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界之农家记事-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相反,他爷爷和嬷嬷却是什么时候都偏着他二叔一些。对着刘兴刘旺明显的比他这个长孙要好上几倍;总是想方设法的压着他们这房。刘和其实没有他爹对着刘光老两口的复杂心思,要真说感觉;只有厌恶。
谁也不能指望一个天天去找自己阿么麻烦,没事就占自己家便宜;使唤自己亲爹的人有多好。依着刘和的想法,以后他们也就不走动了,没得没事自己找不自在。可毕竟这又是他爹的亲阿么,虽然他做着后阿么才干的事情。
所以,他和自己的阿么,从来不过问老宅这边怎么办。让自己爹自己去处理,不留遗憾也不给他们增添误会。这次,刘掌柜回来做的一系列事情,让刘和早就觉得自己爹是彻底的对着亲爹么寒了心。
一路上,刘掌柜闭着眼睛,他想到了小时候,只有他一个孩子,刘发还没出来。即使自己阿么再不喜欢自己,可自己爹还是疼爱自己的。每次他爹上镇上卖了粮食山货,总给他带些麦芽糖,他偷偷的藏在枕头底下,好似能吃很多很多天。直到被他阿么发现,狠狠的骂一场,但那个时候,刘掌柜还是开心的。
可自从刘发出生后,他爹要买糖买点心也都是给刘发了。好似比刘发大四岁似的自己就成了陌生人,告知要好好的干活,要乖乖的听话,更要学会让着弟弟。
想想真的很可笑,他阿么的弟弟,他的小叔有几次瞧着他都带着一种怜悯。之后,他更是在他外嬷嬷的口中知道这种怜悯是因为他长得似他爹,所以成了他阿么不喜欢他的最大原因。
刘掌柜很早就知道了,他更知道要是自己爹晓得是这个原因让自己不受阿么喜欢。恐怕就是再好的性子也容不得他阿么,至少不会让他活的这么自在和随心。作为儿子,他就是有再多的怨气也都不愿意伤害了他爹的自尊。更不想瞧着他阿么和他爹起了间隙。
可上辈子的教训告诉他,他阿么从没有把他当儿子,他爹只会在背地里自责从不为他考虑。他这辈子绝对不再允许自己的一厢情愿伤害了自己的夫郎和孩子,原以为舍不得,可真正做起来,刘掌柜知道他也能做的很好。
回去之后,刘掌柜和刘和都没有和刘阿么说什么。
转眼一年过去了,刘和已经十六岁了。刘阿么着急上火的要给刘和找夫郎,刘掌柜也终于找到了结识方升他爹的机会。方曾他爹方怀,方怀是个猎人,每次打了野味都卖给了肉铺。
刘掌柜找了机会和他相识,和他说好野味可以卖给他,自然价钱也要比肉铺高些。同时,刘掌柜也说了他收山珍,让方怀没事的时候上山找些山珍卖给他。方怀瞧着刘掌柜出手大方,对着他很是照顾,一来二去的就把方掌柜当成了好友。
刘掌柜瞧着刘阿么很是着急刘和是婚事,想想刘和也不小了,他找了个时间和刘阿么说了自己看中的人选。刘阿么一听方升比刘和小四岁,现在才十二就有些不乐意了。
可他觉得能被自己当家看中的,怎么也有些过人之处。于是,想想也没一口回绝,只是自己要去打探打探。他在林家村也认识几个相熟的,每每有了林家村人来铺子买东西,刘阿么总要问一问。
打听得知方升孝顺懂事,家里家外一把抓,方家两口子还算厚道。虽然是外来户,可方怀家的却是林家村里正的弟弟,也不算无依无靠。再加上方怀的打猎手艺,虽然谈不上富裕,可日子也过的殷实。
虽然年纪小,刘阿么心里还是有些中意的,只是他知道自己和当家的再稀罕,要是自己儿子不喜欢就不好了。听闻这方升长的粗矿并不如一般哥儿那般精细,他家阿和尽管性子敦厚老实,可少年人爱俏也是人之常情。
