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依山傍水-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前这人是谁宁泽不认识,但是说的话宁泽却是没办法听下去了,“凭什么给你钱?我请你来的?自己不干活还跑来我家门口堵着,现在还有理了,怎么就这么不要脸。”
“说谁不要脸呢?说谁不要脸呢?我今儿就把话给撂下了,你不给银子,我就不走人了。”
宁泽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那你在这儿呆着吧,爱呆多久呆多久,我保证不拦着你。”
说完后不去理会这人,转而对其他的人说,“各位乡亲,我不知道你们是听谁说的我要找人跟出海的事情,也确实有这么回事,不过我就只要三个人,要不了多的,只是今天去镇上听到了个消息,说最近海边不太平,这个时候肯定是去不了的,我也不打算去了。诸位请回吧!”
听说海边不太平,不少人开始担心了,年长的也意识到了什么,顿时就不说话了,转身就往回走。
虽然走了不少人,可是还有更多的人在责问宁泽,说他耍他们玩,不是个好东西。
宁泽也是冤枉的不行,只想说一句,关他屁事啊,又不是他请他们来的。自己找上门来还有理了。
宁泽一个都不想理会,端着背篓挤出人群,让陶青开了门进去,在外面的人想要冲进来之前将门给关上了。
丝毫没有要放这些人进去的意思。
气不过的人直接踹门,还有的破口大骂,宁泽和陶青当做没听到,一个都没理会。
过了许久门口的声音才渐渐的小了下来,估计这些人是离开了。
第七十四章
等宁泽和陶青把家里收拾了一番,将午饭做好了,宁泽才重新去开门看门口。
这会儿门口确实一个人都没有了,只是门上被扔了不少的泥巴,显然是这些人干的。
宁泽看着门上的泥巴,心情很不好,都不知道要怎么去形容这些人了。
他以为不要脸的只有宁家人,没想到这村子里竟然还有这么多跟宁家人一样的,果然奇葩到处都是。
宁泽对着屋里喊,“阿青,我去接孩子们回来,等会儿要不是我敲门,你就都不要开,知道吗?”
“知道了,你自己也注意点。”陶青从厨房出来了回应宁泽的话,宁泽对他点了点头,才出了门。
这个时候是吃饭午饭的时间,路上没什么人,就是有也是在地里干活的,宁泽并没有跟这些人打招呼,直奔陶家。
这个时候陶家人也在吃饭,看到宁泽后连忙招呼他吃饭,陶安说,“今个怎么回来这么早?吃饭了吗?没吃就一起,阿青呢?他怎么没来。”
宁泽说,“在家里做饭呢,我是来接孩子们回去吃饭的,大哥你们吃,不用管我们。”
陶安说,“你们煮了饭我就不留你吃了,只是几个小家伙,都已经开始吃了,就由着他们吃完吧,不然要是这会儿把他们叫下来,估计等会儿又不饿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自然是要多吃点才是好的。”
宁泽看着吃的津津有味的三个的孩子,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打算等他们吃饭再带他们回去。
不过他才刚坐下,陶安就问他了,“听说今个有人去你家闹事了,怎么回事?没伤着人吧?”
宁泽摇头,“没有,之前不是说想出海去看看吗?就准备找几个人的跟我一起去,我找了东子让他去找人,也不知道话怎么就给漏出去了,我跟阿青从镇上回来就看到一群人站在家门口。”
“我估摸着是有煽动他们来的,东子也不是会出去胡说的人,就是不知道是谁有个祸心了。”
宁泽也很无奈,原本一件小事,最后闹的全村人都知道了,还来找他要钱,这些人也真的是想钱想疯了。
陶安说,“这事儿不管怎样你得去问问宁东才行,这事儿要是就这么过去了还好,要是过不去,怕是你以后有麻烦。”
宁泽点头,“恩,我知道的,我打算吃过饭后就去找东子问问,今天这一出,我也懵了。”
“村里的人……唉!我也不好说什么呢,你自己小心着点,要是出门别只留三个孩子在家,要是家里实在不能留人,你们就把孩子送到这边来,阿么现在也好的差不多了,我们也没打算让他去干活,就让他在家带着孩子了。”
陶家这个安排,在宁泽看来是非常的好,陶家阿么毕竟伤过,再去干重活肯定不行,家里这么多的孩子,还有家务活也同样需要有人做,就在家里忙活也可以。
陶家有劳动力,也不缺陶家阿么一个。
宁泽说,“上次我卖野猪肉的钱还没收回来,你跟二哥说说,送螺蛳肉去的时候就问掌柜的要,拿了钱就给阿么抓药买点吃的,要是没钱了你们就开口,不能苦了阿么。”
陶安满脸笑意的看着宁泽说,“放心吧,肯定不会苦着阿么的,我们都知道,从你分家后,我们家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现在怎么都不会短了吃的。”
宁泽说,“那就好。”
想了下,宁泽继续说,“大哥,今天我去镇上的时候还听到了一个消息,听说海边现在不太平,可能是要出什么事,家里以后还是得注意点,孩子们也约着别让跑远来了,在家门口玩就成。”
陶安一听这话,饭都不吃了,将碗放到了一边,盯着宁泽问,“怎么回事?这消息当真吗?”
