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黎锦只能在大堂喝一壶酒走人。”
  “你可能不知道,他攒七八天的铜板,只够喝一壶酒。而那些铜板,都是他夫郎给人洗衣做针线赚的。”
  伶妹闭上眼睛,她绝望的发现,自己居然已经回忆不起来之前黎锦的模样了。
  如今听着嬷嬷的描述,感觉她在说一个陌生人。
  甚至连他说要娶自己这句话,都好像是自己臆想出来骗自己的。
  嬷嬷继续说:“最后一点,你可能接受不了,但我还是决定告诉你,黎锦根本没说过要休夫娶你这句话。”
  伶妹不住的摇头,她发现伤心到了极致,哭都哭不出来。
  嬷嬷说:“这句话之所以会传出来,只是因为有次黎锦的同窗拉着他一起喝酒,他们灌醉了黎锦,在大堂开玩笑说黎锦要休夫娶你。
  而黎锦,从没亲口说过这句话。”
  这才是伶妹根本回忆不起来黎锦说过这句话的原因。
  伶妹听完这些话,再也撑不住颤抖着的身体,跪坐在原地。
  嬷嬷也心疼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姑娘,站起来走到伶妹身边。
  伶妹抱着她的腿,闭着眼,终于说了一句:“嬷嬷,我再也不想着嫁人了。”
  嬷嬷叹了口气,说:“也别这么难过,良人难遇,但还是有的。你年纪还小,日子长着呢,有人要替你赎身的话,咱们苑里的嬷嬷都替你看着,不会像清月那样了。”
  伶妹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清月’是上一任头牌的名字。
  嬷嬷又道:“之前你筹划着要自己赎身嫁给黎锦,我和几个嬷嬷都知道,但没拦着你。
  因为我们也悄悄地跟他同村人打听了一下,黎锦虽然家里穷,但人已经浪子回头。
  再加上他在镇子上也小有名气,我们想,如果你真的能嫁给他,就算是当妾,也不委屈。”
  但前提是黎锦肯要。
  “黎大夫是个好男人,但不是你的良人。
  伶妹,放下吧。”
  =
  伶妹放不放的下黎锦不知道,但陈西然听说了黎锦把灯谜全猜对的时候,整个人眼睛都要瞪到黎锦身上。
  “不是,我们昨天一起对对子的时候还是难兄难弟呢。
  这才过了一晚上,你怎么就抛下哥哥?”
  黎锦没看他,却也被最后这句‘抛下哥哥’恶寒到。
  宋先生正巧从书房经过,闻言进来把陈西然训了一顿。
  陈西然被先生教训,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一样,等宋先生走了,陈西然回头去看黎锦,发现这人居然已经开始默写。
  他也赶紧铺好纸张,默写今天的内容。
  事实证明,身边有个无比自律的学霸同窗,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也会比平常更努力。
  黎锦受到昨天猜灯谜的启发,今儿出上联的时候注重引经叙典,而不是标新立异。
  宋先生来听了一会儿,倒也没说什么。
  总之,虽然很是刻板,比昨日写不出来上联的情况好多了。
  反观陈西然,轮到他出上联的时候,还跟昨日一个样,抓耳挠腮,企图磨蹭时间让宋先生赶紧走,然后自己跟着黎锦划水。
  不料被宋先生看出了意图,气地打了他手板子。
  连带着黎锦也被训斥了一句:“你的上联平仄、押韵把握不错,缺点是太过刻板,缺乏灵气。”
  黎锦知道自己的短板,他也想改变,但医学生的思维定势不是那么容易提升的。
  宋先生说:“我这几日收到其他两个秀才的诗会邀请,本来不打算这么早让你们参加,但现在我改变主意。
  吟诗作对这种东西,你们俩一个武夫宗族出身,一个农家子出身,以前都接触的太少了。
