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这群猴子除了老师别人都管不住,全部放到一堆儿不给我闹得天翻地覆能甘心?出去了还要老师给你们收拾烂摊子?走走走,看见你们就烦……”
  林泽给三个徒弟一人拍了一脑袋,挥手无情把人赶走,然后转身就走。
  雏鸟,终究是高飞的,诶。


第167章 
  朝廷的动作比林泽想象中的还要快;三个徒弟刚出发,朝廷西水北调工程的圣旨就下发到了各个郡县。
  这次动作涉及面非常广,所规划的范围不小,长渠贯穿西北两头方向;期间还有分布支流小渠;需要炸平的荒山足足有七八座。
  整个工程可以说要震动半个大稷江山,东南两方的百姓虽不受工程影响;但其他方面也或多或少有影响;但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工程完成;困扰大家多年的旱涝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为了不让百姓恐慌受谣言蛊惑;朝廷先一步下达圣旨在各地做正面宣传;以免在大兴土木的时候无知的百姓们被煽动闹事。
  新太子带着官员团队就位后;无数的物资和人力开始调动,在炸。药的帮助下,挖山采石不再是困难,修渠也非常轻松;埋好炸。药纷纷钟就能炸出通水的沟壑,移平无用挡路的荒山。
  这也是大稷炸。药的正式面世;当百姓们亲眼看见官兵不费吹灰之力就炸出沟壑和移平荒山,天降神兵的传言在极短的时间就传遍全国,以及邻国。
  如此骇人听闻的消息自然引起了各国注意,纷纷派人过来暗中查探消息真实。
  皇帝得知消息并没有阻止,任由探子来看;这本就是有意为之,展现国力震慑周边的手段,否则伴随着大稷的发展,成为众国的眼中钉是迟早的事情。
  这些百姓们并不清楚,大家的注意力全在工程上,底层的普通人只想过好日子罢了。
  在朝廷的正面宣传下,百姓对这次大兴土木的工程非常支持,相关的西北百姓只要家里能出人的,纷纷主动跑去干活支持,连工钱多少都不在乎。
  东南方向的百姓则纷纷慷慨解囊捐款,一家几个铜板的心意不多,但凑起来也有不少,百姓的支持大大减轻了朝廷国库的负担。
  再加上还有十二万的免费南洋奴,以及炸。药的帮助,这次西水北调的工程虽然动静大,可实际上的耗资算来压力非常轻松。
  财力物力到位,干活的苦力们伙食自然就开得好很多,所有的馒头都是掺了白面的好粮食,粟米饭更是管饱,偶尔还能吃上一顿面条,每个月至少能吃上五六次的肥猪肉。
  这伙食绝对非常不错了,而且监督干活的官兵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催促鞭打,哪怕是奴隶苦力,只要遵守规矩都会得到尊重待遇,干活干了都有适当的休息时间,并不会没有人性的压榨大家干活。
  这让从南洋来的奴隶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感动,当初那个流言说得对,在大稷就算是当奴隶,也能过上他们梦想中吃饱饭不用担心随时死亡的日子。
  热火朝天的西水北调工程工地上,干活的壮劳力一边唱着歌一边干活,官兵们在旁边监督送水。
  “大家加油,把手上的活儿干完,今天中午吃肥猪肉!上个月大家的效率得到了上面嘉奖,今天这顿是特别奖励给大家的,等这个月结束,咱们还有奖金……”
  总监督管挥着手给干活的劳力们鼓励,扯着嗓子宣布好消息。
  “喔喔喔。”
  干活的壮汉们一听,纷纷吆喝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
  上面为了在提高工程效率的同时,不让干活的人产生厌恶怨恨心情,采取了效率嘉奖制度,只要大家完成的工作超过了规定进程,就能在伙食和工钱上得到相迎的奖励。
  虽然百姓们很多最开始是自愿来的不在乎工钱,但是朝廷不可能真的随便发一点工钱应付,短时间内百姓们不觉得有什么,可时间长了想法就会变。
  所以正常的奖惩制度,是最好的办法,让干活的人吃饱也是必须的,想要马儿跑哪能不给马儿吃草。
  干活的壮劳力高兴,监督的官兵们更高兴,因为他们的奖励更多。
  “头儿,这次奖励里面有巧克力吗?俺上次把东西带回家,俺闺女儿子可喜欢了!”
