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医香-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随从忙应声道:“正是!”说着已回手作势道:“那位便是我们家六爷!”

那门房赶忙朝着凌远清的方向行了一礼。又回头吆喝道:“凌家来人了,快去禀报夫人!”门房里头早有人答应着,一溜烟的去了。

马车才刚在宁宅门前停下,宁宅的大门已自缓缓打开。一群丫鬟簇着宁夫人走了出来。

车厢打开,惠儿从车内跳下,又扶了远黛下车。含笑上前数步。远黛朝宁夫人一礼,道:“打扰姑姑了!”

宁夫人闻言,不由一笑,忙快步上前扶她起来,且佯怒的嗔责道:“你这孩子,只是胡说!你能来,我欢喜尚且不及。怎么却说出打扰这等见外的话来!”

侯二人见了礼后,凌远清这才上前向宁夫人见礼。宁夫人与他也非第一日见面,略说了几句后,便请二人入宅。凌远清闻声,忙笑道:“姑姑客气了!我还有事。便不打扰姑姑了!”

宁夫人听得一笑,也并不挽留,便点头道:“既如此,我便不强留你了!”

她早年丧夫,膝下又无儿女,凌远清若真依言入内,反会令她深感为难。故此她虽知凌远清之言不过是推搪之辞,却也乐于顺水推舟。

凌远清应着,便又同远黛道别。而后方回身领了凌家之人仍照原路返回。这里宁宅自有人出来,帮着文屏等人将远黛的行装等物事抬进了宁宅。

宁夫人此刻早引了远黛顺着抄手游廊缓缓而行。宁宅占地虽则不大,但风格雅淡,布局巧妙。顺着曲曲折折的游廊一路行来,更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走不一刻。远黛便不由衷心赞道:“姑姑这宅子建的倒别致!”

宁夫人对此报以一笑:“这宅子,原是当年王爷为我买下的!买下不久,王爷便出了事,我也随之回了全州。等我再回来时,才知这宅子竟荒废了!”一面说着,她便抬手指点了一回周遭:“好在底子还在,收拾了几天,便又恢复了旧观!”

远黛忽然听了这话,却也不由的心生感喟,环视一回周遭,半晌方叹了口气。

见她叹气,宁夫人便忙看了过来,问道:“远黛这是在想什么,怎么竟叹起气来?”

轻轻摇头,远黛应道:“只是忽然想起我幼时的住处了!忽忽三年,物是人非,如今也不知成了什么样儿了!”说着这话时候,她虽力持镇定,面上终不免现出几分感伤之色来。

宁夫人闻声,却也不由叹了一回,过了一刻,才道:“远黛若是喜欢,等来日你与王爷完了婚,不妨请王爷陪你回去看看。王爷想来是不会拒绝的!”

没料到宁夫人竟会说起这话来,微怔之后,远黛不觉失笑道:“王爷志向高远、心存天下,怕是未必便能抽出时间来陪我故地重游呢!”

深思的看向远黛,宁夫人忽而停住脚步,抬手遣散了身后跟随的所有人等,这才正色的转向远黛道:“远黛真有如此把握,定能医好王爷的双腿?”

摇一摇头,远黛道:“若然王爷双腿看着能与常人无异,我至少可有五成把握!”她无意将话说满,因此只淡淡的表示可有五成把握。

目露异色的看向远黛,宁夫人忽然问道:“远黛口中说是五成,其实更不止五成吧?”

一听这话,远黛便已明白,百里肇的双腿必与常人无异,至少看起来该是如此无疑。对于宁夫人的问题,远黛也只含蓄道:“或者吧!毕竟王爷的伤情,我还不曾亲见。”

乍闻此语,宁夫人不觉喜上眉梢,下一刻竟已脱口而出:“我这便遣人去请王爷!”言毕便即紧走几步,看那样儿,却是恨不能立时便将百里肇请了过来让远黛诊治一回。

见她如此,远黛不禁大感窘迫,急急上前拉住宁夫人,苦笑道:“姑姑且慢!这个……怕是不太方便吧!”

