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雄兵-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提供下载,更多好书请访问。zaxsw。org/ 或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帝国雄兵》全集'校对版'
作者:蓝夜莺
类型:现代战争
内容简介
本文第一次正面描写1969年中苏边境铁列克提事件、1967年中印边境亚东山口战争,以及1971年特殊国内国际环境背景下的西藏一线紧张局势等,
透过战争的烟幕,写人,写情,写爱,写战争状态下我军整体爱国主义精神和群体英雄气概,
全文贯穿荡气回肠的人性、人情和人道主义精神,展现了全新的世界观、战争观以及久违了的为他主义、献身主义和理想主义人生观、幸福观,昂扬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导向,
宣扬民族健康发展的理性精神,弘扬爱国团结的浩然正气全文写实与虚构相间,手法抒情灵幻,故事线索众多,篇幅宏观宏大,气氛悬疑紧张,于我国西部战略形势意义抒写尤为著力,部份章节和细节催人泪下
作者坚持“美是理想的生活”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这点在作品中尤其值得注意。
本书成书时间较长,文章为40万字左右,作者为当年中印边境西藏一线部队军人,许多事件亲历其境或抵近听闻,初稿于上世纪80年代,此次发表,实为企望尝试填补我军这一时期文学描写空白,望得到专家关注指导,文中许多不足之处,广大书友读者大力拍砖批评。
引子 地狱大风
帝国雄兵
…
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很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仍保持着前20世纪帝国或王朝幅员和人口构成的社会,但它早已不是清王朝,而是一个主权国家。对于许多西方人而言,如何叙述中国始终是一个问题。我在这里举个例子。英国企鹅丛书中有一本中国历史教材,它所表现出的对中国历史的困惑很有典型性。该书第一页第一句话是这样的:“这个在英语中称之为China的国家、人民和文化正处于深刻的总体危机之中”这个“总体危机”是什幺呢?在书的末尾,作者交代说:“这是一个由传承而来的文化和政治秩序的危机,是这一文化和政治秩序得以解码的稿本的危机,是一个伪装成现代统一国家的帝国的危机,它的漫长延续似乎正受到转向一种特定的资本主义的威胁”“伪装成现代统一国家的帝国”是这段话也是这本书的关键所在——中国没有遵守族裔的与政治的疆界的同一原则,它的语言与其说是一种民族语,不如说是一种帝国语言;它的历史叙述与其说是民族史,不如说是帝国的宗教。总之,中国既不像他想象的民族,也不像他想象的国家,它不但混杂着诸多的族群,而且也包含了好几个文明。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缺乏内在统一性的帝国,只是靠着集权的力量才将不同区域和族群拢在一起。
约翰。里奇
…
中华帝国是一艘陈旧而又古怪的一流战舰。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代代相继的能干而警觉的官员设法使它漂浮着,并凭借其庞大与外观而使四邻畏惧。但当一位才不敷用的人掌舵领航时,它便失去了纪律与安全。它可能不会立即沉没,它可能会像残舸一样漂流旬日,然后在海岸上粉身碎骨,但却无法在其破旧的基础上重建起来。
………(英赴华特使)马戛尔尼,1794 ①
…
“中国人应该正视,不但大清帝国的建立与英国革命同时,彼得大帝的改革也正好发生在康熙皇帝执政的鼎盛时期。沉沦和上升的根由早已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负面因素难辞其咎。”
…袁伟时 ②
…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因为有一只鸟,红夜莺,飞翔在整个西域地区”
…
第一部 巨变警醒
…
第一章 地狱大风 ③
…
