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骊仙-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芊脖颈上一道金链闪过,她和司徒昀合计后刻意把金锁戴在脖颈上。
  看到链子,又听卫芊哀言,太上皇内火攻心,不住晃了两下。
  旁边司徒昀在太上皇拿剑之时呆了呆。接着反应过来,趁机大哭:“今日父皇对孩儿妃子下手,他日岂非要亲手杀死孩儿给五哥让位?”
  噹——
  宝剑掉在地上,太上皇一下没忍住,口喷鲜血:“噗——”
  卫芊赶忙起身将他扶住,司徒昀召唤太医。这对帝妃见好就收,表明态度后命人照顾太上皇,自己二人回返永福宫。
  “这次难为你了。”回到永福宫,司徒昀长舒口气。刚刚虽然是演戏,但也把自己心中不满宣泄。
  在一位实权太上皇面前,司徒昀地位很尴尬。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
  皇帝驾崩还有“继任者三年不改父制”的说法。更别说太上皇还在,又不是被软禁关押,司徒昀每天需要小心翼翼捧着这位。
  “妾身倒没什么。只是这次破戒,胡乱议论国事……”卫芊咬咬牙,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按照规矩,还请陛下削去妃位,以儆效尤。”
  “不用。你所做无非是为了我们这一系。”司徒昀道:“皇后成天巴着太上皇,吴贵妃依仗母族老相国,是权贵代表。前两天老相国还将朕的旨意给驳了。哼……”司徒昀脸色不好看,正因此,吴贵妃最近一段时间受到冷落。
  卫芊低着头,装作没听到司徒昀的话。
  司徒昀一想,也不愿意在卫芊面前继续提及前朝的事情。
  安抚卫芊道:“唯独你们姐妹俩站在朕这边,贾府也出力不小。”
  两天前吴国老给他脸色看,贾琏出列帮他说话,斥责吴国老目无王法,虽然后来被司徒昀关禁闭,但心中对贾琏这种敢于直面权贵的年轻人很赞赏。
  想要搬到朝里面那些老顽固,就需要这些年轻人的力量。
  唯有这些人才会跟他站在一起,司徒昀想要独揽大权,而这些人也需要更高一等的官位。
  “贤妃给朕生儿育女,你尽心尽力侍奉母后,朕心中都明白。”司徒昀目中寒光一闪,又换做笑脸:“夜深了,早些歇息,明天还要操持立储的事情。”
  卫芊点头,吩咐人打水梳洗,二人准备歇息。
  因为卫芊这边有安神香料,所以司徒昀一夜无梦,好好睡了一个大觉。
  但太上皇一夜无眠,辗转反侧思考自己的立场。
  退位之后,太上皇明显不再怎么操心。除却兵权和一些主要官位不肯让出来外,任由司徒昀随便折腾。当然,几十年的习惯改不了,仍时常命人将朝中情况禀报,时不时指手画脚一下,彰显存在感。
  而且退位之后太上皇换上慈父面孔,加上废太子死后太上皇心中反思父爱澎湃,对其他几个儿子成天赏赐,当年宫乱既往不咎。
  在外人眼中无疑是他释放的信号。更别说司徒昀了,心里压力更大,生怕哪天自己被废黜。
  当然,现在有儿子就不同了。儿子在,只要立储,就算被废黜,也轮不到这些兄弟。
  “这几个小子都不是省心的主,毕竟天家无亲情啊!”反思自己近日所为,太上皇自语:“的确是太纵容这些小子。本以为他们会老老实实收手,没想到居然还敢对龙嗣下手。”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上皇也很惊讶。也彻底警惕起来,卫芊的话说的没错。今天能够对皇子下手,明日再狠狠心,自己恐怕都要无故病逝。?
  “毒杀朕,再推给昀儿来一场拨乱反正……”太上皇目前还没有易帝系的念头,心一狠,昔年作皇帝的习性再度浮现。
  “看来也只能再打压制衡一下了。”
  直接起来,奋笔直书,将明日准备的东西一一备下……
  第二天,司徒昀醒来,只见卫芊正收拾屋子,命人准备汤药补品:“怎么,惊扰陛下了?”