宁泽说,“当真不当真我也不清楚,我今天原本是去镇上找商船的,结果还没找就听到有人说这事儿了,我找莫大夫问了问,他说最近商船都停了,让我暂时别去海边,家里也要注意点,大哥,是不是真的我们不管那么多,只要自己小心点就行。”
陶安略第一思索,随后点了点头,“行,我知道了,家里人多,也不怕,你自己跟青子也得注意些,毕竟你们还有三个孩子,又都小。”
“恩,大哥放心吧!我们会的。”
宁泽说完,回头看三个小家伙,两个小的已经吃完爬下凳子了,葡萄端着碗还在呼呼的喝汤,宁泽笑了起来,拍拍手,招呼豆子和花生过来。
两个小家伙一听宁泽的召唤就迈着小短腿往他这边跑。
陶安看他们这样,端着碗回桌子上去吃饭去了,光顾着跟宁泽说话,他还真没吃什么。
而宁泽接到两个小宝贝后,等了一下又接到了大宝贝,最后三个都打包带走了。
回家的时候宁泽看到宁东在他家门口徘徊,走过去问他,“东子……”
宁泽话还没说完,宁东就打断了他,“泽子,我是来跟你赔罪的,今个这事儿是我没处理好,谁知道最后成了这个样子。”
宁泽让葡萄去敲门,然后拍拍宁东说,“东子,你别着急,先说说这事儿是怎么回事?”
葡萄拍着门大喊阿么,陶青很快就来开了门,宁泽带三个小的和宁东一起进屋。
进门后宁东就迫不及待的跟宁泽解释原因,“事情是这样的,之前你不是说让我去找人吗?我寻思着去小三子家看看,小三子水性好,家里日子也不好过,我估摸着他能愿意去,就去他家把这事儿给说了,小三子和他家里的人都同意了,还问了银子什么时候给,我也如实说了。”
“可是没想到的是,我这才前脚才出了他家的门,你阿么后脚就去串门去了,小三子阿么一个高兴就把这事儿跟他说了,你阿么回去后也不知道是怎么跟家里人说的,后来你两个哥哥就挨家挨户的串门去了。”
“等我知道这事儿的时候,你家门口已经沾满了人,全部都是被你两个哥哥给说来的,开始我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还是后来回去问了小三子阿么才知道他把这事儿给说出去了,我原本还想去找别人的,一看事情这样了,哪里的还敢去啊,就只能在家里等着,准备等你回来了来找你把事情说清楚。”
“开始我还以为你不会回来这么早,这些人要等也等不了多久,你回来的时候他们估计也该离开了,那想得到你今天回来这么早,直接跟这群人撞上了。”
宁东说完,有些紧张的看着宁泽,“泽子,事情就是这样,这事儿怪我,是我没叮嘱小三子家里人,才把事情搞成这样了。”
听了是宁东的话宁泽算是明白了,感情这事儿还是他那个便宜阿么搞出来的,只是这次的手段相比之前的,高明了不少,只是宁泽没明白的是,他这个便宜阿么真的这么看他不顺眼,时刻的想着要找他麻烦。
不过现在事情也发生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希望这些人不会再出现了。
如果真的再来,他可不保证他不会动手,只怕到时候又有的说,麻烦。
不过看着面前紧张的宁东,宁泽还是决定先安慰安慰他,“行了,事情说清楚了也就没事了,这事儿不怪你,又不是你说出去的。”
“那我还要去找人吗?”宁东问。
宁泽摇头,“不用了,现在估计不了了,据说海边现在有事情发生,得过了这段事情再说,不着急。”
“有事情?是要打仗吗?”宁东脑子里立马就出现了打仗二字。
宁泽说,“具体不清楚,我也是听说的,只是最近注意些就行,也没别的什么事情。”
宁东这才松了口气,“没什么大事就好,我们村子离海也有些远,估计也波及不到这边来。”
如果真的打仗的话,宁泽倒是没有那么乐观,战火波及的速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只希望不是真的才好。
宁东现在不在乎这个,而是在意另外一件事,如果不跟宁泽一起去海边,那他要怎么跟着宁泽干活?
