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同人)花好玉圆-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小格格到底怎么死的。”吴氏之女当年的死因,也是成谜。
“吴氏怀孕,她娘家经常来看她,福晋还记得吧。”提起往事,兆佳氏点头,虽然吴氏当年只是个格格,但毕竟怀了王爷的孩子,王爷又不看重名份,喜欢谁便格外宠着。吴氏也算知礼,兆佳氏便没有拦过她的娘家进府。
“后来吉妹妹找了机会探听,才知道,吴家每回都会从外头带了郎中或是医婆进来,目的就是想看男女。最后知道十有□□是个女儿,怕难生,后头几个月,说自己胃口不好,其实是故意的。小格格生下来有多小,您怕是不知道,只比一只猫大不了多少。先天本就不足,哪里需要人来害,害她的本就是吴氏。”
“她知道自己的女儿要死了,所以故意让你去做替罪羊,造成同样是证据不足,但同样有疑点的案子。最后大度的不追究你,就是想结束这件事。”兆佳氏总算是明白了。
她当年不依不饶,大有捅破天也不在乎的架势。虽然没有拿到证据,但她毕竟是福晋,一力这么追究下去,吴氏的日子实在难过。所以在她看到女儿可能涯不了多久后,干脆想出这么一招,让文嬷嬷成了害死她女儿的疑凶。
最后大度承认自己的女儿先天不足,是夭折,而不是被人所害。将当时的局势一下子逆转过来,反将兆佳氏逼入死角。最后不得不屈辱的接受两个孩子都是夭折,没有所谓害人的事,而将这件事彻底了结。
“可怜我的儿子,是我这个当额娘的没用。这些年,我竟然真的被坏人所蒙蔽,竟然真的相信,当年你是夭折。”兆佳氏想到这些年来,她自我安慰,强迫自己相信这个孩子是跟自己无缘,说的她自己都相信了。
到头来,竟还是被人所害。她让害死了自己儿子的人,逍遥快活了二十几年,还生下儿子。
她恨,恨不得现在就用手活撕了吴氏,恨不得亲口咬断她的血管,吃她的肉,吃她的血,挫骨扬灰让她不得超生。
“可是,到底是怎么受害的,还是没有头绪?”黛玉蹙眉,兆佳氏的儿子,身边至少是四个奶娘,四个丫头,还有兆佳氏屋里的嬷嬷看着,怎么能让吴氏找到机会呢。
“会不会是……”黛玉想到碎布料,忽然想到一件事,不由出声问道。
“额娘当年是否也收到了娘家送来的百子衣。”黛玉前世就知道初生的孩子要穿百子衣的习俗,只是前世已经没有谁真的去这么做了。这一回,她生下阿元,收到娘家送来的百子衣,颇是新奇了一阵。
娘家选了一百户养过健康男孩子的家庭,找他们要一件孩子小时候穿过的衣裳。拿回家,剪剪裁裁,制成一套百子衣,送给外孙表达祝福的心愿。
如果说布料,小孩子身边,最不受怀疑的应该就是百子衣了。这件衣裳,黛玉也特意给阿元穿过一天,便收了起来。如今想来,好似也只有这个机会。
“断然不会。”兆佳氏想也没想就否定了,她的娘家,怎么可能伙同吴氏来害她呢。
“额娘莫恼,不是说您家有问题,只是毕竟只是一件百子衣,从您家里送到您的手上,您确定还是原来的那一件吗?”
