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解放战争-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摹耙估匣⑼拧保怀び谝拐胶徒剑还俦歉粘褰笸踝陀牍竦呈鼐戳舜痰叮蛔钪瞻训腥嗽俅胃铣龃笸踝5牵患父鲂∈敝螅惶炝亮耍坏谑司闹嘏诤浠鞒中宋迨种樱唤笸踝ǔ梢黄鸷#蝗缓罅礁鐾诺墓竦尘俅纬迳侠矗淮罅康奶箍嗽诹讲嘤鼗兀换罢骄奈迨磐藕椭性罢骄乃氖趴几贡呈艿小5腥说奶箍嗽谡蟮嘏岳椿啬胙梗凰拇冢晃迨磐藕退氖殴俦狈Ψ刺箍宋淦鳎皇坑邢薜幕鸺芸炀痛蚬饬耍磺帷⒅鼗谷淮蚧担换故忠踩课磺把夭慷又荒芷此酪徊簧送鲈嚼丛酱蟆K氖乓挥じ呖〗苤富诱绞棵怯帽仆埠图至竦蛱箍耍坏鞘招跷ⅰR挥懦ふ糯笮硕啻胃荷耍蝗哦迕绞孔詈蠼鍪A饺耍坏谰墒卦谡胶局惺乃啦煌恕2锌岬睦庹揭恢贝虻交苹瑁凰秸剿赖氖宥蚜艘徊阌忠徊恪;罢骄咦荻α偶尤胍桓鲇螅还塘舜笸踝蟮亍!
大王庄被攻占后;小王庄守军开始惊慌起来。
驻守小王庄的是国民党军第八十五军二十三师;师长黄子华。这个师由湖南军阀的地方部队改编;拿该师官兵们自己的话讲:“我们师和整个第八十五军在黄维兵团中是最受歧视的部队。”特别是第八十五军一一〇师起义后;二十三师的无线电收音机被封闭;对空联络电台被禁止使用;师部通往军部的电话和文件“都必须经过第十八军转接”。由于改换的地空联络信号无人告知二十三师;导致国民党军飞机轰炸了这个师的阵地——“六十七团副团长陈乃光被炸成重伤”。同样;也许是一一〇师战场起义的缘故;解放军对二十三师的攻击似乎手下留情。尤其是华东野战军七纵十九师攻占小王庄附近的小周庄后;二十三师师部所在的小王庄完全暴露在七纵的炮火打击之下;但是七纵没有发动猛烈的进攻;只是前沿阵地上标语插得更多了;喊话也更起劲了:“你们廖师长过来了;你们也过来吧!不要再给蒋介石卖命了!我们这里有大白馒头吃!”国民党兵正在饿肚子的时候;当面的解放军把热腾腾的大米粥送到前沿;国民党兵吃完了;把粥桶和碗都给砸了;送饭的解放军战士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生气。师长黄子华不断接到解放军的劝降信。副师长周卓铭对黄子华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一一〇师能起义;为什么我们不能?”黄子华决定派人去解放军那里找廖运周了解情况。派去的副官杨耀华不久就回来了;说:“解放军确实很好;热情诚恳;并已派人同来。”黄子华对解放军提出了条件:“我们有很多伤病官兵不能同走;要请解放军设法安置”;“我们的后方在武汉”;为家眷的安全;“暂勿将投诚的消息宣布”;投诚后;“官兵的去留根据个人的意愿”等;解放军全都答应了。九日晚;按照预先规定的方案;二十三师官兵开始向解放军阵地移动。移动前;黄子华担心他的军长吴绍周受牵连;想把军长也带出来;于是派周副师长去第十八军军部;找滞留在那里的吴绍周;可直到规定的移动时间到了;也没见周副师长回来。后来才知道;根本不信任第八十五军的第十八军的士兵;说什么也不让周副师长通过警戒哨靠近第十八军军部。
解放战争(Ⅱ)字数:3262 字号:大 中 小 国民党军第八十五军二十三师参加投诚的部队有:师直属部队和所属的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三个团;二一六师六四八团残部;第八十五军直属辎重团和卫生大队的一部;共计一万人。
十日凌晨;依旧与解放军对抗的国民党军第八十五军;只剩下二一六师的两个团了。
但是;黄维兵团的两个主力军;即第十八军和第十军依旧在顽强抵抗。
