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版大官场-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质检人员看了看小本子,告诉他说:“我和方总也不相信是你所为。方总让我来,是想问些具体情况……”
  “嗯,刚刚施工那几天,你们带人来检查工程质量,羊芏子的表现很反常……”
  季工慢慢回忆起了当时的情景,──
  季工等人正在紧张地砌墙。
  市质量检查团来了人。
  一位质量检查员仔细地看了看砌过一面内墙,拿出仪器开始检测。
  还有人顺便拿起地上的砖头,敲击着检查砖头质量。


  “老周,你这活儿是怎么干的?”这时,羊芏子仿佛是做戏,猛然间对着楼上的季工大吼起来:“这面墙,怎么砌歪了呢?”
  “怎么回事儿?”楼上的季工一下子懵了。
  “你们干的这破活儿,对得起这么好的砖吗?”羊芏子大喊着,走到一面墙前,气呼呼地伸出脚去,将这面刚刚砌好的墙“哗啦啦”踢倒了一片。
  “老周,你们马上下来,这儿……重砌!”
  检查人员看到这儿,为之感动了,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当时,我的墙刚刚砌好。他连看也没看,伸脚就给踹塌了。”季工回忆说。
  “想起来了……”质检人员拍了拍脑袋,“看到他那么认真,我们就不好意思再检查下去了。看来,我们的感动,倒让他钻了一个大空子。”
  “我建议,这些个内墙,重新返工吧。不然,将来会砸人呀!”
  “我马上向方总汇报。”质检人员在小本子上记下了情况,又问季工,“季师傅,你看,问题主要出在哪几楼层?”
  “嗯……”季工想了想,“主要是一层、二层……后来,你们检查得严格了。劣质建筑材料进不来了。不应该有问题了。”
  羊芏子的办公室里,庾明正在与他“争执”着。
  “我说庾总呀,这种‘棚改’房,铝合金窗户就不错了。你干嘛非要换塑钢的呀?”
  “羊芏子,你这话说得不对。”庾明批评他,“我们给老百姓承诺过,要用最好的装修材料。咱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你要坚持,那好吧。我们换。”羊芏子自知理亏,不得不答应了。
  “还有,这种门也不行啊。”庾明用脚踢了踢正在安装的门扇,“你看,太单薄了。换好的。”
  “庾总,这还得加钱呀!”羊芏子哭穷了,“要是用硬质门,每扇还得加15元。我这几栋楼,一共4000扇门,算起来要增加6万元款项。这……你受得了吗?”
  “经理,钱,我出。”庾明明确告诉他,“可是,你们施工可不能马虎。门是家里的第一道防线,千万不能出问题。”
  “好吧。我照办。”
  庾明吩咐完,刚刚要走,房门“咚”地一下被踢开了。
  孙区长与白雪出现了。
  “羊芏子,你干得好事儿!”孙区长一看到羊芏子,就火了。
  “区长,你这是怎么了?”羊芏子显出了委屈相,“一见面,你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人家庾总在这里哪。”
  孙区长与庾明招了招手,随后扯起羊芏子的手,把他拉到另一间屋子的内墙前。
  他伸出手指头,朝墙上使劲儿一捅,灰渣子哗哗落下来。
  “说,这是你们干的吧?”
  “是啊……”
  “你用的是什么砖?”
  “好砖啊。”
  “好砖,哼!”孙区长听到这儿,气愤抬起脚,用力一蹬,墙面立刻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通过窟窿的截面,可以看到,墙里的砖并不是按规则平砌的。而是横七竖八地胡乱堆放进去的。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这……砌得太差劲儿了。”羊芏子慌了,勉强地解释着。
  孙区长没有说话,却蹲下去,拿起滚下的砖头往水泥地板上轻轻一拍,砖头立刻被拍得粉碎了。
  “啊!”看到这儿,跟进来的庾明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看,这就是你的好砖!”孙区长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冲着羊芏子大声骂起来,“你们这些个丧尽天良的王八蛋,干的是什么活儿?要是给你爹妈盖房子,你们也这么干吗?”
  看到孙区长发火的样子,羊芏子不敢吭声了。
  “告诉你,这两层楼的内墙…… 全部给我重砌!”
