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骊仙-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英小小年纪立下大功,又有长公主为妻,宫中姐姐照拂,前程不可限量。当然有人嫉妒。
  太子听群臣议论,各种封号落在面前难以抉择。
  这时有宫人禀报:“宁妃娘娘有言,三军将士齐心大破胡戎,此乃先贤庇护之功也。娘娘已经派人去祭祀武庙,请太子殿下和诸臣随行。”
  祭祀武庙诸贤?
  诸臣一听,连忙请太子移驾武成王庙。
  司徒一朝崇尚唐制,有文武双庙。文庙祭祀文宣王,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武庙祭祀武成王,周国开国元勋姜太公,兵家鼻祖。
  文武庙分四等,圣王,亚圣,十哲,七十二贤。
  文尊孔圣,孟子亚圣。武尊太公,张良配祀。其他十哲皆是历代名人。在卫芊前世著名的关二爷,于武庙中仅仅排在七十二子后面,不入十哲之列。
  诸臣浩浩荡荡来到武庙,卫芊早已备下香烛祭祀。文武双王乃朝廷中祀,卫芊和太子皆有资格前来。
  等太子到场,卫芊让太子主持祭祀,自己在旁相陪,顺带给长平侯卫青加了一份祭祀。
  这举动被诸臣看在眼中,顿时恍然。是啊,同名同姓,这位娘娘当然倾向于这位卫家的前辈。
  祭祀完毕,有好事之人揣摩卫芊心思,上书太子:“卫伯颇有先祖之英才,当以长平为号,承先祖之德行。”
  贾雨村擅长钻营,也琢磨着卫芊心思。“冠军侯英年早逝,想来娘娘断不会让自家弟弟用冠军二字。”
  “取长平封号可攀附先贤,对卫家名望有利。”贾雨村思罢,同样上书,不过他求得并非“长平”二字。 “烈侯。有功安民,秉德尊业。卫伯身份尊贵,昭烈明德,当以烈为号。”
  奏折传到宫里,太子思量不定前去找卫芊。
  此时二皇子正在卫芊处请安。
  贾元春病逝,二皇子亲近卫芊,时常来卫芊处请安。而卫芊看他年纪小,便命人在宫中照拂二皇子,没让他在皇子所被人欺负。
  太子过来,也不理二皇子,躬身道:“诸臣为卫伯挑选封号,儿臣难以抉择,请母妃过目。”
  卫芊看诸臣所选封号,除却“忠安”“长平”“冠军”“定北”“安戎”“卫”“烈”之外还有各种奇葩,比如“宁成”“颐勇”等。
  “这些封号,你们都是怎么想的。”卫芊无语。后面那几个明显根据卫芊和颐和公主来,有讥讽卫英靠女人上位的意思。
  “单字就算了,单字且贵,目前不可给他。”卫芊划去两个单字,又指着后面宁成那些封号:“这些烂七八糟的封号都去了。”
  挑挑拣拣,卫芊保留“忠安”“长平”“定北”三个封号。
  “你拿这三个封号禀报陛下,免得陛下觉得本宫一口定下,让他没了乐趣。”
  卫芊命太子和二皇子离去。太子二人离开清汜殿,太子忽然问:“弟弟这些天经常往宁母妃这边来?”
  “宁姨弟弟多有照顾,来此请安此乃孝道。”
  “孝道?”太子似笑非笑,赞叹道:“好一个孝道,就是不知贾妃娘娘得知后是何表情?”
  二皇子不明所以,看向太子:“太子殿下所言何意?”
  “没什么。”太子站在树荫底下,神色阴沉,幽幽道:“弟弟可知道当年贾妃娘娘是怎么死的?”
  不等二皇子反应,太子甩袖离去,抱着奏折前去禀报自家老爹。
  司徒昀得到消息后早早给卫英选定封号。
  “此等大功,除却冠军二字外还用想吗!”
