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七步-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武章疏陈奏、凡地方利弊、及诸臣隐微心曲、虽千里万里之遥、了若指掌。至于验宿海。识江源。以黄钟辨雷声。以钱影喻蒙气。泰山为长白之分支。瀚海为洪荒之泽国。别方音于地界。占物性于天时。累黍必考纵横。温泉必徵色味。皆皇古制作之所未备。群圣论列之所未详。洪范曰睿作圣、斯诚通乎微而妙应不穷也。知人则哲、古帝为难。上于内外大小臣工、必亲加鉴别。因能授任。简厥修。进厥良。不惟其官、惟其人。或异数甄擢者、非清操苦志、必奇猷殊绩。至若折冲之才。介胄之士。表其寸长。述其劳勚。所司或未尽知也。恭己之容。虽燕闲执□目御、言笑不苟。临黼扆、亲百官、蔼然春和。而衣冠瞻视、尊严肃穆之象、胥凛凛焉。*俭素。衣常浣濯。尚方供御、不贵珍异。虽威德所播、共球琛赆、波委云集、重违远人之意、一再寓目而已。御苑宫室、舟航器皿、纯素无藻绘。巡幸所至、不需民间丝粟。其俭以惜物如此。宽大之恩。遍逮臣庶。左右有过、必原其情。新进之士、有未娴奏对者、輙笑而容之。隆冬则流遣宽期。盛暑则囹圄弛禁。谳狱一上、必重加矜恤、以求其生。迟回郑重。每以此意诏勉臣下焉。中和之性。含弘之度。一日万几、纵容就理。不遗纤悉、而处之若无事。未尝有苛刻急迫之色。盖惇大成裕、所以贻万年昇平之景祚也。显谟承烈、恢三朝之弘绪。问寝视膳、备两宫之孝养。佳时圣节、省方避暑、往往于翠辇龙艑之侧、扶掖承欢、称觞介寿、尽诚致爱。他如祷疾视医药。徒步趋山陵。大孝永慕、无踰于此。敬天尊祖。斋明祓濯。郊坛荐琮璧。宗庙奉尊彝。恪勤以将。俨肃进退。敬谨之至。数十年如一日也。任贤不贰。去邪不疑。自王公大臣、下逮黎庶、罔不示之以诚。圣谕十六条、台省箴、训饬士子文、及起居记载、片词数语。皆奉渊衷诚意以出之。四海之内、颂如天。颂如日。若家喻而户晓之也。招携怀远。咸以信孚。如朝鲜、西域、鄂罗斯、喀尔喀、丹济拉等、或攘其外患。或锡之名号。或晓以威福。谕上□日所到、悉欢呼捨琛⑽蘅趾蟆⑩㈧J⒃铡:韫δ椤V恋履衙<弁踔蟪伞B跞菏ザ壮觥A至肿茏堋5谴禾āS位睢H沼靡扯蛔灾K乖蚴ト酥笠病H皇ト艘匀视蛭铩:纬⒁蝗兆韵疽菰铡N疵髑笠隆V邢怼G谌收病P榛衬裳浴2┎芍诼邸9闳市囊病:蒙隆V苡诜ㄍ狻C餍讨室病F詈钣辍I钅蠲褚0室病!跎轿觳弧躅米馐偻颉R环剿怠⒓垂撞降弧7⑧⑺凇①氯巳说盟P粼种室病V位椿啤V印P尢械獭U锨吆又钏铝鳌J栌蓝ㄗ友懒胶又鬀:疵裰肌⒍时挥谠蠊1曩认ⅰJ课薮辍8辞泊罄簟⒅苁佣阒P粲橹唷6始捌涫壹摇2疾乃凇W鹄窀吣辍O甚沸掴省b辣嘶品ⅰK褂盅现省4醯湟印H手髟谏稀A嗄辍7峁隆M魸枞缃印2紴C如雨露。士敦诗礼。民安耕凿。萑苻夜息。桁杨书静。行旅歌于涂。商贾嬉于市。即梯山航海。沐日浴月之乡。欣欣蒸蒸。无远弗届。及龙驭升遐。虽幽川邃谷。童叟妇女。莫不悲号奔走。若失怙恃。盖上之至圣至仁。凡含生之类。沦浃肌髓。中心哀慕。靡有止极。诗书史册所纪、上下古今。功德之景烁。历祚之长久。天心之协应。运会之昌隆。至矣哉、洵未有加于此者矣。
