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后(gl)-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琼诗听着大殿门被缓缓关上,念着君王刚刚于她耳边所言的打点‘明权的人,便是寡人’,不由得也轻笑了出声。
隋朝时,杨坚之后独孤氏选妃,便是自己选了自己,没让后宫多出一个妃嫔。
君王的意思怕也是想着让她梁琼诗将自己选作妃。
至于那卷轴,怕是君王替自己另寻的身份。
君王竟是为她盘算到这般精细,着实也令她吃了一惊。
梁琼诗迎着透过窗棂的阳光,往前走了几步,直至移到殿门口。
伸手摸了摸已被合上的殿门,梁琼诗知晓君王已是弃了先前想的后妃皆为一人的遐想。
接下来,君王应是依着自己的意思纳妃了吧!
因着眼疾,她若是坐在帝后的位置上等着那群新妃来面见,难免失仪。
不若以退为进,自行因出言不逊,闭门思过。
原想着君王不在,大公公也不会以实言一字不漏的告知君王,故放肆的逞逞口舌之快。
谁曾想,君王竟是以还站在殿内呢?
君王站在殿内,应是忧心于她,担心选妃扰了她的心绪吧!
梁琼诗笑着转身往回走了几步,她的榻,应该就在附近。
大太监跟在许昭平的身后出了殿门,便觉浑身一轻。
选妃一事,帝后未像君王设想那般歇斯底里,反而是进退有度。
看了看怀中的卷轴,大太监对新封的后愈是满意。
这怀中的四份卷轴,恰恰应得是选妃最低的额度。而‘随意扔’这举动,便是把她从选妃的漩涡之中剥离出来。
因是随意,谁家的女儿被选上,皆是天命所归,与皇室无关,与帝后亦无关。而这卷上的女子也便是说不得容貌,说不得出身,更遑论才学。
选妃若是出了岔子,只能说是备名册之时,验册的人有眼无珠,唬弄的皇室。
至于废后,无异是等着坐收渔利罢了。
毕竟,一个废后才能让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给那些居心叵测的臣子一个时机。
想到朝堂中余下的向着靖太子的老臣,大太监试了试君王的口风,“圣上,这卷轴?”
“自是寡人要封的妃。”许昭平坐在偏殿中,想了想何人之女可封。她原是想着要么后妃皆是一人,要么寻些心有所属的,过些年月再假死以嫁之,都无碍她大计。
但若是这般,便是辜负了琼诗的一番心血。如此妙的四份卷轴,如何能让她不好好发挥发挥?
毕竟,依着这四分卷轴选出的妃,无论是谁家的女儿,都由不得她爹爹不应。若是不愿让女儿为妃,何必送来卷轴?
许昭平轻笑着叹言琼诗七窍玲珑,又念及若是早些日子,她未一时心动,迎了琼诗,那这些谋划日后怕是尽落到昭靖身上,不由哑然失笑,或是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定数。
听着君王定了真选妃的念头,大太监微微的躬了躬身,“那帝后娘娘?”
“面壁思过三月,不许任何人觐见。”许昭平反手把封妃的名册翻开,发觉甚难便是,索性从屉中,选了一张记着与昭靖交往甚密的大臣的密保,寻着几个带头的名字勾上,“依着这些名字,在册中女子中,挑些易怒易躁,飞扬跋扈,又未受过什么委屈的。”
“是。”
梁琼诗接到闭门思过三个月的口谕时,正从梦中醒来。
醒来的时候恰是一身冷汗。
在那梦里,新妃一入宫,她便失宠了。
因为那群新妃皆是绕在君王身侧形影不离,唯有她只能远远的听着她们的嘲弄。
梁琼诗自嘲的笑笑,新妃还未入宫,自己的心怎是已经乱了?选妃时的大度,许是她走过的最烂的一步棋?