  
    
    第186章 大薧

  芳庙,成宗所立之庙,仿文武双庙,祀武帝一朝众女杰。以后土为尊,配祀四妃十尚书。后景宗重立后土庙,撤后土神位,以梅妃进芳庙主位,称“xxxx”(古书中字迹模糊,应为其谥号)。添平阳、东x(此处字迹模糊,应指成宗之姐,东阳长公主。)两长公主配祀。
  四妃者,兰妃成文贵妃,竹妃陵光县主古蓁蓁,菊妃医仙杜悠,取小梅妃李氏替梅妃之位。
  十尚书不改,以凤藻宫尚书为首(后天花案事发,削其名号,从芳庙撤出)。
  ————《长安县志·古庙篇》
  “冠军侯!”
  “长平侯!”
  卫芊和司徒昀态度不一,两人各执一词,卫芊说什么都不肯给自家弟弟用“冠军”二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若非了解司徒昀没恶意,卫芊都怀疑这是故意坑自家弟弟。
  “霍将军英年早逝,本宫可不希望弟弟也这样。”
  卫芊不松口,司徒昀同样不松口。“长平侯历代多少人,这冠军侯可只有一位。”
  “那就让这位冠军侯继续独冠下去。”
  “我欲比肩汉武,手底下必须来一位冠军侯。”
  “找其他人去。再说汉武座下有长平侯,你怎么不从这来?”
  “长平侯还有旁人,但冠军侯只有一位,这才是真正的殊荣。”
  “免了,要不起。”
  二人一天三封信,彼此争执不休。
  起居郎在旁记录二人言行,心中嘀咕:这哪里是争吵,分明是秀恩爱啊。
  卫芊几乎没跟司徒昀红过脸,这次为自家弟弟说什么都不肯听司徒昀的。司徒昀倍感新鲜,借着书信跟她斗嘴,顺带讨论卫英封号和太子选妃。
  这日,颐和长公主入宫打探,大致上其他人的赏赐都已下来,唯独他们夫妻俩没任何表示。
  在宫中来回看看:“这两日不见老二过来?”
  “二皇子这几日忙着读书,不曾来请安。”卫芊不在意此事:“说,你的来意?平白无事,来本宫作甚?”
  “妹妹想问问嫂子,关于我和夫君的封号怎么还没动静?”
  卫芊正看司徒昀送来的书信,听颐和之言,笑道:“陛下的意思给你长公主封号之前增加‘安国’二字。”
  安国定邦,殊荣无上。
  颐和心中一喜。如今卫芊提倡女官制,那些女官们名留青史,她心中同样有念头,难不成自己这位长公主还不如他们?
  “看你高兴的!安国有什么好?”卫芊不屑道:“本宫当初给你挑的名字可是平阳。”
  平阳是地名,是很多长公主通用的名号。不过配上卫芊给卫英选的长平,这是多好的寓意?
  颐和听了心思微动,犹豫不决。
  “这次听本宫的,本宫还就跟他较上劲了。”卫芊随后找来太子,拿八副画像让他挑。“我跟你父皇吵了几天,除却英儿跟你姑姑的封号外,就为你的亲事。你相看着,觉得谁更合适?”
  少年闹了个大红脸,拱手道:“这事母妃做主即可。”
  “瞧瞧,这小子还害羞了。”颐和长公主笑吟吟说:“这是你终身大事,又关乎国体,当然过问你的意思。”
  太子闻言,默默打量卫芊送上的八幅画像。这是卫芊找人刻意画的人头像,和真人极为肖像。而且旁边还有一行行小字说明身份。
  太子忽然神色一动,卫芊挑选的这些人几乎都不是开国之初的勋贵,反而是清流居多。
  太子态度迟疑:“这是您和父皇的意思?”
  卫芊淡淡一笑,没说话。
  颐和长公主正要开口,被卫芊拦下,静静看太子选择。
  太子回想这些日子卫芊在宫中召见诰命们的行动,心中一突,隐约明白卫芊和司徒昀的意思。
  四王八公名存实亡,如今四王一脉除却北静王外其他三王人丁不兴,未来过继皇子已成定局。八公之家都失去国公之位,代代削去。
  如今贾府只剩下侯爵,这还是司徒昀给贾赦的优待。其他国公家又能剩下几分?
