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空火炮拦截,却并没有遇到口木的战斗机。
轰炸只持续了十五分钟,当两批轰炸机离开了硫黄岛上空的时候,江文翰也率领战斗机群完成了最后一次扫射,然后跟上了撤退的轰炸机群。他没有忘记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将轰炸结果报告回去。
当谈仁皓收到了江文翰发回来的电报时,已经是七点四十五分了。当他知道岛上的所有口木军战机都已经撤离,而且口木军都躲到了地下工事里,只有防空火炮在抗击轰炸机群的时候,谈仁皓立即明白,他的猜测已经对了一半,这就是口木人设置的陷阱。
“立即打开防空雷达。舰队转为防空队形,让第二批防空战斗机升空!”谈仁皓没有任何迟疑,他将电报给了雷少卿的时候,就下达了新的命令,“联系前方的侦察机,询问他们的情况。”
四艘航母迅速散开。第一航母打击群在舰队的东北面,第二航母打击群在舰队的西南面。每艘航母两侧都各有一艘大型防空巡洋舰,而那些重巡洋舰则分散在了舰队的空隙处,驱逐舰正在向外围散开。
“司令官,‘秦琼’号的雷达发现不明飞机!”
“立即安排战斗机过去,该死的,这还用问吗?”谈仁皓急了起来。
“那边!”雷少卿朝舷窗外的天空指了一下。
谈仁皓立即跑了过去,云层中,一架飞机若隐若现的,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就看不到那架飞机。两架“秃鹫”杀了上去,很快就把那架涂着膏药旗的飞机给逼了出来。那是一架口木的反潜巡逻机,也一般充当侦察机使用。在遭到了两架“秃鹫”的围攻后,日机迅速降低高度,想从低空逃跑。可“秃鹫”的俯冲性能,还有低空性能都要比“零战”好得多,日机这么做就是在送死!
“该死的,日机有没有发出无线电信号?”
被询问到的那名参谋军官点了点头。“才发出信号,日机大概是才进入到舰队上空的!”
谈仁皓咬了咬牙,也就是说,舰队的位置已经暴露了。而现在唯一幸运的是,口木侦察机才发出电报,他还有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准备迎敌。
“要派遣战斗机升空吗?”雷少卿走了过来。
谈仁皓微微摇了摇头。“让巡逻的防空战斗机赶紧降落。江文翰他们大概在一个小时后回到舰队。在此之前20分钟让防空战斗机全部升空。然后接收返航的轰炸机,最后让江文翰他们都起飞,执行舰队防空作战任务。”
“回收轰炸机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要不要第一航母打击群也参加回收工作?”雷少卿立即就指出了问题。两艘航母至少要花半个小时来回收那些轰炸机,而在这半个小时内,舰队肯定将遭到口木机群的轰炸。
谈仁皓长出了口气:“半个小时后我再做出决定。如果我们无法在这半个小时内找到口木第一航空舰队的话,那就将受到第一波轰炸,而我们却无法还手,妈的!”