选妃这法子原是为昭靖备的。当时不过是念着自己待他无情,却无碍于助他巩固势力。用这个法子选妃,最大的妙处便是暗箱操作,愿意选谁便选谁,可以不看任何人脸色。
看着梁琼诗在榻上愁眉不展,大太监便给梁琼诗斟了一杯茶,“娘娘莫要忧心,圣上的心底皆是娘娘。”
饮着大太监递来的茶,听着大太监在一侧不停的宽慰,梁琼诗隐隐的有些想念君王,她忽地有些懂了‘一日不见,思之若狂’的意思,“不知圣上何时会来?”
“这……”大太监想着他离偏殿时,君王正批着奏折,便道,“老奴不知。”
“不知么?那是不是不会再来看本后?”虽心底知晓君王应是待会就会过来,口中却还是忍不住给出最荒唐的推测。
选妃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她与君王假戏真做,她真的沦为了废后。
梁琼诗把饮尽了的茶杯握在手上,念着不久前的举动,轻声道,“大公公,依您看,你说琼诗是不是做错了?”
“回娘娘,以老奴看,娘娘做的甚好。”
“甚好么?”梁琼诗低低的笑了两声,这个甚好定是因着大公公也是希望君王雨露均沾才得出来的。可她突然想一生一代一双人了怎好?
想了想她与君王无人是君,无人是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图景,梁琼诗不由得笑了笑,这些虽尽是美的,却皆是不能做的。
凡是退位之君,皆不会有好下场。
既是不做君主便没有好下场,那还是继续坐着皇位吧!
许是她谨慎小心些,也能与君王一同白头。
想着白头,梁琼诗便不能抑制的想到《白头吟》,所谓‘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据传是最受世人所喜的。
可她梁琼诗最喜的却是开头,‘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若是君王真移情别恋了,那她也弃之便是。
梁琼诗眯着眼,浅笑着等着君王来。
许昭平处理政事的速度不慢,故也未让梁琼诗在殿中等她许久。
待许昭平到了殿中,一边命大太监去备膳,一边与梁琼诗将所选之人的共性和盘托出。
本想着琼诗听完她之言,该是满脸喜色,却不想琼诗竟是满面愁容。
“琼诗,寡人这般选,不妥么?”
“未曾。”梁琼诗闻君王问她选妃是否妥当,连忙摇摇头,轻笑道,“圣上此次所选的女子,怕是全用以牵制了。”
“不错!”见琼诗笑了,许昭平随即从大太监手中接过碗,笑着喂了梁琼诗一勺粥。既是闭门思过,便是用膳也不得出门了,这倒是也省了些去长平阁的气力。
听着君王承认了此次选妃尽是为了牵制,梁琼诗抿抿唇,犹豫了片刻,问道,“那圣上日后还会不会再选?”
见琼诗问了自己日后还会不会再选妃,许昭平便放下手中的勺子,改把琼诗搂在怀中,“琼诗,你慌了?”
“是!琼诗慌了!”试到君王把自己搂在了怀中,梁琼诗莫名的觉得眼睛一酸,泪水便流了下来,“琼诗怕!怕圣上再也不来看琼诗了……”
“寡人……琼诗……”许昭平见梁琼诗在自己怀中哭的凄凉,心中微微一痛,“寡人三月之后定会给琼诗一个答复。”
三个月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说长,便是京中几家世族小姐皆是入宫做了妃,邀宠宫斗,折腾的整个后宫乌烟瘴气。
说短,便是梁琼诗自被罚闭门思过后,日子便变得一样规律。每日皆是与君王言上片刻,听听君王的烦忧,解解朝政的死结,而后与君王一同用膳,相拥而眠。
若是不想想殿外的那几个女子,梁琼诗倒也觉这般日子过得甚是自在快活。
听着君王与她言着已是下令免税一年,梁琼诗心底稍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若是饥荒了,那民便是乱了,民若是乱了,这天下便也坐不稳了。
至于为何免税一年便可除弊,不过是惩些污吏,杀鸡骇猴罢了。免税三载,必有两载下面的官府会苛捐杂税,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过如是。
