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仕途-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冲过来,一把拉住他,焦急地说道。他刚才就在一边旁听,现在,是他问出心中苦恼的事了。

    “伯和兄,何事?”沈欢笑着问道,这些日子,欧阳发总是过来听他讲些新知识,他没有阻止,就当是潜移默化吧,让这个欧阳大才子,也震撼震撼。

    不过,他觉得有点震撼过头了,这些日子,他总听人说,欧阳发在报社总是心不在焉,一副出神地样子,嘴上还喃喃自语,报的人说是听到什么“惯性与动力”什么的。好在报社已入正轨,规模也大,编辑不少,暂时没有他这个主编还不成事,可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真怕他疯了呀。因此,沈欢也已经打算找此君谈一谈了,刚好,这次对方找上来,可以卖下关子,探探深浅了。

    欧阳发一副很恼地模样,犹豫了片刻,道:“子贤,这些日子,听你说到这惯性的道理,为兄回去想了很久,还是想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沈欢老神在在的样子,很自信地笑问。

    欧阳发道:“想不明白这个惯性是怎么存在的,你是怎么发现的,又是怎么证明的,或者是怎么算出来的?”

    沈欢大汗,他物理至多也就高二的水平,只知道有惯性,至于是怎么存在的,还真说不出个好歹来,沉吟了片刻,道:“伯和兄,小弟不是证明了,像有人奔跑,急停之后,总是要由不住再走几步;还有骑马,奔得厉害,一下子要拉住,总是要掀起来或者在地上滑几下。如是观之,不是有一个道理存在吗,不然这些东西不会这样,因此,小弟名之曰惯性。再以此惯性去检验运动的万物,就更能证明它地正确了。”

    欧阳发疑惑地问:“真地是万物皆有吗?”

    沈欢无语了,再解释下去,得以万有引力结合作用力、反作用力去说明了。如果一说,又得说惯性在理想与平常条件下的差异,这样一来,又得提出真空地观念那样才死定了,到时他自己都说不清了应该是说不懂了。

    沈欢一拍他的肩膀,道:“伯和兄,你只要知道,万物都是这样,是这个道理,不就成了。*至于为何,说不清,道不明,就像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了。就当它是万物地道吧。”

    “万物之道……”欧阳发更挠头了。

    沈欢又拍他的肩膀,道:“伯和兄,不要想了,这些事,没有意义,这个世界,是很神奇的。就像这个万有引力,它在就是在了,没有道理。如果不在,你我岂不是都要飞起来。或者跳起来就停在空中了?那样才是怪事呢!”

    欧阳发一拍脑袋,呵呵笑道:“那倒也是。好吧……这个不想,不过嘛,还有一个问题,为兄要问一问。”

    沈欢这下镇定多了,笑道:“什么问题,尽管问。”

    欧阳发沉思说道:“你说有这个惯性,万物皆有,那么,造出一物。予力于它,它就动了。为兄就琢磨了,如果保持惯性,它会不会一直动下去呢?”

    永动机?沈欢惊得眼珠都要突出来。我日,只说说惯性而已,能牵引到这个著名的科学谬论之上?动力啊动能啊都还没提呢,这个欧阳发。难道也是科学狂人?死定了,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释,看欧阳发的模样。这些日子,应该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吧。看来不给他一个满意地答复,他是不会死心的。

    咳了几声,再咳几声,接着清清嗓子,沈欢眼珠急转,思虑对策,末了眼睛一亮,叹道:“伯和兄真是善于动脑,这等想法都会有。真是古今罕见呀!至于这个永远动下去的东西。小弟觉得,不会有。为什么?咳咳……不为什么。因为不会有!”

    欧阳发哭笑不得:“子贤,你不要开玩笑好不好。为兄这些日子。都在琢磨这个问题,都要要想法了。”

    看着欧阳发可怜的模样,沈欢也于心不忍了,只能凑合一个解释:“为什么不会有?咳,伯和兄,除了惯性,小弟不是还说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吗?你想想,给它一力,它动起来,那么,它的反作用力呢?它要往前动,那么,就会有一股往后的力作用于它,一前一后,不就抵消了吗?也就是说,它能动,但动着动着,有力在反作用,之后就会停下来了。要想它动,还得加力,如此反复!因此说,永远自己动着的机器,是不存在的。你想想我等的印刷机器,要动起来,就得借助人力,它不会自己动,你也没有办法让它自己动!”

