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随死殉-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甲抠得稀烂。旋即大口大口呕血。挣扎了足足一个时辰,方才在一片狼藉中毙命。
皇帝就坐在一旁的春凳上,看着杨皇后一点点痛苦地死去。
杨皇后不哭不闹不求不骂,死前恭恭敬敬甚至发誓来世再服侍皇帝,只求皇帝保全她儿子。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饮下鸩酒的前一个时辰,皇五子谢琰就因涉嫌指使承恩侯府纵火焚烧季阁老府一案,被大理寺捉拿下狱了。
——谁让他那么想不开,这风声鹤唳的关头,居然跑去被高墙圈禁的信王府耀武扬威?
锦衣卫拿着宫禁籍册把谢琰身边的宫人太监梳理一遍,不到两个时辰就有人招认,在季阁老家失火之前,谢琰曾遣人送信到承恩侯府。
皇帝之所以对她温情脉脉,正是因为要杀她的儿子。对不起了,梓童。
※
“皇五子下狱了?”
衣飞石看不懂这个走向了,难道这事儿还真是皇五子干的?
在衣飞石心目中,放火这事儿就应该是陈朝探子的手笔。毕竟,朝里哪方面的势力,都没有烧死季阁老的必要。这事儿骇人听闻又笨拙得可笑,真想把屎盆子扣在谢茂头上,完全可以等谢茂解了圈禁之后再干。
谢茂许久都没说话,这一日也没有缠着衣飞石,独自在书房待了半天。
到晚上吃饭时,衣飞石照例要和谢茂一起,却见桌上分了两席,摆在他身前的那一席四荤六素两羹一汤,与寻常无异。摆在谢茂面前的却是一席素菜,平常谢茂都要小酌几杯,今天只有一壶米汤充作饮浆。
衣飞石当然早就察觉到谢茂情绪不对,但他没资格问。现在谢茂都吃起素菜了,他难道还敢大喇喇地啃羊肉?
“将席面撤下去,我与殿下同食。”衣飞石吩咐下人。
“别撤。就这样吧。”谢茂按着衣飞石坐下,手脚很规矩,很显然没心思吃豆腐了,“你好好吃饭,不与你相干。”
见衣飞石还要推拒,他亲自拿筷子替衣飞石夹回半只小羊肋,再把筷子塞衣飞石手里。
“你也知道我心情不大好。你高高兴兴吃饭,我看着就开心。”
这一顿饭,谢茂食不知味,衣飞石也实在高兴不起来。二人草草吃完了饭,谢茂搂着衣飞石在客厅里坐了一会儿,“你早些睡,我……”
“我陪殿下。”衣飞石拉住他欲起身的手,烛火中颜色暧昧,“陪殿下睡。”
谢茂多沉郁的心情闻言都忍不住想笑,诚然衣飞石早就许了身体给他,常年厮混在军中也不认为自己是深闺女子的衣飞石,很显然对身体也不那么要死要活的看重,可他看出自己心情不好,就宁愿做讨好自己的事,——不管是为了什么理由,利用,讨好,随便什么,总而言之,衣飞石是希望他高兴,他就觉得高兴。
“那你替我抄一卷经吧。”谢茂带着衣飞石一起到书房。
书案上墨香四溢,一本经书都没有,全是谢茂的鬼画符。衣飞石借着烛火看了半天,都不知道谢茂写的是什么。他常年在父亲帐下服侍,收拾书案一把好手,卷起袖子很快就把书案收拾出来。重新研墨展纸,问道:“抄哪一卷经文?”
衣尚予崇道,长公主信佛,两家常念的经典衣飞石都能背诵,不用经书也能默写。
“阿嫂崇道,抄一卷《清静经》吧。”谢茂坐在灯火黯淡处,声息渐低。
阿嫂?谢茂上头十个兄长,能被他理所当然称呼一声“阿嫂”的,只有宫中那一位。衣飞石忍住心中狂跳,瞬间就联想到今日皇五子下大理寺狱的事。杨皇后出事了!杨家完了!他心中掀起滔天巨浪,执笔的手稳定无比,添墨留锋,在书案前端端正正地写出一笔小楷。
《清静经》全文不长,衣飞石写得很仔细,也只花费了两刻钟时间就尽数写完了。
谢茂接过他抄好的经文,从头到尾默念一遍,点燃后焚入笔洗中,看着一点点烧成灰烬。
做完这一切之后,谢茂终于不折腾了,洗漱之后打算上床休息。衣飞石却坐不住了。杨皇后出事了,都到了抄经焚烧的地步,必然是不行了。这么大的事,他知道了消息,让他还继续坐在信王府干熬着?哪里熬得住!
