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界之农家记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联系,讲明了家里要还有沈雪在,他就不回娘家。
方升就很看不上他,一直没跟他怎么接触过。其实,沈雪的日子过的也不好,没生自己的孩子,还和公爹嬷嬷,小叔子,弟嬷生活在一起。这一家人没几个是宽厚的,李力的阿么很不喜欢沈雪。因为没分家,私房都要上交,而沈雪被李力的阿么收拾过,在李家做得多却得不到什么东西,明明年纪不算大,可看着都老的不成了。
但在李富和冯梅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的时候,沈雪却对着李家跑的勤,对着方升嘴里说着自以为劝慰的话,可那眼里却是明晃晃的幸灾乐祸。然后,结尾处在把方升从头到尾贬低一遍,带着怜悯和嘲笑,再装作无意的炫耀一下自己生活的多好多好。
方志远的记忆里,本尊对着李力一家是深恶痛绝,到了后来,方升下不来地的时候,本尊看着李力家的人来就关大门。为着这个,他还被听了闲话的李富骂了一顿。
现在想想,依着沈雪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也不奇怪。而听着刘家的话,方志远觉得恐怕沈雪也是有苦难言,自作自受了吧。本来有个体贴的丈夫,慈爱的嬷嬷,可爱的孩子,可却被他自己亲手葬送了。他也只能在别的不幸的人身上找优越感,然后怜悯别人,嘲笑别人,好像这样才能感觉到现在生活的还不算太糟糕。
刘家和方曾把藏在心底的话说了出来,心头好受了不少。方曾对这个事情也不好讲什么。刘家看着自己家哥儿还没回来,想想以后方曾要在村子上种田,虽然田在路边,可怎么也得给里正讲一下。
这么一想,他就对着方曾说道:“师弟,我想想,我还是要把里正请来和他说道说道。毕竟,以后你还要在刘家村种田,借场地,雇人总避不开咱们村的里正。正好趁着今天的你来,把他请来吃顿饭,好好和他说说。你今天也带了不少东西,这样肉和柿饼到时候就给里正带着,有他看顾着总是好的。”
方曾说道:“师兄这是什么话,我早就想到了要请里正,还正准备下午让师兄带我去认认门。礼我都弄好了,在骡车上没拿下来呢。要是真让师兄给我出礼,我成什么人了?”
刘家笑道:“行,你比师兄能干,师兄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是个愣头青。比不了你处事周到,稳重干练。”
方曾听了心里没有自豪,只有微微的苦涩,幼年丧父,家中只他一个小子立门户,要是他不再强势些,处事周到些又怎么把日子过下去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有看惯了脸色才会知道察言观色,只有过过了苦日子,才会明白世态炎凉。
刘家见方曾有了准备,就准备带方曾拎着东西去里正家请人。方志远还不到应酬的年纪,只好被刘家带着去了刘庄家,让他家哥儿帮忙招待。
刘家家的看着方志远来了,心中暗叹一句,自己糊涂,光想着把刘嬷嬷劝好了,都忘记了自己家还有客人。这要是气量小些的客人可不得把他当家的埋怨上,自己越大记性越不好,这事情做得,太不合格了。
赶紧和刘阿么说了一声,准备带着方志远回去。刘阿么一听刘家家的还有客人,心中过意不去,知道自己家的事情耽误了刘家家的,看着日头不早了,忙说道:“刘家家的,你要不嫌弃,我给你去打打下手。不然,你一个人恐怕要来不及了。”
刘家家的自然知道刘阿么的手艺,正瞅着这饭怎么做呢,刘阿么一开口自然是高高兴兴的答应了。喊上刘秋带着刘庄,说好了今天就在他家吃饭了。