    “有这种力在起抵消作用吗?”欧阳发很是疑惑。

    “万物皆有!”沈欢现在对这个词已经很熟了,开口就来,像他的口头禅,“伯和兄,你想想,无论是你摩擦物体,你会感觉到阻力吗?有,因此,物体上有地。在空气中,你想想放风筝就会明白了,就算不动,你要拉动它,会感觉到线上有股力量在往上拉,因此,空气也有阻力。还有在水中,就是在静水里,伯和兄,你踏在其中,要走动,会不会感觉比在地上要困难?也就是说,水里也有一股力气的。因此说,万物皆有啊。也就证明了这个永远动下去的东西,是造不出来的。明白吗?”

    其实沈欢自己也糊涂了,只能凭着模糊地物理知识来解释,若是有后人在这里,肯定要嗤笑。不过他这样一牵扯,欧阳发还真顿悟了他悟了,所以他解脱了,也笑了。*

    “原来是这样!”欧阳发恍然大笑,“子贤,为兄明白了,感谢你的解惑。”

    沈欢更要突眼珠子了,明白了?大汗,他自己都还不怎么明白呢!

    当然,这些话是不能说的,沈欢强笑一下,拍着欧阳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明白就好,明白就好。伯和兄是聪明人,想必以后不会再烦恼了。”

    “是啊,不烦了。”欧阳发宽慰一笑,“不过,子贤,你讲地这些道理,真是博大精深呀,实在是发前人所未发。而且大多与实际联系,连走路骑马,都能以之相合解释,实在是天大的道理。放之四海皆准,令为兄真是佩服极了!”

    “好说好说。”沈欢丝毫没有对牛顿大爷的一点愧疚,笑得很是灿烂,“小弟也是歪门多,不比伯和兄地大义学识。”

    欧阳发自嘲道:“只会空言大义有什么用。这些年,与子贤做事,小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大义往往只是教化人心,要想凭此过日子,难上加难。日子要好过,还得动手,或者说得与实际相结合。就像子贤你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你看现在朝中,就连司马相公,也开始做一些能生财的实事了!”

    沈欢微微一笑。自此他终于可以肯定,经过几年的努力,欧阳发终于给他同化完毕,思想上已经无限接近他了。可惜了另一位才俊司马康,没有深入学习他地唯物与矛盾两论,思想就算有所先进,应该也比不上欧阳发通达。看看他现在忙着帮父亲修的《资治通鉴》,还是一片酸气,与平常古人无异。

    不过毛老爷爷说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大规模撒网,不如盯着一条鱼,就下死手。能深刻影响到欧阳发这个大才,已经算是极其成功了。从今往后。有些事,也可以放心地交予对方去帮忙了。

    欧阳发倏地又叹道:“子贤,你这些知识,都是至理。若是能教予其他人。让他们都明白这些日常道理,应该能更好地生活吧。你是不是……”

    “伯和兄,你说。会有人要学吗?”沈欢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要自己广授门人罢了,“伯和兄,现在的读书人,读着圣贤之书,一心考取功名。你说,这些什么惯性什么力,能让他们靠得上功名,做得上官?不能!既然对他们没利处,谁会用心学习?”

    欧阳发不由叹气了。他也知道沈欢说的是道理。还是叹道:“可是,天下读书人。数以百万计,又几个能考得上功名?这还是子贤你与为兄说的。因此,你才收些学生,教授他们能赚钱能造物地知识。现在这些,不就是实理?既然能教人明白日常物理,对他们日后生活大有裨益,子贤岂能只教十多个人,而不去造福百万学子?若能广而授之,百年之后,大家都得了利处,就会感激子贤今日地作为了!”

    沈欢苦笑道:“不是小弟不愿意,而是他们不愿意学呀!”

    欧阳发也是喟叹不已:“若是有法子能让他们自愿学习,那该多好呀。子贤,这天下,能做官的毕竟少数,大多最后还是只能沦为生活地奔波者。若能从中学到一点有益地知识,他日也是一门手艺嘛!”

