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读心术大比赛——
  吕布死了。袁术死了。公孙瓒死了。剩者为王,现在天下人都屏气凝神等特曹操和袁绍两大王者决一雌雄。
  解决了公孙瓒这个后顾之忧,袁绍可以专心对付曹操了。而孙策,则想着在曹操与袁绍的争斗中插一杠子,期待能够渔翁得利。
  199年六七月间,盛夏的黄河奔腾咆哮,宣泄着压抑了一年的情绪。黄河边上,战马嘶鸣,金鼓振天,刀戈的锋芒反射着令人眩晕的阳光。袁绍点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屯兵黄河、准备进攻许都。
  谋士沮授反对进兵,他说:“救乱诛暴,称之为义兵;恃众凭强,称之为骄兵。义者无敌,骄者先灭。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现在我们举师南向,于义则违。况且决定战争胜负,不在强弱。曹操法令严明,士卒精练,不是公孙瓒那样的坐而受攻之辈。现在我们舍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我替袁公感到害怕!”
  冀州地方实力派崔琰则说:“天子在许,百姓帮助顺从朝廷的一方,我们不如坚守辖境,向天子进贡述职,这样可安定地方。”
  谋士谋的是事,读的是人心。读得了为合,才能谋得了人事。沮授、崔琰通读天下人心,反对袁绍兴兵。袁绍不读天下人心,被个人私心欲望支配,非渡河不可。
  其实,袁绍并未轻举妄动,他在出兵前后向各地派使者,争取支持。
  曹操夺了张绣的寡婶,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二人水火不容。张绣要是从南阳出兵攻击许都,那就会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袁绍想到这里,不禁笑出声来。袁绍派出使者来到南阳,与张绣商定夹击曹操的事情。袁绍知道张绣听从贾诩的,特意给贾诩写了一封信。
  张绣问贾诩:“怎么办?”贾诩说:“不如归从曹公。”张绣说:“袁强曹弱,我们又与曹操是仇敌,怎么能归从他?”贾诩说;“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归从曹公。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这是第一条理由;袁绍强盛,我们弱小,归从他必定得不到重视。曹公弱小,得到我们必定欣喜,这是第二条理由;有霸王之志的人,肯定会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以在天下面前彰明恩德,这是第三条理由。希望将军不要再犹豫。”
  贾诩读懂了袁绍,也读懂了曹操,更读懂了张绣。张绣果真听从了贾诩,在十一月率众归顺曹操。
  袁绍要是懂得读心术,就会知道荆州牧刘表是个只求过安稳日子的大叔,就不会多此一举地派人去见刘表了。在袁绍使者面前,刘表答应了配合行动,但是始终未见实际行动,他想采取中立而保存实力,以期坐收渔利。
  刘表的手下分析说,像这样保持中立,实际上是两头都不落好。别驾刘先说,现在豪杰并争,袁曹相持,天下之重全在刘表,要想有所作为,那就趁机崛起,如果不然,就选择其中一方予以支持,无论作何选择,拥有十万之众的荆州也不该在此时选择坐而观望。可是,刘表最终还是选择了坐而观望。
  袁绍和曹操都没有忘记对关中势力的争取。当时,关中诸将中实力最强的是马腾和韩遂,他们可以号令关中。袁绍使者来联络他们时,马腾暗地里答应了。傅干知道了,跑来劝马腾,说:“古人云,顺道者昌,逆德者亡。曹公奉天子诛暴乱,是顺道;袁绍背王命,驱使匈奴人进攻中原,他本人宽而多忌,仁而无断,兵马虽强,却失人心,这就是逆德啊。”他提醒马腾,如果阴怀两端,等成败确定后,曹操必会奉辞伐罪,那时马腾就会身败名裂。
  马腾的脸上浮现出恐惧,傅干进一步劝说马腾出兵支持曹操,解曹公之急,事后曹操必会重谢。马腾接受了傅干的建议,派遣儿子马超率领精兵一万多人支持曹操。
  凉州牧韦端是政客,则比马腾油滑得多。他先不表态,派杨阜去许都亲眼看看虚实。杨阜回来后,关中诸将问他:“袁和曹谁胜谁败?”杨阜说:“袁公宽而少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别看他现在强盛,最终却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令划一而军队精良,能任用各种人才,使之各尽其力,必能成就大事。”
  在傅干和杨阜的指引下,关中诸将读懂了袁绍和曹操,即使不支持曹操,也采取了中立,反正是不支持袁绍。
  每个人,读天下人,也被天下人读。曹操和袁绍就这样读天下人,也被天下人读。真正的战争还未开始,曹操就征服了天下,袁绍纵有十万精兵,又能如何作为呢?
