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冀中是大平原,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困难很多,与抗战初期所制定的山地游击战的方针相去甚远。抗战以来,中共冀中区党委领导当地军民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1938年底,日军增兵华北,对冀中进行两次“围攻”,占领全区的部分县城,冀中的形势日趋艰难。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第120师于1939年1月抵达冀中,贺龙、关向应与冀中区党委和冀中军区领导黄敬、吕正操等在河涧县惠伯口会合。当时,正值日伪军对冀中根据地的第三次“围攻”。面对复杂的局面,贺龙依靠群策群力,统一调配和使用第120师部队与冀中军区部队第3纵队,将集中使用兵力与多面牵制相结合,到2月上旬即粉碎第三次“围攻”。2月13日,冀中军政委员会和总指挥部成立,贺龙任书记和总指挥。3月,日伪军又连续发动第四、第五次“围攻”。贺龙与大家认真部署兵力,避敌之锋芒,击敌之虚弱,并且亲自率部队与敌人周旋,至月底,又胜利地粉碎这两次“围攻”。在此之后,又反击了国民党顽固派河北民军张荫悟部的进犯。在冀中近八个月时间,消灭日伪军4900多人,从而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减轻了八路军第3纵队的压力,第120师兵力也由开进冀中时的6300多人扩大到 1。9万多人。 1939年8月,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贺龙率第120师赴晋察冀边区整训,并调第359旅回陕甘宁边区加强黄河防务。
第四部分贺龙 元帅(3)
晋西北抗日前线的120 师骑兵部队
1939年冬,贺龙率部参加晋察冀边区的冬季反“扫荡”。11月上旬,在黄土岭战斗中,歼灭日军第2混成旅阿部规秀中将以下1400余人。12月,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时,山西阎锡山撕下统战的面纱,集中6个军向晋西新军抗日决死纵队进攻,“晋西事变”爆发。为了制止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逆流,贺龙率第120师主力于1940年2月由晋察冀边区返回晋西北。同月,晋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任书记。在第 359旅和新军暂1师第 36团的共同努力下,顽固势力被全部赶出晋西北。随后,贺龙指挥部队粉碎日军的春、夏两次“扫荡”。 1940年8月至9月,贺龙指挥第120师和新军主力参加百团大战,重点破袭同蒲路北段和袭击忻县—静乐、汾阳—离石公路的敌人据点。至9月底战役结束,共歼敌3500余人,破坏铁路40余公里,公路300多公里。1940年11月7日,晋西北军区(1942年改称晋绥军区)成立,贺龙任司令员。 1941年至1942年是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在连续“扫荡”和实行三光政策失败之后,又改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总力战”,对占领区实行“强化治安”,对游击区实行“蚕食”,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而国民党处处制造摩擦,对抗日根据地还实行经济封锁。晋西北本来就很贫穷,现在更是艰难。为了克服经济上的困难,贺龙带头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到1944年部队不仅达到自给自足,还能抽出一部分物资送给党中央使用。针对日伪军的“扫荡”企图,贺龙以小部队围绕深入根据地之敌开展游击战,主力则集结在敌人侧后待机行动。当敌人分进合击企图围歼八路军主力时,贺龙指挥部队主动转移,使敌军不断扑空。 晋西北是陕北暨延安的屏障和门户。为了统一陕甘宁和晋绥两个区域的军事指挥和军队建设,1942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贺龙被任命为司令员。 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企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贺龙立即调集第120师第358旅、第359旅、独立第1旅和驻陕北的八路军其他部队,积极筹划,准备迎击。由于军事上的充分准备和政治上的大力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始终未敢贸然行动。与此同时,贺龙还领导陕甘宁晋绥各部队抓紧时间开展大练兵和大生产运动。 1944年,解放区战场先后开始局部反攻。8月,贺龙等指挥晋绥部队发动秋季攻势,作战290余次,拔除敌人据点48处,毙伤俘日军1900多名,收复村庄400多个。次年2月,又发动春季攻势至4月收复县城3座,拔除据点50多个,歼敌2400余人,把敌挤到同蒲路和太原—汾阳公路附近。 1945年4月,贺龙出席中共“七大”并做《关于地方工作报告》,被选为中央委员。8月,指挥晋绥部队参加对日大反攻。 