“这……”兆佳氏迟疑了,回头去看燕嬷嬷。
燕嬷嬷一哆嗦,“老奴这就去取。”当年那个孩子的东西,有些随之下葬了,有些还封存在库房里留个念想。至于这件百子衣,到底在不在,燕嬷嬷其实也不确定,只能先找找再说。
☆、第115章 百子衣
燕嬷嬷身后跟着两个粗使婆子,抬了一个大箱子进来。这里头全是那个孩子的东西,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一件件往外翻。兆佳氏当年亲手做的衣裳基本上都火化了,箱子里大多是别人送的东西,那件百子衣,赫然就摆在其中。
这回不用别人,兆佳氏屋里针线最好的丫头过来一摸,迅速找出其中几块衣料的不同,“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几块布料虽然颜色很艳,却和其他的料子截然不同。”
兆佳氏的娘家也是赫赫有名的大世家,他们开口要小孩旧衣的人家,非富即贵,绝不可能做这种粗布衣裳给孩子穿。
“叫人去一趟。”兆佳氏“嚯”的站了起来,一只手紧紧抓住自己的衣领,有些喘不过气来。
“老奴这就去。”燕嬷嬷是陪嫁过来的,由她回去最为合适。
吴氏这边,已经将吴溪送回了娘家,听说弘云请了假,连院门都没有迈出一步,叹惜一句,“这孩子呀,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真是可怜见的。”
“主子慈悲,太医进进出出都好几趟了,今儿福晋去过去了,怕是不太好呢。”丫鬟也跟着一叹。
“这几天约束好下人,别给府里添乱。”吴氏一惯守礼,丫鬟听了赶紧应声,“是。”
丫鬟一走,吴氏的脸上也没露出多余的表情,她仔细看着自己的手,轻轻吐出一口气,“福晋都去了,啧啧,今天晚上,又有许多人睡不着觉了吧。”
燕嬷嬷带着人回来时,已经是半夜了,但因为有王府的贴子,也不怕碰到巡夜的人阻拦。
“福晋,让老奴看看……”燕嬷嬷已经在路上讲明了缘由,所以这位老嬷嬷半点没有浪费时间,一进来就要求看看百子衣。
燕嬷嬷跟兆佳氏解释,“当年的百子衣,是老夫人带着她一块做的,要说谁还记得这件事,也只能是她了。”
老夫人早已过世,剩下的老人已经不多了,能记得这件事的就更少了。
“这不是我和老夫人做的那一件。”老嬷嬷掩面而泣,她亲手做的东西,她怎么会不记得呢。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她也不敢上来就肯定,先是仔细摸摸针脚,这针脚不是她的针法。再仔细看看面料,回忆一点点涌上来。
“我记得,有一块周家的衣料,是玫瑰金的织锦,当时老夫人还笑说,怎么男孩子会用这个颜色做衣裳。还有一块金黄色的料子,是当时的太子妃送来的,因为咱们福晋生的孩子也是龙孙,能够用得上。”
不提其他,就这两块衣料,老嬷嬷是记得极清楚的,百子衣上摸遍了,也没有这两块衣料。
兆佳氏一下子瘫软到地,“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弘云上前扶住她,“额娘,当务之急,是查出这衣裳是怎么换的。”
燕嬷嬷和老嬷嬷两人对视一眼,慢慢回想当初的情形。过了半响老嬷嬷才开口,“百子衣本来该由奴婢送来,但当时四小姐要随着姑爷外放,家里忙乱,就让其他人送了。”
这个送东西的人也已过世,恐怕个中真相已经无人知道。最有可能的,就是在王府里,东西被调了包。