  八月份,曹操进军黎阳,九月份分兵屯守官渡。有你无我,有我无你,曹操与袁绍的生死对决开始了。
  孙策本来屯兵丹徒准备进攻陈登,然后伺机北上二现在官渡上空战云密布,孙策遥望江北,鲜血燃烧了起来:机会来了!他暗地里策划,准备袭击许都,把汉献帝抢到自己手中。
  早就有卧底把情报送到官渡前线。孙策的威名天下皆知,曹营一片恐慌。郭嘉从容地站出来,告诉大家:“孙策刚刚吞并江东,他所诛杀的都是英豪雄杰,有人为他们效死。可是孙策轻率而疏于防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如果有刺客从埋伏中突起,一个人就可以杀死他。在我看来,他必定会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最精通读心术,他读准了孙策,更读懂了孙策的仇人。可是,孙策却不屑读天下人的心,他以为对天下人征服即可。
  建安四年就这样在动荡不安中过去了。在等待军粮运送的间隙,孙策出去打猎,这本来就是他最喜欢的消遣活动,因为他酷爱袭击猎物的感觉。孙策骑着快马,很快就把随从甩没了影,他喜欢这种单人匹马行动的快感。孙策得意地在山林间骑马驰骋,他很乐意和随从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可是,还有人喜欢袭击,也有人喜欢捉迷藏。这不,三个人突然从路边的树丛里跳了出来,扑向孙策。不过人家不是玩游戏,而是要玩命!
  许贡被孙策绞杀后,他的小儿子和门客流落到江边,无家可归,过着野狗一样的日子。和安卧在主人门洞下的狗相比,野狗更富有攻击性。他们怀念之前的快乐时光,仇恨剥夺他们幸福的孙策。这三个突然跳到孙策马前的人就是许贡的门客。
  等孙策意识到危险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急忙拉开弓,对着其中一人射过去,那人应弦而倒。要射第二个人时,剩余两人手中的弓箭飞出来了,其中一支箭正中孙策面颊。
  和今天电影上演的一样,救兵总是晚到一步。在孙策血流满面的时候,骑兵卫队赶到了。骑兵卫队刺杀了那两个刺客。
  医生安慰孙策,伤是完令可以治好的,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建功立业吗?”执著于脸面,就会丧失内心。孙策崩溃了,他攥起拳头,奋力地捶着桌子,大吼着,伤口迸裂,在四月四日夜晚死去,时年26岁。
  是夜,残星的寒光透过窗子,洒在那杆扫平江东的戟上。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的生命,是月夜里一颗流星,戛然划过,虽然短暂,但是留下了闪亮的轨迹。
  孙策复制了父亲的死:都是因为在路上单独行动时中箭而死,都是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突然死亡。剩者为王,孙策还是没能坚持到官渡之战的爆发,否则,历史将会是另外一番样子。
