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界之农家记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曾笑笑说道:“舅舅,你这话说的,你可是我舅舅,外甥孝敬几匹布都不成吗。这不是让外人笑话我小气吗?舅舅别担心,我们去南边也就是涨涨见识,随带卖些货,以后也不去了,就这么难得一次,当然要捡了好些的来孝敬你们了。”
  
  林诚再三推辞,最后还是收下了东西。方致远给大壮小壮带了不少的东西,南边的笔墨纸砚,书籍玩具,林信家的瞧着赶紧说道:“虎子,你现在可是成了亲的人了,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的了。这些东西多好啊,你们自己留着用就好了。不然,大舅么可是不依,我们哪能这么占你们舅甥的便宜啊。”
  
  方致远把东西给大壮小壮分好了,大壮小壮虽然很想要,可给林信家的一说,也忙推辞了。当然,林信家的也没说过方致远,东西还是收了。因为方家的礼物,林家里里外外都是兴高采烈的,小壮吃着方致远给的糖糕,当下也不去豆腐坊了,跟着要去方家找小团子玩。
  
  林信家的也心疼自己家的两个孩子,看着大壮眼里也闪过一丝期待,他干脆辉辉手,让两个小的都去玩了。当然,还带了一大桶豆腐豆干,知道他们回来的迟,年货肯定没备齐,给拿了一大篮子的咸肉和其他零零碎碎的吃食,让方曾带回去。
  
  方曾和方致远也没推辞,领着大壮小壮就回去了。刘阿么他们正等着他们吃午饭呢,中午饭就是刘阿么包的饺子,馅就是酸菜粉粉丝配猪肉,大壮小壮也跟着吃了不少。
  
  下午,方曾忙着去村子里看看谁家杀猪,打算买上半扇猪过年吃。正好也给几户交好的人家送些吃食礼物,虽然不贵重,可也好歹是他们的心意。大壮小壮很是勤快,帮着把方家晒柴,这么多日子没回来,柴都有些湿哒哒的。
  
  当然,趁着空隙处,也要跑去逗逗小团子,惹的小团子:“嘎嘎”“嘎嘎”的叫唤。刘阿么也不管他们,拿了方致远他们带回来的蜜桔和桃酥出来,给大壮小壮吃。等干完了活,大壮小壮就缠着方致远说南边的见闻。
  
  方致远口才很好,大壮小壮听的是兴奋不已,就来带着小团子的刘阿么也听了连连惊叹。刘庄瞧着他嬷嬷宽和慈爱的笑容,多日沉在心里的乌云慢慢消散了许多,看着方致远的眼神越发的温柔眷念。
  
  吃了晚饭,方致远送了大壮小壮回去,刘阿么看着大壮小壮爱吃他包的饺子,还拿两大碗,一人一碗给他们带回去吃。同时,心里暗自在想,这粉条粉丝做馅还是挺好吃的,吸水还有嚼头,看来他们家找个空闲的时间还得再做些。
  
  因为吃的晚饭早,这个时候,大伙都没有心思上床睡觉。方曾点了个火盆,方致远在火盆里埋了几个红薯和板栗,一家人坐着一块聊聊天。
  
  方致远以前总被要求的说书说故事,这会没事,刘阿么就开口说道:“阿远,嬷嬷啊,这几个月尽想你上次说的故事了。你这还有啥好故事,也给嬷嬷说说,年纪大了,就爱听人说古。”
  
  方致远也正想着怎么打探一下刘阿么对着刘掌柜的态度,也不推辞。笑着说道:“这次去南边我还真听了故事,趁着没事,我给大伙说说。”
  
  方致远慢慢说道:“从前,有个汉子,为人重情重义,那个时候正值朝廷征兵,他就替亲人去了战场。”说着这个,他抬眼瞄着刘庄和刘阿么,看刘在的面上没变,刘阿么有些伤感,可也没激动。
  
