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源农家日常-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
  水碾其实在我国南北朝就出现,唐代已经非常发达了。
  翻看资料,很多农具都很早就出现,然后经常每一句话后面都会有一句,国外XXX年之后才出现。短则百年,长则千年。
  我大天朝从前必须是牛逼的存在。
  
  第38章 经商 
  
  山里的油茶果全被摘完的时候,茱萸也全都处理干净,常家终于可以逃脱每天被茱萸味道熏泡的日子。
  最后清点茱萸酱和辣米油,那数量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气,这也忒多了!这还是因为有不少是被晒成茱萸干的,要是全都弄成茱萸酱和辣米油,那数量会更多更可怕。
  刚刚建好的仓库全部被堆得满满当当,这还是榨油坊堆了一部分的油茶籽结果,且常家三房主屋小二层那也堆着不少。
  不是仓库没计算好建小了,而是想要建造更大的,耗费的人力物力就有些太大了。他们现在因为茱萸和榨油坊投进去的钱太多,虽然手头上还有些活动资金,却也不敢花得太厉害,等周转过来的时候再建造也不迟,反正也不至于完全堆积不下。
  常家三房的人看着这么一堆东西,真是又喜又愁。
  “茶油倒是算了,咱们有钦差的单子,肯定是亏不了。可这么多茱萸酱和辣米油,咱们的摊子怎么用也用不完这么多啊。”孙婆子发愁道。
  曹二嫂也道:“按照之前生意看,一年下来能用掉两三成都不错了。”
  常喜兴问:“不是之前有人愿意用茱萸换茱萸酱和辣米油吗,这不是能消耗掉不少?”
  常喜盛摇头,“那也没有多少,大家还是更希望能换到钱。就算好这口辣的,也宁可自己胡乱捣鼓凑合着吃。大家现在都被之前钱家压价的事吓怕了,挣钱都挣得眼红,压根舍不得漏掉一个子。现在挖河道那人比从前多了不少,可生意没好不说还比从前少赚了。”
  常喜盛这话并没有夸张,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虽然大家都爱钱,可大多数时候其实觉得手里有粮食最踏实。否则闹个什么天灾人祸,你有钱也不能当饭吃。
  但是有粮就不一样了,可以自己吃,需要的时候换成钱,方便得很。所以对种地收粮更热衷,对出去干活挣工钱倒是不那么在意,除非农闲的时候。
  可这次被压价压得太厉害,而且以后都这么收税,农人们都怕了,想法子的往口袋里扒拉钱,只要有一丝机会都不愿放过。
  之前各个村子还流行这么个话,说是现在稍微能干点重活的都跑到河道那去了,村子里连个顶事的男人都没有,要是来个山匪啥的,直接就被洗劫一空。
  本来也不知谁说着玩的,可这么传来传去也把人唬了一跳。
  这年头百姓担忧的事太多了,不仅仅是看老天吃饭,还得防止人祸。小一点又富裕一些的村庄很容易招惹土匪,那些土匪可不是什么绿林好汉,都是做的打家劫舍的恶棍,要是招惹上被抢走粮食女人不说,被屠村都是有可能。
  而且南瓜府的地理特征,最是容易藏土匪,人往深山一躲,根本就找不到。让那些土匪更加肆无忌惮,官府也无可奈何。虽说现在土匪下山进村抢劫还是很少的,可凡事都有个玩意。这世上可不乏官匪一家亲的,那地方的百姓才是真糟了大罪。
  大家想起之前常昱干掉的匪徒,心里都打了鼓,仔细一想这可不成,要壮丁都走了,这不是故意让土匪惦记吗!
