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色冲天-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的理直气壮,这就是于鑫。安平的手不觉狠狠地抓成了拳头状,手指压在手心中将原本红润的手掌挤压的发白,整个人已经处在了暴发的临界点。只是安平知道,现在不是跟于鑫翻脸的时候,一定要忍住自己的脾气,总有一天自己会跟于鑫新帐旧帐一起清算个干净。
不过,不翻脸,不代表任人欺压,适当的时候也要让于鑫知道,在这个办公室里不只他有脾气,谁都不是好欺负的。作为一个孤儿,安平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应对复杂的事务,在道理讲不通的时候,大多的时候都是拳头说话,这也养成了安平性格刚烈的特点,虽然此时初来乍到刻意的保持着低调,却不代表可以任人欺压。况且,于鑫这种小人,别说还没上位呢,就是真正上位了,你若是一味的忍让,日后难保他会得寸进尺,脑子里一个强烈的声音怂恿着安平,反击,反击,狠狠地反击。
“你这是什么态度,刚刚上班就目无领导,干个工作还挑三拣四的”于鑫火了,有如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腾的一下站起身来,指着安平叫骂了起来。
安平居然敢把报表给扔了回来,这卷了自己的面子是小事,这态度可是大事。于鑫一直认为安平是农业学校的科班出身,比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乡村兽医强的不是一点半点,而从安平参加工作不过一个多月,基本上就挑起了农业办的业务大梁,对他的仕途绝对是个威胁,这也是于鑫一直针对安平的主要原因。而今天安平的拒绝让他感到这个威胁更加强烈了,若不能把安平的这个势头打压下去,于鑫知道自己将要寝食难安。
“于领导,你这话可不对了,挑三拣四我可不敢,扶贫帮建还是上周你最先提出的意见,李主任最后敲定的,安排在前,我得先去落实了,有问题你找李主任反映,就像你说的,我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兵,可不敢否决领导的意思”一个没忍住,这矛盾还是暴发了出来,安平的心里也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了。不过,事已至此,既然已经针锋相对了,退缩是不行了,哪怕接下来是撞的头破血流,也不能再当缩头乌龟。
“哎呀,哎呀,多大点事啊,于子,你现在可是关键时期,穿的这么板整,怕是熊老板要找你谈话了,可要注意群众基础啊,小安刚刚参加工作,你可要拿出老大哥的姿态来,这样才能让人心里折服,一味的欺负新同志,可不好。小安你忙你的去,报表的事情不用你管,主任来了,我替你解释”两个人针锋相对,一场激烈的争吵就要展开,躲在一旁看热闹的方红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展示自己协调能力的机会。只是方红的协调怎么听怎么有一边倒的意思,一上来就给于鑫扣上了一个群众基础的大帽子,回头又指出了他欺负安平,气得于鑫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方姐,麻烦你了,我先下村了”在二对一的情况下,于鑫是闹的越大,丢人现眼的就越大,无疑这场反击自己赢了,只要于鑫还要脸,这个哑巴亏就得咽下去,安平看着于鑫,心里露出一丝不屑,扭过头冲着方红眨眨眼,给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似乎有一种默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去吧,去吧,下午记着回来一趟,主任要跟领导汇报工作,没准需要你写材料呢”安平笑了,这表明承了自己的人情,方红心中欢喜,心里不停的嘲笑着于鑫就是一个二货,放着安平这么能干的兵不拉拢,不是二货是什么。反过来看自己,就是有先见之明,几次明着暗着的拉拢安平,这不安平就在于鑫的压力下倒了过来吗,这叫什么,这就叫厚道,这就叫天遂人愿。
不知不觉的,方红居然取代了于鑫发号起施令来了,有条不紊的安排似乎她才是农业办真正的主人。而恰恰方红的心中也是这么想的,镇政府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了自己和安平的帮衬,那就是没有群众基础,你于鑫就算当上了主任不也是光杆司令吗?你一个半路出家的野兽医,能玩得转若大的农业办。而且,别看你搭上了倪书记的线,那又能怎么的,谁背后还没个领导?这个农业办主任还说不定要花落谁家呢!