  卫芊二人明里暗里压制这些老牌家族给新兴世家让位。太子选择太子妃除却自身品行和太子爱好外,更重要就是世家和其背后的身份。
  卫芊最厌恶清流人士。这些人成天指着她指手画脚,以梅家人为最。
  但卫芊不得不承认,朝廷里面需要这种人来制衡。如果都剩下贾雨村那种擅长钻营的人,卫芊反而不放心。
  太子思来想去,选择一位李家姑娘。李家¤╭⌒╮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出过一位状元和两位探花,如今李家老爷在太学为官。
  “地位有点低,但回头可以进行进位。”卫芊扫了一眼,她和司徒昀都不在意官职,更在意潜在民望和清白家世。
  见太子决定,卫芊又让太子挑了两个人:“赶早不如赶巧,如今顺带帮你东宫多添几个人。”
  又让太子选了二个心仪之人,卫芊让红椿记下给司徒昀和陈太后送去。
  司徒昀远在南边,消息知道的晚。太后第一时间得知,面带笑容:“好好……你办事哀家放心,等太子大婚,哀家就真正心愿了了。”
  卫芊抬首看太后,这几年太后常年病痛缠身,就算请令兰医治也不见好。
  令兰暗中跟卫芊说过,人寿天年难以更易,恐怕太后寿数不多。
  “想要赶在太后大丧之前给太子完婚,不知能不能办到?”这不单单是她的准备,司徒昀那边也必须早早平乱才行。
  太后和卫芊挑了日子找各家女儿入宫。
  司徒昀接到宫中消息,心头越发忧虑。
  卫英那件事还可看做二人情趣,但是卫芊暗中说太后命数不久,想要早日给太子晚婚的打算,让司徒昀琢磨不定。
  “来人,升驾!”南边战局大势碾压,司徒昀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应该让下面人自己操持,自己选个时间早点回京?
  正因此念一起,才有后来三征之言。
  司徒昀在一月之后准备妥当,大军包围金陵府,通元教危局已定,司徒昀甩手掌柜摆驾回京。
  这一个月太后偶然风寒,根本起不来,所以相看各家女儿的打算一拖再拖,直到司徒昀归来后太后才勉强好些,在司徒昀和卫芊的搀扶下来御花园见各家女儿。
  这样貌自不用说,各家挑选的女儿都是一等一的上佳贵女。一个个谈吐如兰,腹生锦绣。
  司徒昀和太后商议,选太子心头的那位李氏为太子妃,顺带又把太子当初看中的另外两人外加卫芊挑选的两个女官一并划入东宫。
  但就在众人大张旗鼓准备加快速度操持喜事时,最终仍未赶上太后天寿。
  这日,宁寿宫来讯。太后于睡梦中薧了。
  得,这下子别说婚事,卫芊立马撤去宫中一应红带,换上素缟,全国举丧。
  这一下赶不上婚事,太子的婚事就又要往后推三年。如果这三年间发生意外,那就更麻烦了。
  
    
    第187章 苦逼的太子

  太后停灵于金殿。
  卫芊站在殿中,听外面哭喊声,上前摸着灵柩心中复杂。
  又一位长辈离去,身边走走留留,最后只剩自己一人。
  母亲虽然假死遁于海外,但未来怕也难逃一死。弟弟和弟妹虽然年纪小,但修道之人百年眨眼而过,届时陪伴自己的又有几人?
  “大道茫茫,孤身独行,这就是修道之疾。”卫芊身着素服,闭目凝思,调节心绪。
  突然,红椿匆匆过来:“娘娘,陈妃娘娘到了。”
  太后停灵,司徒昀、太子以及卫芊轮流守灵,此外诸妃也轮班上阵。
  “下轮不是文妃和二皇子?”卫芊扭头斜视,红椿同样一身白服,披着长发,头戴白花。
  “陈妃娘娘抱三皇子想要多送老太后一程。”
  卫芊若有所思:“罢了,既然他们要来,就让他们来,毕竟人世最后一遭。再说,娘娘生前照拂陈家,陈家人怎么也该表示下。”
  卫芊命人放陈妃进来,陈妃抱着三皇子哭灵。
  小陈妃并非三皇子生母,是陈梦雨病逝后另外入宫的一位陈家女儿。她入宫后不曾受到任何刁难,一直被太后保护,这哭声真心实意。除却为太后外,也是为自己和陈家前路而悲哀。
  没有太后,陈家势衰,怎么跟其他后族抗衡?