宁夫人为之愕然,几乎脱口便要说出有什么不方便的,然而目光一动,落在远黛窘迫之余又微微泛红的面容上,她才忽然意识到了远黛的意思。旁人不知百里肇的伤情,她又如何不知——百里肇双腿以下根本全无知觉。

中医讲求望、闻、问、切四字。望。为观其气色;闻,指听其声息;问;则是询问症状;切;便是搭脉察象。百里肇伤在腿上,单看面上气色,无疑远远不够。少不得是要看一看伤情的。而远黛偏又是个少女,男女授受不亲,但只第一条已是无法办到。

百里肇身为皇子。从前又曾为太子,这三年多来,出入睿亲王府的大夫只怕数以百计,却无一不是束手无策。如今远黛既敢夸下这等海口,所用手段只怕也与寻常大夫迥异。如此一想,这腿伤只怕还真是要等成婚之后方可诊治了。

这么一想,宁夫人不免露出一个苦笑:“是我太心急了!竟全没想到此点!”

远黛忙笑道:“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姑姑所以如此,也是关心王爷所致,又何必自责!”

宁夫人叹了口气,好半晌才慢慢道:“说句不怕僭越的话,王爷虽则身份贵重无比。但在我眼中心中,他却永远只是当年凤仪宫中那个粉妆玉琢、聪慧顽皮的二皇子!”

默默点头,远黛道:“姑姑的意思,我已明白了!”

百里肇极幼之时,董皇后便已过世。今上立萧妃为后,又将百里肇托在萧妃膝下抚育。其时萧后尚且无子,待百里肇自是疼爱有加、如同己出。然而数年之后,当萧后诞下百里聿之后,百里肇在她心中的地位自然便也一落千丈。

世上哪有不爱亲子的母亲。而一旦爱了,所想的,必然便是给他最好的。而天下之大,却又有什么好东西能够比得上至尊无上的皇帝之位?

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宁夫人转开话题问道:“今儿怎么只你一人过来?我原想着,便是萧家小姐不来。你那十妹妹也会随你过来小住几日呢?”

远黛为之一笑,便答道:“正月十四那日,萧府灯棚被人挤塌一事,姑姑想来也是知道的。因着那事,萧姐姐便来不了了。至于十妹妹,却是因为嫁妆还不曾备齐,所以也不能来!”

萧府灯棚倒塌的缘故,平京之中但凡略有些门路之人几乎无人不知,宁夫人自也不例外。此刻听远黛这么一说,却不由失笑点头。

萧呈娴的婚事其实真可算得是波折横生。早年萧府曾有意将萧呈娴许与百里肇,却因一连串的事端一再延迟,直到后来,百里肇双腿残疾,婚事也因此不了了之。

萧府也知此事他们做的不甚厚道,其后的两三年里,便也一直有意无意的搁置萧呈娴的婚事,以期将之前退婚一事的影响降至最低。然而随着今年灯棚被人挤塌,有关萧呈娴的种种议论重又甚嚣尘上,虽然碍于萧家与宫中那位娘娘的面上,并无人敢传的太过,但于萧呈娴的名声,无疑仍是有影响的。尤其这事里头偏还夹了一个永郡王。

与此同时,宁夫人与百里肇的关系,朝野亦几乎无人不知。萧呈娴若在此时冒然陪远黛过来小住,京中流言怕是难免又要将萧呈娴与百里肇扯到一起。

在此情况下,萧灿与杜夫人最终断然拒绝了萧呈娴的请求,令她不得与远黛同行。萧呈娴也知父母的顾虑,少不得只能默默忍了。而凌远萱那边,所谓嫁妆不曾齐备,其实也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原因却还在凌昀的身上。罗氏倒是有意让凌远萱与远黛同来的,然极少在女儿之事上与罗氏相悖的凌昀却是执意不肯。所以最后真正成行的,便也只有远黛一人了。

宁夫人点一点头,倒也并不多问,只含含糊糊,若有所指道:“只你一人来,其实也好!”