  “区长,是我们错了。”羊芏子认了错,却又无奈地哭丧着脸说:“可是,你能不能照顾一下…… 这个工程,我们公司亏的太多了。”
  “亏?”孙区长一下子楞了,“别的公司都挣了。你们怎么会亏呢?我们欠你帐了吗?”
  “那倒没有,可是,你看……我们的材料费用高哇!”说着,他顺手拿来材料箱里的一块水表,“这一块水表,就是158元钱……”
  “158元?”孙区长拿起那块水表,端祥了一阵儿,觉得奇怪了。他立刻问白雪:“白雪,咱们的建筑材料,不都是政府采购吗?”
  “是啊!”
  “那……这水表怎么这么贵?”
  白雪也看了看那块水表,马上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我们采购的。我们采购的水表,50元一块。比这质量还好。”
  “50元?”孙区长点了点头,接着又问羊芏子,“喂,你这158是怎么回事儿?”
  “唉!这……这是我们提前订的货。”羊芏子不得不如实坦白了,“退不回去呀。”
  “谁让你们自己订货的?我们不是规定由政府采购吗?”
  “这……没有办法呀!”羊芏子只好说出了幕后的实情,“这批水表,是……从宏宇建筑材料公司买来的。那个老板的老婆是国土规划局的审批处长,我们惹不起呀!”
  孙区长听到这儿,气得跺起了脚。他点着羊芏子的头批评说:“你呀你,干脆,别着急修墙了;先修理一下自己的脑袋吧!”
㊣第132章 … ~央视新闻~㊣
  在中国,一个地方政府的工作如果被央视新闻节目报道了,那就证明这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或成功,其正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在媒体强势时代,政界的人们往往把媒体的级别与政治级别相提并论。认为,只要这项工作被中央级新闻媒体报道,就证明这项工作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尤其是媒体进入电视时代之后,央视的新闻报道以成了千金难买的抢手货。为了能在央视上露个面;各地官员无不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据说,吕强当了市长,成为“国大代表”之后,去北京参加全国代表大会。他虽然不能像国家领导人那样到央视出头露面。但是,每逢小组讨论时,都有央视记者跟随左右,这就有了进军央视的机会;为了能让记者拍到自己发言的画面,并把自己的光辉形象展示给全国的观众看,他曾经以一分钟一万元的代价让政府新闻办公室的人员到央视记者那儿进行“攻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运作。吕强的形象终于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的黄金频道,并运用同期声效果连续发言三分钟。此后,听说蓟原一些人对此颇有微词。吕强却是振振有词地进行了反击:你们懂个屁!我这不是显示自己,我是在宣传蓟原,提高蓟原的知名度。就那么短短几十秒的时间,蓟原的知名度是否因此提高了?无人得知。倒是吕强的名字响遍了省内;他的发言内容是什么,人们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西装革履,脖子上套了一条花领带,张大嘴发言的样子很得意。此后,官员们便不知不觉地有些羡慕了。如果有了机会,他们也许会以一分钟两万元的代价去“攻关”以求显露自己的风采呢!
  蓟原市作为一个工业老城,没什么爆炸性新闻可以炒作,央视的记者们也就很少光临这个偏僻的地方。但是,由于中央领导亲临卧地沟棚户区视察工作;央视记者跟随其后进行实地报道。所以,一夜之间,借了中央领导的光,借了棚户区改造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蓟原市的风景一下子暴光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上。而且,这个新闻不仅仅是展示了蓟原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中央领导肯定、赞扬、表扬了蓟原市正在进行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根据政界人士科学的推断,这就等于中央领导表扬了蓟原市委、市政府。继而也就表扬了孔骥和吕强两个党政“一把手”。这对于正在梦寐以求获得晋升的孔骥而言,无疑是一特大的、惊人的喜讯。
  “这,简直是事半功倍啊!”听秘书说,孔骥在办公室看了这则新闻节目,说了这么一句感慨万分的话,就激动地半躺在沙发上,沉默地思考起来。具体思考什么,别人难以猜测。但是,蓟原人的知情人士大致可以推测,孔骥是在为自己的幸运而陶醉了。是啊,他为官一生,混迹于省府,虽然目前官至蓟原“一把手”,却困为这儿贫穷落后,他从来也没有真正地风光过。每到省里开会,同行们就拿蓟原的穷困说事。议论起破产、下岗,这些不景气的名词,人们总是把蓟原的例子拿出来作文章。前几年,因为蓟原的GDP落后,一些靠虚报乡镇企业产值而猛窜到蓟原前面的农业小市的市长便取笑他说:老孔啊,咱们的车号,是不是应该换个位置了?寻意思是说,你们的经济发展落后了,就不要占着老工业城市的位次了!为此,他常常耿耿于怀,认为省委组织部对他不公平,派他来守这么一堆乱摊子!可是,穷有穷的好处。一张白纸,好画最美丽的图画。这不,一个棚户区改造,让他歪打正着,一举成名了!