    “自愿?不自愿?”沈欢脑子里闪现这两个观念,隐隐有了所悟,却又还抓不到那点灵光。

    欧阳发又道:“现在是私塾与书院,只教圣贤之书,若不取功名,学生最后还是没有一点长处。”

    “长处……私塾与书院……”沈欢眼睛一亮,欧阳发地话,终于打开了他那灵光之门,现在,又该是突发其想的时候了。

    “伯和兄,小弟也许有法子了。”

    “真的?子贤,快说说!”欧阳发急得一把拉住沈欢地手臂,他也知道,沈欢自来鬼点子就多。

    沈欢笑道:“说来还得感谢伯和兄的提醒。”

    “提醒?”欧阳发愣住了,“子贤别说笑了,为兄能有什么提醒,我也无计可想了呢!”

    “伯和兄不是说了私塾与书院吗?”

    “怎么,子贤准备建私塾或者书院?”欧阳发愕然。

    沈欢摇头,道:“私塾一般是私人或者家族教育子弟的地方,至于书院,经过发展,现在不少都是朝廷官方主办,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地缺点。比如私塾吧,因为是私人或者家族的,外人难以进去,而且大多学资贵,贫家子弟难以承受。还有书院,师资很强,规模大,不过是官方主办,除非很有才华或者官方子弟才能进去。如果……我等建一所介于两者之间的教育场所,伯和兄,你说如何?”

    “两者之间?”欧阳发当然不明白。

    “就是由我等私人建造,规模却很大地教育场所!既是私人建造,当然不会像书院那样要非比寻常的才华或者官人子弟才能进来;既然是规模大,能收的学生当然很多,不会像私塾一样有很多限制。”

    欧阳发苦笑道:“子贤,为兄还是不明白。”

    沈欢说道:“刚才伯和兄不是说要他们自愿学习小弟的知识吗?因为是私人建造,教什么,当然由我等说了算。该怎么学,也是由我等来规定!不过,这算是不自愿的自愿吧,因为小弟会规定,把小弟这几门知识列为必修课。也就是说,进来的学生,得通过三年左右地时间,每期通过自己的选择,选择该修什么,什么时候修完。你说,这算自愿吧,这又不算自愿吧?哈哈,因为是私人建造,就当是慈善吧。进来的学子,只要通过一般的测试,就可以免费学习。免费哦,伯和兄。对于那些无资学习地士人来说,是一个诱惑吧?”

    欧阳发震撼了一下,这是一个很好地想头,沉吟着说道:“如果要求他们选择。别人会有没有闲话?”

    “闲话?什么闲话?小弟还有后招呢,除了这几门特别的学科,儒家正义。也是必修地科目。也就是说,儒家经典,在我们这教育场所,也是有地位的,至于高不高,就由我等说了算。最重要还是物理等科目,规定每学年若是测试不及格,不颁发从中学成毕业地证书!这样,他们就不敢马虎,只能实在去学了。只要他们学到知识。至于以后用到与否。就不该我等关心了。我等也是为了他们好而已。不过,还可以规定。毕业后若是不愿科考或者落第者,物理数学等科目优秀者。可以优先进入印刷作坊或者水泥作坊等处做事,待遇从厚。伯和兄也知道,云飞兄是有很多产业,都需要这样地人才的!”

    欧阳发喃喃地叹道:“果然是好手段,威逼利诱,好手段呀!子贤,为了目的,你真是不择手段呀!”

    沈欢故作深沉地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伯和兄,你啥时候也这般俗了?这是手段,可本意也是好的呀!”

    欧阳发苦笑不已:“为兄早就知道,什么事在你手上,都能有个法子,而且还是不一般地法子。好吧,你准备办学,建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沈欢沉吟说道:“这个地方,就选在海州吧。不过规模应该很大,就在海州城外选择一个地方吧。一切建筑,就以水泥来建,哈哈,小弟亲自设计一个建筑图,就让他们按着来造!当然,现在资金紧张,只能慢慢来,先找好地,买好,谋划好,等资金到位,就开始建了。伯和兄,小弟估计下半年,也就是留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了。到时还需你的鼎助呀!”

    “义不容辞!”欧阳发笑道。

    “好!”沈欢赞道,“至于叫什么名字,依小弟看,就叫海州大学吧!”