雷少卿没有再去烦谈仁皓,他知道谈仁皓需要时间来做出决定,而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就将决定舰队是否能够在遭到口木轰炸机攻击的时候可以进行还击,也关系到了这场战役的最后结局。
负责执行侦察任务的是杨士洪中校。他是第五航空联队的老兵了,其资历不在邓子超,张鼐鼎,江文翰之下,是当时第五航空连队四大顶梁柱之一。可他不是战斗机飞行员,也不是轰炸机飞行员。在第五航空联队改由第五舰队直接指挥的时候,他被分到了侦察搜救大队,担任起了侦察机部队的指挥官。后来,联队再次改组,成立了各航空大队,而只有杨士洪领导的侦察机部队仍然直接隶属于联队司令官指挥,而不是各航母大队指挥。杨士洪只是被提拔为了中校军官,而不是邓子超他们那样,被越级晋升为了了上校。
当谈仁皓让航母上的侦察机出发,去寻找口木第一航空舰队的时候,杨士洪就带着另外十一个机组上路了。他们使用的仍然是“鱼鹰”轰炸机,只是挂的不是鱼雷或者炸弹,而是一具装了500升燃料的副油箱。第一航母打击群的两艘航母上都各有8架这类轰炸机,其根本任务就是侦察,搜索。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杨士洪他们也可以让侦察机挂上鱼雷或者炸弹,参加轰炸行动。
当时唐帝国并无专用的航母侦察机(直到一年之后,唐帝国的第一种以侦察为主要任务的作战飞机才开始装备部队),所有的航母侦察机都是由轰炸机改装的。而最大的差别就是,这些侦察机上装有一台大功率电台,通信距离达到了400海里,甚至可以在更远的地方发送信号。而当时,轰炸机群中,只有中队长以上级别军官的座机上才配有这类大功率电台,以便在完成轰炸任务后及时报告轰炸结果,让舰队司令官可以迅速决定是否需要补充轰炸。
在到达硫黄岛之前,机群一直在3000米的高度上飞行。随后,十二架侦察机散开,各自沿着设定好的航向前进,另外,飞行高度也降低到了1600米。十月初的西太平洋并不平静,风雨天气是很正常的。为了能够发现海面上活动的舰队,就必须要在云层下方飞行。这很冒险,同时也很危险。如果被口木的战斗机发现的话,那么他们恐怕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每一名侦察机飞行员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就是舰队射出去试探敌人的箭矢,而多数侦察机在发现了敌舰队之后,都将被击落,那么侦察机上的飞行员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硫黄岛从飞机后方消失后,杨士洪与后座上的领航员都高度紧张了起来。按照郝东觉告诉他们的消息,口木第一航空舰队很有可能就在这附近海域活动。那么,这附近肯定会有大批的口木战斗机活动。如果在发现口木舰队之前被击落了的话,那就太不划算了。
“中校,你觉得口木舰队会在这附近吗?司令官昨天才说,口木舰队有可能在我们的东面,现在怎么跑到东北面来了?”
“谁知道呢,说不定我们很快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了!”杨士洪揉了下眼睛,“你盯紧点,十分钟后我替你!”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紧盯着一个地方看上二十分钟,这很容易疲劳,也非常容易疲倦。这就是为什么侦察机都至少得安排两名飞行员的原因(口木的很多水上飞机上有三名飞行员)。只有两人轮换,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执行搜寻任务的时候有足够的精力,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海面上的战舰。一般的规矩是二十分钟轮换一次,只是这次的巡逻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因此杨士洪与他的领航员十分钟就轮换一次。
“中校,你真的觉得口木舰队在这附近?”
“哪来的那么多废话?”杨士洪苦笑着摇了摇头,“做好自己的事情,别给我添乱子就好了,有发现立即叫醒我!”
后座上的领航员吐了吐舌头,然后就朝战机的左前方看去。海面上有几个小黑点,很模糊。他揉了下眼睛,还以为是眼花了呢。当他看到那白色的战舰尾迹的时候,他立即就知道,这绝不是眼花了!
“中校,有发现了,左前方!”