经过长久的沉痛思索,我终于找到一个适当形式来向你表达我的感情。这不是一部庸陋肤浅的色情表白,也不是司空见惯的自恋意淫。它是沉痛已久的我,产下的一个苦难的婴儿。她属于你,属于我,是我对你爱的结晶。她不是供人仰玩的玩偶,她会啼哭,会微笑,会唱歌,也会咆哮。她有血有肉,坚毅挺拔,百折不挠,她将是下一世纪的英雄。
长久以来,我一直怀疑那一度曾在我胸中汹涌澎湃过的激情能否再度升腾起来,恰像那长河之水冲奔跌宕,喝呼叱咤我认为那才是真正的美感的来源。为此我拼命折磨自己,破衣烂衫、蓬头垢面,露宿街头、甚至沿巷乞讨备尝人世间最难以想象的艰辛耻辱,以此来激发我的情愫——现在,这股激情总算再度燃烧起来了。
我的怪癖表现在经常喜欢给自己制造一个独僻荒凉的幻想世界,由于孑孓怪诞,幻境就愈显惨烈、荒谬一座黧黑深阔的大海,秘奥莫测,最好的精神乐园,悲风呼啸、凄歌哀鸣,海面上浮现出一些鬼魂、冤魂和英雄魂海浪伸拍仰击,尖叫,狂笑,从未有片刻喘息当其时,我会昂昂然踱步阴郁海滩,神态中流露出灵魂主人的表情,海风会传送我的问候:“喂——你们来了吗?”沉吟间,海浪中会应声走出一个个目光炯炯身躯英伟的男儿青年——我想象中的英雄:拿破仑、拜伦、普希金听天风海浪把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主题一再叙述:美、爱、意志、自由
我不知道我的风格,是卡夫卡笼罩晦涩字雾词翳城堡式的,抑或拜伦黄金雨般浪漫吟哦式的,还是高尔斯华绥乡间美景忆旧溯往情景交融苹果树般意境的但我确实感到一种风格的压力。首先是一种氛围的压迫,一种骨子里的蒸闷——像我在莲花耸现雪山绝顶曾感到的大气压力,催迫酝酿我内心世界的飓风——仿佛漂泊在闷热无风的太平洋上,哦——那座画面上的海洋!风带悄悄孕育,女神驾乘莲花扶驮,姗姗而至,远方飘来第一朵云彩,然后大片大片乌云团块蜂拥而来,十级大风把巨峰般积雨云送至中天,猛然间惊雷闪电,天崩地裂,大雨不可遏止倾天而降,宇宙间的革命时期到来了!
…
啊,崇高的美啊——我在寻找你的时候,滚过了东南西北风,不管哪一种风,我都感不到风力!我不知道有没有一种风,属于喉咙的,却很强大!
地狱的大风!
…
不经战斗的舍弃是卑怯的!不经劫难磨砺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历史的明哲是虚伪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致命伤!
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灵魂,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大勇精神!
生命,你苦难中的伟大、丰满、坚挺——人的纪念碑!
…
“平庸之子,无英华以自见,无名誉以震俗啊,呵呵。”
…
“最后,我们做了很多事,都是人类的错误;我们织了很多梦,都是青春的迷途”
…
他就是这样胡思乱想、胡言乱语地走过来了——穿着反毛的羊绒衣,头戴狐狸帽,腰围鲜艳野豹皮,浑身喷着膻腥,一手羁马缰,一手攥着个酒葫芦,头发蓬乱,蓬头垢面,脸上泛着桃红,座下绛红色牡马,醉醺醺的,仿佛也嗜酒,走路一颠一跛——整个形象就是一个草原的酒徒,荒漠的疯僧他扬着葫芦,两眼亮着惊警的光芒,踩着马蹬,从中亚伊斯兰突厥鞑靼部落猜疑斗狠的目光中缓缓骑过。
…
阳光照在里特克白亚土荒凉原野上,琉别斯河正恹恹炊烟中流去,远处丛林石岗上矗立着一些古代堡垒残垣,旌旗人影飘动,那里是乌兹别克人地界。此刻,有些持弓箭士卒立在岩石上警惕观望下方。他缓步上前,驻马,取下背囊里三弦琴,向空中扬了扬,随即在蓬头乱发上反弹起来。昨天他也是这样,穿越里提克河谷时,在众多帐幕和山羊鬍穆斯林鞑靼兵刀阵中,昂然弹奏铃鼓,晃晃而过东南部泽拉夫尚河谷地。这里是中亚重镇,中亚名城座落在这里,中亚文化之心脏,Samarqand或Camap ?анд,“肥沃的土地”。耶律楚材《西游录》云:“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之。”《隋书。西域记》称康国;《明史》:撒马儿罕。
