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史演义-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勇士,悉令诣阙,仍归匡胤简选,遇有材艺出众,即令补入殿前诸班。周 
主欲惩前弊,令匡胤简阅诸军,原是当时要策,但匡胤之得受周禅,即伏于 
此。人定不能胜天,令人徒唤奈何!此外马步各军,各命统将选择,凡从前 
骄兵惰卒,一概汰去。 
     宫廷内外,尽列熊罴,军务方有起色了。 
     是年冬季,北汉主刘崇,忧愤成疾,竟至逝世。次子承钧向辽告哀,辽 
册承钧为汉帝,呼他为儿。承钧亦奉表称男,易名为钧。又在晋阳创立七庙, 
尊刘崇为世祖,改元天会,复向辽乞师复仇。辽遣高勋为将,率兵助刘钧。 
刘钧即令部将李存瑰,与勋同攻潞州,不克乃还,勋亦归国。刘钧知不能胜 
周,乃罢兵息民,礼贤下士,境内粗安。只辽骑却屡窥周边,不免骚扰。周 
主因大兵甫归,疮痍未复,但戒各边将固守边疆,不得出战。 
     未几已是显德二年,周主仍遵旧时年号,不复改元。忽闻夏州节度使李 
彝兴,不奉朝命,拒绝周使。周主与群臣商议,群臣多说道:“夏州地处偏 
隅,朝廷素来优待,此次不通周使,无非因府州防御使杜德扆,厚沐国恩, 
得加旌节,彝兴耻与比肩,所以有此变态。臣等以为府州褊小,无足重轻, 
不若抚谕彝兴,善全大体。”周主怫然道:“朕至晋阳,德扆即率众来朝, 
且为我力拒刘氏,朕授他节钺,不过报功,奈何一旦弃置!夏州止产羊马, 
贸易百货,悉仰我国,我若与他断绝往来,他便穷蹙,有何能为呢?”借周 
君臣口中补叙夏州府州事,笔墨较省。乃遣供奉官驰诣夏州,赍诏诘责,果 
然李彝兴惶恐谢罪,不敢抗违。 
     周主喜如所期,更下诏求言,详询内情,并及边事。边将张藏英上书献 
策,谓深、冀二州交界,有葫芦河横亘数百里,应改掘凿深,足限胡马南来, 
以人力济天险,最为利便等语。周主因遣许州节度使王彦超,曹州节度使韩 
通,起发兵夫,往掘河道。一面令张藏英绘图立说,再行详闻。藏英奉诏, 
绘就地形要害,请旨入朝,面陈图说,请俟葫芦河凿深后,即就河岸大堰口, 
筑城置垒,募兵设戍,无事执耒,有事操戈,且愿自为统率,随宜进止等语。 
周主喜道:“卿熟谙地势,悉心规划,定能为朕控御边疆。朕准卿所请,可 
即前去调度,毋负朕望!” 
     藏英立即拜辞,回镇月余,募得边民千余人,个个是身长力壮,矫健不 
群。那辽主述律,闻周军筑城堰口,派兵来争。王彦超、韩通分头堵御,却 
也敌得住辽兵。无如辽兵忽来忽去,行止无常;周军进击,他即退去,周军 
……… Page 261………
退回,他又进来,害得王、韩两将,日夕防备,不遑寝食。一班凿河筑城的 
民夫,也是惊惶得很,旋作旋辍。可巧张藏英募齐兵丁,前来大堰口,与王 
彦超、韩通会议,决计自作前驱,王、韩为后应,杀他一个痛快,使不再来。 
当下引众驰击,横厉无前,辽兵已是披靡,藏英又挺着长矛,左旋右舞,挑 
着处人人落马,刺着处个个洞胸,任你辽兵如何刁狡,也逃不脱性命。再经 
王彦超、韩通,从后追上,杀毙辽兵无数,剩得几个脚长的,抱头鼠窜,不 
知去向。 
     藏英追赶至二十里外,远望不见辽兵,方才退归,于是葫芦河疏凿得成, 
大堰口城垒渐竣。王彦超、韩通同时返镇,单留张藏英保守城砦,已足抵制 
辽人。周廷改称大堰口为大宴口,号屯军为静安军,即令藏英为静安军节度 
使。小子有诗赞道: 
     凿河筑垒费经营,扼要才堪却虏兵。 
     胡骑不来河北静,武夫原可作干城。 
     长城有靠,朔漠无惊,英武过人的周主荣,又想西征南讨了。欲知后事, 
请看后文。 
     知进不知退,是英主好处,亦即英主坏处。高平之战,非周主荣之决计 
进兵,则北汉炽张,长驱南下,河北必非周有矣,至北汉主已败入晋阳,缮 
甲兵,完城堑,坚壁以待,志在决死,加以辽兵为助,左右犄角,此固非可 
轻敌者,况以逸待劳,以主待客,难易判然,安能必胜?周主知进而不知退, 
此其所以损兵折将,弃械耗财,而卒致废然自返也。若张藏英之浚河筑城, 
正以守为战之计,可进可退,绰有余裕,胡马不敢南来,两河可以无患,谓 
非良将得乎!史彦超恃勇而死,张藏英好谋而成,为将者于此觇休咎,为主 
者亦可于此判优劣焉。 
……… Page 262………
             第五十三回 宠徐娘赋诗惊变 俘蜀帅得地报功 
     却说周主荣既败汉却辽,遂思西征南讨,统一中国。当下召入范质、王 
溥、李谷诸宰臣,及枢密使郑仁诲等,开口宣谕道:“朕观历代君臣,欲求 