  孙策吃了不懂读心术的亏,他以为天下人都和大乔一样喜欢被他征服,以为天下和大乔的床一样安全。
  郭嘉准确预测了孙策之死,从而获得了“鬼谋”的称号,这应该是一个谋士最高的称呼了。人们敬佩郭嘉高超的读心术,可是郭嘉真的是能与未来对话的巫师,确信孙策必定在眼前死去的吗?因此有人猜测许贡的门客是郭嘉训练的杀手,被郭嘉在官渡之战爆发前派过去,执行了暗杀行动。毕竟,人心是靠不住的,没有人只靠读心术就能取得成功,只有行动起来才会把握一切。
  不过,郭嘉的读心术确实独步天下,尤其是对刘备,更是读到了心底的每个角落。可惜,曹操没有采纳郭嘉的尽早杀掉刘备的建议,结果在争霸天下的路上多了一个无法战胜的敌人,一直到死。
  郭嘉的读心术固然高明,无奈刘备的藏心术更高,所以才骗得了精明的曹操。
  二 刘备的藏心术
  说真的,曹操待刘备不薄。吕布被消灭以后,曹操将刘备带到许都,表奏他为左将军,关羽和张飞也都获得了中郎将的官职。刘备老婆被俘,曹操帮他救了出来;刘备没给关羽和张飞的,曹操帮着给了。曹操对刘备十分敬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曹操手下出生入死血战立功的大将,除了夏侯惇,谁也没得到过这样的待遇。
  名马配英雄,曹操让刘备到养马场选马。白鹄、绝影、爪黄飞电,曹家有很多名马,刘备来到养马场,在一百多匹上等马中挑花了眼,一匹也没选出来,然后到普通马中选,又挑了半天,挑了一匹瘦骨嶙峋从来没人看得上的马。管马的人翻了好几遍档案,才找到这马的名字:的卢。
  曹操的人都笑喷了,果真是卖草鞋的,没见过世面,不识货啊。千挑万挑,挑了这样一匹马,刘备很惭愧,讪讪地离开了。骑在马上时,他才明白自己挑这匹马是因为它与他有着相同的低调性格。
  曹操这样做,还不就是敬重刘备是个英雄吗?可是,刘备却把内心隐藏得很深很深,韬光养晦,曹操根本无法读懂他的内心。
  其实,曹操一直想读懂刘备,在刘备身边安插了很多密探,刘备哪一天找什么人喝了几两小酒,曹操都会在第一时间知道。曹操这样做,刘备也不好说什么,因为这不仅仅是针对他的,曹操对手下所有人几乎都这样做。
  刘备把自己关起来,埋头种菜。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万人敌武将,不免抱怨:“我们本该叱咤疆场,却在这里对付菜上的小虫子,干脆一头撞在茄子上自尽算了!”兄弟知心,刘备捧来一把菜种子,喜滋滋地对关羽和张飞说:“芜菁!以后我们种芜菁,不容易长虫儿。”
  这一天,刘备正全神贯注地对付芜菁叶上的一条虫子,有人敲院门,是曹操请他去喝酒。
  酒场上难免胡吹海侃。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只有我和你。袁绍之徒,不值一提!”
  刘备当时正集中力量对付一根鸡腿,闻言大惊,两手抖动,筷子掉落地上。
  刘备为何如此紧张?因为刘备读懂了曹操,对曹操来说,越是英雄威胁越大,必欲除之而后快。刘备装傻种菜,不就是为了让曹操瞧不起他吗?
