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少将军滚远点-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小的红嘴唇儿,昨天还有些干,今天可能用了什么,微润有香……大帅心中一动,抱一抱紧,柔声问:“亲亲,你的脂粉还有多少?”
慧娘想到丈夫把这个也记在心上,更是笑得娇美:“还有呢,二表妹给我带了许多,还有小表妹托她带了许多。”
这才想到摸自己面上,担心地问:“我老了吧?”
萧护忍俊不禁,在她额头上弹了一指:“小傻子,要老也是我老在前面,你呀,水灵着呢。”慧娘心中一动,抱住萧护头颈,轻声道:“大帅,我愿和你一同老去。”
萧护湿了眼睛,和妻子深情对看半晌才开口:“十三,我愿和你一同老去。”
侧过身子把妻子按在手下,解开她的衣裳……
在老去以前,得有很多很多的面团子小老虎才行。
西风敲打着窗户,犹有晚开菊花香。这风又刮到后院,黑黝黝的那里有一口棺材。
不错,是一口薄皮棺材。
春三娘在烛下边做针指边看棺材,想到白天问过萧扬:“九爷,这棺材是谁的?摆在家里多吓人。”
萧扬笑一笑:“哦。”就此走开,晚上直接到祝氏房中没有再来。他最近歇息在祝氏房中居多,春三娘撇嘴,那房中有妻有妾,指不定玩的是三人行。
心中鄙夷,就更得意。
明天郡王们离去,肯定乱哄哄,春三娘决定收拾东西也离去,再也不要看这一家子人的古怪脸色。
什么世家,什么尊贵……山里当野人时,尊贵?
衣服只有最后几针,想到明天就要走,心头兴奋睡不着,就赶衣服。
枕头旁边有一个包袱,老沉老沉的。先到手的百两黄金,春三娘要的全是过现的。过去一斤十六两,这里有六斤多金子,重量先就可观。
春三娘想幸好私下里买的那马好,是一个老兵还乡没有钱,当街卖马,拿到钱他就走了,也不怕萧家查到。
又想路上一个人上路,可要小心。男装最好,本来无处寻男装,现在手里萧扬让她赶的衣服正好得用。
一气把衣服赶出来,在身上试试正好。和衣睡下,大睁眼睛直到天明。
天亮后,萧护带人出城送郡王。
官道上红叶满径,梁山王见大帅在红叶更是英姿焕发,心中正是满意,想到女儿就要去江南打听苏家,心中又很是得意。
娇慧郡主找到空子,和苏云鹤瞪了好几眼,得意洋洋走了。
苏表弟在后面翻白眼儿。
萧护再来送临安王,他走到孙珉身边,面无表情,云淡风轻地道:“啊,天子还小啊,”孙珉眼睛一亮,仔细咀嚼这话意,几乎心花怒放。
诚恳对萧护道歉:“当年,我们实在是冤枉你。”萧护心中冷冷,现在就不算冤枉了,不过安抚临安是必要。
大帅垂下眼敛:“过去事了,丢下吧。唉,”又是一声叹气:“天子还小。”
临安王上路时都不知道怎么喜欢才好。
天子还小,意思不止一层。天子还小,长大后未必是明君;天子还小,当不了皇帝;天子还小,随时可以废除……
孙珉上路后头一件事,就是装着不经意的问潘侧妃,是半打趣的口吻:“你说和萧夫人通信,人家肯吗?”
其实是想问潘侧妃说了没有。
潘侧妃喜盈盈,半打车帘露出她娇羞的面容:“夫人说,有幸结交,很是欣喜,通云雁往来,才是正理。”
秋高气爽,中秋之前的天气。无名桂花香得氲氤中,孙珉心头一震。他又一次高看萧夫人伍十三,能和一个侧妃也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她是能屈能伸的人。
孙珉一直对认为萧护夫妻都是骄傲的,当丈夫的傲得不行,这是以前少帅临安王就对萧护的看法,当年邹国舅的帐有时候都不大买,来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搪塞过去。
这不是傲气是什么?