谢茂路过他栖身的憩室时,顺手丢了一块信王府的腰牌给他:“想出去就出去。遇上街坊上查犯夜的,不要报衣家的名头,就说是我的人。”
衣飞石捧着腰牌谢也不是,否认也不是,半晌才呐呐道:“我去去就回。”
作者有话要说:
谢茂:……就说是我的人。(我的人我的人我的人耶耶耶!装个逼就跑。)
第39章 振衣飞石(39)
次日清晨,谢茂在鸟雀鸣叫中醒来,衣飞石留宿的卧榻上空无一人。
衣飞石昨夜离去时曾对谢茂说,去去就回。此时却一夜未归。
谢茂看着他薄被冷枕归置得整整齐齐的卧榻,倚在门前,许久才笑了笑。昨夜给衣飞石信王府腰牌的时候,他就知道衣飞石大约不会再回来了。
不管是射杀守城校尉之事,还是那个疑似奸细的东篱先生,谢茂都已经替衣飞石收拾得干干净净。若此刻京中安稳,衣飞石大概也不介意多陪他几日,可是,杨皇后一死,京中顿显波谲云诡,衣飞石即刻抽身返回青梅山,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谢茂当然不会怪罪衣飞石失信,他对衣飞石表现出的心思本就不纯,二人萍水相逢也谈不上多深的交情,何况,衣飞石官卑职小仅凭父荫,在哪儿都说不上话,就算留在他身边也不过充当侍卫,——他也不缺一个侍卫。
因是夏日,谢茂衣冠多清淡素雅,今日愈发寡淡,素衣玉饰,常用的折扇因扇坠挂着一枚红宝,也被他弃之不用。漱口之后,谢茂饮了一盏薄粥,搭着一碟子菌菇杂蔬,素得赵从贵心里发愁,王爷这是怎么了?
才用了朝食,就有宫中太监来传旨:“着信王谢茂即刻进宫。”
谢茂进宫通常都是赵从贵从旁服侍,这位是朝阳宫出身的阉宦,出入宫闱当然比没净身的朱雨银雷方便。让人看不懂的是,谢茂此次进宫没带外侍长余贤从,而是命余贤从看守王府,带的是黎顺、常清平并十二名领班侍卫。
旨意来得突然,谢茂也不曾摆出亲王仪仗乘坐马车,一匹快马长驱直入禁中。
宫中已是一片缟素。
谢茂在左安门前下马,太常寺官员已静候多时,即刻上前为谢茂更换丧冠素服,另有太极殿服侍的小太监等着引路,一路哭兮兮地把谢茂领到了奉安宫中。殿前诸皇子已跪了一地,侧殿是后宫嫔妃,皇帝站在皇后灵前一言不发,……没看见淑太妃?
“皇兄,皇兄!”谢茂连滚带爬地扑上去跪下,满脸不相信地看着杨皇后的梓宫,拉扯着皇帝的龙袍衣摆不放,“为什么?怎么了?我不信!我阿嫂怎么了?阿嫂,阿嫂!”
眼瞅着信王一个虎扑就往皇后梓宫上撞,守在灵前的礼部、太常寺官员,打下手的太监,全都吓得脸色煞白,七手八脚把信王拽住:“王爷不可!不可啊!”这要是让信王把皇后梓宫撞个趔趄,他们全得陪葬!
谢茂冲撞几回没法突围,掉头要去哭他皇兄:“哥,你说话!我阿嫂怎么了!”
跪在殿外的皇二子谢沐一跃而起,冲进殿来指着谢茂怒骂:“你还敢问怎么了?若不是你无理杀害承恩侯世子,母后岂会一病不起!五弟也因你下狱,母后就是被你气死的!”