  于是各个村的里正连忙召回一部分在河道上干活的壮丁,以用来守住村子,这挣钱重要可也得有命花。
  如此一来,大家也就更不敢轻易对外掏一个子了,拼命的往口袋里扒拉。
  桃源村相比就比其他村子要幸福得多,当初祖辈逃难于此就是看中这里易守难攻,只要在坳口那堵着外头的人就进不来。所以桃源村的人只需召回一部分壮丁守着就成,不需要召回太多劳动力。
  “那可咋整啊?咱们收了那么多,到时候不就砸咱们手里了?二哥,钦差他们收不收啊?卖给他们一点呗。”常喜旺挠头道。
  孙婆子眼睛一亮,“对啊,不是还有钦差吗,他要是乐意能买走不少呢!”
  常喜盛又是想笑又是无奈,“娘,这东西跟油不一样。油是必须吃的,这东西就是个调味的,也就有些闲钱的官老爷和管事们买一些,不可能像油一样是给民夫们吃的,所以也消耗不了多少。”
  孙婆子顿时十分失望。
  常喜盛连忙又道:“虽然他们要的不多,可好歹也能销掉一部分。”
  孙婆子听到这话脸色才稍稍缓和了一些,将目光投向了常喜乐,觉得他肯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其他人也纷纷把目光投向常喜乐,和孙婆子一样的意思。
  常喜乐自然感受到,老实说这些东西的数量确实也超过了他的想象。不过亏倒是不至于,按照他目前计算销售出去的数量,保本还是不会有太大问题。
  可他们不能白忙活一场,也不能把这么好的东西给浪费了。而且他之所以要收那么多,本就是想要拿出去贩卖的挣钱的。
  常喜乐却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转向常喜盛,“二哥,你有啥想法?”
  常喜盛愣了愣,他虽然已经意识到常喜乐在做生意上很看重他,可被这么点名询问他的意见,这还是第一次。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心里难免有些没反应过来。
  其他人也都没有想到常喜乐会去询问常喜盛的意见,要是以前肯定会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可现在看到常喜盛生意做得好,又从钦差那拉了大单子,虽然还是有点意外,却也不至于太过惊奇。
  见常喜盛半响没说话,常喜乐又出声鼓励道:“二哥,你说说呗。”
  常喜盛也不是个没胆量的,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就把自己心中想法说了出来,“我觉得不管是茶油还是茱萸,咱们都得去县里甚至府里找路子销出去。”
  孙婆子忍不住出声,“茱萸就算了,茶油不是有钦差那边销走大半吗。我就不信大家伙不吃油,咱们卖给附近乡亲不就成了。而且还去府里,光那路费都挣不回来。”
  常喜盛既然开口就不打算藏着掖着,面对孙婆子的质疑也没有露怯,陈述自己心中的想法。
  “我是这么觉得的,河道那瞧这情形,要是早的话明年这时候就能完工,就算迟也不过后年,那到时候钦差那边的大单子肯定就是要作废了。咱们要不提前找好更多的买家,到了那个时候咱们的生意可不得全都停了。所以我想着,趁早做打算,以免得到时候慌张。”
  其他人这么一听都纷纷觉得有理,只有常老爹眉头紧皱着。
  常喜盛心里十分忐忑,他知道常老爹一直不赞同他去做生意,若是这时反对,那到时候只怕河道完工,恐怕连摊子都不会让他摆,他就得乖乖回家种田了。
  常喜乐这时候道:“二哥考虑得周到,要想这两样生意长久,确实现在就得打算。咱们榨油坊已经投了那么多钱,肯定不能就干一两年的事。这要是就卖给咱们附近村子,是挣不到啥钱的,大家最多用收来的茶籽换。咱们必须卖到县里府里,才有钱收。”
  常老爹依然眉头不展,“可就算是这样,也不用卖到府里啊。”
  常喜乐道:“爹,你也知道咱们县里啥状况,到时候肯定也是卖不了多少的。何况还有钱家把持着,卖点小钱可以,想把咱们这么多油卖掉肯定就把他们的生意给排挤了,他们哪里会同意?