  有跟监督头儿熟的小兵一听马上又有奖励,赶忙就凑上去打听消息。
  朝廷每次对苦力们奖励的是铜板,而对他们官兵人员则是钱和物资两种,其中物资都是好东西,吃的用的穿的都有,好些花钱都买不着。
  就比如说巧克力吧,这可是只在上层人中广泛流传的吃食,以及军营中流动,在外面很难买到,即便有卖,价格也非常高,因为这是军备所需,不能够大量流到外面的。
  “有,上面说了,那虽然是军营作战的军备所需,但咱们监督管理工程的士兵也非常辛苦,干的都是体力活,上个月咱们完成的效率是所有监督队伍中排名前十的,每人奖励一盒。”
  监督头儿继续告诉大家好消息。
  这确实是好消息,他们只不过是监督兵,不用上战场,累了熬一熬就是,用不着吃巧克力补充体力,奖励下来的这东西大多数人都不会吃,而是拿出去卖,换到的银子寄回家可是能让家里生活好久了。
  监督兵们心情高,对待干活的奴隶态度自然就更好更耐心了。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今天咱们就多休息半个时辰,大家快去洗手准备吃饭,然后睡个午觉再干……”
  吃饭前洗手是上面严格规定的卫生条件之一,其他还有什么不许随地大小便吐痰等等。
  上头对干活百姓和奴隶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居住环境比大家自己还关心,据说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如此多人聚集在一起,居住条件这么差,很容易造成疫病。
  大家虽然不太理解,但上面严格规定了还是老实照做,因为不听的人是会受到严重惩罚。
  除此之外,大家定期还要喝药,没病也必须喝。
  不过在施行遵守一段时间后,大家真的发现身边生病的人少了很多,而且干净点人也舒服精神很多,开始有了自主讲卫生的意识。
  麦尔是来自南洋的一名奴隶,一听吃饭整个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干净加快手上工作,然后洗手洗脸跟着大家跑去排队。
  像麦尔这样的还有很多,实际上只要是南洋来的奴隶,每到吃饭的时候都是最积极的。
  尽管大稷的饮食习惯跟南洋那边很大,但是并不妨碍长期饿肚子的人吃什么都香,众人自从到了大稷后,根本没有半点水土不服的反应,填饱的肚子战胜了一切困难。
  “肉!今天真的吃肉诶!我舀到了三块!”
  “哈哈哈,我有四块!感谢上帝,哦不,大稷陛下恩赐……”
  “今天是特别嘉奖,明天是咱们正式吃肉的时间,那咱们是不是连着两天吃到肉了?!”
  几乎每个分到肉吃的南洋奴隶都发出了感叹和感激的声音。
  想他们在南洋的时候,肉只能是上流贵族能够享受的,即便是在自己部落战败之前,普通的人都很难吃到肉食,一般大家都会拿去换成便宜的粮食,才能熬过冬季。
  现在他们每个月都能吃到好几次肉,据说比大稷有些地方的百姓都过得好,人家都才一个月吃一次呢,他们这些奴隶竟然有这么好的待遇。
  “大稷陛下当初不是跟我们说过么,只要咱们好好干活,朝廷会让咱们吃饱穿暖的。当初你们还不相信,现在看看,咱们一起来的奴隶全都活着呢,一个都没死,生病了还能看大夫……”
  麦尔是打一开始就抱着过好日子跑到大稷来的,当初他可是亲耳听见看见那些来到大稷的奴隶是过上怎样好日子的,大稷是天堂的留言,他就是第一手的传播者之一。
  事实证明他没错,大稷真的是个好地方,在这里做奴隶都比在他们本土家乡好,不仅能吃饱饭,生病了还能有大夫看。
  麦尔是个小道消息王,悄悄给大家分享自己得到的消息,
  “我跟你们说啊,我听那些监督咱们干活的官兵说,等西水北调工程做完后,大稷陛下有可能会看咱们的表现,免除我们奴隶身份,让咱们在大稷真正安家呢……”
  “真的假的?我们可以免除奴隶身份?”
  此话一出,周围的南洋奴隶全都骚动了起来,纷纷围过来。
  “不知道,反正我也是听说。但我觉得这消息应该是真的,你们想啊,咱们十几万的奴隶呢,等这个工程苦力干完,大稷朝廷怎么处理咱们?总不能白养着或者杀掉吧,大稷陛下向来有仁君之说呢……”
  “所以我觉得这消息很有可能是真的,你们再看北方那边,因为以前是旱地人少,等旱涝问题解决之后,那么大一片的土地被水灌溉肥沃后能浪费吗?咱们肯定要去开荒的。”
  “前些日子上面不是规定咱们这些南洋奴每天要花一个时辰学习大稷语言么,要是不想我们留下,干嘛还让咱们学大稷的语言,你们说对不?”
