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太宗李世民-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一旁的韦挺惊呆了。崔英也被这可怕的场面吓住了,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韦挺冲上去,想抓住崔英,崔英狂舞着匕首,大喊道:“我的匕首上沾了剧毒,你还不快给我闪到一边去!” 
韦挺吓得只好躲到一边,崔英乘机夺路而逃。 
神魂未定的韦挺拼命大叫起来:“有刺客!――又刺客――” 
崔英一路狂奔,逃到了魏王府的花园中。正要继续往大门方向奔逃,大批卫士已经从四面八方追了过来,从三面将他团团围住。惊慌的崔英急忙向剩下的一个方向狂奔,然而三个人迎面挡住了他的去路。崔英抬头一看,惊得呆住了。迎面而来的三个人中,除了韦挺、杜楚客,第三个人竟然是已死的李泰! 
崔英结结巴巴地问:“你……你怎么……?” 
李泰冷笑道:“告诉你也无妨,死在你沾了剧毒的匕首下的,只是我的替身而已!” 
崔英简直难以置信:“替……身?” 
李泰厉声喝问:“你拿了我的钱财,不但不替我消灾,反而想谋害我?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英惊恐不已:“小的……” 
“快说!”李泰催促道。众卫士的弓箭纷纷瞄准了崔英,看那情形,崔英已死到临头了。 
崔英见活已无望,使索性交代出来:“小的说……小的说……”突然,他一声惨叫,痛苦不已地翻倒在地,一边打滚,一边喃喃自语着:“不是说六个时辰……现在……才过四个时辰……怎么……怎么……”不等说完,崔英毒性大发,七窍流血而死。 
刺杀李泰未能成功,承乾懊恼至极。他恼怒地对李元昌说:“替身?想不到李泰竟然玩起了替身的把戏!这下我们前功尽弃了!” 
侯君集亦担忧地说:“看来李泰对我们早有防备,可见他对我们注意已久了。倘若他将此事禀报皇上,事情岂不就更棘手了么?” 
承乾听了,更加焦急:“这该如何是好?不但除不掉李泰,反遭父皇怪罪,那真叫偷鸡不着蚀把米,而且蚀的恐怕不只是一把米啊!” 
李元昌却一点也不惊慌,他不紧不慢地说:“殿下放心,我敢保证,魏王绝对不敢张扬此事。看样子,他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众人均不解其意。承乾问道:“为什么?” 
李元昌笑而不答。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30   回复此发言    
 

 
314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这边魏王府中,李泰也是懊恼不已。那崔英还没问出个究竟便毒发身亡。死了崔英,便没了人证,让李泰无法下手。韦挺和杜楚客怂恿他把这件事禀告皇上,李泰没有同意。他说:“我若告诉了父皇,承乾就可以反咬我们一口了。” 
“反咬一口?大王,太子凭什么反咬我们一口呢?”韦挺不明白地问。 
李泰懊恼地说:“那个叫崔英的,是我们收买的内线。承乾既然会派他来杀我,必定早就摸清楚了他的底细。倘若我禀告父皇,崔英的底细必然会暴露无遗。到时候,我们又怎么向父皇解释清楚?” 
杜楚客不甘心地说:“难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不算了又能如何?”李泰恼怒地说。“不过,既然承乾已经开始向我动手,我们除了加紧提防外,要瞅准时机给他扣上谋逆的罪名,让他的太子做不成!” 
这时,韦挺说道:“这件事上或许我们吃了点亏,不过另外一件事可是对我们极有利啊!” 
“什么事对我们有利?”李泰不知韦挺所指何事。 
韦挺微微一笑:“魏征不是一向对皇上宠爱大王不满意么?如今他病了,而且听说病得不轻呢!” 
李泰听了,不禁转忧为喜道:“太好了!那个老匹夫最好一病不起!” 
