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欧洲王室的另类历史-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室成员,更不可能授予她“殿下”的封号。这样的怠慢令爱德华十分痛苦,所以
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想办法对夫人进行补偿。

    温莎公爵和王室家族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因为退位事件变得岌岌可危,英国王室
坚决不肯接纳辛普森夫人,而他在为夫人争取封号时决不让步的态度则使紧张的家
族关系进一步恶化。

    爱德华的母后玛丽(即本书第2 部第8 章提到的玛丽王后)在写给自己的另一
个儿子,爱德华的弟弟乔治六世(1936年爱德华入世退位,其弟乔治即位,成为乔
治六世)的信中提到:“你可知道为了这个‘殿下’的称号他让我伤透了心。一旦
把封号授予了那个女人,外人恐怕就会认为我们承认了这桩可怕的婚姻,这在任何
方面对我们来说都将是致命的打击啊。”

    二战期间,英国遭受了纳粹德国猛烈的袭击,白金汉宫也遭到轰炸。即便在这
样严峻的形势下,温莎公爵仍然不忘向王室为夫人讨封号。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
指挥战争的百忙之中对爱德华进行了一番忠告:“阁下既然已经从世界上最尊贵的
王位上退了下来,就应该为了您的权益和尊严多做些事情,而不是为了虚名斤斤计
较。”
 

    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战争期间,爱德华除了为夫人争取封号之外,大概就没在别的事情上倾注过这
么多的心血。事实上,他曾被一度任命为巴哈马(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包含大
约700 个岛43,小岛以及大量的珊瑚礁。这个国家于1973年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独
立出来)总督。

    国难当头,这真算不上什么千钧重任,可是爱德华刚到任就叫苦连天,要求马
上离职。时值8 月,在热带岛国居住也许会让人稍感不适,但首相丘吉尔觉得爱德
华的辞职请求幼稚得可笑。沃尔特·蒙克顿(Walter Monckton )在给爱德华的信
里写道:“他为您的决定感到痛心。”英国人民正在忍受着战争的摧残,丘吉尔希
望温莎公爵“能够置个人舒适于度外,在该职位上坚持到天气转凉的时候”。

    出于爱国的责任,爱德华极不情愿地走马上任了,然而他一再抱怨巴哈马的居
住条件让人无法接受。“这总督府简直没法住,”

    爱德华对前任总督比德·克利福德(Bede Clifford )说道,“这一个星期以
来我们不得不逃到外面风餐露宿,到处都是白蛉。”爱德华领到的修缮房屋所用的
资金根本不够他挥霍,于是他向殖民地长官乔治·劳埃德(George Lloyd)申请更
多的款项供他装修官邸。丘吉尔在备忘录中的批示表明了他对此事的明确态度:
“毫无必要。”

    巴哈马一行令温莎公爵夫妇忙得四脚朝天,所以战后他们觉得应该彻底放松一
下。这一放松不要紧,后半辈子就算是晃荡过去了。如果天气好的话,爱德华就打
几轮高尔夫球,天气不好就打个盹,然后斟酒小酌。不过到了下午4 点他就得忙活
起来了,不是向下人们转达夫人的指示,就是亲自为夫人跑腿效劳,而这个时候的
公爵夫人正在忙碌地准备当天晚上的晚宴或者社交活动。

    爱德华似乎心甘情愿地享受这种虚度光阴的生活。一次,他在跟美国外交官的
夫人交谈时无意间表露了自己的这种心态:“我今天是怎么过的呢?早上我起得晚
了点儿,陪公爵夫人出了趟门,她买了顶帽子,我在旁边欣赏。回家的路上我在博
伊斯下车,观看了一会儿美国士兵的橄榄球比赛。后来我想散个步,可是天太冷了
……我到家的时候,公爵夫人正在上法语课,所以没人陪我聊天,正好上礼拜我母
亲给我寄来几个纸盒子,我就拆开看了看。嗬,里面装的是我小时候学法语时写的
作文,那会儿正是一战期间吧……您也知道,我这个人向来不爱阅读。”