治平,实非容易,近自唐、晋失德,天下愈乱,悍臣叛将,篡窃相仍。至我 
太祖抚有中原,两河粗定,惟吴、蜀、幽、并,尚未平服,声教未能远被, 
朕日夜筹思,苦乏良策,想朝臣应多明哲,宜令各试论策,畅陈经济,如可 
采择,朕必施行,卿等以为何如?”范质、王溥等,齐声称善,乃诏翰林学 
士承旨徐台符以下二十余人,入殿亲试,每人各撰二文,一是“为君难为臣 
不易论”,一是“平边策”。徐台符等得了题目,各去撰著,有的是攒眉蹙 
额,煞费苦心,有的是下笔成文,很是敏捷,自辰至未,陆续告成,先后缴 
卷。周主逐篇细览,多半是徒托空言,把孔圣人的修文德、来远人二语,敷 
衍成篇,不得实用。惟给事中窦仪,中书舍人杨昭俭,谓宜用兵江淮,颇合 
周主微意。还有一篇崇论闳议的大文,乃是比部郎中王朴所作。略云: 
     臣闻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 
平之之术。当失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於内,远者叛於外,小 
不制而至於大,大不制而至於僭,天下离心,人不用命。吴、蜀乘其乱而窃 
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 
     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 用能 
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 
财,时使薄敛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 
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 
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即与天 
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矣。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 
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 
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 
弱,则所向无前矣。攻虚击弱之法,不必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南人懦怯, 
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 
虚而取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 
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 
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若其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 
吴、蜀平,幽州亦望风而至。惟并州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 
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已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方 
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臣书 
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於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周主览到这 
篇文字,大加称赏,便引与计议。朴谈论风生,无不称旨,因授为左谏议大 
夫。未几且命知开封府事。就是窦仪、杨昭俭,也得升官;仪为礼部侍郎, 
昭俭为御史中丞。特用声西击东的计策,先命偏师攻蜀,继出正军击唐。 
     先是秦、成、阶三州入蜀,蜀人又取凤州。见前文。蜀主孟昶,好游渔 
色,浪费无度,国用不足,专向民间取偿。秦、凤人民,迭遭苛税,仍欲归 