第20章 拉赞助()
走出了镇政府,安平长出了一口气,闷着头向西街村村委会走去,脑子里不停地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一幕。和于鑫之间的碰撞来的太过突然,虽然从于鑫的一贯作派可以看出来,这个碰撞想来是早晚的事情,这一点安平的心里有着充足的思想准备。本来,安平已然做好了与于鑫冲突之后破罐子破摔的打算,却没想到在方红的干预下,这次碰撞最终变得有些虎头蛇尾,也算是让自己捡了个便宜,否则以于鑫的小心眼,怕是不好收场。
不过,安平也知道,这次争执虽说暂时告了一个段落了,但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自己已经把于鑫彻底得罪了个透,仇视的种子已经种在了他的心里,接下来又该如何跟他相处,实在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至少短期内,安平没有答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见招拆招了。
“桑支书,又来麻烦你,你有时间吗?我有点想法想和你汇报一下”虽然桑长岭嘴里叼着烟卷,两只脚搭在办公桌上,要多悠闲有多悠闲,但安平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客气是多余的,人家拿你当个人,你就该表现出尊老爱幼,谦和有礼的样子来,若是觉得自己是镇干部,就可以凌驾在桑长岭这个村干部之上,那保准什么事也干不成,若是碰到个心眼小的,没准还会挖坑让你跳,让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哈哈,安干部,你这说的是啥话啊,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就是一个农民,要汇报也是我跟你汇报,你可是镇里的干部”虽然嘴上不肯接受安平的客气,但看得出来,桑长岭对安平的客气很受用。隆兴镇里有那么几个年轻干部,不知天高地厚,一下到村里就跟大爷似的,呦五喝六,指手划脚的,桑长岭虽然不说,但心里对他们也厌烦的不行。都是年轻人,不比不知道,两下一比较,孰高孰低自然一目了然。
“安干部,有事你说话,老哥哥我跟你对撇,再跟我客气,我可不高兴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安平给面子,桑长岭不含糊,当了十几年的村长,这人都要成了精,哪还不知道安平找自己是有所求。有所求好啊,往短了说,能让安平将自己在青纱帐里的乱事烂在肚子里,往长远了说,这叫投资,若是安平今后能混上一官半职的,那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西街村都是一件好事。
“桑支书,昨天我回去琢磨了一下,想要真正的帮着老于家母子脱贫致富,单单给钱给物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教他们学一个技术,种植反季节蔬菜,只把这技术学了去,一年成个万元户我不敢保,但摆脱贫困绝对没问题”种植反季节蔬菜是个新鲜事物,春红姐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不会无的放矢,可以无条件的相信自己,但要让于家母子也无条件相信自己这个小青年那不现实,哪怕自己是镇里的干部也不行。
不过不要紧,于家母子不相信自己,不代表他不相信桑长岭,只要把桑长岭说动了,不拘他是连哄带骗,还是强制要求,将种植反季节蔬菜的事情落实下去是保证没问题了。另外,安平提前找桑长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化缘,李万水虽然把安平派出来了,可没给安平一分钱的活动经费,单单靠安平不过几百块的积蓄,想要把福利院和于家两组温室大棚建起来,可是不现实的一件事情。
不得已的情况下,安平想到了桑长岭,本身于家是西街村的村民,西街村党支部、村委会有义务帮着群众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桑长岭这个人瘦驴拉硬屎,是个要脸,要面子的人,给要把话说到位了,不论他认可不认可安平的想法,他都会有所表示。这样的一个极品存在,若是不找他拉点赞助的话,安平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反季节?蔬菜?这反季节可是个新鲜词,这蔬菜就是种菜吧?安干部你可别哄我,拿我们老农民不识数,这西街村家家都种菜,可没听说谁家种菜种成万元户的”安平说的郑重,桑长岭听的认真,可安平说完了,桑长岭琢磨琢磨安平的话感到不尽不实,这给点赞助,花点钱是小事,若是被安平忽悠了,闹出了笑话,这脸可就丢大了。