  曹操严肃地盯着刘备脚下那根躺着的筷子,杀意开始在眼里聚拢。那根筷子出卖了刘备的内心。
  “轰隆隆——”这时外面响起了震雷,刘备哆哆嗦嗦地说:“圣人说:‘迅雷风烈必变’,看来确实如此啊,只震一下,就有这么大的威力。”
  曹操抬头看看天,眼里杀意渐渐消散。
  酒席结束,双方散去。刘备一进园子,直接到了菜地里,对张飞和关羽说:“决找人去葱地里除草。”种菜本来是很不爽的游戏,张飞和关羽不耐烦地说:“没几棵草,除啥啊!”刘备说:“今日不除草,明日被人当草除。”张飞和关羽只得喊来几个仆人应付一下。
  草本来就不多,很快就除完了,仆人们就要散去,刘备把仆人喊过来,要他们把葱一棵棵地扶正。
  大耳朵,受不了你了!不就是一棵葱吗,长歪了不要紧,切成末下锅就不歪了。仆人们不情愿地回到地里,一个腹黑的家伙还趁机把几棵葱悄悄地拔了出来。刘备看到了,抢过张飞手里的木棍向那小子身上抡去。
  门外,一个人从门缝里观察着眼前的一切,用心记着,一会儿就走了。他回去报告曹操:“回禀主公,刘备正在园里扶葱,还因此打人。”
  曹操长吁一口气,放心了。曹操酒醒之后,回忆起刚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猜想一定会被刘备读心,很是后悔,就派人去菜园里看看刘备在干什么。
  刘备在葱地里做的一切,全是给曹操看的,全是藏心术。
  不就是喝酒唠磕吗?双方至于这么紧张兮兮吗?原来,双方都是心怀鬼胎。曹操时刻担心刘备会在眼皮底下做出对他不利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刘备是个狠角色:而刘备,却真的参与了一件要置曹操子死地的密谋。
  事实证明,刘备虽然把自己关进菜园子里,却没有片刻离开天下最大的事情。
  到了许县之后,在曹操的扶持下,献帝渐渐找到了天子的感觉,开始觉得曹操太过霸道,就暗地里愤愤不平。董承的女儿是献帝的贵人,董承看到女婿成了曹操的傀儡,十分不平。献帝和岳父一合计,决定一不做,二不休,除掉曹阿瞒。
  曹操的戒备是很严密的,无论是谁去见了皇帝,出来一定要被清身,以免带出密信。可是,献帝把诏令写在衣带上,董承把衣带系在自己身上,再说他是国丈,侍卫们对他的搜查只是走走过场。
  衣带诏的主题概括为两个字:诛曹。衣带诏秘密小组的组长是董承,成员有长水校尉(一说越骑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左将军刘备。董承不会贸然把刘备列在名单上,肯定事先取得了刘备支持,而且刘备肯定也参与谋划了行动细节。
  震雷果真是巧合,但是,曹操这番话真的是巧合吗?曹操会不会觉察到了什么?
  密谋衣带诏时,刘备肯定是信誓旦旦,但是,现在他对这个秘密团队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连诏书都要写在衣带上才能带出来,皇帝和国丈能有多大能力?但是,刘备并没有在团队秘密活动时暴露想法,因为那样他就有可能死在董承手里。
  就这样,刘备一边戒备着曹操,一边敷衍着衣带诏秘密小组,一边找机会离开,曹操和董承居然都没发现他的异样。这得需要多么超强的藏心术啊!
  还是那句话,没有人能靠读心术和藏心术取得成功,行动才是王道。对刘备来说,找个合适的理由离开虎口许都才是最重要的。
  刘备总是那么幸运,袁术要北上投奔袁绍,曹操要找人去下邳阻击袁术。刘备第一时间找到曹操,主动请缨赶赴徐州。刘备的理由很充足,他熟悉徐州,与袁术是仇敌。曹操呢,认为刘备吃了这么些天闲饭,也该出出力了,就答应了刘备,让他与朱灵同去。
  刘备得令,顾不上一园子葱还没收,带着曹操拨付的部队,脚底板上抹油般地出发了。
  别了,许都!
  别了,曹公!
  从此我们是敌人!
  读心大师郭嘉跑来,说:“放走刘备,事情就会有变化!”
  程昱跑来,说:“主公先前不杀刘备,考虑得很全,我等确实不能比得上主公。但是这次让他拥有兵权,他必然会生出异心。”
  刚刚被任命为冀州牧的董昭也跑来了,说:“刘备有大志,又有关羽、张飞为羽翼,他心里怎么想可真不好说!”
