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太宗李世民-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撤离晋阳城。
被围困了好几天的晋阳城里欢声雷动。李渊带着三个儿子来到城楼上。远远望去,最后一拨突厥兵马正在退却。不动一兵一卒便吓退了气势凶猛的突厥,李渊不由地欣喜万分。他拍着李世民的肩膀说:“世民啊,能保住晋阳这个老窝,可全是你的功劳。”站在一旁的建成、元吉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元吉更是妒恨不已。
李渊回到了府中。连日的紧张、劳累使他感到疲惫不堪。窦姨娘亲自端来了洗脸水,关切地问:“姐夫,听说你又当着建成、元吉的面夸奖世民了?”
“本来就该夸奖嘛!”李渊不以为然地说,“要不是他的计策,晋阳能不费一兵一卒就使突厥退兵吗?”
“夸奖世民是应该的,”窦姨娘说,“可是最好别因此刺激了建成和元吉,你说是吗?”
“噢,你看我又忘了。”李渊这才意识到了什么,连连说:“以后我注意就是了。”
窦姨娘绞好毛巾,温柔地递了过去:“你累了,快用热水擦把脸吧!”李渊伸手去接,一下碰到了窦姨娘的手,两人不由地像被电击了似地颤了一下,眼中同时一亮,却很快又熄灭了。
李渊先打破了尴尬,说:“我始终记得你姐姐的叮咛。”窦姨娘意味深长地说:“我从来就忘不了姐姐的嘱托。”她的脑海中又浮现出病危中的李夫人躺在床榻上,拉着她的手,哀怨地说:“老爷……他就是不懂得孩子们的心……这几个孩子都好强……好胜……弄不好……我们家会出大事的……你一定……一定要替我随时提醒老爷……要设法使他们兄弟关系融洽……让他们结成一条心……”想到这儿,窦姨娘便对李渊说:“怎样能够让他们兄弟之间没有隔阂,没有二心,是你这做父亲的最重要的责任。”
李渊为自己辩解道:“我已经尽力了。原先我就怕建成和元吉妒忌世民的才能,故意把他俩调到河东去,可是为了将来的大事,又不能不把他们调回来。大家在一起,难免有想法上的分歧与争执,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85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我只是遵照姐姐临终的嘱托,随时提醒一下你罢了。”窦姨娘幽幽地说,随后便转身出去了。
李渊望着她的背影,不知如何是好。
长孙无垢正在家里翘首盼望着丈夫归来。终于,满脸疲惫的李世民在回廊的尽头出现了。无垢急忙迎了上去,关切地问道:“突厥早已退兵,你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行辕里有许多善后事宜急待处理,所以回来晚了。”
无垢温柔地说:“你已经连续忙了好些日子了,先吃点东西,再好好地睡一觉吧。”
世民顺从地跟着她向房中走去。然而没走多远,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他停下脚步对无垢说:“已经好几天没去看公主了,我想先去看看她,你回去等我好了。”说完,撇下怅然的无垢,急急地向公主房中走去。
吉儿自从那日从密林中回来,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矛盾之中。她经过反复地思索和痛苦的斗争,终于下定了决心,要离李世民而去。荷香已替她收拾好了行囊,两人一起走出了客房,穿过花园,准备不辞而别。正在这时,世民快步迎面走来。意外地相遇,双方都不由停住了脚步。
“你要去哪儿?”世民见吉儿手臂挽着包袱,心里已明白了几分。
“离开这里!”吉儿毫无表情地说。
世民惊呆了:“离开这里?你为什么要离开这里?”
吉儿决绝地说:“于公于私,我都必须离开这里!”
