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色可餐-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丫头就是个鬼精灵,我见她眉头紧蹙知道是想不出来,没想到七丫头倒是帮了她一把。”老太太见孙子、孙女做得诗倒还挺得过,心里自然欢喜。

韩昊排行老二,他见弟弟妹妹都做了诗出来急得直冒汗。他是打算在大伯跟前显现自个的才华,好让大伯放心的把生意交给自己。可这越急救越想不出来,他端起一杯酒喝下去突然就有了灵感。

他生怕待一会儿就忘了,唯恐旁人跟他抢,忙站起来说道:“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二老爷见自己两个儿子好歹都作出一两句,心中甚是安慰。谁说这昊哥肚里没货,这一句做得也有些水平。再看三房的两个侄子,一个个闷声不语像锯了嘴的葫芦,他不禁在心里鄙夷。

三老爷脸上有些挂不住劲,使劲瞪着暐哥。三太太伸手在桌子下面拽着暐哥的衣裳,示意他赶紧作诗。

这暐哥正在着急,见到父亲的眼神越发的害怕,本来想的两句倒忘记了。若影见他满脸的纠结,趁着老太太等人不备伏在他耳边轻语了一句。

只见暐哥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站起来说道:“我也想出两句!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好诗!”老太太笑开了花,看着暐哥的眼睛里满是慈爱的笑。若溪见了心中一动,老太太虽然一直在笑,不过此刻的笑容似乎从心里往外而来,看来她对暐哥这个孙子最喜爱。

三太太见老太太夸赞儿子,也笑得合不拢嘴,还朝着若影瞥了一眼。若溪见状才知刚刚八姐姐那句不过是应付,真正佳句留给了暐哥。难怪她得太太喜欢,倒是有些手段!

“九丫头可得了佳句?”大太太突然问道。

别看这大太太轻易不说话,每说一句话却都有深意。她笑盈盈的看着若溪,似乎只有随口一说。

“我在田庄多年从未上过学里,勉强做出一句也上不了台面。大伯母就别让若溪丢脸,贻笑大方了。”若溪略微有些拘谨,有些惭愧的说着。

“刚刚老太太已经说了,不过是祝酒性罢了。”大奶奶接着说,“赵姨娘是个才女,有她亲自教导九妹妹,自然不比去学里差。我们不过也是认识些字,自己胡乱看几本书罢了。”

“众兄弟姐妹玩得兴起,九丫头可不要扫兴!”二太太一副像看好戏的模样,她似乎笃定若溪做不出什么好诗,像要她在众人面前丢面子呢。

若溪见了不由得在心里冷笑一声,不会作诗不代表说不出来,她就不信唐诗三百首里找不出震慑住他们的绝句!

第十八回 咏梅花崭露头角

本来若溪不想在家宴上出风头,可是偏偏有人不想让她安生【庶色可餐第十八回咏梅花崭露头角章节】。既然人家都欺到头上,她说什么都不能再装傻退缩。

作诗她是百分之百不会,可是唐诗三百首倒是信手拈来。那首最有名的写白梅和雪的诗立即出现在脑海,她快速的扫视了众人一眼,缓缓吟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此诗一出,芦雪轩内顿时鸦雀无声,片刻大老爷喊了声“好”,扭头笑着对三老爷说道:“想不到三弟还有个这么有才情的女儿!可惜她竟是女儿身,不然他日少不了成就一番作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此乃千古佳句也!”