  

 

            第三部  揭开神圣的婚纱

    对于王室婚姻来说,琴瑟合鸣的情况委实少见,婚姻双方经常是处于水火难容、
格格不入的境地,因为大部分王室婚事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政治联姻,有些新人在
婚礼之前甚至都没见过对方的模样。就算两人之中一方有机会挑选自己的另一半,
这两个人对待婚姻的态度也往往不能同日而语。国王们总是强权在握,而且一旦他
们感到厌烦了,王后们就只有悲叹命运的份儿了。下面介绍几桩最悲惨的王室婚姻。

            第一章  痴情公主薄情郎

    他是年轻帅气的王子,也是欧洲大片领土的继承人。人们叫他“英俊的腓力”,
虽然叫他“脚后跟腓力”也就足够了。他对自己的妻子粗暴无礼,他的妻子是西班
牙共掌朝政的斐迪南和伊莎贝拉的掌上明珠,淑美娴静。后来的人们叫她“疯狂的
胡安娜”,因为她对自己的丈夫的确爱得发狂。胡安娜和腓力造就了欧洲王室空前
绝后的婚姻悲剧,尽管一方已经进了坟墓,另一方那强烈的感情却丝毫没有减退。

    起初,在所有精心安排的王室婚姻中,这一桩看上去前景相当乐观,因为腓力
在1496年第一次见到胡安娜的时候就被她的美貌折服了。在那样一个包办婚姻的年
代,婚姻双方在结婚之前根本就不了解对方,彼此毫无感情可言,因此腓力对胡安
娜的一见钟情令旁人的精神大为振奋。而那边,胡安娜也迷上了魅力十足的腓力。
初次见面就如此顺利,腓力要求婚礼立即举行,这样他就可以尽早抱得美人归了。

    胡安娜出身于保守的天主教家庭,自幼家教森严,新婚生活让她感觉妙不可言。
而腓力这个典型的王室公子哥早就习惯了寻花问柳的生活,结婚对他来说不过就是
那么回事。就这样,腓力渐渐地开始心猿意马,但胡安娜却越来越小鸟依人了。她
的一切都是为了丈夫而做,为他呼吸,为他活着,甚至为他遗忘了自己的精神支柱
——宗教信仰。然而胡安娜的痴情不但没有唤起腓力的怜爱之心,反而勾起了他骨
子里卑鄙下流的恶根;他不再同娇妻同床共枕,而且还用暴力迫使她屈服于自己。
他遣散了胡安娜从西班牙带来的随从,将她在充满敌意的佛兰德(欧洲西北部一块
历史上有名的地区,包括法国北部部分地区、比利时西部地区和北海沿岸、荷兰西
南部部分地区。几个世纪以来,作为一个服装业中心,它一直享有实际的独立权并
且十分繁荣。低地国家的哈布斯堡战争导致了这一地区的最终分裂,而且这一地区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遭受了严重损失)宫廷里孤立起来。惊弓之鸟一般的胡安娜连
一封家书都不敢写。

    胡安娜在爱情中看不到任何希望,每天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一步步沦为腓力
的囚徒。同时,她的精神也开始混乱。胡安娜的外祖母就死于精神失常,而天生情
绪低沉、多愁善感的胡安娜也开始显示出类似的症状。1503年,一件事情彻底扰乱
了胡安娜的精神世界,使她开始陷入疯狂。那一年,腓力和胡安娜夫妇出访西班牙,
因为胡安娜要在那里举行宣誓仪式,正式成为卡斯蒂利亚(西班牙中部和北部一个
地区和旧日的王国。从10世纪开始自治,1479年伊莎贝拉和斐迪南结婚后该地并入
阿拉贡,由此组成了现代西班牙的核心)王国的继承人。但是腓力一点儿也不喜欢
妻子的故乡,因此他宣布自己将马上起程返回佛兰德。