  “没事。”司徒昀坐在床边,问到一阵药味,便问:“这药是?”
  “给太上皇熬制的补药,顺带还有给几位姐姐养身子的药。”卫芊忽然想到一件事,歉然说:“陛下不会怪妾身多事吧?这些汤药可以先让太医进行检查。”顿了顿,忧虑道:“妾身实在不放心宫中那些人。尤其是皇子和公主们,这段时间必须小心谨慎。”
  司徒昀一惊,起身沉吟:“没错,太子必须保全,这是未来和太上皇谈判的筹码。”复又对卫芊道:“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有劳你一位妃嫔亲自熬药……”司徒昀大受感动,上前就要抓卫芊的手。
  卫芊身手敏捷闪开,恭谨说:“妾身身上药味太浓,不便靠近。换身衣服后去诸宫送药。陛下若是醒了,便早些起来准备上朝。早膳已经备好,都是陛下喜欢的。”
  说完,卫芊去换衣服走人,撇下司徒昀一人在床边愣神。
  “行事张弛有度,难怪父皇看重她。”望着卫芊背影,司徒昀心绪复杂。诸后妃中唯独卫芊行事最合他心意。这种大气作风,就是皇后学不来的。至今跟一群后妃内斗,哪里有一点大局观?连谁是自己人都看不清,连现在司徒昀最需要什么都不懂。
  一个儿子!哪怕不是皇后所出,也能缓和司徒昀尴尬地位,让司徒昀这一系后继有人。但是那些后妃成天内斗,在卫芊没入宫的时候没人怀上孩子。若说皇后没动手脚,谁都不相信。只是司徒昀不愿意闹大罢了。
  反观卫芊行事截然不同,她和司徒昀一样希望帝系稳固。不然的话卫府当年帮了司徒昀多少,新帝上位的时候就要被清算多少。
  “就算是入宫,她当年的性子也没变啊!”当年少女对薄公堂的飒爽,至今让人难忘。既然是入宫,也改不了自己脾气,活的仍然这么洒脱。
  “可惜她不能生育。”如果卫芊能够“生育”,恐怕就不止如今的位分。
  “不过也幸好不能生育。”司徒昀转念一想,就凭卫芊的行事,如果真有儿子,司徒昀都不知道能不能容下她。
  昨日所为,已经触碰前朝和后宫的那条线。若非卫芊不能生育,立场特殊,就凭昨天的话就足以要她的命。
  “便是皇后都不敢这般作为,跟我一起和父皇作对。”
  一位精明的后妃,如果再有一个儿子,那么皇帝就要考虑考虑那些个著名的前车之鉴。
  正是卫芊不能生育,才在司徒昀面前保持一定超然。
  而且,卫芊的自尊不容许她学那些宫妃一样装出一副谄媚温柔的模样。她宁可和文修仪一样冷落失宠也不会丢了自己的荣耀。
  毕竟修道重心,为了圣宠丢失本心,那才是得不偿失。
  路上,红椿问及此事:“娘娘是要展现自身力量,好让妃位上抬?”
  “不错,毕竟保持云英之体不能生儿育女,想要进位只有立功。本宫又做不出来其他后妃那些谄媚事,也不愿意昧了本心,便借此展现自身手腕。”在太上皇在的时候,帮助司徒昀取得真正的皇权,这才是真正的功。
  到来太极阁,卫芊命宫人进去通传。
  “告诉陛下,妾身前来请罪。”说着,让太监把汤药送进去。
  太上皇此时正在翻阅书籍,太监把汤药送来,又说门口卫芊请罪,太上皇一声冷哼:“她来作甚?朕不追究她昨日御前失仪,已经是给她颜面。把她撵出去!”
  太监犹豫下,这位太监正好是昨天去清宁宫的太监,念及卫芊照拂,低声道:“那么这汤药……”
  “罢了,留着吧,谅她也不敢下毒。”
  太监正准备出门请卫芊离开,突然听太上皇又把他喊住:“等等……”思忖下,方道:“去把她召进来。”
  “遵旨。”太监出门把卫芊请进来,太上皇指着桌上写下的字:“你看看这些字,哪个比较合用?”