“桑支书,你听我解释一下,怎么说呢,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数九寒冬,你推出一筐青翠的黄瓜到市场上卖,得卖多少钱一斤”几次接触,安平了解到桑长岭的文化素质并不高,更多的是工作过程中所积累下的经验和智慧,跟他说专业,技术之类的,他听不懂,莫不如直接拿金钱来举例子。
“还多少钱啥啊,去年过年,我老娘鱼呀肉啊啥的吃的多了,就念叨着想吃黄瓜爽爽口,我就去市里买了几根,都是从关内运到清江的,八块一斤,他奶奶的是真黑啊,几根黄瓜要了我二十多块。嗯?安干部,你的意思是说反季节就是在冬天里种黄瓜”拿钱物举例子,桑长岭更有代入感,根本不用安平继续演示,自己就找到了更恰当的例子,远远比安平想像的理解能力更强,这说着说着,似乎意识到安平的话里有话,忍不住的把目光描向了安平,脑子里闪现的不再是翠绿的黄瓜,而是花花绿绿的钞票。
“呵呵,就是这个意思,不只是黄瓜,茄子,豆角,柿子,辣椒,只要夏天的蔬菜都能种,通过室内育秧,温室培植,掌握好技术要领,就能在冬天里种出夏天的蔬菜,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看到桑长岭的眼晴都冒出了蓝光,安平知道这事已然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不断地给他增加信心,让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搞成反季节蔬菜,一定能见到切切实实的经济利益,那么所有的困难将不再是问题。
“科学?冬天里种菜,这事可妖道”科学是什么,概念太大,一时半会的桑长岭琢磨不透,但数九寒冬能种植夏天才有的蔬菜,怎么听怎么觉得有些荒谬,哪怕明知道安平作为镇干部,不可能没事拿他开涮,眼神中也透着几分的怀疑。
“对,要不怎么叫反季节蔬菜呢,事实上,反季节蔬菜在其他地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我现在掌握的技术水平看,我有七八成的把握把这个反季节蔬菜搞成功。只是,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和我今后的前途,我不允许出现丁点的差错,如果能得到你的支持,我会回农校请我老师再帮我参谋一下,确保做到万无一失”桑长岭询问的只是种植反季节蔬菜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对自己本身却没有过多的怀疑,这说明桑长岭对自己还是比较看重的,安平觉得成事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支持?怎么支持?我年轻时也种过菜,但大冬天的种菜?呵呵呵”话虽然没说完,但桑长岭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明白了,半信半疑中透着咱啥也不懂,你可别问我的意思,显然对安平所说的话还有着深深地怀疑。
“桑支书,你是支部书记,又是村长,是见过世面的,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于家母子一年到头守在田间地头,哪知道什么是科学?能相信我这一个刚上班的小年轻能在冬天里种出蔬菜来?所以我想请你帮我做好于家母子的思想工作,让他们配合我把这个反季节蔬菜搞起来”连桑长岭这个村干部都对反季节蔬菜持有怀疑态度,那基本上处在半文肓状态的于家母子能相信自己,并跟着自己埋头苦干才怪了呢。不过不要紧,桑长岭是西街村的土皇帝,这强迫也好,要胁也罢,只要他想把问题落实下去,任于家母子再心有不愿,也要把掉门牙往肚子里吞,绝不敢违逆桑长岭这个西街村一号首脑的意愿,只要把这个前提条件做好了,这个实践田也就建成了,等到成果出来了,所有的犹豫和质疑也就一扫而空了。
“再有就是,呵呵,有些不太好开口。桑支书不瞒你说,我是个孤儿,从小在福利院长大,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自己半工半读赚来的,磕磕绊绊的才把学业完成,这会才刚刚上班,我的积蓄不过几百块,所以单靠我个人的力量,想要帮着老于家建成蔬菜大棚,这力量有些单薄。我听说村里有个砖厂,就想找你要点砖和水泥起个架子,如果你觉得为难的话,先佘给我也行,等到见了效益,我保准先还给你”哪怕事先在私下里打了无数次腹稿,可事到临头,安平还是觉得有些难以启口,孤儿的经历让安平比任何人在伸手要东西上都要敏感许多,所以,这话一出口,安平的脸变得滚烫起来,羞涩的有如红布一般。