    当时胡安娜正怀着第4 个孩子,行动不便,所以当她心爱的丈夫离开的时候,
她只得无限悲哀地留在西班牙。她越来越郁闷,越来越孤僻,终日以泪洗面,茶饭
不思。尽管后来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但她那萎靡不振的精神状况却没有丝毫
改观。

    终于,某天夜晚她丧失了神智。

    那天夜里,衣衫不整的胡安娜光着脚,口中声嘶力竭地叫嚷着冲出自己居住的
城堡,发泄着心中的痛苦。11月的夜晚寒风刺骨,但她拒绝穿上保暖的衣服,毫不
理会别人劝她回宫的请求。

    胡安娜身穿薄如蝉翼的睡衣在外面待了整整36个小时,她死死地扒着王宫的大
门,不论谁接近她,都免不了要受她的猛力推搡和辱骂。虽然人们最后还是想尽一
切办法把她哄了回去,但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纷纷对她的行为评头品
足。很快,“胡安娜疯了”的消息传遍了西班牙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紧张的气氛让胡安娜的母亲——伊莎贝拉女王也感到了压力。虽然这位令
人敬畏的女王能够主持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天主教法庭,以残酷迫害异端著称)的
大局,还大力支持哥伦布寻找新大陆的航海计划,但是她的女儿处处和她闹别扭,
令她招架不及。“她对我说话十分无礼,”女王在致西班牙驻佛兰德大使的信中写
道,“若不是考虑到她的精神状况,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容忍她对我的侮辱和不敬。”
胡安娜让母亲心力交瘁。伊莎贝拉的御医在写给斐迪南国王的信中说道:“我们认
为女王的生活受到了公主殿下的严重干扰,我们祈祷这团邪火(指胡安娜)早日熄
灭。她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一直都在影响着女王陛下的生活和健康。”
 

    这时,远在佛兰德的腓力好不容易摆脱了妻子的依附,正忙着享乐,忽然听到
妻子即将回来,感到十分不快。他的担心很快就得到了证实。重返丈夫身边的胡安
娜暴躁无比,还随身携带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剪刀。一次,她袭击了一名她认为和腓
力有染的侍女,剪掉了对方的金发,还狠狠地扇了她几个耳光。腓力受够了反复无
常的妻子,把她锁在了布鲁塞尔的王宫里,有传闻说他每天都在里面毒打她,虐待
她。他叫她“煞星”,她叫他“世界上最英俊的丈夫”。

    转眼到了1504年,伊莎贝拉女王撒手人寰,胡安娜和腓力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
的新一代君主,然而28岁的腓力刚即位就蹊跷地暴亡。有人怀疑他的岳父——阿拉
贡国王斐迪南一手策划毒死了他,因为他从来就没喜欢过这个女婿,更不想和他分
享统治权。

    这下胡安娜完全疯掉了。虽然丈夫已经死了,但心如死灰的胡安娜一步也不离
其左右。强烈的嫉妒心使她禁止任何女性接近腓力的尸体。她时常命人打开棺材,
这样她就能够拥抱腓力逐渐腐烂的尸身。

    最后她终于决定安葬腓力。这位悲痛欲绝的新任女王要求运送灵柩的车辆只能
在夜间行进。她说:“作为一个寡妇,我灵魂中的阳光早已不复存在,所以我不会
再把自己暴露于白昼的日光里。”

    一夜,送葬的队伍在一个女修道院稍作休息,胡安娜仍然不让任何女性靠近灵
柩,连修女也不行。她下令把灵柩抬出修道院,放在空地上,自己则整晚都睡在旁
边。

    一位僧侣曾告诉悲伤的胡安娜,14年以后她的丈夫将重返人间。胡安娜听信了
他的一派胡言,耐心地等待着。然而14年过去了,腓力仍然纹丝不动地躺在坟墓里
继续腐烂,结果她的精神再次受到重创。她疯狂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人们只好把她
关在西班牙的某座城堡里,直到1555年她才得到了永远的安息。然而她精神失常的
血脉却阴魂不散,在一代一代的哈布斯堡王室(欧洲哈布斯堡王朝的建立者,其成
员曾于中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这一段时期内分别在欧洲各国进行统治。在西班牙国
王查理五世统治下,哈布斯堡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在1558年查理五世退位之后,哈
布斯堡王朝分裂为西班牙和奥地利两部分。哈布斯堡王室在西班牙的统治于1700年
结束,在奥地利的统治于1918年寿终正寝)成员中渗透并流传了下去(参见本书第
6 部第29章)。