  “对!肯定是这样了,我还担心等咱们干完活大稷官府会把咱们送回去呢,我真是一点都不想回南洋那边了,这边能吃饱饭……”
  “就是就是,我也不想回去,那要真这样,咱们就得赶紧把大稷朝语言学会才是……”
  一群南洋奴也不管小道消息是不是真的,对他们来说有个希望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动力。
  *********************
  西水北调的工程虽然才开始的时候由年轻的太子带着年轻的官员来主持让人质疑担心。
  但是伴随着工程的起步,这群年轻人的表现让朝堂上的老臣慢慢闭嘴。
  尽管年轻人的经验的确不足,可大家却足够认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而且最重要的是思想灵活,处理事情并不会固执,这个方法若不行,立马果断换其他,行事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心里还有股中二热血的冲劲儿,碰到任何贪腐行为不端的官员绝不手软。
  李昇三人手中更有林泽赠送的细节经验注意事项,跟随着工程的不断开展,林泽也不断的寄信过去,寻找对工程有帮助的专业人士,以及经济物资,资助远远不断。
  大家中间有很多小问题,但总的来说工程进展非常顺利,传回京城的消息和进度让陛下十分高兴,众臣也没有什么挑错的地方。
  年轻的新太子和新官员是有能力的,这个事实毋庸置疑。
  整个工程预计完成时间是十年,现在还早着,盯着工程一段时间没有问题后,朝中事物也正轨处理,皇帝便有了点休息给自己放个假的小心思。
  这几年的励精图治简直比他过去的几十年加起来还要累,皇帝也是人,是要累的。
  当然更多的是好奇心,青山县的变化和消息每次传回来都有新变化,想象终究不如亲眼所见,他非常想亲眼看看他的‘实政地’到底变成了个什么模样,顺便看看自己那个鬼怪般的弟子。
  这般一想,皇帝二话不说挥手,就从朝中挑了几个经常对他弟子有异议的官员一块儿准备来个微服私访。
  这提议倒是意外的得到了几个大臣的赞同,在大家看来,林泽就是个惯会做表面子马屁功夫的人,他们这样突然跑到青山县去,说不准就能抓到对方的小辫子,省得陛下整天就拿对方做出的政绩训斥他们!
  既然说是微服私访,那自然就是悄悄的来,皇帝老师虽袒护林泽,但对方在政事上却是非常有原则,并不会因为关系就随便开后门,开后门的前提是皇帝确定你有能力。
  而对青山县真正的变化,皇帝其实是真的很好奇,想亲眼看看自己国土最真实的变化。
  把京中事情安排好,皇帝携手爱人,带着几个大臣直接坐船悄悄前往青山县。
  一路大家顺着河岸,看到岸边百姓们气色十足、安居乐业的变化,心里很是点头的,从这几年国库的收入和各地汇报的奏折情况来看,百姓们的日子理所应当要比原来好过很多。
  不过大家更好奇的还是青山县,青山县如今可是有着大稷最‘先进’郡城的称呼。
  先进这个词语是这两年大家从皇帝口中听到的,这几年皇帝总是叨念什么‘科技制造,先进发展’的话,新颖的词语和理念朝中大臣们已经渐渐习惯。
  加速行船,一行人抵达青山县码头。
  “砰砰砰”
  “这边,喂,对面那艘旗号‘京’的船只,左转停靠!”
  众人到达后,还未找到停靠船只的地方,刚进入一条警戒线,就听到了响亮的砰砰铜锣声。
  然后接着就是几个大汉的吼声,对方一边吼一边挥舞着红色小旗指挥。
  众人不明所以,但还是按照吩咐左转停靠,因为他们看到后面的船只进入了一片区域后,基本就主动转头往左边水域行驶停靠。
  待船停好好,马上就有人示意他们先不要下船,然后一堆手上戴着‘查’字的人上船。
  “你们是第一次来青山县吧?连船只要在码头排队检查都不知道,连这种规矩都不知道就往青山县跑还真是少见,得,这是郡县手册,你们拿着最好看熟了,不然到时候进城出了什么岔子可是要被抓到大牢去没商量的……”
  对方上船之后,皱着眉头没好气的嘀咕了一句,然后扔了一本薄薄的小书本出来。
  小书本上面写着‘青山县百姓守则’几个字样儿,很好理解是干嘛的。
  不过青山县又不是什么军营皇城重地,进城竟然还要检查,这规矩真是麻烦啊,除了大概了解青山县制度的盛雍珃,同行的几个大臣都很是嘀咕。
  检查的人瞄了他们一眼,倒也耐心解释,
  “咱们青山县虽然不是皇城脚下,但发展迅速,经常会来很多外面的商人和游客,人员混杂,若是不做好安全工作,整天烧杀抢掠偷砸像什么?而且咱们青山县是陛下钦点的实政地,经常会颁布很多新告示,百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反正你们来青山县,最好把手册看熟了再出门溜达,不然被抓了别说不知道。”
  “那要是咱们不识字怎么办?”