中原野战军三纵攻击的马围子村是个坚固的据点;国民党军守军是第十军十八师。三纵的攻击自六日开始;屡次攻击均未得手。对面的十八师五十二团原属第十八军;后划归第十军;初级军官强硬;士兵作战凶狠。九日;三纵再次攻击马围子;十九团在炮火的协同下突破东马围子的一角;二十三团连续三次冲锋都遭到守军密集火力的杀伤。司令员陈锡联向邓小平报告;纵队已经伤亡近四千人;有的连队只剩下几个人了;各旅各团机关和直属队人员已全部编入战斗单位。邓小平对陈锡联说;只要能在长江以北把黄维和杜聿明这两坨敌人吃掉;无论付出多大的伤亡都值得;要坚决战斗到底。晨曦;陈锡联去了攻击出发地;他对官兵们说;这是全国胜利前的大决战;三纵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当面敌人消灭掉!十一日;三纵对马围子的攻击再次开始;天黑时;十九、二十二、二十三团最终突破到了西马围子守军的前沿。谁知前沿的鹿砦上突然射出一道道紫红色的火龙;冲击部队一下子被火焰包裹;官兵们浑身燃烧着大火依旧向滚动。敌人发动了猛烈的反击;肉搏随即开始。四连班长李本林扑倒一个敌人;这人挎着盒子枪;胸前还挂着只望远镜;一问才知道是第十八军五十二团团长唐铁冰的勤务兵——四连已经打到五十二团团部来了。李本林命令那个勤务兵进地堡叫他们的团长出来投降;但是勤务兵进去之后不出来了;李本林朝地堡门口打了一梭子;喊:“再不出来;老子要送炸药了!”话音一落;里面直喊:“别炸!别炸!”然后走出来一串国民党军官兵;其中就有唐铁冰。
在三纵突击马围子的同时;中原野战军四纵和九纵向杨围子村发动了最后攻击。国民党军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率领着他的军部和十师、八十五师已经在这里据守多日。解放军挖掘的壕沟每晚推进几十米;挖至一村消灭一村;现在已经挖到杨围子村前不远的地方——“夜间咳嗽声都可相闻”。由于得不到粮食补充;第十四军的上千匹牲口被打死在外壕里;官兵们每天用马肉充饥;牲口残尸的腐烂气息四处弥漫。村子里的房屋都已被拆掉生火取暖;伤兵无处安身;又不准他们挤在工事里;于是村子四周的旷野上哀号不止。十一日下午十六时三十分;四纵司令员陈赓集中了百余门火炮和几十具“飞雷”;对第十四军的前沿和主阵地实施猛烈的轰击;整个杨围子几乎被夷成平地。接着;两个纵队的五支突击队发起攻击;突击队的后面;是四纵的十、十一、十三旅和九纵的一个旅。激战九个小时后;杨围子村外围被突破。
第十四军八十五师二五五团那个爱写日记的政工室主任洪雨卿的日记本被解放军官兵缴获。日记本最后记述的是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的情景;这是国民党军第十四军的最后一天:
昨夜敌来猛攻外围阵地;许多敌人已到了我们的鹿砦外面做工事;看情况我们生死存亡就在今天可以解决;这时我的心是破碎的;不管死伤或被俘;只希望在今天了结这被围困的日子。
史料中没有这个心已破碎的国民党军军官是生是死的记载。
熊绶春是黄埔三期毕业生;同样毕业于黄埔的陈赓过去与他很熟。陈赓给熊绶春写了劝降信;并限他二十四小时答复。熊绶春看信之后说:“他们会不会杀我们这样的人?”参谋长梁岱极力劝说自己的军长;说我们在这里与其说是“等援”不如说是“等死”;指望李延年兵团救援根本没有可能;我们原本不也是来增援徐州的吗;结果自己却被围困只好等待救援;“赴援的变成了待援的怎么会有人再来援呢?”熊军长沉吟良久;低声说:“不知谷副军长会不会同意?”梁岱说;他同意就一起投降;不同意就派人监视他。第十四军副军长谷炳奎被请来了;听说要投降;谷副军长放声大哭:“大家都同意;我何能独异?不过我们追随校长几十年;怎能对得起他?”梁岱开始起草投降信;信的最后写的是熊绶春和谷炳奎的名字。但是;谷副军长不愿意;说劝降书不是写给他的;签军长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了。熊军长很不高兴;说:“两个人都不署名;就用参谋长的名义写明奉谕函复便是了。”天黑之后;一名排长去给陈赓送信。直到第二天早晨;二十四小时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送信的排长还没有回来。中午;四纵的炮火打击重新开始;十师的阵地首先被突破;炮弹已经打到了军部隐蔽部的顶上;泥土下雨似的倾泻。梁岱看见熊绶春神情异样:
