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兵主-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渊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良久,眉头皱了皱,转身入了府中。
到了正厅,却见郭嘉那小子正坐在那里悠悠然的喝小酒。
“主公。”郭嘉站起身,笑嘻嘻的道:“想必主公一定见过我家那妇人了。”
“嗯?”刘渊有些疑惑,道:“怎么回事?”
“嘿嘿,主公,文和这几天发现被软禁的一干人犯中有些异样的骚动,据他猜测,恐怕有些猫腻,但为了不打草惊蛇,于是。。。”
郭嘉的话徐徐道出,让刘渊顿时明了。
原来,十大势力的头领、国主,八百部落的首领,被贾诩软禁,这几天居然有些骚动。贾诩猜测,恐怕有些猫腻在其中,自然要查清楚,但为了不打草惊蛇,于是就把这突破口安排在了郭嘉的老婆,李雪玲身上。
刘渊听着,眉头皱了起来:“猫腻?难道其中人犯还与外界有联系不成?暗部是怎么看押的?”
“嘿嘿,主公这段时间‘忙过头’了。。。”郭嘉笑嘻嘻的道:“自年前镇压黄巾之后,幽州地面上就多了许多陌生面孔。想来中原地区已经有人把目光放在了幽州。而如今,北疆大胜之后,这些人更是肆无忌惮了,触手都延伸进了渔阳城。不过因为他们都有着各种光鲜的身份,文和不好暗下毒手,于是想要给这些人安上一个把柄。。。”
贾诩想要把那些间谍一网打尽,然则那些人有的是官身,有的打着大商会的旗帜,着实不好无缘无故就下辣手,于是就悄悄的放宽了一下暗部招人的严格程度,正顺了那些人的口味,于是就有好几个人顺着贾诩的意思,打进了暗部之中,成为了暗部一员。
按照贾诩的意思,这些人大有作用,一来能借之传递假消息,迷惑对方,二来能以之给游荡在幽州的各种身份的间谍安上罪名,一举两得。
如果仅仅是这样,贾诩恐怕早就动手了。
但是,贾诩的意思,是要把这些人一网打尽。
而被软禁羁押的胡虏、异族首脑,就能成为引线。
“那妇人救父心切,前日里已经与人有了联系。嘉只好将计就计,让那妇人在主公这里讨要一个名义,让她名正言顺的接近被羁押的人犯,然后以之为引,将混在在幽州的间谍尽数引来,然后一网打尽!”郭嘉话语间,尽是杀机。
也对,被软禁的头领接近千人,那些间谍想要把他们救走,一个两个自然不够,一定会召集潜伏在幽州的所有人,前来营救,已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奉孝,她毕竟是你内人,这样做。。。”
刘渊看着郭嘉,缓声道。
“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个女人罢了!”郭嘉咬牙切齿。
刘渊看得出来,郭嘉着实有些伤心。
想来对于这李雪玲,还是付出了真感情。但如今情势,形同背叛,自然心痛难当。
“好吧,这事儿我不管,你和文和商量着办吧。”刘渊摇摇头,转脸让下人给郭嘉取了一坛血酒,自顾自的进了里屋。
。。。
经此一事,整个幽州暗地里是波涛汹涌。
幽州的暗部完全行动起来,开始了间谍、刺客之间看不见血的战争。
时间缓缓流逝,幽州的发展是不可阻挡。
人口逐年递增,土地大幅度开发,粮食产量剧增!
农税、商业税,更是大幅度提高,幽州之富,无与伦匹。
五千里的北疆,随着俘虏劳改队的逐步推进,新城一座座如雨后春顺,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驰道交错纵横,一个个驿站兴建在驰道侧畔,无数牧场更是兴旺。
幽州,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灵帝崩
185年之后,相比于幽州的大建设、大发展,整个大汉王朝却是愈发显得颓败起来。、
各地黄巾残余、乱党土匪时常暴动起义,弄得天下人心惶惶;凉州羌族暴乱,羌人首领北宫伯玉勾结当地势力,攻城杀官,竟是有自立一国的打算;近几年又连续降下天灾,干旱、洪水、虫灾,中原地区人口锐减,有的地方竟是千里无鸡鸣,可谓民不聊生!
