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兵主-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那时,以袁家和他刘渊的仇恨,便是刘渊不想动手,袁家也会找各种借口,对幽州进行打压!
    所以刘渊才有此言。
    听了刘渊的话,在座诸位连连点头。
    如果刘渊起兵讨伐天子,那是大逆不道,在大义上站不住跟脚。若等袁家掌握了朝政,那时起兵讨伐,就占据了大义,有了借口!也就是名正言顺!
    (未完待续)
一百八十二章
    此次宴会,刘渊几乎向在场的所有人敞开了大部分心怀,自然不难得到童渊马崇等人的好感。、真诚,从来是得到别人好感的最佳武器。外加他每句话不离大义,不离天下百姓,更是让他们对刘渊十分敬服。
    譬如那几乎不说话的程仲德,原本是站在局外人、观察者的角度上,后来却忍不住向刘渊提出意见,却是有了代入刘渊属下角色的感觉。
    话又说回来,其实大仁大义,对于备家学派来说并不重要一一天下间有仁义的人多了去了。仁义,用来忽悠老百姓,自然十分管用,但对童渊这些人来说,却并非最重要的。
    因为乱世将临,这些人都不是简单角色,怎会看出不汉祚将衰?
    这乱世之中,要有身为上位者的气质和潜力,才是最让他们看中的地方!
    坚韧不拔、杀伐果决、心狠手辣、腹黑如墨…身具这些条件,就有了成为枭雄、威为一方霸主的资格。
    但要做天下之主,还差了点!
    须得有胸怀天下的大气魄,就像刘渊所说,敢为天下先!能人所不能,敢人所不敢!
    宴会一直持续到亥时末,才圆满完结。这期间,刘渊任命吕布为上谷军团副军团长,独领一军,与高顺张辽等人同级,次日即刻出发前往受降城防区,辅佐徐晃对北匈奴发动战争;任命徐荣为奋武将军,份属辽西军团颜良麾下,次日即刻前往始秦城到任;任命华雄为奋威将军,前往辽东辅佐张飞。其余曹性、郝萌等人俱都各有封赏,职位不低。
    最让刘渊高兴的,还是程昱满宠和韩问三人的投效。
    宴会结束之时,这三人站出来,拜刘渊为主公,辅佐刘渊,扎根幽州。
    对此,刘渊自不能亏待。便让程昱满宠做了幽州州牧府从事,程昱位列沮授之下,辅助沮授处理内政民生事宜;满宠暂居陈群之下,主管刑罚法制治安等事宜(刑罚方面本为田丰主导,因田丰调任冀州军团长,便暂时有陈群接手,待冀州军团长有继任人选之后,田丰仍1日回渔阳主持刑罚治安);至于韩问,这个才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则被刘渊扔到了其师兄赵云手下,先让其锻炼锻炼,看看效果,再做决断。
    次日一早,刘渊与蔡琰、甄宓两女你侬我侬的用过嗳昧早餐,便与典韦带着童渊、王越、马崇、木原以及李希几人出了王府,望幽州学院而去。
    因为诸老要求,所以并未乘坐马车或者骑马,就这样徒步而走,行在熙熙攘攘的渔阳城街道上,一路指点议论。
    “看这人口密度,整个城池总人数恐怕不下于百万!”马崇似乎永远板着一张脸,便是谈天之时,也十分肃然:“百万人的大城,这一路走来,竞没看到一件治安事件,想必渔阳城治理的颇为到位!”
    刘渊点点头,笑道:“却是如此。而今我渔阳令兼太守田楷,确实是位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
    刘渊等人缓缓走着,不时有认识刘渊的百姓商贩,恭恭敬敬、诚心实意的向刘渊行礼。
    刘渊也不托大,一一还礼。
    “所谓衣食足而知礼节,”童渊笑道:
    “你们看,渔阳城的百姓,个个面露红光,想必生活如意。再看青年一代,个个都身躯强健,步履稳妥,都是当兵的好材料!”
    “呵呵呵…”刘渊笑起来,道:“百姓富足,身躯强健,知礼节,懂知识,是本王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而今也算初有成效啦,呵呵呵…不过,”
    刘渊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道:“其实我幽州的治安事件这几年在呈上升趋势增长!也就是渔阳,有本王坐镇,方才平和,其他地方,却差了许多啊!”
    “哦?王爷可方便细说?”