“福晋的娘家人送东西过来,有小丫头殷勤一些,帮着拿东西,趁机换了,是极有可能的。”黛玉想了想,觉得只能是这样。娘家只要没有老夫人这样的人过来,送礼的和做衣裳的并不一定是一个人。
而且就算是一个人,兆佳氏也未必就会当着面把百子衣取出来。谁能想到,一件百子衣上能有什么问题呢。
“奴婢也觉得是这样,这件百子衣,除了几块有问题的衣料,其他的都非常华丽。但仔细看看却没有一样是宫里出来的料子,也没有外地过来的名贵衣料。”白露看了看,也出了声。
这件百子衣,只有可能是吴家送来给吴氏的,被她重新改了改,然后趁机调了包。
“吴氏,我要她死,我要她死……”兆佳氏紧紧抓住弘云,“答应额娘,让她死,让她死……”
“她当然要死,敢把手伸到阿元的头上,就是拼着这个王府世子不要了,她也必须死。”黛玉不等弘云说话,就先开了口,偏头看着弘云,眼底若有思量。
“一个是我亲哥哥,一个是我亲儿子,你们这么看着我,是怕我会舍不得什么吗?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处好好的,什么我都可以不要。”弘云一手反握兆佳氏,一手揽过黛玉。
“不过,我凭什么不要,阿玛再护着那个女人,难道事实面前,他还不要回护她。”弘云不明白,他可是阿玛的儿子啊,从小到大,阿玛最疼的就是他。
“你阿玛,他……不会信的。”兆佳氏闭上眼,当初的事,历历在目,原以为忘记的一点一滴,原来只是沉淀在心底,这一刻全涌了起来。
“这就是我一开始便不许你告诉阿玛的原因,对于我们来说,她是仇人,但是对阿玛来说,她是他爱的女人。我们不吝用最恶毒的想法揣测她,但阿玛不会。我们越恨她,阿玛也许会越维护她。”黛玉看着弘云,长长吐出一口气,这一刻她觉得压抑极了。
“一个男人太过多情,这就是后果。”她毫不犹豫的补上一句。
兆佳氏身子一抖,却没有说话。
“我不会的。”弘云无奈的看着妻子,“做好最坏的打算,但是也要往最好的结果努力。我不信,做过事还能一点痕迹都没有。”
“既然是传染病,还只传孩子不传大人,想必太医多少知道一点,再去金陵的济民所打听打听。”弘云所说的,倒是一个办法。
弘云亲自送了兆佳氏回去,兆佳氏轻拍他的手,好几次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额娘,讨回公道的事,就交给儿子吧。”
“喛。”兆佳氏应了一声,牢牢抓住他的手,月色钻入云层,忽明忽暗,月光一亮,一丝水光在兆佳氏眼里一闪而过。
半夜吴氏睡不着,叫了丫鬟进来,“那边怎么样了?”
“福晋已经回自己屋里了,之前燕嬷嬷出了一回门,带了个老嬷嬷进来。”
“带的谁?”吴氏微微蹙了蹙眉头。
“奴婢不知,只知燕嬷嬷带着她回了屋,没人敢问。”小丫头能打听到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更多的,哪里打探的出来。
“我记得你有个姑姑在福晋院里洒扫的。”吴氏不动声色的从妆奁里摸出一只银镯子,递给了她。
“你也好久没有见她了吧,明儿没什么事,你去看看她。”
“是。”小丫头没有生疑,毕竟元哥这么大的事,到底能好不能好,大家心里有数,才好说话。
“王爷今儿晚上没有回来吧。”吴氏又问。
“没有。”小丫头签完,见吴氏没什么吩咐了,这才出去。
弘云一大早就出了门,进了宫就钻进了太医署,连王爷派人叫他去见面,他都推说有事不见。
最后还是怡亲王自己跑了来,气的吹胡子瞪眼,“小兔崽子,到底怎么回事,你额娘不是说阿元还好吗?”