第106章 篡位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讳胤禛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之第四子也。母、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吴雅氏。原任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卫武之女。端庄恭肃。慈惠安和。事圣祖仁皇帝。恪襄内治。着范宫庭。嘉祥肇集。尝梦月入怀。华彩四照。已而诞上。时康熙十七年戊午十月三十日寅时也。诞生之夕。祥光煜爚。经久弗散。阖宫称异。上天表奇伟。隆准颀身。双耳丰垂。目光炯照。音吐洪亮。举止端凝。大智夙成。宏才肆应。允恭克让。宽裕有容。幼耽书史。博览弗倦。精究理学之原。旁彻性宗之上□日。天章浚发。立就万言。书法遒雄。妙兼众体。每筹度事理。评肴瞬摹R蚨司刮V蛘杖缟瘛h郝曰恕=运聪ぁ6杂却啃ⅰM裼浒健Oけ竞踔脸稀4滦⒆幕屎蟆⑿⒒菡禄屎蟆⒈糕叽染臁J谭钍プ嫒驶实邸⑿⒐驶屎蟆⒕±窬【础Q鲢缎摹E加鍪プ嫖ズ汀1毓滋酪N适游V缫刮奚傩浮Jプ娉3莆闲⒀伞S忠甓赜寻V刀⒏缱锓稀V谝榈庇慕I隙捞槠荒芷稹Jプ嫖荨F饺瘴匏轿摹N薜吃N薷捎1朗匾濉a谌蛔灾亍3⒎蠲嬲鳌M陈式俊>退嗳弧3醴舛嗦薇蠢铡=夂退队呵淄酢C恐钓羌菅卜健4浠稀]t命扈行。军国大计、亦多咨决。禋祀钜典、恒令恭代。圣祖尝谕诸大臣曰。朕万年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作主。令尔等永享太平。盖天心默定。神器攸归人矣。及奉大行遗诏。缵荷丕基。孝思弥切。哀慕无穷。一切丧仪隆备。庙号尊崇。素服三年。斋居别殿。奉安陵寝。亲掖龙轝。莫不定自宸衷。动符典则。至于抚驭臣民。乂安中外。揆几达变。振纪饬纲。体圣祖之心以为心。法圣祖之政以为政。钦若昊天。祗承列祖。隆师重道。敦族亲贤。恩膏溥浃于九垓。治化遐孚于八表。风俗移易。吏治澄清。仁渐义摩。熙熙皞皞。共游于尧天舜日之下。又复刊颁训谕。昭布章程。以觉世牖民。提撕而引翼之。彰瘅之用肃焉。君师之极备矣。武功赫濯。边堠用宁。威惠鬯敷。苗夷从乂。辟版图于绝域。徕职贡于遐陬。神功圣德。炳炳麟麟。与天同覆。与地同戴。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盖临御者十有三载。垂裕者亿万斯年。殚宵衣旰食之劳。笃觐光扬烈之志。措海宇于晏安。登民物于康阜。苍穹应瑞。坤轴呈灵。从古郅隆之代。罕有比拟。从古忧勤之圣。亦罕有等伦。是以经纶美备。轨度光昭。允足为万世则傚云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一月。壬午朔
○甲午。圣祖仁皇帝宾天。先是、十月癸酉。圣祖自畅春园、幸南苑行围。遂驻跸南苑。至是月戊子。圣躬不豫。因回驻畅春园。庚寅。以冬至届期。将大祀于南郊。命上恭代行礼。谕曰。郊祀上帝。朕躬不能亲往。特命尔恭代。斋戒大典。必须诚敬严恪。尔为朕虔诚展祀可也。上遵上□日于斋所致斋。敬念圣躬。孝思笃切。每日三次、遣护卫等、恭请圣安。至甲午、丑刻。圣祖疾大渐。遣官驰召上于斋所。且令速至。随召诚亲王允祉、淳郡王允佑、多罗贝勒允禩、固山贝子允禟、敦郡王允<■礻我>、固山贝子允祹、皇十三子允祥、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宣谕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登基。即皇帝位。上闻召驰至。趋进寝宫。圣祖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上问安、进见五次戌刻。圣祖宾天。