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业经-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你所修持的天人梵天,有什么疑问尽管问我,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
法,我都为你解答。’‘那请问修成人间梵天需要什么条件?’‘只需要
断除人间不净的障碍。’‘哪些是人间不净的障碍?’‘人间梵天的障碍
是大妄语、生贪心、嗔心、愚痴心、妄想和吝啬等无明烦恼,断除这些,
将来可修成梵天。’说毕不见了。火护心想:既然梵天如此相告,在家里
修持是很不方便的,有生之年,自己应该去一个寂静的地方精进修持梵天。
尘王得知遍入大臣想出家,便亲自拜谒遍入大臣。在他面前恭敬顶礼,遍
入大臣告诉尘王:‘您千万要听我的话,以后好好护理国家。现在我已对
一切权势都毫无兴趣了。’尘王恳切地问:‘重卿,您不要这么说,是尘
王我没满您的愿?还是有人从中害您?不然的话您为何不愿助我辅政?’
‘既不是您没满我的愿,也不是有人从中害我,只是我听了非人的忠言相
告后,才决定这么做的。’‘非人是谁?告诉您了什么?而您为什么舍弃
我?能不能告诉我?’‘是我在修大悲禅定⑴时,梵天光临了,亲自给我
讲应该断除人间的不净障。所以,我自己再也不愿在家里呆下去了。’‘如
果您真想出家,能否等太子长大了,我将王位禅让给太子,我们一起出家?
只等我七年,可以吗?’‘您有这个发心很好,但是凡夫人贪欲增长,到
七年以后,您不一定能出得了家。’‘如果您觉得七年太久了,我可以提
前出家。’‘您如果能现在出家,那是最好的了。’遍入大臣又对另六个
侯国的国王说:‘我现在准备去寂静的地方去,剃去须发,穿上僧衣,舍
俗出家,您们是怎样想的?’六位侯王说:‘待七年后,小王子能理朝政
了,我们随堪布一起出家。’‘七年后肯定不行,因为世间人享受妙欲;
增长贪心;享受财富;增长慢心。生死无常,死亡何时到来,自己很难把握。
所以,等七年太久了。’‘六年行不行?’‘不行!’‘那五年、四年、
三年、二年、一年?’‘不行!’‘那么七个月、六个月、五个月、四个
月、三个月、两个月、一个月怎样?’‘不行!’‘那么七天、六天、五
天、四天、三天、两天、一天呢?’遍入大臣说:‘七天也太长了,享受
世间的妙欲,增长贪欲;享受财富,增长骄慢。生死无常,最好尽快出家。’
六位侯王说:‘七天也太长了,那我们今天就出家吧。’他们当天禅让了
王位,对各自手下的大臣、四十美女、五百婆罗门、车夫、大勇士、大施
主、大婆罗门等宣布:‘我今天与堪布一起出家,你们怎么做?’‘如果
大臣出家的话,我们也愿意跟大臣一起出家。’遍入大臣说:‘你们都决
定出家,我很随喜。’他们各自安排妥家事,作了布施,马上剃须著僧衣,
去了寂静的地方,结茅安居,精进修持后,都得到了四禅五通,具大神变。
后来,尘王也率十万眷属,剃发著僧衣,在遍入大臣前出家了。遍入梵天
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精进修持后,都得到了四禅五通,遍入梵天成
了他们的上师。从此,他们都称他为‘遍入尊者,遍入大师。’诸比丘,
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遍入尊者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的尘王就
是现在的影胜国王,当时的十万眷属就是现在的八万天子和曼嘎达的婆罗
门施主臣民们。当时,他们也是依靠我得到四禅五通,我的名声传遍世界,
今影胜国王及八万天子等也是依靠我而得到了殊胜的果位,也是令我名扬
世界。”世尊如是宣说竟。
(123)诤 者
—世尊调和 得证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内有许多人互说过失,斗争不合。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世尊具二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
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也不
会离开。世尊垂悯这些众生,观知调化他们的缘起已经成熟了。一天,世
尊著衣托钵去城中化缘,当他们远远地看到世尊走来时,见到世尊的三十
二相,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他们迎请:“世尊,善来!世尊,善来!”
