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球商人在行动-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返程时拐到了市警察局,第五名亲手把信交到了刚开完会出来的安塞尔手里,安塞尔太太在信中给丈夫报平安,只字没说路上遇到的危险,想来是希望让丈夫安心。
    收到平安信,安塞尔一颗提着的心也终于放回了肚子里,狠狠的跟第五名道了个谢,转身又去忙工作了。
    到家遥控板把记录的现场画面给大家一播放出来,薯片他们直接笑趴到地上,还说搞不好不久之后科学院会邀请第五名去做公开演讲,让他发明家的头衔上又多个科学家。
    第五名难得的不好意思了一把,现成的理论依据他直接拿来主义,只能说幸好这不是在太阳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3章 相机送到



    周最后一个工作日总是让上班族感到兴奋,一礼拜呐,因为周日可以睡懒觉了。
    这两星期可真够热闹的,第五钢笔厂取消了与顺爽厂的供货合同的事传得整个工厂区都知道了,同时在传还有该厂厂长在钢笔厂车间行为粗暴的事。都是当时看到了事件经过的工人说出去的,一传十十传百,工厂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工人们在外面租住的普通公寓楼人员复杂互相交叉,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没有人说第五钢笔厂做事不对,反倒是顺爽厂受流言影响生意大幅度下降,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又接连传出两个消息。
    一个是第五钢笔厂的工人在春分日当天领到了特别发放的过节费,一下子不晓得引起多少人羡慕第五厂的好福利。另一个就是第五钢笔厂正式上笔头生产线,大量招聘笔头熟工,下周一开始收简历。
    外面各种消息满天飞,才不管有多少人羡慕、多少人眼红、多少人琢磨着更好的职业发展,反正工厂里一切正常,笔头生产设备全部安放到位,车间主管分了工人轮流上去试机,磨合机器。
    打字机组装线经过一礼拜的强化培训,工人们可以在不看图纸的情况下自行组装,男工和女工分工明确,女工负责组装小零件,男工负责整体组装。毕竟一台完整的机器十几斤重,女工没那个力气端来端去。
    这个礼拜组装好的头一批打字机唐僧分配给了各办公室,财务室都分到了一台,日后工资条就可以直接机打了。
    剩下的又从中挑了几台连同其他配套用品再分送到各下属厂和关联合作厂,先前被霍冬拿回家的橡皮擦和打印色带她早就又带回了厂里,所以这次就是直接送的全套东西。
    下属厂没想到这么快他们就有打字机用,比较兴奋,装好之后厂长他们排着队人人都坐下打上几行字,体验一下打字机带来地独特感受。而关联合作厂却是真没想到第五钢笔厂会把打字机作为礼品拿来送人,惊讶之余都多少感慨了一下第五名地财力雄厚。
    毕竟飞梭打字机已经在本周的十号正式上市,实物很多人都见过,报纸上也登了,但据各工厂主们各自圈子里这几天流传的小道消息来看,销售情况没有想像中的热烈,价钱昂贵是一个原因,体型巨大恐怕就是另一个重要原因了——既然有可以直接放在书桌上使用的英雄打字机,谁又愿意舍得让一个巨无霸占用本来就紧张地室内空间呢。
    把打字机分送给合作厂地是业务员去跑。而最重要地合作方拜尔斯那边却是霍冬亲自去送。一口气三套。一家工厂一套。
    自从人造丝地生产设备送到厂里之后。拜尔斯每天大部分地时候就耗在了纺织厂地人造丝车间。霍冬来厂里给他送打字机。他都没空出去看一眼。就叫自己地助手去接收。
    霍冬跟助手办完交接手续正准备要走。又被助手叫住。说是很感谢他们派来地迪斯技术员。照现有进度看。人造丝面料地样品很可能会提前下线。既然这东西是第五先生提供地技术。就想请第五名给起个商品名。
    霍冬眉开眼笑连连点头。一口应承。
    下班回到家。刚进屋就见大家全聚在客厅摆弄什么大型机器。地上还有几个敞开着地小纸箱子。第五名蹲在那里一件件地研究。
    霍冬三人好奇上前一看:“哇噢!”