“我不懂!”世民不禁惶然。
“你懂的,你只是不愿承认而已!”吉儿尖刻地说。“于公,你们已经决定起义反隋,目标正是我的父皇;于私,你已有了妻室……”吉儿说不下去了。
世民急切地扑上前,一把紧握住了吉儿的手,恳求道:“吉儿,别走!我们好不容易才团聚,为什么这样轻易地又要分开呢?再说,只要我们有心,很多事情是可以慢慢改变的……”
吉儿缓缓地抽回了被世民握住的双手,背过身去,眼泪不由地滚落下来,伤感地说:“我们能改变什么呢?告诉我,你能放弃起义反隋吗?我又能改变是父皇的女儿这个事实吗?还有……”
这时,长孙无垢突然在他们身后说:“公主,可否告诉我,你准备去哪儿?”吉儿低下头无力地说:“当然是去江都投奔父息。”无垢亲切地走上前,诚恳地说:“晋阳距江都何止三千里路!如今沿途各地,烽火四起,战乱连绵,到处都是反隋的兵马。以你特殊的身份,如何才能安全抵达目的地呢?”吉儿无言以对。无垢看了看世民,又说道:“我明白,公主很喜欢世民,世民也很喜欢公主。同样地,我也爱着世民。这件事其实我已想了很久很久,我认为,我们三个人一定可以找出一个最妥当的方法,和睦相处的。”
“不,我不能这么做!”吉儿内心痛苦地喊着。
无垢诚恳地对着吉儿说:“公主,我至诚地希望你能留下来,至少是暂时留下来,把所有的困难冷静地一一想过,再做打算,好吗?”
一时间,吉儿不知如何表白才好。看着这一幕,李世民也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他既为吉儿有所心动而欣喜,更为无垢的明智大度而折服。
议事厅里,一扫突厥来犯时的紧张与沉重气氛,众官员个 个神情激昂、精神振奋。李渊踌躇满志地说:“一旦入关成功,就废掉杨广,立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为帝!”
86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干嘛要立杨侑为帝?父亲大可取而代之,自称为帝呀!”李元吉急躁地说。
“四郎,这就是大人高瞻远瞩之处了。”裴寂微笑着代李渊解释道:“如此一来,非旦名正言顺,而且能号召天下。”
李渊说:“起兵入关之前,有件事必须有个妥善解决,那就 是突厥的问题。大家可有什么高见?”李渊用征询的目光看着众文武官员。
李世民站起来道:“孩儿建议由刘文静出使突厥,与之修好 结盟,以绝后顾之忧。”
李渊深表赞许:“这是上策。二郎可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 来大家听听。”
李世民朝刘文静示意了一下。早有准备的刘文静不慌不忙地说道:“属下建议大人亲撰一封信,递交给突厥的始毕可汗。文词语气不妨客气一点,但是该坚持的地方一定要坚持。突厥方面极可能会派兵助战,我们只能象征性地接受,而把问题转移到马匹上,希望突厥方面能够多多支援我们马匹,越多越好。兵员数目,则越少越好。”
李渊频频点头,命刘文静尽快出使突厥。
随后,李渊又说:“我等既然起义,就应该打起自己的旗帜,不能再用隋的旗号了。”李世民建议道:“民间已有歌谣‘桃李子得天下',这首歌谣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我们不如应了这句歌谣,以红白两色为旗,表明桃花红李花白的意思。”众官员纷纷附和。李渊欣然同意:“好,就用红白两色。最后就是西河郡的问题了。目前晋阳所属五郡之中,只有西河不从,而且郡守高德儒还杀了我们派去的使者,因此入关之前,一定要收复西河。”
建成一听,抢先道:“孩儿愿率兵讨伐西河,请父亲允诺!”
裴寂也在一旁帮腔:“大公子有这番志气,可喜可嘉,此去必能一战成功,大人就允诺他吧。”
李渊思忖片刻,说:“这是我们义军出兵的第一仗,关系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看就由建成与世民共同领军吧!从现在起,你们要加紧整军训练,不得有误!”