  要是不做那么大,可山里这么多果子不用,多可惜啊。况且咱们也看到了,这么多乡亲就指着这些东西能挣点嚼用钱,咱们也不能让他们失望啊。”
  最后这句话是针对常老爹说的,果然这话一落,常老爹脸色缓和了不少。
  不少男人都是有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想要尽自己一份力量为家乡造福,常老爹也是这样的人。
  只不过生活的艰辛让他不过是心里想想,可现在听常喜乐这么一说,心里不是不被触动的。
  况且这样做对他们家里也是有好处的,是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也就更为心动了。
  常喜乐又趁热打铁道:“其实我早就有把生意做到府里的想法,不仅仅是咱们手头上茱萸和茶油,更重要的是咱们的粮食布匹!钱家是靠不住的,今年他们后来没压价那也是因为钦差的关系,可要是一走,你们觉得他会这么好说话吗?那到时候咱们村子的人可咋办?
  钱家到时候肯定又会像这一次一样,故意把责任推到我们家身上,想让我们在这桃源村甚至稻香县都混不下去。所以我想着早点去探路,刚开始也不想着能卖钱,只要能把这条道给打通了,这就是最大功劳。”
  孙婆子忍不住问道:“这话在理,就是这来回府里,粮食布匹拉出去卖,来回运费都不够啊。”
  常喜乐笑道:“娘,你忘了河道是干啥用的?到时候只要一通船,咱们去府里可不就是睡一觉的工夫?”
  孙婆子拍手叫好,“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就不怕那钱家了!就是咋不等到那个时候再说,现在来回府里得多麻烦啊。”
  “娘,这事可等不得。咱们能想到利用这河道,钱家怎么会想不到?到时候怎么能保证他不提前把咱们的路堵死?毕竟他人脉广,路子肯定不一般,商有商道,想要入行必须早早打算才成。
  而咱们的茱萸和茶油生意正好探路,这两样东西都不是他的生意,也就没有正面的利益的纠纷,也就不会让他太过注意,不至于让咱们的生意没开始就给掐死了。到时候咱们明面上是要给茱萸和茶油找销路,私底下还得去找卖粮食和布匹的路子。”
  大家伙一听这话都楞住了,完全没有想到常喜乐已经想到了这么长远。
  就连脑子最为灵活的常喜盛也不过想着这些东西在县里头怕是卖不完,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他原本觉得自己脑子灵活,是干这一行的料,现在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他还是太嫩了,怪不得常喜乐之前让他要想得长远。
  曹二嫂叹道:“所以说得读书,咱们家就属小叔年纪最小,可他也是想得最长远的,哪像咱们能把眼前过得好就不错了。”
  孙婆子又是骄傲又是担忧,“要是这样咱们可真得好好盘算盘算,否则又像之前一样被钱家掐了脖子,可没有钦差这样的好人给咱们解围了。”
  常老爹依然沉默着,没有开口说话。
  常喜乐又道:“到时候我也会跟着去府里打探消息,不仅仅是为了生意,也是为了科考。之前钦差大人就许诺,我只要愿意继续科考,他可以保证我有那本事就能中。咱们家想要在稻香县立足,光靠生意也不行,我得更上一层楼才不让钱家随意欺负……”
  常老爹这下憋不住了,激动道:“大人说过这样的话?你还能继续科考?”