  就接着说道:“他运气也好,在战场上被恩人人救了,活了下来。但他并没有回去见自己的夫郎孩子,而是先去报恩。正巧,恩人家只剩下一个独子和一个弟弟,汉子看着就留下来照顾。然后,汉子稀里糊涂的和恩人的弟弟有首尾,就纳了他做二房。这个时候,他想起了自己家的夫郎孩子,可能是纳小让他有些愧对,就想着托人把夫郎孩子接过来。可托付的人却回来告诉他,他的夫郎孩子都死了。这么一来,汉子就安安心心的和恩人的弟弟过日子,两个人还有了个孩子。”
  
  方曾听着哪有不明白的,他心中有些担心,看了看刘阿么,瞧着他脸上平淡无奇,稍稍的定下心来。
  
  刘阿么可能觉得这个事情和自己家有些像,开口问道:“阿远,你这故事也没什么啊?可远远没有以前说的好听,肯定还有没说完的,你小子啊,最会吊人胃口了。”
  
  果然,方致远说道:“嬷嬷,你真英明!这故事下半部分才精彩呢。这过了二十年后,汉子成了掌柜,有了田地铺子,成了财主。他帮着恩人的儿子成家立业,甚至想过世后把自己家的家产都分一半给恩人的儿子。可他那位后娶的夫郎不干了,侄子再好也没自己儿子好,处处为难,恩人的儿子也不干了。当年汉子来这儿的时候,恩人的儿子已近是个少年了,都知人事了。他手里可有他姑爸爸的把柄,被他夫郎一撺掇,直接去找汉子掀了他姑爸爸的老底。”
  
  方致远说到这个停了下来,看看大伙,陈墨问道:“这姑爸爸有什么把柄抓在自己侄子手上,难道是当年接汉子原配夫郎孩子的人被他姑爸爸买通了?可这也不对,要是汉子的原配夫郎孩子在世,说不准汉子一愧疚就把家产留给他们了。”
  
  刘阿么也跟着点点头,方致远说故事喜欢让他们猜,他们已经习惯了,甚至要是能猜出来,心中还跟着得意。
  
  方致远说道:“其实,汉子后娶的那位夫郎,当年在汉子没去的时候和其他人苟合。可那人之后不愿意认账,那哥儿本来打算打胎隐瞒的,可正好碰上汉子,看他傻乎乎的好骗,直接让他做了便宜爹。这下好了,养了二十年的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恩人一家拿他当个傻子耍,那汉子一气之下休了他,赶了便宜儿子出家门。”
  
  “可这还不算完,正好这个时候,汉子遇到自己老家的熟人,得知自己夫郎还孩子没死,高兴之下,卖了家产,带着银子就回来找原配了。嬷嬷,舅么,你们猜结果怎么样?”方致远手心有些冒汗,面上仍是嘻嘻哈哈的模样。
  
  陈墨先说道:“那一定是找到原配和孩子,然后一家人欢欢喜喜了。”
  
  刘阿么皱着眉头,却是说道:“我看不一定,这汉子二十年没管过原配死活,虽然说旁人带了假消息,可要有点心的哪还能不回来拜祭看看。像我自己深有感触,一个夫郎带着孩子有多辛苦。现在原配夫郎把孩子辛辛苦苦的拉扯大,给他娶了夫郎,立了门庭,这个时候,汉子找回去,恐怕大伙心中都不会舒服。要是他这二十年落魄了,大伙心中还能体谅,可要是他二十过的风风光光,临老了,被那边的夫郎孩子伤害了才想到自己的原配和孩子。原配和孩子能记他好才怪,心中肯定是想着,让这汉子老死在外面得了,省的回来给他们添堵。”
  
  刘庄这个时候开口了,说道:“可嬷嬷,这汉子要找上门了,他们就是希望汉子不出现,这人已经到了家门口。那原配夫郎要是没改嫁,看着昔日恩爱的丈夫,能狠的下心?不过是让自己伤心罢了。”
  
  刘阿么说道:“哎,这汉子要真是找回来了,哪能不让他进门啊。这夫郎再恨,有儿子在呢。他能不在乎,儿子可就要被人骂不孝了。可这日子是人过的,别看我们哥儿好像嫁了个汉子就定了,可这人是定了,心里热不热乎却是旁人管不了的。要我说,这原配夫郎看着汉子回来,知道汉子以往的事情,再多感情也没了。哦,他一个人带着孩子辛苦操持的时候,汉子在替旁人累死累活。汉子纳小的时候,他可知道原配和孩子还在呢。原配心中能不膈应?就是小辈知道了会怎么看这爹?”
  
