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太宗李世民-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大帐外传来突厥兵的欢呼声。颉利把刀扔在地上,冲出帐外,见两匹骏马自远处飞奔而来,眨眼功夫便驰至帐前。颉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喃喃自语道: 
“是那燕?怎么可能……是她?“ 
的确是那燕和阿金。她们放了海蓝母子后,日夜兼程,一路打探地来到铁山。 
颉利望着风尘仆仆的那燕,仿佛在梦中一般:“真……真的是你?那燕?” 
那燕扑向颉利怀中,叫了一声“父王!” 
颉利忍不住落下泪来,他实在不愿让那燕看到他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埋怨说:“你不该回来的!那燕……你怎么偏在最不该回来的时候回来呢?” 
那燕不由泪如泉涌,呜咽道:“不……父王……女儿该回来的……而且……正是女儿最该回来的时候……” 
颉利还带有几分醉态。“好!说得好……那燕,为了欢迎你……让我们喝……喝几杯去!” 
“现在不是喝酒的时候。” 
颉利眼睛一瞪:“你也不准我喝酒!那现在该干什么?” 
“骑马! ” 
“骑马?”颉利满脸惊诧。 
夕阳下的荒漠显得深远辽阔。两匹骏马一前一后奔驰着。 
那燕不时回头望着。颉利的酒意渐渐随风散去,在那燕身后苦苦追赶着。终于,那燕勒住马,颉利赶上,并辔而行。 
那燕笑着对颉利说:“只要父王有心,还是追得上来的,对吗?” 
颉利略加思索:“你话中有话吧?” 
那燕撒娇地一笑:“是吗?” 
“别忘了,知女莫若父,你到底想说什么?” 
那燕故意卖个关子,然后说:“忍辱负重,委屈求全。” 
颉利思索着。过了一会儿,颉利站定,扭过头问那燕:“你是说……为了达到长久的目的,不惜暂时向大唐称臣归顺?” 
那燕自信地点点头。 
父女二人说着,来到大帐门口。侍卫接过马缰,义成公主迎了出来,看见颉利一扫刚才的颓丧之色,不由心中一喜。 
颉利思忖着坐了下来,对那燕说:“要真向大唐归顺称臣,我是不甘心阿!” 
那燕显得格外冷静:“大丈夫能屈能伸,这只是权宜之计,再说……当年李渊为了免除后顾之忧,俾以全力进攻关中,不也曾向我们突厥称过臣吗?” 
颉利还在迟疑。 
义成公主也在一旁插言:“那燕说得很对!暂时向大唐归顺称臣,只是权宜之计。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整军修武,度过寒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再重起战端,收复失地,进而南下中原,为时也不晚啊!” 
“父王,请你就别再迟疑了!”那燕恳求道。“立刻就派遣一名特使,前往长安,磋商这件事吧!否则夜长梦多,尤其是李靖精通兵法,深富谋略,一旦他挥师西来,到时就棘手了。” 
颉利频频点头。这时他的决心已定:就按那燕的主意去办,马上派执失思力去长安求和。想到这里,他说: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那燕,你一路长途跋涉,早点休息吧!” 
长安皇城太极殿中气氛热烈。李靖、李世绩的大胜为大唐解除了多年隐患,李世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群臣纷纷道贺。 
这时,殿外内侍高喊:“突厥特使执失思力晋见陛下!” 
随着喊声,执失思力毕恭毕敬走进殿来,向李世民叩拜道: 
“臣执失思力叩见陛下。” 
“请起。” 
“谢陛下!”执失思力站了起来,仍不敢抬头。 
李世民微微一笑,揶揄道:“士别三日,执失思力怎么对朕如此谦卑恭敬了?” 
“过去种种,务请陛下宽恕原谅。颉利可汗特命卑职前来禀告,可汗不但承诺突厥归附大唐,他本人也愿入朝叩拜。” 
“可有什么附带条件?”世民略带挖苦地问。 
“回陛下,并无任何条件。”执失思力一脸的尴尬。 
“好,唐俭!” 