汉王朝焦头烂额,各地军队频繁调动,四处镇压,却如没头苍蝇,难以见效。
于是,有人向灵帝提议,重新回复州牧制,一州之州牧,全权掌控军政大权,便宜行事,方能镇住局势。灵帝思来想去,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认可了州牧制。
当刘渊接到晋升幽州牧的圣旨之时,谓左右道:“天下,要乱了!”
州牧手握军政大权,俨然一方诸侯,外加朝廷孱弱,无力掌控局势,各州州牧的小动作更是频繁。有的甚至改变官制,提高税率,甚至私自增加军队数量,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但大汉朝毕竟经过了四百年风风雨雨,再猖狂的州牧,在明面上,也不敢反抗朝廷的旨意,便是刘渊这样,有着强大军队、身后的经济基础,灵帝下旨,也要照办。
所以说,整个大汉朝的形势,表面上,还算得上平静。
一句话,灵帝不死,天下不乱!
188年夏,幽州发生了一件天下瞩目的大事。
刘渊大婚!
这年,刘渊二十岁。幽州的各项事业都以及步入正轨,于是在刘母的催促下,刘渊与蔡琰、甄宓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作为皇室直系之外唯一的王爷,作为名震天下的名将,刘渊的婚礼,可谓热闹非凡。
朝廷上下,各大官员,不论真心或者假意,都亲自到幽州为其祝贺,便是皇室,也派遣了太子刘辩前往幽州。在野,各大商会、世家等等势力,也都派遣了重要任务,携带厚礼,为着各种目的,前来巴结。
更甚者,连西域诸国,也都派遣了使者,前来庆贺。自两年前,黄昌压服河套诸胡,将河套地区纳入掌控之后,刘渊的势力便与西域诸国接壤,成为邻居。
刚开始,与西域诸国多有冲突,一直将其杀的胆寒之后,西域诸国这才想起,刘渊此人战败鲜卑等部,一统北疆的丰功伟绩,着实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连忙求和示好,并让出了西域相当大的一部分利益,这才罢了。
随着幽州势力对西域的渗透,丝绸之路重开,茶叶、瓷器、牛羊马匹、兵器、盔甲甚至是幽州的海洋渔业等等贸易渐渐兴盛,甄家、糜家、华夏商行、中原商行以及与刘渊交好的一部分商贾,齐齐获利,两年时间,获得的利润几乎翻了一番!
西域诸国使者的到来,将刘渊的婚礼推向了高潮。
人们感慨万分,连远在万里之外的西域胡人也都来为刘渊庆贺,可见刘渊的声望之高,可见大汉名声仍在!
婚礼之后,刘渊与各大势力代表亲切交谈了半夜,这才略带醉意,不如了新房。
房内,明灯烛照,宽大的榻沿上,两位身着大红喜袍,头顶红色丝巾的新娘子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只是,两双玉指交缠的小手,显示出其主人忐忑不安的心情。
刘渊哈哈大笑,信步走过去,轻轻揭开了两张红盖头,牵着两位美艳似天仙的娘子,喝了交杯酒,齐齐倒入了榻中!
红鸾暖帐,欲望奔腾!
恍惚间,娇喘生、沉重的呼吸声绵绵不绝!