    被众人围在中间的哪里是什么大型机器,而是两台带支架的双镜头照相机。
    “什么时候送来的?”武松和特丁立刻加入其中。
    “下午。”不知道是谁回了一声。
    “下午你们研究到现在?”
    “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双镜头照相机的实物。博物馆的不算。”桃花小妹从遮光罩中伸出头来,兴奋的声音都有点发飘。
    “实验厂我去那么多回,我就只见着了灯泡的实验过程,今天就这么不声不响的送来了。”霍冬后悔不已,早知道应该磨着高分子先一睹为快地。
    “很显然,他们是想给我们一个惊喜。”第五名抬起脸晃了一下脑袋,把耷拉下来的一缕头发给甩回头顶上。
    霍冬注意到了第五名手上拿着一个像塑料胶卷盒的东西,却又不敢确定:“你那个是胶卷吗?”
    第五名站起身把手上的东西刻意的拿到霍冬眼前晃晃,“聪明。”
    “不是说胶卷暂时不一步到位么?先用那个银板或者那什么湿性什么来着先代替一下,等年底再考虑胶卷地事?”
    “话是这么说没错啦,但是来送东西的特勤组转达了胶卷负责人地原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什么?”
    “第一,银板照相感光性差,拍照后洗相复杂,要用到水银做显影剂,不太安全。第二,湿性珂酪配方复杂又不稳定,每次都要在照相前临时配制然后快速涂到玻璃片上,否则几分钟后就失效。所以想来想去,还是直接拿现代意义的胶卷方便省事,重点是操作简单,用明室洗相法在厨房里就能冲洗底片。”
    “那么说,这些箱子里装地都是跟胶卷配套的用品?”
    “正是。”
    “那照相机呢?难道也是成熟机型?”
    “冬瓜,你终于融会贯通我们地办事风格了。
    其实双反机的设计结构相当合理,但是淘汰有淘汰的理由。”
    “原来我们所谓的要让公众看到我们进步的过程,是指从双反到单反的过程啊。”
    “不错不错,开窍了啊,能领会精神了,没白培养你。”
    “……那我们什么时候开照相馆……?”
    “很快很快,等我们的广告照片被公众所熟悉,知道什么是照相机了就能开了。遥控板,我们手上还有合适的店面吧?”
    遥控板背对第五名180度拧过脸来,点头:“还有几间小店铺,可以做照相馆、照相器材店、洗相店或者打字机售后维修站,你要想要间大点的,那间车行的地皮可以用来盖豪华影楼。”
    “免了,那地皮将来要盖综合商场。”
    “那就只有那几间小店铺用了。”
    “看来我们要开始第二轮收集店铺
    了。”
    当晚地饭桌上兴致昂然的众人热烈的谈论着照相机面市后可能引起的轰动场面,越谈兴致越高,要不是照相机没有夜拍功能,恐怕他们都会立刻冲出去先咔嚓咔嚓过把瘾。
    霍冬在饭桌上提到人造丝面料需要新商品名的事,众人众口一词集体回答“雪纺”,也不管那即将下线地样品面料到底是不是属于十四大类的丝织物当中的“纺”。
    次日周日,美好的周末时光。早饭后,忍耐了一晚上的人们再也无需忍耐,从储藏室里抱出两台照相机,遥控板在暗房里把六只暗盒全部装上胶卷,众人把照相机搬到前院花园,装上暗盒,换上各自漂亮的衣服,不分男女,轮流站在镜头前搔首弄姿。
    周日的街上总是行人如梭,第五名他们在院子里的欢声笑语、时不时的一声“砰”之后耀眼的白光闪过、外加白烟蒸腾,这三个元素组在一起,老早就吸引到了过往行人地注意,渐渐的门外就围了不少人在看热闹。
    第五名他们故意视而不见,只管玩自己的,硬是把六个暗盒的72张照片全部拍完了才收工,把照相机放回屋里,大家又拥到暗房去冲洗照片。