杨士洪一惊,立即朝着左前方看去,那果然是一支拥有十多艘战舰的舰队。当他看清楚了那三艘“平顶船”的时候,立即知道,自己找到的就是口木第一航空舰队。接着,他猛的抬头向云层上空看去。厚厚的云层遮住了他的视线,可他知道,在云层上空肯定有口木的战斗机。
“立即发报,报告口木舰队的具体位置。”杨士洪没有半点的迟疑,他已经操作着飞机上升,选择1600米的巡航高度,就是要能够及时的躲进云层里,避开口木战斗机的拦截。虽然现在口木战斗机还没有出现,他可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在“鱼鹰”钻进云层的时候,无线电波也发射了出去。当后座的领航员报告已经发出了电报后,杨士洪松了口气,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至于能不能回去,他开始还没有考虑过呢。
电波以光速传递到了“长江”号航母上。此时是七点五十五分,距离上一封电报才十分钟的时间。当参谋军官将电报送到了谈仁皓手里的时候,谈仁皓立即笑了起来。
“立即让轰炸机群起飞!”谈仁皓当即下达了命令,“安排一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然后尽快让防空战斗机起飞。”
雷少卿也没有耽搁任何时间,立即就去传达了命令。
五分钟内,第一航母打击群的轰炸机就开始陆续起飞了。这些轰炸机都先停放在了甲板上,飞行员就在附近待命,他们等待的就是出击的命令。
谈仁皓将第一航母打击群的轰炸机留下来对付口木第一航空舰队的原因很简单,这两艘航母上的航空大队长分别是邓子超与张鼐鼎,第一特混舰队最厉害的两名轰炸机飞行员,而他们率领的轰炸机群的飞行员超过大半都是老资格的飞行员!
第三十六章 山口的撒手锏
山口闻多在七点过五十四分收到了联合舰队旗舰发来的关于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的电报。
那架发现了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的反潜巡逻机隶属于硫黄岛驻守司令部。当时口木在岛上一共部署了二十四架反潜巡逻机,在五点十五分的时候,这些可以连续飞行六个小时的反潜巡逻机全都离开了岛上的基地,四出寻找唐帝国舰队的踪影。而在其发现了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之后,巡逻机发出的电报首先送到了岛上的驻守司令部,然后再转移到了联合舰队的旗舰上,随后才被送到了山口闻多的手里。因为电码的频率不同,所以巡逻机无法直接将电报发送给第一航空舰队。这个问题,在当时所有国家的海军中都存在。
山口闻多立即就下达了出击命令,三艘航母上的战斗机与轰炸机陆续起飞。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杨士洪发现了口木第一航空舰队,在发出了无线电信号的时候就钻进了云层里。结果,口木战舰上的了望员没有发现那架几乎帖着云层下放飞行的唐帝国侦察机,而且负责监听无线电信号的电子军官也没有注意到那束无线电信号,还以为是从硫黄岛上发来的信号呢(当时,舰队里并没有无线电信号测绘装置,所以只能够监听附近的无线电信号的大概方向,而无法确定无线电信号的具体发射地点)。也就是说,山口闻多根本就不知道,他也被对手给发现了。
这个勇猛的口木海军将领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的筹码,将所有的力量都派了出去。他已经从收到的电报中了解到,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有四艘航母,而不是三艘!之前,山口闻多还准备分两批次进行轰炸,结果,他在知道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的具体规模后,立即就决定将两个批次的轰炸机全部派出去,而且还将护航战斗机的数量增加了18架。这样一来,轰炸机与战斗机在返航的时候就无法完全降落在航母上,必须要有一批战机到附近的岛屿机场上降落。山口闻多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这些战机可以在岛屿机场上补充弹药与燃料,然后再次对唐帝国舰队进行轰炸。他所能想到的就是,要突破有四艘航母的舰队的防空网,并且给予对手致命的打击,那他就必须要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来使用,而分散力量,就将导致两次轰炸都失败!