  而中央领导来的时机也相当好,眼看省人代会就要选副省长了;有了央视新闻这篇报道,哪个市的“一把手”还敢与他论高低?有了‘棚改’这道光环罩在身上,他的副省长职务不再是虚幻中的憧憬,简直可以说是唾手可得了。官位到了副省级,也不枉他在官场奋斗这一生了。
  然而,大凡是有好事到来,总也有坏事跟着凑热闹。尤其是媒体界,只要是炒热了的新闻,总有一些负面消息跟随其后。虽然央视这个权威媒体大腕在主流上肯定了蓟原的工作;但是,那些靠花边新闻生存的晚报、小报,网络,还要靠黑道上的新鲜事儿来吸引老百姓的眼球。省城的一家晚报,专门辟有一个专门暴光各地凶杀、强奸、诈骗、翻车事故之类新鲜事儿的版面。他们就是靠这个版面,获得了大于正规党报几十倍的订阅量。就在央视播报了卧地沟“棚改”新闻的正面消息之后,这家晚报立刻披露了卧地沟棚改不为人知的一些阴暗面──
  卧地沟工程长期拖欠工资,农民工拦截中央领导车辆讨薪!
  卧地沟棚户区新楼是豆腐渣工程,新墙一捅就裂缝!
  卧地沟工程建筑材料供不应求;政府强迫供应商降价!
  ……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那些对棚改工程一直说三道四的人们,一些对孔骥吕强妒忌在心的人们,这一下子像是抓住了把柄,开始造谣惑众了。
  “吕强,这怎么行?赶紧想办法。”孔骥看到这张晚报竟然攻击到自己头上了,不由地大怒。


  “孔书记,宣传舆论,是市委宣传部的责任啊!”吕强一下子把球踢了过去,“市委宣传部的人一天到晚与这个晚报的人吃吃喝喝的,现在出了事,他们怎么成了缩头乌龟了?”
  孔骥恍然大悟,立刻找来了宣传部长。
  “但是,这些内容,确有其事啊!”宣传部长从报社“攻关”回来,为难地摊开了双手,“这事啊,还得让吕强市长出面,严肃处理。只要处理了当事人,我让晚报再来一个版面,从正面报道我们如何整顿建筑市场、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的……”
  吕强再次接到市委书记电话,无话可说了,拿起电话就臭骂了孙区长一顿。
  孙区长照旧如此,放下电话,找来了羊芏子。
  这个羊芏子平时不看报纸、不听新闻,对晚报的事儿毫不知情。这一天,他正准备向孙区长讨要工程款呢!听说孙区长找他,不由地喜上眉梢,看来,区长大人是要发银子了。
  “你这个王八犊子玩艺儿!”一进门,孙区长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张口就把他的姓氏改了:羊芏子变成了王八犊子!
  “区长,你怎么骂我?我以为你还我的工程款呢?”
  “什么,工程款?见鬼去吧!”孙区长抓起桌子上的报纸往他的脸上使劲儿一掼,“你他妈的就知道钱!你看看……”
  羊芏子虽然不爱读书、不爱看报,字还是认得的。当他看到晚报上的大标题时,张口就是一句:“这是哪个王八犊子记者写的?我让黑牛‘做’了他!”
  “怎么,你还想玩黑的?”孙区长瞪了他一眼,“别他妈充横的了,你知道吗?市委、市政府抓‘棚改’的功劳,都让你给‘黑’掉了!现在,市委书记、市长都急红眼了。你说怎么办吧?”