而深刻体会到萧夫人封氏的骄傲,最近的就是她在山林中力抗夫君宝剑说的一番话。当时她流泪,美丽莫明:“想我夫君……。”
把萧护的功绩和委屈,一一道来。
女子骄傲到尽数隐藏,是机会就出来的地步,孙珉把这段话一直记在心上。
萧护抛了一个怎么说呢,叫骨头吧。
群雄诸鹿,九洲问鼎,说白了,好似抢根骨头是的。不过这骨头,叫天下,叫王权,是根最大的骨头。
临安王就更担心以后不能通信。他还是放不下身段主动和萧护通信,不是才对他道歉过,那萧夫人的再来信就至关重要。
潘侧妃顺利地完成这一步,是为她自己能一直争宠的私心。而临安王松一口气,路上就对侧妃更加的宠爱。
潘侧妃难免想歪,沾沾自喜,结交一些人果然是必要的。只可惜王一和张平,竟然死去。而萧护追究英武郡主的事,咬住不放,弄得孙珉也不能再说王一、张平和将军的死。
他只能咽在肚子里,正难过时,萧护又给了他一个希望,让临安王觉得可以平衡。
古来追逐王位的人,都是死了一批又一批人的。
另一条官道上,景色更美。重重叠叠的红叶、古樟、绿杨等树,染出不同的色彩。春三娘换上新做的衣服,束发戴个大帽子,马上放着沉重的包袱,用力打马:“驾!”
她早就问过萧扬,奔出一百里左右,就不再是萧护地方。
另一边也是城池,中间有界碑。
看着那界碑就要到了,斜次里一匹马悠悠而出,一个人在马上笑容满面:“小春儿,你哪里去?”
九爷萧扬漫不经心地在马上。
“啊!”
春三娘尖叫一声,急切间唯一能做的就是带马转身。才走两步,就想到转身就是往回路上走,又带马往官道两边去。
一声唿哨,如大雁长鸣。
座下的马忽然一个转身,直奔着萧扬而去。
任由春三娘鞭打,那马反而用力颠簸,差点儿把春三娘颠出来。
萧扬大乐:“让我告诉你,这马是军马,你家九爷我,就是训这个的!”萧扬是主持阵法的人,训人也训马。
第十七章,再次有孕
马由哨声到萧扬旁边,春三娘自知必死,却又不能硬起腰板,面色惨白,直勾勾瞪着萧扬。一个字还没有说出来,就让萧扬拿下,堵上嘴,横放自己马上,拎起春三娘包袱,九爷咧嘴:“你的家当不少!”
不打开看,也放自己马上,一个人带着两匹马转回城中。
家门前下马,一个人过来迎接:“九爷回来了?”萧扬把春三娘脸扬起来,哈哈道:“贱人,你看看这是哪个?”
那个牵马,回眸一笑,四方脸,快四十的年纪。春三娘直接吓傻,嗓子里格格作响,苦于堵上嘴说不出话。
这就是卖军马给她的老兵。
春三娘这才知道萧扬早就盯自己梢,苦水涌了一嘴,添在堵嘴布上。
萧扬下马,拎起春三娘直奔府中。后面老兵帮着牵马,把马上包袱送进去。
女眷们在院子里,在房间里,都看到九爷拎包袱似弄个人进来,没看到正脸儿,都来凑热闹:“是奸细?”
“肯定是的。”
“去看审人。”
贺二姑娘最淘气,唤着女眷们都过来看。萧扬带着春三娘直奔后院子,在棺材面前放下她。怀中出一把尖刀,春三娘惊得缩身子后退,见尖刀过来,解开她手中绳索,取出她嘴里布巾,春三娘才得自由就呼一声:“九爷,饶命啊。”
“贱人,我本该城外杀了你,不管野狗吃了你!”萧扬这个人,从来是笑嘻嘻,笑容满面。今天面上还有笑容,眸子里却有针扎般一闪过去,再就不当一回事儿的恢复自如。
他心里暗骂,贱人!你让老子丢人。
你不想跟老子,以你烟花女子的性子,直说一声走人就是,为什么要干出奸细的事?老子不曾亏待于你,把你从难民中救出来,你不从也可以,偏要给老子脸上抹黑!