    照相用品除了照相机其他东西都放在暗房的橱柜里,新的手摇发电机接在了放大机上面,没有安全灯,也没有窗户,房门一关,室内一片漆黑。
    遥控板抱着暗盒先进去,在漆黑中把底片都装进显影罐后,才激活巧手摇动发电机,点亮放大机的灯泡,然后大开房门放其他人进去,兴致勃勃的开始尝试冲洗相片的全过程。
    冲洗相片是项耗时甚久的体力活,光是配制显影、停影和定影液地剂量就够这些外行人折腾的,哪怕这些药粉都是小包装按量分装好的,但就是加个水也能加出各种问题,水温总是控制不对,等个显影液等半天。
    显然大家是当一场好玩的化学实验在玩了,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弄了一天,只把底片冲洗出来,相片得等明天再继续了。
    周一上班,例会之后,霍冬召集三位文书小姐在会议室里宣布了一个通知——这个星期的周日上午十点教会街11C号,老板有请。
    姐们兴奋得高声尖叫,连连追问到底是什么事。霍冬卖关子,只说是好事,让她们那天务必穿上自己最漂亮地衣服。
    姐们满面桃花的回到各自办公室,心中思量着春分日已经过了,天气转暖,周日那天正好可以穿轻薄一点地裙子,再加上披肩,一定会很漂亮。
    没时间陪着文书小姐们一起幻想,霍冬急匆匆赶到拜尔斯纺织厂,把这新面料的名称告诉拜尔斯,拜尔斯立刻就把纺织人造丝地车间改名为雪纺车间。
    等到她再回到厂里,老板周日有请的事全办公楼地人就都知道了,厂长们都跑来打听消息,什么事弄得这么神秘。
    霍冬满面含笑的只说了一句:“关于新产品宣传的事。”
    “打字机的宣传不是一起在做吗?”
    “这可不是打字机,而是另一种新产品。”
    唐僧表情正常,博迪和帕斯顿两位副厂长的表情却仿佛定格一般,“又有新产品?!”
    霍冬笑着点头:“还在实验中的新产品,暂时没有批量生产的计划。”
    博迪和帕斯顿拍着胸口心情轻松的走了。
    唐僧向霍冬眨眨眼:“照相机?”
    “嗯,昨天拍了很多照片哦。”
    “这个技术含量大了,怎么跟公众解释?”
    “老板带着弧光灯的全套实验设备去了皇家科学院。”
    “什么时候的事?!”唐僧这时才有点吃惊。
    “前天上午。”
    “他打算进军照相用品行业吗?”
    “目前只打算开照相馆。”
    “我的建议是,有时间的话,先把蒸汽汽车弄出来吧,弄出来我们就迁厂,工厂区土地已经饱和,没有合适土地建我们的厂子了。”
    “嗯,我回去转告。”
    晚上第五名在书房里听到霍冬的报告,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猛的从柔软的沙发中一跃而起,“是时候让石斑鱼他们招工建厂了。明天去跟实验厂说,做辆时速一百公里的蒸汽汽车出来。”
    “蒸汽汽车能跑百公里?”
    “不懂了吧?遥控板,你过来解释。”第五名拿起通讯器呼叫遥控板。
    遥控板噔噔噔跑进书房:“解释什么?”
    “蒸汽汽车早期发展史。”
    “哦。”遥控板沉默两秒调出储存的资料,正要开口又听到第五名扔来一句话,“长话短说,简单明了。”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运行速度35~39公里/小时。1825年,英国人哥而斯瓦底内制造了一辆蒸汽公共汽车,18座,车速为19公里/小时。1906年,人们造出了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蒸汽汽车,时速达到了127公里/小时,这也是保持了近百年的蒸汽汽车车速世界纪录。解释完毕。”
    “现在知道了吧?”