“琼诗若是累了,便上榻上去歇上一歇,寡人今夜还需出去一趟。”许昭平在梁琼诗额上落下一吻,便预备着起身。
她以着刚封后便封妃,于帝后心中有愧的由头,在梁琼诗的殿中已是待了三个月。
若是夜夜于此,似乎说不过去。
听闻君王要走,窝在君王的怀中的梁琼诗,先是微微的松了松环着君王腰身的手,又忽地紧了紧,她知晓君王现在出门,定是要去其他妃子的寝宫,她也知作为一国之母,确实也不应一个人独占圣宠,可她今夜偏偏是不愿把君王让出去了,“圣上,琼诗今夜想……”
第六十一章
“想如何?不愿寡人离去么?”许昭平闻言,没绕开,堪堪的点破了梁琼诗的心思。
“这……”梁琼诗见君王开言如此随意,便知自己问话问道了君王心上,“臣妾正是圣上所言的意思。”
“呵呵……”许昭平听梁琼诗认了不舍自己的由头,不由得跟着轻笑出声,“那新封的熹妃,也在候着寡人。”
“哼,那圣上您便去寻那熹妃吧!”闻君王提了风头正盛的熹妃,梁琼诗皱皱眉,侧身把背留给君王。
许昭平对着梁琼诗的背影,莫名的不适应,三月来的朝夕相处,她早已是习惯了与琼诗面面相对。
许是熹妃之事,已是令她恼了。
可若是她不恼,这戏怕也做不下去。
许昭平叹了口气,从梁琼诗身后环住她,“寡人今日若不去寻她,明日她便会闹到你处,你且如何应付?”
“自是以妻妾之道治她。”试到君王环住了自己,梁琼诗浅笑着依在君王身上。
“妻妾之道?”念及琼诗现已是后,而那熹妃不过是个妃,许昭平第一觉得长幼有序这般有道理,可她嘴上却没漏风,只是淡淡道,“那你这妻未免太霸道了些。”
“既是觉得霸道,那圣上移驾便是,何必与臣妾多言?”闻君王道了自己霸道,梁琼诗不禁莞尔,自是爱了才有霸道,若是不爱,她必是巴不得君王迎了新妃后,再也不入自己这殿门。
“那琼诗已是打算为了寡人,跳进这后宫的泥淖么?”许昭平轻笑着把下巴落在梁琼诗歌肩上,“若是这般,那寡人真是三生有幸。”
“呵呵……”听着君王提到了宫斗,梁琼诗随即直了直身子,与君王处了三月,君王处理政事从不避她,此事于她,影响不可谓不大。一则显了君王对她的信任,二则也告知了她,做君王难。
若是可以选,她倒是希望君王只是一个唤作‘许昭平’的普通人。可若是君王只是那么个普通人,她却又断断不会去爱。
“琼诗若是愿跳,那边不仅仅是为了圣上,也是为了琼诗自己。”梁琼诗笑着把手覆到君王手上,情之一字最难解的缘故,莫过于,有时爱人的基础,恰恰两人想厮守,却格外艰难的原因。
不过能爱上便是幸福。
梁琼诗试着手下的温度,微微的合了合眼,“琼诗为圣上所爱,成全的不仅仅是圣上,亦成全了琼诗自己。没有圣上的那些日子,琼诗从未奢望过去守住一个人,有了圣上,琼诗莫名的想试试。”
“若是守不住呢?”许昭平听着梁琼诗道想要守住自己,莫名的心底一酸,“寡人未遇到琼诗前,只是想着如何活下去,遇到琼诗后,便只是想着如何夺过来,只是,寡人却从未想到过,夺到手中之后,寡人只愿护着,连自己都不容许去染指。”
“连自己都舍不得染指?圣上这情,琼诗似乎惭愧了。”梁琼诗听着君王袒露心迹,不由得叹了口气,人真是奇怪的东西,不爱的时候,个个都高高在上,端正自傲的紧,要是爱了,便是个个都低到尘埃里,纵是明知飞蛾扑火,亦是在所不惜。
至于守不住……虽念过‘君若无情我便休’,可面着君王,自己的心思早已是转了几多回。
把君王的手握到自己的手中,梁琼诗眨眨眼,轻笑道,“若是守不住,臣妾还爱着,那臣妾便是以死以抵之。所谓活人争不过死人,臣妾倒是无论如何也要在圣上心底留下些痕迹。”
“不会后悔么?琼诗这般决绝,倒是让寡人愈发的放心不下。以死抵之,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琼诗这般着实是糊涂了。”许昭平把脸贴在梁琼诗的背上,微微的蹭了蹭,“若是守不住,便放手,莫要伤了自己。”
“圣上又怎知放手便不会伤呢?”闻着君王道了守不住便放手,梁琼诗不禁嗤之以鼻,“世人皆道,强扭的瓜不甜,可却甚少有人想过,不强扭,连瓜都寻不得,还如何谈味道?”