“臣在!”唐俭出列,他是鸿胪寺卿,掌理藩属事务。 
“你立即前往突厥,针对其归附来降有关细节,与颉利详加研议,并有所慰问安抚。” 
“臣遵旨。” 
李世民忽然站起,急切地询问执失思力:“有件事你一定要据实禀告,那燕公主可曾平安回到了突厥?”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7   回复此发言    
 

 
259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第四十二章 
得知那燕回到突厥的消息后,长孙皇后与吉儿十分高兴,多少天来压在心上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放下来。 
李世民却是喜忧参半,双眉紧蹙。长孙皇后感到很奇怪,问道:“那燕安然无恙,陛下应该高兴才对,怎么却心事重重呢?” 
李世民轻叹一口气,道:“对于那燕的平安,朕当然至为欣慰。朕只是想到那燕经历过不少战役,深知她不论勇气、决断、谋略,都不同凡响。朕在想,突厥这次归附来降,是出自颉利自己的意思,还是由于那燕的坚持?朕也在想,如果那燕赌气与朕完全站在敌对立场,将会是一个可敬而又可怕的对手。” 
长孙皇后点点头,然后说:“不管怎样,李靖、李世绩两位将军在近牵制,陛下不必太过忧虑了。二位将军一定会处理得很好!” 
李靖、李世绩会师后,全军将士精神振奋,正欲厉兵秣马直逼铁山,彻底消灭突厥时,忽然得到那燕公主已回铁山的情报。 
李靖一时感到进退两难,与李世绩商议只好按兵不动。 
唐俭与执失思力出了长安,快马加鞭直奔李靖军帐。 
唐军营帐馁壁垒森严,刀枪如林。执失思力随在唐俭之后,心想,怪不得突厥数十万大军抵敌不住,唐军兵强将勇,纪律整肃,再打下去,也恐怖难逃覆灭的命运。 
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通漠道行军总管李世绩在军帐中等候着朝廷使臣。李靖早就料到那燕回到突厥,会给大唐的军事行动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没想到突厥竟向朝廷乞降归顺,李靖轻叹一口气,对李世绩道: 
“我们好不容易歼灭了突厥的主力,偏偏却在这关键时刻,皇上答应了颉利归顺纳降。这不是给了突厥苟延残喘、并得以卷土重来问机会了吗?” 
“是啊!”李世绩深以为然道。“我们得想想办法,阻止这种情势发展下去。” 
李靖眉头紧锁,沉思着。 
“禀报总管,”张公瑾匆匆进来,“朝廷使臣唐俭已到。” 
唐俭随之进来,向李靖、李世绩施礼道: 
“卑职唐俭,参见两位在大将军。” 
李靖回了礼,急切地问:“皇上可有什么旨意?” 
“皇上命卑职转告两位大将军,请率军迎接颉利可汗入朝晋见。卑职已与执失思力商议妥当,请大将军在两军交界地带,与颉利可汗面议有关行程事宜。” 
李靖一阵冷笑,道:“好,我正想当面探探颉利的虚实。” 
颉利军帐已收拾得齐齐整整,颉利将一柄弯刀挎上。已好久没有披挂了,刀怎么挂都觉得有些别扭。 
那燕随颉利走向帐外,亲自为颉利牵马扶蹬,不住地叮咛:“见到李靖面的时候,请父王务必要言辞谦恭,以免引起他的疑虑。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颉利用力点点头。 
“还有,就是尽量拖延去长安晋见李世民的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 
颉利忍不住笑了:“瞧你,快把我当成三岁小孩子了!对父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那燕也笑了,说:“如果父王允许我陪你去见李靖,就什么都放心了。” 
颉利犹豫片刻,然后说:“好,你陪父王一同去吧!” 
漠北荒原的西北风呼啸着,掀起阵阵黄沙,让人无法睁眼。颉利可汗带领阿史那燕公主与执失思力策马向干涸的河川驰去,为示诚意,突厥只有少数几名侍从跟随。 
李靖与唐俭早已勒马在河对岸等候,看见颉利率人赶到,跳下马来,隔河向那燕公主施礼。 
颉利也急忙下马,向李靖施礼道:“久闻李大将军英名,今日有幸得见,果然不同凡响,名不虚传。” 
李靖不为所动,冷眼看着他道:“可汗太过奖了!不知可汗准备什么时候启程前往京城?” 