  “杰”“熹”“焘”“照”“熙”
  这五个大字规规范范写在宣纸上,卫芊看了一眼,脸色大喜,跪下道:“妾身代陛下和太子谢太上皇恩典。”
  “你倒是个聪明人。”见卫芊只看一眼便明白自己的意思,太上皇有些别扭,道:“到底怎么取名,你回头把昀儿叫过来。”
  司徒昀这一代从日,而下一代从火,以“灬”为旁。太上皇帮忙取名,无疑是表明态度,承认这位太子的地位。
  “这名字自然还是应该祖父来,小儿病多易夭折,有祖父庇荫才能长长久久。”
  卫芊话中有话,太上皇沉默了下:“你等放心,到底是朕的嫡孙,回头朕自会保他平安。”这说的,就是那几位皇叔皇伯,唯有太上皇亲自表明态度,司徒昀和卫芊才能安心。
  “罢了,朕累了,你跪安吧!”
  太上皇撵走卫芊,回头就下旨削去甄贵太妃的管理职权,将后宫诸事交给陈太后。顺带亲自命人清理宫中一大批人,将后宫中几位王爷的眼线一一拔除。
  司徒昀根基浅薄找不出来,但太上皇经营几十年,难道还不知道谁是谁的人?
  为了给太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太上皇是彻底狠下心了。同时宣告外人,他从来没有废黜司徒昀这一系的念头。
  卫芊去各宫送药,文修仪和贤德妃感激接受,但皇后那边眉头皱起:“用她来假好心?昨夜听说陛下也在永福宫歇息?”
  皇后心中不满,自己刚刚生下龙子,这可是大功一件。结果晚上皇上不在清宁宫,居然跑去永福宫?而且第二天卫芊送药过来,这是打脸呢?还是打脸呢?
  命人将药倒了,借口修养,连卫芊的面都不见。
  卫芊吃了闭门羹,欠身之后带红椿前往宁寿宫。
  
    
    第87章 进位(二合一大章)

  司徒昀下朝之后兴冲冲来到清宁宫。
  比起儿子,那两个女儿算什么!儿子才能继承江山!只有儿子才能继承大宝!
  进来后,宫人们正要行礼。司徒昀没心思搭理他们:“免了。”
  进宫便见王皇后抱着皇子,王皇后一身内衣,四边窗户紧闭,不敢在这时见风。
  见司徒昀后王皇后赶忙起身。
  司徒昀赶紧摆手:“罢了,你现在还在坐月子,见不得风。”命奶娘将皇子抱到自己跟前。
  皇子还没张开,仍然是皱皱巴巴的模样,但想到这个儿子带给自己的利益,司徒昀不甚欢喜。
  “皇子诸事可安排妥当?”
  “妾身都准备好了。”王皇后慈爱看着自己孩儿,这可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宝贝儿子,又是得天命降生的孩子,这是未来江山的主人。
  “妾身准备四个奶娘,还有太医宫女等人候着。我儿断不会出事。”
  司徒昀颔首,又问了王皇后的身子情况。“宁妃上午来送药,你感觉如何?”
  王皇后脸色变了变,勉强笑道:“尚可,只是到底不宜见外人,加上产房污秽,没让宁妃进来。”
  司徒昀一听,眉头拧紧,似乎听出不对。
  王皇后赶紧转移话题:“陛下,皇儿至今还没取名,不知陛下的意思?”
  “先等等,这件事要再看看情况。”
  “看情况?”王皇后沉不住气了,没有名字,怎么册封太子?“那皇上昨日所言册封太子?”
  “你是皇后,中宫所出的嫡长子自然便是太子。”司徒昀有些不虞,这种事情皇后还看不出来?他急需要一位继承人来稳固自己的权利地位,将儒家那些老顽固笼络到自己的阵营。
  虽说嫡长子继位登基的情况很少,但这是儒家尊崇的礼法。有太子在,而且是嫡长子,儒家那些人非但不会反驳,反而会极力拥簇。就算他出事,那些人也肯定拥簇他的后人,而不是几个王爷上位。
  但取名这件事另有深意,还轮不到司徒昀和皇后做主。
  见皇后沉不住气,容貌也比产前憔悴几分,皇帝有些抵触:“罢了,你先歇息。”司徒昀拂袖离去,没理会皇后,只是让人小心照顾皇子。
  王皇后脸色变了,在司徒昀走后询问左右:“刚刚本宫说话,可说错了什么?”