隶中原,乃相次诣阙,乞举兵收复旧地。周主正要发兵,又得了这个机会, 
更加喜悦,立命凤翔节度使王景,及宣徽南院使向训,为征蜀正副招讨使, 
西攻秦、凤。蜀主闻报,忙遣客省使赵季札,趋赴秦、凤二州,按视边备。 
季札本没有甚么才干,偏他目中无人,妄自尊大。一到秦州,节度使韩继勋 
……… Page 263………
迎入城中,与谈军事,多经季札吹毛索瘢,免不得唐突数语,季札怏怏而去, 
转至凤州,刺史王万迪,见他趾高气扬,也是不服,勉强应酬了事。自大者 
必遭众忌。季札匆匆还入成都,面白蜀主,谓韩、王皆非将才,不足御敌。 
蜀主亦叹道:“继勋原不足当周师,卿意属在何人?”季札朗言道:“臣虽 
不才,愿当此任,管教周军片甲不回!”令人好笑。蜀主乃命季札为雄武节 
度使,拨宿卫兵千人,归他统带,再往秦、凤扼守。又派知枢密王昭远,按 
行北边城塞,部署兵马,防备周师。自己仍评花问柳,饮酒吟诗,日聚后宫 
佳丽,教坊歌伎,以及词臣狎客,一堂笑乐,好似太平无事一般。 
     广政初年,广政即蜀主昶年号,见前。内廷专宠,要算妃子张太华,眉 
目如画,色艺兼优,蜀主昶爱若拱璧,出入必偕,尝同辇游青城山,宿九天 
文人观中,月余不返。忽一日雷雨大作,白昼晦暝,张太华身轻胆怯,避匿 
小楼,不意霹雳无情,偏向这美人头上,震击过去,一声响亮,玉骨冰销。 
想系房帷不谨,触动神怒,故遭此谴。昶悲悼的了不得,因张妃在日,曾留 
恋此观,有死后瘗此的谶语,乃用红锦龙褥,裹瘗观前白杨树下。 
     昶即日回銮,悼亡不已。一班媚子谐臣,欲解主忧,因多方采选丽姝。 
天下无难事,总教有心人,果然得一绝色娇娃,献入宫中。昶仔细端详,花 
容玉貌,仿佛太华,而且秀外慧中,擅长文墨,试以诗词歌赋,无一不精, 
直把这好色昏君,喜欢得不可名状。绸缪数夕,即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 
寻又赐号慧妃。妃爱赏牡丹芙蓉,所以蜀中有牡丹苑,有芙蓉锦城;牡丹苑 
中,罗列各种,无色不备;芙蓉锦城,是在城上种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 
锦霞,因此号为锦城。 
     蜀地素称饶富,又经十年无事,五谷丰登,斗米三钱,都下士女,不辨 
菽麦,多半是采兰赠芍,买笑寻欢。上行下效,捷如影响。蜀主昶见近置远, 
居安忘危,除花蕊夫人外,又广选良家女子,充入后宫,各赐位号,有昭仪、 
昭容、昭华、保芳、保香、保衣、安宸、安跸、安情、修容、修媛、修娟等 
名目,秩比公卿大夫,甚至舞娼李艳娘,亦召入宫中,厕列女官,特赐娼家 
钱十万缗,代作聘金。 
     是年周、蜀开衅,适当复日,昶既派出赵季札、王昭远两人,还道是御 
敌有余,依旧流连声色,渐渐的天气炎热,便挈花蕊夫人等,避暑摩诃池上, 
夜凉开宴,环侍群芳,昶左顾右盼,无限欢娱。及谛视嫔嫱,究要推那花蕊 
夫人,作为首选,酒酣兴至,就命左右取过纸笔,即席书词,赞美花蕊夫人。 
第一句写下道:“冰肌玉骨清无汗,”第二句接写道:“水殿风来暗香满。” 
从战鼓冬冬中,忽插一段香艳文字,越觉夺目。再拟写第三句,突有紧急边 
报到来,乃是周招讨使王景,自大散关至秦州,连拔黄牛八寨。昶不禁掷笔 
道:“可恨强寇,败我诗兴!”乃并撤酒肴,即召词臣拟旨,派都指挥使李 
廷珪为北路行营都统,高彦俦为招讨使,吕彦珂为副招讨使,客省使赵崇韬 
为都监,出拒周师。一面促赵季札速赴秦州,援应韩继勋。 
     季札奉命出军,连爱妾都带在身旁,按驿徐进,兴致勃然。到了德阳, 
闻周军连拔诸砦,气势甚盛。不由的畏缩起来。嗣经朝旨催促,越觉进退两 
难。床头妇人,权逾君上,劝令还都避寇,不容季札不依,季札遂疏请解任, 
托词还朝白事,先遣亲军保护爱妾,与辎重一同西归,然后引兵随返。既至 
成都,留军士在外驻扎,单骑入城。都中人民,还疑他是孑身逃回,相率震 
恐。及季札入见蜀主,由蜀主问他军机,统是支吾对答,并没有切实办法。 
蜀主大怒道:“我道汝有甚么才能,委付重任,不料愚怯如此!”遂命将季 
……… Page 264………
札拘往御史台,付御史审勘。御史劾他挈妾同行,擅自回朝,应加死罪。蜀 
主批准,令把季札推出崇礼门外,斩首示众。谋及妇人,宜其死也。蜀行营 
都统李廷珪率兵至威武城,正值周排阵使胡立,带领百余骑,前来巡逻。廷 
珪即麾军杀上,把胡立困在垓心,胡立兵少势孤,冲突不出,被蜀将射落马 
下,活擒而去。立部下多为所获,只剩数十骑逃归周营。李廷珪得了小胜, 
报称大捷,并命军衣上绣作斧形,号为破柴都。周主本姓为柴,故有此号。 
虚名何益? 