远黛听得蛾眉轻扬,却终于没有追问什么。二人且说且行,走了这一回,前面却已看到了一片潇潇竹林。时序已入二月,因平京位于北地,初春二月,风仍肃杀,庭院之中也不见多少绿色,但这一片竹林却已焕发了精神,看着竟是一片青青翠绿,让人不由心生欢喜。

竹林里头,更间植了好些色泽鲜亮的迎春花。早春二月,正是迎春开放时节。那花一蓬蓬一簇簇的开在竹林里头,更点缀得竹林一片生机勃勃。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宁夫人引了远黛穿过这一片竹林,前头便见了一处小小的庭院。极为简单的白墙青瓦,清爽素净之外更予人一种出尘之感。庭院前头则是一片花圃,正月才尽。正是平京春寒料峭之时,那花圃便也显得有些冷清,只一圈长青灌木静静的守着。仿佛在等着什么一般。

不由自主的微微一笑,远黛道:“这处地方倒是一个妙处!”不必仔细观察周围,远黛也知道,这处庭院已是整个宁宅的最后方,也可以算是宁宅之中最为僻静的一处所在。

目注这处庭院,宁夫人心中也是不无怅然:“不瞒远黛,我自幼生在全州。家中以务农为生。先帝顺德十三年,我被采选入宫,数年后,便去了凤仪宫伏侍皇后娘娘。宫中生活,固然既富且贵。然午夜梦回之时,我却仍会记起全州家中的那一片小菜地。皇后娘娘薨后,我重又入宫,伏侍王爷。有一次无意同王爷说起此事,他居然便将之记在了心中!”

宁夫人没再说下去,远黛却已明白过来:“王爷一番心意,姑姑该喜欢才是!”

叹了口气,宁夫人慢慢道:“是啊!王爷的一番心意,我原是该喜欢的。”她说着。抬手点一点那一片花圃,道:“这里,原先不是花圃,而是一片菜园子。可惜的是,这么多年养尊处优下来,我早不记得该如何种菜了。欢喜过后。我也只能吩咐将它改作了花圃!”

言下竟是不无苦涩之意。

远黛听得又一阵默默,才想说什么的当儿,却见那屋子的门忽而开了,文屏等几人匆匆的迎了出来。一眼瞧见她们,远黛才算明白过来,原来这处,竟是宁夫人为她备的住处。

才要说什么的时候,宁夫人已自微笑道:“远黛莳花弄草的本领,早为京中之人称道。这处院子我让你住,可也是有私心的,你可莫要辜负了我的一番打算才好!”

远黛听得便也笑了出来:“姑姑可高看我了!如今虽入了春,却还远不到栽花种草的时候,姑姑将这一片花圃交给我,却真真是有意为难我了!”

宁夫人笑而不语,只上前执了远黛的手,缓步的进了屋子。

这座院子外表看来甚为素净,而屋内的陈设也是一般的素雅宁馨,乍一眼看去,各样物事都仿佛不甚起眼,然细细端详之下,却觉原来件件都不寻常。淡扫一眼之后,远黛便不由的在心中暗赞了一声。二人在屋内坐定,文屏便忙沏了茶了。

略啜了几口茶后,宁夫人便自含笑起身道:“我还有些事要办,你且歇一歇,等晚些时候,我再来同你说话!”

她既说了有事要办,远黛自也并不留她,当下含笑应了,便起身送了她出去。送走宁夫人,远黛再回屋坐下,却是不由的长长吐出一口气来。

微微犹疑的看了远黛一眼,文屏立在一边,却是欲言又止。抬眸看她一眼,远黛平静道:“有话只管问吧!不必这么吞吞吐吐的!”

她虽说了这话出来,文屏神色却还有些迟疑,好半日,才苦笑的道:“这趟过来,若萧小姐与十小姐在也还罢了,如今只得小姐一人过来,我总觉有些不好!”