  “对,他之前与我说过,大人乃君子,肯定不会是讹我。今年乡试已经过了,想要再考得等三年后。这次去府里也是去瞧瞧有啥关于今年科考的消息,看是怎么个章程,让我知道如何准备。之前咱们家状况不好,这事没法子,现在有些银钱,我也得好好盘算了。”
  科考从不是容易的事,自古以来多少人都败在它的脚小,常喜乐是后世而来也不敢大意。他从古巴觉得自己会比前人聪明多少,不过是占着资源掌握更丰富的便宜而已。
  他虽有原身记忆,可无法灵活运用,又不了解这里的规矩,现在去考试是肯定比不过原身这样的本土人士。但是他有丰富的应试经验,他若是复习几年还是有机会能考上,不管如何都要去试一试,这是他为了安稳生活,必须要去做的事。
  常老爹沉默了一会,“既然是这样,这生意做不做都成,你只要考上了也不用怕钱家了。”
  常喜盛听到这话身子猛的直了起来,脸上的担忧藏都藏不住,其他人脸色也有些别扭。实在是习惯了这样的进项,再打回原形总有些不甘心。可常老爹的话也并无道理,毕竟他们是农人,做生意终究不是长久之事。
  常喜乐摇头道:“先不说我何时才能中举,即便我成了举子也没法免掉村子里所有田税。那也只是能让钱家不敢随意欺负,不怕被使绊子。可想要让咱们家咱们村日子过得好,就得去经营。除非我中了进士派了官,否则钱家不可能送钱给咱们的。可我这样是不可能再进一层,能中举已经是万幸了。”
  常老爹这次久久没有开口,身影被埋没在黑暗中,不知道什么样的情绪,让大家都有些紧张起来。大家现在虽然都听常喜乐的,但是这个家做主的依然是常老爹。他若说不行,即便是常喜乐也是不能忤逆的。
  “你就这么想做生意?”
  常老爹问的是常喜盛,他心里很明白,常喜乐有这打算和常喜盛有莫大关系。这家里也就常喜盛有经商的天分,其他人都是不成的。这个儿子什么心思,他一直都明白得很。
  一个农人不好好种地,总是想其他,这让常老爹从前对常喜盛很是不喜欢。哪怕从前他也是这般,还借此挣了后来的家业。
  常喜盛早就做好了准备,很坚定的点了点头,“爹,我觉得我做生意比种田好得多。您不是常说不管做啥都没关系,只要不是偷是抢,能做好就是本事吗。
  要是以前就算了,咱没有门路也没啥必要,咱们只要种好田就有饭吃。可现在县里有钱家,税制还给改了,咱们就得换种法子活。就算小五有本事,可也不能全指着小五,总要想些其他路子,咱小五遭过一次罪就足够了。”
  这下大家都沉默了下来,这些天常喜乐的表现让他们都忘了之前常喜乐差点因没法科考而受到打击差点死去,除了他本身失意,何尝不是因为肩上的压力太大。这次能活过来,都是因为能为家里村里办点事了,才觉得自己没有白学。这也是大家经常提起读书好的缘故,不仅仅是真心赞叹,也是让常喜乐少些愧疚感。
  常老爹深深叹了一口气,“你要是真走这条路,以后肯定要分出去,这样你也不在意吗?”
  这下气氛有些不对了,父母在不分家,这是规矩。除非是子孙不孝或者犯事,否则都不会还在的时候分出去。
  常喜兴连忙道:“爹,就算二弟去做生意,也不用分出去啊。”
  常喜旺也道:“是啊爹,不就是做个买卖吗,就不是去做啥坏事,不至于啊。”
  “规矩又不是我定的,要经商户籍就得跟着换,可咱们家不能给换了,不管以后干啥这田地都是根本。到时候老二想要经商,也就只能分出去,所以说这事得想明白了。”
  常喜盛想走这条道,自然把这些规矩都打听好,“爹,娘,我都想好了。我不想分家,可要是实在没法,我就分出去。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永远一家人,不会因为户籍变了我就不是爹的儿子,当家的永远是爹娘。我只是想让自己想让大家活得更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请爹娘成全,原谅孩儿不孝。”
  常喜盛直接跪在了常老爹跟前,曹二嫂也拉着杉子和杏儿一起跪下。
  孙婆子这时也慌了神,忍不住叹了口气,“这是要闹怎样啊!”
  虽说平时并不看重这个儿子,可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又不喜欢。现在瞧这情形,心里终究是不落忍。她也不想让孩子分出去,可是常喜盛说得也确实很有道理,一时之间也两难起来,把决定权交给了常老爹。
  常老爹又是叹了一口气,“起来吧,既然你们已经决定,我这当爹的也不会阻拦。只不过即便到了那个时候,你只要还姓常,就得守着我们常家的规,别给我把生意上的算计带到家里来,否则到时候别怪我不留情面!”
