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业经-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的金色身相,顿时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纷纷跑到世尊前供上各种花,
恭敬顶礼令佛欢喜,右绕三匝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去。世尊此时破颜微笑,
身放白、红、黄、蓝四种光,光上照天界,下彻八寒八热地狱。地狱众生
各自觉得冷暖舒适,都误以为是业报已尽当转生它方世界。后来知道是世
尊的慈光给他们消除寒苦热恼,便对世尊生起了极大的信喜心,因此而转
生到各个天界,同时得到了无常(Ani…ccam)、苦(Dukkha)、空(Sunnata)、
无我(Anatta),共偈曰:“生起出离心,入于如来教,摧毁诸四魔,谁人
能行持,清净梵戒行,远离诸轮回,灭尽诸痛苦。”佛光随后绕三千大千
世界三匝复入白毫间。阿难尊者见此,恭敬合掌请问:“世尊,如来正等
觉无因无缘不会放光微笑,今世尊以何因缘面显微笑身放四光?唯愿为
说,愿乐欲闻。”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来、正等觉无因无缘是不会
放光微笑的。今吾见五百扎德沃人以信喜心供养鲜花,右绕我三匝故,彼
等当于十三大劫中不堕恶趣,再十三大劫转生天界享受欲乐,然后转为人
身出家(Nikkhamamana)修行(Padipata),在阿兰若处独修三十七道品而得
独觉果位,其名曰:无愿独觉。以此因缘,令我破颜微笑,身放四光。”
    时诸比丘闻此,复请问:“世尊,彼等往昔以何善业对您作鲜花供养?”
世尊告曰:“诸佛善逝是往昔积集善业,我亦如是。本来一切众生的业不
会成熟于器界的地水火风,而是成熟于自身的界蕴处。所谓:‘纵经百千
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那是在久远前第二个大阿
僧祗劫时,有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燃灯佛(Dipamkara Buddha)出世。
燃灯国王安住在燃灯王宫内如理如法的掌管上下,举国安泰,佛法兴盛,
无有战争灾难,人人都安闲度日。有一次,燃灯国王准备恭请燃灯佛光临
王宫应供。同时派人特邀其部下的具财子国王到时也能参加应供。(译者:
以后堪布、活佛到汉地去了,居士们应该象燃灯国王一样通知别人,不要
保密。密法是该保密的却不保密,堪布活佛不该保密却偏要保密,密法是
有传承的应该保密,对堪布活佛保密却至今未找到传承。)此具财子国王
也是财富圆满行大布施者,他已是十二年如一日地恒行上供下施。这次,
他准备作最后的五大供养:金盘、金掌、金瓶、五百嘎夏巴涅及一位美女。
    在另外的地方,有二位婆罗门的儿子在一婆罗门上师前学习《吠陀》,
学了很久,想报答上师恩德却又苦于没有财物。后来他们听说了具财子国
王好施,就前往求施财物。在他们未到前,具财子国王的天尊告诉他:‘今
来二人,一名贤慧,一名智慧,他俩前来求施,如果你将五大供品奉献给
贤慧,则胜过你十二年的上供下施功德。’言毕不久,果真来了二人,具
财子国王把他俩迎进宫中,一问之下知道是贤慧后,就满心欢喜地将五供
品献给了贤慧,而贤慧仅是没有接受美女,其余的四供都欢喜纳受了。因
为他觉得自己已受梵行不淫戒,不宜接受美女。可这位美女却是钟情于贤
慧,愿意随他去,在一旁悄悄地说:‘贤慧,既然国王已把我赐给您,还
是接纳我吧!’贤慧还是毅然地谢绝了。这时美女已是无处可依,便独自