熊绶春面色惨白;伏在地上翻翻自己的皮包;把皮包里的一些信件烧掉了;又拿出妻子的照片;边看边流泪。当时我想不出什么话来安慰他;只说:“现在还不至绝望;何用这样悲观!”他这回真是垂泣而道了:“我没有什么怨恨;只是连累了你;你接任这个参谋长;不到三个月便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是我连累了你啊!”说毕;眼泪脱眶而出。
黄昏;四纵官兵冲进杨围子村里;“哨子声;喊话声;冲锋和脚步声;震动了隐蔽部”。梁岱突然发现一直不说话的军长站了起来;“独自一个人向隐蔽部门外冲出去”;“刚一出门;一颗炮弹正落在隐蔽部的门口”;国民党军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被炸死在暗下来的天色中。
参谋长梁岱再次被俘。
解放军干部看见他;认了出来;因为上次他被俘的时候;这个解放军干部审查过他;于是问:“原来又是你;你不是书记官吗;怎么成了参谋长了?”
一起被俘的熊绶春的卫兵对梁岱说:“我要去参加解放军了;不能照顾你了;请你自己保重吧。”
梁岱连同第十四军遗弃在战场上的三千多名伤员一起向后转送。路上碰见一位骑着马戴着眼镜的解放军干部;他问梁岱:“你们军长呢?”梁岱回答说已经阵亡了。干部又问:“尸体在哪里?”梁岱回答说在杨围子村里。
他叫我留下熊军长的卫士;并吩咐那个卫士说:“我派人协同你找;一定要找出来;好好埋葬;立个牌;让他家人好查。”熊绶春的尸体找回来后;埋在南坪集附近一个土堆上;立了个木牌;写有:“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之墓”几个字。
梁岱后来才知道;这位骑着马戴着眼镜的解放军干部就是著名将领陈赓。
越打越大的淮海战役震惊了全中国和全世界。
就在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被埋葬的那天;一位美国青年坚持要进入中国的淮海地区;想亲眼看看致使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彻底崩溃的战场到底是什么样子。
二十七岁的美国陆军准尉西默·托平从美军驻菲律宾马尼拉的部队退伍后;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并担任《纽约时报》业余记者。他曾搭乘调停国共停战的美军飞机到过延安。当时;涉世未深的他向共产党领导人们提出:“为什么你们不把你们党的名称改为土地革命党?”并强调说如果改了名称美国人民会高兴。面对他的提问;共产党领导人笑得很厉害;他们告诉他:“因为我们是共产党人;所以我们称自己为共产党。”
一九四八年冬;这位年轻的美国记者在南京感受到了异样;因为这座城市“处处弥漫着行将灭亡的气息”。
西默·托平从南京到徐州;他在南京和徐州机场看到的情景让他确信国民党政府恐怕支持不了多久了:南京机场上挤满了准备逃亡的达官贵人和他们的家眷;大型运输机“犹如拾荒者一趟又一趟地把国民党将领的贵重物品从北方运来;这无疑是向世人宣告;某一城市又落入到了共产党手里”。而在徐州机场;他看见了国民党军空军依然持有的巨大军力:C…46、C…47运输机;P…5野马式战斗机和B…24、B…25轰炸机;数百架次地飞往战场。但是;战场上传来的战果却令美国人和南京的蒋介石一再失望;原因是“国民党军飞行员坚持要在他们认为安全的高度作战”。达到徐州后;西默·托平深入到邱清泉和李弥两兵团增援黄百韬的攻击战场——“七十五毫米和一〇五毫米火炮炮弹不断地在村庄与村庄之间掠过;砸向共产党军队坚守的村庄。”