此时,这个曾被成吉思汗蒙古帝国铁骑屠城的前花剌子模首都,古称马拉干达(公元前329年),古代索格德王国和14-15世纪帖木儿帝国都城,中亚最古老城市也是世界著名古城之一,撒马尔罕,与罗马、雅典、巴比伦同龄,2500多年历史,古阿拉伯文献称“东方璀璨明珠”,历史上中亚重要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也是古“丝绸之路”枢纽之一,处于她中世纪最辉煌时期。关于她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把撒马尔罕建成一座美轮美奂都城。公元前3世纪,当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攻占该城时曾由衷赞叹:“我所听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要比我想象中更壮观。”
撒马尔罕连接着波斯帝国、印度和中国这三大帝国,也饱受战火蹂躏。1219年撒马尔罕花剌子模帝国新都和文化中心,成吉思汗蒙古帝国攻陷之后,遭受灭顶之灾。帖木儿帝国兴起,大军横扫波斯、印度、高加索、阿塞拜疆和蒙古。大帝发誓要让撒马尔罕成为亚洲之都,把从亚洲各地劫掠珍宝堆积在撒马尔罕,把最精巧工匠带到撒马尔罕,修建起最辉煌宫殿和清真寺。
…
注① 1793年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时值清乾隆五十八年),作为中西外交史上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其意义无庸赘述。此次访问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文件都早已被中外史学家反复论述和引用。
…
注② 袁伟时,中国近代史专家。广东兴宁人,中山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曾任中山大学中山学院院长。
…
注③ 篇首“引子”一段“地狱大风”般的“癫语”取自小说核心《兵士日记》中之一章,其中还有一段如下:
我的生命是从哪天开始的?应该是从狂飙暴雨中诞生了真正的理想主义那天开始的。从那天起,生活开始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光芒。大街清扫一新,多年积压的病态污秽被早夏的急雨一扫而光,空气清新,柏油马路明亮如镜它是一座精神圣殿。
真正意义上的生命首先是和庸碌政治绝缘的,它使人进入一种新社会的心境,它不再是令人生厌苍白无力的山水花鸟画,而是一幅幅人体素描:人的骨骼、肌肉、血管、筋络强有力地刻画出来——人开始有了力度、强度、韧度、高敏度它也同二胡小调一类的民族音乐拉开了距离——她是真正急风暴雨式的大调、复调,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是肖邦的波罗乃兹
………作者注
1。 撒马尔罕
第一章 退出中亚
…
1。 撒马尔罕
…
这个乔装伪疯的中国人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城,Afrasiab古城遗址西南,穿过帖木儿(Amur Timur)1371-1372年间Khala城堡,目睹11-12世纪花剌子模时期老城墙,于14世纪撒马尔罕6城门6条主街流连,与15世纪帖木儿家族陵墓、15世纪“列吉斯坦”伊斯兰教神学院、15世纪比比。汉努姆大清真寺、兀鲁伯天文台、11-15世纪中亚最大“不死之王”陵墓建筑群——中世纪中亚建筑杰作,擦身而过。陵墓群始建于1403年,融合印度、波斯、突厥等古国文明,使中亚古城神秘无比。最初为猝死帖木儿之孙穆罕默德。苏尔丹之墓,后成为帖木儿家族墓建筑瑰宝中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儿之孙兀鲁伯为帖木儿大帝所建墨绿色玉石棺,墓上写着:“谁掘我的墓谁遭殃。”阿弗罗西奥卜,撒马尔罕最古老城区,历史上溯到公元前6世纪,1220年3月被蒙古军队摧毁。撒马尔罕历史博物馆展品20000多件,主要是阿弗罗西奥卜城考古发掘之文物。其中公元7世纪壁画描绘了来自中国、突厥、朝鲜等世界各地使者形象,称得上稀世珍品。