要是自己儿子瞧不上,那哥儿再好也没法子。可不能既耽误了自己儿子又害了旁人家的哥儿。为此,刘阿么和刘和旁敲侧击的一番,着意问了刘和对于夫郎的要求。
刘和知道他爹么这个时候正满心的给他找个十全十美的夫郎,心中虽然不好意思,可还是和刘阿么说道:“阿么,我想找个性子强些,孝顺懂事的,以后能跟着我一起孝顺你们。最好啊,能识文断字的。这样,咱们家铺子也能帮上忙。”
刘阿么一听,好啊,自己儿子多孝顺自己啊。这就更不能委屈了儿子,方家哥儿好是好,可这识文断字却是不会的。这又离他选夫郎的要求远了些,晚上,给刘掌柜一说。
刘掌柜笑着说道:“这有什么,你要是看上了方家哥儿,我们就先把人定下来。反正他年纪还小,没事就把他接来家里住上几天,你教教他认字打算盘不就行了吗。这年头,除了官家哥儿,就是一般的商户恐怕也没什么人能教自己哥儿识字的。我们选夫郎还是要看品行,我瞧着咱家阿和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软和。像我,要是没了你这个贤内助,咱家也过不了这么好。我瞧着方家哥儿性子有些像你,是个主意正能抗事的。”
刘阿么刘掌柜这样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心里却是个高兴的。他家当家选方家哥儿原来是因为自己啊。这不是说明他家当家对他很满意才照着他这性子给他儿子选夫郎的,刘阿么心里满足了。被认可的喜悦连带着对着方升也有了些好感。
想了想,刘阿么胆子大了些,让刘掌柜先和方怀透个话,让两家相看一回。刘掌柜想想也是,看看两个小的能不能对上眼也是好的。
方怀在知道刘掌柜要和他做亲的时候,心里吓了一跳。他家看着不错,可也是在林家村。而且他家是个外来户,并没什么田地,自然底气就没有旁人足。
方怀知道刘掌柜的身价的,不说其他就这几个铺子开着,每天的银钱就能挣到他家一年的花销。并且,他还知道刘掌柜只有一个独子,刘掌柜和他夫郎都是和气人,日子好过不说,还不受气。
方怀心动了,回去和林阿么一说,林阿么有些怀疑。好好的富家少爷怎么会想娶他家哥儿,不是他不相信,他家升哥儿什么都好,就是长相有些吃亏。人家富家少爷什么人家不能选啊,为啥要娶他哥儿啊。
做了阿么,自然要多为自己孩子想想的。林阿么又怕错过了这门好亲事,又怕中间有什么难言之隐。所以,就专门去了刘家村一趟,打探刘掌柜家的虚实。探探刘掌柜家的底细,以防万一。
林阿么心细,虽然没去过刘家村,可在刘家村有他当家的一个徒弟。他假意做客上门拜访,寒暄了一会,和刘家村的几个夫郎不着痕迹的打探刘掌柜一家。
正好刘掌柜家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刘家村几乎人人都知道。就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开了,把刘掌柜和刘光老两口之家的关系稍稍说了一遍。当然,也不忘说家村里的私塾和每年的刘掌柜给村子带的少许心意。
林阿么听了一耳朵,带着满肚子心思回了家。回去之后,就把话给方怀学了一遍。方怀听着半响说了一句:“没曾想刘大哥爹么如此的偏心,可怜了刘大哥这么有出息,他爹么还是逼着他帮衬弟弟。他那弟弟也是个混的,骗着刘大哥去上战场,不说多帮衬自己哥嬷侄子,还处处的欺负,也难怪刘大哥一回来就和他弟弟断了亲。”
林阿么说道:“话是如此,瞧着他家做派还算厚道。刘掌柜现在家里发达了,我们家却只能温饱。要是把阿胜嫁过去,以后假如他家小子对咱家阿升不好,我们又做不了主,不是委屈了咱家阿升吗?”