“阿玛放心,阿元的确是在好转,不过是别的事找太医核对一下罢了。”弘云看着阿玛,心头一酸,他从小到大感受最多的就是阿玛对他的宠爱。
阿玛说男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总听妇人之见,所以将他带到身边教育。阿玛说他是长兄,要照顾弟弟妹妹,以后王府是要交给他的,丝毫没有任何一刻怀疑过他的能力。在他心里,阿玛一直都是全天下最威武,最英明,最厉害的阿玛。
从来没有想过,他会有任何事情隐瞒着他,这感觉让他十分难受。
“是不是阿元,你别这样,有什么赶紧说,阿玛撑得住。阿玛替你找最好的太医,不不,全天下最好的神医。”怡亲王亲手带大的孩子,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看就知道他心里有事。
“真没事,就是过来问问太医后续有什么要防范的,你知道额娘的,再加我黛玉,我根本招架不住啊。一大早就被赶进宫了,这会儿还得回府,不然他们见我不回,又要胡思乱想了。”
怡亲王松了口气,“我今天回去,晚上一起吃饭,你把阿元抱来给我看看。”
“好。”弘云很爽快的点了头,怡亲王才满意的笑了。
弘云一走,怡亲王就招了手,“跟上去看看,那个臭小子干嘛去了。”
“是。”侍卫抱拳,换了便装,跟着出了宫。
弘云直接杀到济民所,找到里头的郎中,说明了病情,郎中摇头道:“您说的这种病,老夫倒是知道,是一种多发于小儿的,手脚和口都会生出红疹和水疱的病。这种病,发展极快,一旦得上了,一个求治不及时,几天就完了。只是老夫来的时间长,很确定我们这里人有这种病。”
济民所都是收治一些看不起病的穷人,但是小儿有病,但凡家里还能拿得出一点铜板也要去医馆看看的。
见弘云失望,郎中想了想道:“老夫知道个地方的济民馆,收的小儿比较多,不然,这位小哥云看看。”
“多谢多谢。”弘云道谢走了。
郎中展开手里的银票替给旁边的学徒,“去入帐吧,若不是看他捐了银子,老夫也不会说的这般清楚。”
弘云去了另一个济民所,果然小儿比较多,这边收治的人就更穷了,得了病就被扔进来,活不活得了,只能看天意了。
看到弘云捐的三百两银子,小管事连连哈腰,“小哥您说,小人保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弘云将此病描述一番,小管事叹气道:“小哥算是问对人了,小人的父亲以前也在这里当个管事,所以知道这病还真是奇怪。以前咱们不知道,将孩子混在一起,结果一个传一个,都得了一样的病。偏偏又不传大人,这才疏乎了。等后头知道了,这病一得就给隔离开,要强得多了。”
“那这些孩子如果没了,他们身上的衣裳你们怎么处理。”弘云问道。
“这样会传染的病,死掉了都是拉出去烧掉的,连着东西一块。”小管事有些奇怪,这个小哥看着体体面面,怎么会问这么奇怪的问题。
“那,生病的时候,有外人能接近他们吗?”弘云觉得,从死人身上扒衣裳的事,吴氏就是愿意,她指派的那些丫鬟婆子也不一定敢。
“外人肯定不能,万一传染了呢,只有咱们济民所的人,偶尔有些好心人会来看看,送些吃的。”
“好心人,什么好心人。”弘云仿佛看到曙光,抓住小管事问道。
“就是,就是捐钱的人。”小管事吓了一跳,想后退却被弘云牢牢抓住衣领,急的脸都白了。大喊大叫,“放开,放开我。”
“哦哦,抱歉抱歉,告诉我这些好心人都有谁。”弘云跑了大半天,总算听到有用的线索,怎么能不高兴呢。
吴氏当然不可能自己来这种地方,甚至吴家也没有人过来。但弘云不气馁,直接将这些捐钱捐物的人名录了一份,他一家一家查,就不信了,吴氏还真能手眼通天,瞒过所有人。
☆、第116章 名单
宫中的怡亲王从侍卫手里接过同样的一份名单,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你去查查,这些人怎么回事。”
“是。”侍卫恭敬的施礼退下。
为什么弘云要瞒着自己,去济民所查这些和阿元得了同样病的小儿呢,这些资助的人,又有什么问题?难道?阿元的病不简单?