  王皇后的母族这些年有王铮撑场子,有太子照拂,渐渐在朝堂中占据话语权。
  卫府有颐和长公主和宁淑妃帮衬,长平侯亦是功勋卓著的武将,这两家兴盛得皇帝喜爱,哪里有陈家的地方?
  自从陈家帮司徒昀压服吴家后,陈家的价值失去大半,司徒昀虽然没有过河拆桥,但也没让陈家人占据太多官位。大多是养老赋闲的位置,清净富贵而无实权。
  卫芊出殿,见二皇子素缟而来。
  二皇子被太子挑拨,回头询问宫中老人。贾元春宫中那些人自不会说卫芊多少好话。而且清汜殿屹立不倒,很多人都怀疑是卫芊当初动手脚。这种怀疑延续数百年,直到后世翻出史书天花案后才真正洗白。
  众人这一说,二皇子心中疑虑,跟卫芊关系渐行渐远。
  两人点头示意,二皇子进入守灵,卫芊带两个宫女来到宁寿宫。
  司徒昀下朝后来太后宫中静坐,追念自己生母陈氏。
  陈妃在宫中诸妃环伺的恶劣环境将皇上养大。母子二人艰难扶持,最终走上巅峰。后来又一起扶持抵抗太上皇和甄妃的压力。
  母子之间感情深厚,鲜少闹红脸。
  卫芊过来,见司徒昀一脸憔悴,低声劝他保重身体,然后问:“娘娘的谥号可下来?”
  “庄仁慈恭皇后。”
  庄仁是其封号,慈是司徒昀所予,恭皇后指的是侍奉太上皇,是正经得太庙祭祀的皇后。
  “幸好朕的帝陵差不多建好,回头让母后先入皇陵。”顿了下,司徒昀对卫芊解释:“毕竟父皇那边没人。”
  太上皇假死,目前在外修行。他的皇陵中空无一人,只有几个妃嫔入葬。
  卫芊点头表示明白:“那边冷清,还是在陛下这边,也让日后全母子情谊。”太后下葬,无非随夫随子两种路,真正独立在外的太后陵不多。
  司徒昀的皇陵边上有皇后和贵妃,如今太后又去,想想就知道未来阴间肯定很热闹。
  太后国丧折腾许久,南边战事因此事拖延给通元教喘息之机。久攻金陵城不下,反而让其夺回几个重镇。
  对此,司徒昀没怎么发作,想起那些高人们昔年判词:“果然十年南征方是天意?”
  略略训斥一番,司徒昀准备第三次南征。
  日子一天天过,太后娘娘这一走,陈家没落,但司徒昀念着一份情,太后入葬一年后,反而将陈家诸人升位。
  陈家多了两个承恩公,而陈妃被司徒昀提升到德妃之位,三皇子待遇跟着提升,直接被司徒昀点了未来郡王之位。
  明眼人都明白,这是司徒昀念在母后保全陈家的方式。只要陈家不作死,未来有一位郡王和一位正妃照顾,荣华不衰。
  而陈妃这一变动,连带后宫局势跟着变化。
  文妃从昭仪提升到淑妃,而卫芊则从淑妃被提到惠妃。
  卫芊和司徒昀坐在宫中盖章写诏,卫芊失笑:“贵惠淑德乃本朝四位正妃排位。妾身从德妃到淑妃,从淑妃到惠妃,离最终目标的贵妃只差一步。怎么,陛下真准备让妾身一步步走完四妃?”
  “怎么,这也算是创纪录吧?”一年之后,二人伤痛少了许多,司徒昀温和一笑:“毕竟你没办法封后,一步步走过四妃,算是朕对你的补偿。”
  卫芊统治六宫的格局不变,也没办法变。地位稳固且贤德不失,后面更牵扯一群朝臣乃至东宫的利益。
  东宫和卫芊绑定太死,根本不给其他人出头的可能。
  “那么九嫔,陛下属意谁上位?”卫芊列了几个名字,圈住薛宝钗:“薛妃如何?”