  曹操不相信他会读不懂刘备,就说:“我已经答应他了。”
  到了徐州,刘备和朱灵还没有与袁术交战,袁术就知难而进地退了回去。行动任务完成,刘备与朱灵应该回许都复命,但是刘备让朱灵先走一步。朱灵走了,徐州的力量就空虚了一些,刘备就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在借然不觉之中,被刘备斩杀。
  刘备宣布:“我从五年前就掌牧徐州了!”他公开叛变曹操。刘备这么大胆,是因为他有袁绍撑腰。他早早地派孙乾到袁绍那里结盟。刘备最大的生存技能,就是总能找到靠山。
  曹操大怒,有人劝他:“愤怒是拿大耳贼的狡诈来惩罚自己。”曹操说:“不,我是为自己愤怒!”是呀,天下人都说他是奸雄,可是他却被枭雄刘备骗惨了。
  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大耳朵,要不天下人还怎么看得起曹操!曹操派出刘岱和王忠,率领大军,气势汹汹直扑徐州。这个刘岱并不是已经故去的兖州刺史刘岱,而是曹操司空府的长史(秘书长),是曹操的沛国老乡,曹操的亲信。至于王忠,是个狠角色,吃过人。曹丕后来做了皇帝,就拿他这一历史开玩笑,让人从乱坟岗里找了一些骷髅,串起来,挂在他的马鞍上。
  一个信得过,一个打得过,按说这是一个完美组合,可是刘备从斩杀车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迎战准备。刘岱和王忠不堪一击,溃不成军。刘备最后还在阵前教训他们:“像你们这样的,来上一百个人还是打不过我,即使曹操自己来,胜负也未可知。”
  刘备当然知道,曹操亲自来,他是非败不可的,但是曹操陷于官渡之战中,刘备认为他绝无分身之术,就说几句大话爽一爽。
  爽完,刘备留下关羽镇守下邳民自己回到小沛。
  有袁绍牵绊,曹操来不了来徐州,但是过了年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曹操不得不把攻打刘备提上了议程。
  还没出正月,衣带诏秘密小组暴露,惊出曹操一身冷汗。
  斩董承,夷其三族!
  斩王子服,夷其三族!
  斩种辑,夷其三族!
  斩董贵人,夷其三族!
  大耳贼跑到徐州去了,没有跑到天涯海角去,那就去徐州杀他。
  “不可!”诸将纷纷劝阻厂与主公争夺天下的是袁绍。现在袁绍举兵而来,如果我们舍弃他而东征,袁绍就会乘虚攻打我们后路,怎么办呢?”
  曹操早就读懂了打交道多年的袁绍,现在也读懂了背叛他的刘备,他对大家说:“刘备是人中之杰,现在留着他,将来必定会成为祸患。袁绍反应迟钝,肯定不会立即采取大的行动。”
  “刘备不是说即使我去,也说不准胜负在谁手里吗?那我就让他明白明白。”曹操安排好官渡前线的防务,亲率大军征讨刘备。
  消息传到袁绍一方,田丰拄着拐杖来到袁绍面前,说:“同你争夺天下的人是曹操,现在曹操东击刘备,打起仗来,他不可能很快就能解决,我们应该立即举兵袭击他的背后,这样可以一往而定。用兵讲究时机,现在正是时候。”
  可是,袁绍想了想,很为难地说:“我的孩子病了,我怎么离得开?”
  田丰气得白胡子一撅一撅、拿着手杖敲打着地面,长叹一声说:“唉!大势去了。遇到这样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却因为一个孩子的病而失去,可惜啊!”
  得到曹操亲来的情报后,刘备还是不能相信,就亲自率领几十个骑兵出去看个究竟。
  天呀,那不是曹操的麾盖和旌旗吗!说了大话的刘备自知不是对手,弃众而逃,谁也不顾。
  刘备在藏心术上的成绩是优秀,但是他的读心术上却勉强算是良好,他想不到曹操会从官渡分身,更想不到袁绍不会趁机攻击曹操后方。
  刘备的老婆第三次被丈夫丢下不管,当了曹操的俘虏。同样被曹操俘虏的还有据说与刘备情若兄弟的关羽。老婆和兄弟,说舍就舍,刘备,算你狠!
