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飞龙吟天-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呼啦啦一群人立刻围住了山洞,高声呼喝:“快出来,不然我们开枪了!”
洞中人无奈,穿着睡衣拖鞋,缓缓走出山洞,不用问,正是中华民国元首蒋*介石,他小心翼翼地问:“你们,是红军?”
孟飞龙一摇头:“(东北腔)不,俺们东北那疙瘩的!”
“哦,东北军!”这位蒋老爷子稍稍放心,不是红军还好点,东北军统帅张学良毕竟是他把兄弟,如果他蒋某有个好歹,这张学良也难向党国交待!
老爷子哼了一声:“(江浙腔)你们这是干什么,我是中华民国的领袖……”
孟飞龙轻哼一声:“(东北腔)哼,放着鬼子不打,就知道打中国人,算啥领袖!”
郭吟天心说,我这兄弟太纯爷们儿,这是咱们中华民国的一把手,什么话也不能这么直着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看在张少帅把兄弟这身份上,也不能直着顶撞老爷子不是。他急忙抹糊:“对不起,委员长,少帅命令我们来保护委员长的!”
蒋*介石刚才被孟飞龙一顶,心中正别扭,一看,哟,这个士兵还是懂规矩的,唉,这才是国民革命军的文明士兵嘛,他也不理孟飞龙,转向郭吟天说:“(江浙腔)你这个青年,看起来应该是懂道理的,怎么能跟着张汉卿胡闹呢?你们究竟想干什么?”
孙铭九也赶紧说明:“张副司令请委员长进城,领导我们抗日,打回东北去!”
“(江浙腔)你是孙营长、孙铭九,有人向我报告过,你是好青年!你若还是同志,就开枪把我打死算了。”
孙铭九一听,哟,连我的情报都打听过,你老蒋对我们东北军没少下工夫啊!心中不满,但嘴上却要客气:“委员长,我们不开枪。我们只要求你领导我国抗日。从今开始中国必须采取新政策。中国的唯一紧急任务就是打日本。这是东北人民的特别要求。您为什么不打日本而下令打红军?”
蒋委员长立刻发表讲话:“(江浙腔)我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我代表国家,我主流,我认为我的政策是正确的……”
孙铭九心说,这大冷天,高山上,也不是讲演的地方,急忙拦委员长的话:“委员长,您累了,您需要清醒一下再回答人民!来人,搀扶一下委员长!”
“(江浙腔)哼,你们这样做是有损国家民族利益的,你们是要付出代价的!……”蒋*介石先生愤愤不平地继续表达着强烈的抗议,他这儿不满,孟飞龙更不满,他双拳紧握,就要玩野蛮。正扶蒋*介石的郭吟天一看,哟,飞龙爆脾气要犯,他急忙劝元首:“委员长,咱先走,咱先走,什么事儿回头再说……”
“(江浙腔)嗯,你这个同志是个好青年……”
郭吟天急忙应付:“是,是,是,委员长,这话和你跟孙铭九长官说的差不多,咱先下山,先下山……”
望着蒋*介石的背影,孟飞龙不由心生疑虑:就这样把委员长请去,他真的肯联共抗日吗?他真能放过今天血洗华清池的东北军吗……
第三回 金兰反目同袍乱吟天梦游古北口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献上一首讲述兄弟之义、知音之情的定场诗,供各位看官鉴赏。
上回书说到,张学良张少帅与杨虎城将军不满蒋*介石逼他们剿共,却不肯抗日的政策,于是联合发动兵谏。孟少龙与郭吟天等人跟着孙铭九等长官,一路杀到华清池,在骊山峰顶请回了这位蒋委员长。
这里咱们说一下这位蒋委员长的情况,蒋*介石,他的名字叫蒋中正,字介石,实际上咱们大陆对这位前中国领导人还算比较客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中华文明的传统,直呼其名那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表现,而称字不称名是表现对对方的尊敬。我们大陆一直称呼蒋*介石,而非蒋中正,正是为此。
要说这蒋*介石,当年是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手下的一员大将,对中山先生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也是当时国民党中少有的军事人才。他与共产党也曾亲密合作,共同创办黄埔军校,而黄埔军校则成为蒋*介石发家致富的资本,为他培养了许多忠臣良将。
中山先生生前对蒋*介石甚为器重,予以重用,对于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蒋*介石也曾极力支持实践。可是,在中山先生去世后,蒋*介石愈加怀疑这三大政策是否正确,逐渐走上反*共道路,北伐期间他发动“四一二”政变,把当时全力协助国民党统一中国的共产党杀害无数。
