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逆袭法则[快穿]-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统帅八十万兵马的主将,是赵国战神赵明信。
  赵明信对于所有晋军来说都是噩梦,他天生神力,武艺高强,还足智多谋,几乎打得所有晋军都对他闻而生畏。
  而今八十万大军压境,只有二十万军驻守的西陵关或许真的熬不过这关,晋国或将覆亡。
  在与陆珩深谈后,陆瑜就再没有了自暴自弃的心,只要没战死在沙场上,他就要挥动武器,思索着战胜的可能性。
  三国连军驻扎城外,随时都能向西陵关发动攻击。
  而此时,陆珩却带着几千重骑不知所踪,这让驻守西陵关的将士既愤怒又悲哀。
  在再一次商议完作战策略后,有将领问道:“将军,陆珩将军去哪里了?是否真如百姓所言,作了逃兵?”
  有将领立刻道:“将军,法不容人,若陆珩将军真的作了怕死的逃兵,您可不能徇私枉法,定要让他知道这军中的规矩。”
  也有将领冷笑道:“作了逃兵又如何?此番一战,西陵关人和畜皆难存,还有谁来执行军法?”
  当初与赵陈的对战,晋国的完胜让陆珩的威望很高,有人不信任他,当然也有为他说话的:“陆珩将军本可以不参与西陵关事务,他既选择留了下来,就会与我等同生共死。”
  “那么,你口中会与我等同生共死的人呢?”
  还没开战,自己人就先乱了起来!
  陆瑜听了几句,将手握成拳重重往桌面上一拍,沉重的声音让争执不休的将领们立刻安静下来,他冰冷的目光在众人身上逡巡了一周,冷声道:“何意?敌军还未攻来,尔等就要自乱阵脚吗?”
  众将领垂首听着,但面上的不服气终是没有收敛。
  陆瑜道:“不过是数日未见,就怀疑起同袍来,你们这样怎么把后背交给同袍?还是说,诸位能双手挡四手,双眼视八方?”
  陆瑜话音未落,之前争执的将领就面露羞愧,都朝陆瑜抱了拳,侧耳恭听。
  陆瑜也不是抓着点错处就不放的人,他沉默少时,说道:“此次对战无可避免,但没到城破那刻,都不许绝望。回去后,都加紧练兵,待战帖下后,就与那赵明信决一死战!”
  将领们纷纷肃声应道:“是!”
  反正都要死,与其死的窝窝囊囊,不如死的轰轰烈烈!
  与赵陈联军再战并不难预料,要想再取得胜利,寻常智计是行不通的。
  在人数上,晋军不过二十万,其中还有许多老弱病残伤,直接就矮人一头。
  在气势上,晋军对赵陈联军心有畏惧,虽然取得过一次胜利,但这并不足以让他们把深入骨髓的害怕尽数拔出,气势比不过。
  所以,唯有剑走偏锋!
  陆珩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训练几千重骑和鬼踪,而纪知意的特殊天赋也被他派上了用场。
  人不够,就用物来凑,陈国境内的野马,野狼,野牛……
  它们在纪知意面前头都不敢抬。
  在赵明信对西陵关下战帖的前两日,陆珩收到罗言鸣来信,表示李凯已决定顺应计划,打算暗中偷袭赵陈联军。
  陆珩慢条斯理的收好布帛,唇角噙着若有似无的浅笑,显得心情极好。
  随着时间的推进,边关的局势越发的紧张,晋军每日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在训练,而赵陈联军则是昂首挺胸,像是猫捉老鼠般,不断的给晋军增加压迫,却一直不下战书。
  仿佛晋军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不值一提的蝼蚁,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轻而易举的碾碎。
  不过,不管怎么拖延,该下的战帖还是得下,该打得仗还是要打,该流的血还是会流。在梁军与赵陈联军汇合后不久,赵明信就向西陵关递了战书,约定对战时间。
  在对战前日,陆瑜下令,煮最好的粮,烧最好的炭,让所有的将士都吃饱睡暖了一回,似有破釜沉舟之意。
  对战当日,晋军皆怀着必死决心踏上战场,因为根本没想着回来,所以面对赵明信和他的八十万大军时居然也少了几分畏惧,均手执武器,跃跃欲试的盯着黑压压的敌军。
  反正都要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总不能叫自己太吃亏。
  这场战争注定暗无天日,震天动地的战鼓宛如奏起的哀歌,双方士兵的怒喝仿佛让周围的山川大地晃动。
  两军对垒,将军在前,陆瑜高坐于马上,目光冷漠且平静的看着敌方的将领赵明信。赵明信手握重剑,用同样的目光逼视着陆瑜,神情轻蔑。
  八十万大军对战二十万晋军,毫无疑问的会胜,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心声。
  赵明信手微抬,战鼓稍歇,他身边的将领打马上前几步,大声道:“谁是陆珩?”