  常喜盛惊喜不已连连应下,“爹,就算到时候我们家分出去,可也就是户籍变了,家里的事还跟现在一样。”
  常老爹摆摆手,“那些到时候再说,都起来吧,让孩子也跟着跪算是怎么回事。”
  常喜盛和曹二嫂连忙拉着孩子站了起来,脸上藏不住的笑意。
  常喜乐见常老爹松口,心里也很高兴。
  “既然二哥决定走这条道,那摊子的事就得重新安排,否则会忙不过来。”
  常喜盛已经做好了准备,并不意外这样的决定。
  “这生意至少得两个人,老二不去了,得派谁去啊?”孙婆子说这话的时候把家里人都打量了一圈,完全找不到能胜任的。
  常喜旺两口子要管榨油坊的事,根本空不出手来。常喜兴是大伯肯定不好跟弟媳出门做生意,可王大嫂……
  孙婆子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虽然人老实,可又是个拎不清的。这些日子他们过得好了,王家那边又开始蹦跶了,实在让她瞧不上得很。虽然也碍不着什么事,有她把持,这个家那些外人占不了什么便宜,可瞧着心里不痛快。
  王大嫂大约也感受到了孙婆子的不满意,连忙摆手道:“我肯定去不成,我这笨手笨脚的,恐怕只会帮倒忙,我还是在家里忙活就成。”
  曹二嫂也道:“家里现在准备食材就忙不过来了,还得三弟妹两边跑才成。要是大嫂也不在,娘和三弟妹得长出两双手才能弄好啊。”
  “这生意做这么长时间了,大家已经各自熟悉,基本上没啥变化,所以这活儿也该重新分配一下。我是这么想的,这吃食摊子跟榨油坊一样,以后就归二嫂负责,分成也跟着变。”
  曹二嫂忍不住插话,“我一个人负责转不过来啊。”
  常家人以前没有做过生意,最多出去给人干活,所以角色一时没有转变过来。而且总想着家庭作坊一样的经营,所以被限制住了。
  常喜乐笑道:“二嫂,甭急,不是说了跟榨油坊一样吗。到时候你可以去雇佣信得过的人一起管着摊子的事。不仅仅是雇佣一个跟你去摆摊子,还得雇佣两个人在家里准备食材,只是关键的地方让娘给你看着就成。该咋做,雇佣谁,给多少工钱都由你说的算。只要事做得不太离谱,咱们家里都没人插手。”
  曹二嫂顿时瞪大了眼睛,“这,这,这不大好吧?”
  常喜旺道:“有啥不好的,我不是也白捡了一个榨油坊吗。这吃食摊子二嫂和二哥可是下了大工夫,就该你们管起来。”
  常老爹也发话,“就这么办吧,咱们家一个人管那吃食摊子就够了,分成也跟榨油坊一样,谁也不偏袒。雇佣谁你自个看着办,但是我的意思是别都是你娘家人,跟榨油坊一样岔开更妥当。否则到时候出了事,脸面上不好看的也是你自己。”
  都是亲戚办起事来虽然方便,可也容易抹不开面子,结果养了蛀虫。
  曹二嫂连连点头,“爹,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那些偷奸耍滑的人到咱们这摊子里来,平白给自己找气受。到时候我也用榨油坊那套法子,谁干得多干得好就挣得多,否则就趁早滚蛋,我才不会讲情面呢。我自己日子也才刚好过,可没那闲钱养些事干不好不说,还多事的人。”
  常老爹赞赏的点了点头,他同意常喜乐的意见也是知道老二和老三媳妇都是晓事的,一个泼辣一个脑子清楚,不会像老大媳妇一样,耳根子太软,干活是又勤快又好,就是撑不起事。
  常老爹随即正色道:“虽说现在把摊子交给老二媳妇管,可这不代表其他兄弟妯娌就觉得不是自个的事了。虽说你们现在没之前分成那么多,可上缴到公中的那份,以后也是会用到你们身上。别让我瞧见私底下说啥不是我家的事,所以不去搭把手。有我在的一天,就算以后老二家的分出去,咱们也是一家,不准给我说两家话!”