山口闻多的决定实际上并没有错。当时口木三艘航母一共携带了134架轰炸机,其中77架“99舰爆”,57架“97舰攻”。除了这些轰炸机之外,还有54架“零战”。如果山口闻多将这些轰炸机分成了两批的话,那么就将被唐帝国舰队上空的防空战斗机轻易的击溃,还将给谈仁皓一次大规模反击的机会。可山口闻多却做错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他只给舰队留了12架防空战斗机,派出了44架护航战斗机。也许,他是考虑到唐帝国舰队有大量的防空战斗机,所以才会做出如此决定的,不然他应该留下30架防空战斗机,只派出24架护航战斗机。而正是这个差别,最终决定了第一航空舰队的命运。
至于山口闻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很多人都在做出推断。一部分人认为,山口闻多相信会得到岸基战斗机的掩护,所以并不担心舰队防空的问题(实际上,从母岛上起飞的岸基战斗机是在9点35分到达第一航空舰队上空的,而此时战斗已经接近尾声了)。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山口闻多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所以并不担心舰队防空任务。而还有人认为,山口闻多在率领第一航空舰队出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回不来了。
坚持最后一种观点的人提出了很多证据。比如,山口闻多在回到舰队的时候,给自己的亲人留下了遗书,还将获得的勋章,天皇的嘉奖等等都整理好了。甚至有谣传,山口闻多对联合舰队的任务感到很悲观,认为在“翔鹤”号航母完成大修之前去寻找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决战,这简直就是在送死。当然,这些证据也都半是谣传,而所谓的遗书,当时所有执行作战任务的口木海军将领在随舰队出发的时候都会留下遗书,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山口闻多孤注一掷的抛出了手里的所有砝码,他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率领轰炸机群的仍然是数次大难不死,已经快要成精了的渊津美志雄大佐。本来,渊津美志雄在上次战役结束后,有机会升为准将,离开一线作战部队,担任口木海军航空兵的高级将领,留在大后方。可他拒绝了晋升,仍然留在了“瑞鹤”号航母上,继续指挥航空部队作战。
八点二十五分,132架轰炸机(两架“97舰攻”因为发动机故障没有能够起飞),41架“零战”(有一架因为油路出了问题,被留了下来)在舰队上空完成了编队,然后就朝着西南方向飞去,那正是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所在的方向。
直到这个时候,口木舰队都没有发现躲在云层里的那架“鱼鹰”侦察机。可杨士洪却发现了出动的口木轰炸机群。而且,他采取了一个极为大胆的策略,跟着口木轰炸机群飞行,及时的把消息传回舰队,充当舰队的千里眼!
当然,杨士洪也算是艺高人胆大,他在躲进了云层后就立即认识到,口木人没有发现他,所以他就一直驾驶着“鱼鹰”在云层里徘徊。当然,杨士洪没有必要再冒险发送情报了,他开始发送的情报已经足够让舰队产生警惕。
浓密的云层成了杨士洪最好的掩护,他一直尾随在口木机群后方大概三海里的地方,保持着目视接触。后座上的领航员每十分钟一次的把电报发了出去,随时为舰队提供着详细的情报。
口木机群出发的时候,第一航母打击群的轰炸机也在舰队上空集结完毕。八点三十分,轰炸机群上路了。八点三十五分,谈仁皓收到了杨士洪发回来的第二封电报。他先是很惊讶,接着就更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杨士洪竟然跟在了口木机群的屁股后面?”雷少卿看完了电报后也是惊讶不已,“他简直是在玩命!”
“可这很重要!”谈仁皓笑了起来,“立即让才起飞的战斗机追上去,让护航战斗机前出二十海里,争取在路上就打乱口木机群的阵容。还有,让轰炸机群小心规避口木的战斗机。”
“这会……”
“现在我们的位置已经暴露了,难道还要遵守无线电静默?”