  

 

            第二章  等不到天荒地老

            第一节  阿拉贡公主凯瑟琳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历史上6 位不幸先后嫁给亨利八世的女士对此深有
感触。和他一起生活就是掉了脑袋也算不上是最坏的情况。对于亨利八世的首任妻
子阿拉贡公主凯瑟琳来说,虽然在结婚将近20年的时候惨遭抛弃,但是更让她痛心
的是那个曾经自诩“忠心爵士”的丈夫忽然间变成了邪恶的魔鬼。

    1509年,还不到18岁的亨利八世君临天下,接管英格兰的王权。几周以后,他
迎娶了凯瑟琳,这桩喜事看上去充满了吉祥的瑞气。年轻的国王充满活力、英俊浪
漫,他把凯瑟琳从自己冷酷凶恶的父亲亨利七世的控制中解救了出来。

    8 年前,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最小的女儿(同时也是“疯狂的胡安娜”的妹妹)
凯瑟琳从西班牙远嫁英国,成为亨利八世久病缠身的哥哥亚瑟的新娘,但是1502年
亚瑟就病死了。新婚生活才刚开始就走到了尽头,这使得凯瑟琳一下子落入了痛苦
的深渊,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她看不到任何希望。她的公公亨利七世把这个可怜的
女孩当做制约她父亲斐迪南国王的人质,剥夺了凯瑟琳所有的财产,使她身五分文。
身陷绝境的凯瑟琳打算离开英格兰,出家做修女。

    不过苦难突然就结束了。亨利七世晏驾,他那侠肝义胆的儿子马上就把比自己
年长6 岁的前任嫂嫂娶过了门。他们俩真心相爱,很快就双双携手在威斯敏斯特大
教堂举行了加冕典礼。热情高涨的民众为他们的新国王和王后夜以继日地举行着庆
祝仪式,这股热情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充分展现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

    接下去的岁月充满了甜蜜和幸福。亨利八世的王后忠诚贤惠,小到缝衬衫,大
到在亨利八世率兵去法国作战时代理朝政,样样都不差。凯瑟琳的夫君也由衷地欣
赏她的美德、学识和虔诚之心。

    用荷兰学者伊拉斯谟{ (1469—1536):荷兰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奥斯定会神
父,首次编订附拉丁文译文的希腊文版《新约圣经》,著有名作《愚人颂》(1509)
} 的话说,他们之间的关系简直就是“美满婚姻”的典范。然而随着凯瑟琳的美貌
逐渐凋零,这段美满的姻缘也慢慢地开始瓦解,而且亨利八世急需能传承都铎王朝
血脉的男性后裔,但凯瑟琳却始终没有生下儿子。

    当他们的婚姻走到第20个年头的时候,亨利八世本来温和的良知突然开始啃蚀
他的心灵。《圣经》的《利未记》里不是写得很清楚嘛,和自己的嫂子同眠罪孽深
重啊(虽然同出于《圣经》的《申命记》里还对此做法大加鼓励)!亨利认为事情
就是这样,上帝根本不承认他们罪恶的婚姻,所以就诅咒他只配有个女儿——玛丽
公主,事实上这婚姻压根就不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刺痛了国王的心,那就是他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凯瑟琳的
一位侍女——安妮·博林。然而不幸的是这位黑眼睛、俏脖子的姑娘颇有心计,在
亨利八世没有发誓要娶她做王后之前,她始终矜持地不肯对他表示任何好感。安妮
曾经在法国法兰西斯一世的宫廷里受过教育,被那样一个名利场调教出来的姑娘当
然见多识广、精明能干。再说她亲眼看着亨利八世抛弃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妇,这里
面还包括她的亲生姐姐,所以她才不会甘心受此待遇。另一方面,亨利八世也不想
冒犯美人。他不光在搜寻可以为他生养合法继承人的新王后,也同样需要床上的最
佳伴侣。