魏征生病以后,李世民一直非常关心,这一日,他亲自给魏征写了一封信: 
得知爱卿有疾缠身,朕至为挂念。几日不见,朕又有了很多过失。本来要亲自去看你,又恐怕更增加你的劳动。如果有什么建议,请用密封奏章好了…… 
魏征接了信,深为感动。他让人取来纸笔,费力地写着奏章,向李世民谏道: 
近来学生凌辱老师,奴婢轻视主人,很多部属看不起长官,这都有它的原因,不应该使它继续恶化。……此外,陛下主持朝政,宣称是如何的大公无私,可是退朝之后,对事情的处理却未免有偏。为了怕别人知道内情,提出批评规劝,往往突然间大发雷霆,以堵住别人的嘴。其实这样做,真相反而会更加明显。如此做法,究竟有什么益处? 
李世民看罢奏章,感慨地对一旁的房玄龄说道:“魏征尽管卧病在床,批评起朕来,仍旧铿锵有力啊!” 
房玄龄只有苦笑。李世民又想起了魏征,问房玄龄道:“听说魏征家里没有厅堂,真的么?” 
房玄龄点点头:“魏征朴实无华,家里的确没有厅堂。” 
李世民立刻吩咐道:“那就把宫内正在兴建一座小殿的建材,移到魏征家,兴建厅堂,并赏赐素色屏风、被褥、茶几、拐杖,希望他能够喜欢。” 
房玄龄领命退下。 
李世民思忖片刻,转过身对褚遂良说道:“当前,哪一件事是最紧急的?” 
褚遂良想了想,说道:“当前天下太平,唯有太子行为不检点、魏王过分得宠之事,使文武百官每天议论纷纷。有人站在太子一边,有的则站在魏王一边。长久下去,恐怕不是好事。因此,太子和亲王之间的名份,应该尽早确定。” 
李世民非常赞同:“这话说得很对!必须想出个彻底解决的办法来不可!” 
很快,李世民便任命魏征做太子傅。承乾听说后,既兴奋又欣喜:“父皇真的要任命魏征当我的师傅?” 
李元昌却毫无喜色:“皇上的意思是认为,现在朝廷百官中,最忠心正直的就数魏征了,没有别的人可以比得上他。任命他当殿下的师傅,就可以根绝天下的猜疑。” 
侯君集也冷冷地说:“这一招果然高明!但是却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魏征得长命百岁,殿下的宝座才能永保无虑。” 
承乾并没有发现两人的冷漠,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兴奋与欣喜之中:“那么……魏征答应了没有?” 
李元昌回复道:“魏征病势好转时,曾到太极殿上疏辞让,于是皇上亲笔写了诏书,说是知道他有病在身,请他躺在床上照顾殿下。魏征便接受了任命。” 
杜荷想了想道:“这样也好。有了魏征当殿下的师傅,至少为我们争取到了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准备。依我看,魏征当太子傅,倒是给了我们一个挡箭牌。” 
承乾、李元昌听了,皆以为然。 
不久,魏征病危,已无药可治。李世民听说,即起驾前往魏府探望。 
魏征此时已奄奄一息,听说皇上驾到,他费力地微微睁开眼睛。见皇上、太子、褚遂良、儿子叔玉等人都站在床前,他动了动,极力想坐起来。 
李世民轻轻地拉住魏征的手,充满深情地看着他,君臣二人彼此相视了很久。魏征泪流满面,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陛下……” 
李世民含着眼泪望着魏征说:“魏爱卿,你须安心养静,什么也不必想。” 
承乾也说:“魏太师……” 
魏征抖抖索索地拉住承乾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太子殿下……老夫恐怕……不能辅佐殿下了……” 
承乾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这时,褚遂良也上前拉住魏征的手,凄哀地说:“魏大人,你有何事需要兄弟去办,只管吩咐好了。” 
魏征的目光游移着,终于看到了叔玉。他虚弱地对褚遂良说:“贤弟,为兄……只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叔玉还未成家……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褚遂良重重地点点头:“魏大人放心,这件事包在兄弟身上就是了。” 
魏征微微点点头。 
李世民对魏征说:“魏爱卿放心,朕欲将衡山公主许配公子,遂良可为媒妁。” 