突厥蒙古人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堪与蒙古帝国相媲美超级大国,鼎盛期疆域从今格鲁吉亚直至印度的西亚、中亚和南亚地区,1507年亡于突厥乌兹别克部落。帖木儿大帝国建立过程中,所有强大帝国无一能迎其锋芒,三十多年征战所向无敌,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帖木儿帝国末代大汗、帖木儿五世孙巴布尔兵败逃至印度,在那里开创了莫卧儿王朝。
1380年始,帖木儿帝国先后夺取伊朗和阿富汗,进而攻占两河流域;1388年征服花刺子模;1389~1395年,多次进攻钦察汗国,毁其首都萨莱等城市,统治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1398年进攻图格鲁克王朝首都德里,屠杀战俘约10万人,统治北印度。曾经打败蒙古帝国西征大军的埃及马布留克王朝因拒绝与帖木儿帝国结盟,1400年帖木儿率兵进攻,苏丹法赖吉亲自率兵抵抗也无济于事,整个叙利亚领土被占领,名城大马士革被焚毁。帖木儿想把分封的蒙古各汗国再度统一起来,为此还北上攻打金帐汗国,不料撒马尔罕爆发异族叛乱,帖木儿意识到蒙古各汗国对他威胁不如其他异族大,掉转兵戈首先把叛乱镇压下去,撒马尔罕又遭受一遍彻底屠杀;进攻印度时也保持屠杀政策,打下德里,军队所过之处与前蒙古军队并无二致。
时几大汗国都处于衰落期,而作为宗主国的元朝也被中国农民起义弄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蒙古帝国被这个自称成吉思汗孙子的瘸子这么欺负,也没什么办法。其时正处于上升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被帖木儿帝国弄得灰头土脸。1402年7月20曰,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率从所征服各族征集军队与帖木儿在安卡拉以北丘布克进行了一场决战。战斗从早上六点一直打到夜幕降临,双方投入近100万人。巴耶塞特军中艾登、门泰斯、萨鲁汉和克米安突厥人对帖木儿十分钦佩,军前纷纷倒戈。结果,巴耶塞特苏丹和一个儿子一起被俘,关在铁栏轿中随军而行,后来被夸张为“铁笼”故事。巴耶塞特一世遭此挫折和屈辱,几个月后死于阿克谢希尔牢中。因此役,奥斯曼帝国向西攻势退却,已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国苟延残喘50多年。至于已经四分五裂衰弱不堪的印度德里苏丹国就更不在话下,被帖木儿不费力消灭。
…
撒马尔罕帖木儿帝国与中国有不解之缘。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要求中亚帖木儿帝国按原例进贡。帖木儿开始并不理会,1388年起才遣使进贡。1395年,明朝遣给事中傅安郭骥等率将士1500余人赴撒马儿罕。帖木儿撕下脸皮,把外国使节给扣了,包括中国和土耳其两大国的;领兵东征,大败东察合台汗国黑的儿火者,进而攻入阿力麻里,焚毁其城。1398年帖木儿攻印度,占领北部一些地区,1399年开始远征小亚细亚。他决定先把背后的土耳其击败,腾出手进攻明国。1402年,帖木儿在西方战败奥斯曼帝国,俘掳奥斯曼苏丹,名震中亚。帖木儿获大胜而不忘最终目标是中国。终其一生,几乎与所有当时最显赫国家作战,取得连串辉煌胜利,“打遍天下无敌手”。去世前,他把目光注视到刚经过“靖难之役”的明帝国。时朱棣夺取帝位不久,内部反对者甚多。明国军队动员能力在110万,且战斗力不低,城市众多,但有完善城墙防御体系,不易强攻。帖木儿倾国之兵准备东征。1404年末,已经69岁的帖木儿从印度起兵,亲率八十万大军东进,远征明朝,扬言要征服大明,但次年春初,中途因病去世,大军未与明军发生大规模交战即停止东征。这对于军事爱好者来说是一个极大遗憾——明朝皇帝中最为好战的永乐帝明成祖也是一出色军事家,国力虽因内乱致损,但军战力得以保持,仍不失为军事强国。他与帖木儿交手,必定会相当精彩,而胜负难以预料。不过,如果明永乐大帝失手,狂热的伊斯兰教徒面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儒教传统会发生什么影响,让人不寒而栗。
很多史书载其动用军队达130万,主战部队可能为70到100万左右,其它为后勤,要维持这样一支大军,以帖木儿帝国尚不太稳定经济供应看风险比以往要高,必须迅速击溃明永乐军主力获得大量补给,闪电战是必要的,可惜英雄遗恨!