第21章 画饼()
“安干部这就是你不对了,你帮着我们西街村的村民脱贫致富,这是好事,哪还能让你个人出钱呢,砖和水泥是不?拢共不几百块的东西,咱村里出了。不过,安干部我这也有个事求你,我家里有三个儿子,大的和小的我都不操心,就这个老二,文不成,武不就的,整天无所事事,我觉得你这个反季节蔬菜靠谱,那个你在教授老于家的时候,能不能让他也跟着学习学习,若是懂了这么一个技术,我这后半辈子也就少操心了,你看这事行不行”在桑长岭的认知里,安平不声不响的就把黄大发的烤烟病虫害治好了,那无疑说明安平在农业技术上是有水平的,那么这个反季节蔬菜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若是抢得先手,把这个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技术学到手,那就意谓着捧了一个金饭碗,这个好事上哪找去。
而且,这前面有安平带着老于家在趟路,若是不成,损失的不过是村里的几百块钱和搭上一些人工,谁也没规定扶贫解困必须得一把成不是,这点小损失,他这个村长担的起。然而,这种植反季节蔬菜若是成功了,这可就了不得了,继老于家之后,学会了技术的自己立马将这个反季节蔬菜大棚搞起来,钞票自然滚滚而来,这两下一比较,哪多哪少,桑长岭的心里有着一笔清楚的帐。
“这有啥不行的,别说是你儿子,就是村里其他的村民想要学习,我都可以教,若是西街村的老百姓能通过种植反季节蔬菜富起来,也代表了我的工作成绩不是”安平乐了,桑长岭倒是个人精,眼光也是犀利,自己不过刚刚起了一个头,他就能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的利益,单单从这份眼光来说,他这个村干部无疑是合格的。
不过,这对自己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早就琢磨着先在老于家搞个试点,通过种植反季节蔬菜把自己在隆兴镇的声名打出去,然后扩大影响,幅射到整个西街村,甚至是整个隆兴镇,进而奠定仕途发展的基础。这自己还没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呢,桑长岭就把这个突破口率先摆在了自己面前,安平不知道,是不是该表扬老桑一下,他真的很上道。
“村民啥的就别搞了,又是搞基建,又是扣大棚的,种子化肥啥的也不是小钱,投入不小,搞的多的,蔬菜的价格就得下来了,最后赚不到钱,又哭又闹的,费力不讨好”安平肯让自己儿子跟着一起学技术,桑长岭很高兴,可安平的大方有点过劲了,居然还要带着全村人都学,这让桑长岭的心里就不太自然了。老于家孤儿寡妇的学也就学了,没钱没地的,哪怕搞的再红火,大不了就是一个脱贫,成不了什么气候。可若是全村的村民都学了,又哪能显出他老桑家在西街村的超然地位来,又哪能显示出他这个村长的声势来。
“呵呵,桑支书,说什么党员干部为群众谋福利的空话大话,我就不说了,我单单给你算一笔帐,你琢磨琢磨哪多哪少”桑长岭的斤斤计较,安平哑口失笑,这个人很精明,但也有着农民自私自利小心眼的局限性,什么事都想吃独食,以保持其在村中的超然地位,这点小心思安平不用深想都能听出来。不过也好,既然你有心,那就从他的私心入手,造福一方是安平给自己的仕途确定的目标,绝不允许有任何绊脚石出现。
“若是你一家种植反季节蔬菜,人力物力总是有限,不过投入十几二十亩,估计你的家底就该折腾空了。菜种出来了,你想批发,数量太小,不值得那些菜贩子大老远的跑一趟,就得你组织人到市场上叫卖,两头兼顾,费时费力。可反过来看,若是你带领全村都种植了反季节蔬菜,西街村的名声也就打出来了,菜源充足,那些菜贩子可就要排着队上门来了,运费你得省多少,劳力你得省多少”再好的菜种出来,卖不出去的话,就是一堆垃圾,而桑长岭看到的利益只有眼前这一块,头脑中压根就没有市场的概念,更不懂得销售的真正含义,对如何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没有清楚的认识,这就是他局限性的所在,要想理顺这个局限性,还得从他自身利益着手。