  “没。”旁边心腹自然不会说皇后要求立储这件事,眼珠子一转:“刚刚陛下问及宁妃的事情,娘娘那般回答或许让陛下察觉到什么?”
  “本宫回绝一位宫妃请安,难不成这还错了?如今皇子最大,难保这些后妃有什么歹心,小心提防看守清宁宫,这也有错?”王皇后气机,摔了瓷器,扭头进屋。
  后面几位女官相互看看,叹息不已:“娘娘产后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了。”但毕竟是皇后,如今又即将有太子傍身,未来的太后娘娘,不得不敬。不出意外,自家上司就是未来最尊贵的女性。
  几位宫女上前收拾瓷器碎片,小心翼翼安抚自家娘娘。
  司徒昀从清宁宫出来,吩咐小祥子:“你去打听下,看看今天清宁宫发生什么事?”
  “喏。”小祥子派人去打听,不多时回来禀报:“今天早晨宁妃娘娘过来送药,吃了一个闭门羹不说,还听说皇后娘娘派人将汤药给倒了。”
  小祥子不傻,昨天跟司徒昀、卫芊前去太极阁,后来又见司徒昀睡在永福宫。这位宦官心中有一杆秤,知道现在谁最得宠,老老实实禀报。
  司徒昀目光闪了闪,又问:“现在宁妃在何处?”
  “宫人说,宁妃娘娘后来去给贤妃娘娘和文妃娘娘送药。之后就去宁寿宫了。”
  “摆驾宁寿宫。”司徒昀上辇,心中对皇后所为越发看不过眼。
  到底不是当皇后的料啊!
  想到当年自家太子哥哥的太子妃,再看看自己这位王妃出身的皇后,司徒昀对太上皇又有埋怨。“那位皇嫂何等风度?当年父皇的确是偏心啊!”
  当年几位皇子中,就属他的王妃地位最差,家世最不好。这种人家出身的女子,执掌一座王府都尚且勉强,更别说母仪天下。
  虽说后宫不能干政,但好歹要有些敏感度吧?现在什么局势居然还看不懂?没看到最近吴贵妃和贤德妃都老老实实等皇后生养,连立太子的事情都没反对?
  换做别的皇帝要立太子,后宫绝对掀动波澜。但为什么这里没事?说白了,就是太上皇还在。对东宫下手,断绝司徒昀的子嗣,也就意味着对自己残忍。
  这两位正妃娘娘就算不甘心,也老老实实等着。
  “暂时忍过这一时,等太上皇死了,皇帝位置稳固,到时候对一个小小幼年的太子,难道还不是任人揉捏?”
  二妃目前都没子嗣,还不到真正夺嫡争龙的时候,暂时可以忍忍皇后的气焰。再说了,太子未必等于皇帝,就看司徒昀这一辈的例子便可见一斑。
  毕竟贾史氏和吴国老教导出来的女儿家,就算在政治敏感度上不如卫芊得贾代善传授,但二人气度仪表都非王皇后可比。
  若非王皇后跟司徒昀走过最艰难的一段路,司徒昀现在绝对不是这个态度。
  “她还真以为当上皇后就安全了?”
  本朝可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双帝齐出,规矩自然和其他朝代不同,很难找到参考的例子。
  “两年皇后生涯,不过学了个面上功夫,这里子还是昔年那个小家子气的王妃。”司徒昀有些无奈。这种王妃管理后宫,能够服众吗?能够压制哪位妃嫔?
  “所以,还是需要母后暂时管理后宫。先看看吧,过几年再说。”
  摆驾宁寿宫,正巧见卫芊正和陈太后商议太子的名字。
  “本宫觉得‘杰’这个字不错。人杰英豪,这才是本宫的乖孙儿。宁妃?你怎么看?”