“甜苦如何,寡人不善断之,但寡人却深晓长痛不如短痛。”许昭平慢慢的从梁琼诗手中抽出自己的手,往着梁琼诗手中,轻轻的描了一个‘权’字,“世事如棋,吾辈皆是棋子。”
“那敢问圣上,是何人布的局?”梁琼诗见君王提到了棋,不由得笑了笑,“既是棋,那圣上当初又缘何没放手呢?”
“棋局,依寡人见,应是先帝布得前局,茗执布得后局。连寡人待梓童之意,怕也未逃过算计。”许昭平盯着摇曳的烛光,又透着烛光,端详了片刻笑得淡淡的梁琼诗,“不放手,寡人自是痛且欢欣着。”
“既是圣上不怕痛,那何必忧心琼诗怕呢?”梁琼诗抿着唇,思忖了片刻君王口中所言的棋局。依着君王的意思,姐姐与先帝一同补了一个局,而这个局,听着似乎是个死局。
死局,害不到自己的性命的死局,自然算不得是她梁琼诗的死局。若不是她的死局,那便只有一种解释,是君王的死局!
君王的死局,先帝,姐姐……
那导向似乎也只有一个方向,还政于太子。
“圣上的意思是太子……”梁琼诗的话未出口,便被君王的话打断了,“不是怕你承不住,只是不愿你受那般苦。”
“苦么?”梁琼诗口中喃喃了片刻,‘不是不能,只是不愿’,心底莫名的有些苦涩,“圣上万事皆顺,琼诗如何会受到苦?”
梁琼诗此话一出口,两人皆是半晌无话,直到许昭平随意的问了句,“琼诗想看得见么?”
看得见?君王的话虽问得随意,梁琼诗确知这背后绝不简单,“敢问圣上代价为何物?”
“寡人这双眼睛。”许昭平说得风轻云淡,梁琼诗听得胆战心惊,脸上却应激般的浮出了笑意,“敢问圣上从何处得了这般荒唐的消息,竟是妄想以琼诗为诱,谋害圣上?”
“靖太子手书。”许昭平见梁琼诗脸上起了笑意,也跟着笑笑,“若是寡人换了,不知琼诗会不会弃寡人而去?”
“圣上何意?”梁琼诗不动声色的紧了紧收到袖中的十指,心中暗暗问了问,若君王换了,自己是否会弃君王而去。
其实若只问君王用自己的眼睛换了她的眼睛,答案便显而易见,自是不会。虽然,她并不需要君王为了自己,搭上眼睛。
但那问题,若是掺上靖太子,便是一语双关。
究竟是换君王,还是换眼睛,值得商榷。
可君王这般开口,便已是摆明了不愿与自己多言。
“靖太子顺带附有封后的草卷。”许昭平见梁琼诗半晌没回话,便又补了句。
闻君王道明了话,梁琼诗也顷刻晓得了靖太子的意思。他想要的怕不是君王的眼睛,他想要的摆明是君王的皇位。
若是君王愿以目换之,群臣定是不能答应有个目不能视的君王。而君王无嗣,那便只能以天下大事累靖太子。
如此精妙的算盘,若不是捎带了自己,梁琼诗也忍不住拍手称奇,可,这个算盘却恰恰是依着自己身量造的。
念着自己与靖太子已是六载未有交集,却仍被他百般算计,梁琼诗讥笑道,“无耻之徒!敢问圣上,此贼何在?琼诗愿面见诛之!”