谢茂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他,戏特别好地退了一步,肩膀都耷拉了下去。心中忍不住吐槽,你妈就蠢,你比前世还蠢。
这时候你蹦达出来干什么?我是皇弟,不是皇子,把我骂毁了有利于你夺嫡上位吗?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说皇后是被气死的,让皇帝怎么下得来台?他老婆成了谢朝开国以来第一个被气死的皇后!多好听?你是想把皇帝气死吧?
果然不等谢茂吭声,一直站在皇后灵前作忧郁状的皇帝陡然暴怒,飞起一脚踹在皇二子谢沐身上,怒道:“皇后才咽气呢!孽畜就敢踩着嫡母娘娘尸骨陷害宗室!奸骨佞心,刁毒至此,令人发指!”
这一脚踹得结结实实,谢沐飞出去六七尺,被殿前门槛卡住,瞬间脸白如纸。
谢茂第一个上前抱住皇帝:“陛下息怒!您保重啊皇兄!”
皇帝被他抱得差点站不稳,似是伤心至极,一手扶着皇后梓宫,泪如雨下:“梓童,你不在了,朕心亦如死灰。”返身就指着谢沐继续骂,“皇后不在了,琰儿还在呢!纵没有了琰儿,朕还有长子,轮不到你这畜生耀武扬威!”
两句话说得满堂众人脊背生寒!皇五子完了,皇帝要立皇长子!
谢茂抱着皇帝的腿,这分明也是一个人的腿,一样的骨头,一样的血肉,一样从母胎中娩出,一样牙牙学语长大。可是,为什么他就能做出这样狠毒的事呢?——这可是在杨皇后的灵前啊!杨皇后英灵不远,听见皇帝亲口说不保全她的儿子,她该有多心寒?
他一向知道皇帝凉薄猜忌,小气刻毒,可他真的没有想到,皇帝会心狠成这样。
这可是……在杨皇后的灵前啊!
※
奉安宫杨皇后梓宫之前,皇帝一场暴怒,昭示着中宫嫡子废了,皇二子谢沐也废了。
默默跪在殿外的皇长子谢沣欣喜若狂,替杨皇后跪灵时越发虔诚悲痛。
——皇帝说了,没有琰儿(嫡子),还有长子。
只要谢琰陷在大理寺里出不来,储君的位置,得来全不费工夫。
谢沣一边哭得涕泗横流,双眼红肿,一边努力地想,怎么才能让谢琰永远出不来呢?五弟那个暴脾气,只须有司官员羞辱两句,他就会自己受不了玉石俱焚了。
他一边哭着嫡母,一边盘算着如何弄死嫡母的亲子,半点儿不觉得心惊。
人死如灯灭,活着怕她,死了?倒是叫她从梓宫里爬出来呀!
※
谢茂是臣弟,在灵前初祭之后,不再守在奉安宫,而是去了长信宫。
他去探望听闻皇后急病薨逝,惊恸之下病得不能起身的淑太妃。
本以为淑太妃生病只是托词借口,不想去奉安宫为杨皇后致祭——身为太妃,说穿了也只是文帝妾室,皇后为天下母,皇后去世,天下缟素,太妃也不能免礼。
哪晓得才走进长信宫就闻见浓重的药味,淑太妃脸色苍白躺在床上,居然真病了!
“母妃?”谢茂上前施礼,关心地握住淑太妃的手,“您这是?”
大宫女取软枕垫在淑太妃身后,将她扶起,挥退所有服侍的宫人太监之后,亲自守在帐前,示意淑太妃可以与信王放心说话。
淑太妃满脸病容,脸上却挂着淡淡的笑意,轻声道:“要小心啊。”
谢茂被她一句话提点得心冷如水。
小心?小心谁?杨皇后已经死了,这世上还有谁能让他“小心”?
皇帝。
只剩下皇帝!
他目光定定地盯着淑太妃,和记忆一样,淑太妃总是娇柔无依的模样,仿佛失去了丈夫儿子无人庇护就活不下去,可谢茂知道,不一样了!