远黛点头,这一点,她又何尝不明白。然而当日百里肇既说了这话,她又怎好全无表示。微微一摆手,远黛平静道:“这点其实倒也不必担心!”说过这话后,她却忽而不再言语,良久之后,方叹气道:“在这里,我至少能博个清静不是!”

元宵那日之后,整个凌府对她愈是不同。虽然碍于陆夫人当家主母的身份,众人不敢做的太过明显,但远黛屋里日复一日的热闹却还是免不了。远黛虽已刻意冷了脸,不愿理睬她们,却也奈何不得对方从周姨娘处下手。周姨娘本就是个好拿捏的性子,心中虽也惧着远黛三分,但被人一捧,便不免有些晕晕陶陶,分不清南北。

远黛却也拿她无法。不管如何,周姨娘总是她的生母,在凌府又素不得重视。若然连自己也都回了她的意思,那周姨娘日后的日子只有更是难过。

一念及此,远黛也只有暗自忍了。

正月十八后,远黛与百里肇的婚事终于浮出水面。而得了这一消息的凌府中人,看待远黛母女便更是不同。远黛不堪其扰,终于决定过来宁夫人小住几日,也好避避风头。

而这些,一直在远黛身边伏侍的文屏自是一清二楚。犹疑一刻后,文屏最终还是吞吞吐吐的问道:“可是……小姐一人住在宁夫人家中,倘或睿亲王忽然过来……”

淡淡扬眉,远黛道:“来就来了,这却有什么的?”

文屏见状,不禁无奈,话也不好再说下去了。事实上,若然早知凌远萱不能随远黛同来,文屏必会劝说远黛三思而后行。然而凌远萱却是直到今晨,才忽然由罗氏出面,向远黛说明缘由,从而未能成行的。

察觉出文屏的担忧之情,远黛不免朝她一笑:“你在担心什么?担心睿亲王忽然退亲?”

文屏默然,好半晌,她才轻轻的点了点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章 担忧

远黛笑笑,对文屏的担忧不予置词。文屏等了一刻,也不见远黛回应,心下不免着急,忍不住语带提醒的问道:“小姐真有十成十的把握能医好睿亲王?”那日远黛与百里肇在照水林说话之时,文屏虽也有所回避,但因夜深人静的缘故,二人所说,她却还是听得了一鳞半爪。虽是模模糊糊,但却也稍稍知晓这桩婚事所以能成的关键所在。

微微摇头,远黛道:“十成十的把握我自是没有的!”见文屏眉目微动,面上更增担忧之色,她却又不觉一笑:“但文屏你可知道,此事其实并不如你想的那样!”

文屏在远黛身边多时,对她其实早已信服,此刻听她这么一说,当即敛眉做倾听状。

远黛淡淡解释道:“文屏,你原就是个晓事的!在我身边又已将三年,我的境况,你不会不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来由不得我做主。我能做的,不过是用些无伤大雅的小手段,尽量规避我不想要的婚姻,再制造出一些事端,使得老太太她们不得不让我半步,使我不至落到太过窘迫的境地……”

文屏听得默默点头,心知远黛这话确是实情。

远黛徐徐续道:“知道这一点,你便该明白,在这种境况下,若他当真有心欺我,其实根本无需答应我的任何要求。而在老太太来说,只要我能进得睿亲王府就好!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去,她压根儿不会在意!”

不自觉的张了张嘴,可到了最后。文屏却还是没能说出一个字来。

全不在意的漠然一笑,远黛看向文屏,眸光平和:“不过这些事儿都与你无关!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安心做你该做的事。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说的也不要说。等我在睿亲王府站住了脚,你就可以离开了。那时候,何去何从。只在你自己!”

文屏听得心下一震,失声叫道:“小姐……”没什么理由的,这一刻,她只觉得心慌。

朝她摆一摆手,远黛道:“你又想差了!我想说的是,你们几人的卖身契,日后我都会发还你们。是自立门户还是另作选择。也都由得你们自己!”

听得此话,文屏不由心中稍安,迟疑一刻后,她终究问道:“那沅真姐姐呢?”