…
这个无奈的中国人,大梦方醒,从撒马尔罕出发,背囊里添了哈只俾鲁士甜饼五彩鸡蛋發芽豆烤包子炕肉串,灌了两羊皮袋泉水,一大葫芦中亚葡萄酒,又买了一条花头巾,像当地人一样扎在头上,满目悲凉,强打精神,穿过突厥蒙古人国度,向中国边境塔城进发。
…
注① 帖木儿(Timur lane),生卒1336—1405,lane “跛子”。1336年4月8日神秘帖木儿出生于西察合台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母亲是成吉思汗后代,妻子是西察合台汗国合赞汗女儿,《明史》称元驸马,称其国撒马尔罕国。后人所知帖木儿大帝传奇历史,绝大部分来自其自传《胜利书》、《帖木儿自传》。1363年,叛乱头目和凯雅尼王子共同对付帖木儿。帖木儿成功逃离险境。但在关键时刻,腿部突然受箭伤,成终身残疾,因而得跛子绰号。1365年,侯赛因和帖木儿集合军队,在阿雷锡河畔同敌军遭遇。战争在大雨滂沱之下进行,战马滑漉站不住脚纷纷跌倒,史称“泥泞之战”。1364年帖木儿把侯赛因扶上大汗宝座。1370年帖木儿政变杀死侯赛因,登上梦想已久王座,宣布自己是成吉思汗后裔。
14世纪中叶,蒙古四大汗国除窝阔台汗国被自己兄弟汗国吞并之外,都与后来异军突起的帖木儿帝国有过交往,吃尽那个“跛子帖木儿”苦头:西察合台汗国被帖木儿推翻;东察合台汗国五次被帖木儿帝国攻打,丧城失地丢尽颜面;伊尔汗国被帖木儿帝国灭亡;钦察汗国脱脱迷失汗与帖木儿原本盟友,后因争夺土地而翻脸。脱脱迷失汗攻进帖木儿帝国腹地,打败帖木儿次子乌马儿。沙黑,结果却被帖木儿亲率大军一连两次打得一败涂地,不但丢失很多领地,连都城萨莱都被占领并焚掠一空。
帝国建立者“跛子帖木儿”被称为“毁灭王子”。从兴都库什山到地中海,从北印度到叙利亚,从天山南北到南俄草原,兵锋所及,财物被洗劫,城市被破坏,工匠被带走,人民遭屠戮,甚至残忍地将尸体堆成山,人头砌成塔,灌溉工程破坏,使一些农耕地区变成荒原,甚至成吉思汗当年征服战争也没有如他破坏严重。然而,他所建立的帖木儿帝国首都撒马尔罕却建设得异常华美,富丽堂皇,聚集安哥拉毛织匠、大马士革车匠和弓矢匠、中国陶瓷匠等当时世界上最为优秀能工巧匠,且工商业繁荣,中国的丝绸、陶瓷、珠宝,印度香料,金帐汗国毛皮,都在这里交易,撒马尔罕成为重要国际贸易中转地。古代撒马尔罕不仅是印度、波斯、突厥商旅交汇要地,更是丝绸之路西段必经之地。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上,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在撒马尔罕和赫拉特宫廷里,聚集着大批学者、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诗颂集》作者哈菲兹、哲理诗人札米、把中国画法和波斯绘画完美结合的画家毕赫札德等,都受到帖木儿和其子孙礼遇。帖木儿帝国时期被誉为“帖木儿文艺复兴”、“波斯文学艺术的黄金时代”。