  让你俩互相磨练,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陈西然垂下脑袋,十分羞愧,这回是自己把黎锦拉下水了。
  其实黎锦已经进步很大了,本来不会被宋先生训斥的,只有他昨日玩疯了,根本没管对对子的事情。
  宋先生也觉得自己说的有点过,板着脸硬生生又夸了黎锦两句。
  这才开始提点他们俩:“参加诗会的时候,酒得自己倒,长着点心眼,别着了其他人的道。”
  上次就有人陷害宋先生的父亲,虽然没查出幕后主使,但应该就是其他两个秀才了。
  宋先生说:“黄秀才我觉得还算比较可信,他正好有三个学生,明年一月你们五个可以‘互保’去参加县试。”
  为了防止学生作弊、替考,参加童生试之前,每个考生需要一名秀才,四名村里人的保举,证明此人身份属实,品性优良。
  此外,还需要五名考生互保,若有人在考试中作弊,则五人连坐。
  这已经是很大的处罚力度,所以一定得找信得过的人互保,要不然指不定会被无辜牵连。
  黎锦跟陈西然应声:“是。”
  宋先生招手让大郎去拿了那些请帖过来,大概有七八封。
  “不仅是同乡秀才的邀请,茶馆也会在逢年过节邀请学生去吟诗作对。
  你们俩暂时别去茶馆,要不然丢人丢的全镇都知道。”
  说完,他又去隔壁了,让两人在这里挑选邀请信。
  黎锦说:“我们拿着宋先生的邀请信,出去就代表宋先生的学生,不能给先生丢脸。”
  陈西然苦着脸,感觉自己一点也不想去了。
  他的水平出去肯定会丢脸啊!
  黎锦挑了黄秀才的邀请,说:“宋先生跟黄秀才有点交情,我们第一次出去参加诗会,挑选他的比较好。”
  宋先生都说了之后可能要他们俩跟黄秀才的学生互保,所以还是得给黄秀才面子。
  陈西然已经跟一条风干的咸鱼一样,就等着黎锦带,完全不敢有任何异议。
  黎锦说:“上面写了九月三日,正好那时我已经不用去医馆坐诊,时间可以空出来。”
  陈西然:“我都行。”
  于是黎锦就敲定了这个邀请,然后继续跟陈西然对对子。
  陈西然出上联不行,但对下联就很快,而且他背书功底扎实,黎锦选了什么典故出上联,他就能选一个类似或者相对的典故,下联平仄工整、内容巧妙,已经属实不错了。
  黎锦见他底子可以,就把自己出上联的心得分享给陈西然。
  陈西然眼睛都亮了,听的时候频频点头。
  宋先生站在窗外,听着黎锦不做保留的分享,捋了把胡子,心情很好的大步走开了。
  他自己有吟诗作对的小技巧,但却不是现在可以讲出来的。
  如果直接说了,那无异于把学生的思路禁锢在一个死胡同里,他们再想提高就难了。
  毕竟宋先生自知水平不高,俩学生吟诗作对都很没有灵气了,他就不能再给他们加上条条框框。
  所以,这方面的小技巧,还是让他们自己总结比较好。
  但若是临近县试了,陈西然还一头雾水,宋先生也只能含泪分享小技巧了。
  宋先生想,幸好还有黎锦在,虽然黎锦的技巧很是薄弱,但也不可否认,‘引经据典’就是吟诗作对的第一步。
  两个学生互相启发,说不定真的可以在县试前进步巨大。
  下学后,陈西然为了表示自己的钦佩之情,非要去医馆蹭饭。
  幸好周贵做的多,要不然这位大少爷连碗饭都分不上。
  但就算如此,原本两人份的饭菜被三个人分食,还是有点少。
  陈西然出去买了十个肉包子,包子店的老板娘正在议论昨儿黎大夫把灯谜全都猜对了的事情。
  “当初黎大夫第一回 来我这里买包子,我就觉得这人厉害。瞧瞧,果然英雄出少年。”
  陈西然笑道:“黎锦就是我同窗,老板娘。来十个肉包子。”
  老板娘让闺女手脚麻利的包了十个包子,在陈西然给钱的时候,小声问:“少年郎,黎大夫家里可有兄弟?还未婚配的那种?”