兄弟二人领命而去。
几天之后,刘文静来到了突厥大营。突利领着他进了始毕可汗的大帐。刘文静恭恭敬敬地把李渊的亲笔信交给了可汗。
可汗看完信,徐徐地站起来,对刘文静说道:“我突厥国同意同李渊的义军结盟,他答应事成之后给我们突厥的好处,我并无异议。唯一叫我不解的是,为何不让突厥派遣一支大军,协助你们起义反隋呢?”
刘文静微微一笑道:“这样做恐怕会适得其反。”
“此话怎讲?”始毕可汗看定刘文静问。
“回可汗,突厥派遣大军协助我方作战,必然会招致中原众多军民的反感,这样一来,就事倍功半了。不知可汗以为如何?”
始毕可汗思忖片刻,觉得刘文静说的不无道理,便说:“好吧,我就派一支精兵,象征性地协同你们作战好了。”
刘文静谢过可汗的美意,婉转地说:“派兵之事,目前尚可暂缓,因为现在我们的兵士还相当多,所缺的只是精壮有力的战马。”
“好!”可汗一听,爽快地应诺道:“就这么办吧,我先卖给你们马匹,需要时再拨给你们兵士。”
刘文静一听,大喜:“在下叩谢可汗!”
87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十…2)
隋朝的皇宫内,此时已是一片大乱。激愤不已的杨广,拼命地控制住颤抖着的身体,“霍”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拔出佩剑,冲着惊惶失措的文武官员嚷道:“李渊他……他真的起兵谋反了?”
宇文化及据实以报:“启禀陛下,根据确切军情,李渊不但杀了王威、高君雅,即将讨伐西河,而且公开宣言,要废掉陛下,改立留守长安的代王为帝!”
杨广大怒。他疯狂地挥舞着佩剑,乱砍乱劈殿内的梁柱,歇斯底里地喊着:“反了!反了!李渊,朕非要杀掉你这个叛贼不可!”
文武官员吓得乱作一团。宇文化及竭力保持着镇定,继续 奏道:“陛下,如今形势十分火急,务请陛下尽快拿出对策才好。”
杨广眼中喷火,狠狠地说:“李渊,我不会让你得逞的!立即传朕令,着大将军屈突通、宋老生,迅即调遣关中精兵,分别驻守河东、雀邑,互为犄角,不论付出多大代价,也绝不能让李渊进入长安!”
“遵旨!”宇文化及匆匆退下。
杨广收起佩剑,转过身来,正要向龙椅走去,突然一阵昏眩。一旁的汪英急忙上前扶住。好一会儿,杨广才又恢复了神志,他粗暴地推开汪英等人,踉跄地径自向后宫走去。众文武官员,一个个面面相觑。
后宫里,“张丽华”垂头坐着。萧皇后在一边说:“不管你是人、是鬼、是妖、是仙,也不管你真是劫后余生的张美人,或者是汪英讨好主子送来的替身,这段日子里,你的确使皇上过得舒坦、安宁。”她停了一会儿,又说:“听说,你不但是没有施媚祸主,反而时刻劝谏皇上远离酒色,一振朝纲。哀家着实感激你。”
“张丽华”仍低垂着头,低声说道:“贱妾不敢。”
“〃皇上不是没有实力,而是缺乏勇气,现在干戈已起,全要靠你去鼓励皇上了。”萧皇后对她抱有一丝希望。
“贱妾当全力而为。”“张丽华”仍低垂着头,不敢看皇后一眼。
这时,杨广嘴里喊着:“爱卿,爱卿”,向后宫赶来。
萧皇后急急说道:“全看你的了。”说完躲了起来。
杨广气急败坏地闯了进来。“张丽华”急忙迎了上去,妩媚地笑道:“皇上,皇上请消消气。”
杨广吼了起来:“现在火攻眉睫,叛兵四起,叫我如何消气啊!”
“张丽华”收起笑容:“皇上躲在江都,绝非上策,必须立 刻回到长安。”
“那不是叫我去送死!”杨广气急败坏地说。
“皇上的话也许有理。但那至少是勇敢战死,也比在这儿坐 以待毙要好。”
杨广发怒起来:“不!我不能回长安!决不回!”