上哀痛号呼。擗踊不已。尚书隆科多进曰。大行皇帝深惟大计。付授鸿基。宜先定大事。方可办理一切丧仪。上恸哭仆地。良久、乃起。趋至御榻前。抚足大恸。亲为圣祖更衣。遵用孝庄文皇后制赐御服。上皆敬加于首。然后进御。时诸王大臣恭议殡殓大礼。宜奉大行皇帝还宫。于是命淳郡王允佑、守卫畅春园。固山贝子允祹、至乾清宫敷设几筵。十六阿哥允禄、世子弘昇、肃护宫禁。十三阿哥允祥、尚书隆科多、备仪卫。清御道。上亲安奉大行皇帝于黄舆。攀依号哭。欲徒步扶辇随行。诸王大臣、以大行皇帝付托至重。神器攸归。当此深夜。执事繁杂。请上前导以行。上乃前导。哭不停声。至隆宗门。跪接黄舆。亲扶而入。安奉大行皇帝于乾清宫
胤禛尚且来不及改年号,便有一堆的琐事等着他,而闹得最凶的便是德妃,不,现在应该称其为德太妃了。毕竟如今还未受封太后尊称。这边胤禛刚刚定下二十七日释服。谕诸王满汉大臣曰。三年持服。乃人子之道。若未遂朕志。必致懑恨无已。尔诸王满汉大臣、宜体朕意的诏书,便想要奉德太妃为太后。结果呢。如果接受了,那就不是德太妃了。德太妃将唯恐天下不乱的本事发挥的淋漓尽致。
那天的情况是这样的,胤禛当日并没有去给康熙守灵,而是在养心殿和大臣们商定一些细节,其中自然包括胤祥和胤禩。好不容易将一些琐事都定了下来,胤禛便让高无庸去传至尊德太妃为圣母皇太后。结果原本和后妃们一起给康熙守灵的德太妃冷笑了一声说道“本宫是皇太后,却不是这个皇上的皇太后”说完竟然当着康熙的灵柩棺椁,便指着高无庸骂道“回去告诉你那篡权夺位的好主子,本宫不会承认他这个皇帝的,有本事他就到先皇的面前来,让先皇看看他这个乱臣贼子!”
高无庸吓得不轻,不管怎么说他也没有想到德太妃竟然会这样。不管德太妃说的篡权夺位是不是真的,都不是可以当面说的,而德太妃身后一众嫔妃臣子也都变了脸,有的更是暗骂她,如此一来,若是新皇追究起来,难免杀人灭口。
高无庸没有多说什么脸色也很是不好,转身便往养心殿走去。胤禛坐在主位上便看他捧着圣旨又回来了。胤禛当下脸便沉了下来,不用说也知道他那个偏心的额娘定是给他出了什么幺蛾子
胤禩胤祥顺着胤禛的眼神转头往外便看到了这样的情形,也便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高无庸一边战战兢兢的疾步走过来。一边又有些为他主子而带来的愤懑。
高无庸刚要跪下请罪陈述事实,。胤禛便哼了一声说道“不用说了,朕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朕这个额娘,可真是偏心偏出了一个新高度了。”
说完直接起身,拂袖而去,高无庸用眼神向胤禩和胤祥求救,谁不知道现在他这个主子爷明里最宠着十三爷,暗里最宠着八爷。胤禩胤祥见高无庸也是可怜,而真正受委屈的又是胤禛,便互看了一眼一起起身。快步跟了过去。胤禛一个人在前面走,将后面的人都甩开了一段距离。胤禩有心追上去,但是表面上两人关系不好,如今局势不稳,也不好露出什么破绽出来。便也只能是远远的跟着。
胤祥如今多少也知道些这胤禛和胤禩的事情,便小声的问胤禩“八哥,这德妃怎么都成了太妃还是不省心啊。”
胤禩听了冷笑一声“那你是不知道,就这几年,这德妃娘娘可是折腾了厉害也天真的很。真不知道这是不是越活越回去了,若是这么个性子,早年恐怕就死在这深宫之中了。”
胤祥是极少见胤禩说出这样的狠话的,平日里胤禩便是生气也是温文尔雅的很。如今想来实在是气急了,才径自便将这样恶毒的话脱口而出了,但是他实在是觉得八哥说的对,说的好。