    在亨利八世饱蘸激情写给安妮的情书中,他请求“整个世界中我最珍爱的女人”
耐心等待,“我保证从此以后我的心只对你一个人忠诚,我的身体也绝无二心”。
在国王的另一封情书里,他对安妮日益高涨的情欲跃然纸上:“我多么希望此时此
刻就陶醉在心上人的怀抱里,我真想马上亲吻她那对可爱的‘小鸭子’(指乳房)。”

    但是在得到她的“小鸭子”之前,亨利八世不得不面临意料之外的障碍——凯
瑟琳王后决不肯退居二线。虽然她亲爱的夫君突然宣布在良心的驱使下他必须结束
这段婚姻令她大受打击、泪如泉涌,但她不会坐以待毙。悲伤的泪水掩饰不住她的
尊严和决心,而她的决定将永远改变英国历史的进程。当有人建议她退居修道院的
时候,她掷地有声地表明:“我是国王真正合法的妻子。”

    在丈夫面前,来自阿拉贡的凯瑟琳一直是温顺随和的妻子,但她同样是一位骄
傲的西班牙公主,断然不会把丈夫拱手相让给自命不凡的新宠安妮·博林。同时,
笃信宗教的凯瑟琳绝不会认为在教义上他们长达20年的婚姻因为有罪而无效,否则
他们的女儿玛丽就成了私生女。不过还有另外一股力量迫使凯瑟琳奋起反抗,那就
是她始终如一地爱着20年前与她共坠爱河的白马王子。
 

    看到往日逆来顺受的妻子竟然也有如此倔强固执的一面,亨利八世在惊讶之余
也清楚地感到想要甩掉她没那么容易。此外,他还必须面对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阻力
——来自民众的怨言。人民不愿意看到自己爱戴的王后被别人取代。在这种情况下,
亨利八世这位16世纪的君主为了控制局面,发表了有史以来最无诚意的演讲。

    他对世人宣布:“如果法庭判定王后果真是我合法的妻子,那么对我来说这就
是天大的喜讯,因为这样不光能证明我良心的清白,也同样证明了她的美德和品质,
这一点我十分明了……她出、身高贵、品行端淑、谦虚温顺、无人能及……因此就
算让我再结一次婚,弱水三千,我也只取这一瓢。但是,如果审判的结果表明我们
的婚姻违背了上帝的旨意,那么我将不得不忍受着巨大的悲伤,离开这位优秀的女
士,离开我的爱侣。”

    为了离开这位优秀的女土,亨利八世使尽了浑身解数,不惜以威胁的口吻结束
整个发言。他对公众高喊着,以后谁再抨击他,就绝对没有好果子吃。他警告百姓
:“还没有哪个脑袋是我舍不得砍的。”由此可见,他已经完全成为一个随心所欲
的国王了。

    为了裁定自己和凯瑟琳的婚姻是否真实有效,亨利八世亲自召集了宗教法庭。
代表教皇出席听证会的两名代表中的红衣主教托马斯·沃尔西(Thomas Wolsey )
刚好是亨利八世身边的重臣,因此对凯瑟琳来说,让听证会公平进行的机会十分渺
茫。尽管如此,她仍然出庭并庄严宣誓,证明她同亚瑟王子之间并不存在事实婚姻,
而且亨利八世十分清楚她再次结婚的时候仍然“保持着童贞,白璧无瑕”。