这屠刀一举,便断绝了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信任,老蒋心中也清楚,此步一走,如果将来让共产党得了势,他老蒋这一班人马必无好日子过。所以他时时刻刻将消灭共产党当做首要任务。以至于不惜向日本侵略者示好,来争取时间,尽早尽快消灭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可惜屡屡不能得逞。
那位看官说了,这蒋*介石是不是个一心投降日本的大汉奸啊,我们客观来说,那倒不是。蒋*介石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对日本鬼子也是恨之入骨。不过,这个人有时聪明,有时胡涂,尤其在大局之上经常把握不明。
他总以为,以中国之大,绝对不是小小日本可以吞并的,但共产党影响之强,尤其是在工农群众中的影响,却迟早有一天会改天换地。这不能说他没有远见,但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任何一股势力的表现,四万万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谁是在保卫国家民族中生存发展,谁是为了党派之争不顾民族大局利益,百姓心中那跟明镜似的。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觉得你是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众好,他们就会拥护你。老百姓觉得,你根本就不把民众、国家、民族放在首位,他们就会抛弃你。中国五千年历史正是在民心得失中改朝换代、延续发展的。
老蒋对这个道理没有看透,犯了胡涂,你不去争民心,只会仗着人多势众去剿灭红军,结果不但红军越剿越多,连把兄弟张学良都造了反。
老蒋如何后悔苦恼暂且不说,这张学良虽然西安事变成功,但很快陷入绝境,国内亲*日派阴谋派轰炸机名为救人,实际上寻机炸死蒋*介石,推举与日本素有来往的汪精卫主持大局;不明真相的学者民众,也纷纷谴责张学良与杨虎城是在国难关头落井下石;就连苏联为了表明立场,竟说西安事变是中国亲*日派,在日本帝国主义指使下的阴谋。张学良与杨虎城顿时陷入困境之中。
危难时刻,陕北的中国共*产党伸出援手,站出来协助张杨二人解决问题。他们派来一个代表团,为首者是位后世名动中外、流芳百世、甚至有新中国第一贤者之称的俊朗人物,此人姓周,名恩来,字翔宇,小字大鸾,后世遵称周总理。
这次,周*恩来先生带来了中共的建议,这建议不是杀了蒋*介石,为无数无辜遇害的中共*党人报仇,而是释放蒋*介石,以团结中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家凝成一股劲,攥成一个拳头,共同打击日本鬼子!
这建议让张学良和杨虎城颇为意外,但很快就理解了。在中共协调下,蒋*介石也终于同意联共抗日。为表明拥护蒋*介石的诚意,张学良亲自护送结拜大哥回到南京。然而不成想,刚到南京,张学良便被逮捕,最后被软禁,这一软禁,便是53年之久。杨虎城也很快被解职,在新中国建立前,被国民党处死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
张学良被捕后,东北军乱成一团,分成了以孙铭九为代表的少壮派,主张向蒋*介石的中央军开战。还有以王以哲为代表的元老派,主张不要轻举妄动。这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少壮派抑制不住冲动,竟然于1937年2月2日,突然袭击元老派,将曾经在长城率军抵御日本鬼子的王以哲将军杀害。
王以哲将军德高望重,在东北军中颇有人缘,他的好朋友刘多荃愤怒之下,率兵捕杀少壮派,甚至将没有参与此阴谋,并对促成东北军与中共联盟有贡献的旅长高福源杀害。少壮派孙铭九等人仓皇逃亡,中共为了维护统一战线趋势,也不敢收留。可惜的是,孙铭九在常年逃亡中,因生活窘迫后来竟不得已,曾在汪精卫汉奸政府中任职,一代西安事变的大英雄,沦落至此,怎不让人扼腕叹息?好在新中国建国后,人民政府给予他公正评价,让他在政协等处任职,身陷囹圄的张学良,也始终惦念着这位对少帅忠心耿耿的孙铭九。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东北军的巨变也影响到孟飞龙和郭吟天。这一日,两人在营房内,孟飞龙忽然说:“少帅被软禁,杨虎城将军被逼走,如今东北军自相残杀,分崩离析,这样怎么打鬼子、回东北?”