方致远自认为和刘庄是朋友,所以,还自然的和刘庄打招呼。看着他的裤子膝盖上有一团灰知道刚刚他是跪在地上的。在看着他衣裳上被打的一条条还未完全消失的印子,方致远有些不知所措。
刘庄头是低着的,他平时从来不哭的,小时候,他不懂事受欺负了受委屈了就哭。常惹得嬷嬷骂上门去。嬷嬷身子不好,每次闹一场之后,心里都得难受几天,长此以往,刘庄就不再流泪了。
其实,今天刘阿么打的并不重,他年纪在那,刘庄又是他心疼的孙子。这点痛对刘庄来说真算不了什么,刘庄是觉得委屈难受。明明自己是怕嬷嬷累着了,他只剩下这么一个亲人了,要是嬷嬷不在了,那他就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了。
可嬷嬷却不认同他,甚至还打了他,他觉得难受却不想说什么眼泪却不知不觉的爬满了眼眶。这个时候,被方志远看到,他心中有些稍稍的别扭和不好意思,眼角的泪痕还未干,他也不能抬头,在比自己小的小子面前掉金豆他做不来。
方志远眼睛还是好使的,在光线下隐隐见到了刘庄挂在眼角的晶莹。虽然没和刘庄这才第三次见面,可他还是知道刘庄的性子坚毅,还很是欣赏刘庄的性格。可今天看着他流泪,方志远才惊觉,刘庄处事再老成从容,他也不过才十二岁,在现代还是个围着爸爸妈妈多要零花钱的初中生罢了。
越是坚强的人流露出的脆弱越是能打动人,方志远也不例外。他笨手笨脚的找遍全身也没找着一个能给刘庄擦眼泪的手绢。他突然有些羡慕被他嘲笑天天带兜兜的小壮,要是那个小子在,至少能用他的兜兜给刘庄擦一下眼泪。省的像他这么干瞪眼,尴尬的不行。
最后,还是刘庄转过脸去,半响回过头来问道:“方志远,你今天怎么过来了?明天就是除夕夜了,你不用在家和你舅舅做年菜吗?”刘庄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好挑了个话题说道。
方志远这才说话道:“哦!我舅舅昨天已经做好了年菜,你家呢?也快做好了吧?我舅舅在你们村买了地,就在大路那块,是你们村一个叫刘平家的。我们就过来看看,认认地。”
刘庄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是阿青哥哥家的爹爹家,我喊他二大爷。那块地我知道,是块好田,往年阿青哥哥和武子哥夫在的时候,一亩地都要比旁人多收一成。只是阿青哥哥和武子哥夫去了外地开铺子,要接他们去养老,以后就不回来了。这才卖了的,村子里要好几家都看着呢。”
刘庄在村子里还是知道一些事情的,他知道刘兴兄弟打着这块地的主意,早就放出话来了,说这块地非他家莫属于。还找村子里其他想买这块地的人家的麻烦,搞的大家都烦了,他嬷嬷说了,要是村子里的人真怕麻烦不买二大爷家的地。他嬷嬷就家里的银钱都拿出来,再和二大爷说说,先赊一部分再还他,也绝不让刘兴兄弟使手段得了这好处去。
方志远摸摸头说道:“是吗?也是我舅舅赶巧了,买了他的地。”
刘庄本就有对着方志远印象很好,现在更好了。他最讨厌的就是他名义上的二爷爷家的人了。看着他家就他嬷嬷和他两个人,就想着占他家便宜,还想着把自己给出去,好霸占自己的地和房子,好在嬷嬷厉害,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可天天做些小动作,也很讨人厌。
两个人不知道再找什么话题聊的时候,刘家家的和刘阿么出来了,让他们跟着去刘家家。走路上,刘阿么知道了方志远家买下了刘平家地,心中高兴,对着方志远很是热情。
到了刘家家,刘家和方曾还未回来,刘阿么掌勺,刘家家的打下手,刘秋和刘庄想帮忙被刘家家的赶出来,让他们在外面看着一点方志远。好在方志远和刘庄他们岁数不大,乡下哥儿汉子也没那么多规矩礼教。