她的娇柔,她的卑怯,她菟丝花一般的弱质,都只是她的保护色。
“钱氏至长秋宫中诬指我与皇帝有染,这便是皇后的死因。”淑太妃轻声说。
果然是为了那个秘密。
谢茂穿越第一世,就是被这个秘密害得死无全尸。
曾经他不理解,杨皇后一手抚养他长大,他也对杨皇后感恩戴德、对谢琰用命维护,为何杨皇后母子将他恨入骨髓?他亲手扶了谢琰登上皇位,谢琰却说奉母后遗命,将你五马分尸,将你母淑太妃鞭尸三百、挫骨扬灰,他问为什么?谢琰只说,问你妈。
然后,谢茂就重生了。重生了也不可能真的跑去问淑太妃,你和杨皇后什么仇什么怨?他一心一意弄死谢琰,登上皇位,出一口恶气。结果不用他弄,杨皇后一死,他再不管谢琰,谢琰自己就作死了。他最终干掉了皇三子谢深,登上了皇位。
那时候谢琰早死了好几年了,大仇得报的谢茂都忘了这件事了。
然而,就在他登基称帝的前一天,淑太妃一条白绫自挂而去,把谢茂雷了个外焦里嫩。——若死的是他爹也罢了,刚死的皇帝是他哥,他娘上吊干嘛?没见过庶母给儿子殉葬的。这算怎么回事?!
这个疑惑终于成功地引起了谢茂的注意。重生第二世时,谢茂就认认真真地挖掘了一下他哥与他娘之间的蛛丝马迹。结果不出意料,这两位还真有一腿!连谢茂他自己的身世,都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他哥两次都心甘情愿写了那道兄终弟及的传位诏书啊。
在此之前,谢茂对皇帝、淑太妃都称不上多真情实意。
他心中是看不起淑太妃的。
为妾不贞,为臣不忠,为母不慈(谢茂是否为奸生子不清楚,但淑太妃在谢茂登基前自缢,害谢茂坐朝初期被骂得位不正,所以连亲妈都容不下他,被骂出翔),一心一意只爱自己的奸夫,不惜为奸夫殉死,简直……没法形容这么个货!
要不是亲妈,谢茂都想一碗鸩酒直接把她弄死。
现在,谢茂觉得,他所有“以为”的真相,恐怕都有待商榷。
那个在皇帝驾崩之后,悄无声息自缢而死的“恋爱脑”,也许,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淑太妃。淑太妃与皇帝之间,也许,也根本就不是谢茂所认为的那么一个琼瑶剧本!
淑太妃分明对皇帝忌惮至极,她由始至终都戒备着皇帝。
若非这一世谢茂突然放飞了自我行事刚烈果断,淑太妃还是会和从前一样伪装着失去了爱情就无法苟活的模样,根本不会露出这一丝獠牙。
她柔弱,是为了保护儿子,她刚强,仍是为了保护儿子。若谢茂仍是从前那样对谁都好的傻白甜,她就委曲求全保儿子一世长安,若谢茂像今日这样会杀人会借势了,她就……扶儿子位登九五。
这么彪悍慈爱一个亲妈,我竟然误解她几辈子!
谢茂跪在淑太妃床前,微微低头:“阿娘是说,他因一句谣言杀了阿嫂,也不会放过你我母子?”
淑太妃本来以为要和儿子好好解释许久,哪晓得才说了一句话,儿子就自己想明白了,高兴得撑起病体紧紧搭住谢茂的肩膀,笑道:“好好,茂儿,阿娘好高兴。你可终于开了窍了。——对,他为一句话,连相扶多年的杨后都杀了,你我又算什么?”