    “大学?”欧阳发惊了一下。

    沈欢解释道:“这与京城的大学或者太学不一样,总之与他们无关,就是一个叫法而已。”

    大学!就是大学!沈欢的计策,就是在古代建一所比较综合地大学中国古代,一直没有比较正规的大学,都是一些学习儒家经义的书院,这一点,比外国要落后得多,沈欢如果没有记错,外国比较综合性地大学,建立起来的时间,应该没有几个世纪了。

    他要在这一点上,领先外国。只要能建立得起来,以大学的兼容性,思想应该能解放一下。也许不是现在,可只要有希望,沈欢就不会放弃。

    从欧阳发“书院”的提醒里,他得出了这一计划:与其只教十个人,不如通过一些手段,把物理数学知识普及出去。这些知识,沈欢通过了筛选,不会触及大宋的容忍底线。他不要求这个大学能出多少顶尖的人才,只是希望通过这个综合性的教育机构,普及一下他的思想。人多力量大,有些事,有些话,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理。

    沈欢向欧阳发解释了大学里必修与选修的概念,还照着后世地一些大学办学规章,制定了一些适应古代思想地制度。他自来谨慎,可不想因这座教育机构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因此,他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总是要制定规矩与制度,奖罚都有明文,谁犯错,就是谁倒霉。尽量撇清与自己地关系,这一点,他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欧阳发突然问道:“书院有山长,子贤,这个大学,你决定由谁主持?”

    沈欢一愣,问道:“伯和兄,你认为呢?”

    欧阳发答道:“当然是子贤你最合适,大学因你一念而建,你应该有着一番构思,自己来主持,才能完美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校长

    沈欢大是心动了,一想到自己顶着中国古代第一所大学校长的名头,他就忍不住这个诱惑了。 //想到以后千千万万学子见了自己,都要叫一声校长,是多么的动听啊!他想起了后世的某个蒋校长,只因是那个军校的校长,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他的门徒,有反对他的,但其中精英,更多有拥护他的!这就是名头的优势,有时候,往往能成为左右大事的方向。

    不过沈欢做事向来深思熟虑,像这个做校长,如欧阳发所言,他最熟悉,按道理,做了山长,可以有利于构件心目中的大学。而他也得到了大名,今后,如果这所大学出了优秀的弟子,就都是他的门人。可是,凡事有利也有弊。做山长的利处很明显,如果是在后世,实在没有道理不做。

    可把环境放在了这个时代,以他的年纪身份,就不是好事了。弊也在这个门人弟子上,大学规模很大,办得好了,每年几百上千的学子从这里出去。那么,十年之后,也许就是多少万人了。而他那时候也不过三十岁而已,名声在外的臣子,又有如此众多的门人弟子,如果这些弟子还有不少入了朝廷,那么……灾难就来了!

    俗话说功高震主。没有哪个帝王希望底下有一个势力如此之大的臣子出现,就算是文臣也不行。虽然说文人造反,十年不成,可总是个忌讳。毕竟有王莽这个倒霉蛋地前例。王老大,在没有篡位之前,与圣人差不多,可篡位之后,到了现在,名声要多臭有多臭。

    在帝王看来,类似于王莽之人的出现。都要提防。别看他现在很受官家看重,对他也好。那是在他没有威胁,或者说,威胁还不足震动朝野的情况之下。如果当上了这个大学山长,而对方又知道大学的规模,那么,除非他能安下心以后都在大学里混日子,不能踏足官场了,否则别想得到皇帝的青睐!

    为了自己安全计。沈欢只能无奈地放弃这个美好的诱惑,俗话说入乡随俗,谁叫他在这个时代里沉浮呢?有些事,在权势面前,不能不讲究个谨慎。

    苦笑一番,沈欢对欧阳发说道:“伯和兄,你看小弟是个有时间去管理大学之人吗?就算有时间,以小弟的年纪,又有谁服?这个大学,除了招收学生。还要聘用一些大儒学者,一般人,能镇得住他们?”

    欧阳发愕然。接着明悟过来。也苦笑了:“那子贤打算由谁来做?子贤你也不能袖手旁观呀!”

    沈欢答道:“小弟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不单不能袖手旁观,还要大力去协助。不要忘了。我们建这个大学,更多是为了推广新学识。现在人才尚且不多。只能由小弟出马了。比如这个生物化学,没有小弟去开发。谁能教得会?至于物理嘛,哈哈,小弟观伯和兄甚有心得,就由你去启蒙吧!”

    “不行不行!”欧阳发连忙摆手,“有些问题,为兄自己都不明白,哪能教人,不是误人子弟吗?”

    沈欢劝道:“伯和兄,话不能这样说,这物理一学,说实在地,小弟也只是略有涉及而已,很多东西,都是猜想,尚难以证明。伯和兄甚有天赋,至少大多道理,都明了,去教人,已经足够。再说了,大学大学,非一般之学,师与生,没有严格的界限,可以一起学习嘛,在教与学之间,大家共同进步!伯和兄,要推广新知识,也是你的提议,岂能光说不练?”

