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琢玉-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贪心。”
  “我就是这么贪心,谁叫我长得这么好看呢!”
  玉黎再一次笑出声。
  “好了,你饿了吧?我去叫人送早膳进来,再回来给你更衣,等我。”元珩让他坐回到床上,轻轻捏了捏他的脸颊,随后起身去吩咐内侍了。
  玉黎看着他出去的背影,忍不住再次扬起唇角来。


第107章 护妻大魔王
  元珩和玉黎成亲后,过了几日,天气便渐渐凉下来了。宫里头开始准备团圆节,先前因为元珩与玉黎成亲的装饰索性就不取下来了,准备一直延续这种喜庆的气氛。
  不过其实对于章武帝来说,这个中秋注定是过不好的……因为之前梁州粮食歉收,梁州百姓们生活过得很苦,地方官员们层层上报,最后报到了章武帝手里,梁州此地离京都甚远,了解情况完全只能靠官员上报,具体饥馑情况如何,章武帝并不知道,因此他只命令梁州周围的州城调了粮食过去支援,结果八月初七这一日,又收到弹劾折子说个别官员贪污赈灾粮款,真正到达梁州百姓手里的,根本少之又少,梁州百姓就差易子而食了。
  章武帝雷霆震怒,但却苦于没有证据,更何况弹劾之人也不知道到底是州府哪一位官员有贪墨,因此他便无从下手治理。他想再从朝廷拨下赈灾粮款,但又怕被当地官员层层剥削,到了百姓手中又是杯水车薪。不拨下去,梁州百姓已无所食,到时候生灵涂炭,流民四蹿,又不是他想见到的局面。
  因此,这几日章武帝愁得一直上火,哪怕是中秋节也没心思过,前几天贾皇后去问他有关中秋节的事宜,还被他申斥了几句,骂百姓食草易子,而你们还想着过中秋节大肆庆祝,到底心中有没有江山社稷云云。
  皇后当然是无辜被当做了靶子,不过这也可以看出此事令章武帝真的是十分头疼。
  这一日,玉黎正在泰玺宫的侧殿窗下写字,元珩匆匆进了来,他穿着一身玄色底,绛红色绣蟒龙的皇子蟒袍,落在腰际的乌发随着他的走动在空气中甩出微微的弧度,一张俊美无匹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走到玉黎边上,弯下腰来轻声道:
  “皇子妃,你写字呢?”
  玉黎“嗯”了一声,正好将最后一个字写完,他将狼毫搁在笔山上,抬头看他,问道:“你不是去父皇那里开皇子会议分析政事了么?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元珩将窗户放下来,拉了一张八宝凳坐到玉黎边上,轻声道:“今日父皇发了好大的脾气,因为梁州饥馑的事谁也拿不出好主意,所以大家都不愿触他的霉头,都鸦雀无声的,父皇见再说下去也没意思,就挥手放我们出来了。”
  玉黎想了想,几个平时斗得跟乌眼鸡似的趾高气扬的皇子蔫了吧唧地被赶出来,觉得那个情形居然还有点好笑,便微微扬了唇,转头看他:“那你怎么笑嘻嘻地过来了?”
  元珩笑得愈发灿烂:“我是个哑巴,又不能说话,父亲再怎样也不会为难我。更何况,我是来见你,要愁眉苦脸的干什么。孔老夫子说侍奉双亲‘色难’,这句话对父母亲适用,对自己的妻子也适用啊。”
  玉黎一听,唇角的笑意甜蜜起来,拿手往外拉了拉元珩的脸颊:“你就会说这种俏皮话哄我,好在你是个哑巴,要不然,得有多少姑娘少年被你骗了来?”
  元珩伸手握住他的手,飞快地在他手背上亲了一口,笑嘻嘻道:“我就要骗你这个少年,别的少年贴上来我都不要。”
  玉黎笑得愈发开怀。
  两人说了好一会儿夫妻俩的俏皮话,元珩突然一拍脑门,想起来道:“哎呀,我忘了,阿璋还在外面等着呢!”
  “啊?霍大哥来了?”