解放战争时期,贺龙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军区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指挥过绥远、晋西、卓资山和集宁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贺龙先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1955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贺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迫害,1969年6月9日含冤逝世,终年73岁。1974年,中共中央为贺龙恢复名誉。1982年,中共中央为贺龙彻底平反。
(刘志青)
第四部分华西列夫斯基 元帅(1)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Alexander Mikhaylovich Vasilevsky,1895—1977),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苏军总参谋长、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战功显赫,在苏军将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华西列夫斯基1895年9月18日出生于俄国新戈利奇哈镇的神职人员家庭。受家庭的影响,他最初进入神学校学习。步入军事领域则是在转到阿列克谢军事学校速成班后。在军事学校,他开始接触到军事知识,与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学习期间,对军人职业的浓厚兴趣和对军事统帅的崇敬驱使他阅读俄国许多著名将帅的著作。苏沃洛夫、库图佐夫、米柳京等人的军事生涯深深地吸引着他。从此,他立志献身于军事领域。 1915年9月,华西列夫斯基从阿列克谢军事学校速成班毕业后,立即被派往前线。战争期间他曾任连长、代理营长。十月革命后,华西列夫斯基参加红军,从此开始他的革命军人生涯。在此期间,曾任副排长、连长和营长,参加过剿匪。1920年至1931年先后任某部副团长、师属军事学校校长和团长。通过长期的基层指挥员工作,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以后在更高职位上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时起,他已表现出军事领导人所具备的素质: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有着丰富的军事知识、突出的指挥与领导才能以及强烈的事业心。 华西列夫斯基勤奋好学,善于吸取新的理论知识,丰富和加强自己的素养。30年代初,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等著名军事理论家提出大纵深战役理论,军事理论界对此展开过热烈讨论。华西列夫斯基从他们的著作中接触到大纵深战役和战斗理论,对他日后的作战指挥有着极大的影响。1931年5月,经工农红军副参谋长特里安达菲洛夫推荐,华西列夫斯基被调到红军军事训练部工作。在此期间,他的战役理论与实践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他参加了许多战役演习的准备和实施工作,参与过司令部勤务教令和“大纵深战斗”战术教材的编纂,并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论文。1936年,华西列夫斯基被送到培养高级将领的总参军事学院学习。因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即被调到总参谋部工作。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华西列夫斯基一直在总参谋部工作,充分施展其卓越的指挥与参谋才能。他以对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复杂作战行动的发展、结局的出色预见能力,很快步入苏军高级将帅的行列。在德国法西斯侵略气焰日盛的时候,为应付即将到来的战争,苏联军队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华西列夫斯基工作伊始就投入到紧张的准备之中。在1939年至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华西列夫斯基直接参与拟制反突击计划的工作,停战后又担任负责善后工作的联合委员会苏方负责人。华西列夫斯基在苏芬战争中经受了考验。 1940年5月,华西列夫斯基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主管西方防务,参加制定苏联武装力量在北方向、西方向和西北方向的战略展开计划的战役部分。1941年8月,华西列夫斯基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42年5月升任总参谋长。