“可是,阿娘。”谢茂不怀疑皇帝的刻毒,可皇帝不会真这么蠢吧?“阿嫂才薨了,您这里再出事,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事儿不寻常,反倒引人瞩目……”
淑太妃微微笑道:“你说得对。所以,他不会这么快就下手,但他迟早会下手。”
“所幸,我们也只需要这几个月时间。”淑太妃胸有成竹。
作者有话要说:
看了回帖做几个说明吧。
①,皇帝不敢得罪衣家,是因为衣家手握重兵,衣家长子衣飞金目前还在前线打仗,衣爸爸声望巨高,事实上已经有人劝过衣爸爸自立。谢朝的幸运在于,文帝起用的衣爸爸是个忠臣。但是皇帝杀皇后没啥难度啊,皇后娘家带兵的武官就是那个兵马司指挥使,类似公安局长吧… …
②,杨皇后这辈子是很可怜,她还来不及收拾她以为的小三和奸生子,就被丈夫搞死了。但谢茂第一世傻白甜对杨后母子一片真心忠心耿耿,最后被五马分尸,所以谢茂对杨后不会太同情。
③,为了不掐三观,我先说了,淑太妃是被逼奸的。人渣是皇帝,淑太妃不是小三,是被小三。
第40章 振衣飞石(40)
几个月时间。谢茂瞬间想起三个多月之后的秦州大败。
“为何是几个月?阿娘有盘算了?”谢茂试探道。
淑太妃似乎想和他细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看着他笑:“你近日安分些待着就是,其他的事,自有阿娘来筹谋。”
谢茂傻白甜了十六年,和善到下人都不忍责罚,以至于淑太妃前几世憋到死都不敢擅动,惟恐酿出吕后惠帝之悲剧①。现在他倒是敢杀人了,淑太妃欢欣之余,却也不敢真的把大事托付给他。——胆子是有了,办事也未必靠谱啊。还是本宫自己来。
谢茂又不能强行说,儿子我重生几世不仅不是傻白甜,我还是个老流氓,只得答应:“若有差遣,阿娘尽管吩咐。”
淑太妃忍不住又笑,轻咳两声,谢茂服侍她饮下热汤,她看着谢茂满眼欣慰慈爱:“久未见衣将军家二公子,也不知是怎样的风流人物,竟让我儿辟易脾性,悍勇若此。”
谢茂也没傻到真在淑太妃跟前狠夸衣飞石,天底下哪个母亲愿意儿子真爱一个男人?就算是儿子深爱一妇人,当婆婆的还要狠狠喝一口醋呢。
他含笑道:“他还小呢。”不欲多谈衣飞石,话锋顿转,“人的脾气都是天生的,平时不显,不过是没到极处。阿娘心里,儿子就是个软乎乎?”
我本来就是这么个脾气,以前不发作只是没必要,关衣飞石屁事。
淑太妃笑得花枝乱颤,岔了气又咳咳咳。
“阿娘到底是怎么了?怎么莫名其妙就病了?”总不会是真的替杨皇后伤心吧?
“长秋宫的事,瞒得过旁人,瞒不过我。那边因为传谣死了满宫的奴婢,我涉身其中,若不为皇帝自灭口舌,他岂肯信我?”淑太妃指了指东边的浣花池,“我假作失足掉了一次,伤了肺。姿态做足了,皇帝这时候就更不会动手了。”
她这是害怕皇帝一时脑抽,渣起来把她和杨皇后一起弄死,赶紧先下手为强,用“自尽灭口”给皇帝醒醒神。
她这楚楚可怜一心只为爱郎牺牲的姿态,前几世把谢茂都骗过了,委实是影后级别。
皇帝就再是个人渣,恐怕也被她笼络住了。试想以皇帝之心冷残酷,前两世居然还能被淑太妃忽悠来两道兄终弟及的传位诏书,可见功力。——当然,就算没有那两道诏书,谢茂登基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短短两句话,谢茂听出的是淑太妃在宫中的如履薄冰。
她和皇帝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好,她随时都会被皇帝悄无声息地干掉。
她是怎么一天天熬过来的?
谢茂不想说话。他做惯了胜利者,庇护者,陡然间发现自己自以为功成名就几辈子,到头来连亲娘都没保护住,这种滋味实在难以言说。
他不说话,淑太妃却寂寞太久了。儿子终于开了窍,她忍不住和儿子多说几句。
“今日谢沐说话了吗?”淑太妃问。
谢茂就觉得谢沐今天反常,听淑太妃的口气,这居然又是她的手笔?
他试探地回答:“今日阿嫂灵前,谢沐疯狗似的咬我,也不知道是否吃错了药。”
淑太妃病容中展颜一笑,竟有几分少女才有的灵动狡黠:“我失足落水身体不适,昨日请吴德妃来长信宫跪了几卷经。”
这还真是……简单粗暴。可谢茂也不得不承认,简单粗暴之下,是淑太妃擅用人心。
吴德妃是皇二子谢沐的生母,诸皇子中,论出身贵重,除了中宫嫡子谢琰之外,就属皇二子谢沐。他的母亲吴氏,东宫时就是仅在太子妃之下的两位良娣之一,又因吴氏有子,石良娣无子,二人品阶相同,吴氏一向认为自己比石氏更尊贵。
皇帝登基之后,石良娣因是太子妃心腹,又没有孩子,反而成了贵妃。
吴氏对此很是不平,若石氏封了贵妃,她顶在后头封个淑妃,加上她有儿子,也勉强能与石贵妃抗衡。哪晓得皇帝说了,奉养淑太妃在长信宫,因犯尊号,后宫中淑妃位上不再搁人,吴氏只能再退一步,成了德妃。——这到哪儿说理去!
