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桃源农家日常-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啥啊?我们压根不愁卖啊。”曹二嫂不解道。
“咱们家就这么点人手,再多的话别的不说,牛车就不够装了。到时候就得多租一辆牛车,人手也得加上去,更别说东西一多活更多,需要更多人手。”
这话一出,大家才从喜悦中冷静下来。这段时间他们的心老是一上一下的,都已经习惯了。
“这说的也是,可还有很多人吃不上呢。”曹二嫂这时候就恨不得会分身术了。
“这东西也就吃个新鲜,而且因为大家都抢所以才那么火,可要是再多却不够稀罕了,也容易让人吃腻还容易上火。最好就是有一天没一天的吃点,这生意才能更长久。而且老是这几样东西,这也太单调了,看多了也就腻味了。”
常喜旺同意道:“这话有道理,我之前多稀罕吃这玩意啊,可这些天老是闻到,我现在都没以前爱吃了。”
孙婆子没好气横了他一眼,“那也没看你一天少吃!”
常喜旺讪笑,“所以说没以前爱吃,但是还是喜欢的,就是没那么稀罕了,隔几天吃也没那么想。”
常喜盛也道:“今天也有个常客问我们还会做点其他的吗,现在螺蛳啥的虽然依然觉得好吃,可不像以前那么解馋了,总想吃点别的。尤其京城那边来的,他们好面食,刚开始吃咱们的米粉就是觉得有点那个意思,所以特别稀罕。可现在吃多了还是觉得不一样,就没法天天吃了。”
“那我们再做点别的?”常喜旺道,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常喜盛白了他一眼,“你当能卖钱的吃食是咱们家吃的啊,随随便便做就成了。作别的,做啥啊?那边不缺干粮,就缺喂馋虫的东西,这个就有讲究了。”
“我这里倒是有几个方子,只是家里也没人手了,我想着要不去让几个叔伯家去做。”
常喜乐这几天打眼看着,觉得这几家人都是干活实诚为人厚道的,没有一个偷奸耍滑,让他更乐意帮他们一把。况且也不白帮,是有条件的。
常老爹听这话不由皱起了眉头,其他人也沉默了下来。
这和之前分活可不一样,这意味着在培养竞争对手。而且这世道点子、手艺可是得藏着掖着的东西,就这么送出去总觉得不是滋味。说到底他们已经分了家,还是不如自家亲密的。
“你有这想法爹很高兴,说明你是真的想让咱们整个常家好,只是这……合适吗?”
“爹,二哥不是说了,还有很多人想要把钱花出去,只是苦无地方吗。我们又挣不来这个钱,干嘛不让别人挣?叔伯几家从前都帮过我们,这份情我都记着呢,到时候咱们从中抽成就是。”
常老爹还是有些犹豫不决,毕竟这还事关自家生计。其他人也不吭气,这事一时没法解决,就先暂时放下。
可过了两天,常喜盛回来,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有小商贩也到那里卖吃食了!
所幸的是,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意。但是这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有一就有二,那一片地方不再是他们的天下。
常喜乐道:“这么下去很有可能去那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与其钱让别人赚走,不如让自己的人在那。到时候那里都是我们的人,那里的规矩也就是我们说的算,也免得吃了亏。”
这下常老爹直接拍大腿决定,“成,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过方子也不能白给他们,亲兄弟明算账,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常喜乐没有不同意的,他原本设想也是如此。他并不在意这些点子、方子,本就打算好给原身还愿,让大家一起发财,只是他是决不允许大家以为一切来得很容易。人心不足蛇吞象,若太轻易得到就容易不珍惜。
这次常老爹和常喜乐一同到常大伯家开会,几位叔伯听到这话,又是被炸得傻了眼。
这家人是脑子都被门夹住了吗!?
第27章 岐山臊子面
“上次是你们忙不过来,让我们搭把手,这还能说得过去。可这次直接让我们抢你们的生意,这不是胡闹吗!”