“桑支书,郊县有四十万人,清江市有三百万人,你一个吃不了这么大的市场,若是你带领全村一起种菜,把所有村民都带富了,大家能忘了你的好?大家能不听你的指挥?这不但能巩固你在西街村的地位,更是福及子孙的事情。而且,西街村的反季节蔬菜成了规模,你这个支书振臂一呼,把村里的菜农归拢在一起,结合考虑市场需求,怎么销售,如何定价,都由你来主导,形成一种垄断式的经营,你和西街村就是想穷都难了”这做大才能做强,安平觉得有必要把农业生产经营的思路灌输给桑长岭,提高他的眼界和视野。经济利益,政治地位,还有延及子孙的福泽,安平给桑长岭画了一个巨大的饼,虽说只是一个画饼,但安平不认为桑长岭这样一个有些精明,有些小农思想的农民能抗得住如此三个方面的诱惑,只要他能接受自己的思想,那么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桑支书,这事你先琢磨琢磨,什么事也不可能一促而就,时间还来得及,只要有那么一个大致的方向,咱们慢慢再充实细节。那个做通老于家母子思想工作的事就拜托给你了,我单位还有事,就先走了。回头咱俩再详细研究研究”一张巨大的画饼将桑长岭的心思彻底搅乱了,以致于整个人歪着脑袋陷入了深思,安平知道自己的这番话他听进心里去了,只是一时之间还无法完全理顺过来,要不然也不会变得混混噩噩的。左右这时间上不急,让他慢慢想着去,总有想明白的时候。
“这事干得过!嗯,安干部呢”安平猜的不错,此时的桑长岭已然深浸在一个巨大地画饼之中,头脑中呈现出一副美好的景象,在这景象中有数不清的钞票,有各种的荣誉,还有村民的拥护和领导的表扬,自身已然有神化的迹象,这种强烈的满足感让桑长岭沉醉不已,脸上不觉得露出甜甜的笑容。及至从美好的景象中清醒过来,一拍大腿下定决心的时候,才发现安平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然离去了,心中升起一阵无法诉说衷肠的婉惜。
“安干部虽然年轻,但有知识,有水平,脑袋活络,绝非池中之物,听他的错不了”从办公室里跑出来,向镇政府方向望了望,哪里还有安平的影子,桑长岭心有不甘,想要将安平追回来好好研究一下思路,却又生生的压下了心思,扭过头向自家走去。只说不做可不是他桑长岭的作风,想要得到安平的悉心指导,那就得拿出个态度来,示之以诚一向是桑长岭取信于人的优良传统。
“老二家的,你去镇里拉块肉,买条鱼,抓紧回来炒几个菜屋里的你去到老于家,把于家嫂子和胜子叫来,就说我请他娘俩吃饭,还有把田寡妇也找来,一会你们俩个陪着于嫂子”一进家门,桑长岭就冲着自家婆娘和儿媳妇喊开了,安平想要帮着于家脱贫,事情就得从于家着手,只要于家的大棚起来了,菜种出来了,就证明安平不是在耍花枪,农民都是讲究眼见为实的,有这么一个现实的例子在这摆着做示范,那么分阶段,分步骤的在全村把大棚蔬菜铺开也就容易了许多。
“你有钱没地花咋的,请她娘俩吃啥饭啊,你就是想赚名声,给送点米啊、面啊啥的,不就得了”作为村干部的婆娘,桑长岭的家属还是有一些头脑的,请客吃饭也得请那些对自家有利用价值的人,很明显于家孤儿寡母穷的叮当响,绝不在有利用价值这个范畴之内,眼看着老桑要把钱花在她们娘俩的身上,无疑就是一种浪费的举动,心里自然是老大的不高兴。
“滚你个碎嘴子婆娘,一天到晚瞎喳喳咋,让你去你就去,哪那么多屁话,再让我听到你在哪瞎咧咧,年我不扇烂你的嘴”桑长岭在村里霸道,在家里一样霸道,一家之长的威风可不是盖的,眼珠子一瞪,顿时骂声四起,吓得她婆娘身子一机灵,果断地闭了嘴。
“这就去,这就去”跟桑长岭生活了一辈子,他的婆娘对老桑了解至深,自然知道桑长岭是无利不起早的主,能请于家嫂子吃饭,显然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只是想到在村里穷的都要揭不开锅的孤儿寡妇居然要在自家登堂入室,这心里还是有着几分的不甘。
第22章 敲打()
于家母子如约而至,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上,心中有些忐忑,想不明白村长为什么会请自己娘俩吃饭,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只是村长请客,哪怕明知道摆的就是鸿门宴,于嫂子也不敢不来。在西街村,桑长岭的霸道和蛮横可是能止小儿夜啼,别说她老于家无依无靠的孤儿寡妇,就是村里的几家大姓在桑长岭的面前都乖顺的有如小猫一般。
“于嫂子,来来吃块鱼,这难当家,家难当,这些年村里的条件有限,村长就是想照顾你,也得考虑其他人的想法,这多了少了的都不是,你可要理解村长的难处”既使自诩见过几分世面,但在村长的面前一样不敢造次,胜哥面对着满桌的酒菜坚难的吞了吞口水,却是随着母亲的规矩,一动也不敢动,酒桌上的气氛有些怪异的沉闷。同样是寡妇,田桂花与于嫂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由她横在中间活跃气氛最是恰当不过,哪怕田桂花不知道桑长岭摆出这么一桌酒席是为了什么,仍然迅速地进入了角色,一边给于嫂子夹着菜,一边长吁短叹的感叹世道的艰难。
“理解,理解,这些年多亏了村长和大妹子的照顾,要不然我这日子可真过不下去了,现在还欠着村里的提留,我这心里老感激了”自打接到桑长岭的约请,于嫂子想的最多的还是几年来拖欠村里的提留款,虽说只有千把块钱,但对眼前的于家来说,这千把块钱无异于天文数字,生怕村长摆的这桌酒席就是先礼后兵,催要提留的鸿门宴。