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华西列夫斯基主持苏军重大战役计划的制定及其详细拟制工作,领导解决各方面军所需人员和物资技术器材的保障问题,协调多个方面军的战役行动。从1942年10月起华西列夫斯基还同时担任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任职期间,几乎经历了苏联卫国战争的所有重大战役,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莫斯科会战(1941年9月30日至1942年4月20日)是华西列夫斯基参与指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战役期间,他领导留守莫斯科的总参工作小组,负责了解战场形势,研究对策,制定粉碎德军进攻的计划,与沙波什尼科夫一起组织并集中主要预备队,对取得会战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华西列夫斯基 元帅(2)
1941年底,苏军在莫斯科外围发动了反攻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由于战区辽阔,战线漫长,部队的指挥极为困难。最高统帅部在各个方向设立总指挥部,通过它们实施战略领导。当战局稳定后,即撤销总指挥部而改由大本营对方面军实施直接领导。但是,由于战线漫长和战场形势变幻莫测,直接指挥仍有一定困难。从1942年起,最高统帅部在组织几个方面军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时,经常派出大本营代表,协调各参战方面军的行动。大本营代表的级别很高,权力很大,他们做出的决定直接影响着战役的实施。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伏罗希洛夫等人都曾担任过大本营代表。在苏联卫国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华西列夫斯基更多的时间不是作为总参谋长坐镇后方,而是以大本营代表的身份亲临前线,往来于大本营和各方面军之间,及时将了解的战场情况向大本营汇报,传达大本营的指示和训令,并组织各方面军具体实施。哪个方向的作战最激烈,他就被派到哪个方向。华西列夫斯基总是受命于战斗进行得最紧张、最激烈的时刻,而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时,华西列夫斯基就被派往斯大林格勒,与斯大林格勒军民一起抗击德军的进攻。经过几个月的防御苦战,苏军准备反攻。华西列夫斯基同斯大林、朱可夫一起计划实施“乌兰”反攻计划。为保障计划的顺利进行,他曾先后到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调查、讨论。在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华西列夫斯基同朱可夫做了战前双方兵力及布防情况的报告。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反击计划有把握取得成功,并提出其作战方案,主张在战役中加强突破防御及在敌防御纵深行动时诸军兵种的协同,强调加强两翼的保障和各阶段的指挥。他们的报告坚定了联共(布)中央的作战决心。进攻战役开始后,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指挥参战的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的行动,指挥部队同被围的德军保卢斯所部第6集团军及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激战,最后予以歼灭。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德军被迫停止战略进攻而转为战略防御。 斯大林格勒会战之后,华西列夫斯基奉命前往沃罗涅日方面军,协调该方面军1943年在顿河上游进行的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充分体现出他的作战风格:决心果断,采取合围方式,各个击破敌军。他把参战的苏军分成3个突击集团,利用中部集团钳制德军并吸引其战役预备队,南北两个突击集团实施合围。经过半个月的作战,苏军向前推进140公里,歼 鸢滤固芈薷耆账箍撕吐匏鞯赜虻牡戮?5个师,重创6个师。 1943年夏季,华西列夫斯基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组织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协同作战。1943年秋季,华西列夫斯基领导并实施南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解放顿巴斯的战役计划,以及第4乌克兰方面军在北塔夫里亚的战役计划。 1943年,华西列夫斯基荣获苏联元帅军衔。1944年1月至2 月华西列夫斯基在克里沃罗格 —尼科波尔战役中指挥第3乌克兰方面军、第4乌克兰方面军攻占塞瓦斯托波尔,全歼盘踞在 克里米亚的德军。华西列夫斯基在此役中负伤。1944年6月,华西列夫斯基又指挥第1波罗的 海沿岸方面军和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实施白俄罗斯战役。 