    欧阳发苦笑道:“那看来为兄得更加努力去钻研了。免得学生一问三不知。”

    沈欢哈哈大笑。能说服欧阳发。也让自己轻松一番。总不能都是他出场去教吧。这样地话。要等到教会能担当大任之人出现。是什么猴年马月了。岂不是要累死自己?

    “还有数学……哈哈。云飞兄就是个高手。也没理由让他闲着。呵呵。想来也有趣。想想云飞兄在讲席上大吐唾沫地模样。就好笑了。”沈欢陷入了幻想之中。

    欧阳发惊道:“怎么。要让周云飞去教这些士子?这……”

    看着欧阳发地神情。沈欢明白过来。一拍脑袋。对方一定是以为周季只是商贾身份。实在当不得教书育人。

    苦笑一番。沈欢深情地叹道:“伯和兄。你也说了。办这个大学。就是为了让那些科考无望地人学得一二生活至理。以后好以此改善日常生活。因此。小弟以为。这个大学。不能以常理推之。更不能把那种迂腐地思想带进来。你忘了。若是按照儒家经义。大家只要一心读着圣贤之书。去获取功名。做上高官。就足够了。这岂不是违背了我等初衷?周云飞是商贾不错。但是。他能在二十多年纪就有此财富。手段不可谓不过人。办这个大学。就是为了那些仕途无望地人提供一门技艺。这个经商。不也是特长吗?再说了。周云飞产业众多。这些学生。就算成不了富豪。也可以凭一二技艺入得他地各种作坊。不至于潦倒一生!”

    欧阳发自嘲一笑,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老思路,惭愧惭愧。

    沈欢又道:“伯和兄,这个大学,办学宗旨,不是读死书,当然,儒家道义也要学,就是出些商人,也是儒商。有学识,有律令知识的商人,才能提高整体素质。儒商以家国为念,在国难之前,不会与一般的商人贪图私利,不会为了私利而不顾国家的利益!这才是我的目的呀!”

    欧阳发大是震撼,道:“好个儒商!”

    沈欢又笑道:“不是商贾者。也可凭着新学识,或成为一代技工,有一技之长,也就不怕没饭吃了;或成为平民,可这平民与平常不多,他有新学识,凭此可以懂事理。不会人云亦云,不会为神秘所惑。是为孔圣人所言不语乱力怪神”

    欧阳发还有什么话能说,只能赞叹了。

    沈欢沉吟一下,道:“为了达此目地,这个大学的办学方法,只能有八个字:古今中外,兼容并包!古今之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外之学。不要排斥,不要鄙夷,而是兼而容之,并而包之,成为我大宋的新文化之学。是为孔子所言择善而从不善而改之理!”

    “古今中外,兼容并包……”欧阳发连连失叹,“子贤,你之所言,总能发人深省。好吧,为兄让你说服了。这个大学,就按你说的去办吧。不论他是平民或者乞儿或者贵人,入得我大学之门。皆是学生。没有地位地差别,否则就勿入斯门!也不论他是商贾或者技工。只要能出众无双,也都上得讲席。为大家讲习,听与不听。就看那些学生的造化了。”

    沈欢笑了,说实在的,如果这个大学真能按他地思路办下去,也许,这里才是这个时代新思想地中心。要想改革,教育为先。这里才是他思想精髓的所在呀,也许,他能从这里看到时代地希望。

    沉吟了良久,沈欢说道:“我等要兼容并包,但是,伯和兄,你也知道,外头迂腐之人不少,特别是一些大儒,也许更会激烈反对。现在有杂志,有报纸,如果他们一致反对,形成舆论,可能会误导众生。因此,这个山长人选,必须德高望众,要镇得这天下文人。因此……嘿嘿,以小弟看,没有人比令尊更合适了。”

    “家父?”欧阳发大是吃惊,“不行不行,子贤,家父已经致仕,算是退隐了。哪能出来主持事务,再说了,京城与海州,路途遥远,家父年事已高,怎能奔波。”