  “薛妃?”司徒昀想起自家母后对薛妃的厌恶,想了想,只给充媛之位。
  “母后一直以来都不喜薛妃,如今让她做个充媛,算是跟朕一场的情谊。”司徒昀想了想,又道:“当初你以充媛身份入宫,如今她坐在这位置上,就让她待一辈子吧。”
  卫芊愣了一下,听不出司徒昀话中意思到底是偏向谁。
  司徒昀想起自己曾为薛妃顶撞生母,心中懊悔。而卫芊一向得自家母亲眷顾,所以他的行为是对自家母后的追思。
  薛宝钗这辈子最高的位分不过是卫芊入宫最低的位分,借此宽慰自家母后先灵。
  接着,又将后面诸妃的位分一一前进两名,再从一位婕妤中选了一人成为充容娘娘。
  至此,四妃占三,九嫔齐全,七婕妤,十一才人,二十宝林,这就是司徒昀的后宫了。
  先后赶上太上皇和太后的丧事,司徒昀的后宫并没多少人。
  直系守孝三年,但一年之后宫中已经不禁房事。而太子婚嫁也重新提上日程,选定在两年之后的黄道吉日。
  这次有时间了,众人准备慢慢进行,好好安排出孝之后的大喜事。
  宫中封妃进位低调进行,礼部进行太子妃大典的各种安排。
  结果……结果在两个月后未来的太子妃死了。
  没错,死了!
  偶感风寒,直接病逝。
  卫芊亲自出宫探望,没有任何外人干涉的痕迹,仅仅是天灾人祸,无可奈何。
  太子妃病逝,太子心中憋屈,三媒六聘过程进行一半,进不进退不退,他成为天底下最尊贵的“鳏夫”。
  气的太子在东宫憋了几日不见外人。
  卫芊打探消息,摇头苦笑:“当年想要赶在老太后之前操持婚事,怕的就是这一步。”
  嫡孙守孝三年,这三年间能够发生的事太多了。真有个好歹意外,后面的事都被阻拦。
  卫芊抬头,忽然看到旁边一位女官。这位女官姓李,说来跟太子妃同姓。原本卫芊见其身居贵气,加上喜吟梅作诗,于是卫芊将她带在身边侍奉。
  如今一看,她头顶青云生出紫气,隐现凤凰展翅之象,心中若有所悟。
  恐怕,那位太子妃是为王前车,不过是给正主开道。自己这边的女官才是真正的太子妃人选。
  思量后,卫芊吩咐李妃雅:“太子这两日心情不好,你去库房拿些果品给他送去。”
  这一见,姻缘定下,太子妃大典继续进行。
  而卫芊则悄然来到蓬莱洲玉龟台,将当年封印的蛟龙招出,命人送出宫带入新大陆封神。
  
    
    第188章 龙王

  南岛诸国如明珠般散落在南海,据说曾经在南海之上有一个强大的王国。他们的船只横行南海,无人匹敌。但是在某一次大海潮中王国消失无踪。有人说,南秦帝国就是这个王国的后裔。在南秦人描述中,这个王国是三座合在一起的岛屿,按照南秦人的信仰称呼为“天地人”三岛。
  然而,根据科学家考证,在南洋水底并未发现这个王国所立足的岛屿。因此,关于南秦人的说法有失真之处,关于南秦人所言的其他来历同样被科学家所质疑。
  不过,这个王国和其他岛国交流,在各个岛国历史上的确有着存在痕迹,虽然未曾记录名讳,但这个岛国的存在加强各岛之间的交流,为南洋联邦的出现埋下火种。
  ————《南海图鉴之传说中的岛屿》
  特特里河,新大陆唯一且蔓延整个大陆的水系。
  因为其支系众多,所以有众多水神在此栖息。按照诸神预测,一位统治特特里河的河神足以获取不逊色三大神王的权限。
  不,现在是四位。
  北方大地神王虽然实力弱小,但比起其他真神们绝不逊色,属于仅次三大神王的第一阶梯。
  这天,一条巨大的黑龙出现在特特里河。
  庞大龙躯在特特里河北部翻滚,浪花掀动,鱼虾上岸,秦城渔民们一个个吓得心惊胆战,小船在河中打转。
  “龙!是龙!”
