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骊仙-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司徒昀挥出一剑斩碎青囊花,面色不改继续讨论政事,仍然推心置腹让卫英执掌兵权。只是,众人不知的是,一缕香雾从青囊花中散开,悄无声息覆盖在所有人身上。
  众人见司徒昀这般态度,一个个心中怪异,陛下居然这么相信皇贵妃?
  但面上附和他的话:“不错,这青囊花从外族而得,说不定便是挑拨之计。莫忘胡人对卫家的仇视。”上一代可汗被卫芊所挫,又被卫英夫妇诛杀。卫芊和北胡定约,以经商贸易搜刮北胡钱财。因为北胡不擅经商,卫芊坑了不少,更让人咬牙切齿。
  所有人离开后,司徒昀一个人陷入沉默。
  “宁妃?朕更担心的是太子啊。”他从抽屉拿出几封密函,良久不语。
  他对卫芊放心,因为卫芊手里头几乎无权。这几年卫芊退避后宫,已经久不涉足朝政。这时候出来镇场子,能跟太子打擂台拼个旗鼓相当就不错了。
  卫家昌盛?
  “宁妃一心痴迷仙道,会看上我家江山?”司徒昀面色不屑,可暗中还是记下心里,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接下来,胡人天神的诅咒。司徒昀的身子越发不好,连带当初在营中的那些大臣也渐渐身体不适。
  消息传到朝中,太子和卫芊马上派太医前往。不过紧随其后来报,司徒昀身体虚弱,跟随而去的那些大臣们也出现各种病症。
  “是诅咒?”卫芊心中一惊。勉强从床上爬起来:“红椿,你去郊外斗姥庙,请我师姐玄芸来。”
  卫芊生下司徒熙后身子越发不好,缠绵于病榻。于是玄芸前往探望,给她诊断医治。红椿请来玄芸,托付玄芸去北方救人。
  玄芸诧异道:“天子不惧百邪,怎么会被人诅咒?”
  “下毒诅咒最怕的是反噬。但如果施法之人早早陨落,反噬去找谁?”卫芊道:“北方蛮族尊奉邪神。但那邪神早已被高祖先灵击杀,所以如今报复陛下不惧反噬。”
  这是要玉石俱焚!
  此时,朝中慌乱。司徒昀、卫英、王铮等等一批重要朝臣统统出事。甚至有传言说,司徒昀得罪天神,已经病死在北征路上。更有人建议太子登基,前往北方扶灵。
  “胡说八道!”太子大怒,将如此建议之人打出东宫。他和司徒昀这些年关系渐渐不好,这都是因为太子和皇帝的必然冲突。父子二人仍然情分深厚。
  思来想去,太子前往蓬莱殿,找卫芊商议要不要派人去北方探望。
  颐和长公主听闻司徒昀和卫英出事,连忙入宫询问。
  蓬莱殿,卫芊揉着脑袋,见这二人先后到来,不由头疼起来:“还是设法找个机会自绝算了。”卫芊自从修道之后不曾有过病痛,如果一下子身体亏空,根本受不住每日喝汤药。
  “去是应该的。但派人需斟酌仔细,找陛下心腹前往。以免陛下怀疑我们刺探龙体,有谋反之心。”
  太子若有所思,听卫芊之言不敢找自己的人,从众多清流中选了两个大学士带太医们北上请安。
  颐和长公主信不过别人,将自家两个儿子送到宫里交给卫芊照顾。她亲自跟太医们和玄芸北上救人。
  这消息传出,有心人立马动了心思。安插人手北上,趁机挑拨父子关系。卫芊道行有损,这具化身宛如凡人,根本不曾探知。而太子忙着压制朝中非议,也没察觉平静湖面下的暗流。
  三日后,颐和长公主带人北上。太医们立刻布置,开始救援行动。庆幸的是,这种诅咒并非传染性的咒法,除却几个领导人外其他人并无危险。
  玄芸看过诅咒病症,下去和颐和长公主商议熬药。
  颐和长公主看司徒昀眯上眼,吩咐其他人道:“你们都在外面守着,别让任何人进来。”
  此时,天色已晚。颐和公主等人忙着诊治,生火做饭,属于防备。让混在人群中的梁少初偷偷进入龙帐。见四下无人,他哭在龙塌之前给司徒昀报讯:“陛下,朝中出事了!”