。。。
刘渊大婚之后,天下暂时陷入了平静。而刘渊,则每日带着老婆闲游逛荡,优哉游哉。
这天,刘渊接到线报,言道灵帝下旨,设西园八校,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统帅此军。然则西园八校的真正权利却是掌控在何进手中,蹇硕只能仗着天子名义,方才能发号施令,其实不过是个光杆司令罢了。
看罢线报,刘渊沉吟。
如今已经是188年,按照历史的发展,明年,也就是189年,就是灵帝御龙升天之时。到时候,汉朝将名存实亡,拉开三国百年征战的序幕。
刘渊想做些什么,但却不能,虽然心急,却无可奈何。
没有灵帝旨意,作为掌控数十万大军的渔阳王,他没有理由返回中原,不然就是大逆不道。
想起灵帝几年前就托付他,让他扶持皇子协上位,但是到如今却没有机会。不过,他相信,机会一定会有。如果灵帝一心想要让王美人之子皇子协上位,归天之前,一定会以密旨通知刘渊。即便灵帝忘却,那么等到中原局势糜烂到无法收拾的时候,自然有人会请他回去。
所以,刘渊按捺下心中的躁动,每天仍旧悠闲懒散,仿佛不问世事一般。
时间一晃就是一年,正值夏秋交替之时。
洛阳。
自几月前,灵帝就已经卧榻不起,到如今,已经日薄西山,一整天都没有几个时间清醒,整个人都恍恍惚惚。以张让为首的宦官势力;以何后、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以及以董太后为首的**势力,都悄然运作起来,只有朝中的世家势力,居然平静万分,不见丝毫动静。
皇宫,灵帝寝宫之内。
小黄门蹇硕肃立一旁,两个宫女正扶着龙榻上的灵帝,喂食一些稀粥。
喝了两口稀粥,灵帝微微睁开了眼,其中竟有神光闪烁。
“下去吧。”灵帝躺在靠背上,挥手让宫女离开。不片刻,宫中只剩下蹇硕和灵帝二人。
“蹇硕。”灵帝看着蹇硕,沉声喊道。
“陛下!”蹇硕普通医生跪倒在地。
“蹇硕,朕。。。不行了。”灵帝淡淡道,仿佛看透了生死,毫不在意一般。
“怎么会?陛下是天子,自有上天护佑,些许小病,须臾就好!”蹇硕抬起头,神色有些慌乱。他不过一小黄门,在宫中算不上大角色,只因灵帝重视,方才有他如今的地位,所以,他对灵帝十分忠诚。
在灵帝昏昏沉沉的这些天里,蹇硕只要有空,就陪伴一侧,丝毫没有懈怠。这时候,灵帝忽然有了精神,却让蹇硕神慌意乱——回光返照啊!
灵帝摇摇头,嘴角翘起一抹讽刺的微笑:“上天护佑?扯淡。呵呵呵。。。蹇硕,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朕要托付给你一件重要的事。”
“陛下。。。”蹇硕听闻自己竟是天子最信任的人,十分感动,当下热泪盈眶。
“朕一心想让协儿登位,可惜外有何进掣肘,内有皇后干涉,朕是有心无力呀。。。不过朕就要升天了,这些麻烦的事,想做也做不了了,蹇硕,在朕死后,如果有机会,就扶持协儿登基,如果没有,就去幽州,找渔阳王刘子鸿,他一定会帮助协儿,重振大汉朝!”
灵帝说着,竟从塌下取出一卷圣旨,递给蹇硕道:“这是传位圣旨。蹇硕,如果协儿能安然上位,便在登基大典上宣读,如果不能,一定不要暴露,要想方设法将其交给渔阳王。还有,传国玉玺一定要保存好,不能遗失!”
蹇硕接过圣旨,珍而重之的揣在怀里,看着灵帝眼中渐渐消散的神光,竟是泣不成声。
“呵呵。。。朕这荒唐了一生,也享受了一生,值了。。。值了。。。哈哈哈。。。”灵帝笑着笑着,脑子一歪,再无声息!
天子,驾崩!
“陛下!”