萧扬手一指:“贱人,你对不起我,我还给你备口棺材!”他颠颠儿着一只脚,尖刀早收起来,负手西风中慢条斯理地喊:“明铛儿,把屋里阁子上青花瓷里酒倒一杯出来,小心着,别洒地上,也别用手去碰!”
明铛取来,萧扬让把酒放在棺材板前面,女眷们也到了,在后面好奇:“这不是春氏?”
“看她怪怪的,果然是个奸细。”
对话的是翠姑和腊梅,也跑来看热闹。
又有十五奶奶杨氏的嗓音:“看她平时就不爱出来,只缠着爷们,怎么还不知足?”吕氏对祝氏板起脸:“九弟妹,你怎么不管教?”
祝氏讪讪红着脸,才说一个是字,萧扬对吕氏赔笑:“三嫂,我的事她怎么敢说话。”祝氏感激地看了丈夫一眼,吕氏莞尔:“九弟倒也知道自己。”
十五奶奶杨氏从来诙谐:“呀,这叫自知之明。”
大家一起笑,笑声激怒春三娘。她一跳起来,女眷们中贺二姑娘、明铛往后退一步。吕氏杨氏最近从丈夫习武,沉下面庞,齐声责问:“你倒还有理了?”
春三娘咬着嘴唇看着这些人,在西风中她还有媚态,这是她从小儿学的,习惯成自然。贺二姑娘让她吓得退一步,自觉得丢丈夫人丢表哥人,颦眉道:“要上路就送她去吧,还问什么?”
“哈哈!上路,看看你们这些装得高贵斯文的人们,逼死人命不当一回事情!”春三娘狂笑骂了一句。
萧扬恼了,他站在最前面,怕春三娘发狂,好挡住她不伤害女眷。冷冷道:“春氏,我来问你,奸细是什么罪名?”
“我为什么当奸细?”春三娘暴躁。
萧扬好笑起来:“你回头看看,爷还给你备一口棺材,爷岂是不让你说话的人?你说吧,你说说看,爷的丢人事让家里人全听听。”
春三娘还没有说话,颜氏好奇:“九哥怎么还给她备棺材?”
萧扬面色很难看:“跟过我的人,我从没有亏待过!”九爷恼了:“爷在江南偷几个人,走时候也打声招呼,丢些银子。爷在京里有几个人,多少人要跟着爷走,爷想着出京路未必好走,一个也没有要!为什么我敢说不要,我没有亏待她们!”
祝氏和明铛对看一眼。
大帅让撵出京里,多少女人跑去五十里铺要跟着九爷一起走。这话还真不是虚的!
春三娘不可遏制地脸红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萧扬不放过她:“你说!你相不中爷要走,爷不怪你!你临走还坑爷一把,拿爷换银子,不,你很看得起我,你拿我换的是金子!”
怒气上来,萧扬破口大骂:“贱人,让你走了,爷以后脸往里摆!”
他怒得面色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春三娘自知必死,索性大骂:“你救了我又怎样!我相中的原本不是你!”
萧扬笑了,讽刺道:“贱人,你相中的是大哥,你也不照照镜子,除了你爷我肯陪你玩,大哥怎么是你能攀的!”
众人闪开一条路,最后面,是萧护夫妻。他们也是来看热闹的,全听在耳朵里。慧娘凑到大帅耳朵下面取笑:“又是夫君惹的祸。”萧护悄声取笑她:“我以为你要说九弟真好。”缠大帅的人,萧扬是全盘接收。
慧娘拧他的手,低声道:“人家在心里说呢。”
九弟真好,九弟真好,十三调皮的说了好几回,又看前面。
春三娘看到萧护后,双手掩面,身子往下慢慢的滑着,直到双膝跪坐地上,泣不成声:“我,我也是好人家的女儿,老天对我不公,你们锦衣玉食,丫头奶妈子围随时,我受妈妈打骂,三九寒冷,三伏酷暑,也得雪花里练琵琶,大毒日头下面练身段儿,稍有不好,不是拧就是掐,你们……”
她嘶吼道:“你们经过这些吗!你们……换成我的命试一试,只怕比我还要贱!”