郭吟天轻叹一口气:“唉,咱们都只是普通士兵,上面的事情咱们管不了,随遇而安吧!”
孟飞龙说:“不,我已经看透了,现在的东北军迟早被老蒋吞并,要想抗日救国,我们必须寻找新出路!”
郭吟天一听不对,我这飞龙兄弟,纯爷们儿,定是有了什么决定,这小子可别走歪路,他急忙问:“飞龙,你可别乱来,你想怎么样?”
孟飞龙坦然而言:“这几天,我奉命保护中共代表周*恩来先生,从周先生那里明白了许多道理,我决定跟着周先生走,去红军那里!”
哟,这小子要投共,郭吟天吓得忙劝:“飞龙,你疯了,红军还没有接受政府改编,你现在去等于叛国啊!”
“叛国,叛谁的国,老蒋的国?官僚的国?我要跟着周先生,去保中华民族的国、亿万人民的国!”这话要放在别人嘴里说出来,那叫矫揉造作,可放在孟飞龙这儿,他当着蒋*介石的面儿都敢这么说,那是句句发自肺腑,绝不是作政治报告!
不过,在郭吟天看来,这小子是犯傻,身为朋友,他不能不提醒:“飞龙,就算要打鬼子,也只有跟着咱们国军干才有希望,红军武器差、物资少,他们怎么可能打败日本鬼子?”
这话什么意思,那意思就是说,这年头,在中华民国,我们国民党的军队是主流,那红军是非主流,这打日本鬼子,靠非主流没戏,他们要什么没什么,姥姥不疼,爷爷不爱,只有在咱们主流队伍里,那才能打鬼子,那才能抗日。
可是孟飞龙是一条胡同走到黑,他认个死理儿:“哼哼,能打败咱们东北军的军队,一定能打败小鬼子,相信我,吟天,跟我一起走吧!”
郭吟天知道,他再怎么劝,也没用,这孟飞龙认定要跟着非主流的红军走了,他只能表明立场:“不,身为中国军人,我只会留在国军,人各有志,不能强求,飞龙,你要保重!”
飞龙无奈,也只能满怀情义地说了句:“吟天,保重……”
就这样,两个从“九一八”血雨腥风中冲杀出来的生死兄弟,就此分道扬镳,走上截然不同而又殊途同归的抗日道路。
这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咱们先说这死抱主流不分心的郭吟天,没多久,他就被临时调走,调到哪里去了呢?他被调到了杭州来负责杭州会议的保卫工作,这参加会议的双方,一位就是大难不死的中华民国元首蒋*介石,而另一位则是蒋委员长的老同事,也就是咱们前文提到的周*恩来周翔宇。
此次杭州会谈是作为国共谈判的一部分,如果此次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红军改编即刻便可进行,双方便可以暂时放下恩怨,一致对外!
如此重要的会议,从地方部队调人来护卫,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因为郭吟天在西安事变时,对蒋老爷子礼敬有加,才会得此殊荣。但此时张少帅身陷囹圄、东北军四分五裂、生死兄弟孟飞龙分道扬镳、日本法西斯虎视眈眈,这郭吟天哪还有心思领委员长所谓的知遇之恩。
国民党卫士方面,还有两人也是与郭吟天相似的心思,他们一人来自复兴社,名叫曹子君,暗杀破坏是行家,本来参加复兴社是为了驱逐外虏、复兴中华,谁知这复兴社所作所为却令人心寒,尽是暗杀抓捕抗日志士之举,让曹子君怎能不懊悔万分,怎么就上错了这条贼船了呢?