“自是已回封地了。”许昭平见梁琼诗神色不好,随即笑着把梁琼诗放在袖中的手拉到自己手中,“已是为后的人了,为何还是这般沉不住气?”
“那圣上刚刚所言?”梁琼诗听着君王数落她沉不住气,随即轻笑了声,“是希着琼诗谢恩么?”
“呵呵。那可不成!毕竟这天下,只有寡人一个皇帝。”许昭平缓缓的抬手抚了抚梁琼诗的手背,“琼诗,我们下月便去西巡。”
西巡?君王的动作,让梁琼诗心底一暖,他的话让她的眉毛不由自主的拧成了一团,“不过是臣妾的一双眸子,圣上不必以身涉险。”
“怎可不去?寡人上月下了缴兵的旨意,这月昭靖的封地便流寇四起……琼诗且安心。”
安心?如何能安心呢?君王虽给了西巡的由头,却也未明说他没有依着靖太子话办的念想。
“圣上,西巡一事,还是三思而后行。”
“是是是!既是梓童劝寡人三思,寡人定会照办!不过今夜……”许昭平拉长的音一下让梁琼诗想起她与君王开头说的事,本想着让君王留宿。
可一段留宿,却引出这么段复杂异常的西巡,摆明了君王想走。
既是想走,那便走吧。
梁琼诗笑着冲许昭平手中抽出自己的手,却被许昭平握住没放。
“圣上若是有事,便请移驾。”
听着梁琼诗有韵味的笑声,许昭平盯了半晌,忽地开口唤了声,“琼诗!”
“嗯?”
许昭平卡住梁琼诗抬头的当口,凑近梁琼诗的耳朵,低语道,“信寡人。”
而后松开手,慢慢起身,朝着殿外走。
见君王松了手,梁琼诗便知君王去意已定,随即朝着殿门的方向微微的躬了躬身,道,“恭送圣上。”
随着殿门被慢慢合上,许昭平缓缓挪开落在殿门上的视线,转身朝着殿后走去。
一绕到殿后,许昭平便看到大太监身侧立着一个和她身量相差无几的人。
“圣上!”大太监冲着许昭平躬了躬身,“都备好了!”
“那便带他去那熹妃的宫中吧!记得三更回到此处!明日有早朝。”许昭平的视线越过大太监的身影,径直入了偏殿的一处密阁。
“是。”大太监待那密阁的门合好,便领着身侧的人转到殿外,上了君王平日用得车辇。
第六十二章
君王的车辇朝着熹妃的宫中驶。
有意无意,全后宫的人都听到了太监报信声音。
梁琼诗从未像今夜这般,觉得古代的墙隔音效果如此之差,差到让她夜难安寝。
不过,又许是她的心乱了。
乱得有些疼。
她的脑子回响着君王那句‘长痛不如短痛’,心中的秤也慢慢在失衡。
她恍惚间有些嫉妒今夜伴着君王身侧的女子,刻意忽视着君王已是陪了四月余的事实。
她忽地想去寻一瑶琴抱着,依着那殿门,循着那古调,哼一哼那长门赋,聊慰己心。
可一想到那瑶琴声许会传得极远,梁琼诗又不想去折腾。
索性念着君王临行前说得信寡人唐迷糊了一夜。
一夜能改变什么,梁琼诗并不知晓。
只是,当清晨的光照入眼底之时,梁琼诗惊诧的发现她能看见了。
能看见雕龙的金榻,能瞧见镶玉的地板。
梁琼诗不敢置信的赤着足,在玉上踩了踩,发觉竟还是暖玉。
撇开那玉,梁琼诗端详了绣着云锦的地毯片刻,一阵恍惚,这殿着实不像一个宫妇住的地方。
她的左手边是一排排的书简,右手边是一张描绘得格外精细的地图。
这是君王的住处么?