常四叔最为激动的嚷了起来,声音特别洪亮,就恨不得指着常喜乐的脑子说,你脑子有坑吗。
常喜乐忍不住笑了起来,常四叔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还笑呢,你家挣了几天的钱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啦?怎么尽是出些馊主意。这才几天啊,你这主意一个一个往外蹦,小小年纪比你爹都能耐。”
大家其实很信任常喜乐,知道他不会胡乱安排,可谁听到这话都忍不住唠叨两句。
毕竟即便是亲兄弟,也没有这么把钱白送人的,谁会嫌弃钱多啊?当然心里也很是高兴的,这是把他们当做一家,看重他们才想要帮衬。
可这不代表自己就能心安理得的受了,是一家人就得互相体谅。
常喜乐听到这些话,突然想到上一世一个新闻,有一个人发了财,出钱免费帮村里所有人建了别墅,也不知道那些得到实惠的人是怎么个想法。
常喜乐回神,将事情原本说道清楚。虽然有的人还是听不太明白,可也知道常喜乐不是瞎胡闹。
“我们跟着做,你们真的不会亏了?”常大伯还是有些担忧道。
常老爹冷哼,“你们真当我们傻啊,你们可别忘了,当初能在外头混出点人样来的,咱们这一族只有我一个!”
这么一听大家都知道三房是有成算的,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哪里还用想。
应,为啥不应!
既然定了要跟着常喜乐干,大家伙也就不再藏着掖着,开门见山的讨论起来。
“你们这是帮衬我们,我们心底清楚,所以也不会不知好歹。一门手艺多重要,我们都明白。咱们也跟之前一样,亲兄弟明算账,我不让你们吃亏,你们也别占我们便宜。”
常大伯语气虽然有些严肃,话语也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可这也是为了以后不起纠纷。多少人家为了钱的事给闹崩了,做为常家这一脉的嫡长,想的更多就是整个家族的事。他宁可少挣点钱,也不希望这个家分崩离析。
在场的叔伯婶婶们也纷纷附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常喜乐点了点头道:“这话在理,不过如何分的,怎么分的这些章程我们待会再说,现在先听一听我想让大家做些什么生意。这个只是我的想法,你们要觉得成就去做,觉得不成也不用勉强,省得到头来闹埋怨。”
常四叔挥挥手不在意道:“这还有啥商量的,你在外头见多识广,肯定不会出错的,我们就跟着你做便是。”
常喜乐摇头道:“我并非圣人,只不过多读了几天的书而已。虽说我已经做成了一次,可也不意味着次次都成。这生意要是决定做,那是要投钱的,四叔你可不能这么随便。”
常大伯朝着常四叔训斥道:“你这当四叔的还没人家喜乐沉稳,你这话分明就是把责任都推给人喜乐。做生意哪能稳赚不赔,喜乐他们家做成了是他们的本事,你可别忘了他爹当初啥人物生出的孩子能差哪去?你家能不能成,可就得靠自己,喜乐只不过是给你指条路而已。”
吴四婶也刮了常四叔一眼,“你也忒没成算了,啥都不知道就狂点头。先不说别的,喜乐说的东西咱们也不一定能做得出来啊。你这点头,到时候咱们连东西都做不出来,可不得惹人笑话。”
常四叔是个性子跳脱的,说风就是雨,从小没少被常大伯教训,而吴四婶性子泼辣,平日就经常压着不着调的常四叔。常四叔被教训惯了,在小辈面前也没觉得啥丢脸的。
“我这不是信任喜乐吗……得得,我不说话,我今天就带耳朵不带嘴成了吧?”