朝燃灯国走去了。见一位卖花的人,她就把全身的金银珍宝交于卖花摊主,
并要求道:‘我把这些很值钱的金银珍宝全交给你,以后我将每天定时来
取一朵青莲去供养天尊。’(译者:这里所谓的天尊,也许是燃灯佛,在
经论中有时佛和菩萨也可用天尊之名。)
    贤慧得到四大物品后去供养他的上师,上师唯有五百嘎夏巴涅没有
接受。当晚,贤慧就做了十个梦:一是自己饮用大海水;二是行走于虚空;
三是手持日轮;四是手持月轮;五是乘国王的马车;六是乘仙人的马车;七是
骑大象;八是骑天鹅;九是骑狮子;十是登悬崖。清晨醒来,他觉得稀有,
便四处探询能解梦的人。后听到附近有位具五神通的仙人擅于解梦,他便
前去求解。仙人告曰:‘此梦非吾所能解,听说最近燃灯国王将恭请燃灯
佛去王宫应供,届时汝亦可前往;请求燃灯佛解你的十种梦相。’贤慧听
毕,就前往燃灯国。与此同时,具财子国王也率八万大臣前往燃灯国。
    燃灯国王为供养燃灯佛,在前七天就规定:国内所有鲜花一律交给王
宫以备供养燃灯佛,任何人不得违越!因此,全国大小地方没有一朵花敢
留下来。那位美女还是照例去取她每日订购的一朵花,卖花者说:‘您看,
国王有约,不得留一朵花,我已全部上交了。’美女稍作默然,尔后很有
把握地告诉卖花人:‘你去莲池边看,以我福德力,肯定池中有绽开的莲
花。’卖花人半信半疑地走过去。果然,池中有绽开的七朵青莲。他觉得
稀有,回告美女:‘奇哉!奇哉!我刚刚全采了,怎么突然又有新开的七
朵青莲?’美女让他采下,他怎么都不敢去采,因为害怕有违国王条规。
美女灵机一动说:‘不要紧,你去采来后,我把花放在宝瓶里用水养着,
任何人都不得见的,放心好了。’卖花人采来了花,美女把它们装在宝瓶
里,藏在身上往城中去了。此时,贤慧也到了燃灯国,他自言自语:‘我
没有供品很不应理,应该找些鲜花供养燃灯佛。’于是,他走遍全城的大
小花园,从东门出,北门进,四处寻找鲜花。可是一无所得,正失望地往
回走时,又与那位美女不期而遇了。以贤慧婆罗门的福德力,美女藏在宝
瓶中的青莲从瓶中露出来了。
    贤慧婆罗门见到了开在瓶外的七朵青莲,很想借此供佛。于是他上
前对美女商求道:‘我给你五百嘎夏巴涅,能否把青莲花给我?’美女定
神看了看贤慧婆罗门,故意不肯地说:‘噢,是你呀!不就是当初不愿接
纳我的那位婆罗门吗?怎么?现在想要我手中的花?我当然是不会给你
的。’但美女还是忍不住又接着问他:‘不过……,您要花到底做什么?’
贤慧说:‘别无他意,只是想借花献佛而已。’美女略微思考了一下说:‘给
你倒可以,但我不要钱,只是要您发个愿∶生生世世让我作您的妻子。否
则,我是不会给您花的。’贤慧听后很真诚地对她说:‘我一生好行布施,
将来生生世世中将会布施自己的妻子、儿女,甚至我自身的血肉,你还是
好好考虑考虑。’美女说:‘无论如何,在您以后的布施中我绝不造任何
违缘,只要您现在发愿就可以。’(译者:这个故事在义城王子为婆罗门
布施儿女时其妃不愿,王子劝他:‘你曾经发愿……’当时她回忆起往昔
之愿)之后,美女将五朵莲花送给了贤慧,并同时发愿:‘您何时成佛转
法轮,我就何时作您的弟子行持佛法,乃至未成佛间,我生生世世作您的
妻子。’
    燃灯佛光临燃灯王宫应供的日子临近了,宫庭内外,大街小巷扫洒
清洁,无有瓦砾沙石,地平如掌。用甘露水、涂香、妙香敷撒大地,种种
幢幡、宝盖、伞盖林立,庄严着宫城内外,环境非常悦意。燃灯国王手举
百幅宝伞,率领他手下各持宝伞的大臣们,具财子国王也率领他手下的八
万眷属们一起前往迎请燃灯佛,在佛前顶礼合掌祈求:‘恭请世尊及众比
丘光临我王宫应供!’燃灯佛率众比丘默许前往。一路上,燃灯国王手持
百幅宝伞举在佛的上方,其余的随从也打着宝伞。这时,燃灯佛给他们作