宁东看着宁泽犹豫了半响,还是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宁泽看着他,想到之前跟陶青的说好的,“我准备挖两个池塘,一个给我三哥看,一个给你看,不过现在还没挖好,就给你另外一个事情做,看你愿不愿意了。”
“愿意,愿意,什么事我都愿意。”
宁泽笑了起来,“我还没说是什么事情呢,你就答应了。”
宁东说,“只要能让我有事干,我还能有什么不愿意的。”
宁泽说,“这事儿你应该是能做的,开荒地,你看到我家门口的那一片荒地了吧,我家田地都没有,自己开也开不出多少来,所以我打算找人开,只不过找人还得包吃,我家就我跟阿青两个人,也忙不过来,所以我就想干脆的交出去,整个包给你,我要开多少荒地出来,多少钱一亩,我把钱算给你,然后你自己去找人来做。最后钱剩下了那就是你的,可如果你亏了这也得你自己倒贴了,你看如何?”
“那你给多少钱一亩?”宁东问。
“开荒地一天多少钱?一亩挖多久?按照这个来算,然后我每一亩给你多加二十文钱,这二十文钱你要是保住了,你就能自己拿,保不住那就没得说了。”
宁东一听这话,毫不犹豫的点头,“成,这事儿我干了,你跟我说说要开多少吧,其他的我来办。”
开的少了没意思,开的多以后是要请人种的,反正都是要请人,那不如就多开点了。
宁泽说,“十亩地,十亩田,先开这个数出来,不够再加。”
宁东说,“没问题。”
然后宁泽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先给宁东算钱了。
宁泽给的工钱是不包伙食,按照村里的干活的的价格,包伙食一天十五文钱,不包就十八文。宁泽就统一算了十八文给他。
开荒地一亩的话,最快得要四天天左右能挖出来,慢点估计能开个六七天,门前的地虽然平整,可是杂草不少,而且人来人往,放牛羊的人也经常来,地踩非常结实,锄头下去轻了估计都挖不出来什么,所以宁泽给统一算了七天。
宁东只要会算,最后拿到的钱他肯定有的赚,而且地开完了还得种不是。
这绝对是一个长期的活,宁东来的时候满心焦虑,回去的时候心情却是好的不得了。
第七十五章
房子修好了,池塘挖的差不多了,要养的鱼虾也算是有着落了,开荒地有人了,宁泽一想,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事情做了。
现在离收稻子也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这中间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的不短的,宁泽还真不知道要做什么。
最后他一琢磨,将主意打到了陶青身上。
夜晚的时候,宁泽缠着陶青要跟他亲热,陶青也是怕了宁泽了,怕憋着他会再次让他受伤,半推半就的就答应了。
最后宁泽射的时候突然对陶青说,“阿青,再给我生个小子吧,以后给三个哥哥撑腰。”
意乱情迷中陶青哪里知道宁泽到底说了什么,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好……你说什么……啊……都好。”
宁泽轻笑一声,再次接着耕耘,陶青的身体随着宁泽的动作而起伏,神智却早已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这夜宁泽给的尽兴,他觉得自己这么勤快,孩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在陶青的肚子里揣着了。
然而,事实,好像打了他的脸,陶青好像一点反应都没有。
恩,不过也有可能是时间太短的原因,看不出什么来,宁泽自我安慰。
大半个月过去,田里的第二季稻子终于可以收获了,宁泽和陶青,还有陶家的人,全部都下田去干活去了。
到了冬月,天气算是彻底的进入冬天了,没什么太阳,还天天都有霜,冷风也是一阵一阵的,总之完全一副寒冬的模样。
这个时候稻子也终于黄了,只是这第二季水稻种的太晚了,后面没晒到什么太阳,以至于收成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想。
一亩天至少减产了两百斤的样子,可陶家人心疼的不行。
宁泽却觉得能有收获就不错了,毕竟后面几乎是没什么太阳,这田里的稻子能长成也不容易。
不过虽然产量不怎么多,但是能有收获,陶家人都高兴的不行,这些稻子都够他们一年田税了,要是都这样种的话,那这一年下来也缺不了吃的了。
宁泽问陶德树,“阿爹,你看这样的话,那明年还种吗?”