还有一位则是个忠实的三民*主义者、伟大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的信徒,此人名字甚怪,叫因苏阿,其来历唯有中国国民党党务调查科高层知道。同行只知这位因苏阿身手不凡,尤其在高山峻岭之中行走如履平地,可以说是党务调查科的一员悍将。振兴中华是因苏阿平生所愿,可是如今日本鬼子步步紧逼,国民政府步步退让,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还有何振兴可言?
这两员好汉正因为与郭吟天同病相怜,故成莫逆之交,三人经常在休闲之时借酒浇愁。这一天,三人饮酒作罢,郭吟天告别两位新友,脚步蹒跚在街上行走,忽见前方有一人好生面熟,他定睛一看,哦,这不是东北军中的弃天帝吗?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谈及东北军的近况往事、唏嘘不已,三言两语偶尔谈到了无辜遇难的王以哲将军,弃天帝感慨说:“可惜了王以哲将军啊,1933年时他与关麟征将军共同在长城抗击日寇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
郭吟天也不由伤感心生,他正要说什么,忽然感觉天昏地暗,好似乾坤突变,他两眼一黑,就这么晕了过去……
“吟天,吟天,喂,起来了,起来!”
好熟的声音啊!郭吟天一睁眼,原来是曹子君在喊他,因苏阿也正在不远处,慌张四顾。郭吟天一激灵,蹭地跳起,我这是在哪啊,四下荒芜,山脉连绵,这哪里是杭州山清水秀之所啊?
“这,这是哪儿啊?”敢情曹子君把郭吟天喊起来就是为了问这个。
郭吟天向来是个认真严肃、正儿八经的人,他很负责地反问一句:“你们不知道这是哪吗?”
曹子君、因苏阿不约而同地摇头回答:“不知道!”
“哦,那就好!”郭吟天点点头,“我也不知道,看来咱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这有什么略同的?”曹子君也有点类似东北人的爆脾气了,“咱们先弄清到底在哪,这离杭州多远,要不然上班就迟到了!”
要说还是这复兴社的责任心强,一觉醒来,从大城市就搬到荒郊野外,一般人都要先考虑考虑这是个灵异事件,还是UFO什么的,人家想到的就是上班,这不能不说人家太敬业了!
正说话间,“啪啪啪”一连串枪声把哥儿三吓了一跳,他们循声望去,哇塞,好长的城墙啊,只见一群群鬼子兵“牙格唧唧”地往前冲,城墙上一个军官高喊着:“(东北腔)是纯爷们儿的给我杀啊!”
鬼子一次次冲上去,又一次次退下来,就是拿不下这历史悠久的中国城墙。
要说还是党务调查科的因苏阿聪明,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哟,这不是长城吗?奇怪,日军进犯长城是四年前的事,根据《塘沽协议》此处已落入日伪之手。怎么这里又会有战争?”
曹子君肚子里没那么多弯弯:“管他是怎么回事,难道看着鬼子欺负我们弟兄不管吗?他娘的,打了再说!”
这话要说那是真不文明,比起日本外交代表文质彬彬、笑容可掬的风范,那是真不能比。可是在这战场之上,这叫话糙理不糙,但凡有血性的汉子,谁能看着自己的同胞在浴血奋战,你反而袖手旁观呢?