胤禛到了乾清宫的时候,德太妃正在被宜太妃几个安抚,而那些没什么存在感的太妃们则是跪在后面低着头,巴不得这种情况下,新帝不要注意到自己,更何况这个新帝还是冷面出名了的四爷。
胤禛见德太妃那个样子,直接冷笑了起来“额娘这是怎么了,可是太思念皇阿玛了。”
德太妃见胤禛这样,也不请安问礼,便更是气“你这个不孝子,你当着你皇阿玛的面,你说你这皇位是不是抢了你十四弟的!你皇阿玛那么喜欢你十四弟怎么可能传位给你。你定是篡权夺位的。”
胤禛听了这话便脸色更差了“额娘这话说的可是好大的罪名,什么叫朕夺了十四弟的皇位。朕即皇帝位是皇阿玛亲口传的。不说李德全,便是张廷玉,隆科多等大臣俱在,又哪里是朕可以篡权夺位的。额娘说的恐怕也太可笑了。”
“你不要叫我额娘,你是那个女人的儿子!不是我的,我没你这样的儿子,你答应过我帮衬着你十四弟登基,结果呢!你自己结党营私,勾结大臣,谋权篡位,修改遗诏!你有何面目见你皇阿玛,有何面目见你们爱新觉罗的列祖列宗!”德太妃如今犹如疯癫一般,大声嘶喊道。
胤禩和胤祥等人早已赶到。见此情形一直没有开口。胤禩见胤禛已经气的脸色发青。便往前走了一步开口说道“德太妃言语偏颇了。皇上受命于天,受命于先帝。皇阿玛驾崩之时犹如皇上所言,身边并非只有皇上一人,张廷玉等大臣俱在,更有三哥,七哥,九弟,十弟,十二弟,十三弟,连同儿臣一起在榻前听旨。断然无错漏可能。”
“你有什么资格站出来说话,不过是辛者库贱妇所出,先帝爷早与你断了父子情分,你不过是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让我儿得到罢了!他老四与我儿胤祯读音一样,排行也是一个四一个十四,先帝病重,必然是话语不清,被你们听错听漏了!定然是传位于我儿,怎么会是他!”
胤禩好心上前说话,一个是为了让胤禛不再难堪,一个也是不想德太妃再闹下去对她自己也不好,以后对老十四也不会好。可是这德太妃如今什么话都说,不管不顾,还牵扯上了自己的额娘,便由不得胤禩再温言好语了。而胤禛原本也不将她当自己额娘,便听她左一个我儿又一个我儿的也没什么感觉,只是听到说胤禩是辛者库贱妇所出,便开始与胤禩一样怒火中烧。
“德太妃如今是感先帝驾崩,心神俱伤胡言乱语了吧!辛者库贱妇所出也是德太妃说得的?这是在先帝面前斥责先帝好色昏庸,行事无度,混淆皇室血脉不成?德太妃好大的胆子啊!”胤禛如今已经被德妃弄了个没脸。也就不怕什么撕破脸了。
“你!。。。。。。”德太妃还没说出第二个字胤祥又上前一步说道。“儿臣虽然在养蜂夹道里生活了十年,但是也知道皇阿玛素来英明,蛛丝马迹都逃不过皇阿玛的眼睛,皇阿玛在位六十一年,擒鳌拜,收台湾,削三藩,征准噶尔,确定我大清与俄国边境。可谓千古一帝,哪里容得德太妃指摘。”
“先帝功绩,本宫自然心中有数,哪里需要你们一个个犯上顶撞!”德妃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气,就算她不认胤禛,恨他,觉得他抢了十四阿哥的皇位,但是也容不下他和别人联合一起针对自己。
胤禛冷笑“德太妃都不觉得自个儿犯上顶撞,八弟与十三弟又何来犯上顶撞。”
“胤禛,你个不孝子!”
“朕如果没有记错,德太妃刚刚说了,没有朕这个儿子,不过也好,朕还有皇额娘。德太妃若当真不愿意做这个太后,不做也罢!只是也别想着还有谁能让您当太后。还有,说皇阿玛命中言语不清这等说辞,德太妃还是谨言慎行的好,不要给自己,给您在乎的儿子,招惹什么麻烦!”胤禛说完,冷哼了一声。扬声道“德太妃忧思过甚,扶回永和宫。好生伺候,若有闪失,小心你们的脑袋!”
