费数十项不计外,举其重大者数端:一、增购机炉工料,如增置十五顿大汽锤一具,增贝色麻大压汽机一副,增造西门士炉底火泥管及造火砖机器,增改生铁大炉架一座,炉内用砖,令与矿煤之性相合,增生铁厂内之铁瓦敞棚,增中西两式洗煤机,增内地火砖焦炭炉,增铺地铁板,增厂内运物铁路,增运矿煤铁车,增炉上铁盖,炉外水池水沟,及四周之保险门,增铜铁管及水箱,增化验煤铁大小各项器具材料,以及汽表风表水表,皆为精细贵重之件。一、增募开炼洋匠,原拟雇用八人,其馀雇用熟手之华匠百馀人应用。开炼之事,以生铁大炉为重,中国向未炼过。若欲选用华匠,非有极聪明之人在厂精练多年,难与此选。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