于是,这三位也不知是被外星人、还是哈利波特弄到长城前的兄弟们,二话不说,抄起身上的枪,冲了上去。
这攻打长城的日本鬼子和长城守军打得正是难解难分,忽然子弹从背后打来,这谁想得到?虽然来的只有三个,却是三员虎将,郭吟天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曹子君身手不凡、弹无虚发,因苏阿快如闪电、疾如旋风。这要放在现在,美国海豹突击队都未必是对手,何况是一批疲惫不堪的日本兵。
这位看官说了,再怎么厉害,不也就三个人。对了,三个人确实不多,问题是郭吟天这三人冲过来的位置是长城前沿,挨打的日本兵那是第一线与长城守军交战的部队,二线、三线的日军根本就还没冲过来,还在后方待命,你看人家那纪律性,不管前面多危险,上面没命令,我们就不动。
这样一来,日本兵要躲前面中国守军的子弹,就要挨后面这三位大侠的子弹,要打算围剿这三个特种战士,就要把后背让给中国守军作靶子。
那位看官又说了,这也不对啊,这三人充其量一人一把手枪,这才多少子弹啊?问题是这不是三个新兵蛋*子,他们也不傻,他们算计得非常精确,子弹打完时,正好可以冲过去和日本兵近战。日军是有规定的,如果自己人和敌人近战,那么其他军人就不准往这里开枪,免得误伤同胞。而郭吟天他们才不管这一套,冲过来三下五除二把敌人撂倒,夺过步枪、冲锋枪、机关枪,就接着往前扫。那些日本兵看敌人结束近战了,刚要开枪,可架不住对方速度快啊,那老三位又冲到一批日军面前,近战又开始了。那日本兵是讲纪律的,这枪就又不能冲三位爷打了,可是他们不打,那三位爷夺了枪就接着边冲边扫,然后再近战,再扫射。这么说吧,基本这些日本兵就没什么机会向郭吟天他们开枪,不是近战搏斗,就是被对方扫死,或者就是被中国守军毙掉。
照这么打,不用说,这批非常可怜的日本来客,就在长城脚下死啦死啦滴有啦。中国守军老远就欣赏到这三位的表演了,心说:“嘿,这三位,要晚生个几十年,能跟夜行侠、蜘蛛侠的一较高下了!”当然,我也就这么一猜,您也就那么一听,那时有没有这话咱不知道,反正差不多就这意思。
再说这守军军官定睛一看,咦,这三个人中有个挺眼熟,忙招呼:“你不是少帅身边的卫士郭吟天吗?怎么会到这里来?难道少帅有命令?”
他这一招呼,没把郭吟天吓一跳,怎么呢?这人郭吟天认识,谁啊?王以哲,就是那个西安事变后被孙铭九等人杀害的东北军老将王以哲。
郭吟天心说要了亲命了,这大白天怎么就见到鬼了,又一琢磨,这王以哲将军在长城打日本鬼子可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这是怎么回事,这实在太不正常了,我的妈呀,不能再想了,再想下去我就该被送到精神病医院里去做研究工作了,当然,主要工作是被人研究!
“(东北腔)喂,你来干啥的?”这王以哲还问呐!
郭吟天基本已经被吓傻了,好在现在长城前已经没有活着的日本兵了,不然现在谁打郭吟天,一打一个准儿。这郭吟天流着冷汗,随口胡答:“我,我……我奉命执行任务,不小心迷路走到这里!”
王以哲不管你这套,一声怒喝:“(东北腔)胡说,你执行啥任务,能迷路到这里?哼,准是背着少帅到前线打鬼子,等打退敌人,我再替少帅好好教训你!”
郭吟天差点没哭出来。心说:“王将军说的这是我吗?也就孟飞龙这家伙能干出这事儿来,他为了打鬼子都不惜去投奔那非主流的红军,背着少帅到前线打鬼子更不在话下,可这就不是我干的事儿啊!我还想知道,我怎么跑这儿来,连已经死了的人我都见着了,我招谁惹谁了?”
郭吟天内心正纠结万分、无从辩解之时,远远听见后方日军军营传来洪亮的声音:“(日本汉语腔)八嘎,第一轮武士损失大大滴,大日本帝国丢脸大大滴,第二轮武士,牙格唧唧!”