蹇硕普通一声跪倒在地,伏地不起。
很快,天子驾崩的消息传遍了洛阳,偌大的洛阳内,一片寂寥。
蹇硕想起灵帝嘱咐,知道若要扶持刘协上位,必须要除掉大将军何进和何皇后,不然,有这两人支持,上位者定然是刘辩,而非刘协。
于是,蹇硕便召集了亲信心腹,执利刃刀斧,埋伏在了盛放灵帝棺木的大殿中,只等何进、何后前来吊唁,就伺机将其杀死。
哪里料到心腹中竟有何后探子,于是此事被何后知晓,何后大惊,立刻派人通知了何进。
何进知晓之后,也是一惊,思来想去,决定带兵入宫,会合何皇后先将刘辩扶上皇位再说。
于是,何进召集部属,率领西园八校,总计三万大军,直奔皇宫而去。
皇宫守卫是何进的人,于是大军没遇到一点阻拦,就进入宫中。
继而,何进又发出诏令,召集文武百官齐聚正宣殿。
“诸位臣工,天子西归,天地同悲。但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本将军以为,当先立新帝,再葬先皇,诸位以为如何?”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周围的数万大军,集体失声。
“好,既然诸位不说话,那就是同意了。”何进脸上红晕闪烁,十分激动,道:“皇子辩为先皇长子,皇后嫡出,当为新皇,即刻登基!”
何进话音一落,便见侧里走出何后与已经穿上龙袍的皇子辩。
何后扶着皇子辩登上龙椅,自己则坐在旁边,朝着大将军何进示意了一眼。
何进微微一笑,立刻拜倒:“臣何进,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何进一系的官员立刻跟随拜倒。
“拜见陛下!”
紧跟着,其他文武也都拜倒在地。
如此,皇子辩登上皇位,因为年幼,由已经成为太后的何后垂帘听政,大将军何进辅佐之。
当等待在灵柩殿中的蹇硕得知这一消息之时,差点气昏过去。
皇帝新丧,这些人不来吊唁拜见,居然另立新皇,简直是大逆不道!
然则蹇硕也不是蠢人,静下心来一想,便知道,自己的谋划恐怕出了问题,当下便隐藏了起来。
躲在**的蹇硕,仍然不想放弃除掉何进等人的想法,但他知道,仅凭自己一人,恐怕还不够,所以他决定联络张让等阉党与董太后等人,合力解决何进!
然则这时候,何进已经下令逮捕蹇硕,蹇硕躲过几波搜查,心中渐渐冷却下来。
心念转了几转,蹇硕忽然对身边的一个小太监道:“小七,你对先皇忠诚吗?对我忠诚吗?”
名叫小七的小太监一怔,随即道:“小七蒙受先皇与大人的大恩,万死难以回报!”
“嗯。”蹇硕沉吟半晌,忽然从怀里掏出一只小包裹,递给了小七,郑重道:“小七,这是陛下归天之前,托付于我的重要事务,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你立刻混出皇宫,直奔幽州,将这些东西交给渔阳王刘渊!”
蹇硕自知难以生还,却是在安排后路。
小七接过包裹,一咬牙,答道:“大人放心,就是拼了小七这条烂命不要,也要完成任务!”
“好!”蹇硕欣慰的拍了拍他肩膀,正要再说几句,却听闻喧哗声临近,立刻低喝道:“小七,快走!”
。。。
最终,小七逃出了皇宫,而蹇硕惨死,乱刀分尸!
一百四十五章 何进死
小七逃出皇宫,正想出城,却发现城门紧闭,无奈之下,只好改名换姓,躲藏了起来,却是打算等待时机,再出逃。、
之后的数天里,皇宫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何进以董太后干政为由,将其鸠杀!
自此,皇宫只剩下张让等十常侍所属的阉党,其他尽被何进、何后掌握在手中。
董太后的死,引起了张让等人的恐慌,但因为何进势大,张让等人只好隐忍不发,深居简出。
何进府中,十数人齐聚一堂。
“如今宫中只剩阉党未除,诸位以为当如何处置?”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何进辅政,当神清气爽才是,然则而今却面露忧虑犹豫。
“大将军,我以为阉党不足畏惧!”袁绍微微一抱拳,道:“阉党虽然把持皇宫,但大将军手握大军,只消军令一下,阉党顷刻间就碾成飞灰。”
“不妥!”