魏征吃力地对叔玉说:“还不……谢过陛下?”叔玉忙跪倒在地:“叔玉拜谢陛下赐婚之恩。” 
这时,魏征剧烈地咳嗽起来,全身颤抖不已。李世民与褚遂良叫着,连忙上前去扶他。 
魏征最后看了床前的所有人一眼,眼光停在他辅佐了多年的李世民身,猛然头一歪,含泪而逝了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31   回复此发言    
 

 
315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0 
0 

0 
第五十二章 
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李世民下令,将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这二十四位开国功臣是:已故的赵郡王李孝恭、莱公爵杜如晦、郑公爵魏征、褒公爵段志玄、蒋公爵屈突通、郧公爵段开山、谯公爵许绍、郯公爵张公谨、胡公爵秦叔宝;健在的赵公爵长孙无忌、梁公爵房玄龄、申公爵高士廉、鄂公爵尉迟敬德、卫公爵李靖、宋公爵萧禹、夔公爵刘弘基、邳公爵长孙顺德、郧公爵张亮、陈公爵侯君集、卢公爵程知节(咬金)、永兴公虞世南、渝公爵刘政会、莒公爵唐俭、英公爵李世绩。 
自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常登高而望,远眺西北。他似乎可以看到巍峨雄奇的九宗山逶迤起伏,连绵不断;似乎可以看到耸立在山脚下的那处新坟寸草未长,孤独无依……每每于此,他都潸然泪下,唏嘘不已。身旁的长孙无忌也深受感染,悲从中来。 
无忌抹去眼角的泪,劝慰李世民道: 
“魏大人忠君效国,可惜天不假年。陛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废朝五日,诏令九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前来送行。而且又亲笔书写碑文,完全尽了君臣之义。如果魏征九泉之下有知,也该欣慰了。” 
李世民喟然长叹道: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就是朕的一面镜子啊!他这一走,使朕失去了一面镜子,朕怎能不伤悲?何况贞观之治,魏征有一半的功劳,他突然而去,又有谁能替代他呢?一朝永诀,再难相见,朕……” 
感慨万千的李世民,再也说不下去了,他涕泪横流,难以自持…… 
东宫书房里一片沉寂,空气异常地凝重。承乾、李元昌、侯君集、杜荷、赵节、李安俨都在坐,大家缄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承乾说:“魏征死了,我们失去了最大的支柱,该如何是好呢?” 
大家仍默默不语。承乾再也按捺不住,他霍地站了起来,冲动地猛拍着桌子,说:“我们总不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一定要想个办法!” 
李元昌慢满地站了起来,一字一句地说:“当今之计,唯有倾尽全力,孤注一掷,作最后一搏了!” 
说罢,他看了看侯君集,问:“侯将军可同意我的看法?” 
侯君集颇为赞同地说:“正如殿下所说,我们不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必须有所行动。” 
李元昌又看了看其他人,问道:“诸位有无其它看法?” 
杜荷、赵节、李安俨等都摇了摇头。见众人没有异议,承乾等人又密商起下一步如何做来。 
正巧路过书房的丽儿,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她惊恐万分,匆匆离开,边走边想,一时不知所措。徘徊了很久,她决定找吉儿商量一下。于是急忙派人去禀告吉儿,约她在御花园中见面。 
吉儿见她神情紧张,疑惑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丽儿忧心忡忡地说:“我约姨娘在此见面,是害怕东宫里的人知道。” 
“东宫?东宫怎么了?”吉儿一下子警觉起来,意识到了什么。 
丽儿边和吉儿往僻静处走,一边告诉了她详情。 
吉儿的眉头皱了起来,她面色沉重地追问道: 
“李元昌说的最后一搏,指的是什么呢?” 