  说这话的时候,刘阿么有意无意的看了看方致远,好似敲打他似得说道:“这汉子一心一意的待着自己的夫郎,就是有再不好,这夫郎一般都能跟着他过下去。可这汉子如此把旁人的真心不当回事,夫郎只要不傻,等想过来,他也不能把你当回事。这夫夫之间,可不能三心二意啊。就说这汉子,要是在他知道夫郎不在了,再娶亲生子,原配夫郎对着丈夫还得稍稍有些心。心软些的,还能和他和和美美了。可这是明晃晃把他原配夫郎当个傻子,原配夫郎能认下这口气才怪。要是我,人进门了可以,他要的把家产给了我孩子,我瞧着银钱的份上,就把他当个亲戚招待。反正这么大年纪了,给他一口饭吃,给他一间房住,就当行善积德了。再说,儿子是我养大的,和他亲还是和我亲啊。我做我的老封君,还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刘阿么接着说道:“要是这汉子对着我孩子不好,我就拿把菜刀和他同归于尽了。这样啊,我儿子还能收了他剩下的家产,还没了个无良爹膈应。反正年纪大了,还能活多少年啊,不如为自己出口气。”
  
  方致远听着心惊胆战的,问道:“可要是原配夫郎还在,儿子死了。这夫郎会怎么做啊?”
  
  刘阿么可能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刘阿么看了一眼方致远,说道:“那要是我,就让他进门,天天把儿子牌位放在他眼前。对他好,但每天都要戳戳他的心尖子。让他更愧疚,让他不能找旁的哥儿留后,让他断子绝孙。不然,我儿子来世上一趟,怎么能只有我一个人记得呢。不过,我听来听去,觉得这个故事不好。这汉子只会把福让旁人享,苦给夫郎孩子吃,最后还要麻烦受苦受累的夫郎孩子养老,这还重情重义?”
  
  陈墨可能觉得这话题不好,忙问道:“虎子,最后这结局到底怎么样了?”
  
  方致远说道:“最后啊,汉子高高兴兴的回来之后,才知道他夫郎去了。儿子带着全家去了外地,落得他一个人在老家,终其后半辈子,他都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
  
  刘阿么解气的说道:“该!这样的人就该让他这样过,果然,老天还是有眼的。”
  
  
☆、88·知情

  故事说完了;可方致远总觉得刘阿么对着自己的眼神有些打量。这是被发现的节奏?方致远心里有些后悔;毕竟他刚刚也是心血来潮,怕刘阿么其实是盼着自己丈夫归来的;自己做错了。
  
  可现在怎么回事;特别是快要睡觉的时候,刘阿么破天荒的找了刘庄过去。说是一走这么多天了,他有些话想和刘庄说说。方致远只能眼睁睁的瞧着刘庄被刘阿么喊过去;虽然他们两个人没点破,可方致远今天说这个故事;刘庄那么的淡定;他就知道;刘庄还是知道了。
  
  刘庄倒是不着急,他的嬷嬷他自己了解,要是真的猜到事情的真相,就不是找他过来说话,而是逼着大伙说实话了。果然,刘阿么和刘庄躺在床上之后,刘阿么就问了刘庄去南边的生活,话题拐弯抹角的说道了方致远有没有不老实。
  
  刘庄被自己嬷嬷问的哭笑不得,想到他刚刚进时,方致远担心的眼神,刘庄心中感慨要是被他知道嬷嬷问的这种事情,保证他能跳起来喊冤,然后和自己气鼓鼓的求安慰。
  
  可能是想到方致远平时嬉皮笑脸的模样,刘庄心中慢慢的平复下来,他看着眼前的白发苍苍的嬷嬷。温声道:“嬷嬷,阿远对着我一直很好。去南边都是和我在一起的,再说,我相信他,他要是想变心,当年就不会娶我了。嬷嬷,你别担心了。”
  