陶德树对着自己的大腿拍了一巴掌,“种,怎么不种?明年这秧苗一个月下田,这收成绝对不比春天的少,以后大家伙就真的不愁了。”
陶德树的话音刚落,陶家三兄弟也跟着附和,表示一定要种。
宁泽没什么别的想法,他们愿意种那肯定是好的。
自己家这么多人收,宁泽感觉似乎也没他多少事情,他对这种农活也不擅长,所以干脆去别的几家看看了,如果情况都好的话,明年那这件事情肯定是要公开了。
知道陶家要收稻子,阿里围观的人也挺多的的,这事儿他们都关注着,当然,大家心里的想法是什么样,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别人谁也不知道。
宁泽也管不了那么多,这个事情是他提出来的,反正他是能说的就说了,能教的就教了,至于后面怎么样那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宁泽最先去的是陶青大伯家,他们家也种了好几亩,就看收获怎样了。
宁泽顺着陶青指的方向就过去,就直接朝着陶青大伯那边走去了,宁泽跟陶青一样叫人,“大伯,我来看看你们家的稻子。”
陶家大伯指着田里的稻子给宁泽看,“还成吧,虽然没有春天收的多,但是够我们吃了,说来,耀泽,这事儿可得谢谢你。”
宁泽上前看了看,发现陶家大伯家的稻子长的也不错,跟他家的差不了多少。
宁泽说,“大伯,那可就先恭喜了,今年可不缺吃的了。”
陶家大伯笑呵呵的说,“是不缺了,这恭喜可不该你对我说,该我对你说才是,除了这声恭喜,我可得还得再说一声谢谢,这事儿我都清楚,要不是你小子聪明,可不能有这事儿。”
宁泽只是笑笑,并没有接这话,知道归知道,他承认不承认,这就是他的事情了。
在陶家大伯这边看了过后,宁泽又去了宁东家,稻子跟陶家这边差不多,其他几家也是。
随后宁泽问了他们的打算,都说明年还会继续种,多种一季稻子,能好过一个年不说,这一年的田税也出来了,他们可不高兴吗?
这些人想要种了,只怕今年没种的人可能都会有这个想法。
现在这事儿还没他捅出去,官府不知道,今年是不会留意到,明年只要不太张扬了,这的田税也不会来一年收两次,咸宁村也还能占两年便宜。
不过这也得看村里人的想法,如果这些人考虑不到这点,提前将事情给捅出去了,那可就怪不了别人了。
宁泽没打算提醒,因为他知道他说的话没用,这些人并不会听,所以他也不想费口舌。
况且村里的人也没几个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的,他能帮的人他会帮,可是那些随便受人怂恿就来找他麻烦的人,他可没那么好心。
对于之前那事儿宁泽是真的记在了心里,当着他和陶青的面闹还不够,竟然还威胁三个孩子,这就让宁泽没法忍了。
宁泽没想动手,最后却不得不动手,强制的用武力解决了这件事情才得以让家门口安静下来,三个孩子也可以安心的出去玩儿了。
在宁泽看来,有些人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太自以为是了。
不过这样也好,拳头底下见真招,把人打怕了,以后也就没人来烦他们了。
果然,后面这大半个月过了安稳日子,直到现在收稻子。
宁泽到处转了一圈之后还是回去帮忙打稻子去了,陶安做出来的打臼,稻桶都用上了,这次能直接在田里将稻子给打下来再背回去,省事不少。
而宁泽在打稻子的时候,不少前来看热闹的人都围到了他身边,盯着的稻桶和打臼看。
有不少人开口问宁泽,宁泽全部都说不知道,这说陶安做出来的,让他们问陶安去。
陶安正忙着割稻子呢,这些人也不好意思凑上去问,就干脆的都去边上等着了,就等陶安歇气的时候过来搭话。
不过显然陶安没给他们这个机会,歇气也只是站起来喘口气,然后就继续割稻子。