    法家马崇好奇道。作为法家,对于法治,自然是最感兴趣的了。
    “这没什么。”刘渊点点头,道:“只因本王全境内普及武院,导致各地青少年学了武艺兵法,长了血性,好争强斗狠,却是让本王颇为头疼啊!”
    刘渊并没说创建公会的事,其实是想听听身边诸位自勺看法。
    “哦?!”马崇眉头一皱,沉吟起来。
    倒是童渊,听了刘渊的话,却是眼睛一亮。
    “历来武艺兵法都为世家大族所珍藏垄断,王爷此举,却是打破陈规,开创新制啊!”童渊道:“这样一来,王爷却是帮老夫做了老夫永远也做不到的事!”
    备家学派,无不想让自家的思想、道统发扬光大。以前不是没人这么想过,但都因为朝廷的愚民政策而得不到实施。而今刘渊的所作所为,倒是让他们感到十分惊诧。
    “老夫尝闻法家有言,”农家木老看了眼正在沉思的马崇,对刘渊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若在全境之内普及武艺兵法,难道王爷就不怕那些无法无天的入学到之后,与官府作对么?”
    刘渊点点头,笑道:“这点本王也考虑过。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只要控制得好,就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再说了,本王若怕这怕那,连这点气魄都没有,又何谈逐鹿取鼎?”
    其实早在普及武院之时,刘渊就细细的谋划过了。
    幽州虽然普及兵法韬略和武艺战技,却也作了限制。武院教授武艺的教习,都是从军中退役的老兵,教授的内容,自然就是军中战技。而在军中普及的战技,其实就是刘渊根据传承中无名战技简化而来,并且将其分为几大层次,根据军职的不同,学到了战技也深浅不同。也就是说,一般基层武院教习所教授的战技,也就只是那套简化战技的前一两层,便是人天赋再好,也不可能只学习这两层战技就成为盖世高手。
    这样做,一来限制住了民间的高手层次,又激发百姓血性,强健人们体魄;二来也起到一个鱼饵的作用一一要想继续习得更高深层次的战技,就必须加入军队!潜在里,就为军队在培养新血。
    至于兵法,其限制的程度,更要严格几分。全面、高深的兵书战策,便是在幽州学院大学部武院中,也学不到,只有加入军队,才有机会学的全面的兵法。
    说白了,刘渊普及基层武院的用意,就是在为军队培养预备役罢了。那些微的打架斗殴等治安问题,虽然有些影响,但也不过细枝末节。他相信,只要公会制度推出、公会法案健全之后,这些情况都会消弭于无形。
    这时候,法家宗主马崇似乎考虑清楚了。
    此老别有意味的看着刘渊,笑道:“幽州能达到如今的地步,这与渔阳王雄才大略、眼光深远息息相关。对于王爷刚才提出的问题,老夫相信王爷必有对策!应该说王爷早在实施此策之前,就应该做了万全的准备!呵呵呵呵…不知老夫可有猜错?!”
    刘渊大笑:“果然姜是老的辣!马老老而弥坚,渊实佩服!不过渊想听听马老对此的看法和对策,马老可否赐教?”
    马崇嘴角一咧,扯起一个笑容,道:“针对此种情况,老夫有三条建议。
    “哦!?请说!”刘渊眼光一闪,作洗耳恭听状。
    “其一,也是最宜接的办法一一取缔武院。武院没了,断了根源,也就翻不起浪花了_o”
    “其二,以严酷刑罚待之!若有当街打架斗殴,扰乱治安者,轻则罚款收监,重则割去耳鼻!”
    听了这两条,别说刘渊,童渊木原等老也都连连摇头。
    “其三,自然是转移和引导!”马崇看着刘渊笑道:“想必王爷爷准备用这方法!既然民间血性旺盛,青年精力过剩,不如将其引为我所用!或者发动战争,转移视线,消耗血性,或者以其他事代之,总而言之,就是转移和引导!”
    刘渊大点其头,道:“马老所言第三条却是正合我意。”于是刘渊就将北疆拓荒、大海寻宝、创建佣兵公会的事情粗略说了一遍:”本王想,世间一切力,都能为我所用。只要详加引导,便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泉!”
    “老朽佩服!”
    诸人看着刘渊,言语中发自内心的佩服。”不过公会制度毕竟从未见过,是一个新的制度。新的东西必然会有他的缺陷。老夫以为,渔阳王当认真对待,公会自勺法律监督必须精确全面!”