  “我???”一听说市委政府都急了眼,羊芏子也懵了。
  “告诉你,你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罚款二百万!你的包工头克扣农民工工资,罚款一百万!还有,你的建筑公司,根本就不具备投标棚改工程的条件,你滥竽充数,弄虚作假,影响了我们的百年大计,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为此,我让建委取消你公司的建筑资质和施工执照,免得你再去害人!”
  “呀,呀呀!区长啊,你罚就罚了;可是,你千万别打我的饭碗啊!”看到孙区长一脸严肃的样子,羊芏子绝望地哭着,裂开了大嘴。
  “滚!今天,赶紧把你的施工机械撤出工地。明天,我不希望在工地上再看到你们公司的任何人!”
  “妈的,弄了一溜十三遭,白玩了!”羊芏子丧家狗似地出了门,恨恨地骂了一句,慌忙去找他的处长大姐那儿讨方法了。
㊣第134章 … ~乙烯、乙烯……~㊣
  说起我们公司申请的百万吨乙烯项目,还是挺幸运的。我们往上报批的时间并不太长。但是,从报告打上去,从省里转到国务院各部门,就顺利地开展了行业内部评估、国家评估和国务院审批过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些工作全部结束,其进展之快属国内罕见。从收到国务院发来的核准文件之后,我便派杨总和老金分别与美国树伟公司和德国兰德公司开展技术谈判,目前,商务方面的谈判已经结束。下一步,将在省内确定一家公司针对这个项目的技术改造工程,展开设计。
  业内人士都 知道,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是石油化工基础性原料,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业基础原料。乙烯经过聚合反应,加工成为多种不同用途的塑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汽车、国防等领域,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吃饭穿衣,它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一个百万吨乙烯项目,除本身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发挥巨大效益外,还将通过发展配套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建立起一个覆盖性的新兴加工产业,初步测算可增加就业岗位15万个。由于乙烯加工丰厚的利润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凡有石油化工资源的省份纷纷申请中央政府,要求建设乙烯加工项目,而由于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到化工行业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不得不对这类项目审批给予限制。所以,乙烯加工项目有幸被审批通过,不仅仅是保证了“北方重化”挣钱,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蓟原这座工业老城的持续发展。这个项目上马后,不仅可以为蓟原创造可观的GDP规模,利税收入;光是扶植下游产品,拉动就业,促进招商引资,就可以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初步测算表明,一个大型乙烯企业带动下游产业的增长系数为1:50。一个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不仅企业本身实现销售收入可以超过200亿元;还可以带动下游1000多亿元产值的产业投资。建设大型乙烯项目将带动一大批产业群的发展。首先,它可以满足蓟原这座工业老城以及周边地区已有企业对原料的需要,带动和促进已有企业的改造、技术水平的提升、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的开发,同时,也为周边地区的塑料、包装、农膜、建材、电线电缆、电子电器业、纺织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资源,为其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据业内专家测算,乙烯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一个地区如果上了百万吨规模的乙烯加工项目,那么,以乙烯为龙头的石化产品将以GDP增长率的1。5-2倍的速度增长。所以,听说天津、四川、延安地区的乙烯加工项目获准通过之后,地方政府当作一件喜庆大事,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不少地方还邀请了国家领导人或者国家机关的领导到现场助威,以示庆贺之意。
  然而,就是这么一件有利于蓟原未来发展、有利于子孙后代、千秋功业的大事,蓟原市委、市政府却没有任何表示。别说是庆祝活动,就是连个表示祝贺的电话也没有打来。如果说吕强因为 与我的关系敏感,不便于说什么,那么,孔骥这个大公正人应该晓之以利害,对此事应该有个明朗的态度啊!
  难道是两个一把手都吃错了药,犯了迷糊症,政治神经麻痹了?
  实际上,市委、市政府态度如何,这件事与我毫无关系。关键的问题是,我的部下们,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了两三年,好不容易成功了。他们希望方方面面都有个说法、有个评价、有个态度……省长那么忙,还一天打来三次电话,表示祝贺,还以董事长名义让我拨出20万元奖金,奖励给那些有功人员。可是,这蓟原市委、市政府,怎么就这么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呢?