华西列夫斯基强调优秀的军事将领应该在组织和保障战役中把参战的各军兵种最合理地结合起来,并在战斗中运用自如。他在1945年2月实施的东普鲁士战役正体现了这一点。华西列夫斯基指挥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向柯尼斯堡和泽姆兰半岛的德军发起进攻。他采取正面突击的战法,利用强大的炮兵火力和轰炸航空兵火力,从地面和空中给德军以沉重的打击,实施炮兵与航空兵、地面部队与波罗的海舰队的协同,成功地歼灭德军东普鲁士集团,占领柯尼斯堡。 强调进攻是华西列夫斯基指挥作战原则中的主要特点。他认为即使防御也不应该是消极的,而是要积极防御,并选择时机,以反突击的方式转守为攻。在进攻时,强调快速、果断。指挥员要迅速准确地对战斗和战役中发生的各种极为复杂的变化做出反应,要判断准确,时机得当,措施坚决。华西列夫斯基认为最坚决的进攻样式是合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的远东战役就是在这些原则下进行的。
第四部分华西列夫斯基 元帅(3)
苏军根据雅尔塔协定,向东方集结兵力
根据雅尔塔协定,苏军在西线战争基本结束之后,准备参加对日作战。早在1944年春天,苏军即已注意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东普鲁士战役后,华西列夫斯基着手战役的准备工作。1945年4月,华西列夫斯基等人制定出对日作战计划,与此同时,苏军开始自西向东调运部队和作战物资。6月,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负责指挥所有的参战部队。远东战役作战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十分复杂,交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善于采用大范围机动、迂回战术的苏军的行动。同时,驻守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100多万人,而且训练有素。华西列夫斯基深感责任重大,为使拟定的作战计划更全面、准确而进行反复调查、讨论,最后确定了对日作战原则。他命令参战的后贝加尔方面军、第1远东方面军和第2远东方面军从3个方向即后贝加尔、滨海和哈巴罗夫斯克发动迅猛进攻,对日军主力实施合围,同时阻断其预备队增援。由于作战计划切实可行,苏军的进展相当顺利。在苏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关东军很快就全线溃败。苏军从3个方向直插日军纵深。为加快战役的发展,华西列夫斯基当机立断,命令各方面军组成快速部队,深入敌后,占领重要的军事和工业目标,与此同时,又向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等城市派出空降兵,占领这些军事要地。此举大胆果断,不仅保护了这些重要目标,而且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甚至连伪“满洲国”皇帝溥仪都未能逃脱,做了苏军俘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在24天之内全部被歼,与华西列夫斯基的出色指挥是分不开的。远东战役是华西列夫斯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的最后一次战役。战后初期,华西列夫斯基继续在军中担任要职,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为苏军的改革和训练做了大量工作。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出任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1953年起先后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主管军事科学研究的副部长。1959年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 华西列夫斯基荣获两次“苏联英雄”称号,8枚列宁勋章,苏联“胜利”最高功勋章及许多其他勋章。著有《毕生的事业》。 1977年12月5日,华西列夫斯基在莫斯科去世。 (刘平)
第四部分霍普金斯 政治家(1)
哈里•;劳埃德•;霍普金斯(Harry Lloyd Hopkins,1890—1946),美国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总统的特别助理,有“影子总统”之称。 霍普金斯于1890年8月17日出生在衣阿华州的苏城。其父是老练、随和但又没有主见和得过且过的马鞍匠,无论住在哪里,总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公民之一;其母意志坚决,身强力壮,笃信宗教。 霍普金斯幼年时期得过伤寒症。此后,他长期体弱多病,在学校里有“瘦皮猴”之称。1912年,进入以学术空气浓厚而著称的格林尼达学院,学业超不过中等程度,却爱好棒球、篮球以及拉选票之类,是一个十足的球迷。大学毕业之后,到新泽西州邦德布鲁克的贫苦儿童夏令营当管理员。