2。 四十军阵
2。四十军阵
…
波斯(今伊朗)方面:
此刻,迈着整齐的方步,四十骑军胄旌旗招展,马蹄锃洌孛ㄍ肥屏Φ纳揭翱兀宦废蚨夯盒煨小Q艄饷鞑樱狙萄锲穑侵泄糯壕娜肿埃纂蓄饬粤裕衣砥祝沤牵缣锰茫
…
前面就是意为“波斯宫殿”的波斯帝国首都伊朗南部遗迹Persepolis ——古波斯始于2000多年前,全盛期幅员辽阔,东至巴基斯坦,西北至土耳其、欧洲马其顿、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显赫一时,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空前庞大帝国,当时世上最强盛国家。帝国由崛起而没落凡200多年,宫殿建造历时120年,建筑在12500平方米石台上,一个精心设计具抗震抗风功能伟大杰作。古迹曾在泥土之下埋没逾千年,尘土厚达两三米,将许多精致雕刻保存下来。无论石柱顶端隐约可见的拜火教善恶之神鸟人Mazada浮雕,还是镇守宫殿入口“万国之门”人面狮身瑞兽,甚至狮子反噬独角兽屁股的雕刻主题(象征盛夏驱走寒冬),处处可见古代波斯王国踪迹①。
这时,伊斯法罕浅阔河流贯穿市中心,城内数条古典方式建成的波斯式砖桥,当地人爱在早上到背光位或桥底乘凉,日落后桥头相聚,演出一幕活色波斯生活场景。Si…o…SePol,接连市中心大马路的SOS桥, 三十三个拱顶,最长也最热闹,黄昏后人潮集中桥底茶档,听河水声,看夜景,吮水烟,热热闹闹。游客喜来这座黄金拱桥下赏月,仿佛置身古波斯神话一般。波斯水烟味同中东及埃及地区,水果香,互传互吸,水烟档十分繁忙。禁酒伊斯兰地区,当地人唯有吸水烟昏昏欲醉。茶馆都位于桥墩下,拱顶砖墙挂满奇异水烟道具和泛黄画片。茶档不接待女宾,妇女桥边看风景,点了茶让童工把全套茶具端过来。
…
四十骑胄,看在眼里,不惊不扰,穿城而过。高高飘扬的“汉”军大旗,为这里留下了永去不返的艳烈风景。
…
远方白堊土山岗上,一队头缠白巾、身穿长袍的索伦军士兵刚接到命令:“有大国商队经过,观察、警戒、待命。”鹰眼高鼻,皮甲青铜铠,军士长萨阿迪(Saadi)压下阵中士兵惶惧骚动,举起一只欧式望远镜,观察良久:“这是什么国家的军队?”手下两名士卒长欧玛尔。海亚姆和阿塔尔。尼沙普里(Attar Neyshapuri)已按捺不住,拔刀出鞘。军士长再次压下,不过心下也自忖断:“不是突厥人啊?!”