“张丽华”毫无惧色,问:“皇上,妾身要斗胆问皇上,传 说皇上诛杀杨勇,弑杀君亲,可是真?”
杨广闻言,惊怒而又无奈。
“张丽华”又说:“皇上弑杀亲人要有何等勇气,怎么没有勇气对付敌人呢?”
杨广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皇上,张丽华爱的是一个举世无双的英雄,不是一个无胆鼠辈。皇上,请立刻集结兵力,重返长安,背水一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呀!”
杨广似乎被说动了,喃喃自语:“重返长安?重返长安?”
躲在一边的萧皇后也泪流满面。他们都明白,大隋的命运已经朝不保夕了。
这天夜里,李世民与吉儿来到花园凉亭中。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两人都心事重重,一时相对无言。突然两人同时开口:“吉儿,我……”“世民……”又同时停住。“你说吧……”“说,”吉儿哀怨地说道,“我已经没话好说了!”
“我知道你有许多话要说!”世民早已猜透了吉儿的心事。
“说了有什么用?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吗?”吉儿无力地说。
“这不像以往你说话的口气!”
“我已经不是以往的我了。”吉儿感慨万分,“我自己都想不到,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对人、对事的看法、想法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能说给我听听吗?”世民关切地注视着吉儿。
“世事变化,真犹如白云苍狗,这句话的真意我现在算是深切体会到了。”吉儿再一次感慨地说道。
“你竟然有这种感触?”世民略感惊异。
吉儿款款地说道:“别的不说,单以你来讲,原本献疑兵计,兴勤王之师,解父皇雁门之危难;可现在你却要起兵反他,陷父皇的城池。这么大的变化,我会没有感触吗?”
世民解释道:“‘木之折也必通蠹蠢,墙之壤也必通隙。'事物的变化总是有其原因的。”
吉儿痛苦地说道:“你反他、叛他,我并没有责怪你,可是你竟然当着我的面骂他!你难道没有想过,他毕竟是我的亲生父亲!”
世民温柔地拉起吉儿的手,抚慰道:“吉儿,你要知道,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哼!”吉儿甩开了他的手,愤然地打断了世民的话,“这种借口说给无知的百姓听,或许他们会相信你;对我说,你不觉得选错了人吗?”
世民耐心地说道:“你误会了我们的意图。如今打着反叛你父皇、消灭大隋旗号的势力,大大小小有一百四十多股,可以说是遍地烽火。如果再没有人出来平息这些跟盗贼没有区别的匪众,所有的黎民百姓都将永无宁日了!”
吉儿沉默了。李世民换了一个话题说:“吉儿,我们好不容易才见了面,不要让这些事来烦扰我们了。”他轻柔地拥住吉儿。吉儿再也忍不住了,在世民的怀里饮泣起来:“我知道……父皇的所作所为确实不对……可是,他毕竟是我父皇啊!”世民轻轻地抚摸着吉儿:“不用说了,什么都不用说了。”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任时光静静地流逝。
良久,吉儿抬起脸来深情地注视着世民:“明天你就要走了?”
“很快就会回来的。”世民在吉儿的耳边悄声说道。
“打仗的事情怎么说得准呢!”吉儿不无担忧。
“我有把握可以马到成功。”世民安慰道。
88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吉儿又沉默了,望着一轮明月陷入了遐想。
“你在想什么呢?”世民轻轻地转过她的脸来。
“唔……我在想,下一次月圆的时候你会在哪里?”
“如果我不在你身边,一定是在思念你。”世民深情地说。
“不可能!”
“为什么?”