萧扬气怔住,腊梅气得走上来。手指住春三娘鼻子骂:“你眼里只有你自己!就你一个人命不好,你当这里人全是命好的!”
萧家的奶奶们都怔住。
腊梅大怒道:“你知道我们打小儿是怎么过来的吗?过冬天就没吃的,雪地里还要挖吃的,翠姑堂姐,和野猪抢过东西!”
翠姑等伍氏兄弟夫人全沉默,又感伤。她们家们一直就穷,村子里也不是太富。翠姑哥哥成亲,要拿翠姑换亲事,对方是个傻子,听说有媳妇,半夜跑到翠姑窗户下面要翻,把翠姑吓了个半死。
她手持剪刀过了一夜,抵死不从亲事,和哥哥从此不和。生得有几分模样,又有人牙子到村里,相中翠姑和腊梅等几个人,翠姑哥哥因为亲事不成生她的气,劝着父母亲答应。人牙子来那天,都绑上了,是丁婆婆看不下去,在翠姑家门前骂了半天,把伍林儿给家里银子拿出来还了人牙子。
几年后,伍林儿往家里要媳妇,丁婆婆毫不犹豫就把翠姑等人带走,翠姑和伍林儿是最普通不过的夫妻,都是大嗓门儿吼来吼去。
别的舅爷夫人不喜欢十一公主,这也是一条。伍思德见到公主,已经有几分情深款款,嗓门捏着的模样。
别的舅爷们,全是一个德性,没有夫妻交流,就是上床睡觉,出门还逛青楼。
翠姑她们时常背后诉苦,不过比在家里,已经是人上人。
见春氏吃好喝好,祝氏刁难,明铛不争宠,还认为受委屈,腊梅头一个忍不住出来。
春三娘没有让腊梅骂倒,反而阴阳怪气:“你现在过得好,自然说嘴!”她身子一挺:“你逃过难吗?你会说逃过不是!那我问你,你逃过没吃没喝,一个人孤苦伶仃的难吗?你们以为我天生想吃这行饭,我逃过,我逃出去三个月,山里也呆过,夜里蛇在身边溜走,我一动不敢动……”
她忽然停下来,怔怔地看着最后的一对人。
大帅怜惜地深深地看着自己妻子,而萧夫人,则痴痴的仰视自己丈夫。
大家顺着春三娘的眼光看去,都见到这一幕,又见到大帅携起妻子的手,用另一只手,在她面颊上不住摩挲。
在这个当口儿上,他们夫妻缠绵起来。春三娘不知道,明铛不知道,舅奶奶们不知道,可萧家的人都知道。
萧护见到别人都看过来,微微一笑,扯起十三的手带着她往回走。房外廊下有不少菊花,大而半人多高,枝叶随风都在栏杆上。
大帅坐下,抱起妻子在腿上,摸摸她的手,温柔地道:“把你逃出京里的事给我说一说。”慧娘眸子明亮羞赧,缩在他怀里,伸出手抚摸最近的大红菊花,半天微笑:“一直在想你。”
大帅柔声:“哦?”
“刚出京那几天,夜里梦到你,你的眼睛比星星还要好看,我伸手去摸,”慧娘回想逃难的路,不再觉得艰苦。
她背负着深仇,揣着对夫君的满腔信任而去。在路上,有所改变。她嘴角边一丝笑容:“第九天上,我无意中洗干净脸。有一个男人,跟我一路子。我说找丈夫,让他不要再跟着。他取出银子,说不在身边的男人都不可靠,只有眼前的银子最可靠,”
当时是多么的屈辱,当时是多么的受伤。
现在,只是轻轻一笑:“我杀了他,推到破井里,这是我杀的第一个人。”
萧护没有说话,把慧娘抱一抱,用嘴唇在她额上轻轻地亲着,不肯松开。慧娘贴紧丈夫胸膛,可以听到他的心跳声。
低低地说着话:“后来我就担心,担心你要是变心,你要是害怕我是罪官之女怎么办?后来我见到你,你旁边还有郡主,当时我想完了,你肯定不会再认我,我又舍不得走,我要立军功,我要自己报仇…。”
夫妻共同咀嚼过去的那几年,大帅抚着十三面颊,拧几下,又亲几下,深深的地道:“你我再也不分开。”
大帅双手环抱住她,把下巴放在十三额头上,轻轻的摇晃着,轻轻的抚摸着,轻轻的低语着……
小螺儿从院门口悄悄摆手,对来报信的祝氏道:“死就死了吧,不用回大帅。”祝氏也看到大帅夫妻拥在一处,大嫂垂下的眼敛,在面颊上划出半个弧晕。
离得不近,竟然能感觉出来。
祝氏就回去,让人把春三娘下葬。翠姑又和儿子们生上气了,伍小壮把几盆上好菊花拔了,小结实偏喜欢这花,把花盆扣哥哥脑袋上。院子里全是翠姑的吼声:“今天才上身的衣服,你们还让不让人闲上一会儿!”