返回南京后不久;西默·托平决定从蚌埠方向再次进入淮海战场;因为他听说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都已被围;他百思不得其解;如此庞大的兵力和优势的装备怎么可能瞬间陷于如此危境?他在南京搭上了一列货车;车厢里挤满了难民;车厢两侧堆着防止袭击的装满泥土的麻袋;身边还有一群奉命开往前线的国民党军官兵;这些官兵阴沉着脸吃着辣酱油拌的冷米饭。火车终于到达蚌埠;西默·托平拜会了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司令刘峙。
“目前我们正准备围歼陈毅和刘伯承。”刘总司令对记者说。
西默·托平要求刘总司令能够让他进入战场;刘峙的态度含糊了。很快;他就听说“黄维的部队和坦克被共产党围攻的炮火炸得四分五裂;十二个步兵师中至少有一个已经反叛了”。年轻的美国记者更加坚定了深入战场的决心;他确信只有他亲眼看见的才是真实的;他要对得起付给他薪水的《纽约时报》和这份报纸的所有读者。等待中;他碰见了同样寻机进入战场的伦敦《每日快讯》记者比尔·希尼·史密斯、拉契·麦克唐纳和帕特里克·奥多诺凡;他们发现蚌埠城内的一家小店里;竟然有一瓶约翰·尼沃克黑带威士忌可供出售;于是花了二十美金买了回来;干杯的时候才发现;酒瓶里装的是中国人喝剩下的黑褐色茶水。
新华社再次播发了刘伯承、陈毅敦《促黄维投降书》:
黄维将军:
现在你所属的四个军;业已大部被歼。八十五军除军部少数人外;已全部覆灭。十四军所属不过两千人;十军业已被歼三分之二以上。就是你所依靠的王牌十八军;亦已被歼过半。你的兵团全部歼灭;只是几天的事。而你所希望的援兵孙元良兵团;也已全歼;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已陷入重围;损失惨重;自身难保;必被歼灭。李延年兵团被我军阻击;尚在八十里以外;寸步难移且伤亡惨重。在这种情况下;你本人和你的部属;再作绝望的抵抗;不但没有丝毫出路;只能在人民解放军的强烈炮火下完全毁灭。贵官身为兵团司令;应爱惜部属与生命;立即放下武器;不再让你的官兵作无谓的牺牲。如果你接受我们这一最后警告;请即派代表到本部谈判推向条件;时机紧迫;望即决策。
刘伯承陈毅
一九四八十二月十二日
此时;黄维兵团已被压缩在以双堆集为核心的不足两公里的小小范围里。四周阵地不断被突破;双堆集内已人心惶惶;只能依靠严厉的战场处罚来维持局面:一一四师三四一团苏营长因放弃阵地逃回;被第十军军长覃道善枪毙;七十五师刘团长接替一一四师的阵地防守小杨庄;几天之后官兵伤亡殆尽;刘团长率残部突围逃回来后经黄维批准枪毙了。即使这样;整个第十二兵团部队战斗力已严重减弱;战斗人员已严重减少;战斗人员最多的团只剩三四百人;最少的仅剩下百余人;有的团已被全歼。
在双堆集战场上的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也备感压力:同时攻击黄维、杜聿明两个集团的战斗尚未最终解决;而从蚌埠北援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到达澥河南岸的何集附近;距黄维兵团所在的双堆集已经不远了。蒋介石从武汉调来的第二十、第二十八军正在向蚌埠开进。情报显示;蒋介石还准备从华北、西北调集兵力投入淮海战场。因此;必须迅速歼灭黄维兵团;才能够保持战场的主动性。此时;围歼黄维兵团的中原野战军已伤亡官兵近两万人;本来就家底不足的他们感到兵力严重不足。十二月十日早晨;粟裕、陈士榘、张震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并报军委;华东局:
……自孙元良兵团基本被我解决后;邱、李两兵团仍图向南突进;以图与黄维兵团合股;故虞(七)、齐(八)两日以全力向我南线大回村至青龙集之线阵地突击。经两日激战;均被我击退;敌伤亡甚大……刻邱、李除仍未放弃向南突进的企图外;已加强工事;转入防御;其地堡网及附防御等;均已构成。我们必须采取稳打强攻办法;才能奏效。因此;全歼该敌至少需半个月至二十天时间'敌尚有四十个团左右兵力'。但在黄维兵团未解决之前;我们必须以三至四个纵队位于南线;防阻邱、李向南突进;以保刘陈邓中野作战之安全。该三四个纵队只能采防御;暂不能以全力采进攻;只有背面的三个纵队可采全力攻势……据参考消息称:宋希濂兵团已到浦口;正向蚌埠开进……我们最担心对李延年阻击兵力不能胜任'因六纵王(王必成)江(江渭清)部自战役以来;伤亡七千余人;骨干太弱;人数不充'……目前中野及华野已分成三个战场作战;兵力均感不够……为此;我们建议再由此间抽出一部分兵力;以求先解决黄维'对邱、李暂采大部守势;局部攻势';尔后中野负责阻击李、刘'解决黄维后可能不敢北进';我们再集中华野解决杜、邱、李兵团……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收到电报后;当即决定从华东野战军围困杜聿明集团的部队中再抽调两个纵队;以求先解决黄维兵团。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表示;中原野战军要人有人;要枪有枪;特别是重武器;要无私援助;打黄维的最后时刻;要把华野的大炮全部拉上去。
当天晚上;华东野战军第三、第十三纵队及鲁中南纵队开始南下;十三日到达双堆集战场。陈毅对华东野战军官兵说:“你们是代表华野去打仗的;我给你们提三条意见:第一要首先打进去;只有首先打进去;才是对兄弟部队的最大支援;第二要虚心向兄弟部队学习;主动搞好团结;第三缴获的战利品;大到武器弹药和俘虏;小到日用品和纸片;都全部交给兄弟部队;不准任何人打埋伏。”
十四日;在双堆集的东北方向;中原野战军六纵司令员王近山指挥的部队与华东野战军三纵司令员孙继先指挥的部队站在了一起;在他们即将发起攻击的当面;是双堆集国民党军最要害的防御阵地尖谷堆。这是一个高二十多米的土堆;是平原上唯一的制高点;距黄维的兵团指挥部不足一里地。国民党守军的阵地上筑有两米宽、一米高的围墙;周围是由大量暗堡组成的环形防御工事;西面不远处就是黄维兵团的榴弹炮阵地和临时机场。
华东野战军三纵派出的突击队;是二十三团的“洛阳营”;中原野战军派出的突击队。是十七旅四十九团的“襄阳营”。两个纵队的指挥员都各自对自己派出的最精锐的部队作了战斗动员。
华东野战军“洛阳营”的突击阵地上;中原野战军官兵们已经为他们挖好了又宽又深的交通壕;挖了一夜的中原野战军官兵满脸泥土;憨厚地对华东野战军官兵们歉意地笑着说:“昨晚上;我们每人背块门板就来这里作业了;时间太紧;不然还可以挖得很宽更深;距离敌人更近些。”
攻击信号弹升空了;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火炮集中在一起同时发射;双堆集四周天摇地动;烈焰熊熊;黑色的硝烟遮蔽了天空。炮火轰击持续了一个小时;国民党守军阵地上的工事被全部摧毁。“洛阳营”和“襄阳营”呐喊着冲了上去;每一个官兵都抱着首先突进去的决心。
两面英雄的旗帜在战火中高高飘扬。
这是对黄维兵团部外围阵地的最后一次压缩。
对于黄维兵团来讲;这是最后的抵抗;因为再往后退就是双堆集了。