“你明日出征之后,一定戎马倥偬,奔波在战场之上,何来时间思念我?”吉儿怅然道。
“这样好吗?”世民用充满爱意的目光凝视着吉儿,“不管我身在何处,只要是月圆之夜,我一定会对着皓月呼唤你。”
“真的?”吉儿感动地说,“我也会向明月倾诉我对你的思念。如果你能静心倾听,我想明月一定不会辜负你我的心意,把我们的相思传达给彼此。”
两人再次紧紧地拥在一起。一轮明月在夜空中静静地注视着这对有情之人。
这边,李渊与窦姨娘、无垢正在商议着世民与吉儿的事。
李渊问无垢道:“我听你姨娘说,你对出云公主的事有所打算?”
无垢回道:“父亲,媳妇并不是有所打算,只是有个想法,还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你倒说说你的想法。”
“不知父亲是否知道公主流落在外的原因?”无垢试探地问道。
“我已经听说,是为世民。说起这件事来,我觉得委屈你了!”李渊略带歉意地说。
“媳妇不是这个意思,是觉得公主住在府里,时日一久,难免引起蜚短流长。”
李渊赞同地点点头:“这话倒是真的,再加上不懂事的四郎……”
无垢接着说道:“所以媳妇想请父亲早日为公主与二哥完成大礼。”
李渊大为惊讶:“你要他们早日完婚!那你一一?”
窦姨娘在一旁替无垢说道:“无垢对我说,世民认识公主在先。她并不计较什么名份,只要能让公主与世民完成心愿就好!”
李渊深受感动:“你的胸襟实在宽大,世民有你这么个贤内助,我这做公公的真该替他庆幸。不过,我李家绝不会过分委屈你。尽管公主是皇上的掌上明珠,但你总是我李家明媒正娶的媳妇,这一点,你就是想推让我也不会答应。”
窦姨娘也劝说道:“这是对的!无垢,你也不要再推让。”她转而对李渊说:“姐夫,现在你就择个日子,早早让他们完婚吧!”
“可是,明天世民就要领兵出征了。”李渊想了想,“这样好了,现在我们什么也不提了。等世民凯旋归来,当天就给他完婚,让他有个意外的惊喜!”
这话正巧让从外面进来的李元吉听到了。他想了想,急急地转身离去。
第二天,校场上到处飘扬着红白两色的旗帜。准备出征西河的义军战士个个精神抖擞,在建成和世民的率领下,接受李渊的检阅。
这是起义后的第一支出征队伍。这次出征的成败关系着李氏帝业能否兴起,李渊因此特别慎重。他不但让两个儿子共同领军,而且还选派了温彦博做他们的谋士。
检阅完毕,李氏父子三人与温彦博盟誓:团结一心,共创大业。随后,建成与世民告别父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日,世民与建成经过一处民宅,见几名义军正在卸下民宅的门板,搬走院内的柴禾。这家的老两口带着媳妇与小孙子在一旁恐惧地望着,敢怒不敢言。李世民上前喝道:“张得胜!”那位正在卸门板的兵士转过身来,见是世民与建成,忙撇下门板,跑过来行礼:“属下在!”
“你在干什么?”李世民厉声问道。
“将军,属下正在向这位大爷借门板和柴禾呢!”