  以孔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吕强敏感的利益观念,他们并非不知道一个上百亿的工业项目落户于蓟原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也知道此事可喜可贺,应该大张旗鼓地庆祝一番。或者是出于礼貌,也应该到“北方重化”走一趟,对那些促成其事的有功人员表示一点儿“小意思”。然而,时局变化太快,一个新的讯息传来,早让他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已经无暇顾及这类事情了。
  今天一大早,省委组织部杜部长就驱车从省城赶到蓟原,找到了孔骥、吕强进行谈话。
  主要内容是:中央考核组已经正式进驻省城,对几个副省长候选人进行人代会选举前的最后考核。由于孔骥是候选人之一,他要求两个人做好思想准备,在抓好正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参选,并做好考核组的接待工作。
  这次谈话之后,孔骥当然是兴奋不已。多年的愿望,眼看就要成为现实了,怎不叫人激动万分?但是,吕强听了杜部长的话却非常失望。他以为,孔骥参选,蓟原市委书记的位置就出现了空缺,填补这一空缺的人选,非他吕强莫属。这次杜部长谈话,怎么就没有宣布这件事,让他正式主持市委工作呢?难道是另有人选?还是觉得他吕强根本就不在省委组织部的考虑范围之内?既然我吕强没戏,你何必又找我与孔骥一齐谈话?弄得政府机关大惊小怪的,以为他吕强马上就成了一把手了呢;谁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既然早知如此,你与孔骥谈话何必扯上我?那当不当副省长,与我何干?
  总之,这次谈话,让两个人心情一下子进入了非常时期。所以,别说是百万吨乙烯,就是千万吨黄金,他们可能也顾不上了!
  杜部长与孔、吕二人谈完,马不停蹄地又赶到“北方重化”,一是听说大乙烯项目批下来了,前来听听情况,表示关心和祝贺,另外,他还向庾明通报了孔骥参选的情况,并提醒庾明:中央考核组进驻蓟原考核时,希望庾明能理解省委意图,向中央考核组如实反映孔骥的情况。
  “中央考核组?”庾明听了,觉得有些奇怪,“前些日子,他们不是来过了吗?怎么又来了个中央考核组?”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呵呵……”杜部长释然一笑,装出一副老练的样子,“上一次考核,不过是务虚性的虚晃一枪。这一次,才是实战前的侦察,玩真的呢!”
  噢!庾明听他一说,倒糊涂了。不就是个换届考核吗?干嘛三番五次、故弄玄虚的,整的人这么紧张?
  孔骥送走了杜部长,什么也没干,而是让秘书关上自己办公室的门儿,寂静地思索起来。
  这事儿,让人太兴奋了。他得沉下心来,想想应该做什么事儿……
  三十六拜都拜了,就差这最后一哆嗦,可不能出岔子啊!
  其实,官场晋升提拔的事儿,他也不是经历一次了。这里面的事儿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过去有一个顺口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干部提拔这个化、那个化,最后还是领导一句话。现在,时局变了,组织部门的新花样越来越多:什么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差额选举……变着法儿的设置障碍,看你能不能跳过去?实际上,再变化也是领导说了算。有人说的好,现在干部提拔看什么:首先,年龄是个宝。这是最硬的硬件;其次,文凭不可少。这是表面上不能没有的东西;第三,水平作参考。这其实就是个幌子。凡是当官的,没有几个文盲,没有几个傻子,为官几年,谁没有一点儿水平?讲水平高低,就是不得不说说而已;第四,关系最重要。这是决定性的因素。只要领导喜欢你,看你是块料,想方设法也得把你提起来;如果领导讨厌你,任凭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又有什么用?就说那个庾明吧,虽然下台了。但是,因为他深得省长的赏识,竟趁着组建大企业集团的机会提升了他,级别比原来还高了。这事儿,往哪儿说理去?
  但是,这次从正市级到副省级。他觉得有些个特殊性。因为,这次晋升的关键不是省委常委班子研究的结果如何?而是看他在人代会选举中得票多少?这样,拉票就成了关键问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像西方的竞选制度,参选都都可以明目张胆地拉关系、拉票。这样,他只能在公关上想办法。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讨好那些人大代表,让他们手里的笔能在选票上画上自己的名字。
  嗯,春节快到了。先挨个儿发贺年片,向代表们恭贺春节吧!这是他想到的第一个主意。省人大代表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城市,要想一下子认识还真困难;不管以前认识不认识,自己这么一拜年,对方就有了好印象;在没有利害关系的选择中,兴许就会画自己的票。那些连贺年片都不寄的候选人,就只能被淘汰了。要想弄到全体代表的名册,这并不难,只要往省人大有关部门送上一个大礼包,别说名单,就是他们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也都能手到擒来。哈哈哈……只要动了脑筋,看来这攻关的事儿也并不难啊!