    “哦,知道了。可是直接就是百公里的汽车,感觉好奇怪,一点过渡都没有。”
    “嗯,说的也是,这么大件的东西,总得有个研发过程。”
    “对呀对呀,所以低速汽车还是要造几辆的。”
    “好吧,去跟实验厂说,照地球上的蒸汽汽车早期发展轨迹,先造几辆比自行车还慢的汽车给公众参观。”
    “耶!汽车比马车舒服多了。”
    “你想得太美了,在只能跑马车的道路上,汽车不会比马车舒服多少,能跑到五十公里时速就不错了。”
    “那也比马车快呐,又拉风,开到街上能把王室马车都给比下去。不是据说总理大臣有意拉拢么,这么久都还没动静显然信心不够嘛,咱们就再给他们点信心呗,拉拢到咱们绝对不吃亏哦。”
    “呵呵,科技立足,通杀四方是吧?”
    “本来就是这样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4章 拍广告照(上)



    束与第五名的报告,霍冬嬉笑着跑出书房,去和同事洗出来的照片。照片冲洗出来后还要晾干,所以弄了一天时间。
    这七十多张照片大部分都有缺陷,只能找出几张算是拍得好的。有些是对光灯不适应,照片里的人眼睛都是眯起来的,那表情怎么看怎么滑稽。
    还有的是照着在太阳系拍照的习惯,摆的姿势一个赛一个的夸张,可是这两台老式相机只是普通镜头,姿势摆好还要等着手动对焦,而用惯了自动对焦的相机的人自然轻易掌握不了手动对焦的诀窍,焦距不准也就算了,还辛苦那些搏命摆姿势的同事们,照片冲洗出来看到的就是在模糊的画面下一个个僵硬得像树干一样的古怪人体。
    照片在大家手中一张张传阅,看一张爆笑一声,不断的说用老式相机拍照很有趣,就是这拍照技术还有待磨练。
    “我都跟文书们说了这个周日老板有请,到时候谁上手?”笑得肚子疼的霍冬勉强提气说道。
    同事们互相望望,异口同声:“遥控板。”
    关键时刻,还是遥控板最值得信任。
    第二天上班,霍冬上午跑实验厂转告第五名的新命令。
    下午拜尔斯纺织厂派人送来两匹刚刚下线的新鲜样品,说是送第五名以示感谢。只有两个颜色,纯白和鹅黄,轻薄透明柔软。
    厂长们跟送货员打听纺织厂人造丝的生产情况,姑娘们则在一旁欣赏这新鲜火热的新型面料,猜测这面料将来上市大概要卖多少钱,自己的工资够不够买块布做裙子。
    霍冬没想到地是会一次性送来这么多布。够做好多条裙子。脑子灵机一动。于是顺着玛丽她们地话题内容聊下去。用自己地三围尺码做诱饵。套出了她们三人地尺码。
    下班回家。霍冬把样布给大家看。再附上玛丽三人地三围尺码。
    次日一早。希林恩浦早报上大幅篇章地登出了拜尔斯纺织厂与第五实验厂合作地新型面料雪纺昨天样品诞生地消息。用各种赞美之词狠狠地夸了一遍。雪纺地宣传造势正式开始。
    早饭后。可乐拿着这两匹布和三围尺码前往黄金街附近地高级裁缝铺子一条街。沿街所有店铺挨个进去。每次都是直接叫老师傅出来。把布给对方看。能不能做一句话。
    整条街从头到尾走了一圈下来。看到面料地裁缝都有意尝试。但真正爽快接单地只有一家。
    可乐自己也累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愿意做地。也就不想再去别家问了。把写有三围尺码地纸条往桌上一放。问这些布能做多少日常便裙。
    助手丈量了这两匹布报给老裁缝,对方盘算了一下,报出来大概能做八到十件。
    可乐让对方做足九件,要实在料不够,全部短袖或者裙子短至膝盖下面一点都可以,但是九件裙子必须件件不同。