     蜀主昶接着捷报,很是喜慰,且遣使至南唐、北汉,约共出兵攻周。偏 
是得意事少,失意事多,捷报才到,败报又来,廷珪前军,为周将所败,掳 
去将士三百人。蜀主乃复遣知枢密使伊审徵抚勉行营,再行督战。 
     审徵驰诣军前,与廷珪商定军谋,遣先锋李进据马岭寨,截住周军来路; 
再派游击队旁出斜谷,进屯白涧,作为偏师;又令染院使王峦,引兵出凤州 
北境,至堂仓镇及黄花谷,绝周粮道,三路出师。审徵、廷珪等择地扎营, 
专待消息,准备接应。 
     王峦率兵三千人,径趋唐仓,先令侦骑至黄花谷中,探明敌踪,还报谷 
外有周军往来,统是输运辎重,接济周营,并没有大将弹压。峦大喜道:“我 
去把他辎重军,一齐夺来,管教他粮食中断,全军溃走了。”我亦说是妙计, 
无如不从汝愿。遂驱军前进,驰入黄花谷。谷长路窄,兵士不能并行,只好 
鱼贯而入,慢慢儿的蛇行过去。那知周军伏在谷口,见蜀兵出谷前来,立即 
突出,打倒一个捉一个,打倒两个捉一双。王峦押着后队,尚未得知,只管 
催军速趱,待至前队已擒去千人,方悉谷外警报,慌忙传令退还,怎奈后面 
的谷口,也有周军出现,峦拚命杀出,手下只剩百余骑,紧紧随着,此外都 
陷入谷中,被周军前后搜捕,一古脑儿捉去。峦带百余骑还奔堂仓,急急如 
漏网鱼,累累如丧家犬,恨不得三脚两步,即抵大营。甫至堂仓镇附近,见 
前面摆着一彪人马,很是雄壮,为首的戴着兜鍪,穿着铁甲,立马横枪,朗 
声呼道:“我周将张建雄也!来将快下马受缚,免我动手。”峦至此叫苦不 
迭,自思进退无路,只好硬着头皮,纵马来战,两下交锋,一个是胆壮气雄, 
一个是心惊力怯,才及四五合,杀得王峦满身臭汗,招架不住。建雄大喝一 
声,把峦扯住衣襟,摔落马下,周军顺手■住,将峦缚好,牵住马前。蜀兵 
只有百余骑,怎能夺回主将,兼且无路脱奔,没奈何哀求乞降。建雄令军士 
反绑蜀兵,仍然由原路回军。那时黄花谷内,已将蜀兵捉得精光,仔细检点, 
刚刚捉了三千人,一个也不少,一个也不多。更奇的是一个不死,各由建雄 
带去,回营报功。原来王景、向训等,早已防蜀兵劫粮,伏兵黄花谷口,巧 
巧王峦中计,遂致全军覆没。 
     李进在马岭寨中,得知此信,吓得战战兢兢,还道周军具有神力,能使 
片甲不留。要逃性命,走为上策,便弃了马岭寨,奔回大营。白涧屯兵,也 
闻声奔溃。伊、李两蜀将的规划,一并失败,自知立脚不住,不如见机早退, 
因弃营返奔,直至青泥岭下。依险扎住。雄武节度使韩继勋,亦乐得逃生, 
画个依样葫芦,走还成都。一班逃将军。秦州观察判官赵玭,召官属与语道: 
 “敌兵甚锐,战无不胜,我国所遣兵将,向称骁勇,一经战阵,非死即逃, 
我等怎可束手待毙,去危就安,正在今日,未知诸君意下如何?”大众都是 
贪生怕死,听了玭言,应声如响,即开城迎纳周军。 
     王景等已入秦州,便分兵攻成、阶二州,自督军往围凤州。成、阶二州 
的刺史,闻秦州失守,当即迎降,独凤州固守不下。自韩继勋逃回成都,蜀 
……… Page 265………
主昶把他褫职,改用王环为威武节度使,赵崇溥为都监,往援秦州。两将行 