丽儿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没有再听下去。” 
吉儿低头思忖起来。李元昌与承乾在一起,侯君集也在场,这说明什么呢?侯君集曾任兵部尚书,掌握过兵权,听说他对皇上有许多不满,难道……?她的心猛地一跳,全身不由地颤栗了一下。 
丽儿还在一个劲儿地担心着,不断自语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 
吉儿回答:“没有确切的证据,是很难猜测的。这种事,是不能随意乱说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太子殿下如今的所作所为,恐怕要比称心事件更为严重。” 
一句话,说得丽儿胆颤心惊,她慌忙问道:“那该怎么办?怎么办才好呢?” 
吉儿同情地望着她,目光中透出深深的关切。吉儿问丽儿,为了承乾,她能做到什么地步?丽儿显得疑惑不解,她不明白杨妃娘娘是什么意思,但她还是真挚而坚定地回答:“为了承乾,我什么都愿意做!” 
“包括出卖他吗?”吉儿一脸认真地说。 
“出卖?”吉儿的话让丽儿大出意外。她愣住了,呆呆地看着吉儿。 
吉儿解释说:“上回称心的事,我们要去禀告皇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算是一种出卖。” 
这下,丽儿才明白吉儿说的出卖是什么意思,也明白了吉儿想让她怎么做。她心里很痛苦,但她知道,要救承乾,也只有这么做了。 
吉儿替她出主意道: 
“眼下最要紧的,是弄清楚李元昌所说最后一搏指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我才能帮你对症下药,想出对策来。你说是不是?” 
丽儿点了点头,匆匆地离去了。 
吉儿没有马上走,她独自在御花园中徘徊着,静静地想着,直到理清了自己的思绪,才谨慎地从另一个方向走出御花园。 
心事重重的吉儿刚回到房中,李恪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 
“亲娘!” 
“恪儿?你怎么回来了?”吉儿又惊又喜地问。 
李恪是奉了父皇之命赶回来的。原来,李世民接受了谏议大夫褚遂良的建议,下令几位赴各州担任都督的亲王回京学习。这使吉儿在惊喜之余,又平添了一分忧虑。她不由地说道:“我真高兴你能回来。可是,在这节骨眼儿上,我实在很担心……”刚说到这儿,她猛地打住了,心想,有些事还是不让李恪知道好些。 
细心的李恪发现了母亲的微妙变化,问道:“节骨眼儿?担心什么?亲娘,有什么事吗?” 
“不说这些了。这么久没见到你了,我们母子可要好好地聚一下。我去看看,给你做点什么好吃的……” 
吉儿极力掩饰着,转变了话题。 
晚饭后,吉儿母子坐在一起喝茶。一直感觉到母亲心不在焉的李恪,这时终于忍不住地问:“亲娘,你心里有事?” 
“没什么事,我只是有些为太子殿下担心。”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31   回复此发言    
 

 
317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大哥?大哥怎么了?”李恪察觉到不妙,问母亲道。 
吉儿一惊,突然醒悟自己说漏了嘴,忙推说什么事也没有。在李恪的一再追问下,她只是反复叮嘱他,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要参与,一定要置身事外,把个李恪说得糊里糊涂。他暗自琢磨着,准备第二天去问问大哥,看看究竟有什么事让亲娘担心不已。 
暮色苍茫。在东宫里,承乾站在称心的塑像前,一动不动地默默哀悼着: 
“称心啊……我就要为你报仇了,九泉之下,你可以瞑目了……” 
正在这时,丽儿缓缓移步走上前,轻声唤道: 
“承乾!” 
正聚精会神疑视着塑像的承乾,猛地转过身来。没料到丽儿会在这时出现,顿时恼怒地说道:“你来这里干什么?我不是警告过你,不许你来这里吗?” 
丽儿眼中噙着泪,强忍着不让掉下来。她鼓足勇气,吞吞吐吐地说:“我想……和你好好谈谈……” 
刚说了一句,就被承乾打断,对她厉声喝斥道: 
“你还想谈什么?称心的死,也是你一手造成的,这笔帐我还没跟你算呢!” 