  司徒昀迷迷糊糊,刚刚颐和长公主喂他喝了点参茶,勉强躺下歇息。一惊,顿时冷汗直冒,看向来人。来人叫梁少初,是宫中淑妃娘娘的亲眷。
  他一身宦官打扮混入军营,哭诉道:“陛下,宫中大变。太子携皇贵妃谋反,已经命诸臣开始准备。陛下,长公主带人送的汤药您千万不能喝。这些人是要趁机夺权,来害您啊!”
  司徒昀脑子嗡的一声,摇摇欲坠。他脑子乱乱的,根本无法自主思考。
  “太子反了?”司徒昀脑子里走马观花,除却自己和儿子的相处外更想到自家兄长当初的那场逼宫。虽然被自家老爹压下,但也让自家老爹心灰意冷,退位给自己。
  “皇贵妃也反了?”原本清醒时候还能察觉来人谎言,但现在意识模糊,根本想不到太多。
  这时,外面有动静。司徒昀连忙让梁少初躲在床底下。
  应付外面人后,司徒昀勉强起来,继续询问。
  梁少初见这位陛下如病虎般仍留有三分余威,心中一惧。但想到自家教派被卫芊等人覆灭,一咬牙,指天发誓:“陛下,臣所言绝无虚假。太子和皇贵妃谋反。太子言道,皇贵妃于他有生养之情,欲奉皇贵妃为太后!”
  “胡闹!”司徒昀大怒,忍不出吐出一口血。想到不久之前青囊花上的预言。司徒昀神色恐惧:蠢货儿子,太后之位也敢随便给?
  司徒昀一直不曾给卫芊皇后的身份,就是担心她再来一出“武后往事”。只要自己不废太子,她就永远是皇贵妃,没办法获取司徒家的正统名义。但是太后就不同了。
  “你真没骗朕?”
  “臣不敢。”梁少初见司徒昀多疑,忙道:“您若不信,可以去问李大学士。”李大学士,是太子挑选的两位大学士之一,忠君报国。只是太子不清楚的事,这位大学士曾经和四王爷关系密切,背后又有佛门势力。他更倾向于三皇子,因为三皇子是当年四王爷的长子转世之身。也是佛门所尊奉的“转轮圣王”,乃真命天子降世。
  司徒昀找了个借口将李大学士找来。李大学士和梁少初并非一家,但此刻察觉机会,机智配合梁少初。
  二人终于从病重的司徒昀手中拿到信物和密旨。
  “你等去京东三十里处的南大营。那里的张将军是朕心腹,朕不相信他也会反。”那南大营是昔年司徒昀南征时候留下的精兵,各个持着火枪利器,是司徒昀最关键的一只精兵。也是用来对付太子谋反而早早布下的棋子。
  司徒昀运筹帷幄,早早留下各种扶手。这时候发动,让梁少初回去平乱,又留下一道密旨:“将太子和宁妃软禁在宫,等朕……咳咳……等朕回去之后亲自发落。”说完,司徒昀趴下歇息。
  二人拿着密旨,偷偷回宫。
  那张将军是个直肠子,一心只听司徒昀的话。接到圣旨不疑有他,趁夜入城。而梁少初则入宫和淑妃联络,将南大营的人放进来。
  “太子谋逆,我等奉旨接管皇宫,尔等忠君之人速速放下武器头像!”伴随着张将军大吼,呻吟声划破宁静。
  卫芊在宫中修养,突然一惊。
  “这是怎么回事?”
  到底是养气功夫一流,就算如今法力尽失,仍然保持镇定,命人去打探情况。不久后,见太子一身狼狈赶来。
  “母妃,外面有人假传圣旨,说你我二人谋反,他要拨乱反正。”
  “谋反?”卫芊连忙细问:“可知是何人?”
  “是南大营。”
  “南大营是你父皇嫡系,即便是本宫亦不敢插手。既然是他们来,必然有圣旨和信物。”卫芊隐约觉得不对劲:“他们哪里来的信物?”