雷少卿尴尬的笑了一下,立即去下令,让紧跟着轰炸机群起飞的24架“秃鹫”战斗机追上了前面的轰炸机群。
在谈仁皓回家探亲的时候,第一特混舰队进行了一次大换装,所有的战斗机都换成了“秃鹫”,而且那些以前习惯了“食雀鹰”的飞行员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以熟悉“秃鹫”的特性。因为这批换装的大多数都是有实战经验的老资格飞行员,因此熟悉新战机的难度并不是很大,缺乏的只是用新战机获取战果。
此时,谈仁皓已经给轰炸机群派出了72架战斗机,其中48架护航战斗机,24架新跟上去的战斗机。最后这24架战斗机将负责在外围拦截口木轰炸机群,这样会有更多的截击机会,也同时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秃鹫”速度快,火力猛的性能特点。
谈仁皓留在舰队上空的24架战斗机也全部集中到了舰队北面50海里出的空域,负责舰队的外层防空拦截任务。而按照口木轰炸机群的速度,在其到达舰队上空之前半小时,轰炸硫黄岛的机群就将回到舰队上空。换句话说,谈仁皓有足够的时间让江文翰上校率领的那批护航战斗机在航母上完成降落,补充燃料,然后再升空,由这批战斗机负责舰队的中层防空。
“让返航的战斗机在第一航母打击群降落,轰炸机仍然在第二航母打击群降落。”谈仁皓做出了第二个安排,“让航空勤务人员尽快做好准备,战斗机降落之后,必须要在十分钟之内让第一架战斗机起飞,所有的战斗机要在十五分钟之内离开航母的飞行甲板。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都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
雷少卿立即让参谋军官去下达了命令。返航的战斗机有34架(两架在空袭硫黄岛的时候坠毁),平均一艘航母要在五分钟之内起飞17架战斗机。而按照正常的起飞速度,五分钟内就只能起飞十架飞机,而且这还没有算上紧急准备的时间。不过,雷少卿对舰队里的航空勤务人员有足够的信心。在训练与之前的战斗中,第一航母打击群的航母曾经在二十五分钟之内让96架战机升空,而最好的成绩是22分钟。也就是说,平均一分钟内就有四架战机离开航母的飞行甲板!
九点过五分,谈仁皓收到了杨士洪发回来的第三封电报。此时,他派出去的战斗机群已经与口木轰炸机群遭遇了。72架“秃鹫”如同饿狼入羊群一般,直接从2500米的高度杀入了口木轰炸机群。
战斗打得很激烈,谈仁皓让人将战斗机的无线电信号接到了舰队广播频道上,而且杨士洪还充当起了前线“解说员”,就如同是坐在侦察机上的前线记者一样!
有了杨士洪的引导,“秃鹫”如虎添翼。在接近了口木机群的时候,72架“秃鹫”分兵两路,24架爬升到了4500米的高度,专门负责对付在3500米高度上飞行的那些护航战斗机。48架“秃鹫”则在5海里后面以2500米的高度飞行,他们的目标是后面那些在2200米高度上飞行的口木轰炸机。
战斗首先在双方的战斗机之间爆发。24架“秃鹫”突然从高空俯冲下来,40多架“零战”措手不及,立即就有6架拖着黑色的浓烟朝海面扎了下去,另外两架则被密集的炮火撕得粉碎,两名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指挥这批战斗机的是第一航母打击群“太祖”号航母战斗机中队中队长安士乐少校。他已经拥有了6个击落纪录,是帝国海军在战争中诞生的第一批王牌飞行员之一。在上一次海战中,他运气不好,因为座机在第一场空战中就出了故障,结果只打下了一架敌机,其战果已经被中队里的另外两名飞行员超过了。这次,他要扎住机会,重新成为中队里的头号王牌。
在安士乐的指挥下,8架“秃鹫”分成了四个双机编队,利用优秀的俯冲与爬升性能猛冲猛打,把口木战斗机群驱散。安士乐则带着另外16架战斗机分成了八个双机编队,专门挑那些落单了的“零战”下手。
可怜的口木飞行员大部分都是才从飞行训练部队里出来的,其中有实战经验的屈指可数。口木海军在之前损失了大量的优秀飞行员。现在,问题暴露了出来。这些“零战”的飞行员几乎都是菜鸟,而且“零战”在性能上并不比“秃鹫”好,飞行员素质上的差距将决定空战的胜负。