    沈欢笑道:“伯和兄过虑了。永叔先生虽已致仕,可现在不一样在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吗,哪里算退隐了。何况教学育人,是多么有意义之事,永叔先生一生以提携后进为己任,想必对这个大学,很有兴趣的。至于说路途遥远,伯和兄,当年永叔先生还打算回江西老家呢,那里不是比这里更远?说先生年事已高,更没道理了,先生现在不过六十,打了多年太极,这些年,精神与身体都好得很,伯和兄就不要骗小弟了。何况虽是山长,只要出头镇住一众反对者就可以了,具体事务,交由他人去做即可。何况伯和兄现在又把事业都放在海州,永叔先生到来,你也可以就近照顾,以成孝道。海州气候适宜,比京城还要适合养老,先生来此,更是颐养天年。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欧阳发苦笑连连:“子贤,给你这样一说,好像理都让你占尽了。可是,就算为兄同意,家父也不一定愿意呢。也许他不认可我等地办学主张呢?”

    沈欢大喜,欧阳发的意思就是他同意了。只要他同意,就好办了。他要请欧阳修过来,看中地就是人家的名头,历史上,欧阳修没几年可活了。不过据说现在身体很好,因为没有历史上那等郁闷,过得颇是滋润,想必可以再多活几年。他又退出政坛了,请他来主持,就算那些学子认他为老师,又有何怕?当年他请欧阳修留在京城,现在请他过来,对方应该要还个情了吧。何况有他儿子在这里,更凭添几分可能。

    再说了,欧阳修从来就不是迂腐之人,他一直都主张变法,不过又不同意王安石乱搞而已,与苏轼一样,是个寒暑论者。也就是说,只要欧阳发尽力解释这个大学地功用,以苍生为念,欧阳修应该会动身过来的……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航海

    办大学一事就这样说定了。/ /沈欢抵住了诱惑。不敢去做这个校长。将由欧阳修出马上任。

    有欧阳发在手。他也不怕欧阳修不来海州。欧阳修现在致仕在野。老来思动。想必也愿意教授万千学生。虽然说大学与之前的私塾或者书院不同。却依然以教授学识为住。何况也有儒家经典要教。还算是教化之功。文人好的不就是这一口吗。沈欢算是看住了欧阳修的心思。

    事情也不急。欧阳修来与不来。这个大学都要办起来。因此。现在的事。就是找的买的。还有筹划如何构建。前者可以交由别人去做。后者则需沈欢亲自出马了。另外请欧阳修移驾之事。当然交由欧阳发去做。

    以他儿子的身份。去请老子来帮忙。很合适。加上沈欢与欧阳修的交情。送上他亲自邀请信函。欧阳修估计也就从了。

    商议妥当。接下来的日子。沈欢除了谋划大学的构建外。就是关注海盐一事。盐场已经建好。开始了生产。周季不敢怠慢。已经赶到了东海去主持这一切。等到三月的时候。沈欢也接到了他的喜讯。说盐已经出了上百万斤。准备再过半个月作用就出海了。而杭州方面定制的大海船。已经交付了五艘。还有五艘在三月中旬左右也可以开到海州来。看看进度。沈欢大手一挥。准备过了十五。就把三百万斤左右的海盐放出去了。

    十艘海船。用七八艘来运盐。其余用做生活之用。什么淡水。什么食物。都要装载。之后沿途一路停靠补给。至于具体事宜。沈欢远在海州城。不大了解。因此一切就交由周季打点了。

    再说周季。忙活了一个月。在三月二十这天早上。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歇一歇了。

    站在海港之边。看着海上十艘高大的帆船。他满意的笑了。这日早上。天气晴朗。风不大。正是出海的好日子。而今天。他的海贸事业。也终于迈上了一个台阶。属于他的周氏船队。在这一天。终于可以正式出海。去做他心目中的大生意了。

    十艘海船。早已准备妥当。三百万斤的海盐。也都已装妥。只待扬帆起航了。

    “周老板。这还船。真令人羡慕!”一个爽朗的声音在周季耳边响起。

    周季回头过去。笑道:“郭将军何必羡慕。用不了多久。将军的船队。就要令周某汗颜了。也只剩羡慕了。”

    站在周季旁边的。正是海军指挥使郭逵。他的海军基的。就在附近。与沈欢商量妥当之后。对盐场的保护。也是他的责任了。何况大家都有利害关系。今日海盐贸易出海。他也到场观看。

    他虽是海军指挥使。不过现在的海军。只有几艘不大的不小的船。只能沿海做些训练。实在不能出海。这些日子。他对海也熟悉多了。想起沈欢的海图。他对大海的热情与日俱增。一心希望能把海军做成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