“沅真吗?”听文屏提及沅真,远黛便不由一笑:“沅真与你们不同!你们可以离开。她却不能!对她而言,我永远是她的主子。这一点,不管到了何时,总不会变!于我而言,她不但是我的丫鬟,更是我的贴心人,她与我的亲厚程度,甚至远胜至亲姊妹!”

与文屏说过一回话后,远黛自己也觉有些疲惫。因歪在贵妃榻上,小憩了一刻。再睁眼时,却见外头天色已然擦黑。她这里才刚坐起身来,那边惠儿却已走了来,朝她行礼笑道:“小姐可算是醒了!宁夫人才遣了人来,请小姐过去花厅用饭呢!”她这里正说着。那边文屏却已捧了水走了来。简单盥洗后,远黛便起了身,带了文屏二人往花厅去。

宁宅的花厅,位于远黛所住小院的西南,一路过去,倒是没费太长时间。才到花厅跟前,便有宁夫人的贴身丫鬟迎了上来,向远黛笑道:“小姐可来了!王爷与夫人已等了一刻了!”

远黛听得微微扬眉,倒也没有显出太多的惊诧,只点了点头。那丫鬟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只引她一路进了花厅。一进花厅,远黛第一眼便瞧见百里肇静静坐在上首,正与坐在她身边的宁夫人说着什么。听得脚步声,宁夫人忙起了身,笑道:“远黛来了!快坐!”

紧走几步,远黛含笑行礼见过了二人,道过失礼之后,这才微嗔的向宁夫人道:“姑姑也是,王爷来了,怎么也不使人告我一声儿。”

宁夫人便笑道:“我原是要令人告诉你的!怎奈王爷不许,我也只得罢了!”

远黛笑笑,才要再说什么的当儿,上首的百里肇已微微抬手,淡淡道:“本不是什么大事,哪里值得说这许多!来了就坐吧!”

远黛非是饶舌之人,之所以嗔责了宁夫人几句,其实不过是为了掩饰乍见百里肇的尴尬,如今百里既主动开口,她自也乐得从命。谢了坐后,便在宁夫人身边坐了。

宁夫人见她坐了,一面示意身边之人传饭,一面却笑道:“今儿王爷来的甚是突然,我也不曾料到。他来后,我本打算派人给你送个信儿,又怕你羞怯,便索性瞒着你了!”口中说着,却已忍不住仔细端详了远黛数眼。

不无苦笑的抬手轻抚一下自己的面容,远黛叹息道:“我原先倒不觉得羞怯,然听了姑姑这一番话,却忽然便想羞怯一回,只不知如今再作羞怯之态可还来得及否?”

忽然听了这话,却由不得宁夫人不失笑出声:“你这丫头,原来竟也如此促狭!”

静静坐在上首的百里肇此刻也适时的开口道:“对她,莫说是姑姑,便是我,也是一般的看不清、看不透!不过好在……我们还有的是时间!”

这话从他口中平平道来,却是无由的熟稔而亲密。在这脱口而出的熟稔中,远黛更听出了一丝探究之心。这让远黛知道,对她,百里肇是好奇的,而这份好奇目前仍是有所克制的。

对百里肇报以一笑,远黛便不再言语。雁过留痕,已过去的事,无论如何掩饰,也总有露出痕迹的一天。所以从一开始,她就没有刻意掩藏的打算。然而这并不代表,她就愿意主动对人提起。也许,将来总有那么一天,她会告诉眼前的这个人。

毕竟——这个人是她挑中的夫婿。若然不出意外,也应该会是她相伴一生的男人。即使一开始,她并非那么心甘情愿,然而,最终下了决定的人,也依然是她。而既然她已做了决定,那就一定会走下去。结局如何,她不知道,也并不太在意。婚姻之于她,不过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远非全部。如果有一天,这一切难以为继,她也不乏勇气敢于将之弃如敝屐。

在言语暂时停顿的静默之中,远黛抬眸瞥向百里肇。而这个时候,百里肇也正朝她看来。二人目光在空中稍稍一触,一个略带探究,一个平和淡然,下一刻,却又很快错开。

花厅外头,一行丫鬟正自手捧佳肴轻步的鱼贯走入花厅。

用过饭后,早又有人送了漱口的茶水来。三人各自漱了口,下头却又送了茶来。

宁夫人接茶在手,浅啜一口之后,便自笑道:“平京今年竟是出奇的暖和呢!这才刚入了二月,居然便有了些些暖意。这在平京,倒真是难得的紧!”