刘秋是个闷葫芦,和方志远总共见面不到两次,说话不超过三句,他想想自己还有手绢还没绣好,和方志远打了招呼就进了房。见刘秋走了,刘庄就不好再走了,给方志远添了一碗茶,坐下之后,两个人就大眼瞪小眼了。
还好,这个时候刘家方曾还有刘家村里正刘理来了,他们两个小人让座。到了后面去了,刘庄又给方志远端了水,拿了瓜子花生。方志远想了想问道:“对了,上次你说给你嬷嬷做的衣裳做好了没,加了毛领和袖子毛边是不是要好看些。我只是看人家这样弄过,自己倒是没试过,也不知道好不好。“
刘庄一听,心中一暗,他的那件衣裳还被他嬷嬷扔在地上呢。虽然心中难受,他还是说道:“嗯,很好看,你下次做衣裳可以试试。虽然没上身不知道加了羽绒是不是比棉花保暖,可确实要比都是棉花轻巧些。”刘庄把自己做衣裳的感受说给方志远参考。
方志远笑道:“这就好,我舅舅上次回去还说我瞎指挥,诓了你。我怎么会是那样的人呢,本人明明就是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五好少年,舅舅就是瞎操心。”方志远很自然的就把现在那种玩笑带了出来,说完才觉得不妥,这儿的人都讲究谦虚是美德,他刚刚说这话,会不会让刘庄觉得自己轻浮啊。
刘庄却是一本正经是应和道:“嗯,你确实很好!”说的那叫情深意切,真的不能再真了。
倒是把方志远给弄的不好意思了,这节奏不对啊,怎么会这样?
好在,刘阿么和刘家家的让他们去吃饭,避免了方志远的尴尬。
刘家家的是个勤快的,家里的年菜都是做好的了。所以,刘阿么只干烧了一个白菜,拌了一个萝卜丝,烧了一个鱼,就把其他的菜热热上桌了。不过,一桌子上也摆满了十个菜,在农家也算一顿不错的席面了。
三个汉子坐一桌,方志远不喝酒而且年纪小就被安排在了刘阿么这一桌。刘庄坐在他左手边上,桌上的菜和前面的一样,方志远吃着觉得味道一般,只要刘阿么做的那两个蔬菜和鱼很得他喜欢。
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乐极生悲了,吃得几十年的鱼竟然还有被鱼刺卡住的时候,让坐在他左手边的刘庄担心不已,在他咽下一大口饭之后,终于把刺给吞下去了。等再想夹鱼的时候,鱼却被刘家家的端到一旁去了。
方志远怨念的看着那盘鱼,可能是眼神太热烈了,刘庄看着都有些不忍心了。看着碗里突然夹来的鱼肉,方志远楞了楞,一抬头才发现是刘庄给他夹的,而且是肚子上的肉。方志远立马感叹:好人啊!
☆、29·过年
刘理今天被请来很是意外;他原以为刘平家的地怎么着也得卖给自己村的人才是。不说其他;这村里村外的都是带着亲;几百年前还是一个祖宗呢。他也知道刘兴兄弟做的小动作;但刘兴兄弟好歹是刘家村的;在里正看来这地反正是要卖的;便宜了自己村子的人总好过外人,这事还是不插手的好。
可现在地却被邻村人买走了,这是明晃晃的告诉众人他们刘家村里面不和气吗;平白的给人笑话。要是别人,他肯定是不会来吃这顿饭的。可方曾他却是知道的,本就是林家村老里正的外甥;自己也是个猎户。
这身手肯定是不用说的,谣传方曾在镇上还有些关系;他本是不信的。方曾一个庄稼汉能有什么大本事,可方曾不声不响的一下子就买下了六亩好田,让他不得不信,方曾还真是会有些门路。
所以,在方曾上他门请他吃饭的时候,他心中思量了好久,这才动的身。这不仅仅是顿饭的事情,也是他表态的时候,既然做了人情自然是要做到底。所以,刘理对着方曾很是热情。
方曾看着刘理的态度,心中稍稍有些底,试探的说道:“刘大叔,我这有桩麻烦事,我是个大老粗拿不出什么好主意。刘大叔见多识广,能不能帮我拿个主意啊”