颉利态度十分谦恭:“本王此次决定向大唐归顺称臣,绝对是诚心诚意,本当立即跟随李大将军一起赴长安晋见皇上,只是……” 
李靖冷静地不出一言,静待下文。 
颉利面露难色说道:“为了表示诚意,本王前往晋见皇上,应准备一些丰厚的贡礼,但如今漠北天寒地冻,所以需一些时间,以便准备贡礼……” 
李靖仍不动声色,打断他的话问:“依可汗的意思,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动身?” 
颉利略一思忖,道:“本王以为,等到草青马肥、春临大地之时,一定亲赴长安晋见皇上。”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8   回复此发言    
 

 
260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李靖沉下脸,道:“此事万万不宜拖延!贡礼事小,还是先请可汗随我同去长安。” 
颉利正要回话,那燕上前说:“我看这样好了。既然唐大人代表皇上已经到了,有关具体行程问题,就请唐大人前来铁山,当面商议后再行定夺,不知李大将军意下如何?” 
李靖一愣,心想这个女人好狠,抬出皇上使臣逼我就范,显然他们是在拖延时间,我何不将计就计?想到这里,李靖望了望唐俭,说:“那就只好拜托唐大人了。” 
唐俭向李靖施礼道:“卑职这就告辞了。”说完,随同颉利父女向铁山方向驰去。 
颉利得意地笑着,不由双腿一夹,坐骑如箭离弦一般,把众人都甩在了后边。 
李靖回到军帐,将刚才与颉利父女谈话的情形详详细细地告诉了李世绩。 
李世绩一言不发,站在一幅地图前思忖着。良久,他转身走到李靖身旁说:“颉利不想立即起程,其中有诈!” 
李靖冷笑起来,说:“对,今日一见颉利,我更确信了我的判断,这是缓兵之计。” 
“是啊!等到草青马肥之时,他们就会反扑。” 
李靖对李世绩说:“好在我已将计就计,让唐俭去铁山,就是让他们产生错觉。”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李世绩心中大喜,道:“那就快请公瑾一道来商议,也好早作决断。” 
李靖点头称好。 
张公瑾并不想立即采取行动。他认为颉利已表示臣服,皇上已经接受,而且派了使节唐俭,能否缓一缓,看看形势再说。 
李靖不以为然,指着地图对公瑾说:“颉利虽然被我挫败,可是部众仍然众多,势力也还相当大。他们或可以集结兵力向我军进行反扑,或可以穿过瀚海沙漠向北逃走,日久天长,又会成为我朝大患。唐俭在突厥那儿,正好使其警惕松懈。若选精锐骑兵一万人,直驱铁山,也许不用大规模征战,就可以活捉颉利。” 
公瑾仍不同意,犹豫着:“这……这……但是皇上已经同意颉利投降,我们若贸然袭击,皇上会不会哩……?”显然,他顾虑到了那燕。 
李世绩打断了他的话,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出征之时,皇上再三叮嘱,这次一定要消灭突厥。至于唐俭的性命,在这个大前提下,怎能顾惜呢?” 
公谨欲言又止。李靖笑对他说:“当年淮阴侯韩信能够击破齐国,不也就是这个原因吗?事不宜迟,今晚就发兵。利用夜色掩护,我与公谨直扑铁山,请世绩兄随后跟进,断绝其北逃道路。” 
黄昏时分,风停了,夕阳懒懒地照着荒漠。颉利不再感到寒冷,他兴奋异常,与那燕骑马在铁山周围巡视着。 
那燕用鞭指指前面一处山谷,对颉利说:“前面那处山谷地势险要,大唐军队若袭铁山,必经此处。我想亲率一支人马,驻扎在山谷两侧,以防不测。” 
颉利笑了,不以为然地说:“有唐俭在此,难道还不放心?” 