  陆瑜身边的将领亦打马上前,回道:“赵将军打仗,还看敌手是谁吗?”
  赵明信打仗自然是不看对手的,反正对他来说都相差不多,手起剑落的就能叫对手成为他手下的亡魂。但是陆珩不同,他能让赵陈两军惨败于晋军,这样的人若不能招安,就只能诛杀。
  听陆珩的名字,大约也是陆奇之子,要招安几乎不可能,就只能让他死在这场战争中。不然,他若投奔了梁国或者后周,会给他未来大计增添不少麻烦。
  敌方将领仰头大笑,声音讥讽:“该不是怕了,找地方躲起来作了逃兵罢!陆将军,你可知你晋军为何会总是大败于我等,就是因为你们的逃兵太多,贪生怕死的人太多。”
  敌方将领话音刚落,便是一阵借一阵的嘲笑声。
  陆瑜面无表情的看着对方,抬手把将领唤了回来。
  敌军将领又道:“不如这样,此时丢下武器投降的,我们便饶了他性命,不用与这注定要覆灭的西陵关陪葬。”
  敌军话还未说完,晋军的将领中就有人打马出列,就地丢下武器,朝晋军大喊:“可以不死,为何要寻死?都丢了武器,跟我们去投奔赵将军去!”
  陆瑜忍不住拽紧了缰绳,神情凛冽:“杨昌将军这是何意?”
  杨昌道:“将军,今日赵将军必将踏破西陵,直破晋国,不如我们开门投诚吧。”
  陆瑜早就知道晋军中混有敌军的奸细,在李传的提示下也知道了奸细的名字,之所以会留着这些奸细,也不过是想将计就计,让他们给地方传达错误的消息。
  陆瑜冷笑道:“也难为杨将军了,作为陈国的将军,竟然委屈自己来西陵关做个小小的守将。”
  至于被杨昌策反的将领,陆瑜看都懒得看他们一眼,作为背叛者,即使现在不会死,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就在此时,数支羽箭破空而来,径自没入欲投奔敌军的将领的心口,让他们甚至来不及看清羽箭的来处,就直直从马背上坠落,死不瞑目。
  而后,陆瑜等人便听得有慵懒的声音传来:“既是贪生怕死之人,还留着作什么?”
  陆瑜等人顺着声源的方向望去,只见不知何时出现的陆珩高坐于瘦马上,手中握着的长弓还未落下,他的表情闲适惬意,唇边噙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好似所处的位置并不是动辄没命的战场,而是山间任他游玩的猎场。
  陆珩这一手很好的震慑住了蠢蠢欲动的士兵,他控制着缰绳,不急不缓的朝着陆瑜等人而去。
  敌方的将士很少有看清陆珩动作的,赵明信和李凯是例外,两人遥望着如信步般的陆珩,心中皆对他起了必杀之心。
  一个强大的敌人,若不能归为己用,必杀之!