    马崇毕竟是法家出身,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不足。
    “马老说的是。”刘渊笑道:”马老是法家宗主,对于律法的研究,这天下当无出马老左右者。所以本王想请马老帮忙,给予陈群一些提点,好让我幽州律法更健全,佣兵法案和报刊监督法案更早出世!”
    接着,刘渊又把有关创建报刊的事粗粗道了一遍。
    “王爷奇思妙想,我等身为叹服啊!”
    “报刊…”小说家宗主李希目光闪烁,看着刘渊道:“王爷,这报刊…””呵呵呵…李宗主难道不觉得,这报刊正好是为小说家而创建的吗?”刘渊脸上满是挑逗笑意:“收集民间消息,把他刊登出来,以其中的道理来教化世人,正是小说家的宗旨!本王的这个报刊正在筹建当中,却寻不到合适的人选来主持,唉…无奈呀!”
    “呃…王爷看,我小说家来主持,如何?”
    李希怎不知刘渊的意思,当即道。
    “哈哈哈…本王等的就是李宗主的这句话!”刘渊大笑:“如此,明日开始,筹建报刊的事宜,本王就交给李宗主你来做,何如?”
    “好好好!”李希喜形于色。
    “唉,我说王爷,法家小说家都有事儿做了,我农家呢?”木原在一旁看不过去了,连忙道。
    “呵呵呵…木老莫要心急!”刘渊看着木原有些羡慕焦躁的样子,笑道:“农为国之本。
    本王一向注重农业的发展。对于耕地、播种、收割、农具、水利以及种子的优化等等,我幽州也颇有些建树。但农家毕竟是此道之祖,所以本王欲要在学院中建立一个农掌部,想请木老担任院长,研究和教导天下农耕,不知木老意下如何?”
    “好哇!”木原大笑。
    (未完待续)
一百八十三章 学派的精神
    诸老如此,却是摆明了要支持刘渊,在幽州发展。;个中原因,一者只因这乱世之中,为宗派的安全计,须得投效一方势力,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有了安全保障,才能继续发展壮大,而刘渊不论个人魅力还是麾下势力都符合这一条件,天下间也没有人比他更强大,更优秀、更合适的了!
    二者,刘渊平等对待、百家争鸣的思想吸引了他们。历来政权,莫不只取一两家学派思想治国,余者尽皆罢黜,而刘渊却打破这一常规,让他们惊喜之余也十分好奇,想要看看刘渊+能做到哪一步。
    其三,因为刘渊身具某种条件,个宗派把一个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也就是说,有一件事,必须要借助刘渊才能完成。其实也就是蔡邕所言的那个秘密。当然,刘渊现在并不知晓,不过却早被他记在了心上,正想找个最佳时间问问蔡邕。
    “到了!”
    几人说话间,就到了学院门口。刘渊指着那高达古拙,全以青石垒筑的学院大门下的几人,笑道:“是郑公他们。”
    几人定睛一看,可不正是郑玄、蔡邕、墨攻、华佗和邹炎邹巽!
    “郑公,岳丈…”
    走上前,诸人相互见了礼,便往学院内部而去。
    此时,正好是学院上课时间。
    走过花园小道,曲径通幽,走过儒学院、科学院、医学院和武院,诸老看着或是坐在教室里读书习字、或是在室外实验验证、或是在操场上出操练武的学子,不由连连赞叹。
    “这种教学模式,让老夫可谓耳目一新!”诸老言道:“比之现今私塾书院的教育方式,看起来更有条理,得到的效果也更好!”
    整个幽州学院占地干亩,刘渊领着诸人游览了一圈,已经是巳时末,将近午时。
    于是便就着学院餐厅,在学院内用了午餐。饭后,刘渊与一干宗主诸老,来到了郑玄的院长办公室。
    室内有一张大圆桌,刘渊坐北首,诸人依次围坐。”本王之前草创幽州学院,而今有诸位的加入,也算完满。所以本王决定改组学院。”
    刘+渊扫视了一眼,见郑玄等几人皆神色不变,暗自点了点头,继续道:“从今起,幽州学院分内外两院。”
    诸人对视一眼,继续倾听。
    “外院仍叫幽州学院,而内院命名为科研院。”
    “外院仍1日旅行教育职责:而科研院则注重研究开创更高更新的领域!”