  “儿臣以为,是父皇出事,被人假传圣旨。所以儿臣恳求母妃赐下虎符,儿臣要率兵北上去找父皇。”
  卫芊刚要答应,突然神色一变,望着南方久久不语。
  “说来,本宫姓卫呢。”
  嗯?太子不明所以。
  卫芊摸着太子的头:“到底养你多年,总不至于看你送死。起来吧,放心,本宫在,你绝对落不到那般地步。”
  卫芊走出蓬莱殿,命宫中守军防备:“张师德伪诏谋逆,传本宫旨,封闭六宫,共平叛乱。”
  刚刚说完话,便见淑妃娘娘率兵而来。“姐姐这是要去哪里?”
  卫芊身边顿时有侍卫拿出兵器,还有太子的人在旁防备。
  “大胆!”淑妃手握圣旨:“本宫奉旨而来,尔等敢抗命?”她一脸得意:“陛下传旨,请姐姐和太子暂居宫中,哪也不许去。”
  卫芊冷冷看了她一眼:“怎么,将我二人软禁,然后一杯毒酒暗杀,最后说我们畏罪自杀,好让你清理现场,到时候给陛下邀功?”
  卫芊不得不感叹,淑妃这个时间差打得不错。如果操作得当,趁机断后路将二人鸩杀,就算司徒昀归还又能如何?
  但总要让太子、元嘉以及司徒熙活下去。
  她吩咐太子:“让你的人联合守军,我们先稳住大明宫!”暗中,卫芊又派红椿偷偷走梅楼密道,去宫外召集群臣救驾。
  
    
    第203章 二卫之事

  昔时武帝登基,有人进贡洛如花。后北征塞外,又有人献上青囊花。花瓣为偶,暗合坤道,如今想想似乎暗指人文转阴,有女圣人出世。
  ————《论花经》
  夜晚,大明宫灯火通明。卫芊派人出宫传讯,非但京城守卫,就连府衙的官差都跟着出动。司徒昀让南大营对付东宫,的确是一步妙棋。一开始卫芊等人没防备,让张师德冲入紫宸殿,把握前门。只要运作得当,就可占据主导。
  可万幸的是,太子东宫之人反应快,而卫芊对宫外传讯。使得贾琏跑去冯家找帮手,又从宫外将丹凤门夺回来。腹背受敌之下,争争抢抢的拉锯战持续一晚。
  夜过去,卫芊和太子凭借兵力优势终于压下叛乱。望着宫中一片狼藉,卫芊叹道:“同室操戈,不论胜负皆是我等之过也!”
  太子精神恍惚,差一点自己就成叛逆之人,追随历代太子的后路。
  “来人,把张师德带来。”卫芊命人将张师德带上来。
  张师德一脸桀骜,见卫芊和太子而不拜。
  “你说你是奉旨行事?”
  “不错,奉旨平乱!”张师德昂头挺胸。卫芊沉默,让他拿来圣旨。
  卫芊看着张师德的圣旨,的的确确是司徒昀笔迹。加上北方勾陈星犹在,显然司徒昀没有大碍。
  “的确是他的手笔呢。”卫芊心中微微一叹,终究走到这一步了吗?
  这时,梅花仙子降临。而今的她执掌百花,从青囊仙子口中得知预言,连忙告知给卫芊。
  “……”卫芊嘴角泛起笑容:“女主兴而卫昌?没想到我居然还能享受一番这种待遇。”
  她把圣旨递给太子,太子神色变幻。要说太子没有登基的念头那是假的。但这时候登基,势必造成非议,坐实谋逆大罪。而且自家父皇生死未卜,哪里会选择在此刻登基?
  “来人,大起!召群臣入宣政殿。”卫芊想了想:“太子你前去前殿,回头本宫也去。”
  卫芊对太子道:“你放心,你的储位不会动摇,此事本宫自有计较。”她看了一眼旁边被困住的淑妃,拂袖回宫准备手书。
  淑妃对她而言无非跳梁小丑。仗着火枪利器也没将自己二人对付得了,简直是废物!