  “对啊,我路上碰到他的,他来找我跟他切磋来着。”元珩说着,不免有些得意,“自从上次为了防止他们闹洞房跟他比武之后,他一直不肯服输,非要缠着我跟他比试,我还不稀得跟他比,他太弱了。”
  元珩因为是个哑巴,绝不能继承皇位,因此他即便武功高强,也不会引来其他皇子忌惮,因此在身手这件事上,他从未藏过拙。
  玉黎忍俊不禁,睨他一眼:“骄傲自满,当心阴沟里翻船。”
  “不会的,毕竟我长得好看,老天总是眷顾像我们夫妻这种长得好看的。”元珩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着,拉着他的手一起出去,“走,我带你去见他。你们俩大概只在咱们成亲那一日见过一面,他一直说想再见你,我才不让他见,你长得这么美,给别人看一眼都是被他们占了便宜。”
  玉黎“噗嗤”一声笑出来:“你这是敝帚自珍,我长得哪里好看了,随便哪个皇子拉出来往我身边一站,都能把我比下去。”
  恰好两人走到了正殿,元珩便不说话了。
  只见霍璋正站在正殿门口,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听到脚步声,连忙转过身来,见到元珩和玉黎,面上露出些许憨直的笑容,行礼道:“见过皇子妃!”
  霍璋长得很俊,因为长期习武而人高马大,非常健壮,只不过样子很耿直,看着有点冒傻气。
  玉黎笑道:“霍大哥你比我大四个月,不必拘礼,叫我名字便可。”
  霍璋嘿嘿笑着摸了摸头,连忙道:“不敢不敢。”又看了一旁的元珩一眼,有些忌惮地说,“九皇子的意思说,我要是敢对你怎么样,他就打断我的腿……”
  想了想又说:“在你们没成亲之前,打死我也想不出来,九皇子会有这样一面,简直就是个护妻的大魔王,皇子妃你不知道,为了防止我们来闹洞房,他可是活生生连赢了我们七个人,气都不喘一口,还有,之前我们听说他要娶你,都想着找个机会看你长得怎么样,他又警告我们,若是谁敢来看你,吓着你了,就下毒折磨谁,真是狠毒啊!”
  玉黎哭笑不得,但心中又十分甜蜜,抬头看元珩:“我又不是个泥捏的,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元珩抬头望天,但显然没有心虚,因为表情全是得意。
  霍璋上下打量了玉黎一下,见他穿着浅黛色的衣衫,清雅俊秀,有些书卷气,但又不文弱,一看便知不是那种只知读书的迂腐公子,整个人就像一棵秀美坚韧的小松树,令人虽觉他雅致,但绝不会认为他柔弱不堪一击,因此眼中不免流露出惊艳之色,说道:“皇子妃你长得比姑娘还好看,之前我没见过你,以为九皇子要娶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就非要跟他争论,劝他好好考虑,结果被他追着打了三条街……”
  玉黎笑出声:“你别理他,他这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霍璋愣了愣,像是没料到他会这么说,随即哈哈大笑,指着元珩说:“你看你看,皇子妃说你是狗!”
  两人这样胡闹惯了,说这种话,谁也不会往心里去。
  元珩心想,皇子妃早就说过我是他的小奶狗了,我才不介意,但是他能说,你就说不得了!因此对着霍璋瞪了瞪丹凤眼,霍璋不依不饶,嘲笑他:
  “我是吕洞宾,你是狗,哈哈哈哈!你也有今天……”
  元珩气不过,立刻追上去要打他,霍璋一愣,飞快地脚下生风逃走了,正好两人说要切磋,因此追着追着,便比起武来了。
  玉黎望着上演全武行的两个,上扬的唇角愈发灿烂了……元珩装温和有礼装得也很累吧,只有在和自己,和这些亲近的人在一起,他才有一丝放松的时候。
  虽然有时候像个小孩子,但他却爱极了他这模样。
  两人打了一盏茶的时间,胜负便揭晓了……元珩果然又胜了。
  霍璋却还是不服输,嚷嚷着过几天再比过。
  玉黎听着,心想好在元珩不能说话,要是能说话,定然会非常得意地说:“得了吧,再给你几年你也未必比得过我!”