当安士乐将第二架“零战”打成了“火鸟”的时候,跟在他后面的那48架“秃鹫”已经杀入了口木轰炸机群。那些前去轰炸唐帝国舰队的口木轰炸机将要面临第一道关卡了。
“零战”的飞行员也立即发现他们掩护的轰炸机遭到了攻击。大部分飞行员都选择了俯冲拦截那些正在攻击轰炸机的唐帝国战斗机。安士乐他们也选择了俯冲,只不过是跟在口木战斗机屁股后面俯冲。“秃鹫”的俯冲性能远远的超过了“零战”,结果又有数架“零战”在瞬间被击落……
第三十七章 致命神箭
张鼐鼎率领的从“玄宗”号航母上起飞的轰炸机编队没有参加下放的残酷空战。因为“翠鸟”与“鱼鹰”都用的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其高空性能非常出色。如果采用普通的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话,那么在5000米以上的高度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将降低三成以上,而用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功率降低不到一成。两种轰炸机满载的时候,都可以在4500米的高度以180节的速度飞行。而口木的轰炸机在满载的时候,根本就飞不了这么高!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缺点也很突出。一是笨重,这限制了飞机的机动能力,也许在轰炸机上还不太明显,可用在战斗机上就很明显了。二是制造成本高,限制了在战时情况下大批量生产。三是故障率高,每艘航母上至少准备了十五台备用的发动机,以便随时更换出了问题的发动机。最后,也是最明显的一点,那就是带来的高空性能对海航的战机来说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重要。后来,唐帝国放弃了涡轮增压技术(准确的说,应该是在战时情况下暂时搁置了这一技术),全面改用机械增压的发动机,就是因为这几个原因造成的。
张鼐鼎的目标就是前方的口木第一航空舰队。当他率领的机群飞越了空战战场之后,立即呼叫那些仍然在与口木机群缠斗的护航战斗机。虽然拦截敌人的轰炸机群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可张鼐鼎并不想在没有任何战斗机的掩护下单独去突破口木舰队的防空拦截网,那简直就是去冒险送死(他并不知道,口木第一航空舰队上空实际上没有多少战斗机,根本就无法对他的轰炸机群构成致命的威胁)。
双方在缠斗了二十五分钟之后,也就是在邓子超率领的“太祖”号航母机群从战场上空通过了之后,安士乐少校立即带着执行护航任务的44架战斗机跟了上来。他们已经在开始抛掉了副油箱,可剩余的燃料仍然可以让他们在口木舰队上空作战飞行半小时之后再返回自己的舰队。
另外18架“秃鹫”仍然在对付那些口木轰炸机与战斗机,他们的任务不是护航,而是专门拖住口木机群的速度,好让返航的轰炸机群有足够的时间在航母上降落,而另外的战斗机则可以及时升空。这是一道强加的命令,所有的飞行员都清楚这一点,他们在这里多拖出口木机群一分钟,那么舰队就多了一分希望。
在开始激烈的空战中,“秃鹫”机群以10架的代价至少击落了22架“零战”,23架轰炸机。具体的战果还无法立即统计出来,因为战场上太混乱了,很多飞行员在同时攻击一个目标的时候都在重复计算战果。不过,这并不是问题,杨士洪仍然小心的跟在了口木机群的后面。不得不佩服杨士洪的胆量与细心!
15分钟之后,14架“秃鹫”撤出了战斗,他们已经用光了所有的弹药,除非将飞机本身当作炮弹去撞击敌人,不然他们就只能撤退,而谈仁皓早就下了命令,除非在舰队防空的时候战斗机可以用撞击的办法来拦截敌机,在其他任何时候,战斗机飞行员都不能乱来。谈仁皓早就认识到了保存有经验的优秀飞行员的重要性。
激烈的空战结束时,14架“秃鹫”换来的是整整26架“零战”与32架轰炸机。也就是说,这一次拦截,就已经让口木机群元气大伤了。而这还只是第一关,后面还有两道防空拦截线呢!