那燕心中严生了一丝忧虑,说:“留下唐俭,固然会给我们形成安全保障,只是……李靖不能小视,为防万一,还是请父王答应女儿的请求吧!”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8   回复此发言    
 

 
261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颉利一阵大笑之后,说:“我就不信李靖会在唐俭还在我们手里时就轻举妄动,何况李世民已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他难道会违抗皇上的旨意吗?你就放心吧!” 
那燕也笑了,觉得自己可能是多虑了。她随李世民征战多年,知道唐军令行禁止,纪律严明。也许李靖真中了自己的缓兵之计呢!想着,不觉得意起来。 
这时,阿金来报:“禀可汗,迎接唐使的晚宴已经备好。” 
颉利回头对那燕道:“你还是先陪我去应付唐俭吧!这才是当务之急。”说完,先策马奔驰而去。 
晚宴在可汗大帐内摆开。颉利、那燕与义成公主陪着唐俭一字儿坐开,每人面前有一小案,不断有女仆端来烧烤熟的羊肉。乐队在一侧演奏着激昂的胡乐,舞女们赤着脚跳着胡舞。帐外宽阔处,到处架着篝火,突厥士兵长期征战,现在总算可以放松一下了。他们哼着胡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颉利举起酒杯,向唐俭致意道:“唐大人,我再敬你一杯。” 
“谢可汗。”唐俭一饮而尽,然后说:“可汗的盛情美意卑职实在感动之至,只不过能否商议一下可汗的行期?” 
那燕一听,急忙举杯道:“我敬唐大人一杯!” 
颉利大笑:“行期平的事一会儿再谈,公主敬酒,可不能不喝啊……” 
唐俭已有几分醉态:“我喝……喝就是了。” 
那燕问唐俭道:“唐大人,您久居长安,还未曾见识过我的真正的突厥歌舞吧?”她站起身向乐队示意一下。 
突厥乐人更卖力地演奏起来。乐曲激昂而悲凉,在无月的黑夜传得很远很远。 
拂晓时,铁山被大雾笼罩。突厥士兵早已酩酊大醉,大帐内的欢宴正达到高潮。舞女们扭动着纤细的腰肢,眼波飞向颉利,硕大的乳房随着扭动的身驱颤动着。颉利可汗兴奋异常,紧盯着跳舞的突厥女子。那燕与义成公主还在与唐俭交杯换盏,唐俭早已不胜酒力,双眼无神,语无伦次。 
忽然,帐外隐约传来喊杀声和刀枪相碰的撞击声。 
颉利霍然站起,大惊失色。那燕与阿金也拔出腰刀。舞女和乐人惊呼着逃出大帐。 
“可汗,唐……唐军已经杀过来了!” 
一名武将慌乱地闯了进来说。 
“啊?!”颉利怀疑自己听错了,正想问个究竟,帐外的喊杀声已越来越清晰。 
那燕急忙呼喊:“镇定!镇定!”回头又命阿金:“随我保护父王!”说完,三人闯出大帐。 
倒是义成公主相当沉着,她拔出佩刀,逼近早已钻到桌子下面的唐俭,厉声叫道:“唐俭,你给我出来!” 
唐俭惊惶失措地从桌下爬了出来,求饶道:“别……别杀我……别……” 
义成公主冷笑道:“好啊,你在这儿麻痹我们,好让唐军乘虚而入,使我们措手不及!不杀了你,怎么才能解心头之恨?” 
唐俭还在求饶,他的确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不……我不知情……我真不知情啊!” 