吴四婶白了一眼就不再理他,对着常喜乐道:“喜乐,你是打算让我们做啥啊?我就怕我手艺不太成,你也知道我那手艺连你四叔都瞧不上的。”
吴四婶是从北方逃荒过来的,到这里的时候都已经十来岁了,所以口味手艺都偏向北方那边,更善于做面食类。偏这里不种植,也就极少吃面食。县城的粮食铺里倒是有面粉卖,可是因为从北方运过来的,比大米要贵,也就没几个人舍得了。平日去县城,偶尔会买个包子啥的逗逗孩子,仅此而已。
这么多年了,吴四婶的手艺其实并不差,只不过谦虚而已。若是他们手艺不好,常喜乐也不会想让他们做这生意。毕竟这做吃的也是讲究天赋的,不同人做出同一配方的吃食,就能有不同的味道。
常喜乐笑道:“我要说的四婶肯定能做得好,而且还就四婶您能做。”
吴四婶脖子都伸长了,“啥啊?你就别给四婶在这卖关子了,我这都急得快上火了!”
“我想让你们家做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臊子面,另一个是米皮,这两样四婶你都不陌生吧?”
吴四婶猛的拍着大腿,激动道:“哎哟!这两个我当然知道!艾玛,你这一说我就想吃了。我咋就没有想到呢,亏我还经常想着啥时候能痛快吃一碗臊子面……就说读书能让人聪明,瞧瞧这脑袋。”
可激动没一会,吴四婶就有些担忧道:“米皮还罢了,这臊子面我可是好久没做了,现在手艺怕是不成啊。”
这里的面粉实在太贵,吴四婶虽然喜欢吃面食,可哪里舍得买。就是在北方的时候,吃的面食也不是买的,而是自家种的。这么多年吴四婶也就做过一次鸡汤面,那还是原身中秀才的时候。虽然不是生日,却也做成一根到底的长寿面,当做一种祝福。
原身也是由此得知吴四婶是北方来的,善于做面食。
而米皮虽然也是大米做成的,可和这边的米粉口感还是很不一样,且放的佐料拥有自己的特色。过年的时候吴四婶偶尔也会做一做,不过到底不是常吃的东西。
常四叔则担忧道:“这两样东西都不是咱们这的,怕大家伙吃不惯啊。”
吴四婶听到这话也觉得这生意怕是有些难做,“是啊。而且臊子面多贵啊,又是填肚子的,大家手里有干粮恐怕也不稀罕买。”
听到臊子面填肚子这一句话,常喜乐突然想到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来。
他上大一的时候是住在宿舍里面的,南北方的人都有。
一个北方农村的室友说,他们那干活的时候必须得吃面食,吃米饭总觉得一会就饿了,不顶饱。而他在南方的时候,无意中跟一个民工聊天,那民工说他中午吃的是面条,实在不顶饿,一会就腿软了,下次干重活之前还是得吃米饭。
这到底是面食顶饱还是米饭顶饱啊?只怕这命题一出,又要跟鲜甜大战一样开撕了。
常喜乐有一瞬间的慌神,常昱立马感受到了,一双眼睛黑黝黝的瞧着他看。
常喜乐假咳一声,“天天吃咱们这的人确实会不习惯,可偶尔吃吃还是觉得很不错的,像我就可惦记当初四婶你给我做的那碗长寿面呢!”
吴四婶听到这话特别高兴,直接插话道:“你要想吃,过两天买着面粉了婶儿就给你做!”
常喜乐笑着道谢,又继续道:“况且河道那可是有不少京里来的管事啊大头兵啥的,他们肯定十分想念面食。我大哥之前就打听了,这边面食贵,所以那些人跟咱们一样,都得吃咱们这边的吃食。这做生意和吃家里的不一样,就好个新鲜不同,咱们本地人肯定也会有人想尝一尝鲜的。至于成本是会高,可架不住他们有钱,我一碗螺蛳粉卖十二文,多的是人抢呢。”
这么一听,常四叔和吴四婶又觉得非常有道理。
吴四婶道:“确实是这么个理,我们没做过生意,给想左了。”
常喜乐笑道:“这也是运气好碰到这么个机会,要放平时这生意确实难做起来,我算一算一碗怕是要十五文才成。”
这下所有人都瞪圆了眼,“这也忒贵了吧!”