请世尊入座。世尊告曰:“诸位,你们互相之间不要诤斗。要想诤斗,另
有一个敌人,你们应该向它斗争。”他们不解地问:“世尊,我们应该向
哪个敌人作斗争?”世尊请他们坐下来,告诉他们:“你们真有能力的话,
当与烦恼作斗争,互相不要争斗。”世尊对他们宣说了对治烦恼方面的相
应妙法。闻此,他们嗔火都熄灭了,以佛法的加持力,他们以智慧金刚摧
毁了萨迦耶见,获得了预流果位。之后,他们在世尊前恭敬顶礼,再三祈
求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
的方便言词为他们授了比丘戒,并传授了一些教言,他们精进修持,灭尽
了烦恼,得证了罗汉果位,远离三界轮回的一切疑惑。在他们的境界中:
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诸天人赞叹他们的功德。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这些人先是互相诤斗,后来得佛调
和,获证究竟果位?请为演说。”世尊告曰:“不仅是现在,以前我也曾
调和过他们,使他们获得四禅五通。很早以前,一个山城里有一婆罗门为
众婆罗门发放布施。布施中,他们之间起了一些矛盾。附近的一位有五百
眷属的仙人,平息了他们的诤论,调和了他们的矛盾。之后,对他们宣说
了相应的妙法,使他们灭尽了嗔恨的烦恼。他们对仙人极其恭敬,并于仙
人座下出家,精进修持,获得了四禅五通。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
时的仙人即今现证菩提的我,当时婆罗门即今这些婆罗门。当时,也是我
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使其得到四禅五通,现在也是我调和他们,使其得
到圣果。另有一段因缘:他们曾在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教法下
出家,得到究竟解脱。”世尊如是宣说竟。
(124)恶 龙
—恶愿害人 得佛调化
一时,佛在舍卫城。胜光国王手下的一位大臣犯了重罪,国王没收
了他的全部家产,并把他关进监狱,他在狱中无衣无食,饥寒而死。临终
时他发了一个恶愿:愿下一世变成一个恶劣的夜叉,能害舍卫城的很多人。
后来,以其愿力成熟故,转生为一个大夜叉。有一相士看出了这个夜叉是
以前的大臣发了恶愿转生的。(译者:现在社会上看相说神通的很多,但
在我们学院不能有这种现象,无论你是居士或是出家人,乱说这些都是犯
戒的。经论中有真正的算命、打卦的仪轨,你们不要臆断妄说,如果真的
有传承,按仪轨而做不算犯戒,但也没有很大的必要,而且对你们自己的
修行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大家不要这么做。)胜光国王得知,此事拿他
也没办法,就想:这个恶劣的夜叉,谁都没有能力调伏他,只有祈求世尊
来调伏他。胜光国王去世尊前恭敬顶礼,合掌祈求:“世尊,您以前降伏
了很多恶鬼恶龙,现在舍卫城有一个恶劣的夜叉,据说是以前的那个犯重
罪的大臣发了恶愿,死后转生的,损害了很多人,祈请世尊慈悲调伏他。”
世尊默许了。胜光国王恭敬顶礼,返回王宫。
一日,世尊显示神变,使恶劣夜叉所在的地方,遍满炽燃的火焰,
只有世尊的周围没有火。夜叉特别害怕,只好跑到世尊面前求助,世尊告
诉他:“你以前是造了很大的恶业,胜光国王才把你关进监狱的,现在你
仍是损害众生,死后你的去向是什么?你的生处是什么?”夜叉听后,痛
悔不已:“是的,以前我确实造了很多的恶业。以后,世尊怎么说,我就
怎么做。”世尊告诉他:“你以后一定要断除恶业,再不要造恶业了。”
夜叉依教奉行,在世尊的教法下皈依受戒,并发愿:从现在起我要保护舍
卫城所有的人民。(译者:莲花生大师到藏地时降伏了很多夜叉恶龙恶鬼
等,后来都给莲师作护法。历代的大德上师们都有类似的降魔事迹。以前,
上师在给我们传讲大圆满时,听说来了一个魔王干扰,上师专门为它念了
一首金刚歌来降伏它,后来作了上师的护法。)之后,诸比丘赞叹:“世
尊,降伏了夜叉,使舍卫城里的人都得到了无畏的解脱!”世尊曰:“不