  不过看得出来,元珩和霍璋其实都还挺喜欢这种两人打来打去的戏码的,也许这就是他们“交流感情”的方式吧!
  三个人在院子里坐在一道,一边喝茶一边说话,元珩虽不能说话,但他能比划,霍璋与他从小玩到大,能理解他的意思,玉黎与他心有灵犀,往往他的一个眼神玉黎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因此倒也没有交流障碍。
  三个人说到梁州饥馑一事,霍璋也略有耳闻,因为他父亲霍臣是御史台的一名官员,正好经手过弹劾折子。
  “父亲说,此事兹事体大,陛下定然会非常慎重。”霍璋道,“说不定会派遣哪位重臣或者皇子亲自去赈灾。”
  玉黎听着,回忆起前世来……他记得前世这个时候,梁州饥馑,似乎是宁王元瑛被章武帝派去赈灾了?但事实上赈灾非常辛苦,元瑛也是堪堪胜任,回到京都已是五个月之后,他在京都安插的眼线都被静王拔掉了。这件事还是他在萧谨言的书房门口无意间听到萧谨言说的,因为元瑛就是被太子和静王联合排挤出了京都,又用各种事宜将他拖住,等他再回来,京都早已换了形势。
  这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参与夺嫡的人,都是灭顶的打击。
  他想,前世元瑛替他收了尸,再加上元珩又与他是同气连声的,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坐视不管……若是实在没办法,他和元珩代替元瑛去便是了。


第108章 主动请缨
  待霍璋走后,元珩和玉黎二人回了内殿,元珩趁着四周无人,问玉黎道:
  “方才你听阿璋说父皇可能会派遣重臣或者皇子去的时候我见你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是想到什么了吗?”
  玉黎点了点头:“我记得,宁王的舅舅谢寻是户部尚书,若是父皇真的要派重臣去,很有可能就是派遣他去,那么,太子和静王会不会趁机推荐宁王一起去?”
  元珩拉着他在罗汉床上坐下,挑了眉道:“你的意思是,他们二人会联合起来让六哥去?但是六哥的办事能力向来出色,若是让他去,也只是给他一个出风头的机会罢了。”
  玉黎摇了摇头:“不对,若是此事发生在京都城,自然是个大好的展示才能的机会,但……”
  元珩一经他提示,也想到了关窍处,道:“你是说,他被派去梁州城的缘故,所以……”
  “正是如此。”玉黎曼声替他分析,“若是宁王他长时间不在京都,京都的事他都无法参与……你知道扶苏的故事吧?正因为他不在始皇身边,所以才给了胡亥可趁之机,否则当皇帝,哪里轮得到胡亥?”
  元珩想了想,觉得甚有道理,便道:“六哥若是被排挤出朝廷,时间一长,难免会在朝廷中心难以有立足之地。”
  玉黎不知道该如何跟元珩讲自己前世的事,自然也无法说前世元瑛对自己有恩,因此只好道:“你与宁王同气连声,若宁王失势,恐怕咱们也不得保全。所以我想,若是到时候实在是没办法,不如你出头,代替宁王去梁州赈灾,左右父皇会另派大臣跟随,倒也不必担心做不好。而且你也年十六了,若是能立下一二件功德,说不定封王也指日可待。”
  他记得,前世的元珩在十九岁那年才封的王,大约是元珩无心于政事,倒也不怎么参加之类的事,没有功劳,也就得等到成年之后才能封王了。
  元珩扬唇看他:“你希望我早日封王?”