吴氏本以为自己比石氏尊贵,哪晓得石氏成了贵妃,她名位上比石氏退了两步!
所以,这位吴德妃不仅记恨石贵妃,也记恨淑太妃。要没有你这个不肯给文帝殉葬的老东西,我哪里才是个区区的德妃?!她本就恨死了淑太妃,才想着杨皇后死了,石贵妃没了靠山,她要凭儿子上位了,登上人生巅峰了,淑太妃让她去长信宫跪经。
跪经啊!
这就是明晃晃的磋磨人的手段啊!
不是犯了错,怎么可能去两宫(长信宫、长秋宫)跪经?!淑太妃这是欺负我!
心高气傲的吴德妃在长信宫跪了两个时辰,腰酸腿痛心委屈,被宫人抬回庆熙宫,哭了一晚上。见了儿子就哭诉,儿啊,那淑太妃一向和杨后交好,她这是故意打压我,她要保杨后的儿子!咱不能让她得逞。
蠢娘教不出精明儿。如淑太妃所料,这一天杨皇后初祭的灵前,谢沐才对谢茂发起冲锋,就顺利地把他自己作死了。
淑太妃就吩咐吴德妃跪了一次经,轻描淡写就废了诸皇子中生母位分最高的庶子。
这手段用得不带一丝烟火气,玩弄人心到了极致。
“吴氏心高智浅,谢沐妄信识薄,我有知人之智,他母子二人却无自知之明,所以落得今日下场。”淑太妃指点道。
怎么识人用(害)人,谢茂刷了几辈子经验值,等级肯定比淑太妃高。不过,亲妈谈性已起,非要指点他一二,他就恭恭敬敬地点头:“儿子明白了。谢阿娘教导。”阿娘这样小得瑟的模样,也蛮可爱的。
母子二人亲亲热热地说了一番话,直到淑太妃面露倦容,谢茂方才告辞离去。
临走时,淑太妃将他招至身边,附耳说道:“常清平可信。”
居然是阿娘的人!谢茂这回是真的震惊了。
常清平是皇帝在东宫时豢养的死士,与目前的羽林内卫同出一门,前几世谢茂也是花费了好些功夫才真正收服,居然一开始就是阿娘的人?常清平是阿娘的人,那么,如今的羽林内卫……里面难道就不会有阿娘的耳目?
谢茂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淑太妃的能量。
淑太妃微笑道:“你近日安分些,安稳度日即可。”别的事,都不用操心。
※
谢茂被皇帝召进宫中为杨皇后举哀致祭,信王府的圈禁不诏自解。
他回府时,砖石封砌的高墙已消失不见了,下人们正在打扫门庭。
初祭之后,京城所有道观寺院都在敲钟,诏命响钟一万次,至今未停。此时天下已知杨后薨逝,五城兵马司张贴国丧牌,全国举哀,禁舞乐嫁娶二十七日,宗室、百官、内外命妇,皆服齐衰。信王府也已经挂上了白幔,下人们纷纷更换素服,不苟言笑。
见信王归家,王府门户大张。谢茂正要驱马而入,远远听见齐整划一的一队马蹄声。
他有些诧异,这半条街都是他信王府的范围,这会儿这么晚了,谁会带着人马来拜访?揽缰回首,长街两侧素白的灯笼光影下,一道熟悉的少年身影策马而来。
……小衣?谢茂微讶之余,嘴角不自觉地勾起。
衣飞石也换了一身素衣,发簪白玉,衬得青涩稚气的脸庞玉石般温润剔透。
他一骑当先打马而来,背后跟着二十余骑,个个披甲带弩,装备精良,眼神沉毅冷静,显然是百战余生的精兵悍卒。行至信王府前,衣飞石也看见了驻马不动的谢茂,当即勒马落地,上前一步屈膝拜倒:“卑职回来迟了,请殿下责罚。”
谢茂高踞马背之上,含笑道:“罚你给孤牵马。”
衣飞石老实起身,也不多嘴,真的替他牵着马往王府里走去。
他带来的二十余骑精兵也在同时下马,牵着马进府。
跟着谢茂出门的侍卫里就黎顺品阶最高,一边吩咐下人去请外侍长余贤从来招待,自己则笑眯眯地上前打招呼:“诸位兄弟辛苦了,在下信王府外卫领事黎顺,咱们外侍长余大人即刻就来,现在由我暂时给兄弟们找地方安置,来来来……”
衣飞石带来的人马被暂时安置在前院,衣飞石则熟门熟路地牵着谢茂的马进门。
二人一个牵马,一个骑马,马蹄声中,细语温文。
“衣大将军放你来?”