    老裁缝看了看纸条上的三围尺码,明白可乐的意思,爽快答应。于是可乐付了定金,约好十天后来拿。
    走出铺子,可乐算了算取货日期,正好能赶上他们拍广告照片地档期。
    这一周在众人的期盼下飞速的过去,因为报纸上一直不断的宣传,雪纺已经算是众所周知,根据报纸的调查,城里不少老牌布店每天都被很多客人问到什么时候能买到雪纺的事。
    有市场就有需求,何况拜尔斯的纺织厂也是业绩不错的老牌企业,多年经营拥有了很多忠实顾客,新面料还没出来,拜尔斯就派了手下业务员先铺渠道,做好了一切准备,现在新面料出来了,这些有意抢得头筹的经销商们也就纷纷找上门去了。
    而这人造丝和雪纺又是第五名与拜尔斯的合作项目,拜尔斯在这上面赚地一分钱第五名都能分一份,所以为了能分得更多的钱,第五名当然也要不遗余力的帮着宣传一把。
    周日上午,三位文书小姐在唐僧厂长的带领下准时来到教会街10号。
    第一次走进老板的宅邸,三位姑娘心情无比激动,东看四看,眼睛怎么都不够用。
    第五名率所有人欢迎唐僧四人地到来,随后邀请他们去后花园在春日阳光的温暖抚慰中一起喝茶聊天。
    第五名陪着四位客人天南海北高谈阔论,言谈中言词幽默,主客皆相谈甚欢。
    武松他们则悄悄把事先准备好地相机扛到花园,摆在两株景观灌木的中间,镜头前两米处放一把椅子,就利用这自然光拍免冠照。
    霍冬去向第五名报告准备就绪,第五名遂邀请三位姑娘随他到照相机前。
    武松他们这群大活人在花园里摆弄地时候,玛丽他们一直在看着,还一直在心中猜这台拿块黑布蒙起来的是个什么东西,听到这就是今天邀请她们来地主要目的,顿时就有点亢奋了。
    开天劈地的第一次拍照,不可能一次成功,因此为了拍这三人的免冠照,第五名很大方的一人一卷胶卷12张照片——总能有几张照得好的吧。
    遥控板掌镜,武松执灯,其他男人分站在相机两侧当观众,桃花二姐和小妹抱着一撂各种颜色的反光板站在镜头外面等命令,霍冬、可乐和桃花大姐则负责指导三位试镜员如何展露美丽的笑容。
    为了让她们能适应光灯的耀眼光芒,在拍照前,武松还特意对着她们三人打了几次闪光,训练她们在闪光的瞬间不要眨眼的绝技。
    玛丽三位姑娘生平头一次见识这种场面,光灯第一次闪的时候,三人给吓得捂着眼睛尖叫躲避,第五名和唐僧把她们拽到一处好言安抚她们的情绪,然后再开始训练,如此反复几次才渐渐适应了。
    对光灯不再恐惧,又开始训练笑容,一人一面小镜子先自己练习十分,然后就正式开拍。
    可想而知,在旁边对着镜子怎么笑怎么美的美人们,一坐到镜头前的椅子上就开始紧张,别说笑了,让她们牵动一下脸部肌肉都困难。
    没辙,只得暂停,叫霍冬她们几个姑娘轮流上去拍两张,演示给她们看,然后再重新叫她们过去试拍。
    如此折腾到中午,才拍完了一人的全部照片,当遥控板说“完成”时,那第一个吃螃蟹地勇敢姑娘立刻跑到一边抹起眼泪,前所未有地紧张差点让她承受不住。
    众人又是一番好言安慰,然后收拾东西回屋吃午饭。
    午饭后突然阳光大好,太阳从云层后面露出脸来,光芒万丈普照大地
    抓紧时间,照相机重新搬出去,玛丽和另位姑娘硬着头皮像上刑场一般别别扭扭的拍完了她们各自的一组照片。
    “很好,今天大家辛苦了,现在通知一下,下周日早上七点,玛丽你们三个再来这来
    我们要出去拍宣传照。再讲一遍,听清楚了,不准
    ”一天工作结束,第五名大老板出来做最后总结。
    玛丽三个姑娘两眼失神呈呆滞状。