  陈西然说:“这可真没有,庄家汉的孩子不好养活。”
  老板娘叹气:“只可惜黎大夫有婚配了,我又舍不得闺女做小。谢过了,少年郎。”
  陈西然揣着十个包子往回走,感觉自己的小心肝儿受到莫大伤害。
  都说了自己是黎锦同窗啊,那老板娘怎么就不问问自己婚配与否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老板娘:你太能吃了,一次居然买十个包子,对不起。


第48章 
  几人一起吃了饭;陈西然又问了黎锦一些问题,这才起身回家。
  黎锦倒没有怎么好为人师;只是他跟陈西然学习进度相当;陈西然有疑惑的地方;他一般也有疑惑。
  但是他会自己先行推敲,再不济还有宋先生书房里面的注解可以看。
  但陈西然不喜欢自己在书上找答案,喜欢问他。
  陈西然被宋先生训斥了,就会发奋图强一会儿;多问些问题。
  但一旦宋先生没有时间管他;他就无所畏惧的摸鱼了。
  如果说之前陈西然看到黎锦的进步,还会被刺激到,说自己也要像黎锦一样努力。
  但后来……黎锦这人每天进步一小点;几个月来就积累了很多;陈西然也就渐渐接受自己追不上黎锦这个事实了。
  周贵看着陈西然走了;恰好这会儿还没有病人。
  他洗了碗,过来给黎锦打下手,顺便说道:“黎大夫;你念书也这么厉害啊。”
  那个大少爷都有问题不知道;来询问黎大夫呢。
  黎锦正在整理药方;听到这话;挑了挑眉。
  “只是比陈兄勤勉一些。”
  明亮的大堂和稍显昏暗枣红色草药柜前;一个青年身着靛蓝色长袍,头发仅用一根同色缎带竖起,打扮稍显朴素;但依然遮掩不了他眉目间的俊朗。
  只见他正一边拿着戥子称药,一边挑眉跟身边的学徒讲话。
  分明是很日常的画面,却叫来人移不开眼。
  下午第一个到来的病人姓黄,叫黄一龄。他是黄秀才的学生,也是他宗族之人,打算明年二月参加童生试。
  如今八月已经过半,黄先生提醒他去医馆诊治一下,开些强身健体的汤药。
  因为黄一龄虽然也是农家子出身,却因为自小聪颖,再加上家里有两个哥哥,所以他生来就没干过农活。
  身子骨便有些薄弱。
  明年的县试恰好在二月,虽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但也相差不太多了。
  要知道,为了防止考试作弊,考生在考试期间最多只能穿薄薄一层夹袄,这哪能御寒啊。
  所以,黄先生提前就让黄一龄前来喝药稳固身体根基。
  黎锦给他号脉之后,说:“阁下身体并无大碍。”
  黄一龄年纪跟黎锦相仿,听到这话,苦笑道:“家中长辈不放心,让我前来求医问药。”
  黎锦闻言道:“是药三分毒,阁下只是体质稍差,多加强锻炼比喝几副汤药效果要更加立竿见影。”
  黄一龄听了后,心中不禁亲近几分这年轻大夫。
  此前每到寒冬腊月,他都被家里人催着来买药,大夫们也会开一些固本培元的药,但都无甚作用。
  他以为此次也是拎一堆没用的药剂回去。
  毕竟也是给家里人、给自己求个心里安慰。
  没想到这年轻大夫直接说了不用开药,锻炼身体就好。
  黄一龄眨眨眼:“大夫说的道理我也知道,我这喝药也是给家中长辈求个心安。”
  黎锦有些无奈,还是提笔写了一个方子,但他多加了一味药物板蓝根。
  最近正是换季冷热交替之际,就当给他预防感冒了。
  周贵把草药包好,递给黄一龄。
  “您的药,走好。”
  黄一龄就住在黄秀才家的偏房里。
  黄秀才于他,说远了叫族叔,说近了那可是亲叔,他爹的二弟。
  当年黄秀才能读书,就是因为他爹一个人扛起了农活。
  黄秀才至今还把自己去县城赶考,大哥鞍前马后照顾他的事情挂在嘴边说。是个十分念旧的人。
  故此,黄秀才看出了黄一龄的读书天份,就把他带到身边,亲自教他。
  黄一龄拎着草药回去,想着那年轻大夫说是药三分毒,就先放在桌上,没有动。
  结果晚饭后,黄秀才又提起了这事。
  “一龄,喝药了吗?”