怡亲王还没想出个结果,已经到了出宫的时间。回府见到阿元被人抱出来,果然精神头极好,一见他笑的露出没有牙齿的嫩肉,张着双手往要往他怀里扑。
“唉哟喂,我的大孙子。”王爷兴致很高,抱着他颠了两个,乐的阿元直喷口水。
他最喜欢玛法抱的原因,就是他每回都会抱着阿元举高飞飞,或是把阿元架到脖子上,可以低头看所有人。
“咦咦哦哦,噗……”阿元窝在王爷怀里,不停发出奇怪的声音,最后索性吐了一个口水泡泡。
“阿元在喊玛法是不是,是不是觉得玛法是全天下最好的玛法,最喜欢玛法对不对。对,我们阿元说的都对。”
一老一小,一唱一和,说的跟真的一样。引得众人掩口而笑,纷纷打趣。
三阿哥屋里的姨娘也有了,心里想,不知道他的孩子生下子,有没有阿元这么可爱。原本对孩子无感的,这会儿看到阿元也喜欢的不行,却识趣的只在一边看看,并不敢上手去抱。
二阿哥也在,但他的额娘和福晋还在西山没有回来,心想还是赶紧递信让他们回吧。
四阿哥自己还是个孩子,和坐在身边的吴涯说着话,“你看,阿元分明没什么事,怎么会和表姐有什么关系呢,你别多想了。”
乌兰蹦着跳着要抱阿元,王爷不给,她叉腰大骂,“好个阿元,我天天陪你玩,这会儿看到玛法就不认我了。看我以后有好东西,还给不给你。”
“咦哦哦……”阿元看她的样子有趣,张嘴叨咕几句,又裂开嘴笑了起来。
这一笑,简直将乌兰的心都笑化了,上手捏了他的小胖脸一下,“臭小子,懒得跟你计较。”
吴氏一直笑着,笑的极是温柔可亲。看阿元的眼神,更是满满都是慈爱。心里却突突个不停,阿元居然没事人一样抱了出来,一点也看不出生过病的样子。
是了,毕竟都这么多年了,以前这个病难治,不代表现在也难治。看样子,这回的太医比较厉害啊。
这么一想,就觉得自己送吴溪回去的事做的太明显了。但好在她没有任何把柄落在别人手里,吴溪怎么想都没关系,她没有证据。至于小雅,一个死人而已,找不找得到尸体,都影响不了任何事。
想到这里,她就放下心来,冲四阿哥一笑,“你和吴涯两个人别尽想着骑马玩耍,也要做好功课。”
“放心吧,咱们有阿玛盯着,一刻都不敢松懈的。”四阿哥和吴涯相视一笑,回答道。
兆佳氏和黛玉坐在离众人较远的方向,看样子婆媳俩是在说话。兆佳氏面色严肃,黛玉面带微笑,这也是他们婆媳俩平日里相处的样子,倒没让人升出什么特别的感觉来。
“弘云将名单拿了回来,媳妇把这件事交给沉香去办了,这些名单上的人,都不是大户人家,让弘云去反而容易打草惊蛇。倒不是让沉香他们去办,也许更合宜。”之前隔离的几个丫鬟,三天一过都没有症状,自然是放出来了,再加上这病并不传染大人,想来更是无事。
“好,既然你觉得合适,必然就是合适的。当初,你敢为了弘云把弘时拖下水,现在,我信你为了阿元,必不会放过吴氏。”兆佳氏是个好面子的人,生的尊贵,嫁的尊贵,从未有求于人,更不会给人道歉。她肯这样说一句,已经是难得。
“额娘……”黛玉看她又去看吴氏,忍不住出言提醒,这种时候,万不可打草惊蛇啊。
“我知道了,明天我就放出消息,说身体有恙。”兆佳氏闭上眼睛,在别人看来,怕是又被儿媳妇气着了。
兆佳氏比她想像中的还要沉不住气,黛玉却不能多要求什么,任何一个当母亲的人,遇到这种事,恐怕也没办法伪装的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吃饭的过程,就是王爷抱着阿元,天一口地一口的喂他吃鸡蛋羹。阿元已经五个多月了,开始吃一点点辅食,滑滑嫩嫩的鸡蛋羹更是适合。
一个想吃,一个不会喂,气的阿元啊啊啊的直叫唤。黛玉也不理他,只笑眯眯的看着他出丑,没有一点帮的意思。
好容易喂完了,阿元窝在王爷怀里睡着了,他倒是比喂的人还累。王爷也不顾一身的鸡蛋羹,将阿元递给白露,冲黛玉道:“这小子不错,有劲,跟弘云小时候一样。”
黛玉只管抿了嘴笑,还调侃道:“阿玛多喂几回就好了,看阿元多喜欢玛法,平日可吃不了这么多。”
满府的人,皆抽抽嘴角,这个林黛玉,也太会拍马屁了吧。