㊣第135章 … ~省长候选人~㊣
  听到中央考核组来到省城的消息,孔骥盼啊盼啊,只盼考核组早日来蓟原考核自己。因为,现在正是表现自己政绩的最佳时期啊!
  卧地沟的棚改工程,在庾明的亲自督促下,“北方建筑”公司加快了施工进度,首座大楼整整提前20天交工。现在,第一批签协议的人家已经提前拿到了新房钥匙,正热火朝天地搞室内装修呢!只等棚改峻工典礼之后,他们就可以欢天喜地地乔迁了。如果中央考核组的人遇到这个场面,听到老百姓在激动之际说一些感谢市委、感谢政府的话;那该是多么好的宣传效果啊!
  可是,越是盼望的事情,它就越是迟迟不到。中央考核絈的人像是在省城绊住了脚;十多天也听不见他们要下各市考核的消息。难道他们对省人代会换届的事儿一点儿也不着急?
  实际上,并非中央考核组的人对换届不着急,而是他们无法着急。因为,换届工作虽然进行了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副省长候选人也早已确定;但是,有一个重要角色,至今还没有确定人选。这个人选确定不了,换届工作就没法进行。这次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
  这个重要角色,就是,省人民政府的省长人选。
  为了确定这个人选,考核组按照《干部管理条例》、《组织法》、《选举法》,做了许多工作。譬如,召开省直机关部、委、办、局领导参加的会议,动员大家推荐人选;召开离退休老领导座谈会,让大家荐贤;有时候,为了倾听群众意见,考核组工作人员甚至微服私访,走到大街小巷里听人们的议论;还有的人上网发了贴子,征求民意。然而,这些工作做完了,意见仍然是七嘴八舌,目标人选也相当分散。最后,考核组组长觉得还是与主持省委工作的省长谈一谈,听听他的个人意见。
  这些日子,全省的党政事务让省长一肩挑,人累瘦了不少。但是,听说要谈这个问题,省长依然显得精神饱满、充沛,像是早有了思想准备。
  省长办公室里,秘书为客人沏好了茶水,礼貌地退了出去。
  这次来的中央考核组组长,已经不是庾明的老朋友龚歆了,而是换了一位负责地方干部考核工作的副部长。
  组长先与省长寒暄客套了一番。一提起省长候选人的话题,省长不慌不忙,先问了一句:“这个问题,请问中央领导是什么意见?”
  组长听出来,省长说的中央领导,即原来的省委书记。他直率地以实情相告:“中央领导说,新上任的省长将来要与你共事,你们二人能否合作愉快,关系到这个省的发展大计;因此,中央领导想听听你的意见。”
  “谢谢中央领导的关心。”省长点点头,“如果要听我的意见,我首先推荐‘北方重化’总裁,庾明。”
  “庾明?”组长听了,一惊,像是没有思想准备。
  “是啊,庾明。”省长强调了自己的意见,接着又反问了一句:“庾明,不行吗?”
  “不是不行。”组长立刻解释说:“可是,听省委组织部杜部长的口气,庾明,是个下台的市长啊,这……选举时,能通过吗?”
  “什么下台干部?那是省委在干部问题上的一次决策失误。”省长毫不客气地谈出了自己的想法,“说到底,那不过是庾明同志年轻谈恋爱有越轨行为。而且,关于那个孩子,他并不知情。就是因为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一票否决权,就葬送了一个优秀干部的前程,不应该嘛!事实证明,庾明同志在政治品质、工作能力上,是称职的、是优秀的……譬如,这一次蓟原市棚户区改造,就是他一手策动起来的。开始,我还不同意他干这件事,我批评他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可是,他拿定了主意,毫不放弃。最后,感动了省委书记,被省委列为‘第一号工程’,这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庾明同志无论是当地方官,还是经营企业,都不忘记党的宗旨,都不忘记为人民服务;他以实际行动热爱自己的人民,关心群众的疾苦,注意从点滴做起,提高党的威信,巩固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