刘理笑着说道:“什么拿不拿主意啊?方家兄弟你太谦虚了,不过,老汉比你年长了几岁,还是可以帮你参详参详的,还要方家兄弟不嫌老汉啰嗦才是。”
方曾客气了几句,直接问道:“虽然在刘家村买了地,可我还是住在林家村的,这地我是打算自己种的,收粮食还好说,可那打粮食却有些麻烦。连杆子带谷子的,要是往回运,怕是不方便的。这要是老天爷赏脸还好,要是老天爷打了个瞌睡,可就麻烦大了。小侄我就在思量这个事情,想着能不能在刘家村的地少的人家里借上一块场地用用。我可以给些大钱,怎么也不能白用了人家的。”
刘理半响没说话,他心中知道方曾的要求不过分,还给银钱,村子里地少有场地的人家不少,借是能借到的。可刘兴兄弟在村子上很是有些歪门邪道的,村子里的人能不去招惹就不去招惹,方曾明显的得罪了刘兴兄弟,这个时候说借场地给方曾,恐怕那借场地的人家就要得罪刘兴兄弟了。
要他做这个主还真不好做,虽然刘兴兄弟不敢和他横,可对着旁人却不一定了。方曾不住在刘家村,自己也是有门路有身手,刘兴兄弟和他杠上,刘理心中打赌,十成十是刘兴兄弟要吃苦头的。
可那借场地给方曾的人家把刘兴兄弟给得罪了,又住在刘家村,这时不时的骚扰一下,使用些小手段,可不得把人恨死。到时候人家吃了亏,固然要怨刘兴兄弟,可对着方曾也多有不耐烦,这场地还要不要借。
人家不借吧,是通过他这个里正牵的线,方曾到时候要找他,那他的示好就白费了。可要是硬压着人家借吧,人家恐怕连他都要怨上,到时候那他不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吗。
可他又不能明说,只会沉默表态。这个时候,刘阿么过来,问他们能不能上饭了,正好听见了方曾的话。他立马开口说道:“方当家的,你要找场地,我家那个大院子你看怎么样,够不够了?”
方曾去刘理家的时候路过刘阿么的家,里面没怎么细瞧,可场地却很是空旷,晒六亩田的粮食却是尽够了。而且,他家的院子靠着大路不远,离着他家的地也不远,运起来也能省不少的事。
于是,说道:“刘嬷嬷的院子又大又宽敞,要是给我做场地那是再好不过了。”
刘阿么一听,笑着说道:“那感情好,我家就三亩地的粮食,我瞧着能剩下不少的地方给你做场地。你要是不嫌弃,到时候收粮食的时候就来我家吧。我一个孤老嬷嬷,也不怕人说什么。”
方曾听着挺高兴的,笑着说道:“那最好不过了,我在这先谢谢嬷嬷了。刘嬷嬷,你看这样好不好,我每年给你五百个大钱,你也不要推辞,到时候要是我在你家打粮食,还要麻烦嬷嬷给我家搭个伙。粮食米面我出,麻烦到时候刘嬷嬷给我掌勺。”
刘嬷嬷忙罢罢手,说道:“哪还能要你的钱啊,就是在我家吃饭也不过是添把水,添把米的事情。方当家的,你这是太见外了!我这钱要是拿了成什么人了,不成,不成。”
方曾解释的说道:“刘嬷嬷,到时候我可不是一个人来,我还准备请一些人来做事情。这些人一天下来吃吃喝喝也不少,我要是要你白出顿饭,那才让人笑话呢。刘嬷嬷,你也不要推辞了,不然的话,我还真不好意思用你家的场地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阿么这才答应了。
刘理看着心中倒是赞成的,刘家阿么本就和刘兴家不对付,他们两家积怨已久,刘阿么把场地借给方曾倒是无所谓。债多不愁,他们两家已久是苦大仇深了,他也知道刘阿么肯定知道刘兴兄弟想要那块地,方曾买了是一定得罪了他们,可还这么积极的帮着方曾恐怕心中到底是意难平的吧。
想到刘阿么的丈夫儿子间接都死在了刘兴父子手上,他倒不好说什么了,只是笑着说了几句好听的话,也算给他们做了个见证人。
而另一边,刘庄不时的给方致远夹些鱼肉,让方致远对着刘庄的好感增增的往上跑。等吃完饭之后,方致远已经把刘庄从朋友变成了好朋友的行列了。