仅是现在,以前也有如是的因缘。很早以前,梵施国王执政时,印度鹿野
苑,当地的一条恶龙杀害了城中很多人,几乎绝迹。梵施国王知道后,马
上召集四大军队,下令必须彻底除去这条恶龙。这些人在国王前请求:‘请
陛下想一想,我们这些人是否有能力降伏它?您应该找一些灵验的咒语、
妙药或者比较厉害的沙门婆罗门,他们有办法降服恶龙。’当时,鹿野苑
有一贱种的童子,他以大慈悲心观照着每一位众生,看到这些人遭受恶龙
的危害却又束手无策,非常可怜,贱种童子就生起了悲心,准备调伏恶龙。
他告诉人们:‘你们不要着急,不要为难,我可以调伏恶龙。’他的父母
都不同意:‘恶龙很凶,你调伏不了它。’但他说:‘我已披上了大慈大悲的铠甲,
不会遭受这些违缘的。’他去了恶龙的地方。恶龙一看到贱种童子就猛扑过去,
贱种童子入大慈悲定,观大慈悲心,恶龙的嗔心立即消失了。(师言:我们这个学
院,豺狼和山羊住在一起,雪猪和狗在一起,毒蛇和人在一起。很多残暴的野兽
和弱小温顺的动物生活在一起,这可能是大多数人修慈悲心的缘故。二十几年来,
毒蛇野兽从来没有伤过人。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若没有这一点,说明一个人的修
行不是很好。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平时对傍生不要打,乃至一个小小的
生命,一切有情之物,都要爱护。每当害其它众生时,都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
一想,别人这么对待自己,自己将是怎样的感受?所以,大家都应该以大慈大悲
心来愍念众生。)贱种童子就用双手把恶龙拎到荒无人烟的地方。梵施国王听说
后,问贱种童子有何要求,贱种童子说:‘您和您的臣民们都奉行十善,这是我唯
一的要求。’梵施国王对他重赏后,他自己奉行十善,并令手下的臣民们都奉行
十善。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贱种童子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
的恶龙就是现在的这个夜叉。当时,是它害人时我调伏了它,现在也是同样。当
时是很多人遭受危害时,我除其怖畏令其奉行十善法,今亦如是。还有一段因缘,
在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他们都是居士,受持戒律,诸根调伏,
故今在我教法下得到解脱。”
(125)昔普国王
—舍自血肉 换得半偈
一时,世尊出游嘎吉。途中,世尊对阿难尊者说:“阿难,我的背很
痛,你把我的法衣折成四层,我在上面休息一下。”阿难依佛所言,把衣
折好铺在地上,世尊以狮子卧式,具足正知正念休息后,心想:自己周围
有很多凡夫比丘,有些是佛调化的,有些是声闻调化的。便告曰:“阿难,
你应该对所有比丘僧众宣说有关七菩提分的妙法。”阿难尊者依教奉行,
为僧众宣说了有关七菩提分的妙法。之后,那些对声闻有缘的比丘众已灭
尽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世尊也在阿难处闻法。阿难传法毕,世尊便起
身结跏趺座,给阿难为主的诸比丘宣说了有关精进方面的教言,那些对佛
有缘的比丘众,灭尽了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这些得果的罗汉们远离了
三界的贪欲,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诸天
赞叹他们的功德。
时一比丘赞叹曰:“世尊为了传授佛法而显示生病,世尊是三界的怙
主,仍在阿难尊者前闻法,其他人更应该闻法。阿难尊者是世尊教法下智
慧超胜的弟子,世尊正继续闻法,其他人为何不闻法?总之,佛法的功德
不可思议,闻法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位比丘宣说了闻法的种种功德。(师
言:为了度众生,世尊也显现在阿难前闻受妙法。)诸比丘请问:“世尊,