这边德太妃自然知道胤禛这是要软禁自己。挣开侍女的手,便要冲向康熙的灵柩,似乎要破釜沉舟随康熙去的架势。当然,她不会成功的。正当她继续挣扎的时候,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这是唱那一出啊,德太妃若是想给皇阿玛殉葬,也是一片真心,你们拦着做什么?也不怕皇阿玛怪罪?”
第107章 雍正
雍正
来人正是马佳咏筝。她手上挂着一枚玉佩,吊儿郎当的挂着戏谑的笑,讽刺的看着德太妃。德太妃自然不是真的想死,她还没有看到她的十四即位当皇帝。她绝对不能死。刚刚那样不过是知道会被拉住,又表面自己宁死也不承认胤禛当皇帝,要他即便当了皇帝也一生被人质疑,揣测,唾弃。但是,这一切她自己知道就可以了,绝对不代表她还愿意让别人知道,更何况于人前拆穿。
胤禩原本也是一肚子的火,此时看到马佳咏筝的到来,勾起嘴角便是一笑,果然此刻要有好戏可以看了。
德妃如今已经没了办法继续闹下去。只能转头恶狠狠的盯着马佳咏筝。“你是个什么东西,竟然敢对本宫不敬!”
“德太妃娘娘,您很快就要去乐寿堂了,何必自说自话自编自导?”
“混账!”乐寿堂是给宫中太妃居住的地方,说白了就是寡妇宫,条件清寡,无人问津的很。她一生荣宠,怎会愿意住那里。
马佳咏筝眼皮都不抬一下,懒懒的把玩着自己手中的玉佩,悠闲的说道:“刚刚矛头还在皇兄身上,怎么这一下子就转到我身上来了,真是受宠若惊啊。”
“你一个小小宫女,不要命了吗?!”德太妃对于马佳咏筝的态度已经忍无可忍了,今日所有人都敢公开顶撞她,而这个马佳咏筝更是当众让自己下不了台。何其可恶。
“我没空跟你争论,自个儿心都偏的没边了,哪里有做额娘的样子,你若是不认皇兄最好,我皇兄也不屑有这样的太后。皇兄,您还是继续奉皇额娘为圣母皇太后好了,这样的太后,未免给你抹黑。”
“你!你放肆!”
马佳咏筝转头好笑的看着德太妃“我怎么好笑了?好笑的是谁,很快就见分晓了。”说完马佳咏筝冷笑起来,片刻之后,她举起手中的玉佩扬声道“李德全!”
“奴才在。”
“将这玉佩正反两面的花纹拓印下来。”李德全听了这话立刻明白过来,赶紧让人取了笔墨。
玉佩的花纹拓印了下来。马佳咏筝收好了玉佩,没有立刻将纸上的花纹给大家看,而是跪在了康熙的灵柩前说道:“皇阿玛,女儿不孝,如今才来您灵前叩头,却没有想到会是如此情形。皇阿玛您在天有灵千万看看,这紫禁城里的精彩!”说完叩了三个头,站起身,将纸展开呈现在了众人眼前。只见拓印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花纹而是连着写的满文。一边写的是固伦宸熙公主。一边写的是雍正。
众人一惊,这两组字都让人如梦初醒,又恍然如梦。固伦宸熙公主,便表明了马佳咏筝是皇室血脉,这宸字。。。。。。想想便知道地位尊崇,更何况还用先帝年号中的一个字。而雍正,毋庸置疑,先帝是将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禛,而不是什么皇十四字胤祯。
众人见此便也知道了。只是那不知道该说是愚蠢至极还是执拗的德太妃,依旧高声说道:“你拿一块玉佩便想诓骗世人,若是人人都用这一招,本宫也可以着人刻上十个八个!区区一块玉佩有何可信之用!”