午饭之后,刘庄想着上次方致远给他带的烧鹅腿,心中有些过意不去。想着自己家有什么好吃的,准备给方致远带些回去,还个情。想了想,记起昨天嬷嬷做的花生糖和白糖糕,就和方致远说道:“方致远,你要是现在不走,能不能等我一会,我回去拿个东西。”
方致远看着他舅舅还有些时候才能把饭给吃完了,答应道:“你有事就去吧,我一时半会的还不会走的。”
刘庄说道:“那说好了等我,你别先走了。”
方致远点点头,一再保证自己不会先走。
刘庄起身快步走了出去,伙房只剩下了方致远一个人,他无聊的在伙房打圈圈。巴望着他舅舅快些吃完,他真的好无聊啊。在外做客就是这点不好,年纪是硬伤,不能应酬还要别人把他当孩子待,真是够无语的了。
没等到他舅舅吃完饭,刘庄就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胳膊上还拎着个小篮子,里面有着两包油纸包着的东西,看形状没什么特别,也看不出具体是什么。
看着方致远没走,刘庄放了心,把篮子往方致远手上一放,说道:“这是我嬷嬷昨天做的吃食,你带些回去试试好不好吃。”
方致远这次知道刘庄是给他拿好吃的去了,他心中微微的感动了些。笑容真诚的对着刘庄说了句:“你嬷嬷做的肯定好吃,下次我来的时候也给带些我家的吃食,也让你尝尝好不好吃,到时候你可不能嫌弃。”
刘庄点点头,两个人看了对方一眼,忽然笑了起来。眼睛里有着他们两个人独有的默契和笑意。
方曾喝了一肚子的酒,散了散酒气,就带着方致远回去了。
除夕是个喜庆日子,方曾和方致远却去了坟地,林阿么和方升这一年都去了。按照这儿的风俗,亲人们要在除夕这天带酒菜拜祭,烧黄纸。方曾带着方致远摆了三个菜,两道点心,烧上一炷香。
方曾先在林阿么的坟山絮絮叨叨的一会,方致远则在方升的坟山说着话。让方升和原来的李虎早日投胎转世,过好日子。当然,他也承诺会好好照顾他们挂念的亲人,李富除外。
方曾在林阿么那儿弄好了,再到他哥哥的坟上看看,对着空中说道:“哥哥,你放心,虎子跟着我在一起。我们买了田,有了地,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当然,你也别担心以后外甥顶门立户了,他做柿饼做吃食很有一手,靠这也能置份不错的产业。等到他成家立业了,我一定让他带着他的哥儿来给你看看。”
絮絮叨叨的一顿说,等回去的时候,日头已经不早了。
今年方家有亲人过世,门联贴的就不是红的了,而是黄色的。方曾打了面糊,方致远拿着从镇上专门买的门联跟在他后面,舅甥两弄了一会才把家里门上全都贴好了。
晚饭要趁着日头未落下去的时候吃,方曾和方致远就两个人,可桌上的菜却不少,凑了个十全十美,鸡鸭鱼肉都不少,方曾还特地的在镇上买了糯米鸡。再配上年菜,方致远都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了。
方曾喝着林正抱来的林正家自己酿的米酒,看着方致远拿着筷子的纠结样子笑了出来。对着方致远笑着说道:“虎子,你这是怎么了?快些吃菜,不然都要凉了。要不要试试舅舅这米酒?”最后一句显然是方曾出于自己的恶趣味逗方致远的。
方致远在现代是个喝酒高手,一斤打底,五斤晃晃,是个能把蒙古汉子喝的都不知道东南西北的酒中高手。他凭着这一手才从小混混的行列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大佬们最喜欢带着的拼酒小弟,渐渐的发家的。
到了这儿,方致远很悲催的只生成了十岁的孩子身,当然要乖乖的遵守孩子的规矩。也是前世喝酒喝怕了,所以一时间倒是对酒没什么想法。现在方曾提了这茬,方致远就有些跃跃欲试,对着方曾说道:“那舅舅,我就倒一小杯尝尝味道。”