梁琼诗伸手撩开书架旁的珠帘,踏到里面,打算瞧了瞧。
可脚步一踏入珠帘内,她便整个人都动弹不得了。
珠帘里没什么特别的物件,有的只是一幅幅的画。
画的内容也很单一。
但梁琼诗却忍不住把视线留在那一张张画卷上,一时竟是有些痴了。
那一张张画卷看上去离画的时间不远,梁琼诗低着头仔细辨别了片刻画卷的落款,皆是君王的名字。
君王的名字?莫不是寻常时君王常常偷瞧着她,为她作画?
幻想着君王隔着烛光,瞧着自己的脸,在纸上落笔的模样,梁琼诗的脸上不禁浮过一丝红晕。
许昭平,许昭平,真是个可人的名字!
梁琼诗笑盈盈的看着君王的名字,心中暗道,这许是世上最好看的三个字了。
可看着看着,她又感觉‘许昭平’那三字似是散开了。
散得她一个字都不认识了。
不过,不认识也没什么打紧的。
梁琼诗含笑绕到一旁的书桌上,挑了一支笔,提笔便在宣纸上落下了一个‘许昭平’。
墨渍一晕开,梁琼诗的手便悬在半空中提不住笔了。
她的手不是废了,为何又能写了?
等等,若是她的手腕废了,她入宫这么长时间如何端得了茶,捏得了筷子?
梁琼诗眉头挤成一团,不信邪的又在纸上落下了‘梁琼诗’三字。
六字,三三成行,簪花小楷,不过如是。
梁琼诗忽地想起君王第一次与她相见之因,便是他下旨命她写字,而她却手不能书。
手不能书,手不能书……
梁琼诗看着纸上的六个字,莫名觉得讽刺,何谓手不能书,若是手不能书,那纸上的六字又是何人所写?
可告诉她太医诊治结果的不是她的亲姐姐梁茗执么?
双腕尽损,手不能书,喉舌已损,眼疾无解。
这可是她这六年来刻在心底的痛。
如今却是一个一个破了。
梁琼诗抬高双臂,趁着日光看了看自己的双腕,所谓‘皓腕如霜雪’也不过如是。
六年的时间,似乎隐去了一些,隐去了曾经的刻骨铭心。
她的脑中一遍又一遍的回响着君王所言的‘先帝布得前局,茗执布得后局’,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姐姐莫不是以她做了棋子?
棋子。
棋子。
姐姐以她做棋子,又能谋划到谁呢?
靖太子,君王,她……
这似乎是一张由死人织就的无形的网,把她们都罩在其中。
梁琼诗沉了口气,随手写着字的纸揉成一团,握在手中。
她梁琼诗从不受人摆布,纵使是先帝,姐姐也不成。
想着姐姐的坟茔就在坤殿,梁琼诗连忙跑到榻侧,冲着殿门唤了声,“来人啊!本宫要去坤殿。”
“是!娘娘!”梁琼诗一开口,宫门外随即又宫人应声推门而入。
梁琼诗第一次清楚的看着几十个人在自己的面前忙碌着,伺候她更衣洗漱,为她打理发髻,上妆容饰品。
梁琼诗低头瞧着自己的指腹捻过脖上挂着的念珠,又抬眸看了看妆镜中的自己,忍不住笑了笑。
她已是许久没见过这些了。
“娘娘,已是妥了。”
梁琼诗瞧着在她眼底连头都不敢抬的宫人,低低笑了声,“那便行吧!”
“是。”
梁琼诗任着宫人将她扶出殿门。
当着两只脚都踏出了殿门,梁琼诗低语道,“扶我面向着殿门。”
“是。”宫人顺从的声音让梁琼诗甚是满意。
待转过身,梁琼诗抬头看了眼殿门的匾额。硕大的‘乾殿’让梁琼诗有些站不稳。
“本宫平日住在哪间宫殿?”
“回娘娘,娘娘平日就住在此。”宫人搀着梁琼诗的身子,带着她朝着车辇的方向走。
“那此处是?”梁琼诗从未想此时这般不安,踏在脚下的地毯如同针一般扎到了她的心底。
“回娘娘,是君王赐的琼阁。”宫人慢慢的走,慢慢的回话。
“琼阁?那此处是?”梁琼诗记得她是从‘乾殿’出来的。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她和君王应是在乾殿中呆了三月余,而那三月之前,她记得她亦是住在此处。
若是她自进宫以来便在此处下榻,那君王在那些没有陪她的夜里又是在何处安寝了?