“这里是第三波斯土地,穆斯林的天下。”尼扎米颇有自信地说,扬起了一面双狮军旗。
远处山头上,青烟袅袅,鲁米和萨纳依两个土族部落也发出狼烟信号。
…
中亚地区自古为东西方交流通衢要道。商人是丝绸之路上活跃群体,丝绸之路交通重要推力,对沟通东西方文化贡献殊卓。长途贩运——商业利益驱动冒险远行,亦为东西方传递不同观念、文化和物产。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中亚地区民族都是经商行家,甚至在北方游牧民族背后,往往有中亚商人集团活动。汉唐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10世纪初),著名中亚商人是粟特人,组成商队往返中国与中亚地区,不仅为中国和西方提供新鲜货物,也给中西方带来了特殊文化。远方国度使者,有时就是由商人担任,在给中国皇帝进贡同时,也从事贸易活动。著名意大利使者马可波罗(Marco Polo)就是商人家族出身。
…
“这是中华帝国的军队!”菲尔多西一声惊呼,他指着四十骑中昂昂然一面黄旌大旗,迎风鹏展,上面正飞动着一只黄龙。
“这里已经是10世纪了,他们穿越来了?!”哈菲兹叫唤起来。
“吐火!吐火!”鲁奇斯总督叫起来。吐火是古波斯祅教法式,被认为是驱邪归正、播撒阳光无敌战法。40个短袍腰间系扎、高大赤脚的波斯白人汉子,奔向阳光河谷坡地,手著火杵,准备施火。
…
“唐军不是被打败了吗?”军士长鲁达基(Rudaki)发愣。他指的是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年即公元751年、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产生了相当深远影响的唐朝与阿拉伯战争——阿拉伯人战胜了唐朝军队,中亚怛逻斯之战。
…
远处烟火缭绕,光焰熏煨,四十军阵中华骑士昂首阔步,穿过红白火阵,毛发枯焦,旗胄烂裂,目光豁硕,军容严整,军威不减,正沿河谷台地向帕提亚山脉缓缓驰来。
…
对于四十汉军骑阵来说,最熟悉莫过于帕提亚—安息帝国了。安息(前170年—226年)发源于伊朗东北部,鼎盛时包括今伊朗全境和一些周边地区,与罗马帝国界隔幼发拉底河,首都妲希芬,位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安息在中国史书现较多,史记《大宛列传》“安息”出现21次。在汉使眼里,安息国大兵弱,战力尚不如大月氏、康居。②
…
“红?”军士长眼里突然闪过一丝疑惧,但见帕提亚山脉上空正升起一团红云。“不好了!东方红暴来了!”穆缇亚举起一面小旗,山地土族正哨叫而来,帕提亚山坡上已聚集8000穆斯林兵马。
…
安息与罗马两帝国间连年战争,与东邻贵霜王朝也战事频传。224年安息帝国地方总督之子阿尔达希尔一世扩张势力经两年战争,推翻安息帝国,随后进入萨珊王朝(226年…650年)③,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后第一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波斯帝国。萨珊帝国多次与罗马帝国开战,曾俘虏过一个罗马皇帝,其时景教得以发展。由于对东罗马帝国连年征战,对内横征暴敛,强加宗教控制,暴乱迭起,629年和642年,两任皇帝遇刺,又受到崛起阿拉伯攻击,帝国终于崩溃。
…
远方,马蹄尘烟飞扬,四十骑中华帝国军阵,军容严整,缓缓驰来。
山谷里正传来活泼的鸟叫“7——!”“7——!”
菲尔多西军士长皱了一下眉头,带了200人的小队,急急向雨林沟挲裂的山口隐去,埋伏接敌,准备截击。
…
公元786—809年哈伦。拉希德阿拔斯王朝诸省混乱的萨珊帝国,迅速被新兴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击溃。伊斯兰教时期(650…1290)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阿拉伯语成通行语言,伊斯兰教迅速取代了琐罗亚斯德教,各地大量兴建清真寺。750年阿拔斯王朝统治阿拉伯帝国,而波斯人则在政府中取得支配地位。波斯文化得到巨大发展。751年唐朝高仙芝帅5万军队与阿拔斯王朝大战于怛逻斯,中国兵败,从此退出中亚。
…
四十骑军阵,正是中国大汉军队,他们此刻正从伊斯法罕古波斯王室大道经亚兹德,穿越伊朗中部高原伊斯兰教区,向阿富汗边境法拉进发。
…
9世纪后,当中国进入唐朝中晚期,阿拔斯王朝内乱不治而衰,割据局面形成。1037年东北方来的塞尔柱人占领波斯,建立了强大塞尔柱帝国。塞尔柱人在伊斯法罕城兴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Friday Mosque清真寺。著名波斯数学家及诗人欧玛尔。海亚姆(Omar Khayyám)在这一时期写下了他不朽诗集《鲁拜集》(Rubaiyat)。塞尔柱人在十三世纪早期失去波斯控制权,并为来自咸海另一突厥民族花剌子模取代,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军灭花剌子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