以何因缘世尊也是显现劝别人开示善说,在别人面前闻法?”世尊告曰:
“不仅是现在,以前我也是在别人面前听闻教法。是在很早以前,四具王
宫的昔普国王,如理如法地护持着国政,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广作布施,
对所有的臣民慈悲爱护,无衣者施衣,无食者施食,无车者施车,乃至空
中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海底的游鱼,都是以慈心布施,他自己也发愿,
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布施,带领人们广行十善。昔普国王的整个国家都行持
善法,很多人死后都升天了。天人越来越多,帝释天心想:这是修梵天而
来的还是修帝释天而来的?他作个观察,知道并非这两种原因,而是发无
上菩提心的人令人们奉行善法的缘故。帝释天心想:这位国王行持善法的
心不知是否稳定?如果稳定我可以供养他,若不稳定我应该鼓励他。帝释
天就变成罗刹的形象来到昔普国王前,宣说了半偈:‘诸法皆无常,一切
生灭性。’国王听到这妙法后,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觉得:这是得到无
上菩提的开始,也是获证涅 的殊胜缘起。国王便在‘罗刹’前恭敬顶礼
祈求:‘您应该把后半个偈子传给我,以后我可以作您的弟子。’罗刹说:
‘作我的弟子有什么用,我现在非常饿,没有吃的,生活非常困难。’‘只
要您把全部的法传给我,吃的我可以帮助您。’‘我所要吃的您可能是满
不了我的愿吧?’‘那您到底要吃什么?’‘我的饮食是活人的鲜血鲜肉。’
这时,国王想:我已经发愿不害任何众生,用其他人的鲜血鲜肉供给‘罗
刹’是不可能的,为了求法,我愿意以自己的血肉来供养‘罗刹’。他如
此请求后,‘罗刹’为他传了后半偈:‘生后即灭尽,彼等寂灭乐。’昔
普国王忆持了很长时间,已能熟练地背诵。(师言:世尊在因地为了一个
看起来不是很殊胜的偈子而用自己的血和肉才求得了。在座的四众弟子
(Catu Parisa),现在很容易就可得到显密的很多共不共的殊胜法要,目
前的条件只是相对地苦一点,确实是很值得,不要以为安乐中能得法。)
他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涅 的殊胜缘起,也获得了无上菩提的圣道,就
用宝剑把自己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供养‘罗刹’,并发了无上菩提的愿:
以此善根,愿我将来获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的果位,能度化无量无
明愚痴的众生。如此发愿后,念一个偈子:‘以此广施之善根,愿众皆悉
得佛果,昔前诸佛未调众,以吾善施得佛果。’念毕,把自己全身的肉供
给‘罗刹’。此时,大地震动,天人撒花,赞曰:‘善哉!善哉!’帝释
天想:现在大菩萨的身体已变成这样,以我的能力也可以使他恢复,但为
了使他增上菩提,我可以试试他发心如何:‘大国王,您已把全身的肉割
给我吃了,您是后悔还是欢喜呀?’‘我一直生起欢喜心,因为我割身肉
之痛苦与地狱、傍生、饿鬼所受的痛苦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这么
说,我不相信。’‘如果我不是生欢喜心,则愿我的身体不要恢复,如果
我真的以欢喜心供养您并对三界轮回众生发起了大悲心的话,则愿我的身
体恢复如初!’以这谛实语之力,昔普国王立刻身体恢复如初!帝释天立
刻也显出了本有的形象,在国王足下恭敬顶礼说:‘我不是想害您的,一
方面我想观察您求法的心,另一方面我为增上您的精进,故我这样对您显
现。’说毕,返回天界了。诸比丘,当时的昔普国王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
我。当时,我也是为了求法而如是苦行的,现在我为什么不闻法呢?”世
尊如是说。
(126)昔普国王
—舍自身命 换得半偈