  在陆瑜身边站定后,陆珩眺望着敌方,说道:“我是陆珩,今日能叫你们知道何为人外有人的陆珩。”
  赵明信和李凯都不把陆珩这话放在心上,尽管他们多少都见过陆珩的能耐,然而明面上的八十万大军对上晋国的二十万老弱病残,怎么看都该完胜。
  至于陆珩,他们能保证,他就是变成蚊子,也飞不出他们的手掌心。
  李凯冷笑道:“好个黄口小儿,本将军现在就叫你知道什么叫做沙场无情。”
  李凯说罢,就唤出一名身形壮硕的将领,让他去与陆珩过上几招。
  陆珩也不惧,不紧不慢的上前,手中握着的依然是木制的,仿佛稍微用些力气就能折断的长弓。
  两人相距不到三丈,陆珩朝对方拱了拱手,笑道:“请赐教。”
  对方不屑的望着陆珩,也不与他打招呼,举起长戟就朝陆珩攻去,颇有种速战速决的意味。
  陆珩垂眸轻笑,打马迎了上去,在对方的武器即将要落在他身上时灵巧的避开,手中的长弓轻飘飘的打在对方的执武器的手腕上,竟让对方没能握住武器,长戟直直往地上落去。
  敌方将领还来不及震惊,他下意识的想要抬起手去抓住武器,然而他却猛然发现,他的手骨竟然在对方轻描淡写般的一敲中断了,分外的疼痛让他的心都在颤抖,而他的手连分毫力气都使不出。
  就在此时,他的另外一只手,以及双腿和脊背又再次受到了陆珩的敲打,他甚至听到了骨头碎裂的声音。他惊恐的瞪大了眼睛,努力想要稳住身体,却还是不受控制的从马上跌落下来,动弹不得躺在地上,只能由不久前被他蔑视的人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他。
  陆瑜在陆珩取得胜利的瞬间立刻抬起了手,对周边将领说道:“布阵!”
  周边将领立刻带着各自负责的士兵,按照之前的计划进行布阵。
  赵明信看到晋军的行为,不禁冷笑:“给我杀!”
  喝声一下,数十万将士应声附喝,声音之大,震天撼地,令风云变色。
  八十万大军的碾压,所过之处,草木不剩。
  照此情景,要破西陵关,也不过呼吸间的事。
  然而,赵陈梁三国联军还未与晋军对战,梁军将领李凯忽然转身朝赵明信攻去,而别的梁国将领也反身为敌,将屠刀举向了身边的同盟。
  赵陈联军被这变故打得措手不及,却也只得满脸血的回击。
  赵明信对李凯是有防备心的,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李凯竟然会在战场上反水,这简直无耻!
  抱着必死之心的晋军也惊呆了!
  不是来破西陵关的吗?
  怎么就自相残杀起来了?
  陆珩朝着陆瑜做了个后退的手势,陆瑜身边的将领便挥动旗帜将士兵都召了回来,慢慢后退。
  李凯的二十万大军终究还是不敌赵陈两国的六十万大军,很快就落了下风。
  就在此时,无数的野马从左右后三方奔来,冲进正在厮杀的士兵中,冲乱了阵型,冲散了兵将。
  马蹄之下,践踏了无数的性命。
  野马过后,又有野牛野狼等凶猛野物朝三军攻来,撕咬,踩踏,碰撞,让所有兵将乱成一团,死伤无数。
  野物的冲撞也让打得正欢的李凯和赵明信暂时分开,各据一方!
  身处漫天血雾中,睚眦俱裂的望着狼狈厮杀的将士,沉气喝道:“先退!”