黄昏;双堆集核心阵地的西北角出现了信号弹;这是“洛阳营”和“襄阳营”占领阵地的信号。支援两个英雄营作战的炮火立即进行了延伸射击;在被占领的阵地与黄维兵团部之间构成了一道火墙;挡住了敌人的增援。
与此同时;东、西两攻击集团也相继占领老五庄、杨子庄等阵地。
双堆集核心阵地已完全暴露。
黄维知道;尽管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已经近在咫尺;但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十五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对黄维兵团的最后攻击开始了。
黄维给蒋介石发电报;说他决定突围;希望空军能够配合。
上午九点;国民党军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飞到双堆集的上空。他与黄维通话;表示“不能照计划实施”。黄维回答说:“你不能照计划实施;我只好自己断然处置了。”然后;他召来第十军军长覃道善和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决定分别突围——“四面开弓;全线反扑;觅缝钻隙;冲出重围”。突围之后的集结地是:第十八军向双堆集西北突围;集结地点是蒙城;第十军向双堆集东北突围;集结地点是津浦线上的怀远;其余部队向东突围;集结地点是蚌埠东南方向的滁县。突围命令下达后;部队即刻混乱起来。战车营的战车在狭窄的包围圈里乱开;导致其他部队以为突围提前了;于是各部队逃命般的溃散开始。
第十军军长覃道善的突围部署是:十八师、一一四师和军部由小王庄乡东北方向突围;七十五师向东南方向突围。命令破坏所有的重武器;抛弃所有的辎重行李。十五日黄昏;十八师师长尹俊指挥部队在小王庄打开一个缺口;尹俊逃出战场。覃道善率领一一四师跟在十八师的后面突围;但缺口很快被解放军封堵;封堵之后无论怎样冲击就是无法突破;一一四师的国民党兵纷纷缴械投降;覃道善和师长夏建一同被俘。七十五师师长王靖之突围时负重伤;被解放军官兵用担架抬出混战之地。
黄维召人到兵团部的时候;第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没去;派去的是他的副参谋长韦镇福。突围开始后;吴绍周被黄维指定乘坐第三号坦克;紧跟在黄维和胡琏的坦克后面;但是;第三号坦克很快就停了下来;因为一座浮桥已经被黄维和胡琏乘坐的坦克压断了——“这正合我的心意;与其到南京去送死'因我所带的第八十五军战斗部队均已先后投降解放军;剩下的只我这个光杆军长了';倒不如待在这里被俘。”吴绍周和两名随身卫兵爬出坦克;坐在地上等待解放军的到来。四小时之后;中原野战军一纵的搜索队到达;吴绍周和卫兵们把枪交了;然后向俘虏集合地走去。
第十八军的突围计划是:由十一师向正西突围;黄维和胡琏乘坐坦克亲自开路;只要打开一个缺口;就不顾一切地往外冲;军长杨伯涛率领一一八师和炮兵、工兵残余人员向西北方向突围。黄维命令第十八军官兵将能够携带的武器;如轻重机枪、冲锋枪、六十毫米迫击炮和步枪等;人手一支尽量带上;不能携带的火炮全部破坏;不能破坏的重要部件埋在土里。通讯总机和电台一律砸坏;特别是一台美国进口的大功率电台;在杨伯涛的亲自监督下被砸毁了。至于伤员已经无法顾及;“只在野地里给他们挖了一些壕沟而已”。本来约定的突围时间是黄昏之后;但是黄维和胡琏认为天黑之后坦克行动不了;于是提前开始行动;这一提前行动没有通知杨伯涛;等杨军长听见人声鼎沸走出掩体瞭望的时候;发现西北方向上一片乱军;这才知道黄维和胡琏已经跑了;于是他也立即开始了逃亡。