  黄一龄赶紧认错:“我这就去煎。”
  黄秀才说道:“你这身子骨从小就虚,可得好生注意着。”
  古代人的思维定势就是体虚、喝药,至于锻炼,对不起没时间。
  高门大户还能多注意一点孩子的体质问题,但寒门出身的考生,只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背书。
  黄一龄不敢反驳先生,自己去煎了药,就这么喝了几天。
  正好,中秋过后天气骤然转凉,黄秀才的好几个学生都因为没注意保暖不幸中招。
  这要放在往年,只要有人风寒,那黄一龄必定会惹上风寒。
  可今年屋里大半的学生都风寒了,只有黄一龄和其他几个身体倍儿棒的学生坚挺着。
  黄秀才对此不禁称奇,问了那大夫所在的医馆,打算过几天闲了,自己也去瞧瞧。
  黄一龄自己都惊呆了,那个年轻大夫没说过这药可以强身健体啊!
  大夫自己说喝药没用的!
  可是这话,黄一龄是绝对不敢对黄秀才说的,他也只能一脸尴尬的笑着,说:“这大夫确实厉害。”
  后来又过了几日,两个身体倍儿棒的学生也撑不住,告假回去喝药了。
  黄一龄成了所有学生中还能坚持来念书的独苗苗。
  这下,就由不得黄一龄不信服了。
  那年轻大夫真的堪称神医啊!
  为此,黄一龄想起那天第一眼看到大夫的情景,年轻的大夫手执戥子,身姿笔挺,儒雅沉稳。却又因为挑眉的动作,彰显出年轻人的活力来。
  于是他灵感突来,提笔做了一幅画。
  日后要是有机会再见,一定要把这幅画当作谢礼送给大夫。
  不同于大部分农家子的求学之路,黄一龄因为家里有族叔在,启蒙早,还涉略广。
  作画、吟诗、投壶、蹴鞠这种文人雅士消遣时间的活动他都会一点。
  所以,黄一龄的画也比黎锦那简笔画不知要出彩多少。
  =
  黎锦根本不知道这些,他开药的时候也仅仅是感觉到天气在转凉,再加上有前世的经验,喜欢防患于未然。
  这才多加了一味药。
  等到他回家的时候,发现家里窗台下多了一筐棉花。
  少年正站在床边,用手指丈量着一匹蓝灰色的布。
  他眉目间带着惊喜,然后好像想到了什么,唇角勾起一个幸福的弧度。
  黎锦放重了脚步声,少年才倏然回过头去,脸上的笑意还没散去。
  “阿锦!大牛哥家嫂子的布染好了,很好看的颜色。”
  黎锦点头,上前一步揉了揉他的脑袋。
  秦慕文说:“我想给你缝衣服。”
  这些天来,黎锦觉得自己身体锻炼的差不多,他不需要练出遒劲的肌肉块。
  但作为一个对自己身材有要求的男人,腹肌和胸肌缺一不可,手臂上流线型的肌肉已经逐渐成型。
  黎锦关上门,说:“现在量尺寸?”