  “妾身不敢妄论,毕竟这是皇后娘娘骨血。”
  “皇后出身小家,见识浅薄,懂得什么?”
  司徒昀进来后,见二人也在讨论名字,不由皱眉。皇后要取名,他为什么不愿意,就是因为他想要让太上皇来取名,为的便是太上皇的亲口承认。
  但怎么宁妃这边也在和太后商量名字?
  司徒昀觉得自己这位“队友”不会看不出来这名字背后可以操作的地方。
  “母后也就算了,她怎么也犯糊涂了?难不成这是女子们的通病?”
  卫芊和陈太后对坐,二人面前的桌上摆着五个金锁。这是陈太后命人赶工制造而成,精致的金锁上写着五个名字:“杰”“熹”“焘”“照”“熙”。
  见司徒昀前来,卫芊起身:“妾身今早去太极阁,这是上皇定下的五个字,陛下看看哪个更合心意?”
  “父皇开口了?”司徒昀大喜。让卫芊坐下,自己又添了椅子,准备研究取名。
  卫芊似乎有些不安,忙道:“陛下在此,哪有妾身坐正座的?而且这取名问题,还是找皇后娘娘来的妥当。”
  “皇后?”司徒昀摇头:“她好好坐月子,比什么都强。”只要皇后不惹事,他就谢谢这位了。
  陈太后看不上王皇后的性子,安抚卫芊:“这是本宫宫里,你只管坐着便是。回头本宫还指望你帮忙主持这次选秀。”顿了顿,陈太后扭头对皇帝道:“皇后在安养,吴贵妃这段时间养病,贤德妃需要照顾公主。本宫瞧着,宫里面也就宁妃最妥当。十日之后的选秀就让宁妃陪本宫主持,你看如何?”
  “宁妃办事妥帖,这是极好的。”司徒昀对一路上走来,对后宫诸人有一个分划。
  皇后嘛,敬重有加,毕竟是糠糟之妻。但指望她帮助自己拿到真正的皇权?别说她,就连她母族都不顶用!
  邓昭仪和李昭媛属于宠妾,宠爱有加,可以当做自己的解语花。但其他方面就跟不上了。把玩尚可,但不能倚重。不过前朝借助她们母族,可以给几分颜面。
  吴贵妃、贤德妃、文修仪以及卫芊,都属于能够跟他数得上话,脑回路在同一个档次的人。吴贵妃因为家族缘故,目前暂时冷落。贤德妃和文修仪要照顾孩子,也只有卫芊这位战友能够帮一下自家母后。
  “不过宁妃的等级太低了,需要提一提。”
  四妃是别想了,卫芊生不出来孩子,除非大功,不然很难晋升四妃之位。而从九嫔进位,目前九嫔只有四人,第一位的邓昭仪,第三位的李昭媛,第四位的文修仪,第七位的卫芊。
  “本宫瞧着三昭之中的昭容之位还悬空,不如让宁妃补上?”
  卫芊一听,赶忙起身:“妾身无功,岂敢册封高位?”
  “这几天你忙前忙后,怎么说无功?”陈太后继续劝说司徒昀,卫芊连连摆手:“文姐姐还是修仪,而且有生育之功,妾身哪敢在她之上?”
  “那就把文妃进位昭容,你进位修仪,回头再取几人填补剩下五个妃嫔职位。”陈太后当即道。
  卫芊一惊,看向陈太后。只见陈太后对自己眨眼笑,哪里还不知道太后这是以退为进?