    “科研院分为文学部、参谋部、科技部、律法部、农牧部、医学部、天文地理部、社会艺术部这几个部分。分别由儒家、兵家、墨家、法家、农家、医家、阴阳家和小说家人驻负责。”
    “科研院设院长一名,副院长三名,备部设部长负责人一名。”
    “科研院院长一职,本王提议由郑公担任,副院长由童老、马老和墨老担任。各部部长一职,文学部由本王岳父蔡翁担任,其他各部由各宗宗主或者宗主提名者担任。”
    “院长、部长直接向本王负责,正副院长位同一品,佚比五千石:备部长位同正二品,佚比三千石,有随时见本王的权利,每年俸禄由政府发放。”
    刘渊说完,问道:“诸位可有其他意见或者建议,不妨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郑玄皱了皱眉,先道:“为何划分内外两院,老夫有些不解?”
    “呵,想必诸位也一样吧,既如此本王就细细分析一遍。”刘渊笑道:“首先,内外两院的职责不同,外院只管教育,而内院则负责深入研究。打个比方,墨老主持科技部,大力研究各种机械,做出更好、更实用、更节省、更有意义的机械或者机关。譬如墨家的机关鸟,墨老是否想过,有朝一日做一个巨大的机关鸟,能载人飞天?!”
    “啊!?”
    墨攻惊叫一声,顿时陷入沉思。其余诸人更是被刘渊的话惊住了。这历来天空都是飞禽的领地,如果能用一种机械将人类送上天,那...划时代的意义啊!想想就觉得让人战栗。若真有了这种飞天的机关,那战争、交通、等等等等,不是变得简单了许多吗?
    正所谓利在千秋是也!
    “再譬如农家。”刘渊见引起了诸老极大的兴致,心中大笑,口中继续道:“自神农发现五谷,造福人类,直到现在,粟、黍、谷等粮食作物的产量都经过了几次大的跃迁。但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产量增加?又可不可以根据这种规律让现在的谷物产量大增!?若有朝一日,农家发明了亩产三十石、四十石甚至更高的种子,那该多好?那时候就不会再有人饿死!”
    郑玄等人瞪大了眼睛,直道不可能,满脸都是不信。
    只有木原,是满脸的神采。
    “不想王爷在农事领域也有这等造诣,老夫不佩服都不行!”木原感叹道:“我农家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农牧业的研究和发展,对于种子优化、耕作技术、农具研究和水利都有极深的研究,这些年已经大致找到了优化种子的条件,还未付诸实施,却被王爷提了出来!”木原连连感叹。
    “不可能吧?”童渊却满脸疑惑:“如果亩产真的达到了三十石、四十石,那…”
    “怎不可能?”刘渊笑道:“童老不知,我幽州现今粮食平均亩产已经超过了二十石!”刘渊伸出两根手指,郑重的比划道:
    “如此,才奠定了我幽州十年内连番大战,却不影响民生的基础!”
    “原来如此!”诸老俱都感叹不已,马崇道:“老夫还是第一次到幽州。之前老夫以为王爷连番大战,便是举一国之力恐也力有不逮,还以为幽州如今穷困潦倒,前日里到了幽州一看,让老夫惊讶之余也万分疑惑。而今听了王爷的话,才知道原来如此!”
    “嘿嘿,”华佗搓了搓手,笑道:“那么医家呢?”
    “本王早说过,各家宗派的研究领域,都是这个世上不可或缺的要素!医家也当仁不让!”刘渊道:“大家都知道,医家治病救人,此乃要旨。而医家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也就在此。医术的普及与创新,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就譬如婴儿的威活率,每年出生的婴儿,都会有很大一部分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病症失去生命,而婴儿,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再譬如医治外伤,我大军征战,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受伤者为数不少。而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外伤的处理不当而导致原本有希望活下去的战士却没有机会迎接胜利,有希望胜利的战争却失败了,可以说,医术也是决定一场战争胜利的必要因素。”
    “还有疑难杂症的研究、瘟疫的遏制等等等等,都离不开医术!所以说,华老,你们医家任重而道远啊!”
    诸人听完,也都不止的叹息。古代影响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婴儿的成长率过低和战争、瘟疫的影响。而医家,正是为此所创。
    “昔有神农尝百草,历经百死而无憾。本王希望医家能继承这个精神,把医术发扬光大,为百姓为社会做出贡献。”
    华佗满脸严肃:“王爷放心,我医家从未忘记过神农尝百草的精神!”
    刘渊点点头,又道:“我们再说儒家。这天下为何能独尊儒术?本王以为,不只因为帝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因为儒家传承了先贤祖宗的精神!本王可以毫不犹豫自勺说,儒家,是我华夏民族的精神核心!”