  渔民们跪在船头膜拜,华夏文明的传承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恐惧。
  “吾乃龙王,诸河之主。”龙威压制生灵,龙吟之声震慑水族,一片金色光辉慢慢在卫芊所掌控的领域,将河道水元吸收,在黑龙头顶凝聚一枚符诏。
  封神符诏,龙王宝敕。
  不多时,符诏凝聚水道图真正成型,被黑龙吞入口中,头顶浮现一尊王冠,执掌特特里河北方水域。
  水域和蛟龙呼应,龙神本能感觉到自己正进行一场蜕变。
  蛟龙化真龙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蛟龙兴洪。当日在神州,玄筠和卫芊姐妹俩曾亲自诛杀一条黑蛟。蛟龙兴洪意味着造孽,业力滔天,会被各种修道之人清算。
  另一种,就是寻得真龙遗蜕或者得到真龙符诏,从水神开始积累龙气,借助行云布雨而蜕变为真龙。
  蛟龙当日在太湖作神,就是想要走这条路,成为太湖水神。太湖是四渎五湖之一,神州古老水系。在此封神,仅次于四渎龙君的地位,妥妥的地仙之尊。
  如今被卫芊降服,先是在大明宫淬炼龙气,如今又在特特里河封神。要知道这条特特里河远胜太湖,媲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在此封神别说地仙,就连天仙他都敢野望。
  察觉体内龙珠成型,蛟龙之身精神抖擞。
  一甩尾巴,众多鱼虾落在船上,赐予渔民。然后黑龙飞入河底建立龙宫。
  全新水神的出现,特特里河其他地方的水神们统统有感。这是一位强大的水神,足以和真神媲美的传奇异兽。
  见蛟龙盘踞在河底进行蜕变,卫芊微微一笑,取来冥君赐下的龙珠帮他快速转化龙王之身,蜕变为地仙级别的真龙。
  而岸上,秦传来人王宫命令,在河边建立龙王庙,表明此龙来历。
  “神佑华夏,此龙乃女娲娘娘座下使者,奉命庇护我炎黄子民执掌新大陆水道。”
  水中龙王,司掌船只、航道、渔业、水族、洪水等神职。
  在这种宣传下秦民们对这位龙王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岸边龙王庙香火鼎盛,短短七日让蛟龙蜕变为龙王,万神殿中又多一尊真神宝座。不过和卫芊习惯类似,这位龙王以龙首人身的面目出现,和大多数真神的人身不同。
  被异神讥笑为蛮夷的同时,这位龙神也在嘲笑这些异神的愚蠢。
  “这些垃圾对香火之力居然直接吸收?”敖明瞧着这些被信仰影响的神灵。为什么真神大多是人身?因为他们学习凡人的文明,无形中被凡人的信仰所影响,丢失自己的本心。
  “这些人怎么可能登临天仙之位?”