马佳咏筝似乎对于德太妃已经耐心用尽,她本来就是极度厌恶德太妃的,如今更是不想再给什么好脸,当然似乎从一开始她就没有给。她冷笑着,拿着玉佩。走到德太妃面前。转头看向胤禛说道:“皇兄,莫怪妹妹无礼。妹妹已经容忍不得这个愚蠢妇人了。”
胤禛没有说话,任由马佳咏筝动作。德太妃眼看着她一步步的走近,而原本的贴身侍女早就已经被拉到了一旁,即使不拉到一旁,想来也不敢有任何阻拦,所谓大势已去也不过如此罢了。
马佳咏筝冷冷的盯着德太妃,突然出手捏住了她的下巴,凑近了她的脸说道:“很多事情不要让我翻旧账,比如我皇额娘的死。呵呵,德太妃啊,是你惹了我,既然这样,咱们一点点的清算,先从眼下的开始。我让你知道死心的感觉。”
说完马佳咏筝松开了捏着德太妃下巴的手,继而转头对李德全说“将宫中最好的玉匠找来。”李德全答应了一声便亲自去了,不多一会儿就带了几个玉匠来。
马佳咏筝也不多问话,伸手将玉佩递了过去“你们几个,小心将玉佩打开,不准损伤,将里面的东西取出来之后再复原。”
“是,奴才知道。”几个玉匠赶紧领了命令开始做好,果然是顶尖的玉匠,没多久玉佩便从中间被打开了。里面用镊子取出了一张薄如蝉翼的绸子。马佳咏筝接过。冷笑着扫了一眼众人,如睥睨众生一般。“李德全,宣文武百官。”
这原本不该是马佳咏筝下的命令,李德全还是转头看了眼胤禛,见胤禛点头,便去将文武百官宣入乾清宫中。乾清宫如今都是皇子后妃守灵,外臣都已经各自回家。将他们一个个宣来,还是用了些时候,可是马佳咏筝不急,胤禛不急,胤禩胤祥也不急,他们都知道,会有一个更加精彩的结局等着他们。
当最后一个大臣到了之后,马佳咏筝也没有给他们询问的机会便展开薄绸,念道“先帝遗诏,众臣接旨。”一句话,惊得所有人立刻跪下,谁都不知这遗诏说了什么,也不知道这遗诏是从哪里来的。
“朕为君日久历六十一年矣,感前人之不及,盼后续而嘉靖。今朕感不虞时长日久,恐日后垂暮而荒迷,留此遗诏以备后用。朕生众子,皆有所长无不事之人,无荒淫之辈,恪职尽守,持礼备德。从来帝王治天下,必以德,以信,以诚。朕不敢轻率交付,恐不肖子孙败丧祖宗之基业。而今天下,人心归顺,四海咸服。是朕之功,亦是朕之所愿。然为官者多有污秽,朕非不查,乃念旧情,几十年君臣往事,朕亦有情何谈轻负?然为官者贪,党,则国之根本动摇,不可不察。后事之君,朕寄以厚望。自朕即位,驱虎逐狼未以为虞。而至近年,叛军兀生不臣之心,朕亦不觉有恐,唯哀怜天下数遭兵革,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民生动荡百姓艰生。此非朕之所欲。而为上天之所考。细思夺量,反复省察,观众子之德性,较才能之适用。非有不及,乃是天下大事不可轻率,稍有不慎则民生多艰,国之倾覆。经数日数月之久,空遗漏之不察,酿天下之大祸,此朕之罪也。朕已七十之岁,古来而惜。子孙百人,乃朕之福荫,今虽觉寿之将终未觉有憾,望子孙后背守祖宗基业之长久,朕亦安然长逝。今皇四子胤禛德福双全,谨言慎行,查无遗漏,自能壮我国之根本,扬我大清之威仪。着即皇帝位,空他人之异心。造无非之谣言。败帝王之德行,又恐有乱党贼人篡权夺位,乱我江山,今立此遗诏以备后用。赐皇四子胤禛年号雍正。择吉日登基。而马佳咏筝实为朕与孝懿皇后之亲女,幼时送养宫外,而今回归玉牒,改名爱新觉罗嘉熙,封固伦宸熙公主。朕之所言,所嘱众臣不可有忘。钦此。”
读完遗诏,马佳咏筝,或者应该称为宸熙公主,将薄绸递给张廷玉,张伯行二人。“两位张大人想来对皇阿玛的字迹尤为熟悉,请二位大人辨认一下,这是不是皇阿玛亲笔的遗诏,以好让一些人彻底死心,断了谣言和痴心妄想才好。”