个加持,他们每个人突然间都觉得在亲自为佛打伞。燃灯佛被隆重地迎请
到王宫,当佛的双脚跨在门槛上时,整个大地震动,盲者复明,聋者能听,
喑哑说话,跛子能行,疯狂者恢复正常,难产孕妇顺利生子,余多苦缚众
生各自自然解脱;大象、骏马能说人话,布谷鸟等也叫出悦耳的声音,各
种乐器不击自鸣,美妙动听,大地鲜花怒放等等。出现许多瑞相。不计其
数的众生,各持香花纷纷对燃灯佛顶礼供养。在这热闹非凡的拥挤人群中,
贤慧、智慧及美女三人也随众想亲近燃灯佛。当时,燃灯佛以慧眼观察到
贤慧婆罗门是众多人中福报最大的人,就想给他一个机会,马上用神变下
了一场大雨。结果;拥挤的人众都被雨淋散了,贤慧三人就马上去亲近佛
陀。他以无比的欢喜心把五朵莲花供养了燃灯佛,燃灯佛加持这五朵青莲;
马上大如车轮,并上升到燃灯佛头顶的上空,如伞盖一样,佛陀行走时,
这五朵青莲也跟随着;佛陀安住,这五朵青莲也停留。美女见了生起很大
的欢喜心,把剩下的两朵也供养了燃灯佛,佛陀加持后也大如车轮停留在
佛陀的双耳旁而随佛陀一同停留。燃灯佛在前行,贤慧见前面泥泞不堪,
就把自己的头发铺在地上,对燃灯佛祈求:‘如果我能现前菩提果位,成
就转法轮的话,就请佛陀的双足在我的头发上踏过!’果然,佛陀在贤慧
的头发上踏过了。当时,智慧却生了嗔恨心,想:怎么佛陀把贤慧作畜生
一样对待,竟然从他头发上踏过,不应理。后来,燃灯佛对贤慧授记:‘你
将来得解脱现前无上正等正觉,号释迦牟尼佛,成为三界轮回的唯一明
灯!’授记毕,刹那腾入空中,离地约七多罗树⑴(Tala)高的虚空中,
刚才践踏脱光头发的贤慧同时又长出了新头发。在场的无数的信众都有目
共睹,生起了信喜心共同发愿 :愿我们将来在释迦佛的教法下成为声闻弟
子。(译者:当上师如意宝(Cinta Mani)讲解到此处时,禁不住泪水横溢,
哽咽良久,深深地劝诫大家:即使将此身心奉尘刹,也难足以报佛恩,更
令人痛心的是有些人披如来袈裟,吃如来的饭,还天天破如来的教规。大
家好好地想一想,当时我们也在其中发愿的话,现在可能已得解脱了;但
转念一想毕竟我们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得出家守戒,也许当时我们也
在其中发愿。可是在座的有些人在当时连一只蚂蚁都不是,非常痛苦。深
忆这些前后因缘,释迦佛对我们的慈恩深似大海、广似虚空,如果我们与
世尊在因地没结上缘,现在不可能出家修行,不定将轮回到何时?每每我
自己想这些末法年代的众生,报佛恩者寥若晨星,内心难以抑制地痛苦。)
美女也深深发愿:以今天供花之功德,愿我将来在释迦佛转法轮时成为他
的声闻母,在未成佛之前生生世世作他的妻子。时诸天人见了也发愿 :在
释迦佛转法轮时我们愿成为佛的首座声闻。(后佛于鹿野苑转法轮时有八
万天子证得圣果,即此缘起。)那些被燃灯佛踏落在泥坑里的头发,燃灯
国王把它捡起来,具财子国王求得了,数了数有八万根,就分给了他手下
的八万大臣,他们回去后都做了发塔(Kesa Dhatu)。(译者:以前燃灯佛、
迦叶佛时,做发塔非常重视,供养功德很大; 但现在,一般若上师健在是
不能修发塔的。上师也一再强调,他在世时任何人不得用他的头发修塔。)
贤慧得到授记后,燃灯国王、具财子国王和其他许多信众对他作了欢迎和
供养。当时,贤慧问智慧是如何发心的,智慧说:‘完了,我算是完了,
当时燃灯佛在踏你头发时,我生了嗔心(Dosa)。’贤慧听了很可怜他。他
们一起去佛前出了家,贤慧很快地精通三藏,后来转生到兜率天;智慧则
堕入地狱。众比丘,当时的贤慧婆罗门就是现在现前菩提果位的我,因供
花于燃灯佛前的果报;我在轮回中也得到了很大的福报和安乐,以此善根,
我得无上正等觉果位,也是有很殊胜的因缘,得果后又受五百扎德沃人的
供花其缘于此也。” 
(26)无畏与鼓声