老太太瞧着若溪的眼睛里多了些探究,二太太见了忍不住轻哼了一声,饶是大太太再淡定看着若溪的眼睛里也有了波澜。

“她不过是个小丫头,大哥谬赞了。”三老爷的眼中多了些笑意,他的儿女最多,刚刚却只有暐哥做得诗稍微听得过,他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劲。

眼下听见若溪作出如此佳作,让自己在其他二房人面前可以抬头挺胸,不由得对这个女儿多看了两眼。她的长相虽然不及生母赵姨娘娇媚,却非常耐看,今个儿瞧着就似乎比之前漂亮不少。

“大伯的话让我羞愧。”若溪红着脸说道,“我的那两句若论风情不如三姐姐的‘恰似西厢待月来’;论情境不如二哥哥的‘画空疏影满衣裳’;论脱俗不如五哥哥的‘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大太太听了她的话眼神一闪,这番话顾全了三位老爷的面子,说得滴水不漏。她突然觉得若溪似乎是个心机深不可测的丫头,她瞧见三太太满眼的赞赏不觉暗自冷笑。人人都道三太太好手段,三下五除二便把房里的姨娘都收拾的服服帖帖,深得老太太信任把府里诸事都管理的井井有条。不过一山还有一山高,三太太恐怕要养虎为患了!想到这里她又露出招牌式的淡淡的微笑。

“九妹妹不但会作诗,而且还会评诗,以后我们的诗社又会添个‘诗仙’了!”大奶奶笑着说道,“我们每个人都有别号,我看九妹妹就叫梅花仙子吧。”

若溪闻言一怔,什么诗社,什么梅花仙子啊?一旁的若影忙笑着解释道:“九妹妹不知道,我们姐妹五个闲来无事学人家附庸风雅成立个诗社。邀了大嫂子做社主,每个月初六开社。总共才开了两社九妹妹就来了。”

“我算什么社主?明明我的诗做得最差劲,你们却哄着我做社主,不过是你们几个算计我那几个月钱罢了。我心知肚明,却又喜欢社主的名号,可心里又心疼每个月多出的两吊钱。这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大奶奶笑着调侃起自己来。

老太太听了笑得前俯后仰,指着她说道:“这个牙尖嘴利的三丫头,有她在就格外的热闹!当着公公、叔公公的面就敢这般张扬,若不是她打小就常来常往是亲上加亲,还不得受婆家人的气?”

“大嫂子性子温婉,岂是给儿媳妇气受的刁婆婆?况且侄媳妇不过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是一片孝心!”难得二太太说话有冲老太太心的时候,不过在若溪看来,她是太着急奉承大房了。在座都是聪明人,有些事做的太明显反而让人觉得恶心。

老太太突然问大老爷,“你下个月就要去翰林院当差,那铺子里谁看着?要找个放心的人才好!”

“老太太说得是。”大老爷笑着回道,“我正想要跟二弟商量,想让二侄子昊哥过去帮忙,不知道二弟是不是能答应。”说罢扭头看着二老爷。

二太太闻言面露喜色,刚刚想要回话却瞥见自家老爷瞪了她一眼,少不得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二老爷沉思了片刻,方说道:“虽说昊哥不是读书的料,不过士农工商,商人毕竟是地位不高。我这个做父亲的自然是希望他有蟾宫折桂的一天,所以才会严厉的鞭策督促。不过却似乎起了反作用,这孩子倒见了我便怕的做不出文章。我想着既然大哥信得过昊哥让他去铺子里帮忙,不如就让他去见见世面锻炼一番。等过了一年半载大哥找到合适的人手,他也历练的差不多了再念书,或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了。老太太以为如何?”

“昊哥今年已经十七,下场两次皆不如意,好好的孩子憋屈的越来越可怜。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见万种人,见识少如何能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二老想得很对,就让昊哥去铺子里摸爬打滚。若是以后真不能从念书上出息,还多了些养家的本事不是?”老太太心知昊哥不是念书的材料,去二爷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一点情面不给孙子留。

昊哥听了忙起身说道:“孙儿不会让祖母失望的!大伯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帮大伯分忧。”

“只要你肯好好学,没什么难的。”大老爷笑盈盈的说着。

“别把话说得太满,若是你在铺子里惹什么祸仔细你的皮子!”二老爷板着脸教训着,“到了铺子里不准拿大,那些铺子的掌柜都是老人,就是你大伯也要礼遇三分。”