  敖明学习龙神以“敖”为姓氏,他虽然封神,但以神印敕命封神,自身本源仍然是龙,下一步目标是天龙。蛟龙入水化真龙,真龙御空变天龙。
  “所以说,这些异神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苍阳子和瘟君坐在他旁边。这两人占据新大陆信仰,以医神和农神的面目登临真神之位,和敖明同属卫芊嫡系。
  三人坐在万神殿中打量那些异神们,不时谈论后土一系下一步的行动。
  “南秦大迁移进入尾声,等三元岛彻底搬空,就该龙王你进行水道大战了。”
  从水道掌控全大陆的枢纽,攻击拉罗王国。
  一月之后,三元岛外,一艘巨大的龙船浮沉在近海。
  王子腾玩着铁核桃:“这是最后一批。”王子腾死后被冥君收入鬼神,后来卫芊设法重塑肉身,略略干涉幽冥法则让他帮助贾玫管理南秦事务。
  毕竟贾玫和刘士廉等人不熟,还是需要一个熟悉的人在。
  算来算去,也就王子腾和贾玫认识。
  卫芊为自己母亲花大力气让王子腾还阳,在冥君处还吃了不少数落。
  王子腾还阳后负责兵部,管理南秦大军,在他和贾玫的操持下三元岛岛民尽数转入新大陆。比卫芊当初预计的十年要早。
  旁边亲兵附议:“大人,一切准备妥当,可以走了。”
  “下令,开船。”王子腾下令,龙船航行,一艘艘木船跟着龙船开向新大陆。
  他离开后,一条蛟龙在水中浮起。不用说,这是卫芊招来的太湖蛟龙敖明,龙头站着玄筠。
  玄筠看三岛无人,举起卫芊交给她的山河社稷图一裹,三岛投入图中化作三片光辉。
  “龙王,交给你了。”
  敖明掌控喷出龙珠,在这片海域掀动海浪。当外人前来探查时,便可借海浪作为借口,说三元岛沉入海中,避免神州那边的疑惑。
  然后,玄筠乘龙而起,随蛟龙一同回到新大陆。
  卫芊在新大陆封神,虽然快速获取地仙之力,但因为地母神的缺陷而不能随意离开。只能托玄筠代她出手,将三元岛收走。
  降临秦城,敖明回返水道,玄筠至人王宫。
  如今人王宫已有贾玫入驻,以南秦国主的身份帮卫芊管理国务。因为她的行动,宫中渐渐有风言风语。“国主是女人”的消息在高层耳畔流传。
  刘士廉和王子腾知根知底,睁一眼闭一眼,推动谣言的流传,一点点让国民接受。古蓁蓁更了解一切,完全不在意这种传言。其他人见他们沉得住气也没多想。
  而普通南秦国民更无所谓国主的男女。南秦除却三元岛的岛民外还有彭桑国岛民。
  彭桑国,前唐之时流落海外的神州人,一向以女王为尊。而南海中女王做主的风气很广泛。在南秦征服外界时也逐渐受到外界风气影响,不在意国主的男女性别,只要能带领南秦走向昌盛即可。目前陶萍率岛民在新大陆发展,于南秦占据高位。
  地母神卫芊和自家母亲在宫中聊天。
  聊着聊着便说到陈太后。
  贾玫感叹人世悲欢,卫芊心中不好受。她曾请师叔帮自家母亲检查过,自家母亲这辈子都难修行。
  贾玫对此看得很开,帮自家女儿建立这份南秦基业,自己当几年女王玩玩,回头凭借这份功德,下幽冥之后在鬼国生活。待遇地位比卫延还强呢!
  玄筠持图回来,卫芊连忙将她迎入宫中。
  贾玫和玄筠见过:“你们姐妹聊,今天国事还没完成。”
  贾玫离去,玄筠将社稷图还给卫芊:“你这样太不方便,本尊关在宫中,化身拘在新大陆,日后如何行动?”
  “所以我准备第三法身。”卫芊拿出一颗宝珠。这是渺渺真人当初送他的灵龟元珠。
  元珠蕴含灵气,卫芊请玄筠给她护法,二人来新骊山。
  骊山之巅张开社稷图,三岛悬浮于上空,道道霞光弥漫天际。
  一抛元珠,元珠飞出一只巨龟精魄咬住三岛,将三岛托在自己背上。
  卫芊念诵咒法,虚空中北斗七星一一显现。七星高照,星光无量。
  紧接着,她一跺脚,骊山四方喷吐地气。龙蛇是地母的象征,一条条龙蛇缠住巨龟,和天空中星辰融合。
  卫芊站在山巅手中掐出一道道符篆打入巨龟和龙蛇体内。过了大概一个时辰,双手一拍,卫芊引动神雷:“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天穹金雷炸响,共计四九之数淬炼巨龟、龙蛇。
  最终龙蛇和巨龟融入三岛,空中巨大黑影慢慢缩小,变成一面金盘飞入卫芊手中。
  “三元定仙盘。”卫芊取名后将金盘递给玄筠:“师姐,你看如何?”
  玄筠接过来一看,金盘底部有一只巨鳌驮负金盘,正面有三道神文,曰“天、地、人”。边缘有天干地支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