  “陛下的意思呢?”陈太后看向司徒昀,司徒昀本就有趁机大封后宫的打算,颔首:“宁妃帮朕参谋名字,回头朕再决定。”
  “不错,宁妃你给我们母子谋划下,看看哪个名字更适合我家乖孙儿。”
  “杰”“熹”“焘”“照”“熙”。
  卫芊看罢,道:“杰,正如太后娘娘所言,卓越非凡可谓杰。”
  “熹,有光明绚烂之意,晨熹而灿之。可代指晨曦,一日之初唯晨计也。”不过卫芊不喜欢这个字,用这个字很容易想到某一位大贤。
  “焘,同样有长明之意。上为寿,意之为久;下为火,熊熊不息。更有长寿安康之意。”
  “照,有日光等意,但妾身不喜,毕竟这个字太常见了。”
  “熙,有光明兴旺之意,可作参考。”
  司徒昀思索着,见太后将“照”字金锁撤下:“昀儿这一代以日为首,有光明璀璨之意,下一代秉承父德,同样该如此。”又把“杰”去掉。
  “照字太过平凡,不如也去了吧。”司徒昀又去了一个字,最后只在“焘”和“熙”之间选择。
  陈太后摇摆不定,司徒昀也有些为难。
  卫芊更是无所谓的态度,突然想起一事:“云汉之章,融为庆云,结为甘露,融而不晞,结而不散,以焘冒其子孙。”焘在这里,有绵延长久之意。
  这是前世宋朝苏轼所言。这个红楼世界只有汉唐,没有宋元明清,所以此言不得流传。
  “此言是何意?”
  “妾身小时候听旁人所言,乃荫庇后人之意。”
  “云汉之章,融为庆云,结为甘露,融而不晞,结而不散。”司徒昀口中念叨,不住点头:“好文采,此人必是大贤之流!”
  “山中高士,想来有其不凡之处。”卫芊道:“荫庇后人,香火绵绵,不如便让太上皇来庇护这位嫡孙长命百岁吧。”
  换言之,暗示太上皇在宫中保护太子?
  司徒昀允诺,提笔把卫芊所言诗句写下,并且将金锁送到太极阁。
  次日,太极阁连下数旨。
  第一条,命陈太后执掌大明宫诸事。不论太极阁还是掖庭乃至皇帝后宫,皆由太后暂时打理。
  第二条,赐皇长孙名“焘”,册太子之位,尊主东宫。三日之后太庙祭祖,告慰先人。
  第三条,申斥甄贵太妃,并且将太极阁中一大批宫人撤裁,连带掖庭后宫中不少人也跟着出现调动。
  第四条,忠纯,忠顺,忠孝三王皆被训斥,被太上皇逮了个理由罚俸一年,闭门思过。
  第五条,赐卫芊一柄如意,并让人带了句话“金玉相碰,金完玉碎。玉乃易碎之物,需好好照看。”
  旁人眼中这是恩典,但是在卫芊耳畔,无疑是警告。
  警告卫芊伸手太长,区区一女子在后宫之中肆意妄为,当心某一天芳魂消陨。
  在其他宫妃心生嫉妒的时候,卫芊托着如意把玩:“这位太上皇终归还是有几分理智。”
  毕竟是儿子宫里面的事情,他一个公公不便插手。而且一个没有子嗣,没有威胁,仅仅有些手段的宫妃还不被他看在眼里。
  敲打警告是警戒,何尝不是给她留下几分情面呢?
  太极阁传下旨意后,宫外诸人心思各异,但都已经明白太上皇的意思。
  “东宫稳固,就算当今出事,未来也有太子继承皇位。”
  尤其是几位王爷被打压,吓得后面的弟弟忠勇郡王魂飞魄散,再不敢有其他念头,专心拥护司徒昀的统治。
  既然自家父皇不能给自己亲王之位,那么只能依仗这位皇兄。
  幸好为时不晚,他还没做什么歹事。司徒昀需要用人,自然会接受这个弟弟的效忠。
  立储之后,司徒昀的权利明显更大了一些。而且有子嗣的皇帝,大臣们才能真正放心辅佐。前朝顺遂,大喜过望之下司徒昀开始封赏后宫。
  皇后封无可封,仅仅是赐下金珠如意等珍宝。
  吴贵妃无功无过,贤德妃生育公主,大功一件。司徒昀思来想去,给贤德妃提了一层位置,将德妃之位擢升至淑妃。
  贵惠淑德四妃,提了一位,虽然和吴贵妃的距离犹在,但好歹跟后面人甩开差距。元春心中放心,不然的话她卡在德妃的位置上,别人想要上位只能踩着她走。这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但她进一位后便有了余裕,后人进位也可择德妃而上,而不是压在她头顶。
  再度保持自己后宫第三位的席位,贤德妃心中松了口气,又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更进一步搬倒头顶那两位。
  贤德妃进位,后面诸人也大为欣喜。但是司徒昀对她们没有册封,仅仅把文修仪放在九嫔第二位,卫芊领了修仪之位。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有充仪卫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顺,性资敏慧,率礼不越。协太后梳掖庭之制,挽子嗣而健安康。着即册封修仪,宁妃封号不变,钦此。”
  入宫第二年便换了妃子印,而且从最初的充媛开始,已经把九嫔之位走到一半。
  而且,卫芊观望自身凤气,那只丹凤再度生出新的翎羽,如同巨大的火扫般摇动。丹凤在头顶展翅长鸣,其声势比前面的李昭媛还要华贵。
  “凤气养人,看来我下一次突破境界也快了。”
  卫芊拜谢之后默默盘算。而后宫之中掀起波澜。
  文修仪听闻卫芊将昭容之位让给自己,心生感激不会对卫芊有恶。但邓昭仪和李昭媛隐约感觉不妙。到了她们这种位分,想要步步高升谈何容易?尤其是前面有人堵路的时候,不把绊脚石搬开可怎么办?