昊哥忙敛起笑容答应下,不过却难言眉间的喜色,整个人比刚刚要神采飞扬些。可在若溪瞧来,他长得最像二老爷,身上的铜臭味倒是十足,难怪大老爷一眼便相中了他。

老太太坐了半晌觉得有些乏了,就先回去命众人玩得尽兴些。三位老爷见老太太走了,也纷纷离席,各位太太自然跟着去侍候。

剩下若溪等孙子辈的,跟前没了长辈约束怎么舍得散去?大爷吩咐下人温酒热菜,拉着几个兄弟喝起来。

三太太派人来传话,让大奶奶搁个眼睛,别让小哥儿几个喝多了伤了身子。若溪坐久了觉得腿有些麻木,她瞧着不远处的红梅开得正旺便寻了去。走近才发现梅林中间站着个瘦弱的身影,孤单单矗在雪地里越发的显出凄凉的味道。

第十九回 鲍姨娘借病邀宠

若溪看见梅林之中站着一个人,细细辨别认出是六姐姐若灵【庶色可餐第十九回鲍姨娘借病邀宠章节】。她唯恐突然过去吓她一跳,便轻声咳嗽了一声。

但见她似乎用帕子在脸上擦了两下,然后才转过身,看见是若溪笑了一下,“原来是九妹妹啊【庶色可餐19章节】。我见这红梅开得鲜艳便过来瞧瞧,看见这地上的落花却有些感伤。”

“落花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若溪信口说来,“凡事都有不同的面,看你怎么想了。万物本无感情,因为看的人带着感情,它便跟着有了喜怒哀乐。”

她听了似乎有些发怔,反复玩味了一阵羡慕地说道:“九妹妹年纪比我小,可见地却非凡。随口拈来的诗句都是绝佳,难怪大伯赞不绝口。”

“我不过是剽窃罢了。”

“额?”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若溪不好意思的回着,心里一阵发虚啊。她把前人的诗句据为己有,虽说没人会告她侵犯知识产权,不过这心里始终是有些惭愧。

“唐诗三百首?是一本书吗?”她眉头微蹙,心里有些懊恼,难怪自己做不出好诗,竟然连这书名都没听说过。

“呵呵。”若溪听了干笑了两声,她穿越的这个年代无史可考,她们不知道唐诗很正常。她不知道该如何给若灵解释,只好说道:“原来在田庄上看到的一本杂书,上面都是些诗啊词的。后来看腻了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她生怕若灵说要借阅,忙扯了个慌。

果然,若灵的眼里有一丝失望。这功夫书玉找了过来,说是鲍姨娘身子不太好。她听了顿时满脸急切,顾不上跟若溪道别便匆匆走了。

若溪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暗叹,家宴之上只有她和晹哥一言未发,晹哥是存心藏奸,她却是懦弱自卑。父亲不在意,嫡母不喜欢,生母满心护着却有心无力。一直以来她都是被忽略、委屈的那个,不过就是个十三岁的孩子着实看着可怜。可是这韩府可怜之人太多,自己若是不争取反抗,旁人也是没辄。若是真正的若溪还活着,恐怕会是韩府最凄惨的人!

突然,她听见“嘎吱嘎吱”的声音,似乎是谁踏雪而来。扭头一瞧,原是晹哥从梅林深处钻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枝红梅。

“小兰怎么不在你身边侍候?这梅树又高树枝又脆,你怎么爬上去折梅了?掉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若溪嗔怪的说着。

晹哥听见笑了,“九姐姐不必担心,我心里有数。我越是顽劣太太不就越放心吗?一会儿小兰就会寻来,我不便久留先告退。雪地里有凉风,九姐姐还是早些回去,免得受了风寒。”说罢离去了。

他刚转过一个弯,若溪就听见似乎是绿萼说话的声音。果不其然,片刻就瞧见绿萼拿着手炉寻过来。

“奴婢找了好半天,姑娘竟到这里来了。”她赶紧把手炉递过来,“二爷高兴喝醉了,众位爷、姑娘就都散了。”

若溪把手炉接过去,听说芦雪轩那边没人便直接回了竹园。进了院子便瞧见莲蓉端着大铜盆红着脸从太太屋子里出来,里面传来三老爷说话的声音。

她见状忙过南北穿堂往后院去,一进去便闻到一股子中药的味道。应该是鲍姨娘的病又重了,若溪回来这些日子还没见过她出门。小妾生病,老爷却在和太太、通房丫头白日宣淫,看来她的父亲不仅对自个儿姨娘无情!