“是贵了点,可里头有面有肉,便宜不了。咱们这还难买到猪肉,只能用鸡肉或者鸭肉代替。所以我才说要教你们两样东西,就是怕一样东西撑不起一个摊子。这两样四婶你都已经有了基础,咱们练一练就成。只是东西贵就得做得更精致,我的方子料子足而且讲究,应该能满足那些叼嘴的老爷们。不过具体你们乐不乐意用,到时候我做出来你们尝了之后再决定。毕竟用我的方子就得给我份子钱,肯定比你们用自个的法子要少赚点的。”
常喜乐对自己的方子还是很自信的,这可是经过千年的演变而来,就是在后世到处是这种铺子的地方,都是不落人后的。
常四叔连忙道:“这肯定得用你的方子!你四婶会个啥啊,哪里有你见多识广。你家那螺蛳粉我可是吃过,那味道,啧啧。”
吴四婶却没有应得那么干脆,倒不是怕要给常喜乐份子钱而觉得亏,毕竟要是常喜乐不提,她哪里知道还能用做这个生意。只是觉得常喜乐虽说读书懂得道理多,可毕竟是土生土长的稻香县人,恐怕做不出合适他们北方人的口味。
常四叔察觉到吴四婶的异样,顿时不乐意起来,“你想啥啊,你还真想用自个的法子啊?这点份子钱都舍不得啊!”
吴四婶没好气白了他一眼,“我嫁给你这么多年,我在你眼里就是这么个小气人吗?”
“那你犹豫个啥?”常四叔特别着急,唯怕常喜乐一个不高兴就反悔似的。
吴四婶不太好说,因为大家都把常喜乐当做权威的存在,她要是怀疑好像不知好歹似的。
常喜乐瞧明白了,便是道:“四叔四婶,不用现在就定下,咱们还得试试再说呢。我之前不是说过,得吃过一顿我做的你们满意了才应下。那时候我方子也不会提前泄露给你们,所以你们也不用担心占了我的便宜。”
吴四婶这才舒了一口气,“喜乐,不是四婶不信你,就是这事真要做还挺那啥的,你知道我家现在不咋好,所以……”
常喜乐笑道:“四婶,我心里明白着呢,这是大事,本就该谨慎的,不能我说啥是啥。都是一家人,有话就说不用太多顾虑。”
四叔这边交代清楚就转到大伯这头,原本按规矩应该先从大伯家开始,只是刚才常喜乐顺嘴就给说了。还好常大伯也不在意这些细节,大房一家子听说到自家了,都聚精会神的竖起耳朵听着。
“大伯,大伯母,你们家做豆腐、做米粉都是咱们整个桃源村里数一数二的,所以我觉得你们可以做老鸭粉丝汤和咸味豆腐脑,这两样东西都是极好就干粮的玩意,口味又没有螺蛳粉啊啥的重,又不像臊子面成本那么高,正好跟我们岔开。”
常喜乐虽然要几家一起做生意,却也有意识的把顾客群岔开。
但是每种吃食都离不开一个特性,那就是好下饭。因为面对的都是一群并不缺干粮的大汉,那些干粮还不好存下给别人。想要他们掏钱,就得贩卖适合就着干粮吃的东西。
大伯一家做的东西相对口味清淡,工地上那么多人,并不是人人都喜欢螺蛳粉这样的重口味,而且吃多了还容易上火。所以这么一来就有了老鸭粉丝汤和咸味豆腐脑的市场。且这两样相对价格也没有那么高,尤其是咸味豆腐脑,一文钱就可以一大碗。
而四叔一家做的东西,就是主要针对一些吃新鲜或是喂了解乡愁的北方人做准备。他要做的臊子面酸辣开胃,里头的面条吃完,剩下的汤汁也特别的下饭;而米皮清凉爽口,在这种天气炎热的时候,最是适合来一碗伴着饼吃。
大房一家面面相觑,一脸莫名。
周大婶好奇道:“喜乐,这豆腐脑还有咸的啊?还有那粉丝是啥?米粉吗?”