远黛听得一笑,便道:“我到平京至今也才刚满三年,对平京还真所知不多,只是觉得这里远比万州要冷的多。偏我又是个极怕冷的人,一到了冬日,便只是懒待动弹!”

她二人在那边闲闲的说着家常,百里肇却也并不言语,只神色淡然的坐在一旁喝茶。待得杯中茶尽,他便随手搁下了茶盏,候着远黛与宁夫人说完一个话题后,这才开口道:“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告辞了!”

宁夫人倒也并不挽留,起身却向远黛笑道:“远黛便替我送送王爷吧!”

宁夫人的这个要求自然远称不上合理二字,然而远黛对此却仿佛毫无所觉,看也不曾看一眼侍立一边,满面焦灼之色的文屏,她淡静起身,先行辞过宁夫人,这才上前一步,径自行到百里肇身后,推了那辆轮椅缓缓往花厅外头走去。

下意识的前行一步,文屏正欲跟了上去,远黛却已回头,朝她轻轻一摇头,示意她不必跟来,文屏心下虽是不愿,却也不敢违拗远黛的意思,只得犹豫的停下了脚步。

才出宁宅花厅,前头便是一段狭长的小径。小径周旁,间植着桃李灌木之类,如今虽则无花,但看着倒也青青郁郁。月色胧淡,一路行来,倒也不觉黑暗。

二人谁也没有言语,只是缓缓而行,眼看着前头却出现了一处三岔口子。于宁宅,远黛这却还是第一回来,遇到岔口时候,不免便有些迟疑,不知百里肇想往哪儿去。

似乎察觉了她的迟疑,百里肇微微抬手,点一点右侧:“这边!”

远黛闻声,仍不多言,便推了他上了右边那条青石小路。二人又行一刻,百里肇终于开口道:“三日之后我便要入闱了!”

这话来的突然,却让远黛不由一怔:“入闱?”二人此刻堪堪出了那一条狭长的小径,出现眼前的,却是一座小小的荷池。才是初春,荷池显得格外清冷,也正因此,风过之时荡起的涟漪便显得格外的清晰而深刻。行到荷池边上时,远黛便自然的停住了脚步。

“是!”这一刻,百里肇的声音竟是异常的冷峻而淡漠:“承蒙父皇看重,点我主试本次春闱!”主试春闱之人,需与考生一同进场。考生三场试毕,便可离场,静候放榜。而主试之人却仍需留在闱场贡院之内,批阅考卷、拔擢人才。却是直到榜单定下,方可出闱归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章 主试

骤闻此语,远黛不由一惊,心下更是好一阵诧异。

能得圣上钦点为春闱主试,对任何一位朝廷大臣,都意味着信任与看重,甚至是一种恩遇。只因科考乃国家取士重径,岂是一般。而主考春闱之人,更是本科所有及第进士的座师。一科进士,足有数百人之多,这些进士不曾中举之前,分布于天下,近者相距百十里,远者或相隔万里,而一任主考,却可将这些俊杰之士尽数集于门下,其影响,实不可谓不大。

也正因如此,在百里肇之前,大周还从未有过皇子主试科考之事。

“王爷忽然对我提起此事,可有什么缘由没有?”过得一刻,远黛方徐徐问道。

淡淡一笑,百里肇注目看着远黛:“之所以同你说起这些,不过是想让你更清楚的看明白我如今的尴尬境地而已!”言中既有自嘲,更多的却还是漠然——事不关己一般的漠然。

微微一叹之后,远黛道:“以王爷之能,未必便不能翻转局势!”