袁绍对面的曹操站起身,道:“天子在宫中,如果大将军挥军入宫,难保阉党不会铤而走险,若是伤了天子,如何是好?”
何进原先听袁绍的话,脸上露出恍然,正要回应,却闻曹操之言,顿时没了声息。他所依仗者,无非是天子舅舅的身份,若天子不再,他就什么都不是。
“呵呵呵。。。”
这时候,袁绍身旁一书生模样的青年笑了起来。
“许先生。。。”何进见这人笑的胸有成竹,不由眼睛一亮,道:“许先生可有妙计教我?”
“大将军,”许攸拱手一礼,道:“既然不能做的太激烈,又不能不做,何不折中?”
“折中?”何进略微一沉吟,道:“许先生请细说。”
许攸站起身来,来回走了几步,一派名士风范,他抚着三寸短须,笑呵呵道:“张让等阉党之所以为大将军忌惮,无非有两个原因。其一,天子在宫中;其二,阉党门生满天下,势力错杂纠结,难以拔除。对否?”
“不错。”何进回答道。
“那么,大将军何不以此下手?”许攸道:“不去理会宫中阉宦,只消拔除了其门生故吏,便如釜底抽薪,这阉党也就不足为虑啦!”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何进大喜,抚掌大笑。
许攸见此,得意之色一闪即逝,接着又道:“阉党把持内宫,手中人数不少。大将军麾下大军不能完胜,还有变数。不若再遣人送信,请兵勤王,到时候两相一合,阉党自溃!”
“不可!”
曹操猛的站起身来,大喝道:“请神容易送神难,若是请来之人别有用心,赖着不走,诸位如何自处?”
“我乃大将军,谁敢不听本将军调令?”何进手一挥,大喝道:“本将军能调人进京,也能让其乖乖的出去!”
“可是。。。”曹操欲再言,却被何进打断!
“曹孟德,你难道怀疑本将军的威严不成?!”
曹操无奈,只好把眼光瞄向在做诸人,希望有人附和,好打消何进的心思,不料竟没人言语。
曹操气急,甩袖而去!
曹操走后,其余诸人也不说话了。
于是,何进立刻遣人去宫中讨要了圣旨,随即下令,全国范围内抓捕阉党门生,同时下密旨,召并州丁原、西凉董卓率兵入京勤王!
顷刻间,风起云涌,无数的阉党一系的官员纷纷落马,尤其是十常侍的家族,竟全被灭族!
这一下,十常侍恐慌万分,但更多的是愤怒和痛恨。
于是,十常侍齐聚一起,准备商讨如何应对眼前局势。
宫中,张让的住处。
十常侍齐聚一堂。
“各位,想必也都知道了何进贼子的动作了吧?”张让面无表情。
“哼,何进贼子,心肠狠毒,更甚我等,简直是畜生!”段珪大声喝骂:“我一家老小,尽被杀死,鸡犬不留啊!”
“可恨,可恨啊!”
其余诸人俱都咬牙切齿,言语间歹毒无比。
“既如此,想来何进要对我等动手了,诸位有何妙计,助我等度过难关?”张让仍旧面色淡然。
“何进此举,摆明了要置我等与死地,既然他想我们死,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杀了他再说!”赵忠一挥手,十分狠辣。
“要杀死何进,不容易!”张让皱眉道:“他不敢单身进宫,我等不敢出宫,却是无能为力。”
“不!”宋典喝到:“有一个人能让何进轻装进宫!”
“何太后?!”张让眼睛一亮,沉思起来。
片刻后,张让谓常侍道:“你们现在就去召集部众,做好准备,我去见太后,陈述利害,务必使其召何进进宫。”
说完,张让大步走出,直奔**。
太**中,何太后正在假寐,忽而有宫女来报,说张让求见。
何后柳眉一皱,道:“请他进来。”
几个呼吸,张让进了宫中,站直了身子,正对何后。
“太后。”
何后点点头,道:“张常侍此来,有何见教?”