丽儿止不住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你还要怎么样?你冷落我,惩罚我,难道还不够吗?你不进我的房,不跟我说一句话……这些我都可以忍受。但是承乾,我不能忍受的是眼看着你毁掉自己,我恳求你别一错再错了。” 
“住嘴!不许再罗嗦了,快给我滚!滚出去!”承乾怒不可遏地咆哮着,举起手来正要往丽儿脸上打去,李元昌走了进来。大哭起来的丽儿急忙捂着脸狂奔而去。 
李元昌冷眼瞧着她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他对承乾说:“我们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能走漏了风声,对丽妃也要格外警惕。” 
“这你尽管放心,丽儿她绝对不敢。” 承乾满不乎地说。 
李元昌提醒他道:“你可别忘了,上回称心的事,虽说她比李泰晚了一步,可毕竟告过密!” 
承乾咬牙切齿,恨恨地说:“这一次,我绝不会让那一幕再重演!” 
李元昌走后,承乾仍在考虑着自己的计划,他要做到天衣无缝,万无一失。深思熟虑后,他提起了笔,刚写了几个字,偏偏李恪造访,打断了他。 
承乾收起正写着的密函,迎上前寒暄着。 
“你不是一向都与我保持距离吗?今天怎么刚回来就来看我了?”承乾语带讥诮地说。 
李恪忙解释说,因为自己回来见亲娘一直愁眉不展,却问不出结果。亲娘只说是为大哥担心,自己颇为不解,故特意上门向大哥求教。 
承乾冷冷一笑,尖酸地挖苦道:“我说呢,无事不登三宝殿嘛!原来三弟是为了你亲娘才来的……不过,你恐怕白跑一趟,我怎么会知道你亲娘想什么?她凭什么为我担心?她又不是我的亲娘!” 
李恪被说得哑口无言。 
承乾转而问道:“你答应考虑的问题考虑好了没有?现在总该有答案了吧?” 
李恪一下子变得讷讷的。承乾见他欲敷衍了事,便又冷笑了一声说:“我再向你一遍,如果我和李泰干起来,你到底帮谁?” 
“我……不知道。”李恪支吾着,躲闪着。 
承乾顿时火冒三丈:“你不知道?我等了这么久,只等到你这么一句话?” 
“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你让我怎么说?”李恪态度也强硬起来。看承乾还是纠缠不休,被逼无奈,他断然说道: 
“谁对我就帮谁,谁错我就不帮谁!你满意了吧?”说完扭头就走。气得承乾怒气冲天地吼叫:“你给我回来!” 
承乾正要追出书房,被又返回来的李元昌给拦住了。李元昌自有他的考虑,目前就要做最后一搏,李恪的立场已不是那么重要了,关键在于,为确保成功,不能走漏半点消息。所以,他吩咐严密监视杨妃和李恪的行为。 
为李恪回京,李世民准备了酒宴为他接风洗尘,并且特意请吉儿一道前往。 
吉儿端坐在镜前,煞费苦心地打扮着自己,饰物换了一件又一件,她还是不满意。凝眸而望,她细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如此刻意的装扮,仍盖不住她眼角的鱼尾纹,抹不去她眼底的哀怨…… 
穿戴整齐的李恪进来,询问母亲是否准备妥当了。吉儿摇了摇头,兴味索然地说自己不想去了。李恪十分不解,好端端地怎么突然说不去了?吉儿急忙解释说,自己突然感觉不舒服,不想扫了大家的兴,并催促李恪快点儿去。李恪无奈,正欲离开,吉儿又叫住他,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别在父皇面前提起去过东宫的事。李恪点点头,又劝母亲和他一起去,吉儿还是不肯,让他不要牵挂自己。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31   回复此发言    
 

 
318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李恪终于失望地走了,留下吉儿在那儿独自呆呆地发愣。 
晚宴后,李世民仍然兴致很高,在李恪的陪同下,他回到寝宫。坐在桌前,又示意李恪也坐下来,父子两人有说有笑地聊了起来,气氛好不融洽。李世民很关心李恪回到京城后的打算。李恪告诉父皇,自己无论是在文的方面,还是在武的方面,都想研习一番,争取有更大的长进。李世民颇为赞赏,勉励他多下点儿功夫,而且希望他有时间能陪自己一起去打猎。李恪高兴地答应了。 
末了,,李世民才问到了吉儿:“你亲娘为什么不和你一起来呢?” 