林阿么也矛盾,家里条件太差的,他是不愿意哥儿嫁过去吃苦的;可条件太好的,林阿么也怕嫁过去娘家没人撑腰让哥儿在婆家没脸面。真是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
方怀很开得开,说道:“我觉得这是方家先跟咱们提的,我们家的条件都在这,他们提的时候就该知道。刘大哥是个和气人,他既然提了,自然不会瞧不起咱们。再说,他提出相看相看,不仅是他相看咱们家的哥儿,也是咱们相看他家小子的机会。咱们也别烦了,说不准人家小子还瞧不上咱呢。”
看着自己夫郎对着自己一瞪眼,方怀赶紧讨好的开口道:“当然,也可能是咱们看不上他们家小子。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不是。”
林阿么一想也是,复又高兴起来。把方升找来,翻出家里的布料,给方升量了尺寸。满脸兴致勃勃的给方升做起了新衣裳,誓要把方升好好的拾掇拾掇。
选了一个日子,刘掌柜一家带着礼物来方家做客。一进方家,这儿还不是刘掌柜上辈子瞧见的青砖瓦房,只是泥胚房,但收拾的整整齐齐,一点也不显破落。
方怀把人迎了进去,林阿么带着方升在厨房里忙活,刘掌柜一眼就瞧见了在屋子里小跑着的方曾,今天的方曾才四岁,正是好玩的时候。刘掌柜想着上辈子成熟稳重处事老道的某人,再看看虎头虎脑的小孩子,心里一乐。
从带来的东西里找出了白糖糕,摸了摸方曾的小脑袋,笑着慈爱的说道:“来,娃娃乖,大伯请你吃糕糕。”
方曾被爹么教的不错,虽然很是要流口水了,可还是先看了看自己爹爹。小眼睛里满是恳求,方怀笑了笑,说道:“既然是你大伯给的,冬生,你就拿着吧。”
刘掌柜还是第一次听到方曾的小名,出口问道:“这是你家小子吧,冬生,是冬天出生的。”
方怀只有一个哥儿一个小子,对着方曾是宠的很,笑的开怀的说道:“刘大哥,这是我家小子,他大名叫方曾,小名是冬生。年纪虽然小,可却是个皮实的,每天啊,不知道被他阿么揍多少,斗鸡赶狗的,忒闹腾。”
话虽然这样说,方怀的脸上还是闪过骄傲和疼爱。方曾拿了刚刚道谢拿了白糖糕吃的高兴,就听见他爹说他不好,马上委屈起来了,对着他爹说道:“爹,我是好孩子,没有不听话,爹爹坏,我不跟爹爹玩了。”
说着,小嘴巴鼓鼓的去给他阿么和哥哥学他爹的坏话去了。方怀看了一眼刘掌柜有些不好意思,刘掌柜倒是很高兴。没想到那么老道的方曾也有这么好玩的时候,果然,这个亲结的好啊。
刘和被告知今天来相看自己未来夫郎,难得的紧张了把,被方曾童言童语的一打乱,倒是放松了些。他阿么已经把方家的情况告诉了他,重点告知这家哥儿人很是不错,就是长的不大好看。
说不失望是假的,可娶夫娶贤,像他二叔娶的夫郎是比他阿么好看,可那样的品行却让人望而却之。他早在他爹爹在战场的那几年就想好了,一定要娶个能干孝顺的哥儿回来,以后和他一起撑起家门,好好的孝顺他阿么。现在,自然要加上他爹爹。
虽然还未见到方升,可瞧着方家,刘和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第124章 番外
方升才十二岁;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在林家村,他家没田没地,还是从外面落户的。为此;总有一些人喜欢在他们家面前找优越感。林阿么会过日子,可性子却有些软和。
方升从小跟着他爹学过几手功夫;早年家里没小子;方怀是把方升当做顶门立户的小子养着的。这也就养成了方升不比一般哥儿那样羞涩扭捏;虽然听说是来相看他的;除了心里有些害羞;表现的还是落落大方的。
饭菜忙好了;林阿么领着方升进了屋子;刘和眼睛朝着方升瞄了瞄。其实;方升只是比那些哥儿长的高了些,脸型也不是现下那种美人脸。可他五官端正,行事大方,眼睛明亮,瞧着却很是英气。