    “就像本王说过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仁义礼智信,代表了华夏民族最为美好最正气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的精神寄托。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儒家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继承先祖精神与文化成果,把这份宝藏传承、发扬,使我后人永远记得,在那遥远的年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的在艰难困苦中开拓创新!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怎样巨大的一份财富!”
    “我们可以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但我们不能没有心中的坚持与信念!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是华夏人!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华童之美谓之华!”
    “传承我华夏之文化,继承祖宗之精神,将其发扬光大,开拓创新,这就是儒家的职责!”
    刘渊说着,眼泪流了出来。泪光朦胧中,他仿佛看到了在那远古时期,祖宗们为了后代而努力拼搏!仿佛看到了三皇五帝披荆斩棘,引领华夏;仿佛看到了先圣孔子在开坛讲学…郑玄听得是老泪纵横!
    这,才是他一直以来要寻找的真理啊!
    这才是儒家的真正精髓啊!
    童渊、马崇等人震撼了!
    难怪儒家会始终压他们一头,原来原因竟在此处!
    “先圣孔子果不愧圣人称呼!我等深敬仰之!”童渊等人肃然道。难怪备家学派的开创者只有孔子被尊为圣人,现在想来,也只有他能有资格被尊称为圣!
    (未完待续)
一百八十四章 秘闻
    刘渊挥袖拭去眼角水色,定了定心神,又道:“好啦,儒家传承先祖的精神,我们不敢或望,自要时刻铭记在心。但兵家法家的作用,也绝对不容半点忽视!”
    “我们先说兵家。我尝闻有儒生鄙视兵家,说兵家执刀行杀伐之事,没有仁义可言!
    对于这样根本算不上儒学学子的人,本王见了,定要喷他一脸口水!”
    “本王以为,兵家行杀伐之事,那才是大仁义所在!”刘渊斩钉截铁道:“诸位可能不知,本王也是兵家之人!”
    “啊?!”
    诸老惊诧莫名。
    童渊脸上尽是惊喜。
    “不过本王非孙子之兵家!”刘渊又道。
    童渊笑脸一僵,跟着随众人一起疑惑起来。听刘渊所言,难道这天下还有第二个兵家?不可能吧!
    “本王的武艺、练兵之法、行军布阵之法,都传承自上古兵家!”刘渊又抛出一个炸弹。
    “上古兵家?!”郑玄目光一闪,若有所思:“难道…”
    刘渊见此,微微一笑:“郑老博古通今,想必知道上古战神兵主蚩尤吧?”
    “蚩尤?!”
    “那个大魔头?!”
    “不错,就是蚩尤。不过他不是大魔头。”刘渊郑重道:”本王可以说是战神蚩尤的隔代弟子!”
    这下,诸老俱都目瞪口呆。蚩尤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距今恐怕数万年不止,竟然还有隔代弟子存世,而且还是这位雄才大略的渔阳王!
    “古传蚩尤行杀戮之事,为人所恶,后与黄帝争夺天下,败北被杀。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隐秘不成?”蔡氍皱眉道。
    “不错,确有隐秘。”刘渊长叹一声,道:“在那个莽荒的年代,大地上凶兽横行,我华夏民族自创世以来,一直到那时候,都在艰难的挣扎!祖先们为了生存,为了把种族发扬光大,于是就拿起兵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后辈开创出了一跳通天大道!正因为他们,才有我华夏民族如今的盛况!”
    “这些先辈之中,就有那么一拨人,他们始终战斗在最前方,始终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兵器,用自己的智慧,为种族支撑起一片天!他们,也就是上古兵家的先驱者!”
    “他们在与凶兽,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创造出了无数的战技、功法!将其传承,让所有的族人都来学习,这才免去了种族覆亡的无数危机!”
    “后来,随着我华夏民族的壮大,武艺功法的完善,渐渐的就驱逐了凶兽,战胜了大自然!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先驱者就成立了上古兵家!““到黄帝之时,凶兽被驱逐,大地安宁,人们过着祥和的生活。于是,上吉兵家的先驱者们忽然觉得似乎没有了事可做!而那个时候,轩辕黄帝又因为失去了外部威胁的情况下,准备改变国策!”
    “当时的战神、兵家之主蚩尤自然就不同意。并对黄帝说,兵家不能被抛弃,否则到了天灾人祸的时候,就没人再为种族赴死了!”