—孩童发心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王舍城,准备徒步去舍卫城。途中走进了一片寂静的森
林, 林中有些令人畏惧的猛兽,世尊在树下小憩。小憩后就继续走,阿
难看见一个路叉口就禀白世尊:“世尊,通往舍卫城有两条路,一条是直
的;但有很多狮子、猛兽等;很可怕;一条是弯弯曲曲的,但没有什么违缘。
请问世尊;我们该选哪条路?”佛告阿难:“如来、正等觉从无任何畏惧,
走直路就是了。”佛率众眷属朝着直路走了。路旁有两个孩子正在玩耍,
他们看见佛的庄严身相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一个手拿小鼓一个手拿弓
箭,蹦蹦跳跳地跑到世尊旁边。对佛陀恭敬顶礼后说:“世尊走这条路有
猛兽很可怕,但我们可以作您的侍卫保护您。”世尊笑着问:“你们怎样
保护我?”一个说:“如果猛兽来了,我就摇小鼓吓唬它。”一个说:“如
果它们来了;我用弓箭射它们。”(师言:曾在石渠求学时,我们有四个
人去观音上师那里朝拜。当时,三天三夜都下大雪,又没饭吃,非常困难。
到了一个地方有二十多条狼在狂吼,我们几个都很害怕,有的拿人腿骨笛
吹、有的摇手鼓,都没有吓走狼。后来祈祷上师,狼才慢慢散了。)释迦
牟尼佛听了很高兴,觉得他俩发了清净的心,积累资粮很圆满,就告诉他
们:“不用给我护身,你们已经圆满资粮,可以回去了。”这时世尊放光
微笑,光绕三千大千世界后入于白毫间,以示他们将得到独觉的果位。(佛
陀身光入处的不同,其授记众生的去处也不同。如:授记过去事则光融入
于世尊的后面,授记未来事光入世尊的前面,授记去地狱光入世尊的脚掌,
授记去傍生道光入世尊的脚跟,授记去饿鬼道光入世尊的脚拇趾头,授记
转生人道光入世尊的膝盖,授记转生天人光入世尊的肚脐,授记为大力转
轮王光入世尊的左手掌,授记为金轮王光入世尊的右手掌,授记得声闻果
光入世尊的脸面,授记得缘觉果光入世尊的白毫间,授记将得无上正等觉
光入世尊的顶髻。)阿难合掌请问:“世尊,今以何因缘放光微笑?”世
尊告曰:“刚才的两个天真的小孩对我生起清净的欢喜心故,将于十三大
劫转生人天享乐,尔后转人身出家在静处独修三十七道品,证得独觉果位。
一名无畏独觉,一名鼓声独觉。故我放光微笑。”(译者:可能有人怀疑:
为什么此经中有很多情节基本相同?我认为这是世尊的愿力所致。凡发愿
单独与佛结缘者至少也将得到独觉果位,在众多人一起结缘时不一定授记
仅得独觉果位,肯定是发愿力。上师说:这次讲《百业经》的目的有三个:
一是为一切众生发起一个大悲心;二是对上师三宝生起永不退转的信心;三
是对因果产生坚定不移的信解。故大家不要辜负我的这片期望。) 

(27)宝海童子
—供养佛塔  俱生具宝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位富如多闻天子的大施主,娶妻后他
们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其妻怀孕后,有许多不共的瑞相:所居宫殿自然
显出佛幢、宝伞等各种严饰;大地开满鲜花,芬香四溢;所睡的床也变成天
人的宝床……等等。这些瑞相令施主疑惑不解,他担心妻子着魔了或遭到
夜叉的危害,于是找了一位相士问究竟是什么原因?相士告诉施主,并非
遭到违缘;而是因胎儿的福德力故显现。听了这话,施主放心地回去了。
十月过后,妻子生了一个非常可爱且端严的男婴。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
胎盘,无血污的垢染,非常洁净,俱身有宝珠、璎珞、天衣等严饰。仆人
们准备给他沐浴时,想脱下他身上的服饰,可刚脱下来,马上又自然显出