刘和看了一眼,心里很满意,他阿么看来是吓他的,哪有长的丑不是挺好看的吗。可能是刘和与刘阿么的眼神太集中,让方升扛不住了,还是慢慢的低下了头,耳根子也红了。
刘阿么看着方升这样很是满意,比那些妖妖娆娆的哥儿好多了,身子壮实好生养。想着以后自己家只有刘和一个,没有兄弟帮扶,对着英气勃勃的方升,刘阿么是越看越满意。
想了想,对着林阿么说道:“林家弟弟,你这孩子看着乖巧懂事,我喜欢的很。来,好孩子,我第一次来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你拿去戴吧。”说着从头发拔下一直金簪子插到了方升的头上。
方升忙推辞,林阿么却是开心的。瞧着刘和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是个宽和心善的。他家哥儿他知道,配人也得选个不能太强势的,不然,以后小两口要闹别扭。
谁不希望自己孩子过好日子啊,林阿么也不例外,想到刘家的产业,不说以后穿金戴银。可至少他家哥儿生了孩子却是能过上好日子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总得养得起夫郎孩子才能嫁。
刘掌柜见自己夫郎孩子都满意,再瞧瞧方升,也不难看吗。五官分明,眼睛有神,行事还比一般哥儿多了几分从容。这上辈子方致远的亲爹是怎么想的,不是说嫌弃方升难看才勾三搭四的吗?
刘掌柜有些郁闷,早知道这样,他就不用担心这么多了。瞧着方升,大大出乎了刘掌预料,直接和方怀定下了亲事。方怀舍不得孩子早嫁,于是,约定方升十六岁成婚。
婚事定好了,刘掌柜对着方怀试探的说道:“方家老弟,你也知道,我家阿和上了几天私塾,算是个能识文断字的。我家又是做生意的,说实话,我瞧着你家哥儿是个能干才起娶他做儿郎想心思。”
方怀心里一咯噔,以为刘掌柜是嫌弃自己哥儿没什么学识。心里不好受了,刘掌柜瞧着方怀脸色有些难看,忙开口解释道:“我想着,你家哥儿聪明年纪又小,能不能没事让他去镇上陪陪我家夫郎。你也知道的,阿和就这样一个人,又没有兄弟扶持,长辈也都指望不上。我想着,以后啊,还是他们小两口相互扶持。让我家夫郎教教你家哥儿打打算盘,识识字,这样你家哥儿进了门管起事情来也能轻松些。”
方怀听了松了口气,忙说道:“刘大哥你说的有道理,这样,我没事就早上送他去镇上陪陪大哥嬷。等晚上,我再接回来。”
刘掌柜听了,心里一动,说道:“方家老弟,我有了个提议,你看中不中。我那南货铺子里忙的很,一直没有亲近人帮衬着。你看,你每天去给我铺子里帮帮忙。晚上正好在带着哥儿回来,这样两不耽误。”
方怀知道刘掌柜是想拉扯他一把,可他想想还是说道:“刘大哥,我又不识字,又不懂生意,怎么给他帮忙。到时候不去给你添麻烦就好了。”说完罢罢手。
刘掌柜却是说道:“这南货铺子里也收人家送来的野味肉干,山货皮子。老弟对这可是行家,去了给老哥我把把关。你放心,我想过了,你跟着我学学,我还有事情要托给老弟办。”
虽然不知道方怀为什么会早逝,可就瞧着方致远和方曾的面子上,他也得拉上一把。毕竟,上辈子方家给了他刘家继承了香火的子孙,这份情,他领了。把方怀放在镇上,不去深山老林的打猎,总能避开些灾祸的。
方怀看着刘掌柜真心实意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不答应就是拿乔了。忙说道:“那好,这样我就厚着脸皮去老哥那儿找份活干了。”
方升和刘和没说上半句话,可对着刘和却是满意的。方曾这个时候冒出来,对着刘和这个大哥哥很是好奇,奶声奶气的问道:“大哥哥,你家是哪儿的?我怎么没见过你啊?”