梁琼诗听着宫人道“此处便是琼阁”,便知这宫人许是受了君王的命,欺着自己眼疾。
“那乾殿在何处?”梁琼诗忍住心中的笑意,一本正经的问。
“这……乾殿可不是寻常人能进的,奴婢只是听过却没见过。”宫人被梁琼诗问的低下了头。
“是吗?”梁琼诗踩着另一个宫人的背,上了车辇,“那乾殿是不是有书架?”
“许是有吧。奴婢不清楚。”宫人抬高梁琼诗的手,让她上得更便宜。
“那琼阁有吗?”梁琼诗的脚落在车辇的帘外。
“琼阁自是无的。”宫人跪到地上,声音已是有了微微的颤抖。
“辛苦你了。本宫会记得回来打赏于你的。”梁琼诗伸手撩开珠帘,自行踏了进去。
宫人从梁琼诗的话中听出她希望自己在原地候着,连忙叩头道,“娘娘,圣上旨意,无论娘娘去哪,奴婢必须跟着。”
“你想要监视本宫么?”梁琼诗坐在车辇内,看着不远处朱红色的宫墙,眼色黯了黯。
“奴婢不敢。”跪在车辇旁的宫人听着车辇内传出的声音,随即慢慢起身往后退了退,又跪下,“娘娘三思!”
“不敢便退下,何须本宫三思!”梁琼诗闭上眼,不做退让。
“是……恭送娘娘……”宫人见梁琼诗坚持独行,随即冲着驾车的公公使了使眼色,“行车!”
“是!”
梁琼诗看着驾车的公公扬起的马鞭,高扬的辫尾让她的心随着马的一声嘶鸣奔向远方。
车轮转动的声音伴着车辇两侧的风景带着梁琼诗的心一同起伏。
梁琼诗第一次这般近距离的瞧着宫城。
她听过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也听过酒池肉林,金玉十里。可她从未真正瞧过那些传说中的雕梁画栋,亭台轩榭。
着着宫装的宫人,小步快走的太监,大朵大朵满池的睡莲。
一切都如梦境一般,真实到反而像幻觉。
直至驾车的公公的急停,震得梁琼诗差点从车辇中翻滚下去,才恍恍惚惚从自己的世界中醒了过来。
“娘娘,您还好吗?”听着驾车的公公急切的声音,梁琼诗勉强稳住了身形,“发生了何事?”
“娘娘,熹妃娘娘求见。”公公的声音有些不安。
“那便见吧!”梁琼诗待着公公进车内扶着自己出了车辇才瞧清楚车前竟是立了一个玉人。
“见帝后为何不跪?”公公扶着梁琼诗下了车辇,忧心娘娘因瞧不见吃亏,便抢先指责了熹妃一句。
“公公说笑了,臣妾不正跪着么?”熹妃稳稳的站在原地,挑衅般得望着被太监扶着弱柳扶风的帝后,轻轻的笑了笑,“姐姐,臣妾跪得这般辛苦,您是不是该让臣妾起身了?”
“嗯。”梁琼诗看着熹妃脸上的笑,睫毛抖了抖,“妹妹当真是倾城国色。”
“是吗?姐姐原来今日才知晓妹妹是倾城国色,妹妹还以为姐姐在选妹妹时便已知道了呢!”熹妃朝着梁琼诗靠近了几步,伸手欲取梁琼诗发髻上的钗,“姐姐这头上的钗甚是好看!不知赠与妹妹……”
“这可使不得。娘娘头上之钗是圣上亲手所赠……”一侧的公公见熹妃的手伸到了梁琼诗头上,连忙小心翼翼的挡开熹妃的手。
“姐姐,你这奴才好大的胆子!”熹妃见夺簪不成,随即迁怒驾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