  如此小心安全众人没意见,说得很有道理。
  不过又不是所有人都有学问,义务教育小学前年才全国实行,目前仍旧不是所有百姓都扫盲成功,都要求看懂手册有点不实际啊。
  “不识字的那边有人讲解,这是为了你们着想,不然破坏了规矩你们不重罚,也要送去建筑队做几天苦力,别以为开玩笑,甭管你们在外面什么身份,到了这里就得守规矩。刚才不是说了我们是陛下钦点的实政地么,必须严格执行,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是职责!”
  别看检查的人看起来是个粗汉子,但说话还颇有点文化功底。
  现在青山县能够给衙门办事工作的人员,首要条件就是文化考试,文化基础不行的只能当跑腿,每个管理和领头职位的都需要一定的识字文化基础。
  看面前几个明显是第一次来青山县,并且还没有实现做过攻略的人,检查领头耐心多解释了一会儿,带手下检查完他们船上的货物没有携带危险品,这才放行让人下船。
  “安全方面倒是做得挺严格的,好一个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走吧,找个茶棚休息休息,把手册看完再去逛……”
  盛雍珃看了眼后面被检查弄得有点懵的几个大臣,笑着挥手带人下船。
  虽然青山县变化很大,但他之前来过很多次,具体的方向还是能找到的。
  不过……盛雍珃很快就发现他太有自信了,完全嘀咕了整个青山县的变化,被林泽重新规划过的青山县,道路方向很多都变了。
  下船走了没两圈他们就迷路了,不得已,只能临时找个本地人带路,对方是个年纪不大的少年。
  那少年显然给外地人带路的事情没少做,看他们应该是才到的,赶路疲惫,首先就先带他们找酒楼吃饭。
  “几位老爷是打哪里来的?吃饭口味是咸淡还是甜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口味,咱们这便都有,想吃什么都行,我们青山县还有自己的特色吃食……”
  “咱们就是来青山县玩的,那就吃青山县的特色吧。”
  众人对视一眼,果断选择吃当地特色菜,其他地方的菜,他们这些地位的人还能缺吃吗?
  “行,几位老爷好见识,小的马上带你们去咱们青山县的特殊美食楼,咱们这个特色美食楼跟普通的酒楼不太一样,是采用自助形式的……”
  向导少年是个会拍马屁的,嘴喊得老爷什么很是顺溜,然后一边走一边开始介绍酒楼的特点。
  什么自助形式的话大家没听懂,不能理解,但听着还是很稀罕新奇。
  等到了地方,他们才明白向导少年说的自助是啥意思,说白了就是字表面的意思,自己帮助自己。
  整个特殊美食楼一共四层,每层因为食物不同而收费不同,越往上面越贵,但同样花得银子越多享受自然也越好。
  这里并不存在点菜,所有的菜品放在外面,自己想吃什么吃什么,只要不浪费就行。
  一到三层是这样的自助,而第四层就有区别了,第四层据说是拍卖。
  这可把盛雍珃一行人搞得晕头转向,这吃的东西还能拍卖?
  “当然了,美食楼四层拍卖的吃食那可是连皇宫都没有的美味,最重要的那是咱们林大人亲手制作,林大人可是佐辅大人,正一品的官员,能吃到林大人亲手做的吃食,那是何等殊荣?”
  盛雍珃嘴角抽搐。
  几个大臣气不可遏,“他一个朝廷正一品的官员竟然进厨房做饭?还拿出来拍卖?有辱斯文!”