义成公主举刀正要杀唐俭,几名唐军士兵冲进大帐,直向她扑去。唐俭乘隙逃走。 
义成公主内心一凉,万念俱灰,心想:“看样子,要报灭隋的九仇,此生此世是难以成功了。”她面对唐军士兵,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凄厉地大笑着,自刎而亡。 
唐军士兵先是争夺金银财宝,然后一把火点燃了颉利可汗的大帐,一时火光冲天。突厥士兵胆战心惊,无心恋战,仓惶四处逃去。 
那燕和阿金保护着颉利,借着大雾的掩护,率领少数突厥兵马,向北策马狂奔。 
看到颉利唉声叹气,那燕不得不打气道:“父王,振作点儿,就快到啧口了,只要到了啧口,我们仍然有机会……” 
话音未落,迎面突然涌来一群突厥的败兵,一个个狼狈不堪,疲惫不已。那燕急忙询问怎么回事,一个败兵有气无力地说:“李世绩的大军已攻破了啧口,我军大败。” 
那燕也沉不住气了,反而问颉利:“父王,李世绩断了我们的后路……我们该如何是好?” 
颉利长叹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向南,投靠吐谷浑汗国去!”说完,众人调转马头,改向南方驰去。 
铁山、啧口两役,大唐军队大获全胜,共计杀敌一万两千余人,俘虏突厥男女十四万五千余人。只有颉利可汗率了近三千残余人马逃走,而他逃往吐谷浑汗国的路途上,早有任城王李道宗在埋伏着。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8   回复此发言    
 

 
262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前途吉凶知多少,颉利父女早已顾不了许多了,只是一个劲儿地向南狂奔。 
这天黄昏,疲惫不堪的突厥士兵再也跑不动了,在一面背风的山坡上七倒八歪地躺了下来。颉利只好命安营扎寨。说是安营,其实只有三个残破的帐篷,大部分突厥兵马只是点燃篝火,围在一堆烤火。 
看着将士们一个个士气低落、衣衫褴褛的样子,那燕好不心痛。她对阿金下令道:“兄弟们太疲劳了,一定要让他们吃顿饱饭。” 
阿金面有难色道:“但是……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那燕两眼一热,怎料到自己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没有粮食,也得让弟兄们吃饱啊!她把头转向一边,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必要的话,就是杀战马,也得让他们吃饱!” 
突厥民族以游牧、打猎为业,逐水草而居,穿梭往来于广袤的草原。突厥人从小就能骑善射。没有马,穿越数百里的原野可以说寸步难行。马,成了突厥人的第二生命。今天,为了生存,不得不杀死心爱的战马。这哪是杀马,这是在砍自己的臂膀和双腿啊! 
那燕心情懊丧到极点,命令阿金与另一武将巡视警戒,自己一头钻进颉利可汗的帐篷。 
简陋的帐篷里光线很暗,颉利呆滞而木然地坐在阴影里。几天时间,他一下子变得苍老了许多。 
那燕鼻子一酸,叫道:“父王!” 
颉利似乎没有听见。那燕走近他的身旁,关切地问:“父王……你还好吧?” 
颉利好像从恶梦中醒来一样:“好?好!好!” 
那燕走到颉利对面坐下说:“父王,请你放心,事情还没到完全绝望的境地。” 
颉利长叹了口气,万分后悔地说:“如果我能听你的话,派你率军驻扎在铁山前谷地;如果我不那么大意,把所有精神都耗费在笼络唐俭的身上;如果我能提高警觉……” 
那燕忍不住却断颉利的话,恳切地说:“天下的许多事,都可以用’如果'两个字来欺骗自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命运。父王,现在最要紧的是明天、未来怎么办功!” 
“问题是,我们还有明天吗?”颉利对前途业已严心丧气。 
“只要我们有信心,怎么能没有希望呢?”那燕显然是在为父亲打气,其实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明天将会怎么样。 
颉利精神已经崩溃,不愿再说什么,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那燕无可奈何之下,说:“那我陪父王痛痛快快喝上几杯,总可以了吧?” 
颉利双眼一亮:“真的?太好了!” 
那燕将酒肉取来,两人便对饮起来。 
那燕已经很久没有与父亲单独喝酒了。原来与父王在一起喝酒总是兴高采烈,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心情颓丧地喝闷酒。两人谁也不言语,你一杯,我一杯,默默地喝着。 
到了深夜,父女俩都有了醉意。那燕问颉利:“父王,心情好些了吗?” 