张鼐鼎并不知道这一战果,当后方的那些拦截战斗机与口木机群脱离的时候,飞在最前面的张鼐鼎已经看到了前方的口木舰队。而安士乐率领的44架“秃鹫”已经冲到了前面,正在蹂躏着几架前来拦截的“零战”。张鼐鼎感到很惊奇,因为他的视线范围之内,仅仅就只有那么几架“零战”在奋力突破护航战斗机的拦截,想来对付后面的轰炸机。而在整个天空中,根本就没有张鼐鼎所想像的如同蝗虫般密密麻麻的口木防空战斗机!
“第一‘翠鸟’小队,第一‘鱼鹰’小队跟我去干掉‘瑞鹤’号,其他的小队分头攻击另外两艘航母!”张鼐鼎立即就下达了进攻命令,“大家都跟上,别分散,让我们给口木狗日的一点厉害看看吧!”
“口木,爷爷给你送礼物来了!”
“狗日的,看准爷爷丢的炸弹!”
“送你几条鱼雷尝尝,狗日的别再躲进云层里去了!”
……
一群飞行员疯狂的叫了起来。张鼐鼎也笑了起来,海面上口木战舰上的防空火炮怒吼了起来,此时张鼐鼎没有想到生与死,他所想到的,只是怎么把自己座机肚皮底下挂着的那枚500公斤航空穿甲弹投到口木航母的甲板上去。
由张鼐鼎率领的四架“翠鸟”首先进入了攻击航道。在几乎就要到达“瑞鹤”号的正上空的时候,四架“翠鸟”几乎同时开始俯冲。在他们进入俯冲航道之前,口木战舰上的防空火炮几乎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在近4000米的高度上,只有大口径高射炮的炮弹才能够够得着他们,而在vt弹出现之前,大口径高射炮的防空效率一直不是很高。
在压下了机头的同时,“翠鸟”的机身开始缓慢旋转。这是控制俯冲航道的一种简单的办法。当然,也只有张鼐鼎这类技术高超的飞行员才敢在俯冲时让飞机绕中心线旋转,如果旋转的角速度超过了每秒钟三十度的话,那么轰炸机就很难及时改出俯冲航道,将如同秤砣一般的砸到海面上去。
尖利的呼啸声实际上也宣告了“瑞鹤”号的大限到了。这艘航母在上次的海战中逃过了一劫,可这次的运气绝不会那么好。幸运女神不会一直眷顾这艘航母的,张鼐鼎也绝不会让自己再次失手!
第一批俯冲的四架“翠鸟”就将两枚炸弹投到了“瑞鹤”号上。在不到十秒钟之后,第二批四架“翠鸟”也从高空俯冲了下来,此时张鼐鼎刚把轰炸机改平,在拉起的时候,他还扫射了航母上的一个防空火炮的炮位。一分钟之内,三批“翠鸟”都投下了炸弹,而且第一小队的“鱼鹰”也趁着口木战舰应付俯冲轰炸机的机会,从海面上高速突破了口木舰队的防空网,十一架“鱼鹰”投下了鱼雷,最后有九架逃了出来。
当张鼐鼎操作着轰炸机开始爬升的时候,“瑞鹤”号的甲板上已经冒出了浓烟,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其他十一架“翠鸟”都成功逃了出来,没有一点损失。那些护航的“秃鹫”在扫荡了口木舰队上空的“零战”之后也加入了攻击的行列。轰炸技术不高,胆子却不小的战斗机飞行员都选择了航母外围的那些护航战舰,开始将剩余的炮弹倾泻到这些战舰的防空火炮上,以此掩护轰炸机突防。
“大队长,我们投中了多少枚炸弹?”后座上的领航员本来应该负责统计战果的,可他根本就看不清楚海面上的情况。
“不知道,看不清楚。”张鼐鼎也有点恼火,他可不想再次汇报错误的战果,上次由舰队司令官扛了下来,他就已经很内疚了。“‘鱼鹰’小队,你们能看清楚吗?”
“大队长,我们有四条鱼雷命中‘瑞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