至中途,接得秦州降周消息,忙引兵转趋凤州。甫入凤州城,那王景已率师 
来攻,急登陴守御。景四面攻扑,都被赵崇傅督兵拒却,乃筑垒成围,断绝 
城中樵汲,令他自毙。适曹州节度使韩通,奉周主命,来助王景。景令他往 
城固镇,堵住蜀中援师。城中饷竭援穷,渐渐支撑不住,每夜有兵将缒城出 
降。王景乘危督攻,一鼓登城,城上守兵俱靡,王环、赵崇溥,尚率众巷战。 
怎奈士无斗志,陆续逃散,只剩王、赵两将,无路可奔,统被周将擒住,崇 
博愤不欲生,绝粒而死,环被拘狱中。于是秦、凤、成、阶四州,俱为周有。 
     王景露布奏捷,静候朝命。周主传谕优奖,且命赦四州所获将士,愿归 
诸人,给资遣还,愿留诸人,各予俸赐,编为怀恩军,即令降将萧知远带领, 
暂住凤州。嗣因兴兵南讨,欲罢西征,遂遣萧知远率兵西归。 
     蜀中兵败地削,上下震惊。伊审徵、李廷珪等,奉表请罪,蜀主概置不 
问,但命在剑门、白帝城各处,多聚刍粮,为备御计。一面鼓铸铁钱,禁民 
间私用铁器,国人很觉不便,都归咎李廷珪等将士。昶母李氏,亦屡言典兵 
非人,除高彦俦忠诚足恃外,应悉数改置,昶不能从。后来惟彦俦死节,方 
知李氏有识,可惜孟昶不用。但罢廷珪兵柄,令为检校太尉。及萧知远等还 
蜀,蜀主昶亦放还周将胡立等八十余人,并嘱立带转国书,向周请和。 
     立还至大梁,呈上蜀主昶书。周主展开一阅,但见起首二语,乃是大蜀 
皇帝,谨致书于大周皇帝阁下,不禁忿然道:“他尚敢与朕为敌么?”嗣复 
看将下去,乃是一篇骈体文。略云: 
     窃念自承先训,恭守旧邦,匪敢荒宁,於兹二纪。顷者晋朝覆灭,何建 
来归,不因背水之战争,遂有仇池之土地。洎审晋君北去,中国且空,暂兴 
敝邑之师,更复成都之境。厥后贵朝先皇帝应天顺人,继统即位,奉玉帛而 
未克,承弓剑之空遗,但伤嘉运之难谐,适叹新欢之且隔。以至去载,忽劳 
睿德,远举全师,土疆寻隶於大朝,将卒亦拘於贵国。幸蒙皇帝惠其首领, 
颁以衣裘,偏裨尽补其职员,士伍遍加以粮赐,则在彼无殊於在此,敝都宁 
比於雄都!方怀全活之恩,非有放还之望。今则指导使萧知远等,押领将士 
子弟,共计八百九十三人,还入成都,具审皇帝迥开仁愍,深念支离,厚给 
衣装,兼加巾屦,给沿程之驿料,散逐分之缗钱,此则皇帝念疆场几经变革, 
举干戈不在盛朝,特轸优容,曲全情好。求怀厚谊,常贮微衷,载念前在凤 
州,支敌虎旅,曾拘贵国排阵使胡立以下八十余人,嘱令军幕收管,令各支 
廪食,各给衣装,只因未测宸襟,不敢放还乡国。今既先蒙开释,已认冲融, 
归朝虽愧於后时,报德未稽于此日。其胡立以下,令各给鞍马衣装钱帛等, 
专差御衣库使李彦昭部领,送至贵境,望垂宣旨收管。矧以昶昔在龆龄,即 
离并都,亦承皇帝风起晋阳,龙兴汾水,合叙乡关之分,以申玉帛之欢。倘 
蒙惠以嘉音,即伫专驰信使,谨因胡立行次,聊陈感谢。词不尽意,伏惟仁 
明洞鉴,瞻念不宣。 
     周主览毕,颜色少霁,便语胡立道:“他向朕乞和,情尚可原,但不应 
与朕钧礼,朕不便答复。汝在蜀多日,能悉蜀中情形否?”立叩陈蜀主荒淫 