刘和看着方曾可爱,抱了抱他,掂掂他的小胖身子,给他几块糖。笑着说道:“大哥哥是从镇上那儿来的。”
方曾一听镇上,就想到了他家表哥林信给他说过,镇上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立马急切的问道:“大哥哥,镇上是不是有好多好吃的啊。”说着就想起了他爹给他从镇上带的枣糕,舔了舔嘴巴。
刘和瞧着好玩,笑着说道:“镇上是有好多好吃的,你以后跟着,爹么,哥哥去大哥哥家玩。大哥哥带你去吃好吃的,还带你去听说书先生讲故事。”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方升听着这话,耳根子又红了。
刘掌柜一家在方家又了饭就走了。
林阿么很是高兴自己家哥儿定了门好亲事,村子里早就有那刻薄的夫郎嬷嬷说他家哥儿长的不好,家里又没有家产,以后说不准要做老哥儿。每每听了这话,林阿么就有骂上那些人门上的冲动。
可毕竟自己家是个外来户,就是他哥哥是做里正的,可这他们姓方不姓林。他哥哥偏袒过了就是给自己惹麻烦,为此,大部分时候,他们只能装作不知道。不管这些人怎么说,自己过自己的。
也就是这个样子,才把方升的性子激的有几分要强和左性。给方升定了亲事,林阿么就放下了一半的心。虽然不指望哥儿带挈他家小子,可哥儿嫁的好,以后自己家小子也能有个帮衬却是事实。
方怀把刘掌柜的话给林阿么一说,林阿么心喜于自己当家不用上深山老林去冒险打猎。又有些害怕他们把哥儿送到刘家给旁人知道了要讲究自己家哥儿。
方怀劝慰道:“他阿么,这是好事,人家瞧上咱家哥儿的能干聪明。不嫌弃咱们家贫,我们教不了升哥儿识文断字,打算盘做生意。人家自己接过去教,再说,刘家阿么看着是个好相处的,手把手教咱们哥儿,日久天长的,总能有几分感情出来。我虽然是个汉子,可瞧着一般夫郎和嬷嬷总是有的不得劲的。只要把刘家阿么哄好了,以后,咱家的升哥儿可不就有福气了。”
林阿么想想也对,想着丈夫孩子要天天的往镇上跑,狠狠心,对着方怀说道:“当家的,我瞧着你们天天往镇上跑,靠两条腿也不是个事。我们拿出积蓄买上一头骡车,这样也能给升哥儿做做脸面。”
方怀想想也是,第二天去了镇上挑了头骡子,打了骡车赶了回来。
而村子里早在刘掌柜一行人到方家就充满了好奇,没见过方家还要这么一门富贵亲戚啊。等刘掌柜走了,有那和林阿么玩的稍稍好的夫郎,端着针线小箩筐就往林家走。
林阿么结了好亲事,正想给村里人瞧瞧,他家哥儿的好姻缘。好扬眉吐气一把,对着来玩的村里人,可谓是有问必答。
瞧着火候差不多,几个来玩的夫郎大致知道刘掌柜是什么人了。刘阿么才把刘和与方升定亲的事情说出来,一下子这个消息就像丢在水里的石子溅起了不少的水花。
没半天,林家村里的大部分人就知道了,林家的升哥儿有了门好亲事,要嫁到镇上去做少夫郎了。把那些刻薄小气的哥儿夫郎嫉妒的要命,一个个的在心里暗骂,这刘家人是什么眼光,怎么就选了方家那个楞大个了呢。
之后,方怀驾着骡车回来,村里人就多了酸言酸语,不过,对着方家倒是客气了起来。方怀在村里子早就尝到了人情冷暖,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应。
第三天,驾着骡车带着方升去镇上,把方升送到布铺,交给了刘阿么。再去南货铺子,跟着刘掌柜学理货,上货。
刘阿么知道要教方升识字,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就把主意打到了刘和身上。让他每天中午从私塾回来吃饭,中间有半个时辰,刚好教教方升识字。也给两个小的时间相处,培养培养感情。