一套,(师言:本来出家人不能穿白衣、不能佩戴饰物,但象这种俱生的
特殊情况是开许的。如:在释迦佛其它公案中的白衣比丘尼,因她福报显
现;生来就著天人无垢的白衣;另外有一位经常去饿鬼道的“桌新吉”,
他俱生就带一付昂贵的金耳环,复摘复现。这些于戒律中都是开许的。)
仆人没办法,只好遵其母言合衣沐浴。浴毕将他抱上床,床刹那就变为妙
宝大床,房顶上显出一个非常庄严的宫殿,宫殿上方有宝幢、宝幡、巴达
等,宫中有五彩缤纷的鲜花和芳香扑鼻的香水,床前显出一个宝塔,塔里
有各种宝藏,取出很多宝藏也无有减少,非常稀有。施主内心无比喜悦,
给孩子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诞生仪式。因他生下来家中宝藏如海,故取名宝
海童子。宝海童子由八个姨母用牛奶、酸奶、油饼等护理喂养,他如海莲
般迅速成长。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有非人为他铺地毯,非人、天人散鲜花。
长大后他精通了文学、医术及八种观察,父亲为他造了春夏秋冬四个宫殿,
宫殿上宝盖幢幡自然出现,很多天女也下凡与他一起戏乐,他尽情享受着
这美好的生活。
    后来,他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了很大的信心,独自思维:世间的人天福
报我已享受够了,现在该出家,精进修行,断除生死轮回的一切痛苦。之
后,他做了广大布施,使许多穷人得到安乐,在佛陀教法下出家。出家后,
不管到什么地方,还是很多非人为他铺地,为他举宝幢,很多天女也跟着
他。其他出家人都觉得:这是搞什么?他自己也是为此苦恼,便去问世尊
这一切该如何对治。世尊告诉他:“你观想这一切都不必要,它自然会消
失。”他依教奉行,果然一切都消失了。他觉得很轻松,更加精进修持,
不久断除了三界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请问:“世尊,宝海童子以何善业得生富贵之家,相貌端严,
俱身有各种宝饰,生下来身无垢污,自然显现宫殿、宝塔、鲜花,所到之
处非人天人为他铺地散花?以何因缘对三宝生起信心出家得证罗汉果位?
唯愿为说,愿乐欲闻。”
    世尊告诸比丘:“这都是他前世发愿力(Adittha…na Bala)。贤劫人寿
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施主,
富如多闻天子,对三宝很具信心。他特地建了一座经堂,迎请迦叶佛及其
所有的眷属,供养各种甘美的饮食,请他们沐浴,还将迦叶佛的头发和指
甲造塔供养。他见很多飞鸟在塔上筑巢拉撒觉得这样很不应理,就在塔上
再修一层楼并以幡盖、宝伞装饰,室内用璎珞等装饰得非常圆满。后来,
他发愿:以此善业,愿我生生世世转生富贵之家,相貌端严,俱身有各种
宝饰,生下来身无垢污,自然显现宫殿、宝塔、鲜花,宝藏任人取之不尽,
所到之处非人、天人为我铺地散花,然后对三宝生起信心,并在释迦佛的
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众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施主就是
现在的宝海童子,当时有如此善业及愿力,故今生他获得世间一切圆满,
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果。”







(28)宝  喜
—舍自生命  救五商主

    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到鹿野苑。在鹿野苑森林中有忄乔陈如等五