  陆珩眉梢微挑,继续对陆瑜作手势,让晋军绝其退路。
  原就是商议好的对策,陆瑜自然会照计划行事,他又不是李凯,不会在战场上做出反杀同盟的事情来。
  陆珩唇边噙着若有似无的浅笑,优哉游哉的抬弓搭箭,修长的手指轻捻在弦上,指尖一松,长箭便破空而出,径直朝赵明信身边的大旗掠去,两相碰撞间,飘扬在血色中的赵旗重重落地,赵旗的坠落也让赵国士兵的心也瞬间落到了谷底。
  赵明信来不及愤怒,因为他此时自身都难保。他的面前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名黝黑的壮汉,那壮汉高坐在野马上,肩上扛着沾满了血的狼牙棒,正目不转睛的盯着他。
  见他看向他,他咧嘴笑开,漆黑的眸中战意正浓。
  与李凯的对战已经让他耗费了近半的力量,此时唯有速战速决,方有机会带赵陈两军平安离开。
  赵明信握紧了手中武器,话也不多说,兀自朝壮汉攻去。
  壮汉咧嘴一笑,表情欢乐的迎了上去。
  与壮汉对打,赵明信才惊觉他完全不是壮汉的对手,壮汉身姿灵巧却动作简单,他没有招式,却招招凌厉致命,让他应付艰难。
  几个回合下来,他已是力有不及。
  赵明信试图撤退,可不管他往哪个方向撤,壮汉总能精准的拦下他,让他退无可退。
  赵明信最后见到的,是漫天的血雾,以及合着血雾迎面而来的狼牙棒。
  这场战争,是他此生仅见的壮丽,也是他此生最为狼狈的一战。
  最后一战。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赵明信的死亡让围在他身边的赵军瞬间乱了心神,木然而绝望的挥动着武器,很快就伤痕累累。
  就在此时,纪知意跃上马背,沉气大喊:“公子,我赢了,我杀了他了。”
  纪知意的声音宛如雷霆,直接覆盖了刀枪剑戟的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去,让听到他的话的将士都止不住颤抖。
  赵明信的存在对于赵陈联军来说就像是他们的军旗,他的死亡就是赵陈联军大旗的倒塌,让本来就已经溃散的军心更是离乱,赵陈联军士气近乎衰竭,数十万大军死伤无数,败势已显。
  为了不全军覆没,赵国将领来不及为赵明信的逝去悲伤,他们带着赵国士兵且战且退,可撤退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前有野兽攻击,后有梁国士兵厮杀,将士们被迫困在中间,宛如刀俎下的鱼肉。
  在赵明信死后,李凯也没有了之前的气势,他小心翼翼的戒备着,隐藏在将士们的身后,随时打算撤退。
  就在此时,李凯仿佛有感应般朝着陆珩看去,只见陆珩弯着眉眼,唇边噙着几许浅笑,看起来温和又无害。
  李凯不敢再笑看陆珩,他知道此次战事的逆转,陆珩在其中占了很大的分量。
  再加上陆珩之前轻而易举的乱了三军军心,手下人还斩杀了素有战神称号的赵明信。
  他的能力,让他嫉妒,更让他不敢小觑。
  李凯谨慎的戒备着,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止,手起刀落间就有生命陨落。在又一条人命死在他剑下时,他眼角的余光注意到陆珩再次扬起了弓箭,而箭所指的方向,正是他。
  李凯对正在奋力厮杀的将士低吼道:“都到我身边来,快点。”
  将军的命令,没有人敢不从,在他周围的将士扬着武器,渐渐朝李凯靠近。而李凯也握紧了手里的重剑,准备随时抵挡陆珩射来的箭。
  陆珩视力极好,自然能够看清楚李凯的行为,他唇边的笑容深了些,修长的指尖从弦上移开,离弦之箭便径直朝着李凯掠去。
  李凯迅速抬起重剑抵挡,却依然被箭尖刺穿了胳膊。为了不死在战场上,李凯忍着疼痛,咬牙道:“撤退,赶紧撤退。”
  将领们不敢说什么,带着存活的将士在野兽的利爪下挣扎求生。
  野兽惧怕纪知意,他自身的武术也难逢敌手,在战场上的纪知意是得意的,他越过正在厮杀的野兽和士兵,一路畅行的来到陆珩跟前,脸上还带着酣战后的快意和兴奋。
  “公子,你讨厌那个人吗?我去帮你杀了他!”纪知意跃跃欲试道。
  他的脸上被溅满了鲜血,衣服上也被血液染透,狼牙棒更是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可不管他有多狼狈,他的手上沾了多少人的血,他的眼睛却是一如既往的明亮,干净且单纯。
  陆珩微微摇头,笑着说:“留着他还有用,你若是不过瘾,便去打架罢!”