  淑妃被人堵住嘴,不断挣扎。
  要说她奉旨而行,接管六宫本来行事无错。换一个软和点的人,说不定就放下兵器任她宰割。奈何卫芊在宫中威望太高,而且卫芊什么性子?随口一指淑妃矫诏,杨开下令全宫守卫攻击,随卫芊联合抗拒南大营的人。因此给卫芊和太子喘息之机。
  回蓬莱殿,文妃带着一群孩子匆匆赶来。
  “母亲!”元嘉公主抱着司徒熙上前,文妃身边还跟着卫家二子,过来拜见姑姑。
  “妹妹没事吧?”文妃神色慌乱,她本来在梅楼陪几个孩子玩,听闻宫中大变,红椿从宫外出逃后,元嘉公主马上下令封闭梅楼。知道宫中情况安定,才重新出来。
  红椿这时带着一众誉女官前来拜见。红椿通过密道去宫外,最先去女学找林黛玉。和林黛玉一起发动早些年出宫的誉女官们,分头前往诸臣家中找他们报信。
  南大营行动隐秘,又有淑妃暗中帮衬,无声无息入宫。若非太子命不该绝,恐怕早已出事。
  卫芊吩咐红椿:“这次众誉女官有功于社稷。但这功算不算,还不清楚。不过你传本宫名义,从本宫库房取出物件赏赐,不可伤功臣之心。”
  又看向诸位誉女官,卫芊感叹:“尔等出宫多年,但一番报国之心不逊男儿,总不枉本宫和太后昔年教导情分。”在场誉女官十二人,统统被卫芊进一步册封为名誉尚宫。而这十二人,正是后来跟红椿等人一起入《女嬅图》的女官们。武帝一朝,有名有姓的女官们都上此图,就连贾元春、薛宝钗和林黛玉也在其列。
  这是卫芊有心跟警幻仙子叫板,留遗言让红椿备下的《女嬅图》。警幻仙子不是有金陵十二钗,记录金陵女子的红尘悲苦?我将全国精英女子列出,看看谁比谁高明。
  一一安抚女官们,卫芊又亲自写了几份手书。
  “红椿,本宫这些年记录心得你且留着,他日给元嘉和熙儿。”卫芊又让其将自己内库整顿,一分为三。一部分留给卫府,一部分留给元嘉还有一部分留给司徒熙。
  见卫芊举动,诸人心中一沉。
  文妃连忙上前制止她继续写诏:“妹妹……你——”
  “放心,姐姐,我有分寸。”卫芊抬头看向林黛玉:“诸位誉女官不能上殿,你先带她们去梧桐亭。”
  梧桐亭?林黛玉点头,带誉女官们先出去。
  黛玉心下暗思:“陛下没死,但此乃姐姐脱身的好机会。虽然当面申辩一番就能解开误会。但这个误会对姐姐有利,趁机脱身离去,还能给卫家换一道护身符。所以,姐姐准备选择此时假死,顺带将所有事抗下?”黛玉知道卫芊隐秘,并不担心卫芊安危。携王熙凤一起带誉女官们离开。
  宣政殿,天子临朝之所。太子携太子妃而来,看到太子妃,诸臣不觉诧异。李妃雅被视作天底下最幸运的女人。同样姓李,但是上一位真太子妃病逝,结果让当时还是女官的她成为未来的皇后。而这也是宁妃和太子结盟的一个纽带。
  “真假李,小梅妃,阴阳错乱嫁对郎。”凡间对她的流言和羡慕,并不比卫芊少多少。
  见太子妃出来,贾琏不由问了几句。
  “宫中大乱,我不放心太子妃在东宫。”现在太子信不过身边人,将自家老婆带在身边。
  “那可要用屏风之物遮挡?”
  “不必了,这个时候还遮什么?”卫芊换了衣服,盛装打扮,带着元嘉公主等人到来,将张师德的圣旨传给诸臣。
  诸臣一开始仅仅是从红椿口中听闻宫变,所以赶来救驾。可看到圣旨后,不觉神色讶异。
  “谋反?”
  “我等这些日子一心为公,哪里谋反了?”东宫诸人气极反笑,更有人忧心忡忡:“陛下岂会如此下旨,莫非是有人在旁蛊惑?”
  宫人搬来椅子,卫芊和太子各坐一张木椅,在龙椅前头。非常时期,就连那些老夫子也顾不得嚼舌根说什么礼法问题。
  卫芊笑对诸臣:“不知陛下那边出了什么事,竟然以为本宫和太子谋反?而且这大军竟然是陛下最嫡系的南大营?”