颉利踉跄站起道:“什么借酒浇愁,愁会更愁?我现在……仿佛麾下又有了百万雄兵……仿佛又能够随时挥军南下……仿佛又能使李渊俯首称臣,使李世民胆战心惊……” 
那燕见父王如此说,心稍宽慰了些:“只要父王有这份壮志,……没有什么……什么事办不到的。” 
颉利突然想到什么,喃喃自语道:“只有一件事就……就办不到,就是你的亲娘过……过世得太早太早。” 
“父王!” 
颉利痛苦地摇摇头,接着说:“你的亲娘过世的时候,你才三岁……才三岁啊!我答应你的亲娘,一定要把你带大,但……但我毕竟是个粗手粗脚的大男人,只会教你骑马射箭,只会带你出征打仗,只会……颉利说着说着,已泣不成声。 
那燕也泪流满面,过去搀扶着颉利,道:“父王,你别难过……” 
“你叫我怎能够不难过?突厥亡了,突厥就败在我的手上!而你……而你,那燕,父王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啊!” 
那燕扶着父亲躺倒在一块木板上。颉利哭着哭着,睡了过去。 
那燕回到桌前颓然坐下。她真想放声大哭,使又怕惊醒了父亲。她强忍着,泪流满面。她已很难想起母亲是什么样子,她从小就没了母亲,没有母亲的日子是灰色的日子。 
她又倒了一大杯酒,哭着,喝着,也不知什么时候,她竟歪倒在桌子旁沉沉地睡着了。 
交拂晓时,阿金惊慌失措施跑进帐篷,高声道:“可汗!公主!不好了!” 
颉利与那燕迷迷糊糊醒来,还带有几分酒意地愣怔着。那燕问:“发生了什么事?” 
“我一大早醒过来,却发现……几乎所有的弟兄全跑掉了。” 
颉利酒意全消,急忙问:“我们还剩多少人?” 
“八个,只有八个了。”阿金带着哭腔答道。 
那燕又恢复了镇定,当机立断:“快,我们赶紧离开这里!” 
那燕与阿金保护着颉利可汗,率领八名突厥兵向吐谷挥汗国继续逃去。离吐谷浑越近,那燕越是紧张,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一条川道,两边是突兀的黄土塬。走在川道,那燕不由自主地抬头望了望塬上,只觉一片刺眼的目光,白晃晃地。 
突然,四周响起一片呐喊声:“活捉颉利!活捉颉利!”无数唐军自川道口蜂拥而出,堵住他们前行的道路。 
那燕一看,急说:“快突围!”一干人慌忙向黄土塬撤去。 
一切都太晚了。唐军士兵很快将他们团团围住,双方拚命厮杀起来。一时只见刀枪飞舞,银光闪烁。随着唐军的呐喊声,突厥士兵一个一个倒了下去。 
那燕眼看形势危殆,急向颉利大叫:“父王快走,这里有我挡着!” 
颉利不理,继续与五六个唐军士兵拼杀。 
那燕边战边大声催促:“父王快走,在吐谷浑会合!”并用刀猛拍颉利座骑,那马受到惊吓,狂奔而去。 
 那燕、阿金与两名突厥兵,边撤边挡住涌来的唐军兵马。 
唐军将士对那燕很是敬佩,而且她又在军中助大唐南征北战,所以对她总是手下留情。那燕虽是死拼,但众人只是远远地围着她,打一下就跑,让她有劲使不上。 
阿金和那两各士兵就处于险境了。阿金越战越猛,力气也渐渐不支起来。两名突厥兵这时已身亡,一名唐军士兵乘机绕到阿金身后,猛砍一刀。 
那燕见阿金受伤,猛扑过去。阿金大叫:“公主别管我……快走……!”鲜血从她的衣衫内渗了出来。 
那燕又挥刀砍向冲在前面的唐军士兵,然后回头抱紧阿金,噙着泪道:“阿金,我对不起你!” 