“让是为救太后而来!”张让看着何后,认真道。
“哦?呵呵呵。。。”何后大笑:“张常侍,莫不是睡过了头,还未梦醒?”
张让摇摇头,仍旧十分认真:“太后可知近日大将军的行动?”
“大将军?”何后摇摇头,皱起了眉头:“哀家不知。”
“大将军近日连下诏令,清除异己,想来不日就要独掌朝政!”张让将何进的各种行动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那又如何?大将军是哀家的哥哥,帮助外甥执掌朝政,扫平阻碍,那是在正常不过。”何后看似不为所动,其实眼光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张让嘴角微微一翘,道:“天子是刘家的天子,而非何家的天子。大将军凭什么全力帮助天子?从大汉朝建国以来,外戚压制皇室的例子还少吗?让以为,大将军此举,非但是为了帮助天子,而是在架空天子,自己独掌乾坤!”
“你。。。”何后不说话了。
张让又道:“如今天下局势颓败,隐有改朝换代的趋势。如果大将军完全掌控了朝政,未必没有心思推翻大汉,重建新朝。到那时,太后如何处之?天子如何处之?望太后多多思虑,张让言尽于此。”
何太后怔住了。
是啊,若是改朝换代,何进重立新朝,自己当如何处之?大汉朝的皇太后,还是何进的妹妹?
不!
不行!
这天下是儿子刘辩的,谁也不能夺走!
何后想起,这些年阴谋诡计,不都是为了让儿子登上皇位吗?如果大汉朝被推翻,她的心血也就完全白费了!
一定要阻止何进!
何太后打定主意,脸上一片坚毅——谁要与刘辩过不去,那就去死!
“张常侍,你说吧,要哀家怎么做?”
张让闻言,心中长出一口气,脸上闪过一丝喜色,道:“只消太后下旨,让大将军悄悄来宫中,有要事商议便可。”
“你们准备怎么做?”何后闻言,犹豫了片刻,问道。
“只要太后把大将军引进宫中,我等常侍一拥而上,将其拿住,软禁起来。此后,我等唯太后之命是从!”
张让画了一张巨大的馅饼。
何后思虑片刻,缓缓点头,又道:“要记住,不能伤了哀家的哥哥。”
“太后放心便是。”
随即,何太后让人取来笔墨纸砚,修书一封,遣人送去了将军府。张让见此,适时离开,召集部众,埋伏在了太**中。
当何进接到何太后的手书,便想立刻进宫,却被袁绍拦住。
“大将军,不能进宫!”袁绍凝重道:“宫中为阉党把持,太过危险!”
何进却摇头否定,道:“这是太后手书,本将军认得。你以为,太后会害本将军吗?”
袁绍不说话了。若是肯定,那就是离间人家兄妹感情,若是否定,那就没理由阻止何进进宫。没奈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何进离去。
沉吟片刻,袁绍心中一动,转身上马,往西园大军驻扎之处奔去。
何进轻装简从,从侧门入了宫中,在何后派遣的小太监的引领下,小心翼翼往**而去。
毕竟,皇宫乃是阉党的地盘,他不是蠢人,自然知晓掩藏行迹。
很快,太后寝宫在望,何进松了口气,举步进入宫中,抬眼一看,何太后端坐上方,正要走上前去,却听周遭一声大喝:
“拿下反贼!”
顷刻间,数十刀斧手从暗中涌出来,不由分说,瞬间将何进乱刀分尸!
何后见状,大惊失色,正要喝骂,却被张让叫人拿住,而后软禁在了这**之中!
办了何进,张让大喜,一手提着何进面目全非的头颅,大步出了**,往前殿而去。
忽然间,宫门外竟传来喊杀声,张让一惊,提着头颅,转而朝宫门走去。
到了宫门,上了城楼,放眼一看,只见下面数万大军在袁绍的带领下杀奔过来。
“阉党贼子,快快将大将军完好无损的送出来,否则要你狗命!”