  又让人将张师德、淑妃、梁少初以及李大学士带上来。
  “尔等自己问吧。”
  七部尚书审问几人,几人一口咬定此乃司徒昀下旨。李大学士和梁少初有些心虚,当然不肯说实话。直说是司徒昀不放心朝廷之事,让他们回来接管朝廷。
  “无缘无故,陛下为何要来接管朝廷,更说什么谋反之罪?”太子阴沉着脸:“软禁本太子和宁母妃?到时候被人一杯酒毒杀,是不是还能说成畏罪自杀?”他死死盯着二皇子和三皇子。二皇子面色不改,三皇子神色间有些闪烁。
  “我二人这一死,老五和元嘉恐怕也活不下去。到时候是谁人得利?”
  林朝阳连忙出列:“殿下,这必然是北方出事,或许……”或许有人假传圣旨,更或许陛下已经暴病身亡。
  涉及皇位争夺,诸臣打起精神,一个个开始盘算阵营。
  二、三皇子的人:“如果这时候将太子谋反之事坐实,我们是不是能够推殿下上位?”
  “不过北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东宫的人心中热络:“此乃天赐良机,太子趁机登基,回头奉陛下为太上皇也无不可。如果再狠心点,直接让陛下在北方暴毙。”
  当然,还有一部分忠君之人,瞧出气氛不对,连忙跪下对卫芊道:“娘娘和陛下扶持多年,还请娘娘主持大局,迎陛下回宫。”
  这时候,几个皇子都信不过,谁主持大局都有篡位之嫌。还是卫芊这位和司徒昀相扶多年的皇贵妃更安全。当然,关键是这些人不晓得北方的那道预言,不然第一个防备的就是卫芊。
  梅尚书也跪下来:“请娘娘下旨,我等北上勤王。”
  “太子昨夜入宫,也如此说。不过……罢了,你等随本宫出城。”卫芊命人摆驾,率众前往城郊。
  大明宫出事,城中人心惶惶,卫芊这次出宫亦有安抚人心之意。
  虽然清扫街道,但两侧巷子里挤满人群。百姓不敢上前,但过了一会儿,有几个老人持鸠杖而来。跪在驾前给卫芊和太子请安。
  诸官本欲将他们请走,但被卫芊拦下:“心怀国事,又是耄耋长者,不可如此。”将几人请到跟前,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问及昨夜之事。
  卫芊道:“陛下北上塞外,命太子监国,本宫辅之。近几日来陛下龙体抱恙,有人持陛下诏书欲接管皇宫,将本宫和太子软禁。”
  几位耆老一听,顿时大惊。
  “幸得天佑,本宫和太子无碍。如今欲往郊外一行,命人北上请陛下归京。”
  “尔等尽可放心,陛下吉人天相,必然逢凶化吉。如今塞北已定,我朝四方臣服,坐拥九州,再无兵祸也。”
  听卫芊说完,民心一定。这些年司徒昀文功武治赢得民心,至少在长安城这边,民意向着卫芊和司徒昀。
  “我等恭祝陛下早日归程,恭祝娘娘千岁金安。”
  说完,卫芊摆驾去梧桐亭。背后有一大群百姓跟随,遥遥在坡底下等候。
  诸臣随卫芊站在梧桐亭,林黛玉等人已经等候多时。
  卫芊上前拉住林黛玉的手,笑指着亭子道:“当年本宫奉旨而入长安时,曾让人建造这座梧桐亭。此亭可观长安,远望骊山,更对着那边的桐柏亭。”
  桐柏亭,诸臣心中一沉。
  桐柏亭是思皇后身死之地。思皇后,又名卫子夫,乃汉朝武帝之继后。同样姓卫,同样有外戚在朝,同样是陛下下旨针对其和太子。
  众臣心神恍惚,仿佛看到曾经的历史。那位皇后自缢明志,而那位太子……
  戾太子当年多惨,史书中如何记载?