“你去鲍姨娘屋里一趟,把昨个老太太赏得燕窝带去些,留心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若溪悄悄吩咐绿萼道。

绿萼答应着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等到晚上侍候若溪洗澡的时候才回道:“奴婢照姑娘的吩咐去了西厢房,见到鲍姨娘了。她瘦到弱不禁风,脸色有些苍白却别有一番韵味。鲍姨娘这样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大夫说是气虚血瘀脾胃失调,用药调养却是好好坏坏。

这次突然又重了,身边侍候的丫头赶忙去回了老爷、太太。老爷直接命人请了大夫来,却没有来后院。奴婢见旁边的梳妆台上放着珠钗和胭脂,鲍姨娘身上还穿着鲜艳的衣裙,眼睛稍微有些红肿,似乎是哭过了。”

原来如此,不过用生病做借口想要把老爷喊过去罢了!可是太太早就看穿了她的把戏,所以才不顾做太太的体面,大白日的也要和莲蓉绊住老爷。

男人本就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他对鲍姨娘的宠爱不在心自然就不在,只是鲍姨娘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她还不如打扮的花枝招展,直接去老爷面前抛媚眼,似乎比装病要奏效的多!

“鲍姨娘说多谢姑娘惦记,因为身子不争气自打姑娘来了便没相见。她常听六姑娘说姑娘如何如何的好,如今竟还惦记她这个上不去台面的生病的姨娘,可见果然是行事大方周全心地善良的。奴婢临走,鲍姨娘还给了十文钱的赏钱。”绿萼打身上掏出个荷包,是鲍姨娘赏赐的。

若溪见了笑着说道:“你们跟在我这个无权无势的主子身边已经够委屈了,其他人给了赏赐就自个儿留着吧。”

“多谢姑娘。”绿萼也不矫情爽快的收起来,“奴婢觉得这鲍姨娘有些姿色,也有些手段,不过却被这身子拖累了。”

不过是气虚血瘀脾胃不和,何以到调理了几年还不见大好的?不过若是太太在药上动手脚,应该早就被发现了,鲍姨娘还不至于傻到那种程度。若溪觉得她的病有些奇怪,却又想不出头绪。算了,各人的梦各人圆,当下她只能自保!

第二天,昊哥就去了铺子。大老爷上任还有一个月,这期间就命他跟在自己身边好生学着。昊哥原本以为总管事不过就是坐在屋子里,等分铺的掌柜过来一一回禀,他们若是做好了就夸赞几句,若是出了漏子便训斥几句。殊不知,这第一天就让他跑断了腿,脑袋晕的像浆糊。

大老爷带着他走了十二家分铺,每到一处必把里里外外都走遍。满嘴的蚕丝的价钱,布料的织法,染料成色怎么样等等,他是个五谷不分的少爷,能不头晕吗?

第二十回 竹林琴箫遇知音

一转眼便逼近年关,外面的天气越来越冷的厉害,除了早晚请安若溪大都数时间都窝在房间里看书【庶色可餐20章节】。二房忙着往亲家那边过聘礼,大老爷忙着上任的事情,韩府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却暗潮涌动。

接近年关,老太太想去庙里进香,府里的儿媳妇、孙女全部同行。若溪虽然怕冷可是自打穿越过来,除了在田庄就是在府里压根就没有机会出府。眼下可算是有了出去溜达的机会,她自然会很高兴。