  秦慕文跟黎锦对视一眼,然后主动的上前,帮黎锦解开缠绕复杂的腰带。
  黎锦站着没动,只是微微张开手,好像把身体的支配权交给了少年一样。
  他原本不喜欢在穿衣梳洗这件事上麻烦任何人,但若是少年来做,他心里反倒十分开心。
  腰带被抽出来,挂在床脚,紧接着是一粒粒盘扣。这些东西黎锦刚穿越来那会儿很不适应,现在也已经可以十分熟练的穿衣了。
  少年的手法十分轻柔,但解开领口盘扣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地摩擦到黎锦的下巴和脖颈。
  温热的手背摩擦过黎锦的喉结,少年仿佛被吓了一跳,指尖一抖,但还是把外袍给黎锦褪了下来。
  中衣什么的脱起来就容易多了,都是一些系带,一抽就开。
  黎锦一直安静的站着,看着少年为他宽衣解带。
  眼眸暗了暗,忍着自己心底腾升而起的欲望,继续圣人君子一般的任由少年动作。
  中衣被褪去后,露出黎锦锻炼已经初显成效的上半身。
  少年微扁的杏眸微微瞪圆,但也努力的镇定着。
  其实秦慕文也好久没见过黎锦在他面前袒露身体了,以前那个胸膛上排骨分明的黎锦已经变成了如今这胸膛结实、小腹微微凸显腹肌的男人。
  秦慕文褪去鞋子站在床上,伸出手,直接用手掌丈量他的肩膀。
  接下来就是手臂、腰围、身长、腿长。
  看着少年记录下最后一个数据,黎锦把他抱在怀里,一个绵长的亲吻过后,他披上外袍,转身出门了。
  留下秦慕文坐在床边,眼尾绯红、双腿颤软。
  秦慕文听到外面有水声响起,大概是黎锦在洗澡。
  他不是未经人事的哥儿,刚才黎锦抱着他的时候,他能感觉到黎锦顶着他,如果……如果黎锦想要的话,他当然是愿意的。
  但黎锦没有做,甚至最后还帮他把衣领整理好,拍了拍他的脸颊。
  黎锦洗完澡,去菜地摘了些黄瓜,又浇了水,这才回屋。
  少年已经准备好饭菜,也给小包子喂过了。
  等到黎锦上桌,他先给黎锦盛了饭,态度看似跟以往没有差别,可是微红的耳垂暴露了他的心思。
  吃完饭,黎锦忍了忍,没忍住。
  于是他说:“一起洗澡?”
  他刚刚冲过冷水澡,再洗一遍也无妨。
  秦慕文却瞪大了眼睛,呼吸都骤然停下,一脸的不可置信。
  于是,这天晚上,黎锦罕见的没有背书。但是他第二天早起把昨日的练字补上了。
  早饭也是黎锦准备的,他走前看到少年肩膀上的痕迹,亲吻着他的唇,指腹还在上面不重不轻的按了两下。
  秦慕文本就生完孩子两个多月,身体敏感着,被他这样对待,眼中不一会儿就掬了泪珠。
  黎锦站起来:“不欺负你了,今日好好休息。”
  秦慕文乖巧的发出一声:“嗯。”
  黎锦又问:“还能走吗?我让小安派照顾你。”
  秦慕文赶紧摇头,这种事情他、他怎么好意思让别人知道!
  “我可以的。”
  作者有话要说:
  【注:戥(deng)子,称药的小称。】


第49章 
  于是;因为临走前与少年亲吻温存一番,黎锦今日居然跟陈西然在宋府门前遇到了。
  陈西然揉了揉眼睛,抬头看天,感觉今儿太阳简直打西边出来了。
  一向严于律己的黎锦居然会掐着点到!
  以往他到的时候,黎锦可是都已经默写了很大篇幅,哪像这次;居然跟他在门口碰面了。
  黎锦跟陈西然一同进门;宋先生家里的大郎都疑惑的来了句:“黎大哥今日居然没有早到;我还在门口守了好久。”
  黎锦无奈,他不过偶尔偷懒一下啊!再说了;他还是比隔壁大学堂的人到的早。
  陈西然看着黎锦的脸色;笑道:“大郎;你难道不觉得;这样的黎大哥才像个年轻人么?”