  “什么有辱斯文?几位老爷,看你们是外面来的咱们不跟你们计较,但要是你们再说这种话,咱们青山县可不欢迎你们……”
  刚才还笑容满面的向导少年忽然变脸,一副看‘落后分子’的鄙视眼神,
  “俗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咱们林大人说了,朝廷衙门的官员都是为民服务,必须做到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一米一粮,以身作则。林大人自降身份做吃食出来拍卖的银子,全部都是捐款。”
  “捐款?”
  “是啊,林大人说朝廷虽然对咱们百姓好,但是全国那么多百姓,不可能每个人都等着国库的救助,陛下愁的是全天下的百姓,肯定有时候会有想不到的疏漏,咱们要自己想办法自给自足,才能在关键时刻自己救自己,不给朝廷增加负担。”
  “为了起到带头作用,林大人亲自以身作则,弄了这个美食拍卖,如此不以强权就能让那些有钱人自愿主动掏腰包,又能筹集银子救助郡城家庭贫困的百姓,岂不是两全其美么。”
  “那他可以做其他事情啊……”
  众人还是不能理解,特么正一品的官员跑来做菜给外面的白丁百姓甚至商人吃,这像什么样子哟。
  “这是咱们林大人的爱好。人家林大人整天忙着高大尚的公务,还不许人家有点接地气的爱好解解压啊?你们几个老爷真的一点攻略都不做就跑出来吗,我可告诉你们,你们再敢对我们林大人不敬,我真不给你们带路了!”
  向导少年鄙视几个不懂与时俱进‘土包子’一眼,第一次见到什么攻略都不做就跑来青山县来玩的傻逼。
  几位大臣:……他也头一次见到这么清新脱俗翻脸之快的向导。


第168章 
  盛雍珃一行人不缺钱;选择的当然是最好的享受。
  何况青山县的物价再高,也高不过京城去,特色美食楼的消费还比不上他们在京城酒楼吃个茶点。
  交完银子,在服务人员的解释和领导下;众人很快就学会了怎么吃自助餐;本来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很多人第一次来放不开手脚罢了。
  熟悉之后;众人尝试性的开始品尝;从一楼到三楼,反正琳琅满目的食物自己选不来;就捡着人最多的地方去;总归是不会有错的。
  本来大家并不对这种小地方所谓的美食抱希望;觉得这种小地方能有什么好吃的。
  但是很快;众人就明白什么叫做‘真香定律’了。
  别看这奇怪的酒楼看起来普通,里面的东西却出乎人预料还真不错,别有风味,越往上的食物越精致越好吃;虽没有小二说得那么夸张比皇宫美食还好,可也足够媲美京城出名的酒楼。
  四楼的美食拍卖并不是每天都有;大家今天运气不好,没碰上,所以吃过饭之后就准备离开到别处去逛。
  “几位老爷,本周是咱们青山县的‘商业节’,你们在本店消费金额达到了100两以上;将赠送几张最高等级的游玩券,凭此券老爷们可在商业街那边参加幸运抽奖活动,同时享受最高等级的购物八折优惠价格……”
  离开吃饭的地方时,美食楼的小二小跑过来递上几块雕刻精美的木牌。
  什么游玩券、商业节、幸运抽奖、购物八折众人听得又是一阵懵逼,自从来了青山县,他们忽然感觉自己就像个傻子,别人说的话他们什么都听不懂。
  不过他们听不懂没关系,不是还有个向导少年么。
  “这个游玩券可是好东西,只要在跟商业街关联的店铺消费到一定的银子,就会根据消费金额赠送各种等级的游玩券,这些券可以用来免费抽奖、免费玩商业街一些街头游戏、买东西减免打折等等作用,反正就是个好东西……”
  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一种促进消费的小手段罢了。
  被向导少年仔细一解释,众人大概明白了些,可具体的还是得走到商业街去看了才知道,毕竟青山县新奇的东西太多了,连他们这群从京城来的人都有些土包子。
  向导少年所谓的南阳商业街其实按照本来路程距离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很远的,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以前的郡城,到南阳镇要三天的时间呢。
  不过现在整个青山县的路都修通了,还相互间连接了许多溪流河道,乘坐专门的船只牛车等等交通工具,过去不过一个时辰。
  反正他们也不着急,有的是时间慢慢逛,跟着向导少年一路走一路听对方说青山县这些年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跟你们说啊,以前咱们青山县这里就是个偏远的穷山沟,除了路过停靠补给的商船,几乎没有外人来,每届县令知府都不怎么管用,顶多就给咱们断点案子,还尽偏着有钱有势的人,咱们那日子过得是真苦,世世代代都在温饱线上徘徊。”