张伯行与张廷玉二人哪里还敢怠慢。赶紧上前去查看,两人对视一眼之后,一起拜道“此的确是大行皇帝之亲笔。臣领旨。”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再不敢迟疑,皆拜倒领旨。宸熙公主将遗诏折叠好,交给胤禛说道“皇兄,这遗诏便交由你保管了。”说完似乎不再有任何留恋一般,拿走了已经复原的玉佩,转身离开。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辛丑。上即皇帝位。是日黎明。卤簿全设。各官齐集于朝。上素服。诣梓宫前。跪、上香、告受命于大行皇帝。行三跪九叩头礼。圣容哀感。受命毕。至东偏殿。易礼服。诣永和宫皇太后前。行礼毕。御太和殿。升宝座。鸣钟鼓。中和乐、设而不作。王以下、文武各官、行朝贺礼。免宣庆贺表。
癸卯。○大学士等奏颁雍正年号钱文式样。得上□日、钱文系国家重务。向因钱价昂贵。常廑皇考圣怀。今何以使钱文价平。方合皇考便民利用之意。从前云南巡抚杨名时题请鼓铸。部议不准举行。滇省之外。何省应令鼓铸。与钱价有益。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公同会议具奏。寻议、鼓铸钱文。应令云南四川两省、设炉鼓铸。从之
似乎终于都要平静了,德太妃如今已经认命,接受了太后的称谓。安安静静的等同软禁的搬进了慈宁宫。不再惹是生非了。直到大将军王的出现。
第108章 禅让
胤禛即位之后便立刻分封了各位阿哥○封贝勒允禩、为和硕廉亲王。十三阿哥允祥、为和硕怡亲王。贝子允祹、为多罗履郡王。二阿哥子弘晳、为多罗理郡王
“胤禛,你给我出来!你凭什么不让我见皇阿玛最后一面,又凭什么那样对待皇额娘!”如今已经叫允禵的十四阿哥怒气冲冲的跑过来。不管不顾的吼道。高无庸拦不住,只能跪下请罪“起来吧。都退下。”胤禛完全不在意如今已经降为贝子的十四阿哥。“十四弟这话说的,难不成让先帝等着你回京不成?没有这个道理!至于皇额娘,朕尊奉她为皇太后,移居慈宁宫,又有何不妥?”
对于胤禛说的不能让先帝等自己,尚且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想到自己的皇额娘如今的日子,十四贝子便怒火中烧“有何不妥?皇额娘如今过得犹如软禁一般的日子吗,你说哪里不妥?皇额娘纵然有什么不对,你身为人子理当尽孝!”
“是吗?那你可知道朕的这个皇额娘在人前都是怎么对朕的?她说朕抢了你的皇位,朕是乱臣贼子,说没有朕这个儿子。如今朕尚且估计她生育之恩,奉为皇太后,你还要如何!?她是慈母也仅仅是对你一人,绝非对朕,如今,朕问心无愧。”
十四贝子气的上气不接下气,他不知道速来不多话的胤禛怎么变得如此咄咄逼人了。他也不想再说什么京中发生的事情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不说罢了,他的皇额娘怎么闹得,他都是知道的。他曾经也怀疑是不是胤禛篡位,皇阿玛晚年那么喜欢自己。怎么可能传位给他人,但是后来想想才发现,自己错了,若是真的喜欢,想要传位给自己,为何要让自己去打仗,远派在外。原来不过是自己的痴心妄想,从皇阿玛让自己离京的那一刻,便是在为他胤禛当皇帝做准备了。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能如何。
十四贝子走后没有多久,胤禩便来了,高无庸识趣的退下。胤禩径自走上台,看着胤禛说“刚刚老十四来闹你了?”
胤禛嗤笑一声没有说话。胤禩叹道“他当年胜券在握,谁知道成了一夜黄粱,由他去吧。”
胤禛没有回答胤禩这一句话,反而是抓住他的手问“小八,如今我也是孤家寡人了,你不会离开的对吗?”
“你如何就是孤家寡人了,即便没有我,十三弟也会陪着你。”
“不一样。”
“哪里不同?”
“他是兄弟,而你。。。。。。是挚爱。”
胤禩一下笑了出来说道“如今也是四十好几的人了,竟然还能说出这么不害臊的话,难不成还以为自己是二十几?”
胤禛看着胤禩很认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