  嬷嬷看着自己孙子护着方致远,虽然知道方致远对着他们很好,可还是有一种被抢了亲人的感觉,他有些吃味的说道:“好了,好了。知道你相信阿远,只是啊,汉子们可不是圣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你可不能大意了。知道吗?我今天听这故事,又是纳小啊,又是休夫啊,心里惶惶的。好在你爷爷不是这样的人,他就是不在了,我心里也不委屈。”
  
  刘庄怕他嬷嬷起疑心,赶紧说道:“嬷嬷,阿远没有别的意思,这个故事其实他一道去的老把式说的真事情,他给改的。就想是逗你们开心,他啊,有些事情就没注意到。”
  
  刘阿么心中稍稍放下心来说道:“哎,我也是担心的,你看看,你们马上成亲都大半年了,你肚子还没个消息。这不,一听到纳小就有些急。刚刚我说话也有些冲,这不是你爹去的早,我一想到这些年的苦日子就有些怨恨阿远嘴里说的汉子。毕竟,人死了,那是天意,怨不着他。可要是真像那个汉子一样,就是人为,。汉子就是当年接走了夫郎孩子,那个夫郎孩子心中恐怕也是意难平啊!”
  
  瞧着刘庄沉默不语,刘阿么赶紧说道:“哎,你看看嬷嬷,尽和你说这些。”
  
  刘庄平复了心情,逼回了要流出的眼泪,扯出笑脸来说道:“嬷嬷,你今天是不是吓阿远的,还是真的啊。你没看到,你说拿把菜刀砍人的时候,阿远的脸都要吓白了。可把我给笑到了,可能他也没想到嬷嬷这么慈爱的人会这么狠吧。”半试探半玩笑的说道。
  
  刘阿么叹了一口气,说道:“阿庄,其实,当年你爷爷替他爹上战场,我就是怨恨着的。可那个时候没法子,不去,你爷爷那样的人都愧疚一辈子,那样,你二爷爷都得背在我们身上,我再没法子,也不能让你爷爷这么痛苦一辈子啊。”
  
  看着刘庄,刘阿么摸摸他的头发,说道:“可要是现在,我情愿他内疚一辈子,也不要他这一去不回。今天,听着阿远的故事,我当时就在想了,要是你爷爷这样我可怎么办啊。”
  
  刘庄听着屏住呼吸,直直的看着自己的嬷嬷。刘阿么说道:“我想啊,你爷爷就是再糊涂,可对我的心,我还是知道的。他要报恩我信,可要纳小却是万万不会的。不过,要真是那样,我情愿他一辈子在外,我们一直当他死了就算了。毕竟,比起死去的丈夫,活着而不忠的丈夫,我情愿选择前者。哎,嬷嬷年纪大了,这还矫情上了。也是现在日子过好了,不然,要是你爷爷真带着二房孩子回来,为着你爹,我还是认他。只不过,那就全看着银子的面上了,为着你爹能过好日子,就是苍蝇在面前天天飞,我也能忍下去。”
  
  刘庄笑笑说道:“嬷嬷,你看你,这么想东想西的。爷爷要是在地下知道咱们这么编排他,还不知道不高兴成了什么样子的。我听爹爹说,爷爷是个顶好的人。可一旦生起起来,也是要发脾气的。”
  
  刘阿么拉着刘庄的手说道:“哎,孩子,嬷嬷告诉你,嬷嬷把你嫁给阿远,就知道他和你爷爷是完全不同的人。他这样的人,对着旁人冷心冷肺的,可对着自己人却是护着的很。这才是哥儿最好的丈夫人选,嬷嬷是想明白了,挑丈夫一定不能挑耳根子软还是孝子的丈夫。这样受苦的还是嫁给他的哥儿。”
  
  和刘庄说了一会话,刘阿么才睡下了。刘庄却是怎么也睡不着的,他想起了自己那天端了吃的去找刘掌柜,听着阿远和刘掌柜的对话,这才知道刘掌柜就是自己的爷爷,那个嬷嬷心心念念的爷爷。
  