    王后施施然双膝跪下,在公众面前恳求着王权无边的夫君。

    80年后,莎士比亚面对这样的记载不禁才思泉涌,妙笔生花。“陛下,”凯瑟
琳带着浓厚的西班牙口音开始陈述,“我恳求您赐下我们之间曾经充盈着浓情爱意
的婚姻,为我主持公道,让我拥有我的权利。请您可怜可怜我这个无助的妇人吧。
对于您的国家,我只是个远道而来的陌生者,在这里我没有朋友。我向您——这个
国度公正的首领,请求庇护。”

    凯瑟琳把两个人之间共同走过的人生道路以及共同经历过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
最后她又回到了事件的核心:“在您第一次遇到我的时候,我就请上帝作出了裁断,
我仍然是没被男人碰过的贞洁少女。”话音落下,周围鸦雀无声,尊贵的王后穿过
沉默的人群,坚定地走出了对她严重不利的法庭。

    对于凯瑟琳为婚前贞操所作的声明,亨利八世并不公然否认,但是他却默许某
些证人出庭作证。假如凯瑟琳还留在法庭上的话,他们的证词对于她这个虔诚的教
徒来说绝对是极大的羞辱。这一班证人的数量比现在一个中学里的学生还要多,他
们纷纷证明先王子亚瑟确实和曾经的新娘凯瑟琳行过周公之礼。安东尼·威洛比爵
士就是其中的一个证人,他说自己曾亲眼看见亚瑟王子携凯瑟琳进洞房,而且第二
天早上他也看到王子从洞房里走了出来。

    他记得亚瑟王子对他说:“威洛比,给我倒杯麦芽酒来,昨天晚上我可是深入
了西班牙腹地啊。”

    由于半路杀出这些下流的证词,审判结束的时候法庭并没有作出任何定论。亨
利八世心中窃喜,他确信短时间内就会结案,这样他很快就能和安妮·博林举行婚
礼了,然而他的如意算盘这次却打得太早了。虽然红衣主教沃尔西是国王的亲信,
但是另一位教皇的使节红衣主教罗伦佐·坎佩齐奥(Lorenzo Campeggio )却是直
接受教皇克雷芒七世(1523—1534年任罗马教皇,曾拒绝承认亨利八世与阿拉贡公
主凯瑟琳离婚,但未能阻止亨利与罗马天主教的决裂)的委派从罗马赶来的,他的
使命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令判决延期。

    教皇的动机不难猜测。凯瑟琳的外甥(“疯狂的胡安娜”的儿子)当时是大权
在握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即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他于不久前征服了
罗马,教皇只得任其摆布。这场离婚官司肯定会惹查理五世动怒,所以教皇不会允
许这样的情形发生。坎佩齐奥主教执行了让审判延期的命令,他认为本案事关重大,
光在英国进行听证会还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到罗马重新开庭才行。

    亨利八世本来盼着赶快离婚,然后好和安妮共赴巫山,但这样的结果让他恼羞
成怒,因为教皇的决定不但没有对凯瑟琳造成什么影响,反而令亨利八世陷入了难
以忍受的困境。这样一来,国王、王后和国王未来的王后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每个
人都如坐针毡,心情极其不快。凯瑟琳抓住一切机会不厌其烦地提醒故意和自己疏
远的丈夫,她在嫁给他的时候绝对是处女,而且他们的结合真实合法。亨利八世受
够了王后这番慷慨陈词,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火气,对她大发雷霆。“我对你的辩
解十分满意,”他不得不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一些让步,“但是你压根儿就不是我老
婆!”

    亨利八世难以招架凯瑟琳的慷慨陈词,就跑到安妮·博林的怀抱里寻找安慰,
可是安妮也经常让他碰钉子。这位候补新娘已经等得太久,逐渐失去了耐心,而且
丝毫不曾掩饰自己的烦躁。

    一次,亨利八世刚和凯瑟琳进行了十分激烈的争吵,转身来到安妮的房间想听
几句体己话,结果没想到又挨了一顿喝叱。“难道我没告诉过你吗,每次你和王后
吵了架最终都是她占上风。”安妮大发雌威,然后开始号啕大哭,说他最后还是会
回到妻子身边,而她自己将一无所有。“我等了这么长的时间,当中遇到不少结婚
的机会,那样我就能堂堂正正地生孩子,那对我将是多么大的安慰呀。但是结果呢?
我的时间和青春就这么一去不复返,我一事无成啊!”