  之前都太自律老成;让人觉得挺难接触。
  大郎思考了一下,然后端着包子脸,在陈西然的注视下,摇了摇头。
  “黎大哥本来就是年轻人。”
  陈西然静默了一下,这才想起黎锦比他还要小一岁的事实;所以他哪能说黎锦老啊。
  一天的学习很快结束;黎锦按部就班的去医馆坐诊。
  最近来医馆的人数量倍增;大部分都是染了风寒的。
  黎锦让周贵多煎两副药。
  周贵说:“黎大夫,药煎好了,现在温度正好入口;这药我该端给谁?”
  黎锦瞥了他一眼,跟着他进了内堂,说:“自然是我们俩喝。”
  周贵一脸的疑惑:“可是我们又没有生病!”
  黎锦端起药碗,一饮而尽,俊朗的眉蹙起来,缓了几秒才说:“这叫防患于未然。”
  感冒会传染,需要提前预防。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古人有自己的思维定势,黎锦解释不通。
  他索性命令周贵跟着他一起喝要。
  甚至还补充了一句:“你回家前最好先洗澡,免得把病气带给家里人。”
  周贵想,自己虽然没生病,但在医馆打杂,接触的都是病人,正如黎大夫所说,难免沾上病气。
  进屋前换衣服洗澡没问题,可这喝药……罢了,既然是黎大夫命令的,他还是喝了吧。
  黎锦本来还打算这几天跟少年好好的温存一番,毕竟他这个身体也才十八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本来一直禁欲倒没什么,可这一旦开了荤,要再过上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他身体也不同意。
  但因为家里还有个小崽子,才两个多月大,抵抗力最是薄弱。
  黎锦找了些干稻草铺在书房的地上,让少年给他拿一床褥子过去。
  秦慕文听到黎锦这话,呆楞了一下,瞬间脸色煞白。
  他咬着唇,一声不吭的按照黎锦的吩咐做了。
  黎锦正凭着记忆,把今日宋先生出的上联记录下来。
  不管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宋先生对对子的本事比他和陈西然高多了。
  黎锦想多多复习,说不定自己也能从中找到一点灵感。
  等到黎锦回过神来,少年已经做好了饭菜,把小包子抱在怀里,给他喂米糊。
  放在以往,黎锦肯定接过小包子,然后包子给他爹一个灿烂的笑容。
  但这次黎锦却说:“文文,把孩子抱回屋里。”
  他没看到,秦慕文变得更加苍白的面容。
  少年给包子喂完米糊,黎锦已经挑水去浇菜了,他能看到桌面上黎锦把他喜欢吃的煮玉米和凉拌黄瓜都下来。
  但心里还是很难过。
  秦慕文想,他是不是昨天晚上身体绷得太紧,黎锦一直告诉他不要怕、放松……
  这才惹得黎锦不高兴,所以要分房睡?
  秦慕文味同嚼蜡的吃完了饭菜,他想跟黎锦解释,昨天他不是怕,他单纯只是紧张。
  但后来很快就在黎锦的手下丢盔弃甲,丧失了身体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把自己交付出去。
  他性格天生爽朗直率,有什么事情不喜欢藏着掖着,只可惜原主黎锦不喜欢他开口,所以他之前很少讲话。
  这次,秦慕文打算跟黎锦解释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保证下次、下次一定乖乖的放松。
  黎锦挑水回来,见少年在院子里踱步,凑近了,还能听到他嘴里在嘟囔什么,好像在酝酿自己的语句。
  “这是怎么了?”
  黎锦率先开口,秦慕文闻言身体僵了一下,他抬手捏了捏滚烫的耳垂,只觉得自己要把这么丢人的话说出去,内心就算是做了再多准备也不行。
  但为了不让黎锦生气,秦慕文乖乖的走到他身前,垂着脑袋,不敢看黎锦。
  “阿锦,我昨天晚上……”
  黎锦仔细听着,没打断他。
  昨儿他也是第一次,此前虽然把吴大夫留下来的医书都翻了一遍,知晓哥儿跟男人身体没从表面看来没什么差别。都一样从后面进入。
  但真正做的时候,他还是怕自己会伤到少年。
  可那些念头在少年最后彻底打开身体,接纳他的时候,全都被黎锦扔到一边。
  他体力本来就好,少年最开始哭着求饶,后来哭都哭不出来,只能被动的承受。黎锦这才释放出来,抱着他睡觉。
  黎锦想,如果少年说昨儿太激烈了,他也只能摸着鼻子认。
  反正人是他的,就算现在身体接受不了,以后总有习惯的时候。
  作为一个男人,他绝对不会在这方面让步。
  黎锦已经做少年控诉自己的准备,没想到少年却磕磕绊绊的解释。
  “我昨天晚上让你失望了,我昨天是因为太紧张,以、以后不会了。我们不要分房睡,好不好?”