  纪知意高兴的挺直了腰,却在看到几乎不染尘埃的陆珩时又迟疑起来,若是他不在,有人欺负公子怎么办?
  大哥和他说,要跟着公子,要保护好公子,有人趁他不在欺负公子,大哥会生他气的吧?
  纪知意心思单纯,什么都写在脸上,陆珩一眼就能看穿,他眼里浮出几丝笑意,说道:“你自己去玩罢!还没人能欺负我。”
  纪知意再三向陆珩确认过,就打马而去,他所过之处,遍地洒血。
  一个纪知意,成了无数人眼中的恶魔,夜里的噩梦。
  梁赵陈三军好不容易从野兽群中撤退,又遇上了晋军的截杀,遍体鳞伤的将士们如何能是士气正浓的晋军的对手,再一次厮杀后,八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战争,梁赵陈三国来势汹汹,结局却是惨淡收场。
  西陵关本该是覆亡之势,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原就名声显赫的陆珩在经过此战后,更是奠定了他在西陵关的地位,在西陵关百姓和将士的心中,他就是神明,能逆转情势的神明。
  三国败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列国,陆珩战□□声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让弱小的晋国百姓引以为傲。数年来,晋国的百姓为他们生而为晋人感到高兴和骄傲。
  趁着这股风,萧烨带领朝堂众臣,加快了新政的推广,让晋国内外越发团结,整个国家越来越强大。
  而赵国和陈国的国君则是有些慌了神,赵陈两国的将领因为近两次战役伤亡惨重,在还活着的将领中,难以找出能当大任的人。
  赵王在与朝臣商议过后,决定向晋国递上降书,以表面求和的方式来休养生息。同时,他联合陈国,暗中派人前往西陵关,目标是取下陆珩的首级。
  赵王求和的心不诚,派遣前往晋都的人只是寻常官员,求和的礼单也很普通,带着几分敷衍的意味。晋国毕竟弱小,又同时得罪了三国,相信对赵国的‘求和’是求之不得的。
  萧烨坐在高位上,清隽的眉眼微敛,唇边噙着若有似无的笑意,他安静的听着赵国使臣宣读礼单,似是很满意。
  庄良,刘蔚,以及纪知年等人都是老狐狸,赵国使臣宣读礼单的时候,他们就老神在在的站在殿中,好似没有听到礼单的内容。
  年轻的朝臣则是差点被气昏了头,这赵国也欺人太甚了,说是求和,倒不如说是敷衍,以及威胁。作为战败国,就不能在求和的事上诚意点吗?
  若是晋国接受了赵国如此求和,这让其余几国怎么看待晋国?
  赵国使臣很快就将礼单宣读完毕,他们自得的望着萧烨,似是笃定萧烨不敢拒绝赵国的求和。
  萧烨神情从容的回望着赵国使臣,轻轻笑开,缓缓开口:“赵国求和的诚意寡人看到了,寡人接受你们的求和。”
  赵国使臣面上的得意更甚,他们拱了拱手道:“那就多谢晋王了。”
  萧烨又道:“不过,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寡人愿意接受赵国的诚意,陆爱卿是否愿意寡人就不清楚了。不如寡人先遣人带着赵国的诚意前往西陵关,问问陆爱卿的意思?”
  赵国使臣:“……”
  不满意就明说,何必说这些虚假的话!
  赵国使臣酝酿了言语,正要说话,就见庄良上前两步,拱手道:“大王,微臣有话说。”
  萧烨颔首,说道:“庄大夫请说。”
  庄良道:“陆珩将军大败敌人八十万大军,稳住西陵关,护佑我晋国,属实战功赫赫,微臣以为该重赏。”
  刘蔚也微笑着上前:“大王,微臣附议。”
  纪知年也道:“大王,微臣也附议。”
  庄良和刘蔚站出来后,更多的朝臣也出列附议庄良的提议。
  赵国使臣被这种场景弄得脸色青白交错,简直欺人太甚!
  这时候提起陆珩大败梁赵陈三国联军是什么意思?