“于嫂子,你吃菜,胜子也别客气了,随便吃。这提留什么的就别说了,回头我跟其他干部商量一下,你家的困难大家都知道,拖欠的提留就算了。”于家母子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连筷子都不敢伸的样子让桑长岭很满意。在他的理解中,村民就得对他这个村长有畏惧的心理,这是威望的一种体现,只要有了这种畏惧,那一切事情都会按照他的思路落实下去,从目来看,自己整敲打于家娘俩的开局不错。
“啊!谢谢村长,谢谢村长,我,我”村长一张口,拖欠的提留就免了,这最担心的事情居然就这么解决了,幸福来的太突然,于嫂子除了感谢以外,一下子激动的语无伦次。
“于嫂子,说句实话,这些年来,我这个村长对你们娘俩关心不够,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这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你都知道,我这一碗水得端平了,我也为难。头些年,你家于大哥活着的时候,我们也是不错的朋友,也没少替我打下手,这感情我都记在心里。不管是从前于大哥的老感情,还是今天你们娘俩过的坚难日子,我都不能置之不管”感情有没有,这话不好说,但乡里乡亲的,总是大面上能过得去,这落在桑长岭的嘴里就变成了收买人心,积攒威望的机会,把自己的形象在于家母子的心里无限高大起来,总有在村里被传扬开来的一天。
“以前没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前几天我带着镇里的安干部到你家去,你也看到了,那可是我特意请来帮助你家的,别看安干部年轻,那可农业学校的高材生,是个有本事的人,黄大发那百多亩烤烟地都要绝收了,他一去三两下就给救过来了。这一次,我求了安干部好长时间,才让他掏出点真本事来,胜子,还有老二你们两口子,都给我听好了,过段时间,安干部会教你们在大冬天里种青菜,这可是个绝活,你们几个务必要认真学,一定要把安干部的技术掏干净了,你们就是西街村的种子,今后西街村能不能富起来,就看你们几个的了”反季节蔬菜怎么种,安平介绍的不是很多,桑长岭也是一知半解,桑长岭转述起来很费劲,但不妨碍他将这个冬天里种菜的技术无限夸大,夸大到出神入化,最终披上一层神秘面纱的地步。
“村长,仁义啊,胜子,快给你叔磕头,要记着你叔的大恩大德”果然,桑长岭无限夸大的一番话让满桌子人齐齐地陷入了失神的状态,这正是他要的效果。好一会儿,于嫂子一声尖叫,泪流满面的拉着儿子要给桑长岭磕头,冬天里种青菜,那是夺天地之造化的本事,这本事村长居然让自家去学,这是祖宗积德了。而村长的这种大恩大德,不让儿子磕个头哪能显示出自己的诚意来。
“于嫂子,别这样,别这样,老二家的,快把你大娘扶起来”磕头做辑就不用了,但于嫂子娘俩这个态度,桑长岭还是很受用的,能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自己的这番敲打算是起了作用,也不枉自己把她家介绍给安平去帮扶,也不枉自己下了这么大的功夫。
“你们几个都给我听好了,安干部是有真本事的人,能让他悉心教授,是我卖了老脸求来的,你们一定要好好学,把这个冬天里种菜的本事学到手,有了这个本事,今后咱们西街村,冬天家家都种菜,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垄断清江冬季蔬菜市场,那个时候,家家都能富起来,我这个村长也就对得起村民的希望了”现学现买,上午从安平口中听来的产业化,规模化,垄断经营的新名词这会都用了出来,唬的几个人一楞一楞的,而能喊出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的口号来,桑长岭觉得自己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
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于嫂子激动取代了之前忐忑不安的心情,时不时的教说儿子给桑长岭敬酒以示感激之情,而年轻帅气的安干部自然也成了酒桌上讨论的对象,而安干部所掌握的反季节蔬菜种植的绝技也在桑长岭有意无意的引导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只是桑长岭和于家母子却不知道,在他们眼中已然有被神化迹象的安平正一脸沉重的坐在镇政府食堂里愁眉苦脸的接受着罗叔的批评。
“长能耐了啊,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