  黎锦心刹那间变得十分柔软,他从没见过像少年这样乖顺、纯净却又热情的人。
  于是他捏了捏少年的脸颊,凑到他耳边,说:“你昨天的反应,我很满意。”
  少年的脸瞬间烧红。
  黎锦又说:“这次分房睡,是因为镇子上很多人感染风寒,我在医馆跟他们接触多,担心给你和孩子沾了病气。”
  少年张大嘴巴,完全不敢相信,黎锦分房睡居然是这个理由!
  那、那他刚刚说的那么多……简直要丢死人了!
  黎锦看着他眼睛,完全不让他在自己面前躲闪。
  “你能把自己的想法直接跟我说出来,我很开心。至于你刚刚说的,我其实并没有对你的反应失望。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我们的日子还久,我会让你尽快习惯我,知道吗?”
  少年退无可退,只能发出一个带着鼻音的‘嗯’。
  黎锦拍拍他的脑袋,说:“包子哭了,去照顾他吧,这几天我不能抱他,让他可千万别忘了爹爹。”
  少年得到赦令,几乎是落荒而逃。
  看来他就算是再怎么开朗大方,于这件事还是十分羞涩。
  不过,黎锦区却十分满意他的青涩,这样他就可以把人从头到尾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确切来说,现在的秦慕文就是他喜欢的样子。
  但是,一切还可以更上一层楼。
  =
  又过了几日,杏林堂这边的患者不减反增,有人来看其他病,甚至都被感染了风寒。
  周贵看在眼里,不免觉得心惊肉跳。
  那些人还只是跟风寒患者说了两句话,就被感染。
  周贵自己还伺候风寒的老人喝药呢!
  他大概也会被感染吧……
  但周贵等了很久,自己身体都没有发热症状,他这才意识到,黎大夫提前命令他喝药是一项多么明智的决定。
  九月初那股冷风过了,气候又温暖起来,医馆的患者也都好的七七八八,全都回去了。
  周贵去街道溜达一圈,买了点酥饼回来。
  这回他能安然度过八月末,多亏了黎大夫的药。
  周贵也知道给黎大夫送东西,他肯定是不收的。
  所以这些小点心一般都是哥儿喜欢吃的,送给黎大夫的夫郎。
  周贵对黎锦笑道:“我听街坊说,其他两个医馆最近都关门了,他们的大夫也被感染了风寒。所以最后两天咱们医馆的患者才那么多。”
  黎锦点了点头,说:“风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早治疗早痊愈。正好,明儿吴大夫就回来了,我以后也不会来杏林堂坐诊了。”
  原来八月就这么过去了,周贵给黎锦打下手的时候,总感觉黎大夫把一切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他基本上不用动脑子,只需要按照黎大夫的吩咐去做。
  就算八月末最后几天医馆的患者人数暴增,黎锦依然吩咐他有条不紊的煎药,完全不见慌乱。
  周贵更加佩服黎锦了。
  不仅如此,他还舍不得黎锦。
  黎锦学识渊博,比起年纪大了的吴大夫来,周贵总觉得跟黎锦有更多共同语言。
  甚至有时候黎锦闲了还会教导他怎么写字。
  周贵觉得,跟黎大夫一个月,比自己之前一年学到的东西都要多。
  翌日,吴大夫满面春光的回来,看起来他儿子这次应该考得不错。
  但没到发榜的时候,谁也不能打包票说一定能考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