    “对,为了配合雪纺面料的市场宣传,专门请的高级裁缝师以你们地尺码正在赶制新衣服,一人三套,下周日你们要穿着这些漂亮衣服拍出美美的照片,要有表情有动作,所以今天的拍照只是一次训练,下周日才是真正的考试。”霍冬跟上补充。
    “那些衣服都是你们的尺码,作为酬劳,拍照结束后衣服你们可以带走。因此,在拍照时你们必须认真对待。”可乐板着脸也出来训话。
    “照片贴出去后,你们将会被全市人民所认识,日后再有什么新产品要拍照也一定会先找你们,你们将会迅速成为明星,名利双收。”武松给了最美好的未来,尽管听众都没听懂啥是明星。
    黑脸白脸都轮流唱过了,玛丽三个姑娘没有选择,只能乖乖点头,下周日早上七点见。
    遥控板在暗房里连夜冲洗照片,使尽招数,终于赶在周一早上霍冬他们上班前,把昨天拍的36张免冠照全部拿了出来。
    照片按照拍摄顺序在桌上排了三排,遥控板亲自掌镜,拍摄效果是很好的,就是照片上的人物表情让人哭笑不得。
    霍冬把照片收好放进包里,来到工厂,开完例会后,霍冬把文书小姐们一起叫到厂长室,把照片摆在桌上让她们自己看。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相貌出现在纸片上,姑娘们异常兴奋和惊讶,拿着自己地照片左看右看舍不得放下。
    “看看你们的表情,没有一张是真正高兴的,这一星期多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周日的正式拍摄要求你们在镜头前必须笑得开心。”
    “可是这很让人紧张。”
    “要克服紧张,这是我们第一次拍广告片,要拿出你们全副的精力,最好的状态投入进去。要是广告片拍得好,日后雪纺销量增加,你们还有额外奖金拿。”
    “还有额外奖金?”文书小姐们又惊又喜。
    “当然,对有贡献的员工,老板一向舍得奖励。”霍冬咧嘴一笑。
    奖金的诱惑赶走了文书小姐们的紧张和不安,纷纷投入百分之二百的热情加紧练习。
    唐僧把霍冬叫过去耳语了几句,午间休息时,霍冬在街上买了些请帖拿回办公室写。
    给副厂长们送了请帖,又邀请了所有地业务员后,下午她把请帖送去给拜尔斯,请他务必在本周日上午七点前抵达教会街11C号后,有重要活动热烈期盼他及夫人的参加。
    光送了这一张请帖还不够,霍冬还请拜尔斯到时候把有业务往来的布店经理也一道请去,就照请帖上的时间在教会街11C号集合,大家集体行动。
    拜尔斯只从霍冬嘴里问出来这次活动是为雪纺进行的一次重要宣传,再多地内容就只能到时候去现场看了。
    想到第五名屡屡精妙的广告创意,拜尔斯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送完请帖,霍冬还跑去合作地家具厂订做了各种型号的相框好几大箱,下班回到家,发现第五名他们这一天也发出去不少请帖,地点就定在上东区地中央公园湖边草地,请帖上只注明从八点到十二点欢迎参观,没有限定固定时间,让客人们自由决定。
    第二天,第五名广发请帖的事被嗅觉灵敏地记者们知道了,请帖的内容都被登在了报纸上,当天就全城皆知这件事了。
    薯片又去给各大报社送了请帖,邀请他们到时候去现场参观。
    周五上午可乐去取裙子,挂在人台上的衣服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可乐全部的目光,半天舍不得离开,实在太精美了,只有两种颜色的面料在制衣师傅的手中变化出了九种不同的风采。这哪里是日常便裙,都可以作为小礼服穿着去参加下午茶会了。