  刘庄不知道那天是怎么样回去的,好在周围人也都有事,他的失态,旁人也没注意。他明白方致远的担忧和做法,为此,心情平复下来,他装作一无所知,只不过,潜意识里和刘掌柜拉来了距离。
  
  今天,方致远说这个故事的时候,刘庄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现在不再纠结于刘掌柜,而是担心他的嬷嬷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好在他嬷嬷心思没想到这上面去,刘庄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堵,他也说不出为什么。
  
  方致远在屋里有些着急,故意去刘阿么的屋子前转了几圈,确定没听到哭声,他稍稍的放下心来。知道刘阿么没怎么起疑心,这样就好,不要他在前头拦住了刘掌柜,给自己三言两语的先出卖了。
  
  而方曾在屋子里,和陈墨睡在床头,用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细细的把刘掌柜的事情说了一遍。陈墨越听,心中越不好受,这个时候,他很是明白了方致远说那个故事的用意,想到刘阿么说的话,最后,陈墨的眉头都能夹死苍蝇了。
  
  方曾看着陈墨脸色难看,也是很能理解。本来这事情他不打算告诉家里的任何人,可前几天他外甥给他说刘庄也许知道了。今天,他外甥急着看刘阿么脸色,他看着刘庄却是瞧得清楚,那样的表情可不是知情的吗。
  
  如此,方曾才把事情给陈墨说一下。毕竟他和方致远要养家,出去的时间肯定多,就是刘庄打猎做活也陪不了刘阿么多长时间。方曾知道陈墨做事情稳重有章法,让他知道刘阿么的事情,以后不管在家里还是在镇上,都能帮忙遮掩一下刘掌柜的事情。
  
  陈墨半天才叹气是,说道:“哎,刘阿么也真是命苦了。摊上个这么个丈夫,临老了,临老了,还要出来给刘阿么添堵。你们做的是对的,我看刘阿么现在生活的就很好,没得要那个刘掌柜来给他徒添怨恨。阿曾,你放心,我在家一定帮你们多多看着些刘阿么。镇上,也一定不让他再去了,等阿庄有了身子,刘阿么更离不了家了。”
  
  方曾想想也是,夫夫两个说了会话,就睡下了。
  
  第二天,方致远起来的时候,刘庄已经做好了饭,对着他微微一笑。方致远心中暖暖的,这样的日子真好了,有家人,有爱人,每天相伴,一同到老。
  
  方曾今天和方致远还要到镇上处理那些带回来的货,刘庄就在家跟着打打下手,准备过年的东西。刘阿么和人约好了一起做年糕,还要回老家一趟,打扫一下屋子,归整一下东西。
  
  方曾早就和陈掌柜说好了货给他来卖,陈掌柜在镇上可谓是地头蛇,这些货都他手上,说好了抽一成利,正好现在是年底,大伙都舍得花钱买东西。南边的货到这儿基本上都是畅销货,就在于价钱高低。
  
  方曾他们进价本就比原来的低,现在年底价格又涨得飞快,他们的东西半天就卖给了几个大商家,拿了个好价钱。分给了陈掌柜红利,又去陈府,给陈砚送了一成的红利,方曾和方致远瞧着剩下的银钱,心中火热。
  
  他们带了一千两的货去了南边,在南边卖了三千两,然后带了货回来,卖了八千多两。除了本钱和分出去的银钱花销,他们还剩下六千两,就是一人能分到三千多两。难怪有人说去南方只要平平安安的回来,就能一夜暴富,这五六倍的利润,是个人都心动啊。
  
  可惜,想想一路的艰辛,方曾和方致远也打消了再去南边的心思了。既然来了镇上,方致远就去刘掌柜那儿瞧瞧,至少知道他住在那儿,不然的话,要是一个没察觉,给人碰到面就不好了。
  
  刘掌柜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现在回来了,找了人牙子买了院子。他手上有不少的银钱,就想买些地。正好前段时间征兵,好多人家卖地,价钱也不高,刘掌柜一下子就买了上百亩。
  