  司徒焘脸色难看,握紧拳头。
  “放心,你叫本宫一声母妃,本宫断然不会让你遭逢昔年戾太子之往事。”卫芊扭头:“本宫和太子无心谋反,陛下也非无情之人,想来此事只需说开即可。但若兴兵北上,恐怕引起陛下心中疑心,反而不美。”
  “而今太子避嫌,不可随意行动。但昨日有人入宫谋逆,背后必有人指示。”卫芊伸手轻轻一点:“诸皇子随太子避嫌,皆不可擅动。”命人将司徒杰等人看住。
  皇子党羽顿时大惊,旁边又有一群侍卫对卫芊的人举起刀兵。
  “怎么,诸位准备谋反不成?”卫芊指向骊山脚下的斗姥庙:“此地乃陛下仿照金陵斗姥庙而建。昔年陛下少时遇险,幸得斗姥庇佑逃过一劫。诸皇子便去斗姥庙给陛下祈福吧。”
  “文妃,你带后宫众人一并前去。杨开,你听文妃之言看守斗姥庙,保护诸位皇子安全。”不单单是二皇子和三皇子,淑妃的四皇子和卫芊的五皇子统统送到斗姥庙。
  “黛玉表妹,这些年你在斗姥庙修行。这几位皇子便请你好好照顾。”一口气将几位皇子统统监禁。
  保皇一党见状,心神一定。这时候哪位皇子都信不过,这位娘娘一口气压下来,只要等陛下归来,大局可定!
  “北上勤王,旁人去都不好。梅尚书,你去吧。”卫芊指着礼部尚书道:“你跟本宫一向不合,若圣旨真是陛下所下。看你前往,想必也不会怀疑你随本宫谋反。”
  卫芊又点了几人跟随梅尚书北行。让贾琏为首的其他人留守京城:“朝政不可荒废,尔等运行诸务,保四海之安。”
  一条条旨意传下去,诸臣脸色渐渐不对了。这位娘娘怎么有托孤之意。而且处理政事,不是她还在么?
  “张师德,你乃忠君之人,本宫不计较你这帝旨是真是假。但既然到了这一步,你便入宫接管大明宫吧。”
  反正文妃等人都去斗姥庙祈福,宫中无人。
  “你随贾琏等人监国。等他日陛下归来真假皆知。”卫芊随手拿出一杯酒,走上前几步到淑妃和梁少初边上。
  淑妃见卫芊拿酒,心中大惧。卫芊没搭理她,看向梁少初:“你是谁的人?”
  “若本宫没猜错,李大学士应该是三皇子的人?”
  李成一惊,扭头看向卫芊。旁边诸臣议论起来,不自觉看向旁边被压着的三皇子。
  “你胡说!”三皇子满脸通红,自然不肯认下这件事。如果这件事认下,回头父皇回来不生撕了自己?
  “哼!你也别往别人身上甩。”梁少初心中一动,大笑道:“青天已死黄天当立,你和司徒老贼灭我神教,如今我便败坏你们江山。不怕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我安排的!我前去诬告你二人谋反,想必如今司徒老贼已经将你弟弟和长公主给杀了!”
  “通元教叛逆?”贾琏霍然起身,仗剑就要将他砍死。
  “罢了,留着他。回头让司徒昀来处置。”卫芊直呼其名,重新走回梧桐亭。遥望桐柏亭外苍松岁柏,举起酒杯:“思皇后在此孤寂多年,好歹你我总算一家人,本宫这便来陪你。”说罢,一口饮尽。
  “母妃!”顿时,元嘉等人上前,不过为时已晚。卫芊饮了鸩酒,将酒杯随便一抛,对北而叹:“三十年相敬如宾,不敌青囊一言书。如此一来,你我恩怨两清!”
  
    
    第204章 奔丧

  毒酒下肚,但卫芊仍保留几分神智,让诸臣稍安勿躁:“怕什么,这次谋逆大罪总归要有人来顶。”
  “这道旨意的确是司徒昀手笔,我命宫人反抗,恐怕那人心中不顺畅。又压了几个皇子去斗姥庙,想必他心中更忌讳。母强而子嗣弱,他岂能安心?听说他在北边还得到什么预言?与其日后反目,不如本宫抽身离去,也好保全自身清白。”
  梅尚书一听,哑然无语。没错,卫芊这次行动,于情于理都干涉朝政太过,哪怕是冤枉的,就凭这次抗旨不尊,和张师德动兵,也有大罪过。就算司徒昀不对她惩戒,那么参与宫变的人难以讨好。
  太子一脸悲戚,卫芊此举相当于帮他扛下,将昨日宫乱之事压在自己一人身上,保全太子名誉。只要太子躲在斗姥庙,在文妃以及杨开的保护下自然而然可以等到司徒昀回来,父子当面交谈。
  卫芊是真正笃信司徒昀无事之人。
  卫芊吩咐左右:“我死之后停灵梅楼。七日之后,香出灵柩,肉身不腐,此乃天证我清白!”