“儿臣也不明白,起初,亲娘是要来的,还刻意打扮了自己……可是,后来又突然说不舒服,让儿臣一个人来了……” 
李世民心中一动,问道:“她没提到朕么?” 
李恪摇了摇头。 
李世民沉思着,自言自语道:“也许,她生朕的气了。” 
李恪愣了一下,又摇了摇头。 
“不会吧?儿臣怎么一点儿也没看出来呢?” 
说话间,武才人轻盈而来,手中捧着一壶茶,脸上挂着动人的微笑。李世民见了,马上喜笑颜开,半开玩笑道:“武媚娘又来为朕清洗肠胃了吗?” 
“是呀,吃得油腻腻的,喝点儿茶是最好不过的了。”武才人笑得更甜了。 
李世民为他们做了介绍。武才人毫无羞色,夸李恪文武双全,说皇上常把他挂在嘴边,喜欢得跟什么似的。然后,她又询问杨妃娘娘可好,请李恪代为问候娘娘。 
武才人的乖巧伶俐,给李恪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回到母亲房中,他当即向母亲转达了武才人的问候:“亲娘,武才人让孩儿问你好。” 
“哦?她还说了什么?”吉儿一愣,马上又问道。 
“没有。那个武才人真是聪明伶俐,很讨父皇喜欢呢!”他没有注意到母亲此刻的反应,又说道:“她不但年轻美貌,而且乖巧能干,很会察言观色,吸引住父皇。”说到这儿,他问母亲:“亲娘,你是不是在生父皇的气?” 
吉儿又是一愣:“我生皇上的什么气?” 
“是父皇说的……亲娘,最近你跟父皇呕气了么?”李恪关切地看着母亲。 
“怎么会呢?你怎么会这么想?”吉儿极力掩饰着,背转身去。 
“孩儿有这种感觉……”李恪说到这儿,似乎觉得母亲有点不对劲儿,便问道:“亲娘,你怎么了?” 
吉儿仍旧背对着他,推说时候不早了,该歇息了。李恪见亲娘不愿再谈,便道了晚安,出房回屋去了。 
李恪走后,吉儿才转过身来。她脸色忧郁,眼中潮乎乎的。 
远处传来袅袅不绝的琵琶声,听着听着,吉儿的泪水终于滚落下来,一点一点地滴在了梳妆台上…… 
李世民的第五个儿子、齐州都督齐王李佑,性情暴躁易怒。由于对辅佐自己的长史权万纪不满,终于诛杀了他,继而阴谋叛乱,拥兵自立。 
贞观十七年三月六日,李世民下诏,派兵部尚书李世绩调集了九个州的兵力,共同讨伐李佑。三月十日,齐王府被一举攻破,李佑被擒,押回长安。李世民遂命他在内侍省自尽。 
这件事,使太子承乾受到很大震动,暗中加快了行动步伐。 
这天,承乾探知父皇将于后天前往翠微宫。证实消息确切可靠后,他认为时机已到,便紧急召来了李元昌、侯君集、杜荷、赵节、李安俨等人,向他们说起此事。然后又道:“翠微宫位于京城之外,周围是一片密林,极易隐蔽。在这里动手,是再好不过了。”说着,他抬起头看了看李元昌,问道:“我们的人马准备得怎么样了?” 