  他年纪大了,种地是不现实的,于是干回老本行,开起了铺子。这次回来,他还带了几个伙计,这些都是跟着他不少年的伙计,忠心能干都是不用说的。已经买下了铺子准备开个布行,做做小买卖。
  
  方致远去看了看刘掌柜,发现他新买的院子离着刘阿么买给刘庄的铺子有些距离,心中稍稍放心了些。这说明刘掌柜确实没有悔诺的打算,是不准备回去了。
  
  刘掌柜见着方致远还是很是热情的,他瞧了瞧刘庄没跟着来,心里有些失落。方致远告诉他刘阿么很好,刘庄也不错,让他自己照顾好自己。同时,也说明了,他家亲弟弟刘发一家现在日子不好过,要是被他们知道刘掌柜在世,还发达了,刘掌柜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方致远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做事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刘掌柜回了故土之后,精神好了许多,可能也是想开了,他倒是没了前些日子的沧桑悲催的样子。现在虽然还是显得有些单薄苍老,可人却是有了些盼头。
  
  看完刘掌柜,方致远就去找方曾了。因为这会挣了些银钱,方曾打算给家里多带些东西,方致远自然是赞成的。于是舅甥两个带着一大骡车的东西回家的时候,毫无意外的被批评了。
  
  挨了训的方致远,晚上早早的睡了,刘庄进来后,看着方致远。熄灯后,屋子里伸手不见五指。刘庄爬上床,在方致远耳边说道:“阿远,谢谢你为嬷嬷所做的一切。”
  
  方致远先是一惊,随后睁眼看着刘庄,两个人对视了很久。方致远脸不自觉的有些烧起来,他这个时候先避开眼睛。瓮声瓮气的说道:“阿庄,你说什么呢。我们是一家人,我做的一切不都是应该的吗。好了,快些睡吧。”
  
  刘庄知道方致远看着能说会道,可却不是个爱表功的性格。也不再说什么,自己只是慢慢的把头靠在了方致远的肩上。
  
  
☆、89·吃酸

  过年过的很快;走亲戚;吃饺子,发红包;方致远因为成亲了这个年是要郑重些的。他也从领红包一族变成发红包一族;好在方家亲戚不是太多,就是这样,方致远的红包存储存小金库也差点被打劫一空。哎;果然发红包的人伤不起啊!
  
  方致远和刘庄一块,银钱都是交给刘庄管着的;可能也知道自己的大手大脚;刘庄每次要多给一些银钱给方致远的时候;方致远都拿的很少。这次发红包,刘庄倒是包好了给他,可刘庄拿的银钱不就是他的,哎,怎么想怎么肉疼。
  
  过年吃吃喝喝,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仗还没大起来,方家的茶叶生意还是可以做。所以,到了清明前后,方家是人人上手,摘茶叶的摘茶叶,炒茶叶的炒茶叶,家里唯一不会做事的小团子还因为要人照顾太费事,被打包送到了他外嬷嬷家。
  
  忙里忙外的一个月,终于弄好了茶叶,并且因为多了陈墨帮忙;家里的茶叶数量上有提升了不少。陈掌柜看了乐的眼睛都眯了,这些年茶叶的价格是节节攀升,陈掌柜也不亏待方家,也跟着提了价。一个多月忙下来,方家得了六百多两的银子,分了银钱,刘阿么给家里天天炖鸡汤喝,说要好好补补。
  
  方曾和陈墨带着大包小包去接小团子去了,刘庄看着家里没事就想去山上转转,这个时候已经过了繁殖期了。方致远瞧着无事,正准备和他一道去,家里就来了客人。
  
  林双带着大胖拎着两样东西到了方家,方曾不在家,他就只好来找方致远了。方致远对着林双是不怎么看的上,可林双毕竟是他们家的亲戚,人家上门来,他们也不能不招待。
  
  大胖是个少年了,可能是这几年的学堂生活,虽然身子还是那么胖,可脸色倒是没有了以前的霸道跋扈样。可能是被交代过,他嘴巴很甜的向着刘阿么几个人挨个的喊了人。
  
  刘阿么进屋给他们倒了糖水,还拿了些点心出来招待他们两个。林双问出方曾和陈墨去了陈家,可能今天不回来,脸上难掩失望。不过,占小便宜的本性却是难移,看着方致远家的点心不错,赶紧吃了几个,还给大胖拿了不少塞在手里。
  