陶安心里不是不明白,怎么做的宁泽可清楚的很,之所以不愿意说让他来说,那都是想让他自己提出这稻桶是卖的这话,会的人还好说,自己做他没什么意见,可总会有人提出让他帮忙做的,这么多的人,帮忙做,那可不行。
所以的陶安很聪明的没过去歇息,只在田里站了会儿。
这一忙就要忙到晚上天黑,再有耐性等的人也不可能等这么久,毕竟家里也还有事情要等着他们做。
果然,没等多久,在没等到人之后都纷纷的离开了,而陶安也终于可以歇口气了。
陶家的人战斗力还是的很强的,一天下来,都收了好几个田的稻子,宁泽和陶青负责打,最后还是没能跟上这个速度,晚上的的时候还在田里加班了才弄完。
第二天完全是重复头一天的活,不过唯一不一样的是宁泽今天在很认真的干活,没有到处去窜了。
这批稻子,总共收了五天才收完,最后称出来的是春天种的少一千五百斤。
也是个大数量了,但是只要明年调整下时间,这收获估计就差不多。
在种二季稻这几户人家都收完稻子之后,村里人都知道二季稻子长的不错,收了不少,于是一窝蜂的跑到村长家去找村长,都说明年要种二季稻了。
村长被这些人逼得没办法,最后只好来了陶家。
陶家人是要给村长面子的,毕竟先前的在陶家阿么这事儿上,村长帮的一直都是陶家,他们可不能做白眼狼,转头就忘了人家的好。
陶德树最后带着陶安去的,村里的人几乎是都去了,陶德树和陶安也就是把自己家怎么种二季稻的说了,也就没其他什么了。
只是他们说的简单,村里不少人都觉得他们瞒了什么不愿意说,可把陶德树和陶安气的,后面什么都不想说了,直接回家去了。
留下的人面面相觑,然后开始相互指责,又是乱做了一团。
对于最近这大事小事不断的情况,村长是无奈又生气,可偏偏还没什么解决的办法,只能由着他们闹腾。
今年这天气是好了,庄稼收的也多了,可是这村里人却没那么和了,这也成了村长的难题,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幸好,这些人没弄出什么大事来,村长直接把人赶走了,家里才得以清净。
宁泽是第二天才知道这事儿的,对于村里的这些人,他丝毫不做评价,只要不招惹他就成了。
只不过这样闹腾,总归麻烦,宁泽就让陶家人避亲近了,跟他一起上山去开荒去。
莫奇那边虾子到现在都还没消息,池塘都准备好了,现在却空着。
这样宁泽很失望,最后将主意打到了山上的的桃林里,宁泽打算买山了。
第七十六章
现在山还没有包下来,所以不能有什么过大的动静,所以宁泽跟陶青只是到山上画了个圈,将他们要包的山给圈了出来。
当然,宁泽也不是只圈桃林那一片,而是那一边的正片山都给圈出来了。
之后宁泽去找了村长,村长听说宁泽要买山,张着嘴,半天没说出话来。
修房子,挖池塘,开荒地,这些也就算了,毕竟也没花多少钱,可是这买山,那可不是小数目,这片山没个上百两银子,那是怎么都不够的,宁泽当真有这么多钱吗?
村长沉默了半响才问,“耀泽啊,这事儿不是我不同意,只是你当真有这么多银子吗?”
宁泽问村长,“村长,也就是中间的那一片山,不是全部的,这能要多少钱?”
摸着背着手在宁泽面前走来走去,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这买山也是按照大小来算的,要衙门丈量才行,先前也不是没有人来问过这事儿,只是衙门说这山一亩二两银子,后面如此之大,不管你圈哪一片都得要个一二百两银子,耀泽啊,我看你还是歇了这个心思吧!”
要是歇了这个心思,他就不会想提了,桃林他肯定是要买下来的,要是晚了被人发现了他可就得不偿失了。
一百两银子买一片山,明年桃子再结果,他一年就能赚回来了,现在不过是一个投资而已。
宁泽很肯定的说,“村长,你放心吧,银子我会想办法的,只是得麻烦村长帮忙跑跑腿,请衙门的人过来帮忙丈量下面积,顺便也将我家开出来的荒田荒地归置在我名下。”
“你当真想好了?耀泽,我是为你好,这么大笔钱你上哪里去找?就算你现在赚了些银子了,可是这世道不太平,这银子还是放着保险啊!”