两个孩子:“咩!”一起哭。
翠姑气得:“这日子没法过了。”两个儿子比两头猪还要累。大的吃东西,小的一定要抢,小的才到手,大的就要揍他。
扯着两个满头泥巴的孩子往房中去,经过伍思德的正房,见十一公主执笔写东西,旁边研墨的是伍思德。
十一公主仰起面来说了一句,眸子如星,伍思德马上:“嘿嘿,”
翠姑黑着脸回房。
她认为这样的才叫夫妻,可是……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
人,总是要往好处看的。
虽然对着十一公主,翠姑就把这话忘记。
十一公主也看到翠姑一手一个孩子,伍小壮还对着房里扮鬼脸儿。十一公主有意装看不见,等翠姑母子走开,才怅然,人家有两个儿子。
多有福气。
看看将军,生个儿子像他也成呀,只是还没有。
晚上祝氏问萧扬:“既然给她办棺材,为什么不早拦下她?”萧扬又恢复漫不经心:“哦,跟了我一场,也给她一个结局。”
催水要睡。
祝氏打发他睡下,见外面灯烛亮,出来看明铛:“睡吧,九爷今天睡早,你也早睡。”看她手上又是一个红肚兜,很是鲜亮,忙问:“这又是给小哥儿的?”
“给胖团子的,”明铛寻出另一件肚兜:“家里小哥儿的上午做得,不怕奶奶笑我,我这几天只是想胖团子,这全怪豆花儿,她见天儿捧个山鸡蛋,说是给胖团子留的,把我也招得想他了,我给他绣个小老虎的,他以前不是养过老虎。”
祝氏含笑和她坐上一会儿,回来睡下。
祝氏想明铛都能过得好,春氏为什么是那样的人?明铛做了半个时辰,也睡下来,想春氏也是不解,九爷大多时间在她房里?她还想什么?
春氏,如风一般,吹走了也就吹走了,这房里再也没有人想她。她是一个选错了路的人。
可她传的消息,却让韩宪王封地上几乎地震。
韩宪王几代家业,有几个忠心老臣。金子等人回来那一天,正好是黄昏。跟过老王的官员周中正,正和膝下小孙子玩笑,逗三岁的小孩子识字。
见自己的儿子连滚带爬地进来。
周中正沉下脸,奶妈抱走孩子,周大人沉下脸:“儿子都这般大了,你还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父亲,大事不好,杭世叔,钱世叔,张世叔让绑起来,就要问斩。”周公子实在吓得不行,最后一句话是喊出来的:“说他们是奸细!”
周中正卷袖大怒:“放肆!我等数代老臣,家中容不下二心之人?是谁敢污蔑!”见儿子同样吃惊,只是喊:“父亲快去看看。”
周中正不及换衣,就便衣出府,让人套车往三个同僚家里来。到杭家,家人们哭成一团,求道:“老大人救救性命!”
是一队王爷近身护卫不打招呼冲进府中直接绑走。
又去钱家,张家问,都是这样。
周中正勃然大怒,往王府中来。路上猜测肯定是才来的一批书生,指手划脚的一天一个建议,见天儿挑剔做事的人不对。
为王爷大事而想,周大人要做能容人的人。可是今天他实在火上来,忠心耿耿的老臣都敢污蔑,真是欺人太甚!