方曾没想到自己外甥真敢喝,立马说道:“不行,你可是正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喝就伤了身子。这酒啊,以后有的是时候喝的。”方致远怨念的盯着方曾喝酒的碗上,目光幽深。
方曾可能想到是自己提了这个话题,摸摸鼻子,最后在方致远的目光下,把碗让出去,叮嘱道:“这样,你喝一口尝尝味道,只能一口。”
方致远立马端起碗来喝了一口,小半碗都没了,方曾看了赶紧抢下来。盯着外甥看着,就怕他喝酒喝醉了。方致远却觉得没过瘾,这米酒只有一点辣,入口之后还有一股甘甜,就比红酒酒精度稍稍高些,对方致远来说喝这个就好比喝饮料似得,一点事也没有。
方曾见着他外甥面色如常,笑着拍了拍方致远说道:“不错,是个汉子样,和你舅舅一样,酒量好!”
方致远脸上乖乖的,心中却道,这都是小爷现代喝出了的酒量啊!
吃完饭,放了鞭炮,方曾和方致远各自换上新衣裳,方曾还给方曾包了个大红包。方致远拆开了一看,竟然有一两银子这么多,他笑嘻嘻的收下了起来,他一向的名言就是:男人的幸福比的就是私房钱!
舅甥两个为着火盆烤火,准备守夜过除夕,到了深夜,方曾煮了早就包好的饺子,把有些迷糊的方致远喊起来吃饺子。夜里一碗暖呼呼的饺子下肚,方致远觉得舒服极了,靠在椅子上,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他是在自己炕上醒的,一看就知道昨天是他舅舅给他搬床上的。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方致远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30·拜年
本来还想再睡一会的,毕竟昨天他那么迟才睡的。可被窝还没捂热呢;方志远就听到了大壮小壮的声音;一想就知道是大壮小壮来找他玩了,想的大壮小壮的折腾劲;方志远认命的爬起身来穿上衣裳;棉裤刚刚穿好;大壮小壮就退开了他屋子的门;探出了两颗小脑袋。
大壮小壮穿着大红新衣裳;款式一模一样;要不是一高一矮,看着就像个双胞胎似得。小壮腿短跑的倒是比大壮快,小短腿小跑了几下冲向了方致远的炕上;声方致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起了床。可就听见了大壮小壮的声音,他看着方志远坐在床上,声音还带些奶声奶气的说道:“方哥是个小懒猪,太阳晒屁股了都没起,羞羞羞!”说着还似模似样的用小手指刮了自己左边的小脸蛋。
方致远故意虎着脸,吓唬小壮说道:“你说方哥是懒猪,方哥就要打你小屁屁了。”小壮已经知道方致远是只纸老虎,一点也不怕他,还笑嘻嘻的羞他。方致远一把抱起他来挠痒痒,把小壮弄的咯咯直笑。
大壮像个小大人样的对着方致远说道;“方哥,我们一会一起去给村子里面的人拜年吧。”说了不到一句话就露出了他的本质,指指方致远的口袋说道:“方哥,你得换个有大口袋的衣裳,到时候才能多装些瓜子花生,要是运气好的话,我们说不定还能吃到糖呢。”
好吧,看着大壮小壮衣裳上两个大大的口袋,方致远终于了解他们的用途了。他又不是小孩子了,自然不在意那些瓜子点心。也就嫌麻烦的没有再去换衣裳了,这儿的风俗,大年初一村子里的孩子聚在一起,挨家挨户给村子里的人家拜年。
而就是再刻薄小气的人家也会装满了瓜子花生的等着孩子们去拜年,给他们每人装上一把瓜子花生。而那些人家则是等着孩子们去拜年,给他们每人装上一把瓜子花生。而更多的人家则是备上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点心来招待孩子们。