李元昌极有把握地说:“人马早已准备妥当,分散在三处,就等着下令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巴不得快点儿动手。” 
“好极了!大家凑前来,再商议一下。” 
早已注意他们行踪的丽儿听到和看到了这些,急得什么似的。她犹豫了很久,终于横下心向大门走去,却被后面追上来李元昌阻止住了。 
李元昌沉着脸,阴冷地笑着说:“太子殿下已经下令,任何人不得走出东宫,难道丽妃不知道吗?” 
丽儿看了看他,什么话也没有说,折返身朝自己的房间走去。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31   回复此发言    
 

 
319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五十二……2) 
夜深人静,心事重重的吉儿还没有睡,她眼睛看着跳动的烛光,沉思着。 
突然,李元昌带着两个侍卫破门而入。 
“杨妃娘娘,太子殿下请你立即到东宫去一趟!” 
吉儿满腹狐疑,退后一步,诧异地问:“这个时候太子找我,会有什么事?” 
“因为吴王正在那里。娘娘不愿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子受到伤害吧?” 
吉儿大吃一惊道:“你们……竟绑架了恪儿?” 
李元昌哈哈大笑道:“娘娘是聪明人,只要一到东宫,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吗?” 
吉儿担心李恪会有什么不测,便无可奈何地跟在他们后面走出房门,望东宫而去。 
与此同时,李安俨也率了几名侍卫去请李恪。李恪疑惑不解地问:“大哥这么晚了还找我,究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李安俨冷冷一笑道:“什么重要事,大王去了就知道了。杨妃娘娘正等在那儿,你总不至于甘愿自己的亲娘被伤害吧?” 
“你们把我亲娘怎么样了?”李恪又惊又怒,急忙问道。 
“大王跟我走一趟,不就什么都明白了?走吧!” 
又气又急的李恪,匆匆跟着他们来到东宫。 
承乾看到吉儿、李恪这么快就被带到,不禁怪笑起来。到底是母子情深啊,自己只玩了点儿小把戏,就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把他们骗了来! 
看着得意忘形的承乾,吉儿还试图劝说他:“希望太子殿下三思而行,万万不可鲁莽草率。一旦铸成大错,就难以挽回。到那时,可要抱憾终生了……” 
李恪也厉声说道:“大哥,请立刻把我们放了!” 
承乾狂笑起来:“放了你们?好,等到明天晚上我们成功后,自会放了你们。现在,你们给我乖乖呆着,免得你们从中搅和,坏了我的大事!” 
说完,便命人把他们押了起来。 
正在庭院中散步的丽儿,突然看到杨妃和李恪被押着走过长廊。她想冲上前去,转念一想,却又忍住了。她转身跑回卧室,一时不知如何办好,不免又气又急,直恨自己想不出办法来。万般无奈下,顺手抄起一个重物,砸了出去。 
那重物砸到了墙上,墙壁发出了一声空洞、沉闷的响声。她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却发现墙上有些异样,走到近前一看,却是一个机关。她惊奇地盯着,下意识地伸出手摸了摸,没有异样,使用劲地动了一下。一道门无声地缓缓而开,眼前出现一个暗道。丽儿犹豫了片刻,慢慢地沿着台阶一步步走了下去。 
她摸着黑,沿着台阶走到尽头,小心翼翼推开头顶的木板,缓缓地爬了出来。她四下观望,努力辨认着,发现这里原来是御花园,她刚刚是从假山石底下的洞口钻出来的。她左右看了一下,转而匆匆地向皇上寝宫跑去。 
寝宫里,灯仍亮着,李世民还未睡。丽儿神色慌张地进来,跪于地下,说有要事禀告父皇。李世民让她起来说话,她却不肯起来,只是恳求世民先答应她一件事,直到世民点头同意,她才说:“媳臣恳请陛下,无论承乾犯了多大的错,都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臣媳这么做,都是为了承乾……”说着,她泪下如雨。 
李世民预感到有什么事将要发生,急问:“承乾他怎么了?” 
丽儿哭着,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禀告了父皇。李世民格外震惊,没有料到自己的亲生骨肉要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