手里是要有银子不假,可是银子放着又不能生银子,只要留些备用就行了,鸡蛋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宁泽说,“村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事儿我已经想好了,麻烦村长了。”
宁泽说着,从怀里掏出先前早就准备好的点铜钱交给村长,“村长,麻烦你了。”
钱直接送到村长手里了,村长也没有不收的道理,而且宁泽自己也说了,钱他会想办法,他不过是跑个腿而已。
村长收了钱,叹了口气,“耀泽,既然你这么执着,这一趟我就帮你跑了,你放心吧,过两日衙差就能来,你也回去准备准备。”
宁泽拱手,“如此,那就多谢村长了,我这回去准备。”
“行,你回去吧!”
宁泽跟村长告辞后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去了陶家。
买山的事情肯定是要跟陶家说的,山买了后,山上肯定是要有人看着的,同时山上除了桃树以外还有种其他的树才是,这后山买来就是为了改造成果园的,以后就算出现大片的桃林别人也不会怀疑。
宁泽的想法倒是得到了陶家人的赞同,只不过同样在担心银子的事情。
这片桃林有多大,陶家人是再清楚不过的,这买下来可真得不少银子。
陶德树摸着自己的胡子说,“耀泽,虽然说你跟青子两人也是赚了点钱,可也没这么多啊!”
宁泽不好说实话,但是银子肯定是够的。
宁泽说,“阿爹你放心吧,这钱不是我一个人出,吴老爷家也有份,这以后的桃子和其他的水果都有人买了,这钱不愁赚不回来。”
这样一说,陶德树倒是放心了不少,点点头,“你是个有主意的,这事儿你自己拿主意吧,要是到时候忙不过来,你再开口就是。”
宁泽点头,“阿爹放心,我知道的。我已经跟村长说好了,就等衙门的人来了。”
“那也行,衙门的人来了后你记得机灵点,给些好处给他们,也好说话些。”
宁泽继续点头,“阿爹,我知道,多谢阿爹提醒。”
“醒了醒了,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谢的。”
宁泽笑了笑,心里却很明白,如果不是一家人又怎么会提点这些呢。
虽然这些事情他自己心里清楚,可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那感觉自然是不一样的。
陶家人总是是会支持他,而且还会给他意见和建议,宁泽对这份感情很是珍惜。
跟陶家说了这事儿之后宁泽就回家去了,对于陶青来说,只要宁泽不是去冒险,没什么危险,他说的事情陶青就都支持,加上现在家里有钱,所以这件事情陶青几乎什么都没说,就这么定了下来。
而衙门的人也如同村长所说的,在两天后来了村子里。
村里不少人听说衙差来了,没敢出来看热闹,反而说房门紧闭,关上门来了。
虽然心里都疑惑衙差到村里来做什么,却没什么人敢出来看热闹,全部都规规矩矩的。
宁泽看到这样的情形倒是很高兴,这样一来,他们包山就没有人来看热闹了,也不用担心会有人闹出什么来。
宁泽在见到衙差后就是茶水糕点先伺候好了才让人去干的活,衙差吃了喝了,连脾气都没什么了,直接按照宁泽的要求给他量了山。
这么一片山下来,竟然有上百亩,最后花出去了宁泽两百多两的银子,可是把他心疼了一会儿。
量完了山之后就是开出来的荒地和荒田,最后宁泽连家里挖出来的两个池塘都给量了,全部归在了他名下,这下他就不用担心,会有人随便占他家的田地池塘了。
衙差走的时候临走又给了塞了一两银子,算是答谢他们走这一趟了。
衙差门对宁泽处事挺满意的,丝毫没有难为他就走了。
过两天就能去衙门拿田契地契,到时候就能全部落户了,宁泽喜形于色,抱着陶青转了好几个圈。
陶青满是无奈的笑,不过心里却很高兴,以后他们家有田有地有山有池塘,什么都不缺了。
两人的喜悦连带着感染了三个孩子,虽然还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高兴。
院子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而让宁泽没想到的是,在他去拿田契地契的时候,他在莫奇哪儿也得到了好消息,到了明年开春,就有虾苗了,还有鱼苗一起,明年开春就都有了。
这对宁泽来说这绝对是个喜事,顿时就高兴的大笑了起来,“莫大夫,当真要多谢你了。”
莫奇回道:“不用谢我,先前已经说好了,我可不全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