情事,且自请失败罪名。周主道:“现在有事南方,且令蜀苟延一二年,俟 
征服南唐,再图西蜀未迟。朕赦汝罪,汝且退出去罢!”立谢恩而退。 
     蜀主昶俟周复书,始终不至,竟向东戟指道:“朕郊祀天地,即位称帝 
时,尔方鼠窃作贼,今何得藐我至此!”遂仍与周绝好,复为敌国。小子有 
诗咏道: 
……… Page 266………
     丧师失地尚非羞,满口骄矜最足忧; 
     幸有南唐分敌势,尚留残喘度春秋。 
     蜀事暂从缓叙,小子要述及周、唐战争了。看官不嫌词费,还请再阅下 
回。 
     声色二字,最足误人,而国君尤甚,自古迄今,未闻有耽情声色,而能 
保邦致治者。蜀主孟昶,据有两川,因佚思淫,因淫致侈,幸经中原多故, 
方得十余年无事。然周师一出,即失四州,所遣诸将,非死即逃,盖淫靡成 
风,将骄卒惰,欲其杀敌致果也得乎?逮夫修书乞和,不得答复,复有庞然 
自大之言。师徒挠败不之忧,土宇侵削不之惧,几何而不亡国败家也。厥后 
徐妃入宋,咏述亡国之由来,有“十四万人齐解甲,可无一个是男儿!”二 
语,后世竞传诵之,然美人误国,厥罪维钧,半老徐娘,亦宁能辞咎乎?而 
蜀主昶固不足责焉。 
……… Page 267………
          第五十四回 李重进涉水扫千军 赵匡胤斩关擒二将 
     却说蜀主昶致书乞和,周主虽不答复,却为着南讨兴师,暂罢西征。令 
各将振旅言旋,别命宰臣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寿等州行 
府事,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副,都指挥使韩令坤等一十二将,一齐从征,向 
南进发,并先谕淮南州县道: 
     朕自缵承基构,统御寰瀛,方当恭己临朝,诞修文德,岂欲兴兵动众, 
专耀武功!顾兹昏乱之邦,须举吊伐之义,蠢尔淮甸,敢拒大邦!因唐室之 
凌迟,接黄寇之纷扰,飞扬跋扈,垂六十年,盗据一方,僭称伪号。幸数朝 
之多事,与北境以交通,厚启兵端,诱为边患。晋、汉之代,寰境未宁,而 
乃招纳叛亡,朋助凶惹,李金全之据安陆,李守贞之叛河中,大起师徒,来 
为援应,攻侵高密,杀掠吏民,迫夺闽、越之封疆,涂炭湘、潭之士庶。以 
至我朝启运,东鲁不庭,发兵而应接叛臣,观衅而凭陵徐部。沐阳之役,曲 
直可知,尚示包荒,犹稽问罪。迩后维扬一境,连岁阻饥,我国家念彼灾荒, 
大许籴易,前后擒获将士,皆遣放还。自来禁戢边兵,不令侵挠。我无所负, 
彼实多奸,勾诱契丹,至今未已,结连并寇,与我为仇,罪恶难名,神人共 
愤。今则推轮命将,鸣鼓出师,征浙右之楼船,下朗陵之戈甲,东西合势, 
水陆齐攻。吴孙皓之计穷,自当归命;陈叔宝之数尽,何处偷生!一应淮南 
将士军人百姓等,久隔朝廷,莫闻声教,虽从伪俗,应乐华风,必须善择安 
危,乐图去就,如能投戈献款,举郡来降,具牛酒以犒师,纳圭符而请命, 
车服玉帛,岂吝旌酬,土 
     地山河,诚无爱惜,刑赏之令,信若丹青。若或执迷,宁免后悔! 