  玉黎点点头:“权力好比杀人之剑,咱们可以握在手里,但不让它出鞘杀人,只用来防身。这叫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以免自己成他人鱼肉。”
  元珩笑了笑,凤眸光华流转:“好,你若是想要,我便取来给你。”
  ……
  隔了两天,章武帝果然又将七个皇子都召集了起来。
  这七个皇子中年纪最小的元珩也已经十六岁,都是可以接触政事、开始议政了。
  只见章武帝的启徽殿中,七位皇子以雁阵分别坐在两旁,衣衫颜色式样不尽相同,但都各自反应出各自的性格气度:
  太子阴柔深沉,明黄色的太子蟒袍加身,不仅没有衬托出他的阳刚之气,反而愈发令他阴柔内敛,像是蛰伏深潭中的一条危险狠毒的蛟龙一般。三皇子静王元珉俊毅英气,但野心勃勃,一身玄色的圆领蟒袍,令他威势沉沉,甚是令人忌惮。五皇子康王元琦穿了一身暗绿色的回字纹锦衣,糅合艳丽贵气的五官上带着傲气,一直拿眼角斜睨对面的元瑛。元瑛坐在元珉下首,元琦的对面,身着一身黛蓝色的云气纹对襟褂子,他本就成熟俊美,这一身愈发显得他温润稳重,君子如玉。八皇子元瑞坐在他的下首,穿着一身鸦青色色的窄袖锦衣,乌发悉数束起,若不是他身上的贵气,倒像是个将军。七皇子元玿坐在他对面,与他的为人一样,衣衫和颜色俱是普通的褐色锦衣,十分低调。坐在元瑞下首、元玿斜对面的,便是九皇子元珩了。他穿着一身殷红的斜襟蟒袍,这暗红色与他的与世无争甚是匹配。
  “今日把你们都叫来,是有件非常重要的事要问一问你们的意见。”章武帝坐在上首,见七个儿子都不说话,又道,“你们大约也知道,梁州一事非常紧急,迫在眉睫,朕有心想派一个信得过的重臣前去赈灾、调查,但朝中文武官员派系纷争,今日早朝争了许久也没有结果。”
  看了看七个儿子的面上表情各异,他又道:“今日有大臣提议,既然无法定夺人选,不如就由一位皇子代替朕前去。朕思前想后,也觉得此法甚妥。一来你们每个人朕都是信得过的,二来此次案子也可以考验你们办事能力。此去,若是做得好,朕定然有嘉奖。你们之中,谁有意向,愿意担此重任?”
  皇子们面面相觑,还是宁王元瑛先开口,他看向太子,微微笑着道:
  “父皇,二哥身为太子,又是我们这些弟弟们的兄长,理应当仁不让。更何况二哥向来能力出众,想来必定不会辜负父皇之期望。”
  章武帝有些意外,不过很快归于平静,问道:“那依老六你的意思,是推荐元琛去?”
  闻言,太子死死地望着元瑛。
  元瑛正色道:“父皇圣明,不过儿臣不仅想推荐二哥去,还想和二哥一道去,可以为二哥分忧,并向他学习,见贤思齐。”
  此言一出,大为众人所不料,众人都是一副意外的模样。
  太子元琛先是略一怔忡,随即微微敛起了漂亮上扬的丹凤眼,眉眼间俱是不屑……他知道,元瑛怕自己推荐他去,因此先下手为强,又为了不给父皇留下不怀好意的印象,又毛遂自荐,提出和他一起去,如此,自己若是再提让元瑛去,便不合适了。
  但若真要他和元瑛一起去,他却是万万不肯的,他一直视静王和宁王和眼中钉肉中刺,要是得和他一道去梁州,还不如叫他去死。因此,立刻转头看了右手边的康王一眼。
  康王元琦见自己的太子哥哥一脸吃了苍蝇的恶心模样,连忙对章武帝开口道:“父皇,太子哥哥是国之储君,要他冒险前去并不合适,否则还令百姓讥笑我们几个弟弟无能,什么都要太子哥哥出头。”说着,瞥了宁王一眼,道,“六弟才能出众,方才之话不过是自谦罢了。依儿臣所见,六弟去是再合适不过了,更何况,户部尚书谢寻谢大人乃是六弟嫡亲的舅舅,若由他二人一同前去,岂不美哉?”