  吃相难看,方致远心中更是厌烦了,大胖倒是没肯接。毕竟,他上了学堂,也是知道廉耻了 ,对着自己阿么的做法很是难堪。可又不会说什么,只是脸色越发的难看,觉得丢人。
  
  方致远自然不会为着几块点心说他什么,本来就是拿给他吃的。他回来后也知道了林双这段日子不好过,征兵的时候,虽然躲回了娘家,可赵德家的也不是好惹的。三天两头的来林家闹腾,拼死拼活的要林双拿银钱。
  
  林双哪有什么银钱,不过是借着逼迫林双的名义来逼他身后的娘家给银钱。林家也不是吃素的,自己家出了三十两已经元气大伤了,凭什么要给赵家出。林诚老两口一开始看着林双日子难过,还偷偷的给了三两银子。
  
  可等着赵德家的来闹,林诚觉得自己在村子里一辈子的脸面都没了。气的实在是狠了,林双和大胖他是做不什么,可对着赵勤,他可是毫不手软,既然是赵家的家务事,那赵勤这个大孝子自己去处理吧!怎么也不要来烦他们林家。
  
  林双也正为着赵勤偷偷的给他爹么银钱而生气,并不在阻止。赵勤被赶出了林家,赵德两口子一看,这林家软硬不吃,再听赵勤一说,林家还打算换儿婿,心就有些虚了。
  
  可赵德两口子心里还是偏着老二一家,知道林家不愿意出钱,家里又拿不出三十两。对着赵勤就开始说,赵俭家孩子多,又要养他们,要是去当兵怎么怎么的。话里话外就是要赵勤去,赵勤能看着自己爹么占林家便宜,可自己爹么不顾他的生死,他脸就黑了。
  
  和他爹么直说了,他不在家里的户籍上,也绝对不会替他弟弟去的。赵德老两口本来还有些愧疚的,可赵勤撕开脸皮了,他们看软的不行,就缠着他闹腾,让他出不起银钱就去当兵。
  
  赵勤终于感受到了爹么对他的狠心,往日里都想着他们是一家人,这个时候他却是地地道道的外人了。赵勤不肯,闹死了也不肯,甭管赵德老两口怎么办,他就是咬牙不松口。
  
  最后,赵勤防着赵俭偷跑了,直接和赵德说,要是赵俭跑了,那就得赵德这个爹自己去当兵了。最后,赵勤自己先跑了,躲了起来。赵德家又没有三十两银子,哭哭泣泣一会,赵俭还是去当了兵。
  
  赵德老两口是恨透了赵勤,觉得他黑心肝,连自己爹么弟弟都能坐视不理。等赵勤一家回去了,就把他们分到的田地收了回来,赶出了老房子,说明了不认赵勤。
  
  好在林双手里还有些私房,在赵家村找了个地方,盖了间茅草屋先住下。至于其他也没说什么,粮食就是林家给送了一些,他再借了一些。而家里因为没了地,就得租旁人家的地,这因为征兵,好多人都卖了田地,租地也成了大热。
  
  乡里乡亲都是沾亲带故的,赵家村那些有很多地的人家都租给了自己的亲戚和相熟的人。林双在赵家村名声并不好,赵勤也没什么亲戚,他们倒是租了三亩地,可忙一季下来,交了租子,都没有以前一亩地收的多。
  
  这不,又把心思打到了方曾和陈墨的田地上。这才带着礼物,想套套关系,跟方曾租田种,好歹租子要比他们现在租的肯定便宜不少。可没想到方曾他们没在家,想着快要下秧苗了,林双越发的着急了。
  
  刘阿么给林双添了三回水了,林双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