    “但黄帝却坚持己见,认为大地一统,外无威胁,兵家这些杀神们必须归隐,否则就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镇压兵家。”
    二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于是,大战爆发了!”
    “蚩尤一时气愤,率领麾下百战之军连战连捷,打得黄帝溃不成军,一直打到逐鹿,眼看就可以一战而定天下!”
    “这时候,有一个人独身闯入蚩尤军帐,说了一句话。”
    …蚩尤,你明白兵家的宗旨和存在意义吗?’”
    “蚩尤闻言,如遭雷击!兵家职责何在?!蚩尤自问。兵家为华夏民族的生存而战,是为华夏民族的繁衍而存在,是为守护华夏民族而存在!而不是举起屠刀,砍向自己的族人!”
    “蚩尤失魂落魄,当即就解散了大军,拔刀自刎而死!在死前,他把毕生所学都记载在几张凶兽毛皮上,并上让心腹手下在他死后收集他的精血,将精血与这几张毛皮藏起来,以待后人。““这,才是逐鹿之战的内幕所在!”
    “可惜啊!蚩尤死后,黄帝念及此战之凶险,就下令四下里追杀兵家成员,及至上谷兵家灭亡!”
    刘渊说着,唏嘘不已。
    “竟然是这样!?”
    诸人闻言,面面相觑。蚩尤竟然是这样一个人,而黄帝竟然是这样才获得了胜利!
    “就像传承中所言,兵家的存在,是为了守护!守护自己的种族,守护我华夏民族!…个民族,在他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血与火的考验,而这时候,兵家,就是种族的守护之神!所以,本王才说,兵家执刀行杀伐,才是大义之所在!”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童渊王越喃喃自语。
    “我等必将继承先祖的精神,守护华夏民族,为后代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来!”
    刘渊狠狠的点头。
    “再说法家,我们都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无律法保障,天下治安一片混乱。杀人作恶者逍遥法外,贪污失德者欺压百姓,这如何了得!?”
    “随着社会发展,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问题。1日的律法就会产生漏洞,这时候,法家就要承担起修订律法的责任!让天下清平,让百姓安属乐业,夜不闭户,这就是法家的职责。所以说,法家是政权组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说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小说家行走民间,我们很多时间都有可能将它忽略。但是这并不能抹杀他们的功劳。
    以已经发生的事,取其道理,教化世人,这是大功德!一者,因为这些事出自民间,更容易为百姓所接受,二者也可以从其中找出施政策略的漏洞,好让政府加以补充,都极为重要、!”
    “再有阴阳家,观测天文地理,研究星象历法,从大自然的神秘中寻求真理,预测天灾大祸,其作用也无可代替。准确的预测出天灾的发生,能避免多大的损失!?譬如地震或者洪水,如果能早早预测,那么将有多少人会获得生机?!再譬如行军打仗,如果阴阳家将天下所有的地理地势都编造成册,我大军就等于掌握了地利之势,何愁战无不胜…)!”
    “本王今日说这么多,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各位都是最为重要自勺存在。只要把各自该做的事做好,无形之中,就为这个民族做了大贡献。”
    刘渊说着,端起面前茶杯,痛饮了一口,看着几位老人崇敬佩服的目光,忽然觉得有些不适应。当即干笑两声,道:“诸位长辈,这样看着渊,渊实不好意思嘿嘿…”
    诸老对视一眼,不由哈哈大笑。
    “那么今日的事就这样定了。郑公为学院院长兼主持科研院,岳父负责整个学员文化教导事宜,并召集儒家巨子主持文学部:童老和王老就负责教导学员学生的武艺兵法以及兼任主持战争艺术研究参谋部;各位宗族各就备位,助本王把发展幽州,夺取天下!”
    会议后,刘渊亲自安排好诸老的生活休息办公地点,这才全身轻松的带着典韦悠悠然的往王府走去。
    几家学派的投效支持,使得刘渊心情十分舒畅。虽然他不敢肯定,备家学派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幽州,毕竟么,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既然备家宗主都留在了幽州,那么也就是说,他刘渊,才是他们心目中最为理想的人选。
    至于其他的旁枝末节,也就无足挂齿了。
    回了王府,已经是傍晚时分。
    与蔡琰、甄宓用了一顿甜蜜的晚饭,今日才算完满落幕。
    次日,刘渊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虽说他很懒,时常放权让属下代理一切事物。但如今要创建公会、报刊以及科研院,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