本来她打算带桂园同去,可惜她竟生病了,所以只好带绿萼前往。青玉收拾了一个大包袱,里面放了大毛衣服、手炉,若溪常看的书等等。

“不过是在庙里住一晚便回来,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若溪见了直皱眉。

青玉闻言笑着说道:“刚刚奴婢瞧见八姑娘的丫头正在外面晒大氅,听说带了不少物件,说是八姑娘不喜欢用庙里的东西竟连茶杯都是自带!姑娘这点算什么?反正有马车拉上山,也不用绿萼抬几步远。”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庶色可餐第二十回竹林琴箫遇知音章节】!还是多准备些东西,免得到时候抓瞎。”绿萼也笑着说道。

若溪听了只好由着她们去,又叮嘱青玉留下要好生照顾桂园。

第二天,韩府门前停了好几辆马车,两边的街道早就有小厮清理。学里的夫子回家过年,所以二房的四少爷昱哥骑着大马在前面开路,老太太知道暐哥身子弱就喊到轿子里坐着,不许他去外面骑马。十一爷年纪尚小,就和若溪、若影二人同乘一辆翠幄青绸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去了城外香火最旺的普济寺,这普济寺规模很大,重重殿宇间终日缭绕着袅袅香烟,诵经木鱼声不绝于耳。寺庙建在半山腰,前几年有善人自愿出银子修了上山的道路,马车便能直接行至庙门前了。

韩府的老太太一年得来个三五十回,每次来都少不了捐些香火银子。昱哥骑马先行,已经进去打点安排完毕,寺里的住持亲自到门口迎接。

“老太君别来无恙。”普济寺的住持法号无尘,年轻时曾得过老太爷的恩惠,所以见了老太太在超脱中才多了一分热情。

老太太笑着回道:“大师同安,我这个大俗人又来叨扰了。”

“佛祖面前众生平等,哪里有俗不俗的说法?老衲不过是先入我佛门下,并不敢称脱俗。”这无尘言谈话语间倒是有几分大师的模样。

若溪是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寺院,见到雄伟的大殿,置身于佛祖脚下也不由得涌起朝拜之心。闲杂人等已经被清除,老太太打头领着韩府众人跪拜上香。先是大雄宝殿,然后是两边的偏殿,再往后面走,最后在地藏菩萨那里点了一盏长明灯。

这一圈下来足足有一个多时辰,老太太明显有了倦意。无尘引着她们去后院的禅房歇息,又吩咐小和尚备下斋饭。

老太太和大太太等人都躺下小憩,若溪却精力充沛不想睡觉。她推开后窗户,远远的瞧见一片竹林,虽然已是深冬却还是青翠依然。那里靠近后山人迹罕至,况且眼下接近黄昏香客们早就下山去了,她便动了逛一逛的心思。

她披上大红猩猩毡大氅抬腿就往外面走,绿萼赶忙跟着追出来。

那竹林看着不远,她却足足走了半盏茶的功夫才到。好大一片!她慢慢转进去,瞧见里面竟然有石桌石椅。椅子上放着厚厚的明蓝垫子,桌子上有一张古琴。

若溪在现代打小学得乐器就是古琴,今日一见自然是有种熟悉的感觉。细细打量,这张古琴竟然是以桐面梓底,上面有鲜见的牛毛断痕,可见此琴年代久远。观其形状查其构造,竟有些像书中描画的上古名琴绿绮!

但凡喜欢古琴之人见了此琴,都会迈不动脚步!她忍不住轻轻拨弄了一下,只听见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真是千年难遇的好音色!

听了这般天籁之音她越发的忍不住,竟坐下来弹奏起来,是一首现代新编的《相见欢》。想当年邓丽君用甜美的歌喉唱出了亡国苟活的南唐后主李煜的满腔哀怨,改编后用古琴弹奏成了她若溪的最爱。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她便弹奏便轻声的吟唱,一旁的绿萼不禁听得发了呆。

琴声如诉如泣,似乎在讲诉一个凄婉的故事,若溪的嗓音空灵中带着无尽的苦楚与惆怅。突然,一阵啸声和了进来,它很快便捕捉到曲调的情感,渐渐和琴声融化在一起成为一体。

绿萼好像看到了若溪在田庄受尽欺负凌辱的情形,看到了她们主仆相依为命的场景,不知道什么时候潸然泪下。

琴声、箫声还有若溪的吟诵声慢慢停止,可似乎还有余音在竹林上空缭绕。

“小女子见到上古名琴绿绮实在是忍不住想要弹奏,若有冒犯还请见谅。”如果说之前只是猜测,那么弹完一曲她可以断定这张就是绿绮。没想到她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亲手弹奏此等名琴,真是没白白的重活一回!