  晋国朝臣看着有气出不得的赵国使臣,别提多解气了!打了败仗就要有战败的觉悟,站在晋国的地盘上还敢威胁他们晋国人,是不是想欺晋国无人?
  萧烨沉吟须臾,说道:“陆珩将军确实战功显赫,边关将士护我晋国也功不可没,都是我晋国的好男儿。这样,封赏边关将士的事情就交给刘相邦和庄大夫,请老师也从旁协助,尽快拟出章程给寡人,如何?”
  庄良,刘蔚,以及纪知年自然笑意盈盈的应下。
  赵国使臣就这么被无视了。
  赵国使臣被当场无视,他们的得意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逐渐消磨,心里的不安也在慢慢放大。如果晋国不肯接受赵国的诚意,晋王命令陆珩挥军攻赵,该怎么办?
  赵国的将领要么被明杀,要么被暗诛,能够出战的已经不多了!
  能够与陆珩抗衡的,更是一个都没有。
  再战,赵国怕是会步上那许多覆灭国家的后尘。
  哪怕只有一成的可能性,赵国使臣也不敢赌。
  如今陆珩就在西陵关,晋军的士气也是最盛的时候,若其挥军攻赵,赵国可能连求助的机会有没有。
  想到这里,赵国使臣在相互交换了眼神过后,连忙拱手,态度比之前诚恳恭谨了许多:“启禀晋王,臣下之前所说,只是赵国诚意的一部分,赵国真正的诚意还在路上,会尽快送到,还请晋王再给我们一些时间。”
  萧烨的表情依然没什么变化,幽沉深邃,叫人难以窥视他的真正想法。
  “寡人说过,不管赵国诚意如何,寡人都接受。”
  赵国打的什么主意,在场的人都能看出来。
  赵国使臣急得满身冷汗,但见萧烨和晋国朝臣不甚在意的模样,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等离了殿,一定要写手书,让人快马加鞭的把晋王和晋国朝臣的态度明明白白的传给赵王,好商议对策。
  此时此刻,赵国使臣真真切切的认识到,晋国早就不是以前的晋国了。
  以前的晋国,就像是赵国手下的玩物,不管怎么折腾都翻不起几朵浪花。
  如今的晋国,在内有高深莫测的晋王萧烨,有狡猾如狐的庄良刘蔚等人,在外有陆珩这尊扭转战局的煞神,晋国已经不是能随意欺辱的晋国了!
  而这转变,才用了多少时间?
  短短几个月而已!
  晋国的成长速度,叫人害怕。
  送赵国使臣离开后,萧烨留下了心腹庄良等人议事,所议之事自然是再度确认是否接受赵国降书。
  赵国的想法就差清楚明白的写在脸上了,因此萧烨的想法和所有心腹的想法完全一致,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表面接受赵国的降书,实则不管束边关的将士。
  事情商议完毕,庄良等人都忍不住感慨,原来他们还以为晋国崛起的情形只会在梦中出现,这才过了多久,梦中的情形就出现在了眼前。
  所以,晋国逐鹿天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庄良和刘蔚深觉,他们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说服先王接回大王,晋国方才有了如今的形势。
  赵国向晋国写降书的事很快就传到了西陵关,萧烨手书陆珩,表示朝堂不会插手边关的事情,让他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接到朝堂的手书,陆瑜等人也很是高兴,晋国对外作战这么多年,也就这次是真的扬眉吐气了。
  陆瑜召集了将领们,商议战后事宜,陆珩也在列。
  有的将领意在乘胜追击,要打得赵陈两国落花流水,叫他们不敢再犯晋国山河。
  有的将领则表示,西陵关这边粮草不足,士兵又不适应这边的寒冷天气,勉强生存已经很是艰难,若再作战,毫无疑问是把将士们往死路上推。虽然大胜一场,却也不能胜而生骄。
  双方意见僵持不下,陆瑜暂时也不好做决定,便把目光转向了陆珩,问道:“阿珩,你的想法呢?”