杨伯涛和一一八师师长尹钟岳指挥身边的部队左突右杀;始终找不到一个可以冲出去的缺口;事先准备为他们冲锋开路的那位“最勇敢的营长”一上去就被打死了。双堆集内剧烈的枪炮声似乎已经减弱;黑暗中到处是“缴枪不杀”的喊声;尹钟岳试图向十一师突围的方向靠拢;却发现一路都是十一师被打散的溃兵。追击十一师的解放军官兵迎头冲了过来;杨伯涛跳进了一条小河之中——“我在没有没顶的水中感到水寒彻骨;便急忙挣扎上岸;走了不到一百公尺;冲出一队解放军;上来两个战士将我左右挟住;急走十余里;到一个指挥部给我烤火烤衣。我不加隐讳;自报姓名军职。”
一一八师师长尹钟岳在混乱中被俘。
十师师长王元直逃出战场十余里之后;发现依旧无法逃出解放军和民兵的搜索;绝望之中吞下了十几片安眠药;昏倒后被解放军官兵发现;经紧急救治后苏醒。
突围前;黄维和胡琏也准备了安眠药;准备不能脱身的时候自杀。
他们还相互约定:谁侥幸逃出去;谁就负责照顾两家的家属;同时负责一切善后事宜。
他们乘坐坦克几乎是疯狂地开着;但是开了不久之后就坏了;黄维和胡琏只有跳下了车各自逃命。
中原野战军三纵特务营教导员范天枢;十五日晚带着几名战士在战场搜索。黑暗中;通信员桑小六发现一个躺在地上的人。这个人戴着钢盔;穿着全新的细布棉军衣;上衣左口袋边上挂着一只指北针;右口袋边沿插着两支钢笔。桑小六掀掉那人戴的钢盔的时候;那人用手护了一下;范天枢看见那人手腕上戴着的那块手表“又大又亮;想必十分贵重”。
范天枢问:“你是干什么的?”
那人回答:“八十五军军部上尉司书方正馨。”
范教导员心想;这人至少应该是个师长。
“上尉司书方正馨”被送到旅部之后;由旅敌工科长宋禹负责审问。
“方正馨”坚持说自己是上尉司书;并说自己民国十七年当小学教员;“当了六年教员;一年科员;以后就出来当兵了”。
宋禹科长笑起来:“就算你民国十七年当教员和科员;那才到民国二十四年;现在是民国三十七年;你还有十三年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晚上;宋禹科长将“司书方正馨”和在马围子村被俘的国民党军第十军十八师五十二团团长唐铁冰关在了一间屋子里。半夜;解放军卫兵听到唐铁冰说:“你怎么也被俘了?”“司书方正馨”紧张地说:“不要多说话。”
第二天;宋禹科长问唐铁冰昨晚的事;唐铁冰不承认他说过什么话。宋禹严厉地警告他说:“你还是多替自己想想吧!”
俘虏要往后转送了;唐铁冰吞吞吐吐地报告说:“长官明鉴;他确实不止是个上尉;他好像是我们的兵团司令。”
纵队敌工科燕科长来了;把被俘的第十八军副军长兼十一师师长王元直和黄维同时找了来;两人一见面;王元直愣了一下。
“司书方正馨”写下了一份“如姓名职务不符;愿受枪毙”的保证书。
他被带走之后;燕科长问王元直:“他是不是黄维?”
王元直犹豫一会;低声说:“有点像。”
最后;燕科长和宋科长把特务营战士李永和叫到了“司书方正馨”面前——李永和是解放战士;过去曾给黄维当过十几年的马夫。两位科长看着“司书方正馨”把那份“愿受枪毙”的保证书撕了。
“司书方正馨”说:“我是黄维。”
从蚌埠出发前往解救黄维兵团的国民党军第二十军刚走过一座铁路大桥;就看见前面有个人坐在一辆破旧的牛车上摇摇晃晃地驶过——牛车上坐的;正是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胡琏。
胡琏对第二十军的军官们说:“部队搞光了;你们不要去了。”
“对黄维兵团之作战;从十一月十八日阻击作战始;至十二月十五日全歼黄维兵团止;共经二十八天。整个战役过程概分三段:从十一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为阻击作战的第一阶段;从二十四日夜我全线出击到十二月二日止为完成包围;紧缩包围;准备攻击;为对付敌人攻击的第二阶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