轻嗤一声,百里肇淡淡道:“姑且拭目以待吧!”说着,他却忽而注目看向远黛:“文宣阁内那三人,二文一武,不知你是如何打算的?”

诧异于百里肇忽然提起此事,一怔之后,远黛方蹙眉问道:“难道王爷竟有提拔他们三人之心?”这会儿忽然说起这个,除了这个理由。她想不到还有其他。

眉峰稍稍一抬,百里肇道:“这又有何不可?”

见他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远黛不由轻笑出声:“国家抡才大典,不意王爷竟如此轻忽,此举若为外人所知,怕是不免引人诟病吧?”

“诟病?”重复此句之后,百里肇忽而反问:“对自己看上的人远黛竟如此没有信心?”

摇一摇头后。远黛道:“王爷该知道,我与他们并不熟悉。王爷口中所谓的看上,也只不过是我曾与其中一人有过一面之缘而已!”

“一面之缘而能如此照应,我是该说你慧眼独具抑或其它呢?”百里肇扬眉。

为之一笑,远黛轻描淡写道:“王爷不妨将它归之为心血来潮!”

于罗起东此人,她的所作所为也确可称得上是心血来潮。虽然起始之时不无有为萧呈娴着想的打算,但远黛心中却也很是明白,萧呈娴看上罗起东的可能,其实近乎于无。而其后她之所以一直做下去的理由则更简单,既然已做了。那自是该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对远黛这个本可算得出人意料的答案。百里肇却是不曾表现丝毫异色,似笑非笑的看一眼远黛,他有些漫不经心的问道:“而如今,你已不打算继续下去了。是吗?”

偏首看向百里肇,远黛答道:“王爷此言差矣!既云心血来潮,自然不能持久。而况这事,原是萧姐姐所为,文宣阁内的一切用度亦是萧姐姐提供。其实与我并无太大干系!”

所以忽然与远黛说起文宣阁内三人,于百里肇而言,其实不过是一种随口而出的试探。罗起东与远黛二人偶遇之事。百里肇早从岳尧口中得了详情,然而他所知道的,不过是岳尧目中所见,对远黛二人的打算,他却是一无所知。似罗起东等人,本来是并不值得百里肇试探的,然这事出自远黛之手,值此独处之际,他便忍不住的问了出来。

此刻见远黛似无多说之意,他便也淡淡一笑,没再继续问下去。远黛无疑是个极聪明之人,正因如此,百里肇反而倾向于相信远黛绝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刻意隐瞒自己什么。

静默一刻之后,远黛终于问道:“入闱之前,王爷可还有什么事儿要嘱咐我吗?”

百里肇道:“除却我刚才所说之事,便只有你我之间的婚事了!”即便是在说到婚事之时,百里肇的语声仍甚平淡,乍然听来,倒仿佛是在讨论公事一般。

他的这种态度,远黛其实是满意的。相比于百里肇有时略显暧昧的言辞,她倒更喜欢他以这种口气同她说话,如此至少不会让她心生不安:“王爷请讲!”

微微颔首,百里肇道:“我虽入闱,但并不影响一应三书六礼之仪。我的意思,是尽快完婚。今日入宫之时,我已向皇后娘娘禀明此意,皇后娘娘也已欣然应允此事!”他说着,不免注目看向远黛:“之所以同你说起这些,只是要告诉你,你若有什么事儿,需待解决,却须尽快做完,若有为难之处,可同姑姑说起,她会尽力助你!”

百里肇这话虽说的含蓄,但远黛却已明白过来。百里肇这是在告诉她,他希望周姨娘之事能尽快尘埃落定,不管如何,现在的远黛还是凌家的女儿,周姨娘之事,还可算得是凌家的家务事,无论结果如何,凌府将来大不了是被人半嘲讽的说上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而若远黛将来一朝成了睿亲王妃,那时却只怕要落得个倚势凌人的说法了。

一旦提起周姨娘,远黛忽而便觉有些疲惫起来。微叹了一声后,她道:“王爷只管放心,这事如今已现端倪,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