  “后来多亏陛下派了位段县令,然后接着是林大人过来,咱们才开始有好日子过,你们是不知道当初林大人一来就断了个大案子,整个青山县没人看出来蹊跷,结果林大人一来几天时间就给破了,那犯人死得有些可惜,不过林大人断案还是很公道,不管好人坏人,犯了案子就得受罚,这是必须的,不然治安就乱套了。”
  “再后来呢,林大人就颁布了很多老人姑娘小哥儿的保护法令,可让那些遭受婆家娘家欺负虐待的小哥儿姑娘终于得到解脱,无儿无女的老人们也有官府接济赡养……”
  “对了,最该值得说的还是规划拆迁!这可是真正把咱们百姓日子拉了起来,不仅镇上城里的人能住上好房子,咱们村里的也能集中住上不漏雨不受冻的房子,你们知不知道我们自己想修一座这样的房子得多少银子?几代努力都不一定能够存下来。”
  “还有什么官府小学、果林种植、牲畜养殖等等……总之自从林大人来了之后,咱们日子就开始红红火火。”
  向导少年显然是林大人的铁杆粉丝,十句话里十句都是夸,说起话来时也是一份眼睛闪光的样子。
  这也不奇怪,不止他,几乎整个青山县的人对林大人都是这种态度,因为这几年林大人给大家带来的好日子实在太多太多,改变了他们世代穷困的命运,犹如再生父母。
  没有什么评价是从百姓口中听到,和亲眼见到变化来得最真实。
  伴随着向导少年的讲诉,以及沿途所见的村落富足安康,百姓气色红润,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当地官员所作所为的证据。
  盛雍珃始终摸着胡子面带微笑。
  同行几个对林泽的待见也开始动摇,不住的点头。
  等到了南阳镇商业街,见到那充满着古风,又带着超时代先进风格的建筑,众人简直惊讶得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怎么样?好看吧?这可是林大人亲自设计的,其实现在还好,要晚上灯笼蜡烛全部点亮的时候,那才叫真正漂亮呢……”
  向导少年的表情哪里像带客人,压根就是带土包子见识的炫耀表情。
  事实上几乎每个第一次来青山县的外地人都是这种表情,青山县的发展和先进已经远超时代,到了这里,已经不能够用见识来形容,而是开眼界。
  商业街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入住的商户早就不单单只是当初本地的商人老板,后面陆陆续续吸引了外面的商人前来开店,并不是奢望在这里赚钱,而是需要在这里建立一个中专机构。
  以青山县的发展速度,以及这边每隔两年就会向各地商人发出邀请举办什么贸易交流会,吸引各地商人的注意,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未来的青山县肯定会成为一个非常发达和巨大的经济枢纽点。
  众人听得暗暗点头,青山县的变化远远不是几本奏折能够说清楚的,那寥寥数字的‘日新月异、新奇发展’根本无法让人具体想象出如此画面。
  “咦,这几座房子怎么还是以前的老房子?”
  从商业出来不久,大家忽然看到在众多漂亮房子中,夹杂着几座以前那种老旧房屋,非常显眼和不协调。
  向导少年见状,笑起来解释,“哦,那是当初规划的钉子户,咱们青山县的发展遗迹,算是咱们青山县的一个著名景点,几位老爷看那门前的石碑,就是钉子户的由来……”
  钉子户?
  又是个新词语,众人听得懵逼,视线随向导少年的指点,走到那老房子前的石碑观看。
  半晌,大家没忍住哈哈大笑。
  “哈哈哈,这小子就是鬼主意多……”
  盛雍珃不住摇头,笑得停不下来。
  对付这种死不要脸的,除了强权,还真就只有这种比对付更加无赖的法子。
  “我跟你们说啊,这几家钉子户可是咱们青山县的名人,我舅舅就是南阳镇这边的,他跟我说,当初林大人为了劝说这几家人,愣是放下了大半个月的公务来处理,跟这些人耗……”
  “结果这些人就是不听,死活非得跟官府对着干,想从官府身上敲诈银子,也就是林大人仁厚心慈,换做其他官员直接轰人了,哪能这样浪费时间,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才只能不拆他们呗。”
  “可结果你们知不知道那些可恶到什么程度?没达到目地就说林大人坏话!说林大人去找他们根本没有商谈,每次去了就在院子里睡觉,假装好人……嗬,谁信啊!人家林大人要是真假装好人,那这样的假好人咱们希望来十打!”
  青山县的人对这种钉子户是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