“不放。”
这答案在情理之中,又出乎谢茂的意料之外。
谢茂忍着笑,没有跟傻逼一样故意问,你爹不放,那你怎么来了?
听着耳畔清脆的马蹄声,仿佛又能听见衣飞石淡淡的呼吸,他认认真真地说:“你来,我很高兴。”
衣飞石不说话,只低头牵着马往前走。
走了好像很久很久,谢茂才听见衣飞石轻声说了一句话。
“?”谢茂就是普通人的耳力,真没听清楚他在说什么,“你说什么?”
衣飞石回过头来耳朵红红的,不好意思地说:“跑了一下午,肚子饿了。王爷您还要在王府里逛几圈?咱们吃了饭再来逛行不行?”
……妈哒,你能不这么煞风景吗?谢茂瞪他两眼,从马背上跃下:“回去,摆饭!”
作者有话要说:
①,汉高祖皇后吕雉搞死几个人,她儿子惠帝刘盈就觉得亲妈太残暴他没资格当皇帝了,最后抑郁而死。谢茂穿越第一世特别傻白甜,淑太妃知道儿子脾气软三观(正),所以一直不敢动,就怕儿子接受不了有个不忠不臣的老妈,也和惠帝一样年轻早夭。
第41章 振衣飞石(41)
衣飞石带来信王府的二十四名精兵,皆是衣尚予帐下最精锐的亲兵。
上一回是因京中传出诡异的“口谕”,衣尚予命令这二十四骑护送衣飞石前来京城探看情况,这一回衣尚予口中说不许衣飞石再来信王府,这二十四骑却依然跟着衣飞石来了,可见衣尚予的态度,也不是那么坚决地保持中立。
归来的衣飞石住回了谢茂的寝宫憩室中,一切都和他离开时一样。
好几日朝夕相处下来,二人都已习惯了对方的起居细节。进门时,衣飞石习惯地接过宫人递来的茶盏,一杯递给谢茂,一杯送自己嘴边喝了。他和谢茂一起进盥室,宫人随后鱼贯而入,为二人各自宽衣擦洗,换上干净的衣裳。连发髻都打开重新梳了一遍,松松绾起,方才一身轻松地一起回客厅宽坐。
衣飞石半道拐去恭房放了水,回来时,谢茂正在吩咐晚上的菜色。
“……偷偷地烩个羊肉奶羹来,不必声张。”
杨皇后刚薨了,正在国丧期间,吃肉当然要偷偷的。衣飞石年纪小,正在长身体,又爱吃羊肉,谢茂哪里舍得委屈了小衣。——他一个现代人,对守制这事儿真没什么敬畏心。
衣飞石倒是觉得有些不妥。可是,谢茂说不许声张,他这会儿也不好吭声。
朱雨领了菜单走了,衣飞石很自然地在谢茂身边坐下。
这间特别现代化的客厅里摆的沙发中,有单人位,双人位和三人位。谢茂喜欢坐在三人位沙发的东首,懒洋洋地倚着扶手。衣飞石最初就规矩地坐在离他不远处的单人位上,现在已经习惯和他一起坐三人位了。——方便谢茂伸手就搂着吃豆腐。
衣飞石落座后,就有宫人上前跪在衣飞石身边,手里捧着托盘,上边摆着切好的香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