话音未落,只见又一批日军不要命地冲来。王以哲也急了:“(东北腔)你们三个傻站着干啥啊,当活靶子啊?赶紧进阵地。”
郭吟天一听也是,我们刚才是搞突袭,才侥幸安然无恙冲到长城前,现在要是傻站着,近战也找不到对象,那鬼子就可以毫无忌惮地向我们开枪了,这买卖可干不过。唰地一声,王以哲这帮人就觉得眼前一闪,咦,这三人钻进长城里面来了,这真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望着漫山遍野杀来的鬼子,王以哲也有点急了,东北军就这么点儿人,坚持不了多久。一个军官也说:“(东北腔)军长,再这么下去怎么整啊?”
王以哲立刻怒目下令:“张廷枢,不管有多大损失,务必守住这长城的古北口,少帅已命令中央军第五十二师来支持。”
这张廷枢,就是一线守军的直接指挥官,他对日军多少是有点害怕的,能挡住几轮冲锋已经是极限了。王以哲为什么说,少帅命令中央军来支持呢?这里暗表,这郭吟天他们是一不留神穿越时空了,现在不是1937年,而是1933年,当时日军疯狂进攻长城,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统帅,负责长城防御战,就连当地中央军也归张学良指挥。
但是中央军毕竟是蒋*介石的嫡系,很多部队对张少帅不服气,阳奉阴违,所以东北军也不太信任这些中央军,危急之时把希望放在中央军身上,那是不太靠谱的事情,张廷枢也难免有所顾忌。
正在此时,东北军后方就听见脚步阵阵,有人还在大声宣布:“二十五师奉命前来支持,东北军的兄弟们辛苦了!”
王以哲一看,来的正是中央军二十五师,说话这人就是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身边还有一员战将,这人也并非平庸之辈,他姓杜,名聿明,字光亭,当时任二十五师副师长。
这二人在中国抗战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国民党抗日名将,他们此次前来支持古北口途中,其实收到了国民党高层何应钦发来的电报,要他们别与日军发生冲突。这二位才不管这一套,他们只认打鬼子的命令,不认躲鬼子的命令,电报看完了往边儿一搁,继续往前冲,这就来到了古北口。
眼见东北军已不可能经受住这下一轮的冲击,关麟征一声令下,中央军立刻接手阵地,东北军也倍受鼓舞,心说我们后援也到了,小鬼子咱们谁怕谁,接着整!
郭吟天等人也倍感兴奋,二话不说继续投入战斗,跟着王以哲将军,对敌人展开了反冲锋。
这中国军队来了援军,日本人可不知道,按照他们的估计,再有这么一轮攻击,长城就大大滴拿下了。没想到一看,喝,这中国军队怎么了,跟打了鸡血似的,我们来攻城的,他们反过来攻打我们了。咦,这里好像不只是东北军啊,什么时候冒出新军队了?
这一犹豫,崴了,中国军队气势如虎,日本军队犹豫不决,那还打什么啊,小鬼子就等着挨打吧!子弹飞舞、炮声不绝,也不知打了多久,日本指挥官拿着望远镜一看:“(日本汉语腔)嗯,差不多滴干活”指挥刀一举,“(日本汉语腔)武士们滴,咱们先别打滴干活,撤退快快滴……”
唉,怎么呢?因为这指挥官是个地理学家,他这么一望,重要高地都被中国军队占领了,再打就等着别人居高临下打自己了!而且这场血战所用的时间,我这么一说,也就几分钟,牺牲点儿唾沫星子,可是在战场上实际用了整整三天三夜,日军损失了两千多人,而东北军和中央军在古北口也损失了四千多中华好儿郎啊!
古北口保卫战在日军的退却下暂时取得胜利,望着遍地尸体,看着那远远而去的太阳旗,郭吟天感慨万分,心有所触,正要作诗一首,刚念了一句:“长城长……”就听“叮铃铃”,好像《封神演义》里的落魂钟在耳边响起,他吓得一个跟头,栽倒在地。
郭吟天就感觉啊,天旋地转,铃声不绝,眼帘里的场景慢慢变黑,突然刷地一下又变亮了,脑子也清醒了许多,再一看,这哪长城啊,这不自己住所吗?那叮铃铃的也不是什么落魂钟,原来是电话在响。
郭吟天这才明白,敢情刚才的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他不过是在梦中重温了当年的古北口之战。
电话还在响,那不能不接啊!郭吟天话筒刚拿起来,对方那声音就跟打雷一样:“都几点了,你干什么呐?中共代表都到了,你还偷懒!”