她的话音刚落,从竹林深处出来一个穿着狐白裘的男子。

他的年纪在十五六左右,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白玉冠,腰间挂着香囊、寄名符、玉佩等物。看穿着打扮应该是富家少爷,可偏生身边不见一个小厮。

人迹罕至之地,虽有绿萼在一旁却总是有伤风化。若溪并未打量男子的脸,忙侧着身子告罪的行了个礼。

“姑娘弹得一手好琴,念得一首好词!若不是这张古琴已被我送人,一定要送给姑娘才是妥当啊!”他竟眼睛都不眨的瞧着若溪。

绿萼见了皱着眉头忙挡在若溪身前,若溪听了心中也是不喜,轻声说道:“看来公子是这张古琴的主人,恕小女子妄动了!若是公子饶恕,小女子就先行告退了。”说罢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她的背影渐渐消失,却见竹林里又转出一个拿箫的男人。

“三弟,人家姑娘已经走远还看什么?”他的眼神忽明忽暗,看不出心底的喜怒。

“此女子满腹才华,正是我喜欢的类型。”他一脸的欢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哀怨、惆怅,让人忍不住心疼。不知道是哪家的女眷,可曾定了亲?我这就去打听一番!”说罢急匆匆的走了。

剩下的男子走到古琴前面,伸手轻轻拨弄了几下,正是刚刚若溪弹奏的曲调。

第二十一回 林府三少爷请安

若溪带着绿萼匆匆离开竹林,回到房间才长出了一口气,还好没有人发现她出去过了【庶色可餐21章节】。其实出去一趟倒无妨,只是刚刚遇见了陌生的男子,倘若是被人诟病就会坏了女儿家的好名声。在这个把女子名节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年代,她刚刚的行为实在是要不得,和男人一起合奏无异于。

“姑娘,幸好是桂园病了,不然……”绿萼倒了一杯热茶递过来。

若溪明白她的潜台词,今个儿这事要是换做桂园在身边,保不齐就会回禀给老太太。眼下她在韩府还没有站稳脚跟,老太太表面对她不错实际却不然。倘若她做出了出格的事,老太太第一个不会姑息她!到时候对她不理不睬是小事,胡乱挑个瞎子、瘸子的让她去做小妾就哭都哭不出来了【庶色可餐第二十一回林府三少爷请安章节】。看来往后还是要循规蹈矩,谁让她眼下还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呢。

没过多久,老太太那边派人来喊她过去用斋饭,她赶紧就带着绿萼过去了。

虽说是满桌子的素菜,不过色香味俱全,恐怕不是一般的伙夫能够做出来的。

“昱哥生怕老太太吃不惯庙里的斋饭,特意去厨房盯着,不知道可合老太太的胃口?”二太太在饭桌上不忘给自个儿子说好话。

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发现昱哥人不在饭桌上。二太太笑着回道:“刚刚林府的三少爷派人来请昱哥,他就赶忙过去了。”

“林府三少爷?他也在庙里?”老太太听了眼神一闪。这林府可不是一般人家,眼下老太爷和老太君还在世,也是三房在一起过,不过是大房媳妇管家。原因很简单,当今皇上的宠妃德妃娘娘就是大老爷的嫡长女,人家可是实实在在的皇亲国戚!