阿金硬挤出一丝笑容:“公主待我有如姐妹……我愿……快快去找可汗……”话来说完,阿金气绝身亡。 
那燕大叫一声:“阿金!”翻身抡起弯刀,杀了过去。唐军士兵一哄而散,向颉利追去。 
那燕孤零零一人朝吐谷浑赶去。她心情极为沮丧,又十分为父亲担忧,不知他是否脱离险境。她失去了孩子,又离开了世民,这个世上只有父亲一个亲人了,而现在他却吉凶未卜,这使她感到一片迷茫。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8   回复此发言    
 

 
263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四十二……2) 
颉利逃跑后,一路打马狂奔,无心恋战。从他当可汗以来,他很少失败过,而这次竟连自己的女儿也顾不上了,自己还算什么可汗啊! 
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颉利一见来者,登时面如死灰,全身颤抖着低头不语。任城王李道宗哈哈大笑道:“颉利,现在请你与我一起回长安吧!” 
至此,北讨突厥以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那燕在追寻父亲的路途,遇上另一支突厥人马。部众们紧紧围往那燕,握着弯刀向她逼来。 
正在这时,这支突厥的首领飞马赶到,大喝一声:“住手!” 
突利下马,走近那燕,叫了声:“阿妹!” 
那燕恼羞成怒地大叫:“早就跟你说过,不要叫我阿妹!来呀!杀我呀!” 
突利感到很难过,又想解释什么:“请听我说……” 
那燕打断突利的话:“你们为什么不动手?让我当俘虏?休想!”说着,那燕就要自刎。 
 突利情急生智,大叫:“颉利已经被擒了!” 
那燕一怔:“真的?” 
突利一看此招奏效,放下心来,道:“是被李道宗所擒,正要押解去长安。”说完一挥手,率领部众就要离开。 
那燕翻身上马,对突利说:“梅蓝为你结生了个儿子。” 
也许这个消息是作为回报,但足以令突利欣喜万分了。 
击破突厥、俘虏颉利的捷报传到长安后,百姓无不额手相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回太极殿内,李世民面带喜色,高居御座,接受百官们的庆贺。 
国舅长孙无忌奏道:“陛下,如今突厥败亡,百姓欢腾,真是可喜可贺!” 
房玄龄道:“长久以来的北方大患终告解除,的确值得庆贺!” 
程咬金也豪气十足地道:“陛下,消灭突厥,一统中国,实在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一时之间,魏征、秦琼、尉迟敬德等一干老臣也纷纷上奏。李世民听了,非常高兴,对文武百官道: 
“早先,国家初立,根基未稳,力量虚弱,所以太皇曾向突厥称臣,朕何尝不痛心疾首?深感蒙受奇耻大辱,因此下定决心,一定要消灭突厥。多年以来,朕进膳不觉味香,寝歇时时惊醒,就是想着要报仇雪耻。如今出师半载,就将颉利擒获,雪洗了几十年的耻辱,朕怎能不高兴!” 
“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再拜,由呼万岁。 
欢呼声停下后,李世民正色说道:“消灭突厥,固值得庆贺,但正如魏右丞所说,自今以后,我们要拿出全力,为天下百姓谋利造福……” 
这时,一内侍来报:“启禀陛下,四邻蛮族酋长君王,前来祝贺,请求晋见。” 
“快宣!”李世民更加兴奋起来。 
数十名周邻少数民族首领奇装异服,虬髯长发,一进大殿,都下拜行礼。 
李世民双手抱拳,道:“突厥灭亡,实为大唐幸事。你们不远千里,前来道贺,朕不胜感激,并诚致谢意!” 
一名蛮族首领穿着肥大的长袍,出列奏道:“陛下消灭突厥,威震天下,无与伦比,敬请接受我等一致所上尊号。”说完,回头一挥手,众首领一齐下拜,高呼:“天可汗!” 
李世民不觉好笑:“朕是大唐天子,难道还要兼办你们可汗的事吗?” 
众首领又齐声高呼:“天可汗!天可汗!天可汗!”欢呼声如雷鸣,久久回旋在太极殿上空。 
自此之后,举世民对西北边陲酋长君王颁发诏书时,一律自称“天可汗”。 
李世民一连几天都处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