    絮絮叨叨的妻子和絮絮叨叨的未来妻子,这么戏剧性的事全让亨利八世赶上了,
他感到这样下去自己可受不了。教皇拖他后腿拖得太久了,他必须让教皇知道谁是
英国的老大。按照审判结果,克雷芒教皇命令亨利八世断绝同安妮的关系,但是亨
利八世公然违抗他的命令,反而永久地驱逐了凯瑟琳。他对传令官说:“转告王后,
我永远不想再见到她。”

    亨利八世曾经对教廷无限忠诚,他曾运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对抗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
的创始人} 对罗马教廷的抨击,并被教皇利奥十世(1513—1521年任罗马教皇,在
他执政期间开始了宗教改革,而且在1521年将马丁·路德逐出教会)授予了“国教
捍卫者”(从此以后英国历代国王都沿用这个称号)的称号,然而现在他却成了叛
逆分子。罗马教廷以最高惩罚来威胁亨利八世,他却挑衅似地反唇相讥:“我才不
在乎呢,因为我根本就不怕被逐出教会。”教皇在罗马说了算,这边亨利八世也咆
哮着:“在这儿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紧接着,亨利八世自封为英格兰教会最高领袖,然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
自己离婚的事情落实到位。凯瑟琳将不得再自称“王后”,并被降为“遗孀王妃”,
因为她现在只是已故的亚瑟王子的未亡人而已。国王还命令她把一切珠宝都转交给
取而代之的安妮·博林。此时的安妮终于如愿以偿地和亨利八世搞在了一起,并且
已经珠胎暗结。

    很快,亨利八世和安妮举行了婚礼,并为其加冕为英格兰王后。但是凯瑟琳仍
然不肯放弃王后的称号,而且不肯接受亨利八世在英国教会的领导地位,因此亨利
必须得处理这些问题。凯瑟琳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并且被剥夺了看望她惟一
的孩子玛丽公主的权利。重创之下的凯瑟琳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悲伤和疾病
也同时吞噬着她的健康,但是她从来没有脆弱地倒下。

    她给曾经对她山盟海誓的国王写下了绝笔信:“我最亲爱的主人、国王、丈夫,
我的大限之日即将来临……我无法接受被爱情抛弃的命运,但是我忍受着你对我做
的一切,我建议你无论如何都要保持灵魂的健康,其他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你
给我带来了那么多痛苦,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少麻烦……这些我通通都原谅你,我向
上帝祈祷,愿他也如此宽宏大量。”

    凯瑟琳请求亨利八世照顾好他们的女儿,但亨利八世只把这当成耳旁风。之后,
她最后一次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使人们感受到了她对那个无情抛弃她的男人始终不
渝的深情:“最后,我向你发誓,我的眼中只有你。永别了。”1536年1 月,凯瑟
琳溘然长逝,可能是死于癌症,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她是因为心碎而薨。短短4 个月
以后,安妮·博林也香消玉殒,步了她的后尘。




下一节  

 

             第二节  安妮·博林

    禁果虽然诱人,但是吃多了也会让人腻味,安妮·博林也未能幸免。虽然亨利
八世在求婚时对她大献殷勤,而且不惜与罗马教廷决裂都要与她完婚,但是当安妮
没能给他生下儿子的时候,他就像当初抛弃凯瑟琳一样将她弃如敝屣,因为对他来
说儿子比妻子更重要。安妮火暴的脾气和伶牙俐齿曾经让亨利八世着迷不已,但是
现在这些不过是她在争取地位时遗留下来的一抹残迹,一旦生活安逸下来,就失去
了魅力,就像宝剑的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