  “我死之后不入皇陵。尔等在桐柏亭为我建一衣冠冢,尸骸送入金陵南山,葬于斗姥庙旁。司徒昀那家伙福大命大,绝对死不了。要是来什么悔意,想要给我死后追封,一概不受。”
  又细细安排一阵,毒性蔓延,生息渐消。
  诸臣大悲,不知是谁一声大喊:“皇贵妃去了!”
  坡下百姓听上面乱嗡嗡的,不知再折腾什么。紧接着听到上方传来消息,顿时激起民愤,不少人冲向梧桐亭。
  但被侍卫们阻拦,只依稀看到宫人们将卫芊收入辇车,送回宫中。
  幽冥龙庭,高祖皇帝坐在龙椅山,旁边有一位地仙级别的判官做客。
  “张判,而今她已身死,了断因果。你也该回去了吧?”
  “我来此喝茶,和这位娘娘何干?”张判是冥君座下属神,奉冥君之命不容任何人干涉阳世。若阴间能长久干涉阳世,那么谁才是阳间皇帝?从司徒昀重病开始,高祖皇帝就被牵绊在宫中,眼睁睁看司徒昀斩断卫芊和司徒家的因果。
  这道因果斩断,新大陆的南秦再也不能借来气运,几百年后司徒家江山覆灭之时,恐怕不好回旋。
  见事已至此,高祖皇帝索性思考下一步行动。反正换代还有几百年,一切还没开始,还有转机。
  太虚幻境,警幻仙子抿着唇,站在水畔俯览红尘世界。随着因果斩断,卫芊道行大兴,只是分神锁在尸骸,还不能回返本体。
  卫芊假借清修祈福的名义,本尊站在新大陆的女娲庙前,遥遥望着天际:“你若不要脸,别管我心狠。”
  警幻仙子不动,卫芊也不动。
  至于神州那边,司徒昀一开始不肯喝药,最后颐和长公主受不了,强灌下去,勉强让他恢复精神。
  清醒点后,司徒昀隐约觉得不妙,回忆自己病重所为,神色大变。顾不得被撵到大西山脚下的胡人,匆匆摆驾回宫。路上碰到梅尚书等人勤王。
  惊闻长安大变,众人日夜兼程,至长安时忽见大雪纷飞,落满长安。城中各处梅花盛开,清香扑鼻。而更浓郁的香气从宫中而来。
  卫英绷着脸,颐和长公主一脸担忧看着丈夫。一路上卫英几次发作,差点没跟司徒昀大打出手。
  几人入宫,只见素雪皑皑,太掖池上的梅楼被冰雪冻住,在悬空阁楼下出现层层冰阶。
  “娘娘饮酒后,被送回梅楼停灵。当夜便有大雪降下,宫中梅花齐齐绽放。紧接着三日后,花香飘满全城,引起满城梅花皆开。”宫人低声给司徒昀禀报,司徒昀跨步走入梅楼。
  除却几个女官外再无人守灵。
  “文妃和元嘉她们呢?”
  “娘娘走之前将所有人拘束在斗姥庙,等陛下归来之后发落。”
  所以,梅楼只有红椿等人带着女官们主持打理。有时候,王熙凤和林黛玉会过来帮忙。还有那些誉女官们,在宫外给卫芊磕头。
  颐和长公主听罢,吩咐人:“来人,开棺。”
  旁边众人一惊,颐和长公主看向司徒昀:“嫂子当日既然那么说,皇兄应该不介意吧?”
  司徒昀没说话,长公主命人开棺,司徒昀忍不住望去。
  一如曾经,女子静静躺在里面,不曾有一点变化。唯一变的,便是香气靡靡,从灵柩飘满梅楼。司徒昀走上前,扶着灵柩,下意识伸手去碰。
  突然,旁边一只手将他打开。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