  一直作壁上观的静王听了,立刻附和道:“五弟说得是,六弟才能出众我们有目共睹,他成熟稳重,办事向来牢靠,由他去救恤百姓、查明贪墨,是最合适不过了。”
  两人一唱一和,倒是让宁王没有再推却的余地了。
  太子见状,立刻对着章武帝恭敬地笑着道:“父皇,既然弟弟们都觉得六弟去最好,不如就让六弟和谢大人一同去吧。”说着,不等章武帝回答,便对宁王道,“六弟,此次既是你展示才华能力之机,也是锻炼你的时候,你少年封王,还不曾有所建树,此时正是让那些质疑你的人无话可说之时,对吧?”
  太子此话说着,软硬兼施,恩威并重,说得极是巧妙。
  章武帝看向宁王,心中也甚是认同此观点,元瑛凤王已有一年多时间,但是还并未有什么大的建树,底下也有大臣质疑的,此次正好可以让他去锻炼一番,让这个封号实至名归……章武帝如此想着,正要开口说什么,就见坐在最下首的元珩站了起来,他“啊啊”的说了几句,随即向章武帝比划了一下。
  太子和康王等人甚是轻蔑地看着他,心想,你一个哑巴,凑什么热闹!
  元瑛却是仔细看着他,待明白过来,有些诧异地问道:“九弟,你的意思是说,你想去?”
  元珩点了点头。
  “我反对!”康王先站了起来,面上带着激动和些许不屑,“父皇,九弟他说话不方便,怎样布置事务?怎样安抚百姓?派一个哑巴前去,难不成让天底下之人笑话我皇室无人么!”
  元珩凤目隐忍似的看了康王一眼,随即转身出去了。
  章武帝还以为他被元琦说得伤了心,谁料到他很快就进来了,身后还跟着他的贴身侍卫水龙吟。
  然后便见元珩用唇语对水龙吟说了什么,水龙吟点了点头,对章武帝及各位皇子道:“陛下,各位殿下,九皇子殿下说,他虽然不能说话,但有属下替他发声,列位皇子在京都都有各自职务,只有他觉得一直闲散,故而想为陛下尽些微末之力。”
  章武帝方才就看见了他隐忍的表情,知道他虽不能讲话,但自尊心甚强,绝不会任由别人看不起自己,更不必说因为不能说话而做个废人。
  因此,不等太子等人说什么,他便开口道:“既然你主动请缨,父皇便准许你前去,不过到时候父皇会再加派人手与你一道前往,你不许拒绝。”
  元珩喜上眉梢,对着皇帝躬身行了一礼。
  太子没能将宁王排挤出去,又觉得章武帝实在太过偏爱元珩,虽然元珩是个哑巴,但也令他十分不爽,因此恨恨地睨了元珩一眼,心中谋划着,得想个办法将他除去。
  宁王元瑛心知元珩是为了自己,才主动请缨的,不由得心中感激,只是此时不是说话之时,便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元珩对元瑛微微笑了笑,样子甚是乖巧真诚。
  ……他可算是完成皇子妃给他的任务了,只是他心中也有纠结之处……他若要去梁州,要不要把黎儿也带上呢?
  若是不带,他们新婚燕尔,他实在放不下他。若是带上,此去定然凶险,更何况是去赈灾,条件必然艰苦,他也舍不得他吃苦……
  到底该如何呢?


第109章 “二十四孝”好夫君
  回到自己的泰玺宫中,元珩发现玉黎并不在,询问内侍,内侍说他出宫去了,大约是去青桐书院找祁六一了。
  元珩便有些兴味索然,埋头进了内殿,正想歇息一下,就看见他书桌的案上放着一本《梦溪笔谈》,里面露出一截大红色的流苏穗子来,他打开一看,便见那是一张书笺子,用来做标记的。而玉黎正的那一页,便是记载了《范文正荒政》一事。
  他正看得入神,便听门口有动静,他抬头一看,便见玉黎身披斗篷正往内殿里进来,见他回来了,便道:
  “我这几日写了一篇关于赈济救灾的文章,恰巧陆先生有空,就拿去给他看了。”一边让碧笙服侍自己将斗篷取下,一边道,“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今日父皇可是找你们商议去梁州赈灾一事?”