1914年,霍普金斯当上了纽约市社会赈济局儿童福利部的执行秘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冢尤牒焓只嶙橹?924年,出任纽约结核病防治协会的执行理事。 1932年,霍普金斯出任纽约州临时紧急救济署主任。他在任内所表现出的卓越的办事能力给州长罗斯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是年5月,霍普金斯进入联邦政府,出任联邦紧急救济署署长,成为罗斯福推行新政的骨干之一。上任之后,他甚至等不及工友把他的桌子从走廊搬进办公室,就坐在那儿开始签发电报了。与此同时,霍普金斯向官僚主义猛烈开火,将一些因循守旧、敷衍塞责的社会福利工作者予以除名。同年10月,霍普金斯主持筹建了公共工程管理局(后改为公共工程建设局),用“以工代赈”法出色地执行了罗斯福新政的救济计划。也正由于此,他触犯了部分大资本家的利益,成为新政反对派的众矢之的。有些企业家甚至愿意给霍普金斯高额薪金,让他脱离政府。霍普金斯却不为所动,一如既往,我行我素。1936年,霍普金斯的著作《为拯救而花钱》出版,评论界对此做出的反应总的说来是良好的。1939年,霍普金斯被罗斯福任命为商务部长。 1939年9月,纳粹德国突袭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面临法西斯的严重威胁,英法被迫向德国宣战,进行“虚张声势”的“奇怪战争”。此时,孤立主义在美国盛行。霍普金斯像其他许多自由派人士一样,是不容置疑的和平主义者,倾向孤立主义。但随着形势的飞速发展,法西斯战争威胁的日益严重,在罗斯福的影响下霍普金斯终于改变态度,转而支持罗斯福的积极干预政策。
第四部分霍普金斯 政治家(2)
实乃白宫的第二号人物——霍普金斯
1940年5月10日,霍普金斯应罗斯福总统之邀,住进白宫。当时的霍普金斯对军事尚一窍不通。但由于形势的逼迫、环境的熏陶加上他本人又善于学习,霍普金斯很快懂得了战争,特别通晓大战略的实质。长住白宫的霍普金斯在总统与政府各部门,尤其是陆军部之间起着沟通作用,也是总统与外国高级代表团成员作非正式接触的方便途径。一位美国官员曾说:“我们逐渐把霍普金斯看做罗斯福的私人外交部。”罗斯福则常常说:“哈里是实现我的意图的理想使节。”战争期间,霍普金斯曾充任军火分配委员会主席、战时生产委员会成员、总统的苏联条约起草委员会主席、总统关于租借法的总顾问等虽不显赫但却极其重要的职务,是罗斯福文稿的主要撰写人,实乃白宫的第二号人物。奇怪而有趣的是,这位美国政府的第二号重要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紧要时刻“却没有一个合法的正式职位”,因为当时并无“总统特别助理”之类的编制职位。史汀生陆军部长说,“哈里•;霍普金斯能在白宫真是天赐良机”。另外一些人则认为霍普金斯是危险人物,一个在幕后搞阴谋的人,妨害了罗斯福总统的决策,是衣阿华州出产的一种由马基雅维里(认为君主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斯文加利(专制的个人主义者)和拉斯普廷(骗子)三者组成的混合体。因为霍普金斯的活动超越华盛顿的许多权力界限,许多驻华盛顿的外国代表团纷纷绕过国务院而直接同霍普金斯打交道。
第四部分霍普金斯 政治家(3)
霍普金斯是穿梭于盟国间的联络人
1941年1月,霍普金斯作为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出访正在与希特勒鏖战的英国,帮助罗斯福了解丘吉尔及英国的情况,协调罗斯福与丘吉尔的关系。同年6月,希特勒法西斯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处境十分险恶。7月底,霍普金斯受罗斯福总统派遣,出访莫斯科,以研究和商讨对苏联的战争物资援助问题。在飞赴莫斯科的途中,霍普金斯鸟瞰几百英里密密麻麻的森林,开始对苏联的未来感到放心了。因为他相信,希特勒即使拿出德国所有的装甲师,也无法突破像这样的地区。霍普金斯代表罗斯福总统向斯大林表示“今天世界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打败希特勒和希特勒主义”,“总统和我们政府决心在尽量做得到的最快时间内,向苏联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 回国之后,霍普金斯驳斥了英美国内一部分人对苏联的贬斥,坚定了罗斯福的苏军必胜的信心。霍普金斯说道:“俄国军队的表现的确使我们的全体军人都显得有点逊色。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在痛苦地承认,除了他们自己之外,会打仗的人有的是哩。” 1941年8月,霍普金斯陪同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的阿金夏港进行战时的第一次会晤,参与制定《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宣称两国不追求领土扩张,也不愿有违背有关的民族之意愿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选择自己政府形式的权利,并愿意设法恢复一切已横遭剥夺的民族的主权和自治权。