常四叔立马答道:“有咸味的,味道还挺好,喜庆娘就爱吃这个。”
吴四婶则一脸惊喜,“喜乐,你也知道咸味的豆腐脑啊?我以前第一次吃咱们这边的豆腐脑,还吓了一跳,咋豆腐脑是甜的!那时候还是个小媳妇,也不敢多说什么。后来自个当家了,才有机会偶尔吃一次咸的,可孩子们都喜欢吃甜的,我也就不爱做了。”
常四叔笑道:“其实咸的也好吃,就是孩子们平时经常能吃咸味的东西,可糖却很少能吃到,当然更稀罕糖了。”
“这倒也是。”吴四婶改变自己口味原因,何尝不是这个缘故。一年到头嘴里没点甜味,多不带劲啊,又道:“不过要是去那做生意还真的是咸的更合适,干粮就着这玩意吃很很不错,甜的就不成了。”
周大婶连连叹道:“要不是喜乐提起,我这辈子都不知道原来豆腐脑还能吃咸的呢。那粉丝呢?是个啥东西?”
常喜乐道:“粉丝跟米粉不一样,它是用绿豆做成的,更加有韧劲和滑溜爽口。我现在说也不能让你们特别明白,你们到时候亲自尝尝就知道了。”
“绿豆?我们家还有不少这东西,正好用上!喜乐,你这都是啥脑袋啊,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
常喜乐笑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句话浅显,大家都听明白了
“书里还讲这些呢?”常四叔不可思议道。
“有的书里头还讲怎么种地呢。”
“真的啊?”
在场所有人都惊奇不已,桃源村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识字的也没看过几本书,根本不知道还有类似《天工开物》之类的图书存在。其实常喜乐也并不清楚又没有,原身之前一心为科考,从不曾看过这些‘杂书’,再者也没处看,县里头连书店都没有。
当初原身同意与钱家四姑娘定亲,也有贪图钱家书房那些书的缘故。
这世工艺落后,纸张、笔墨都非常的昂贵,印刷术也还没有发展起来,那些书大多都是依靠人一个个抄写的,如此一来一本书的价格就非常高了。再者这世不像前世,一个淘宝满足所有。许多书是普通人有钱都没法接触到的,比如钱家这种商人,能花钱买到的也都只是市面上常见的。图书资源都是被贵族世家霸占着,藏着掖着很少公开,而这些书籍往往对科考又非常有用处。
不过既然这里跟华国古代这么像,想来应该也有类似的书籍,而且也不怕这些人去查,常喜乐就很自如的顺口胡诌了。
常大伯叹道:“怪不得都说要多读书,果真是大有用处啊。就是不知道那书里有没有治那后山那些地的法子?这么一大片,要是都能用上,咱们村的田地也不至于这么紧张了!”
常喜乐听得有些懵,搜索记忆却找不到相关信息。
“现在在说做生意的事呢,又扯到哪里去了。喜乐,甭理你大伯,你继续说。”周大婶没好气道。
其他人也正听到兴头上,纷纷催促起来,常大伯只能无奈收声。
“今天我过来也就是跟你们这么一提,让你们先考虑考虑,是不是真要做生意,还得深思熟虑之后再决定。你们要有兴趣我到时候把料备齐了,做给你们吃试一试。你们觉得能拿出去做买卖,对这些吃食感兴趣,我们再来计算成本啥的。在这以后你们觉得还想做,再说我份子钱的事。”
大家见常喜乐每一步都十分有计划,心里更加踏实觉得靠谱了。
马二婶有些着急道:“喜乐,我和你四叔家都有主意了,那我们家要做啥啊?”