  二妃心中结局,彼此互动有无准备打压。因此,对卫芊后面白素和石青澜进位九嫔之末,倒没什么在意的。
  而且这两位天天撕,如今白素比石青澜高了一点点位分,恐怕二人争斗都来不及,更别说给前面几位添堵。
  “她区区一丧父克夫之妇,有何资格在这时候晋升!”不单单邓昭仪等人,皇后娘娘大为惊怒:“贤妃和文妃毕竟有公主在,她何德何能?就凭当初在清宁宫待了一夜?”
  “哼!沾我儿的光,居然还敢惑媚陛下,将他拉入永福宫。”皇后最恨的一件事是什么?当初生产之后皇上没有见她一面,直接从清宁宫离开。
  虽然司徒昀二人是去找太上皇讨说法,但是皇后不知道啊。加上那晚上司徒昀在永福宫,自然又给卫芊拉了仇恨。
  不过目前虽然树茂葱郁,但根深蒂固,有太后娘娘撑腰,即便是皇后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卫芊步步高升。这速度比元春等人高多了。
  而且,协理太后管理掖庭,这是元春二人都没有的待遇。
  “未来需要跟这位妹妹好好聊聊了。”元春和吴贵妃同时想到,派人去给卫芊道贺。
  元春:“表妹靠着太后,加上本宫暗中势力。联手之下应该可以占据主导权。而且德妃之位空出,未来可以许诺助她一臂之力。”
  德妃之位,目前虎视眈眈的人绝对不少。
  吴贵妃暗道:“若能够联手贤德妃和这位宁妃娘娘,我三人架空皇后应该是没问题的吧?尤其是目前德妃之位空出来,只要操作得当,让卫芊坐上这个位置。我们又都是勋贵之后。对了,让父亲跟贾府那边联系。贤妃那个弟弟似乎快到相亲的年纪了?还有卫家,宁妃的弟弟虽然岁数小些,但跟三妹妹年纪仿佛,或许可以……”
  各人打各人的算盘,卫芊接旨之后又问了贾府情况。
  司徒昀除却册封六宫之外,还对贾赦父子进行赞赏,尤其是贾琏,在御史台的官职提了提。对外明晃晃当做司徒昀的嫡系在培养。
  “太上皇这次放权,已经是表明对司徒昀的支持。接下来皇上要做的,应该是去六部之一徐徐谋划。”
  “六部之中,吏部、兵部、户部不可能这时候让出来。唯有礼部、刑部以及工部,礼部已经是司徒昀的人,刑部有大理寺制衡,意义不大。这么说,司徒昀的目标应该是工部?”
  卫芊入宫一年多,加上中途岛那边请人教导治国之道,暗中猜出司徒昀未来在朝中布局。
  命红椿召贾玫入宫。
  “请母亲入宫,本宫要跟她吩咐一下,让贾琏表哥未来向着工部发展。还有贾雨村,这枚棋子该动动了。薛家人也需要利用下,你让母亲回头去问问,看看薛家这次选秀到底图的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