这儿的说法是大年初一到家的孩子越多,以后福气也会越好,子嗣也会越多。所以,为着吸引小孩子们去自己家,每家大人都会摆上些好吃的来招待。要是你这年没表示,让孩子空手而归,那不仅村子里的人要说你的不是;以后孩子也不会再到你家去了。那你就结仇结了一个村的了。
方致远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群体孩童活动,村子里的孩子都集中在了一起,大到十三四岁,小到三四岁,哥哥带弟弟的,大手牵小手的,一个个身上都是个大大的口袋。而方致远这个半路参加又没有大口袋的人,很是引人注意。
有些好心的小伙伴们,还友情的提供了自己私带的小背包,说可以借给方致远先用着。不过,眼神中却透露出对方致远不专业的不满。方致远只好委婉而不伤别人的玻璃心的拒绝,心中暗自懊恼,早知道这么麻烦,他就穿一件带大口袋的衣裳了。果然,与众不同是要付出代价的。
跟着大部队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喊着人,家里的大人抓满了瓜子点心给他们的小口袋装上。一群孩子呼啦啦的来了,又呼啦啦的走了,只是口袋在不断的往下沉。
走了几家,方致远的口袋是装不下了,所以,尽管别人热情的招待,他还是看看不拿。让那些大人以为方致远不好意思害羞了,一个个热情的把瓜子点心塞进他手里,没一会儿,他的手上就满了。
他顺手就给了大壮小壮,而大壮小壮的口袋也都看着就要溢出来了,在方致远担心这口袋的扎实程度是否可靠的时候,大壮变戏法似得从裤子的口袋中掏出一个布背包,被叠的整整齐齐的布背包,看着不起眼,可一抖开还是很能装些东西的。
大壮把他和小壮的口袋都掏空了,把小布包斜背在自己是的身上。而方致远瞧着周围一圈人都在这么干,才知道这是小孩子们的惯例了。大壮还让方致远把口袋掏空了,准备空着口袋去下一家。
一早上,方致远都耗在了拜年上,这一路上,一群孩子也会讨论谁家的瓜子最大,花生最香,点心最好吃,然后交换一下各自喜欢吃的。开开心心的背着小布包,抱着自己的大口袋,各自各回各家,各找各么。
方曾家的亲戚最近的也就是林诚一家。林诚是舅舅,初二才去,所以,方曾就在家呆着,也有相熟的人家来家里请方曾去坐坐。方曾也不愿意去,毕竟这个时候正是一家团圆的时候,他一个外人去也不成样子,没得找人麻烦。
等方致远回来,舅甥两个吃了饭,下午睡了一觉,一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方曾带着方致远拎着四礼去了林诚家。刚去就看见了林双和赵勤带着孩子来给林诚家的拜年了。初二也是哥儿归家的日子,林双可能是对上次的事情不满,这段日子都没回过林家。
原以为林诚老两口会想他,以前就是,每当他一两个月没回去,他爹么怕他在婆家受委屈总是让人带信让他回来看看。可这段日子林诚老两口却是半点音信都没有,让他的弟嬷在家指桑骂槐了好久。
而公爹嬷嬷却视而不见,甚至隐隐有这责怪他的样子。自己当家在家那地位也是一落千丈,老二两口子现在都要骑在他们脖子上作威作福的样子。这让林双惊觉,从来不是娘家离不了他,而是他离不开娘家的支持。
要是没了娘家的补贴和支持,凭着他当家的在自己婆家的地位,他们只有被欺负的份。而老二两口子却是个奸的,以前看着他能从娘家拿好处,就处处捧着他和他当家的,现在只不过是他和娘家闹了些矛盾,没了娘家的补贴,他们就翻脸不认人,一副小人嘴脸。公爹嬷嬷还有意纵容,他们在家里的日子越发艰难了。
所以,今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