再不出面,刀要架到脖子上!周大人对韩宪王还是忠心,他不住催促家人赶车快些,想王爷肯定是头疼病发作,才有此糊涂事。
他猜的不是,金子等人来见韩宪王,正逢韩宪王头痛的时候,他手抚额角,一听到奸细三个字,就暴跳如雷,想也不想就一个字:“斩!”
曹文弟本来是不传不敢擅进,听到要杀人,吓得硬闯进来,膝行几步,惊慌失措:“王爷,三思而后行啊。”
韩宪王劈头盖脸把他骂了一顿:“等本王的头掉了,你还三思着呢!滚!”曹文弟羞羞惭惭,还本着为韩宪王尽忠心的想法,尽力的解释一回:“那是个不入流的歌女,给银子她谁都卖……”
金子沉着脸不说话,她是韩宪王府中的人,韩宪王自然相信她过于曹文弟。又有曹少夫人当场反驳丈夫,尖声道:“你看着我们不能为王爷尽忠心?”
这不是小事情,曹文弟又急又怒,在韩宪王面前和妻子争执起来,韩宪王头就更痛,把夫妻两个人全轰出来,让医生来看病。
曹文弟怒气冲冲出去,曹少夫人不和他吵,去内宅看妹妹,对她炫耀自己办了一件对她有利的事。
出府门时,曹文弟和周中正擦身而过,曹文弟气恼太过,身边过的是谁也没有看,直接走人。周中正见一向见人客气的曹文弟和平时不一样,又想到他代王爷出使,心中一格登,顿时明白不少。
顾不得问曹文弟,周大人三步并作两步的往里去,见一炉沉香静静燃烧,医生跪地上为韩宪王把脉,周大人才问安:“王爷近来如何?”
房外有人回话:“回王爷,杭、钱、张三人人头送到!”周中正一跌,坐地上,呆呆地往外面看,见房门外三个人手上的,正是自己三个共事多年的同僚。
“天呐!”周中正才哭一声,跪地上的医生对他使个眼色。这医生是求过周中正才选上来的,冒死来提醒他。
周中正想到医生在韩宪王回到封地后,上门说过:“王爷病症很是严重,发病时神智不清。老大人,以后王爷发病时,你切记不要上前,也不要和他对答,免得出事!”
此时,这一个提醒的眼神,如一盆雪水泼在周中正头上。他直愣愣对着三个死去的同僚看,再呆呆看闭目养神的韩宪王,哭也哭不出来。
人都死了,求有什么用?
周中正悄悄退出去,揣着一腔怒火去问行刑的人是什么罪名。
问来问去,说是曹家舅爷办这使事回来才有的事情,曹文弟是使者,自然把这帐记他身上。周中正大怒,当即召来子侄门生好友,大家商议一夜,第二天去见韩宪王陈情,一定要曹文弟拿出证据,不然要他抵命!
韩宪王当天夜里就后悔莫及,说了一句:“我当了一回曹阿瞒,”他不怪自己派的人金子,只怪曹文弟,大骂:“我收留一个蒋干!”
正在懊恼误杀了三个人,周中正纠集一群人进来,长跪不起。韩宪王也恨曹文弟,却还记得他阻拦过自己,当下把周中正等人好好劝走,也撤了曹文弟的官职。
曹文弟本来就是一个闲散官职,现在成了光杆儿。
他又气又恼,还不敢去韩宪王面前分辨。王爷和萧护性子不一样,他要是后悔也不会自责,不像和萧护还能有些商议。
这样一想,更想到蒋大公子和谢承运,见到他们有疲倦之色,神色却是独当一面。
不比还好,比过曹文弟不知什么滋味儿,又听门外有人骂,是死去的三家儿子们带着家人来寻事。
冲开大门就砸,曹文弟后门里跑走。路上遇到曹少夫人急急回来,曹文弟一把拦住,跺脚道:“你回来干什么?这是你干的事,快去王府里见王爷说个清楚,我在城外小酒馆里住一夜得了!”
曹少夫人又急急重回王府去见曹娟秀,一同去见韩宪王。
曹文弟知道惹了众怒,怕人认出来,掩面雇车避到城外,找个偏僻酒馆喝闷酒,一面喝,一面想,这才意识到,自己心中无时无刻不把王爷和萧护作比较。
曹公子流下两行泪水,以前在萧护处没有觉得,现在才想到,同是好友,又是世交,萧护怎么会不对得好?