  元珩点了点头,又朝他比划了一下,玉黎便知事情已经定下来了。
  “那便好。”玉黎说着,回头挥退了碧笙,又看了看窗外,见无闲杂人,这才问道,“太子和静王是不是推荐宁王前去了?”
  元珩见他走到自己身边来,便拦腰一把拉住他,让他坐到自己腿上来,低声道:“是了,他们兄弟俩一唱一和,甚是同心呢。不过被我搅黄了,如今心中大约正恨我。”
  玉黎微微蹙了眉,眸中含着忧色,道:“我们若是去,一路上得小心一些,谨防他们作妖。”
  元珩闻言,挑眉问道:“我们?”
  “对呀,我们。”玉黎微微笑起来,看向元珩,眼神非常笃定,“你我新婚燕尔,你难不成还想甩掉我自己一个人去?”
  又说:“难不成想着去路途猎艳?”
  元珩抱着他的手越紧,嬉笑道:“世界上哪有比黎儿艳的人?我就是想猎,也是猎黎儿这小妖精。”说着说着,面上正色起来,道,“只是路上凶险,再加条件艰苦,我舍不得你吃这个苦,我宁可你待在宫里等我回来……”
  玉黎见他一双丹凤眼灼灼地望着自己,目中没有半分作假,深情地模样都不自觉让人脸上发烫。他道:“你忘了?我未回玉府之前,都是和欲雪住在光明寺的,那里的条件又能好多少?再说了,咱们一起去,无论什么艰难险阻,总归是在一起……若是你一个人去,我也放心不下。”
  元珩眨了眨丹凤眼,不无得意:“我就知道黎儿心中有我。”
  方才他看见《梦溪笔谈》,便知玉黎已经在想赈灾的法子了,知道他定然是要和自己一同前去的。
  “现在你我是夫妻,我心中无你,还能有谁?”玉黎点了点他饱满的额头,“哼,得了便宜还卖乖。”
  元珩伸手捉住他的手,放在红润的唇边亲了一口,又问道:“那今日你去给陆先生看文章,陆先生有说什么吗?”
  玉黎笑了笑:“陆先生说,‘你这文章太过实用了,不如直接送与户部的谢寻看吧!’”
  元珩亦跟着笑起来,说道:“我家黎儿做什么都像模像样的,单做个皇子妃是屈才了。”
  玉黎故意反问他:“那我做皇子妃屈才,做什么才不屈才?”
  元珩见他近在咫尺的小脸笑意盈盈,俏皮可爱,忍不住一手按住他的后脑勺,几乎是口对口地笑说道:“做王妃就不屈才了。”
  说完,就吻到一处去了。
  ……
  元珩禀告给章武帝之后,就准备和玉黎一起启程前往梁州了。
  不过他们带着赈灾的钱粮,目标甚是明显,因此章武帝还特意让他们带了一支四百人的军队,另外随行的,还有户部尚书谢寻和御史令霍臣,其子霍璋领着那四百人军队,也算是当了一回小小的将军。
  元珩与玉黎也没耽搁,赶在八月十五这一日清晨便出发了,梁州离京都甚远,但他们须在半月之内赶到,丝毫不得拖延。因此只得昼夜兼程得往西南方赶路。
  其他人俱是骑马,只有玉黎是坐马车,但他也没好到哪里去,马车非常颠簸,第一天赶路他坐了一天的马车,被颠得整个人都晕头转向的,等到了晚上住驿站坐在床上,他都感觉自己好像还在晃动。
  元珩让人取来热水,准备亲自给他洗脚,但见他一脸茫然,双眼似乎还晕着,顿时被他这种迷糊的模样迷住了……玉黎平常甚少有这种迷糊娇憨的模样,就像一只刚刚睡醒的小猫,双眼朦胧,一脸茫然无害,实在是可爱得紧。
  因此,脚也不洗,坐到他边上就抱住他亲。等他吃了许多豆腐,玉黎才有些回神似的,清醒过来:
  “嗯?你做什么呢?”