     王师所至,军政甚明,不犯秋毫,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 
掳焚烧,必令禁止。须知助逆何如效顺,伐罪乃能吊民。 
     朕言尽此,俾众周知! 
     这道谕旨,传入南唐,江、淮一带,当然震动。唐主昪只信用二冯,冯 
延己尝坐罪罢相。见前文潭州失守事。不到数月,便命复职,冯延鲁又入任 
工部侍郎,兼东都副留守。东都即广陵,见前。就是陈觉、魏岑等,亦相继 
起用,奸佞盈廷,国政日紊。每年冬季,淮水浅涸,唐主本发兵戍守,号为 
把浅兵。寿州监军吴廷绍,以为疆场无事,奏请撤戍,竟邀唐主谕允。清淮 
节度使刘仁赡,固争不得,自决藩篱。忽闻周师将至,正值天寒水涸的时候, 
淮上人民,很是恐慌。独刘仁赡神色自若,部分守御,不异平时,众情少安。 
唐主命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兵二万趋寿州,奉化节度使 
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北面行营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为应援都监,率兵三 
万屯定远县,召镇南节度使宋齐邱,还至金陵,又授户部尚书殷崇义知枢密 
院事,与齐邱共预兵谋,居中调度。 
     周都部署李谷等,引兵至正阳镇,见淮上防守无人,便赶造浮桥,数夕 
即成,越淮而东,直指寿州城下。虽有唐兵二千余人,半途拦阻,那里是周 
军对手,略略交锋,便即溃去。周都指挥使白延遇,乘胜长驱,进至山口镇, 
又遇唐兵千余名,也不值周军一扫。惟进攻寿州,却是城坚难拔,用了许多 
兵力,毫不见功。李谷屡驰书周廷,报明实情,周主即拟亲征。适枢密使郑 
仁诲病逝,朝右失一谋臣,周主很是叹惜,亲往吊丧。近臣奏称年月方向, 
不利驾临,周主摇首道:“君臣义重,尚顾得年月方向么?”可称豁达。遂 
亲至郑宅,哭奠而归。特叙仁诲之死,惜其贤也。 
……… Page 268………
     嗣由吴越王钱弘倧,遣来贡使,入献方物,周主召见使臣,嘱令赍诏回 
国,谕吴越王发兵击唐。吴越王应诏发兵,特简同平章事吴程,出袭常州, 
唐右武卫将军柴克宏,引军邀击。大破吴越军,斩首万余级,吴程遁还,克 
宏复移援寿州,途中忽然遇疾,竟尔暴亡。也是寿州晦气。 
     寿州尚是固守,李谷久攻不克,便在行营中过年。越年已是周显德三年, 
周主闻寿州不下,决计亲征,命宣徽南院使向训,权任留守,端明殿学士王 
朴为副,彰信节度使韩通,权任点检侍卫司,及在京内外都巡检。派侍卫都 
指挥使李重进为先锋,前往正阳,河阳节度使白重赞,出屯颍上,遥应重进。 
两人先发,自督禁军启行。 
     那时唐将刘彦贞,已引兵援寿州,并具战船数百艘,令驶往正阳,毁周 
浮桥。李谷探知敌谋,召将佐集议道:“我军不能水战,若正阳浮桥,为贼 
所毁,势且腹背受敌,退无所归,不如还保正阳,仁候车驾到来,听旨定夺。” 
乃一面报明周主,一面焚去刍粮,拔营齐退。 
     周主行至固镇,接到李谷奏报,不以为然。急遣中使驰往谷营,谕止退 
兵。谷已到正阳,才得谕旨,乃更复奏道:“贼将刘彦贞来救寿州,臣却不 
惧,只虑贼舰顺流掩击,断我浮桥,截我后路,所以不得已退守正阳。今贼 
舰日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