是从哪里开始错的?
一进京,要把妹妹给他……
就和萧夫人生分,然后对萧夫人不满,对萧护不满……不,对萧护不满,全是自己妻子耳边枕畔说的。
曹文弟以前就知道妻子不贤良,母亲不喜欢,父亲也时常说自己。以前还认为母亲不喜欢,父亲才说的,又由妻子挑拨说母亲偏爱幼子。
其实哪一家不偏爱长子?
回家去?
曹文弟隐隐动了心思,又不忍心丢下妹妹。他这才想到把妹妹给韩宪王大错特错,还不如给萧护帐下的将军。
萧护把嫡亲表妹许给不是将军的廖明堂,说明他看重帐下人才。
曹文弟喝着闷酒,到嘴里全是苦的,喝一口,叹一口气。
包间里,有两个人从门帘缝处看他。一个人是清秀儒雅,是孟轩生;另一个人英俊如秀树,是贺二公子。
他们是紧跟金子回来,打听到九爷反间计成功,韩宪王的确杀了三个老臣,城中正在大乱,三家人把曹家砸了一个精光,曹少夫人躲在王府里不敢出来,还给曹文弟起了一个名字叫曹干。
贺二公子是豪爽性子,认为曹文弟既然选择韩宪王,那好与坏他全自己担着,没想过理会。孟轩生却动了测隐之心,不过小孟先生从来不自作主张,低低地和贺二公子商议:“咱们要不要点点他?”
“怎么点?点也点不醒。”贺二公子知道小孟先生的意思,这是他以前的妹夫。金子离去以前,孟轩生就主动请缨,对萧护道:“我来这么久,见到先生们都是有用之人,独我像是吃白饭的。今九爷用计,如果计成,韩宪王处必然混乱,人心浮于水面。我在京里很少出去,没见过韩宪王处的人。请大帅让我跟去,一则看看计是不是成了,二来有才能的人呆不下去,我当一个接引的人。”
萧护素来为小表妹照顾他,指派马明武指点他。小孟先生的好处渐渐出来,他行事方正,却一丝不苟,大帅是欣赏他的。
见他要去固然放心,只是忧愁:“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又让功夫不错的贺二公子和他一起动身。
贺二没有去过京里,除了防曹文弟以外,更没有人认得贺二。他们又是妹夫和大舅子,不好也得好好相处,路上快马加鞭,见对方都是尽心的办事,从公事上的认真来看,也是互有敬意的。
贺二公子就如实对妹夫道:“曹家虽在江南,他妹妹却还在韩宪王处,要是我,再苦再难我会留在这里。”
孟轩生一听就笑:“难怪月儿娇惯成性,有大帅那样一个表哥,又有舅兄们这样的哥哥。”贺二更要笑:“让我告诉你吧,小妹娇惯成性,与我们家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贺二笑嘻嘻:“全是舅父和舅母惯在前面,后来就是表哥惯在后面。”
“大帅家里没有女孩儿。”孟轩生也弄明白了。贺二扑哧一声:“小时候妹妹们最得意,父亲母亲说她们几句,就敢说套车来,我去舅舅家当女孩儿去。”
孟轩生忍俊不禁,也好奇:“老帅夫人竟然只有大帅一个儿子?”贺二笑笑:“舅父舅母聚少离多,”面色微微一沉,正色许多:“要说舅舅家为守边关,真的是忠心不二。可恨,先帝还抹去表哥世袭爵位。”
贺家也好,林家也好,江南诸家也好,全是亲眼看到萧家一代一代人长居边关,看到萧家一代一代死人。
孟轩生也有嘘唏,又展颜笑:“现在好了,宁江侯张阁老走的时候,说请天子下旨意,封大帅为靖边王。”
“本来就是靖边王,”贺二都不当一回事情:“不就是当靖边王才离开京都。”又嫉妒上来,拿筷子敲孟轩生的手:“你倒跟去山里成了功臣一个,我只擦了个边儿。”
孟轩生就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