一时,世尊出游嘎吉。途中,世尊对阿难尊者说:“阿难,我的背很
痛,你把我的法衣折成四层,我在上面休息一下。”阿难依佛所言,把衣
折好铺在地上,世尊以狮子卧式,具足正知正念休息后,心想:自己周围
有很多凡夫比丘,有些是佛调化的,有些是声闻调化的。便告曰:“阿难,
你应该对所有比丘僧众宣说有关七菩提分的妙法。”阿难尊者依教奉行,
为僧众宣说了有关七菩提分的妙法。之后,那些对声闻有缘的比丘众已灭
尽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世尊也在阿难处闻法。阿难传法毕,世尊便端
身跏趺座,给阿难为主的诸比丘宣说了有关精进方面的教言。那些对佛有
缘的比丘们,灭尽了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这些得果的罗汉们远离了三
界的贪欲,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诸天赞
叹他们的功德。
时一比丘赞叹曰:“世尊为了传授佛法而显示生病,世尊是三界的怙
主,仍在阿难尊者前闻法,其他人更应该闻法。阿难尊者是世尊教法下智
慧非常超胜的弟子,世尊正继续闻法,其他人为何不闻法?总之,佛法的
功德不可思议,闻法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位比丘宣说了闻法的种种功德。
(师言:为了度众生,世尊也显现在阿难前闻受妙法。)诸比丘请问:“世
尊,以何因缘世尊也是显现劝别人开示善说,在别人面前开示善说?”世
尊告曰:“不仅是现在,以前我也是在别人面前听闻教法。是在很早以前,
四具王宫的昔普国王,如理如法地护持着国政,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广作
布施,对所有的臣民慈悲爱护,无衣者施衣,无食者施食,无车者施车,
乃至空中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海底的游鱼,都是慈心布施,他自己也发
愿,把自己所有财产布施,带领人们广行十善。昔普国王的整个国家都行
持善法,很多人死后都升天了,天人越来越多,帝释天心想:这是修梵天
而来的还是修帝释天而来的?他观察后得知,并非这两种原因,而是发无
上菩提心的菩萨令人们奉行善法的缘故。帝释天心想:这位国王行持善法
的心不知是否稳定?如果稳定我可以供养他,若不稳定我应该鼓励他。这
样,帝释天就变成罗刹的形象来到昔普国王前,宣说了半偈:‘诸法皆无
常,一切生灭性。’国王听到这妙法后,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觉得:这
是得到无上菩提的开始,也是获证涅 的殊胜缘起。国王便在‘罗刹’前
恭敬顶礼祈求道:‘您应该把后半个偈子传给我,以后我可以作您的弟子。’
‘罗刹’说:‘作我的弟子有什么用,如果你能忍受我对你作损害,则给
你传后半偈。’‘我可以忍受您对我人任何损害,只要我能得到法,您怎
样损害我,都心甘情愿。’‘罗刹’就将后半偈传授给他,他意持了一会,
能够背诵和熟练了,便在‘罗刹’前顶礼说:‘现在,我已经得到法,您
怎么害我都可以。’这时,‘罗刹’拿了两块大木板,板上密布了露出四
寸长的钉子,把国王夹在木板中间,钉子全都钉进国王的体内。此时,国
王发了无上菩提的愿:‘(译者:类似的公案在《释迦牟尼佛传记》中也有,
世尊在因地为半个偈子而舍得自身,受难忍之痛,为了轮回的众生而发无
上菩提心。所以,我们现在为了求法,稍有衣薄之寒又何足挂齿呢?)以
此善根,愿我将来成就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的果位,能度化无量无明
愚痴的众生。’尔后,他念了一偈:‘以此布施之善根,众生皆悉得佛果,
往昔诸佛未调众,以此施善皆成佛。’国王的身体鲜血淋漓,大地震动,
天人撒花,齐赞:‘善哉!善哉!……’帝释天想:现在大菩萨的身体已变
成这样,我的能力也可以使他恢复,但为了使他增上菩提,我可以试试他
的悲心如何:‘大国王,我将您害成如此模样,您是后悔还是欢喜呀?’