林府祖上拜过定伯侯,大老爷袭了官,二老爷自幼喜欢读书是科举出身眼下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三老爷打小习武,年轻时参过军立过军功,现在是从四品的典仪。

这个三少爷就是二房的嫡长子,年方十五天生聪颖,无事喜欢吟诗作对调琴弄画,一直以风流才子自称。林府的门客等人变着法哄这位小爷开心,把他做得些诗写在扇面上,倒是在外界流传开来得了些好名声。

“今个林府的二少爷和三少爷也来庙里进香,刚刚遇见昱哥就拉着他以文会友去了。昱哥推脱不掉,只好派小厮回来禀告。”二太太笑得眉眼都挤在一起。

老太太闻言笑着点点头,“那林家三少爷和昱哥同年,互相走动一下也好。”

若溪听了忙低下头往嘴里扒饭,她在心里暗暗合计,估计她遇见的那个人八成就是林府的三少爷。

众人用罢饭挪到禅房用茶,老太太却突然瞧着若溪问道:“你研究茶道也有一阵子了,可有什么心得?”

“哪里敢亵渎了研究二字?”若溪忙回着,“不过在祖母的提点、熏染下倒也敢张嘴提茶字了。”说罢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细细品味起来。

片刻方放下茶杯笑着说道:“瞧这条索细长匀称,色泽黄绿光亮,再看这汤色金黄闻着有奇香似桂花,应该是乌龙茶中的黄金桂。”说罢觑着老太太的脸色。

她见到老太太颌首,这才接着说道:“这黄金桂也叫清明茶、透天香,它采取茶树嫩梢制成,所以采摘的时间要早。香高味醇,奇特优雅,因而素有‘未尝清甘味,先闻透天香’之称。”

“瞧瞧,不过是被老太太调教了几日,九姑娘竟然变成论茶的高手了。”大奶奶说话向来有质量,不管夸赞谁都忘不了奉承老太太。

若溪听了忙说道:“以我硬搬书本的程度简直是辱没了名师,祖母不怪罪就阿弥陀佛,可不敢奢望能入祖母的眼。”

“虽说听着像背书,不过难为她竟分得出茶的品种,看来这段日子没少下工夫。”老太太笑着夸赞道,“想当初我让你八姐姐学茶道,她可是嘴巴撅到天上去了。”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家擅长的是弹琴嘛。”若影撒娇的说着。

若溪倒是常听见她练琴,听起来流畅纯熟却太过注重手法而忽略了乐曲中的情感,华丽却不能进入人心深处。不过以她小小年纪来说,能有这般造诣已属难得了。

“那倒是,谁能像老太太那般样样精通?”大奶奶笑着说道,“三姑娘善棋,七姑娘喜画,八姑娘会琴,十丫头能书。六丫头性子难得的温婉柔顺,如今回来个入了茶道的九丫头,老祖宗的孙女个个不俗,难怪瞧不上我这个俗里俗气的孙子媳妇儿!”

“每每我一夸赞谁,三丫头保管就说一大通,最后都要绕到自己身上。非要让我夸她两句的意思,今个儿我就偏不说了!”老太太玩笑地说着。

大奶奶见状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我就这么点儿小心思,偏偏老太太一眼就识破了。”

众人见了她耍宝的模样都笑起来,三太太也不知道是在笑还是在抿嘴喝茶,垂着眼帘看不清里面的内容。

门外进来个小丫头,行礼回道:“回老太太,五爷派人传话来说是林府的三少爷要过来给老太太、太太们请安。”

老太太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瞧了几个孙女一眼。三姑娘带头站起来转到屏风后面去,若溪几个忙跟着去了。

“快快请进来!”老太太见孙女们已经回避,忙吩咐丫头去请人。

不一会儿,昱哥带着个少年走进来。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只见他一袭白衣,剑眉凤目,鼻正唇薄。他清澈的目光清纯得不含一丝杂念、俗气,温柔得似乎能包容一切,就像春阳下漾着微波的清澈湖水,令人忍不住浸于其中。好一个翩翩俏公子!

“宜浩给老太君请安,给各位太太、大奶奶请安。”他彬彬有礼,举止大方丝毫不做作。

老太太见了忙请他坐下说话,“三少爷可真是礼数周全、一表人才,外界传言不及本人三分耳!”

“老太君谬赞了。听昱兄提及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