他们不敢附和,只淡定的吃着饭,好像没看到王爷身上的鸡蛋羹。二阿哥还记得小时候阿玛也想这样喂乌兰吃饭来着,被沈氏眼泪汪汪的吓的不敢动了,这回算是得偿心愿了吗?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府,王爷歇在了兆佳氏的屋里。吴氏没做任何动作,坦然离开。
回到屋里,招来小丫头,“还说叫你问问怎么样了,没想到阿元的病好的这么快,福晋操了不少的心吧。”
“是呀,奴婢的姑姑说,当时元哥一病,院子里的人都吓死了,说话都不敢大声。幸好没事了,大家伙都松了口气。我姑姑还说,是玉兰立了大功呢。”
“哦,这话怎么说。”吴氏看着漫不经心,实则袖子里的手紧紧攥在了一起。
“听说是玉兰请了吉嬷嬷进来,说是有什么秘方吧,不过也有人说,是吉嬷嬷八字重,压得住,有她在元哥才能无恙。”小丫头说的津津有味。
“这样啊,那真是多亏了吉嬷嬷。不过大少奶奶看起来不像是会相信这些事的人啊,不过为了儿子,总归试试也不为过。”吴氏听了也是笑笑的。
小丫头越发说的有劲了,“奴婢的姑姑说,世子就是吉嬷嬷带大的,从小就壮实,无病无灾的,所以说,还是吉嬷嬷的八字好,旺贵人。”
吴然又笑了,不是吉嬷嬷的八字好旺贵人,是自从有了前车之鉴,兆佳氏就将弘云看的比眼球子还紧。事事不假借他人之手,片刻不离她的眼线。不相干的人,就是多看一眼弘云,都要招来兆佳氏怀疑的目光。
后头王爷也看不下去了,将弘云带到前院,虽说看上去管的松了,但前院那些侍卫太监管事长随,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最重要的是,神出鬼没,根本防不胜防。
吴氏是个极小心的人,如果没有机会宁可按兵不动,等弘云长大了,她自然就更没机会了。
“那燕嬷嬷请的人,是不是就是吉嬷嬷。”吴氏想到这个人,顺口问道。
“那倒不是,燕嬷嬷请的人,说是医婆,大家都不认识的。”吉嬷嬷曾经是弘云的奶嬷嬷,走在府里,一大半的下人都认得的,绝不是什么生面孔。
可是等一下,昨天晚上又是医婆又是吉嬷嬷,来了这么多的人,显然是阿元病的不轻。可是今天看他的样子,哪有大病初愈的模样,连脸蛋都没有瘦一点点。
一天的时间全好利索了,有这么夸张吗?
一个晚上的时间,来了这么多老人,真的没有别的原因?
“奴婢去叫婆子担了热水进来给主子洗漱。”见吴氏不在说话,小丫头赶紧福礼,告了差事退了出去。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失败了,果然,同样的方法,就不能用两次。明天赶紧通知他们,有些线,可以剪了。”吴氏叹了口气,看向摇曳的灯火,一脸忧伤。
第二天兆佳氏告病,说是阿元病了一场,她累着了,这会儿阿元好了,她便发作起来。不是大病,人却乏的很。又不许黛玉来伺候她,说阿元也是刚刚好,万一再给传染上了,岂不是麻烦。
不管黛玉还是弘云,哪怕黛玉抱了阿元,兆佳氏也只让他们在门外说说话,说不上几句就要赶人。王爷急的不行,太医来了一看,说是要静养。
通知富察氏回府,石佳氏过来也被兆佳氏赶了,“三阿哥的事不能耽误,你忙你的去吧。”三阿哥屋里一个怀孕的姨娘,外头一个准备迎娶的福晋,的确事情不少。
于是沈氏和吴氏便过来侍疾,兆佳氏这才没有说话了。只是兆佳氏明显更劳动吴氏多一点,王爷也夸她用心。这下吴氏几乎就被钉到了兆佳氏这里,偏兆佳氏这病,睡又睡不好,一时这样一时那样,极是麻烦人。
吴氏有时候怀疑,是不是兆佳氏故意折腾她,但也没见她做出更过份的事来。不过是念念书,说说话,帮着拿拿主意,真正的辛苦活都是丫鬟婆子在做。她也只能笑脸相迎,继续忍受下去。
☆、第117章 打狗
“你的意思是说,济民所的这些小儿和福儿之前得的病一样?”怡亲王听到侍卫的回报,脸上的表情迟疑不定。
“是,世子可能是怀疑之前福阿哥的病,和现在小世子的病,都是由济民所的病童所传染。”侍卫拱手一礼,等着怡亲王的进一步吩咐。
二十几年前的福儿得这个病可能是碰巧,如果现在的阿元也得了同样的病,那就一定不是碰巧。更何况,这种由小儿之间互相传染的病,深处王府之中的阿元怎么可能传染的到。
“还有呢?”