“你这是‘借’吗?”世民气愤地问。
“难道还要买不成?”张得胜不解地嘟囔着。
李建成忍不住在一旁劝解道:“二弟,何必为这种小事烦恼,我们走吧。”
“不,这可是一桩大事。”李世民认真地说,“从今以后,不管义军向百姓要什么东西,哪怕是一针一线,都要照价付钱。”说罢便示意跟随的武将把钱交给了老大爷。
在一旁感激不已的老两口带着媳妇和孙子忙向李世民叩谢。老大娘激动地说:“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也没瞧见过这么好的军队!”媳妇也感动地说:“婆婆说得对,神明一定会保佑你们的。”小孙子奶声奶气地插言道:“你们一定会打胜仗的,爷爷,对不对?”“对,对,当然对!”老大爷一连声地说。李世民听了,不由欣慰地笑了。
89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一路上,李世民军纪严整,赏罚分明,受到了广大将士的爱戴和沿途百姓的欢迎。所到之处,百姓们扶老携幼,夹道欢呼,纷纷给义军递来茶水和慰劳品。义军战士也不白拿百姓的东西,所受之物均当场付钱。
西河郡府内一片紧张,一名武将向高德儒报说:“郡守,李建成与李世民所率的叛军已经抵达西河城下了!”高德儒一听,忙跟着武将登上城墙。放眼望去,只见阵容浩大的义军已经团团围住西河城,摆好了厮杀的阵势。
一身戎装的李建成远远见高德儒出现在城墙上,和世民策马来到城下。二人在城下勒住战马,建成指着高德儒高声叫阵:“高德儒,你还不快开城门投降?”高德儒毫不理睬。建成被激怒了,大声嚷道:“你杀了我们的使者在先,不肯投降归顺在后,再这样执迷不悟下去,你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城上的高德儒向身边的武将示意放箭。顿时,雨点般的箭矢向建成他们射来,世民忙策马上前,将建成救出了险境。
回到帐中,建成仍愤愤不平:“那高德儒分明是虚张声势,我们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发动攻城呢?”
李世民冷静地分析道:“大哥不要动气。高德儒见我军初抵西河,便闭城不战,以逸待劳,为的是避开我军之锐气。如果现在就发动攻城,只怕会适得其反。”
建成不以为然道:“那么该怎么办?”
世民笑而不答:“到时候你自然就明白了。现在我想去巡视一下,一同去如何?”
建成稍加迟疑,便跟着他走出了军帐。
义军军营整齐有序,到处都有兵士在来回警戒。世民他们走到一处帐前,发现担任警戒的一名义军兵士面有病容,便停下来问道:“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没……没有。”那名义军兵士矢口否认着。建成眉头一皱:“既然没病,就拿出精神来,好好站哨!”“是!”
这时旁边的一位义军兵士说道:“报告将军,他确实生病了。而且,他家里的老母亲也重病在床。”世民听了,当即下令:“周阿顺,你马上派人替代他,让他好好养病。另外,再派人立即请医生,不管花多少钱,也要医好他母亲的病!”生病的兵士感动地连忙跪下:“将军大恩大德……”世民忙扶起他,关心地说:“快别说了,把病养好才是最要紧的事。”
这时,传来了一阵喧哗,李世民忙和建成一起奔过去。只见卫兵正在阻止一群想通过哨卡进城的百姓,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一位老者抗议道:“你们凭什么不让我们过去?”
“这是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通过这里!”
“可是我家住在西河啊,不让我回家,你可知道我家人会有多担心!”
“是啊,我妻子快要临盆了,我特意从外地赶回来的,你们不让我进去,这可如何是好!”另一名男子嚷道。
一位老妇人也哀求着:“兵爷爷,就行行好吧!我仅有的一个孙儿病了,我好不容易买了药回来,你们却不准我进去,我的孙儿他会……他会……”老妇说不下去了。
卫兵冷酷地说:“命令就是命令,求也没用,你们死了这条心吧!”百姓们哗然。
正在这时,世民与建成快马赶到了。问明情况后,世民下令道:“让他们回西河去吧!”建成一听,一脸的不高兴:“这不是以人力支援高德儒吗?”
世民解释道:“不然。高德儒残害百姓,多一个人进城就等于他多了一个敌人。况且,我军为民除害,城中的百姓尚不知晓。放这些百姓进去,可以替我们广为宣传啊!”一席话说得建成默然。李世民随之下令道:“从现在起,要让西河的百姓们自由出入。”在场的百姓不由地欢呼起来。
很快,西河城内到处都在传说议论李世民的义军如何军纪严明,体恤百姓,秋毫无犯。守城将士的军心也动摇了。这时,李建成方恍然大悟,意味深长地对世民说:“我终于明白了,你所谓的时机,指的是民心士气啊!”世民微笑着说:“不错,我们应该记住,民心士气可以载舟,也能覆舟。现在既然时机已经成熟,明天一早,我们可以攻城了!”