“二婶,你别急,忘不了你们家的。”常喜乐把目光投向马二婶,“只是在这之前我得问问你,你们家是否打算好出去做生意。”
不是常喜乐差别对待,而是二房和其他人家不太一样。
其他人家人丁兴旺,想抽出人手并不难,二房却不同。
由于目前这情况肯定只能先顾着常家人,尤其涉及方子啥的,是不好传给其他人家的。
而二房现在人太少,前面四个闺女都已经外嫁了。常二伯又去挖河道,家里头只有马二婶和一个准备出嫁的闺女常木花以及才刚八岁的常喜宝。
常二伯不在,二房家里的活就已经够他们忙的了,还是靠出嫁的闺女和女婿经常过来搭把手才算缓过劲来。之前他们家给常喜乐家做腌菜,也多亏了出嫁的闺女。
坐腌菜因为是自家手艺,常喜乐他们只管收购倒是不要紧。可若是做生意,将方子给他们,却拉着出嫁女一块做就有些不妥当了。
虽说这里不至于说出嫁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像同村或者离得近的闺女女婿回娘家帮忙的事也经常发生,可到底还是把闺女当做是别人家的人了。
常喜乐要是不计较,帮着二房一家生意其实也就相当于帮了其他姓的人家,很容易闹矛盾。
因为这里头牵扯就大了,常氏一族不止他们这一支,你帮了别人家咋就不帮自己族人,可是要被族长和族老们拉去谈话的。即便是秀才,只要还生活在这里,也不是能为所欲为的。
即便那些出嫁女只是搭把手,不去沾染方子啥的,那也是不成的,因为这压根说不清楚。
可要只是二房现在几个人操持生意,那人手肯定不够。
由于工地那不缺干粮,所以所做的吃食最好都是汤汤水水的东西。加上还要带柴火锅碗瓢盆啥的,肯定得推车或者赶车。不管哪一种,保险起见最好是两个人搭伙才方便。
虽说这世没有那么多男女约束,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跑去去都是汉子聚集的地方,抛头露面做生意总是有些不妥当。如此一来马二婶就没有人搭把手了,就算常二伯回来也是不便,家里还是得有个大人主持。这做生意也不能把家里的活给耽搁了,对农家人来说那些才是根本,这些只是外快。
当然这些都不是不可克服的,硬着头皮上也不是不行,具体还是得看他们家自己是什么个想法,所以常喜乐才有这么一问。
马二婶明白常喜乐的意思,顿时也顾虑起来。之前她其实也想过这些,只是见大家说得热火朝天,她也心动了。可他们这状况确实不像其他家,非要做也成,可总觉得不是太妥当。
有这样的顾虑也是马二婶是个地道农家人的缘故,一时难以改变自家的生活习惯。
见她如此态度,常喜乐又道:“二婶你们家里可以商量商量,到底要不要去做。如果不去,我这还有主意让你们有钱挣。”
马二婶一听顿时眼睛一亮,“你先说说啥主意。”
常喜乐笑道,“就跟之前的活差不多,只是量更大了。我们另外几家要是生意做起来了,需要的东西就多了。可我们平时要做生意,又要忙家里的活,也就没时间顾上很多东西。所以到时候可以我们在外头做生意,你们呢就在后头给我们供货。
到时候米粉、米线、米皮、腌菜、跟村里人收蔬菜鸡鸭鸡蛋等等食材,都由你们全权负责。几位姐姐不是都嫁在我们村里头吗,他们到时候都可以一起帮忙。你也不用亲自去动手,一家分派一点任务,你给工钱他们干活就成。既能帮衬,又不会被说闲话。这样下来也不一定就比我们在外头做生意差,还不需要两头奔波。”
常大伯直接拍大腿,“我觉得这主意成!木花过年就要成亲了,你们也得准备准备。出嫁以后你们家人手更少了,哪里有人手去管那生意。你们现在接了这生意也是做不长久的,倒不如按照喜乐说的去做。”
马二婶有些犹豫,“这,这不大好吧,那不是要赚你们的钱了?”