因为刘阿么自己是从小于刘掌柜认识,算是青梅竹马。所以对着自己儿子他也致力于好好的于未来的夫郎培养感情,刘阿么自认为现在他家有了些家产,外面那些妖妖娆娆的哥儿心思可是多呢。
既然已经定了亲,那么自己儿子就要好好的待人家。他是个哥儿他知道,只要做丈夫的好好待自己夫郎,总是能把夫郎的心给套牢的。要是三心二意,勾三搭四,恐怕人家也不会真心对你。
方升才十二岁,刘和开始和他相处的时候还放不开。之后接触多了,才发现方升是个极好相处的人。还非常的有主意,做事情也很果断。刘和自己不是这样的人,自然就对方升很有好感。
虽然刘和是个半路出家的读书人,可教大字不识一个的方升还是绰绰有余的。每每教会了方升几个字,看着方升高兴,刘和也觉得满意。慢慢接触,刘和也会时不时的给方升带些小吃,有的时候镇上有什么活动,也会约着方升一起去。
两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山盟海誓,但感情在逐步的加深。
转眼两年过去了,刘和已经十八岁了,方升也已经十四岁了。
这两年,方怀让刘掌柜忽悠的跟着赵喻去了南边贩货,方家渐渐的也富裕起来。翻盖了五件青砖瓦房,还买了十亩地,方曾也被接到镇上读私塾。通过刘掌柜的牵桥搭线,陈捕快和方怀也成了好友。
并让两家定了娃娃亲,方曾和陈墨再续前缘,成了准未婚夫夫。每每想到这儿,刘掌柜都觉得自己甚有功德,给方家和陈家都找了门好亲事。
同时,刘掌柜也在沈家村打听过,知晓了沈雪现在十五岁了。慢慢要开始定亲了,因为沈家贪得无厌,想卖哥儿给自己小子攒钱娶夫郎,所以沈雪现在还未定下来。
刘掌柜私底下想过,既然方升和他家小子成了婚,那么他家的阿庄还会不会来呢。是不是还是会由沈雪做阿么,一时间,刘掌柜对着沈家关注起来。
125
刘和已经不去私塾了;刘掌柜让他去读书是为了家里的生意和刘阿么的心愿。但他也清楚,自己儿子学的时候岁数太大了,要是走科举恐怕没什么前途。为此,趁着这个时候,不如让刘和跟着自己去学做买卖,还有把家里买的那些地弄明白了。
方升跟着刘阿么管布行已经很是手到擒来了,算盘打的比刘阿么还精,盘货理货样样来手。甚至,刘阿么这两年一有时间还手把手的教方升做饭,告诉他那些是刘和喜欢吃的,那些是刘掌柜喜欢吃的。
有时间的时候,还细细的给他说说家里人的喜好,甚至有熟人来,都让方升跟着招待。刘阿么本就是不难相处的,上辈子丈夫没了,儿子没了,守着个孙子尚且能不古怪。这辈子合家团圆,自然性子中更带几分包和宽容。
方升能干品行端正,是个你对他好一分他要还十分的性子。刘怎么如此对他,方升哪能不感激不亲近,虽然比不上自己阿么那样。可也时时恭敬,平日里做了鞋子衣物给刘阿么。
刘掌柜和刘和瞧着,心里都很满意,家里和和美美才是正事。不然,金山银山也过不安稳。
刘掌柜一回来的时候买了不少的地,总归细细算起来有一百五十亩左右。就在各个村落,他们自己不种都是佃出去给其他农户种。每年过了秋收之后,在赶着骡车每个村子去收租子,今年刘掌柜带着刘和仔细的和他交代那些田地。
刘掌柜在沈家村有三十亩地,他对着沈雪一家很是忌惮,上辈子毕竟是给他家阿和做夫郎的。为此,本想绕过沈家村不让自己儿子去的。可惜,沈家村那几户佃户出了些麻烦,刘掌柜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刘和和小厮。