不用说,这是现在郭吟天的顶头上司,郭吟天急忙:“是是是,对不起,我马上去,马上去!”电话一放,叽里咕噜开始穿衣服,忙碌间,一个念头突然从郭吟天脑中闪过:中共代表来了,那就是周*恩来先生来了,当初孟飞龙可就是周先生带走的,那么这次飞龙他来了没有呢?”……
第四回 杭州聚首六好汉携手锄奸战银狐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又是一首叙述知音之情的定场诗,这朋友相交,那是以心换心,你心中都是势利,那交到的朋友也必然都是小人,你胸中有正气,心中怀忠义,甭管你是主流非主流,那都是形式,只要你以心交心,交到的朋友十之八九都是爱国的好汉。
咱们上回书说到,孟飞龙目睹东北军内讧,心生寒意,又因为受到一代贤者周*恩来的影响,心中有所感触,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投奔红军。郭吟天千劝万劝都没用,只能与兄弟洒泪而别。
不久,郭吟天因为在西安事变中对蒋*介石礼敬有加,被蒋委员长特别提拔到杭州,参与国共杭州会谈的保卫工作。这在封建社会,那算是御笔钦点、天赐皇恩,可郭吟天一心抗日报国,对这根本不在乎,而且在杭州保卫人员中,有个曹子君与因苏阿,与郭吟天也是脾性相投,三人结为至交。郭吟天酒醉之后,还曾梦回长城古北口,与曹子君、因苏阿共同协助当年的东北军王以哲将军,还有中央军的关麟征、杜聿明,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不过,这也就是个梦中重温,那长城早就让国民党高层一纸《塘沽协议》,送给了日军,已不是中国守军的阵地了。大梦醒来,这郭吟天得到消息,说是周*恩来先生一行到了,他急忙穿戴整齐、梳洗完毕,立刻前去参与保护中共代表团的工作。
刚到中共代表团驻地外,就听前面起了争执,有几个国民党特工人员,俗称特务,非要进驻地进行所谓保卫,门口有三个身穿便衣的共产党警卫,死活就不让他们进。
为首一人嗓门最大:“(东北腔)你们怎么咋说都不听呐?俺们共产党的驻地里面俺们自己保卫,用不着你们,你们是不是还想放点儿窃听器啥的,找削呢?”
郭吟天一听,这纯爷们儿加野蛮的语气,还有熟悉的东北腔调,甭问啊,我熟啊,准是孟飞龙。这时,曹子君、因苏阿也赶来了,敢情他们两位昨天与郭吟天一起酒喝多了,都起晚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也做梦去古北口了。
这被拦住的国民党特务都是复兴社的,曹子君呢,他本来对复兴社的所作所为不满,看这情景,他不但不帮自己人,还站一边看热闹:“嘿嘿,这好玩儿啊,那五个平常在复兴社里就嚣张跋扈的,现在被红军的人拦住,一点招儿没有!”
因苏阿有点担心:“这不会打起来吧!”
郭吟天很干脆:“再不劝,肯定打起来,那哥们儿我熟,东北军纯爷们儿,那是个连蒋委员长都敢打的人,快劝吧!”
这郭吟天等人还没上去,前面是已经动上手了。说实话,那几个复兴社的特务也是没事找事,他们的上峰让他们还有郭吟天等人来保卫中共代表,也没有说让这几个莽撞不懂事儿的来搞什么监视之类的活儿,那些活儿他们干不了,都交待给别人了。这中共驻地外摆摊的、扫地的、拉车的,大有监视共产党的特务在。这几位,就是让你们来意思意思,减低一点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