  自从常家三房开始做生意,常老爹就时不时说这样的话敲打,刚开始大家并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他们也不是没有听说过为了点钱财,闹出兄弟阋墙的事,可常老爹提的次数有点过多的时候,就让大家伙觉得不对劲了。
  常老爹并不是啰嗦的人,重要的话一般就正经提一下让大家足够重视就很少再重复。可现在一而再再而三提起,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刚开始大家还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所以让常老爹这么一再提醒,可后来发现并没有,让大家有些摸不着头脑,总觉得常老爹有点担忧过头了。
  不过即便这么想,谁也不敢忽视常老爹的话,每次都谨记于心。
  吃食摊子由曹二嫂一个人负责之后,常喜盛就能从吃食摊子里抽出身来,上任新的角色——推销员。
  
  第39章 推销
  
  常喜盛这一主力要抽走之前,曹二嫂得先把摊子雇人的事定下来。新员工新上岗期间常喜盛还得跟着帮忙,以免乱套。吃食摊子在目前是常家收入的大头,必须得安排好。
  雇佣的人是由曹二嫂自己挑的,和她一起去工地摆摊的是她在村子里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小姐妹宋大嫂。宋大嫂手脚麻利,又是个老实敦厚的,跟曹二嫂风风火火嘴巴厉害的性子不同,为人沉稳不怎么喜欢说话的,用曹二嫂的话说就是个闷嘴葫芦。
  曹二嫂没有选自己娘家人而选了她,就是不希望生意回来有人那胡乱说道。虽说桃源村的人都知道他们做这生意赚了不少钱,可具体多少却是没数的,若是知道就很容易招人眼红。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自个也别太张扬,省得惹麻烦。
  不选自家人也是省得见钱挣得多,心里不平衡,然后起了占便宜的心思。虽说曹二嫂觉得自家人不是这样,可谁知道见钱多了会不会变?所以干脆不给这个机会。
  而在家里干活的则是曹二嫂的嫂子和弟妹,两人都是手脚麻利,灶上活干得比较好的。
  家里头由孙婆子监督着,虽然是亲戚却也不敢仗着这名头有些什么歪心思。毕竟婆媳关系本就敏感,何况是‘媳妇’这边的亲戚,这里头关系更微妙了。又是一家人又是对立面的,行事自然就不能放肆。
  曹二嫂把自己挑人的缘由都毫不保留的告知给大家,包括对自家人的忌讳也没藏着掖着全都给说了。表明虽说现在他们两家感情很好,选的都是靠谱的人,可就跟常老爹担心的那样,曹二嫂也担心自己本是好心,却因为这些事让她跟娘家人闹了矛盾,那可不得冤枉死。
  常老爹虽说这摊子由曹二嫂自己负责,也不代表完全撒手不管,还是要监督的。大家听了这话都觉得曹二嫂是个明白的,比他们要想得深远,这才真正放心她全权负责吃食摊子上的事。
  宋大嫂刚上工了几天,常喜盛见她没什么太大问题,就不在继续跟着一起去摆摊子,而是开始琢磨怎么打开销路的事。
  常喜盛一天没有耽搁,第二天就跑到县城里去了。临走还带了几坛子的茱萸酱、辣米油和茶油,一直在县里待了五天才回家。
  虽说事先就已经打了招呼,可大家心里也难免担心,毕竟常喜盛一个人出门在外又没有亲戚投靠,也没个落脚的地方,也不知道怎样了。虽说往常常喜盛也就晚上在家里,每次回来就能和大家说几句话就早早睡了,可人不在家里那感觉就是不同。
  杏儿和杉子不用说了,常喜盛不在家里的第二天就念叨着自己的爹什么时候回来。其他人也忍不住嘀咕,不知道常喜盛在县里头怎么样,住在哪里吃了什么,事情办得怎么样,怎么一点信儿都没有,这么多天没有回来。
  平时对常喜盛比较冷淡的孙婆子都十分想念,虽说以前不是没出门过,可那时候基本都是大家一起或者是有落脚的地方,不像这一次似的,一人去干这么大的事,心里就尤为担忧了。
  第五天常喜盛回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瘦了一圈,可常喜盛自己却是春风满面。
  在县里找到买家了!