马二婶几乎一听就明白了,低价从闺女女婿那收东西,转手高价卖给其他几房的人,这活怎么想都不厚道。
常喜乐见马二婶反应这么快,说明心里是个清楚的,更加觉得她适合干这事。二房人口少,这种中间人的活反而更合适。
“二婶你去收去安排这些事多费劲啊,到时候肯定得耽误自己手里的活计,怎么就收不得钱了?而我们因为你们帮忙也省心不少,这钱怎么不值得掏?这道理不是之前就讲过吗,你看最后我们家吃亏了吗?不仅没有吃亏,还挣得更多了!这叫做分工协作,一环扣一环才更加顺畅,互惠互利谁也不亏。”
大房和四房的人听到这话也更加乐意了,他们也知道这是常喜乐故意要帮衬四房呢,否则这些活他们也是能自己做的,还能省钱。可现在听这么一说,又觉得不仅仅是帮衬,也是给他们行方便。
常四叔道:“二嫂,你要是拿不定主意不如明天跟着喜盛他们去河道那里找二哥商量商量。”
马二婶想了想,“成,明天我找我家那口子问问,要是定下来,以后就多谢各位兄弟帮忙了。我们不是不知道好歹的,这些都是你们故意让着我们家的,这是让我那几个闺女在婆家长脸呢!生分的话我也不说了,只是以后过手的东西我保证不会出差错,否则我就罚十倍还你们。对了,到时候我会摁红手指,绝不反悔!”
这话说明马二婶心里是非常想接这活的,只是决定权还是得交给常二伯,基本也八九不离十了。
果然第二天马二婶从河道那回来,就给常喜乐肯定的消息,这活他们也接了。
而其他两房经过一晚上的讨论,都决定干了。
常喜乐也是个说做就做的人,大家都有这个打算,就将几样东西做出来给大家尝一尝。
最先想要尝试的是臊子面和米皮。
面粉是之前常喜乐去县里买的,他本来只是贪嘴了,没想到这么快就用到了生意上。
常喜乐的臊子面做法类似岐山臊子面,只不过猪肉不好买,臊子里猪肉只能换成鸡肉或者鸭肉,还有一些佐料也得跟着这里的实际情况而变。味道肯定会有不同,但是只要味道好,就不愁没人喜欢,还能当做是新创意。
有了之前螺蛳粉的练手,常喜乐现在自信了许多。而且他觉得柴火做出来的饭菜要明显比煤气灶电磁炉啥的要香,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如此。
擀面条的手艺常喜乐不及吴四婶,他虽然以前练过,但是到底不是正经吃面食地方长大的人,所以平日做得少,理论丰富,实践差了些。所以只是指导了一些以前掌握的技术知识,由吴四婶直接亲自操作。
臊子面最重要的就是臊子汤,常喜乐先将鸭肉切成小碎片,然后放入烧开的油锅翻炒,配以姜沫花椒等搅拌。这个很讲究火候,什么时候放什么非常讲究,味道好坏差别都在这些小细节上。
肉臊子做好盛起,又将事先备好的木耳、豆腐、鸡蛋和黄花菜依照一定顺序入锅翻炒,炒制成一盘入汤菜。火候、各种菜和佐料的入锅顺序、配比直接影响着它的口感和色泽,常喜乐这方子的价值也就在此。
两者炒好端放到一边,那颜色叫个鲜亮,味香叫一个扑鼻!在外头等的人直觉得心痒痒,这也忒勾人了!
两者做成,在锅里注入清水,分别将两者放入锅中按照火候比例调味,等汤成以后,再淋到刚出锅的面上,一碗改版的岐山臊子面出锅。
这臊子面颜色鲜艳,气味浓香,口味酸、辣、香,一端出来,大家就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大家也不客气,全都拿起筷子吃了起来,东西一入口,那种酸辣爽感立马从口腔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