该宪章奠定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 1943年1月,霍普金斯跟随罗斯福在摩洛哥西部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与丘吉尔举行重要会晤,以决定盟军1943年的作战方针。同年11月,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霍普金斯作为罗斯福的特别助理和美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签署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 霍普金斯不仅是三大国首脑间的主要联络人,而且是三巨头会晤的积极促成者。他特别主张罗斯福与斯大林 苯踊峒蛭谀箍频木顾沸牛擞胨樟淖罡卟?打交道之外,不可能有什么真正自由的意见交换,与苏联的中下层会谈纯粹是浪费时间,徒劳无益。开罗会议结束后,霍普金斯随同罗斯福和丘吉尔直飞伊朗首都德黑兰,与斯大林举行战时的第一次三大国首脑会晤。德黑兰会议期间,霍普金斯作为罗斯福总统的亲密顾问和美国代表团的重要成员,参与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波兰边界问题、战后分割德国问题以及战后建立维持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等问题,坚决主张尽早实施“霸王”计划,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2月,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霍普金斯自然是罗斯福不可或缺的随员,他的作用任何人也无法替代。会议商讨如何处理战后德国和欧洲问题以及共同对日作战的问题,并决定成立联合国。 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因脑溢血去世之后,霍普金斯即成为杜鲁门总统的特别助理。 1945年5月,霍普金斯受杜鲁门总统之托最后一次访问苏联,处理三大国首脑波茨坦会晤的有关事宜。同年9月,霍普金斯最后一次赴华盛顿,接受杜鲁门颁发的优异服务勋章。嘉奖令称霍普金斯为解决战争面临的各种问题,表现了“洞察一切的判断力”——观察的深入敏锐以及在这种观察力后面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10月,牛津大学授予霍普金斯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以表彰“对同盟国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1946年1月29日,体弱多病的霍普金斯与世长辞。 (张正军)
第四部分吉斯林(1)
维德孔•;亚伯拉罕•;劳里茨•;吉斯林(Vidkun Abraham Lauritz Quisling,1887—1945),挪威国家统一党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挪威首相。因其在大战期间与纳粹德国积极“合作”,吉斯林的名字已成为“卖国贼”或“叛国者”的代名词。 吉斯林于1887年7月18日出生在挪威弗雷斯达尔的农民家庭。稍后举家迁往城市。其父母极为注重教育的作用,加之吉斯林勤奋好学,因而成绩优异,很受同学羡慕。 1905年9月,吉斯林考入挪威军事学院。在此期间,吉斯林发现自己在学习竞争中未能处于引人注目的地位,遂奋起直追。三年之后,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军事学院毕业,前往野战炮兵部队任中尉。1909年,考入挪威高级军事学院深造。1911年,吉斯林以最佳成绩毕业,因而单独受到国王的召见,来到总参谋部任职。1917年10月,吉斯林调任野战炮兵总监的参谋。同年改任炮兵指挥军官,晋升为上尉。野心勃勃的吉斯林对此并不满足。他的沉默寡言在同事中间是有名的,往往是坐一个小时却不说一句话。此外,他没有放弃对学习的爱好,仍抓紧学习历史、数学和哲学,注意研究俄国问题。吉斯林因其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被同事称为“教授”。1918年5月,吉斯林出任挪威驻俄国公使馆武官。在此期间结识后来对其政治生涯影响很大的商务参赞弗雷德里克•;普里兹。同年12月,吉斯林返回总参谋部。1919年夏,吉斯林前往赫尔辛基的芬兰公使馆,先任秘书,后改任武官。1921年6月奉召回国。 吉斯林的知识和经历引起了弗里特约夫•;南森的注意。南森是著名的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外交家和挪威人道主义领袖人物,当时正在国际红十字会的主持下领导国际俄国救济委员会的工作。南森在苏俄设有莫斯科和哈尔科夫两个办事处,决定起用吉斯林从事救济工作。1922年1月,吉斯林获得国防部的批准,前往苏俄的乌克兰就任哈尔科夫办事处主任。吉斯林后来无耻地夸大自己的作用,说南森只是领导者,而做实际工作的则是他吉斯林。吉斯林有两个妻子:1922年8月与亚历山德拉•;伏罗琳结婚,1923年9月又与玛丽亚•;巴西列夫娜结婚。大约在1923年9月,吉斯林被挪威总参谋部解除职务,办事处主任职务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