比丘⑴(Panca Vaggiya Bhikkhu)(阿若忄乔陈如(Kondanna)、安页革卑
(Asajit)、拔提(Bhad…rika)、十力迦叶(Dasabala Kasapa)、摩诃拘利
(Ma…hanama Kulika))在苦行,他们远远地看见世尊向他们走来时,就共
同商定:“沙门果达玛今天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一刹那都不应对他恭敬,
不得起身迎接礼拜,只是坐在那里招呼一下:‘你来了,请坐!’就可以
了。因为原来我们一起苦行,后来,他就不是少欲知足了,每天吃的是饭
菜、酥果、芝麻等许多甘美丰盛的食物,还用热水沐浴,这些行为很不如
法。他今天来是可以,不要对他多做其它的侍奉。”渐渐地世尊已经临近
了,以其内在的威德力,五比丘都不由自主地有的敷座,请佛入座;有的
端来温水,请佛洗足;有的接过袈裟;有的接过手杖、钵盂并热情地说:“果
达玛,您来了,请入坐!”世尊知道他们都违背了自己内部的誓言,但还
是缄默不语。入座后,五比丘直呼世尊的名,直接叫世尊的种姓,语气态
度仍有失恭敬。(师言:在学法的弟子中,对我有信心的会恭称:法王如
意宝(Cinta Mani)、金刚大阿  黎、大恩上师、勇列吉祥贤等,但那些对
我有看法的人则直呼我的名字,这些对我是无利无害的。但按规矩:对传
法、灌顶等六种上师必须要有一个自己最恭敬的称呼,不能直呼上师之名,
否则,果报很大。这在许多经论中有专门的教证。)释迦牟尼佛对他们说:
“你们不应该对我如此称呼,这样你们自己将在轮回中恒时受苦,对圆满
一切功德的如来、正等觉必须有相应的恭敬称呼。”听了世尊的这些话,
他们也就直言不讳地说:“以前你和我们一起苦行,你没有得到圣者的一
些功德;现在,从功德和智慧方面好象你也没有什么增长,不同的是你求
名利、不知足、不少欲,多贪食物,享用热水沐浴……。”世尊就问五比
丘:“现在,我身色金黄,诸根调伏,你们没有现量见到吗?”五比丘异
口同声地回答世尊曰:“见到了,见到了。”然后世尊慈祥地对他们讲:“我
们修行要想得成就,就不能堕入二边:一是不能过于耽著世间的享受;二
是不能使五蕴(Panca Khandha)过于受苦,毕竟是欲界众生,堕入任何一
边都不易成就。 (师言:在一般欲界凡夫修行的过程中,如果世间各方面
享受过于优越,则不易生起出离心;如果太苦了,无食充腹、无衣蔽体就
不安,身不安则道不隆, 所以大乘论典中讲不堕两边,应行中道。)远
离二边,当依现前菩提的中观道。”五比丘听了世尊的开示后,态度迥然
不同,对佛生起了恭敬心,祈求传法。于是,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
迦牟尼佛,从此便开始为他们转法轮。
    此时,世尊与五大比丘共住在鹿野苑附近的森林中,他们把化缘与
听法作了适当的安排:上午两位比丘留下听法,三位比丘去城中化缘,回
来与大家共享;下午三位比丘听法,两位去化缘。这样一起共住了很长一
段时间,世尊为五比丘传授四谛法⑴:苦谛⑵(Dukkha Sacca)、集谛⑶
(Samudaya Sacca)、灭谛⑷(Nirodha Sacca)、道谛⑸(Magga Sacca)。应知
苦而断集,灭集而修道。(世尊在此作了广泛的演说,详见藏文原版)此
五大比丘听受四谛法后,都摧毁了三界的一切烦恼,获证阿罗汉的果位。
世尊初转四谛法轮,欲界、色界的人、非人、天人等听说佛在鹿野苑转法
轮,都议论纷纷。此时许多众生请问:“世尊,此五大比丘以何因缘从轮
回的大海中解脱出来,获得无上菩提之珍宝?唯愿为说,愿乐欲闻。” 世
尊告曰:“不仅是现在我把这五大比丘从轮回的大海中救脱出来,往昔我