  元珩嘿嘿一笑,起身蹲在他边上:“伺候你濯足。”说着,替他脱去鞋袜,将他的那瓷白纤瘦的双足放入木盆中,温柔地揉搓,“坐了一天的马车,乏了吧?我给你捏捏脚。”
  玉黎坐在床上看他,面上有些讶异,须臾又看向他给自己揉捏的手,忍不住红了眼眶。其实元珩大可不必如此,虽然贴身伺候他的碧笙没跟来,但是侍卫下人多得是,他堂堂九皇子,太后皇帝心尖上的人,怎么能替他做这等事……
  而且他俊美的脸上一脸认真,丹凤眼中还流露出几分欢欣和温柔,好像做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一样……
  “明天你偶尔出来,坐我马上一起走一段,不会闷也不会颠簸得慌了,只是不能多骑,你大腿那里的皮肉细嫩,稍微磨蹭一下就要发红,上回你着急去救祁公他们,骑了那么一会儿马,大腿间就蹭破了皮……”元珩说着说着,抬起头来去看他,却见他正笑着掉眼泪,立刻愣了,“怎么了?”
  玉黎忙拭去泪水,道:“没什么。”又笑起来,打趣他道,“人说侍奉父母要‘二十四孝’,难不成你对待妻子,也要‘二十四孝’么?”
  元珩闻言,居然还很认真地想了想,随即一本正经地说道:“对妻子‘二十四孝’可简单多了,你瞧,只要你一哭,我就心里难受,恨不得把天底下所有你喜欢的你想要的东西都送给你。你一笑,我就心里欢喜,也恨不得把天底下最好的珍宝都捧到你手心里,给你擦身洗脚,我都觉得是我在占你便宜,可对待父母……你让我去给我父皇洗脚试试?”
  玉黎“噗嗤”一声,破涕为笑了。
  元珩便微笑着,定定地看着他。


第110章 遇伏(上)
  走了三四天,一行人便已进入了梁州东边的兖州,兖州虽离梁州已经很近,但兖州山多,若要从兖州过,就必须绕道而行,因此得花费不少时间。
  是日,一行四百多人进了兖州的临江府地界,他们人多,自然不会往城中走,只是沿着山岭往西南而去。因为沿途都是崇山峻岭,因此并没有驿站让他们这么多人休息,于是他们一行人便在荒郊野外安营扎寨。
  玉黎和元珩出来时带了许多东西,包括日常用的碗碟筷勺和锦被,元珩知道沿途定然会有不太方便的时候,又怕其它地方提供的日常用品不干净,玉黎用不习惯,因此特意吩咐人带了这些,如今是正好派上用场。
  夜幕降临,所有人都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休息了。
  元珩和玉黎单独睡在马车中……马车宽敞干燥,只要将锦被垫在下面,就成了一张很好的床铺。赶了一天的路,玉黎累极了,他躺在马车上,被元珩搂在怀里,感受到他的体温,有一茬没一茬的和他说话。
  “不困吗?”元珩低声问他。
  “还好,累极了,反而不是很困了。”玉黎将头埋在他怀里,细细嗅着他身上的气息,感觉心上也渐渐平静下来。“我们带了这么多的钱粮,我之前还挺担心路上会不会出岔子的,现在看来还挺顺利。”
  元珩闻言,微微勾了勾唇角:“十万八千里的‘取经之路’,如今还只走了三万里,怎么就能这么早就下定论呢?”
  玉黎有点疑惑道:“那咱们这么多人,他们总不会如此明目张胆地下手吧?”
  元珩意味深长道:“你说呢?”
  他了解太子和静王,他们若真要下手,天高皇帝远的,他们才不管是否明目张胆呢!
  玉黎愈发不解:“难不成,他们派人专门日夜兼程赶在我们前头,然后埋伏了人来刺杀我们?”
  元珩的声音愈发轻,在他耳边道:“据我所知,太子和江湖中人有来往,若真要对咱们下手,很有可能会联系江湖中人来劫杀我们,反正查起来也不会查到他的头上去,你说是不是?”
  玉黎不可置信地抬起头来反问:“真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