  见过笨的,还没见过像袁绍这么笨的。刘备对盟友袁绍很失望,但是他也无处可去,只能投奔袁绍。
  袁谭亲率军队迎接刘备,将刘备安置到平原。平原,是刘备以前在这里担任县令和相国的地方。那时,他是老同学公孙攒的部属。现在,他会做袁绍的部属吗?
  袁绍对刘备的到来感到欣喜若狂,派大将专程迎接刘备,并亲自离开邺城二百里,与刘备相见。
  袁绍这么夸张,是因为刘备的到来填补了无人支持的空白,满足了袁绍做大哥的虚荣心。而且,袁绍还指望刘备在官渡为他抵挡曹操的箭呢。
  刘备又玩起了藏心术。不愿臣服曹操,当然也不愿臣服袁绍。刘备不想做谁的臣,只想做自己。从小时候在大桑树下发誓“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开始,刘备就信奉这样的人生信条:做最完全的自己。
  有了刘备加盟,袁绍认为他在官渡的胜算又多了几分,就加快了渡河进攻许都的步伐。这时,田丰又来了,说:“曹操已经打败刘备回军,许都不再空虚了。曹操善于用兵,巧于变化,他兵力虽少,但不可轻视。不如与他打持久战,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挑选精兵,乘虚出动,扰乱敌人,敌人救右边我们就攻击他左边,救左边则攻击他右边,使敌疲于奔命,百姓不得安业。这样,我方还未疲劳,敌人就已经受困,不到三年,就可坐胜敌人。”可袁绍恨不得现在就压过曹操,田丰还要他等三年,那还不如杀了他。
  田丰一看袁绍不开窍,就说了几句狠话:“想通过一次决战就解决成败问题,如果不能如愿,后悔就来不及了。”
  袁绍说不过田丰,恼了,下令把他关进大牢。
  哼,老东西,等老子从许都得胜回来,到时再把你放出来和你说道说道。
  三 曹操首级的价格
  深夜,官渡,黄河涛声从黑暗深处穿越而来。
  曹操大帐,灯火如昼,曹操在专心地读书。在权力游戏面前,曹操始终是若即若离的,沉溺其中却又能超脱游离。他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争夺江山,不如说是找回自我。即使是在上空战云密布的官渡,曹操依然是一有时间就读书。似乎,每当翻开书的时候,把自己融进灯光和文字里,他才找到了自己。
  突然,头上一阵剧烈的头疼袭来,他放下了书,痛苦地用双拳捶打着头,转移疼痛的感觉。曹操有一个无法征服的敌人,那就是逆气病。健康的人,气都是下行的。年轻的父母为孩子的病情担忧,老中医恰好听到孩子放屁,就会安慰说只要能放出屁来,就没有什么大病。气一旦上行,就会胸闷气喘心慌头疼,说明得病了,这在中医上叫“逆气”。曹操常年患有逆气病,头痛,很可能是脑瘤之类的病。曹操常常在枕头旁放个装水的铜盆,每当头疼起来的时候,他就把头浸在里面,这样就能减轻痛苦,其实这只是掩盖了痛苦。
  用铜器盛水有个问题,那就是时间长了水就会变臭。曹操没办法,就换成银盆盛水,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产生原子氧,而原子氧可以灭菌,能清除异味。
  曹操换用银盆没几天,跑官的人们就来给他送银盆,人家说这不是送给他,是送给天下,理由是曹操身体好了,天下才会好,曹操要是不收银盆,就是对天下不负责任。曹操无奈,只得接受,床头堆满各种型号的银器。银盆累积起来用一千多年都够了,曹操不再收了,马上又有人给他送银碗、银杯等银器。
  渐渐地有人说,曹操喜欢银器。曹操是提倡节俭的,就不再使用银盆,改用木盆盛水。
  这一次,头疼欲裂的曹操,却没有把头浸在木盆里,因为一份紧急文件送到他的手中——袁绍发布到各州郡的讨伐曹操檄文。
  看看袁绍说些什么吧。“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上来这几句话就把曹操震住了,还没读过这么灵动的檄文呢。写作水平同样了得的曹操,忘记了头疼,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
  曹操看到,这篇檄文挖根挖到他的爷爷曹腾那里,为他找了一大宗罪状:
  1.曹操的祖父是宦官妖孽,曹操的父亲是不知是从哪里领养来的野孩子,曹操是赘阉遗丑。
  2.曹操几次陷于危机,都是袁绍出手相助,但是曹操恩将仇报,进攻袁绍。
  3.曹操喜欢乱杀人。
  4.曹操专制朝政。