  陆珩低垂着眉眼,唇边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他指尖修长而干净,宛如最上好的白玉,他请叩着桌面,神态慵懒而闲适。
  听到陆瑜的问话,陆珩缓缓掀开了眼睑,叩击桌面的指尖立时顿住:“既然赵国向晋国写了降书,看在他们颇有诚意的份上,就暂且放过赵国罢!虽然如今天冷,将士们的训练还是不可少的。我听说这个时候,陈国的牛马颇为强壮,肉质极好,毛皮也很是保暖,诸位以为呢?”
  说白了,就是去抢陈国的牛马,既然老虎躲着不肯出来,那就敲山震虎!
  陆珩话音刚落,将领们就讨论起来了,所有人都双眼泛光,恨不得想出抢劫陈国的各种方式。以往都是赵陈两国欺负他们,现在终于有机会还回去了。
  立刻就有将领起身抱拳道:“将军,末将愿领兵前往陈国打猎。”
  “末将也愿往!”
  这种扬眉吐气的好事自然是所有人都想占的,一个将领愿领兵前往,其余将领自然也不肯落后。
  于是,一群人高马大的大老爷们儿就在屋中争了起来,谁也不肯退让。
  陆珩见状轻笑了声,什么都没说。
  陆瑜重重的拍了下桌面,冷声道:“这里是军营,不是让你们争吵的地方。前往陈国势必会遇上陈国的兵将,再次开战也是可能的,你们当是去游山玩水的吗?”
  陆瑜的话让将领们冷静了下来,脊背不禁冒出密密麻麻的冷汗,大胜两场确实让他们有些得意忘形了,再这样下去,说不得会步上赵陈两国的后路!
  当初赵陈两国不就觉得胜券在握,看不上晋国,这才让他们有了反击的机会。若是赵陈两国乘胜追击,直接占领了西陵关,那他们是否还活着都是个问题。
  所有将领亢奋的心情顿时平息下来,他们稍微调整了情绪,歉意道:“末将知错,请将军责罚。”
  打了胜仗,陆瑜心中的高兴也是难以言喻,所以他很能理解其他将领的心情,如果因此责罚人,他也不乐意。
  陆瑜静默片刻,俊美的面容上尽是严肃:“念尔等是初犯,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将领们立刻道:“是!”
  就算是抢劫陈国,也是要有规划的,陆瑜再次把目光投向陆珩,谁知陆珩直接装作没有看见,神态惬意的坐在位置上,仿佛周围的所有都与他无关。
  作为同胞兄长,虽分别数年,这些日子的相处也让陆瑜对陆珩的性格有了几分了解,他无奈的在心底叹息两声,还是决定尊重陆珩的意愿。
  再者,整个西陵关这么多将士,也不能只靠陆珩一人。
  陆瑜召集了李传等谋士,以及西陵关的将领们,商讨抢劫陈国牛马的事宜。
  此次前往陈国境内,目的有三。
  其一,锻炼晋军。
  其二,为晋军取得食物和保暖之物。
  其三,掠夺陈国战马,为以后的战争作准备。
  陆珩也没有闲着,在处理完几批刺客后,他就带着纪知意和鬼踪去了陈国境内,将陈国搅得乌烟瘴气。
  在未来的


第31章 神棍1
  近来,燕京城出了桩笑谈;豪贵陆家独子竟然为了个戏子在婚礼上悔婚逃跑;还抛弃了陆家公子的身份,净身出了户。
  作为燕京首富家族的未来掌权人;陆珩自小接受的就是超精英教育;最优秀的老师;最完美的礼仪,最全面的教学,竭尽全力将他培养成最优秀的继承人。
  按理说;就算是为了家族的荣耀和自身的前途,他也不该在婚礼当天单方面悔婚,让陆家与陆家联姻的唐家颜面尽失。
  可他就是做了;像着了魔一般;不留余地的逃婚,留下陆唐两家受尽嘲笑;留下另外一位新人成为上流圈中的笑柄。
  所有人都在等陆珩后悔;睁大眼睛要看他笑话。
  然而;陆珩从婚礼上离开后,就完全没有了踪迹。
  陆家和唐家也像是完全忘记了婚礼上的难堪;派人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