‘我一直生起欢喜心,因为我身所受之痛苦与地狱、傍生、饿鬼界中的有
情所受的痛苦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这么说,我不相信。’‘如果
我不是生欢喜心,则愿我的身体不要恢复,如果我真的以欢喜心供养您,
并对三界轮回的众生发起了大悲心的话,则愿我的身体恢复如初!’以这
谛实语之力,昔普国王立刻身体恢复如初!帝释天立刻也显出了本有的形
象,在国王足下恭敬顶礼说:‘我不是想害您的,一方面我想观察您求法
的心,另一方面我要为增上您的精进,故我这样对您显现。’说毕,返回
天界了。诸比丘,当时的昔普国王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我也是
为了求法而如是苦行的,现在我为什么不闻法呢?”世尊如是说。
(127)两个僧团
—调和僧团 佛法久住
一时,世尊在果新巴。有一施主迎请果新巴的僧众去安居(Vassa)。
果新巴的比丘们行持三藏,但性格暴躁,广严城的一群比丘也是象果新巴
的比丘一样:行持三藏,性格暴躁;他们这两个僧团准备一起安居,在内规
定:凡用卫生间者,若见水特别少时,必须把水装满,否则,必须向管家
禀告实情;如果既没添水又没向管家禀告者,即是违犯纪律。一次,施主
迎请所有的僧众去应供,大家都去了,只剩广严城的一位比丘去用卫生间,
看到水很少,既没添水又没禀告管家,心想:大家都走了;可能谁也不会知
道。就出来了,但却被果新巴的一比丘看到了他的行为,心想:这个人今
天倒底怎么做?一直在这里等着看。结果,广严城的那位比丘始终没回来。
这时,果新巴的其他几个比丘来了,他们问:“你在这等什么?”“等广
严城一位比丘,他刚才用了卫生间没添水,我想他肯定返回来,可等到现
在他还没来。”又等了很久,广严城的那位比丘仍没来,他就对那几位果
新巴的比丘们说:“他可能不会来了,怎么办呢?你们今天要把这件事情
看清楚,他既没添水又没跟管家说,并且他已经用了,这已明显违背了我
们安居的纪律。”诸比丘怂恿他说:“对,您说得对,等一会儿,您把这
件事稍说一遍,之后,我们大家帮您说,应该狠狠地批评他。”他们一直
等,但广严城的那位比丘一直没有回来。
广严城的那位比丘回去后,心里一直不安,知道自己已经违背了纪
律,该怎么办呢?他就对广严城的几位比丘说:“今天,我可能做得不对,
用卫生间,既没添水又没禀告管家。”那几位比丘说:“不要紧,这件小
事,如果他们找麻烦的话,我们可以站在您的立场,您稍微说一下,我们
为您辩护。”果新巴的众比丘应供毕返回经堂,楗槌集众通告:广严城的
一位比丘,违犯纪律,用卫生间,既没添水又不禀告管家。果新巴的众比
丘齐声附和。广严城的比丘们不太承认,其中的几位性格暴躁的与对方争
起来了,互相说过失,又不相让,一直争执不下。后来,世尊知道了,亲
自去问:“你们现在是不是广严城的比丘和果新巴的比丘互相不合,互相
说过失?如果这样,会使恶业增长,善法灭尽,是很不对的。”诸比丘如
实回答了世尊,世尊三番五次劝告他们,(藏文《百业经》中广说)但他
们和合还是很困难。(师言:无论藏汉地,显密乘各个教派之间一定要和
合,寺院与寺院之间一定要和合,要有这个发心。本学院在学习宁玛巴教
法的同时,今年还准备办噶举派的班。不管怎样,我们要对释迦教法的任
何一个教派僧团都要和合。)后来,又有一施主迎请所有的僧众应供,世
尊也去了,准备以两个僧团不和作缘起制戒。当时,在施主家的比丘们仍
是争吵不休,甚至打起来了。世尊便制定:以后,一个僧团中不能有两派
不合,不得分开诵戒,如果有这种不和的僧众,其余僧众不得与他们讲话、
饮食、行道,否则,非法增长,善法减灭。从制此戒以后,在世尊教法的
僧团中,再没出现过寺院与寺院之间及僧团内部不和的现象,旧的矛盾已
经调和, 僧众和合,互相恭敬,释迦教法久住世间。
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 … 手机访问 m。。……… 小说 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