也曾用自己的生命把他们从世间的大海中解救出来。”“请问世尊;往昔
是怎样把他们从大海里解救出来的?”世尊曰:“久远以前,印度鹿野苑
由梵施国王执政。当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财富圆满,无争无灾,佛
法兴盛,国王也是声望极高,为世人所公认。在这个吉祥圆满的国度里有
位名叫‘宝’的大商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很
庄严的孩子:其身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等等。商主为他举行了隆
重的诞生仪式,因父亲特别高兴,就给他取名‘宝喜’,用牛奶、酸奶、
油饼等上好的营养品喂养着宝喜,他如海莲般地迅速长大。年少的宝喜对
文理、观察、衣服、珍宝、如意宝(Cinta Mani)、香、药、大象、骏马、
兵器等八种观察法都已精通无碍。且具有大慈大悲心,常藉父母之力对贫
穷的人作大布施。一次,宝喜的父亲生病了,他就采些根、茎、叶等配制
成草药,想方设法地给父亲治病。但终因没有疗效,其父亲去世了。宝喜
用黄、红、白、蓝四种布将尸体裹起,供养了很长时间,尽了子女对父亲
的孝道后,才把父亲的尸体抬到尸陀林去。后来,梵施国王为宝喜加冕,
封他为大臣。宝喜大臣经常辅助国王处理很多国事,如商业贸易,外交等
等。原来,宝喜曾借先父之财富做了大布施也满了很多众生的愿,可他想:
那些财 富都是先父积累的,如果我自己想行布施就应该凭自己的能力才
应理;仅借先父之财富来布施,别人会讥笑:‘这人没有一点福报,只借父
亲的财富来布施, 这是不应理的。’我应该自己积累财富广作布施。于
是他便通告下面的人:现在你们当中生活困难、财资匮乏无钱交税者,谁
愿意跟我一起去大海里取各种珍宝?这个通告发布后,约有五百商人纷纷
牵着牦牛、骆驼、驴、骡等满载着出海的资具,经过大大小小的城、镇、
森林、荒原等抵达大海边。宝喜大臣用五百嘎夏巴涅包了艘大船,并且安
排了五位负责人:一位负责饮食的生活委员;一位负责调解人际争论矛盾的
治罚管理员;一位负责排水清理船舱的卫生员;一位负责全舱财务的管理员;
一位负责观察天气方位、下锚起锚的巡逻员。当五百位商主见到波涛翻滚
的大海时,心惊胆战怕得都退失了信心。这时,宝喜大臣叫巡逻员如理如
实地把去大海的利益功德介绍给各位商主们听。于是巡逻员高声地对他们
说:‘南瞻部洲的商主们,这次出海远航能取到如珍珠、蓝宝石、海螺、
宝石、珊瑚、金银石藏、冰珠石(带在身上能制止各种传染病、瘟疫)、
红宝石、右旋海螺等各种珍宝,你们当中谁需要这些珍宝,并且想对自己
的父母、妻子、儿女、奴仆、亲友满愿,还能对比丘、仙人等做供养,想
得到今生与来世的安乐,就上船与我们同舟共济!’听了这番话,大家争
着往船里涌。人太多了,宝喜大臣又叫巡逻员如理如实地将去大海的一些
违缘告诉他们。于是巡逻员又高声地对他们说:‘南瞻部洲的各位商主们,
海中取宝诚然很殊胜,但可能会有很多违缘,有很多大得连人都可吞得下
的鱼,又有可怕的黑风会掀翻轮船,直接沉下海底,有专门吃人的鲸鱼、
嘎巴和西西玛等大鳖鱼(梵语摩羯),还有穿蓝色黑色衣服的海盗会抢走
财产等违缘。你们当中谁愿舍弃自己的父母、妻儿、奴仆、亲友的,自己
也是能舍身忘死的,我们可共同出海!’听了这些话,一些胆小的都下了
船。这样,正合这艘船的载重量,就准备正式启锚远航。照例启锚前解绳
三次、警告三次:“今天要远航,大海有种种的危险,是否真要去?”这
样依次解下第三根系索后,剩下的一部分人稳坐在船舱里,大船扬起风帆,
如云般驶向宝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