李世民的见解果然应验了。在民心士气的双重鼓舞下,攻克西河城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镇守西河的隋军纷纷倒戈呼应,城里的百姓打开城门,迎接义军的到来。高德儒见势不妙,正想仓惶出逃,却被手下两名倒戈的兵士杀死。很快,西河城上便飘扬起了红白两色的义军旗帜。
这真是一场干净利落、漂漂亮亮的大胜仗。从出兵晋阳到凯旋归来,前后只用了九天的时间。
凯旋这灭,李渊亲率元吉和文武官员到城外迎接。众多的百姓和义军喜气洋洋,等待着凯旋大军。忽然军乐大作,世民与建成率领的义军出现了。人群中欢声雷动,载歌载舞。李渊欣喜异常。
世民与建成飞马来到李渊面前,翻身下马施礼:“有劳父亲大人亲自相迎,实在不敢当……”
“哈哈!”李渊开怀大笑,“应该的,应该的!你们兄弟首战告捷,收复西河,真是大吉大利!照你们这样用兵,即使横行天下,也会毫无阻挡的了!”
一旁的元吉不由醋意大发,嘟着嘴说:“都是父亲不让我随军出征,所有的光彩,全被他们抢走了。”
李渊劝解道:“元吉,你还年轻,有待好好磨练。再说,以后征战还多,会少得了你的吗?”
元吉欲言又止,心中仍是不平。李渊转过身来,慈爱地握住世民和建成的手:“你们都很辛苦了,快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
李世民回到府中,长孙无垢已在内厅设下家宴。她亲自为世民添酒端饭,不停地给他夹菜,关怀备至地说:“你一定要多吃一点,补补身子。”
世民想起了吉儿,他放下碗筷,问道:“公主好吗?”无垢身子微微一震,略带慌张地说:“她……她很好……”
“吃过饭,我要去看她。”
无垢连忙劝阻道:“你累了,还是先睡一觉吧,起来再去看她,好吗?”世民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听从无垢的安排。
睡梦中,世民看见全身素白的吉儿身上沾满了斑斑的血迹,异常凄切地向他缓缓走来,不断地呼唤着:“世民,世民……”李世民不时大叫起来:“吉儿……吉儿……”他惊醒了,出了一身冷汗。在一旁照料的无垢急忙扶起他,关切地询问道:“你怎么了?”世民心有余悸,紧张地说:“我做了个恶梦,梦见公主满身是血,我要去看她!”边说,边下床更衣。
无垢一边帮着他更衣,一边忧心忡忡地说:“不能不去吗?”
世民一听,立刻起了疑心:“公主她……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没,没有。”无垢极力掩饰着慌乱,世民将信将疑:“没有就好!”他边走边系衣带,朝公主房中奔去。
不知所措的无垢心神不安地坐在床榻上发呆。
第十一章
李世民脚步匆匆地走过回廊,来到客房外。他敲了敲门,无人理应,再敲,仍无动静。他推门而入,呈现在眼前的是人去楼空的景象。世民吃惊地呆立房中,神情茫然。
这时长孙无垢悄悄走来,站在世民背后满眼含泪地说:“她失踪了。”
“你是说……?”
无垢点头:“公主离开这里显然不是自愿的。”
世民无法置信,忍不住大声吼道:“她什么时候走的?快告诉我!公主究竟是怎么失踪的?”
无垢缓缓抬起头,泪流满面:“三天前……”
无垢话音未落,李世民摇着无垢的双肩,焦急地说:“三天前,你发现了三天,你居然延迟了三天才告诉我,这是不可宽恕的,你知道吗?”
无垢生气地甩开李世民的手,激动地说:“从一个做妻子的来说,丈夫的身体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