  大家纷纷迎了上去,询问事情经过。
  常喜盛喝了一杯水,就开始兴致昂扬的说道起来。
  他一进县城,就端着几个坛子到各个酒楼、小店还有杂货铺去兜售。虽说钱家在县里头的生意不少,可不是的依然占大多数,只是钱家的生意做得比较大和红火罢了。
  “说起来还多亏了小五之前提议,让我穿了新衣裳去县里,那些人见我穿得还像那回事,至少都乐意跟我说话。不像以前我路过那些酒楼,那些店小二眼睛都长头顶上似的,我要敢靠近就给我轰出来。”
  常喜盛笑眯眯道,他这次是真的体会到什么叫人靠衣装,原本常喜乐让家里给他用最好的做衣裳还心疼得很,现在觉得还真是值!
  其实这不仅仅是衣服功劳,还有常喜盛之前生意成功之后带来的自信。这种面貌出现,也就容易让人正视。若是唯唯诺诺的,第一眼就瞧不上,也很容易轻视拿出来的东西。
  常喜乐笑道:“在外头做生意就得讲究,这还是小生意,以后做大生意就得更注意了。毕竟咱们又不能随时把钱啥的摆人面前,就得靠衣装说明咱们是有那个实力的。世间就是这风气,咱们无法改变,只能去适应和利用。”
  常喜盛连连点头,“这话在理,我原本还担忧那些大酒楼的人不搭理我,所幸还算顺利。虽然被拒了几家,可还是不少人愿意给听我说两句。我当时其他废话也没多说,就直接说钦差大人最喜欢吃的酱,他们立马就把我请进去了。”
  常喜兴忍不住道:“这不大好吧,要是被钦差大人听了去,那可怎么办啊?”
  常喜盛笑道:“钦差大人才没有那么小气,之前我在河道那不都是这么招揽生意的。况且我这话也不是假的啊,钦差大人本来就好这口辣的。咱们新做的茱萸酱,钦差大人都买走两坛子了。”
  常喜兴虽然知道这个理,可脑子难免有些转不过弯来,总觉得不太合适,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
  后头的事也就十分顺利了,河道那边的状况县里头也是知道的,也知道常家做了几样新鲜吃食赚了不少。只是县里距离那里太远,况且都是小本生意,一般酒楼也不屑去,可小商小贩去那又不上算,这才任由常家人占了市场。
  大家听到就是这玩意功劳,纷纷都想要试一试这味道到底是不是有那么好,连钦差大人这种京城来的大官都能瞧得上。
  销售成功的根本还是商品足够好,并且适合推销的对象。
  这方面常家弄出来的茱萸酱和辣米油是没有问题的,这才使得常喜盛后来销售的成功。
  “说来咱们还得感谢钱家。”
  这话让大家闹不明白了。
  孙婆子顿时不乐意了:“咋还得谢钱家啊?这关他们什么事?莫不是你把咱们家的东西卖给他们了!?”
  这话一落大家都有些不乐意,虽说在商言商,可就是不想自家跟钱家有啥瓜葛。
  常老爹也皱起眉头道:“这事不成,咱们家就算是把这些东西都送给村子里的人,也不能跟他钱家来往。”
  常喜盛连忙解释,“爹,娘,你们误会了,我没有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