  5.曹操因为个人恩怨,随意治罪。
  6.曹操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干盗墓的勾当。
  7.曹操统治残酷,翻遍古今所有书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就数曹操最严重。
  8.曹操与公孙瓒勾结,谋害袁绍。
  这篇檄文不计算现代断句标点,正文共有1453个字,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给曹操找的那些罪状,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高明的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辨,由不得你不信。尤其是把曹操祖孙三代合在一起刨根,骂街作风很具攻击性。
  写得太精彩了!曹操不但不生气,反而欣赏起这篇檄文,头疼病居然好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当头疼的时候,曹操不再把头浸在水里,而是拿出这篇檄文读了又读。
  曹操当然知道,黄河以北只有陈琳有这样的文笔。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诗、文、赋皆佳,天下闻名的大才子。陈琳曾担任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当时何进要召董卓进京,陈琳极力劝阻,可惜何进不听。何进死后,陈琳到冀州避难,袁绍让他负责文字工作,袁绍这次总算是知人善任了一次。
  这篇檄文公开悬赏:得曹操首级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檄文还动员曹操一方,无论是偏裨将校还是诸吏,只要是投降,不再追究任何罪责。
  典韦死后,承担宿卫任务的是虎将许褚。徐他想杀了曹操去袁绍那里领赏,可是有许褚在,他始终不敢行动。终于熬到了许褚休假的一天,他怀揣利刃来到曹操大帐,见到了曹操,只等寻找机会下手。
  这时,一个最不可能进来的人进来了,他就是许褚。传说中的眼神秒杀上演了,许褚只看了徐他一眼,徐他就崩溃了,脸色大变。警觉的许褚一下子就发现了异常,走上前,三下两下将徐他制服,从他身上搜出了利刃。徐他被斩,曹操从死亡的边缘回来了。
  曹操擦着额头上的冷汗,向许褚怎么休假还来大帐。许褚说:“末将在家,总是心神不安,觉得还是回到主公身边安心。”从此,曹操更加信任许褚,出入同行,不让他离开身边半步。
  一篇檄文就让徐他蹈死地而不顾,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有了这篇檄文,袁绍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一半胜利,而颜良、文丑两员大将的随征,让袁绍认为又取得了另外一半胜利。
  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最得意的武将。孔融听说颜良、文丑这两员武将随征,直接对曹操说,乖乖投降,放弃抵抗吧,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由他们带兵,谁能战胜得了呢!
  对袁绍来说,头疼的不是如何取胜,因为他认为取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头疼的是胜利后如何建设新政权。袁绍让儿子去高密县,接郑玄去邺县,让他随征到官渡。郑玄这时是个74岁的糟老头,一个文人,不能打仗,带上他有什么用?郑玄是天下名士,从四面八方投到门下的学生有一千多人,现在很有名气的崔琰、郗虑就是他的学生。袁绍要带上他,就是准备打下许都建设新政权时,要他做招牌人物。遗憾的是,郑玄走到元城县(今河北大名)就病倒了,不久就死了。信心爆棚的袁绍不愿相信这是一个凶兆,仍然带着一箱箱图书典籍出发,其中有不少是典章制度方面的资料,袁绍把这些东西看成宝贝,因为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