“世子曾经问过济民所的管事,这些病童如果死掉,他们的衣裳物品怎么处理?”
“名单你们不是也有吗?查,从祖宗十八代开始挖,看看有没有和王府任何人,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能沾到一点关系的人。”怡亲王愤怒了,更愤怒的是弘云为什么会对他选择隐瞒。
“主子。”黛玉这边,沉香悄身进屋回报。
“有嫌疑的有三户,他们都是二十多年前开始资助济民所,其中一户家里是开布庄的,有换季卖不动的粗布衣料,也会制些成衣送去给济民所的病人穿。”
“查出谁和吴氏有联系没有。”这里头,无疑是布庄的人最为可疑。
“布庄的人跟吴家倒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布庄派去济民所的管事,和另外有嫌疑的一户里头的管事是连襟。两人常在一块喝酒,私下关系极好。”
布庄的田管事和乡绅家的王管事是连襟,而王管事的亲妈是个会烧全灶的能干妇人,以前曾在吴家帮佣,签了二十年的长契,将两个女儿养大。
头几年期约到了,这才回家养老,两个女儿轮流过来看望,极是孝顺和睦的一家子。
“一个灶上的嬷嬷,将两个女儿都嫁给外头的管事,真是够能耐的。”黛玉心中有了数。
弘云回来听黛玉说了这事,蹙了眉头想了半响,最后冷笑道:“得让他们自己露出狐狸尾巴。”
“既然如此,我就等夫君的好消息。”黛玉见他有了主意,也不多说了。反倒是弘云好奇,“怎么,你是打算如何,不如说来参考参考。”
“狗都是有主人的。”黛玉轻轻一句话,惹得弘云笑了出来。
“咱俩想到一块去了。”头挨着头靠在一处,黛玉轻声道:“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你阿玛也是受害者,我相信,他也是被蒙蔽了。”
“我明白,可是吴氏凭什么这么笃定没有我,没有阿元,四阿哥就一定可以上位呢。”如果没有王爷的宠爱让她产生错觉,她又何至于此。
“谁关心变态怎么想,你阿玛怎么可能想到自己的枕边人是个变态杀人犯。变态杀人犯想些什么,正常人怎么可能猜得到。如果因为这件事怪来怪去,就算她死了,她也一样赢了。”
“可是……”弘云长叹一声,情感上很难接受,理智却告诉她,妻子说的是对的。
“我相信,阿玛只要知道了真相,会有自己的选择的。至少,你应该给他一个机会。”
“你这样说话,让我想到以前,我小时候,阿玛跟我说话的时候也爱用这样的词。”弘云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布庄的东家姓施,三代单传,到了他这一代,子嗣更为艰难。三十年前发下宏愿,给穷人施衣舍药,好容易在十年前生下一个宝贝疙瘩,爱若珍宝。从此越发觉得是自己积德行善有了果报,虽然家业也没有多丰厚,却一直往济民所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