    助手帮着把衣服打包送上可乐的马车,可乐结清尾款后又拿出一张请帖,请老师傅到时候一定出席。
    周六下午,霍冬带着满满一马车的相框下班回家。
    一切准备就绪,万众期待中,周日悄然来到,天色才刚亮时就知道这是一个好天,看来天公也有**之美。
    早上七点,教会街11C号的大门前,应约前来的拜尔斯和他的朋友们的马车在大门这一侧排起一条长龙,都带着家眷,穿着盛装,像是参加什么隆重的集会。还有人准备更充分,车厢里放着装满了食物的野餐篮,打算顺便办一场家庭野餐会。
    第五名迎出门外与他们问好寒暄,没多长时间,院子里驶出来三辆车顶上满载行李箱的马车,人们纷纷上车,一条浩大的车队开始向中央公园进发。
    浩浩荡荡的车龙在街上很显眼,加之第五名要办活动的事全城百姓早知道了,不少人都有一同前往看热闹的心思,结果等到第五名他们一行人进入中央公园时,就发现在这么早的时间里,游人已经多过往日,当中还有不少记者。
    “赶快抢地盘。”马车在湖边小径的尽头停下,第五名从车上跳下来大声命令道。
    遥控板众人纷纷从车上下来,以人体为标桩在草地上划出了一大块地方,第五名借用拜尔斯他们的马车把地盘圈了出来,除了有请帖的客人可以在圈内外,其他看热闹的观众都只能在圈外呆着。
    圈完了地盘,重要的工作才正式开始,己方马车顶上的行李箱一件件的搬下来,以己方马车为中心点,用深色劣布围出一个直径五米一人多高的圆圈,遮住了外面观众全部的视线,就算在湖对面也看不到布圈里的景象。
    圈里又隔了几个功能区,最大的就是模特的化妆间,层层布帘隔出一道道安全门,绝不走光。
    姑娘们在化妆间里紧张的更衣化妆,外面的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负责架机器找拍摄角度选定背景做拍摄助手。
    两台照相机一扛出去,绕着圈好的湖边来来回回找角度背景时,围观的观众们也在窃窃私语,纷纷猜测他们手上拿着的怪模怪样的是什么东西。
    取好了景,放好了相机,第五名从车厢里摸出个马扎往相机边地上一放,手拿一铁皮扩音器就在那吼,催姑娘们动作快点。
    霍冬从布帘里面冲出来报告,说模特们已经换了衣服,正在化妆梳头,还要半小时。报告完,她又缩了回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5章 拍广告照(下)



    吧,既然还有半小时,我们就自己玩,都给我上张。”
    “拍自己有什么意思,请来的客人不拍白不拍。”武松把一台相机转了个方向,对准了在自家马车前进行野餐会的客人们。
    “悠着点,别吓着他们。”
    “简单。”武松向薯片他们使了个眼色,这群男人们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呼啦啦的全跑到镜头前摆起各种滑稽姿势,而他们身后的客人则同时被纳入了镜头中成为背景。
    依然是遥控板掌镜武松打灯,当闪光灯第一次闪光之后,观众们惊呼声四起,议论声立刻响成一片,很多人直接叫第五名的名字想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但第五名没有太多理会,他就像没有听到那些人的问题,只是微笑着向他们挥手,并不说太多解释,反倒是薯片他们一张又一张拍得不亦乐乎,每拍一张,镜头就稍稍转移一下角度换一个人物背景,等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