他不知道为什么很心烦,特意的让小厮跟紧了刘和。刘掌柜在沈家村的三十亩地分别租给五户人家,偏偏这五户中有两户这两年存了银钱想买地不做佃户了。这也没什么,反正地少人多,他们不种有的是人种。
可惜,这两户起了歪心思,想在今年的租子是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租子上面一层是金黄的稻子,下面却放了一半的粗粮。刘掌柜起先是让五户人家放在一道,自己打算去一趟的。
没想到其他三户发现了,忙闹了出来,这不是害他们吗。这两家不种刘掌柜的地这么不诚实,刘掌柜一气之下要是收回沈家村的地自己派人种他们吃西北风去啊。于是就把刘掌柜和刘和闹了出来。
刘掌柜可不是以为的鹌鹑了,他先去找了里正,拉着这两家人去说话。里正是个明白人,不明白不行,他们和林家村离的也不远。自然是知道方怀家就是靠着刘掌柜发家的,原本是个猎户连地都没有,现在却是林家村数的上的富户。
这样的势力,里正是不敢撸虎须的。他责骂了一顿,让那两家赶紧把租子拿出来。本以为事情就完了,刘掌柜却是不肯的,要拉着他们去衙门好好说道,至少陪些银钱,吓的那两家痛哭流涕,连连讨饶,加了几成租子才算了事。
这下,沈家村人见识了刘掌柜的厉害,不该动的心思都收了起来。当然,这不包括沈雪和沈家人。沈雪也不知道怎么了,瞧着刘和就觉得他应该是自己的当家。
他对刘和的关注就多了起来,一打听,知道刘掌柜家产丰厚,刘和是独子以后嫁给他就是少夫郎。更为可恶的是,他们定的哥儿竟然是个什么也比不上自己的方家哥儿。
沈雪起了心思,他是瞧过方升的,他长得可比方升好看多了。想着刘和碍于爹么之命不得不定下方升,可他不一定喜欢。沈雪的心思很明显,家里的爹么也都看了出来。
他们不仅不反对还十分的赞成,想到方家就因为是刘家的姻亲发了家。这要是他们家哥儿嫁给了刘和,自己他们家也就发达了。反正他们本就是要攀高枝的,刘和简直就是送上门的肥羊。
为此,全家人商量对策,打算怎么把刘和拿下。
刘掌柜可不知道有人在算计他家儿子,沈家村这边,他带着儿子运了三天,差不多就要收尾了。刘和给他打下手外加一个小厮,三个人瞧着还有一车,决定晚上加班加点把粮食运走。
刘掌柜其实还是农户心态,对着粮食格外的看重。他当年收到的粮食除了留下自己家吃的,从来不卖,建了粮仓都收起来。每年收了新粮再卖旧粮。他在南边当兵的几年是见过灾荒的,所以,每次运粮食都是自己信任的人,从不假他人之手。宁可自己辛苦些,也要瞧着粮食到家才安心。
十月的天晚上还有不少的星星,刘掌柜赶车,刘和和小厮都坐在旁边,打着灯笼。路过沈家村口的池塘时候,忽然听闻“噗通”一声,刘掌柜三人耳中传来“救命,救命”的声音。
刘掌柜几个一惊,发现是有人落水了,刘和心善,马上要下骡车救人。刘掌柜细细一听是个哥儿的声音,心里就有些不对劲,脑子里闪过上辈子方致远和方曾说过刘柳的落水事件,心中一紧。
忙按住了要下车的刘和,对着身边的小厮说道:“小胡,你下去拿根绳子去看看,听着这落水的是个哥儿,我和阿和是有家室的,不要救了人反而害了旁人的清白。你才十五岁,旁人也挑不了理”
刘和一听也是,他读书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哥儿的名声何等重要。听着刘掌柜的话,他有些羞愧,怎么他就考虑不到这些,幸亏了他家爹爹,不然救人就变成了坏事了。
刘掌柜看着小胡去了,看着眼前的儿子还是不放心,对着刘和说道:“我瞧着这么晚了,我们就是救上人来也方便。阿和,你赶紧进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