袁绍大声喝骂。
“袁绍小贼,这里是皇宫,小儿竟敢纵兵攻打,大逆不道,当诛九族!”张让大声回答,接着将何进的人头往下一扔,喝到:“何进贼子要弑杀新皇,已被本侯拿下处死,尔等快快返回驻地,不得扰事,否则国发处置!”
“张阉贼!”
袁绍见军心动摇,不由大急:“阉贼把持皇宫,软禁天子太后,无礼诛杀大将军,乃是乱国之贼!诸位,趁势杀入宫中,剿灭阉党,还大汉王朝一个清平,诸位就是功臣,陛下定会赏赐!”
西园军一听,顿时定下心来。
要知道,阉党的恶名早就传遍天下,他们相信袁绍!
于是,在袁绍的带领下,三万大军以极快的速度攻破了宫门,杀退了张让,继而杀入宫中,见着阉人就杀,见着金银就抢,比之土匪都要不如。
张让见事不可为,立刻会合段珪等人,挟持了太后、天子和陈留王,从北宫门而出,逃出了洛阳北门。
这时候,已是夜晚时分。
张让等人挟着太后天子陈留王,直奔北邙山边小平津而去。
袁绍杀完宫中阉党,却没发现张让等人与天子太后,心中大急,连忙召集大军尾随追踪,誓要救回天子。
一百四十六章 救驾
“岳父大人,岳父大人!好消息呀!”李儒激动的声音老远就传遍了董卓府邸。;
董卓正在把玩女人,冷不防女婿一声大喝,差点没痿了下去。一把掀开压在自己肥硕身躯上的女人,董卓滚动着爬起来,草草披了外袍,怒气冲冲走出后堂,步入前厅,抬眼就看见刚刚推门而入,脸上喜色无比的李儒。
董卓强压下胸中怒气,努力装作平静,沉声道:“贤婿,何事?”
李儒这人很精明,一眼就看出了董卓埋藏在眼睛深入的怒火,也自觉十分失礼,连忙下拜道:“岳父息怒,实乃消息大好,小婿忍之不住,才如此唐突。”
“哦?”
盖因李儒沉着稳重,颇得董卓器重。而这时李儒表现出迥异与平常的激动,使得董卓疑惑之余心中怒火瞬间消散,很快便冷静下来。
“贤婿所为何事?”
“岳父大人,现下刚接到朝廷调令,召岳父大人率军进京,除奸勤王!”李儒话音一落,董卓呼的就站了起来。
“你说的,是真的?!”
董卓比之李儒,更显得激动,方才的种种,顷刻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自然是真的。”李儒忙道:“岳父大人,发兵吧,这是天大的机遇呀!”
董卓哈哈大笑,就要应允,大袖挥在半空,却突然停了下来,狂喜的脸色顷刻间平静下来。
“除了本州牧,朝廷还给谁下过诏令?”
李儒愣了一愣,道:“并州丁原!小婿方才向传召的信使打听过。。。难道岳父担心丁原?丁原虽然年前升任并州牧,但并州军权却掌握在渔阳王手中,他手下也只不过些许散兵游勇,不足为虑。”
“丁原?哼哼,不过一竖子罢了。本州牧担心的,是渔阳王!”董卓脸上凝重一片。
“渔阳王?”李儒恍然,继而笑道:“岳父大人多虑了。”
“何解?”董卓见李儒如此,即刻问道。
“渔阳王位高权重,又手握重兵,想必岳父担心的就是这点。不过以儒看来,根本不足为惧。”李儒沉吟片刻,便侃侃而谈:“渔阳王身为皇室直系之外的唯一王爷,又手握数十万大军,朝廷对他的忌惮,不是一点半点。儒相信,没有朝廷诏令,渔阳王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私自领兵南下。渔阳王确实强大,但他名不正言不顺。反倒是岳父,受诏入京,天经地义。这是其一。”
“其二,渔阳王远在幽州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