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父子穿越记-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宝强,你小子,该不是当初卖宅基地的时候就想好了吧,还专门挑了那靠着山的一边,嘿,要这么说,你脑子可够快的。”
  “见笑了,大家伙儿见笑了啊,咱们都是靠着土地吃饭的庄稼人,这当初受了灾,先紧着活命卖地那是没法子,如今。。。若是不赶紧的将这地捡回来,我这心里能踏实?这一家子这么多张嘴呢。”
  “这到也是,唉,说起这个,前阵子我进城去探望我二舅姥爷,你们猜我听到什么了?哎呦,要死啊,那好端端的,值5两银子的中地,那些人居然3两就卖了,只为了买粮食度过春荒,你说说,这等着熬过这一段,这些人可怎么活?”
  “要这么说,吴宝强,你小子脑子也是机灵,一看不对,就趁着没降价给卖了,送算没白瞎了那些好好的地。如今又知道赶紧补上,到是个能的。”
  “可不是,能像是吴宝强这样有眼色的真心不多。”
  “要这么说,咱们村子这是来了个聪明人?”
  “哈哈,能知道咱们这里的好处,一看不对就躲过来的,自然是聪明人。”
  得,这些人不但不排挤,反过来居然还觉得这能知道凑他们一起开荒是聪明人?这些人的心也够大的,嗯,心胸也不差。不是那等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贪心人。旁观的焦裕丰低着头,扯起了嘴角。
  “咦,焦大郎,你笑啥?对了,这次咱们还没和衙门说,就先开地真得没事儿?”
  “没事儿,上次就已经和他们说过了,毕竟这开春是啥时候,是个人都知道,只要掐算一下,就能明白啥时候过来看,何必再多走一趟对吧。如今衙门正忙着呢,他们能少干一些,乐的偷懒。”
  “那就好,还是你小子有法子,这可省了大心了,他们这来一趟。我就慌神一趟,生怕他们给咱们说一个不字。”
  “那是焦大郎是谁,如今那也能算是官家子弟了啊。。。哈哈。”
  “对了,对了,那啥,妹夫啊,有个事儿我一直想问,这焦大郎。。。为啥还有人叫他焦二郎?怎么一个人还有两个称呼?我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喊了。”
  “哦,你说这个啊。。。来,我和你说。。。”
  亲们,你们能不能不这么皮,咱们这是在开荒呢,你们这样真的好吗?我们要保持优势可是很不容易的。焦裕丰心里忍不住吐槽。
  他为啥这么想?嘿,因为啊,自打这村子里开荒的事儿传出去之后,这外头离着近的村子就已经动了起来,也开始往这上头使劲了,这个大家是知道的对吧。只是因为这属于底层百姓自发的行动,所以呢,即使开荒的不少,总量上却不算大。可如今呢?这不是灾后了嘛,这不是多少人家都卖田卖地了嘛,这不是朝廷要想法子安置灾民,避免逃荒大潮了嘛。
  所以喽,这焦大童鞋,刚当上官,浑身正热乎的童鞋自然又一次上报了,将这开荒的事儿作为安置灾民的一种手段,递到了贾代化的手上,然后又从贾代化这里送到了皇帝的手上,如此一来。。。大面积开荒这个事儿基本已经成了定局,连着以工代赈什么的,也一并不用人提醒,在开荒这事儿的启发下,成了贾代化的功劳,成了官府的赈灾手段。
  焦裕丰每每想到这个,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说他不想朝廷这么用心?那不能,毕竟事关这么多人的生死呢,能多点举措,多活下几个人,总是功德。可这事儿。。。明显他们好处没几分不说,还将这原著中已经繁华开尽,逐步走向衰败的贾家,套上了好几层的保护膜,这个事儿就。。。
  他们穿越一场,明明是带着鄙视来看贾家的,为啥弄到现在,却成了保护贾家延绵不绝的排头兵了呢?这转变的是不是太神奇了些?焦裕丰感觉,自己都糊涂了。
  焦裕丰是不是糊涂这和大局无关,反正就在他们来的那一刻,蝴蝶这东西就已经飞起来了。倒是如今。。。京畿也好,北方其他城池也罢,因为这冰屋,因为这开荒,因为这以工代赈,让这个灾变得比以往温情了许多,百姓们终于又多了一条活路吧,自此,或许能全面加强这个时代苦难深重的底层百姓们抵御灾祸的能力,从这来说,贾家也好,焦家也罢,都能称一句万家生佛了。
  若是这世上真的有神仙,若是这所谓的警幻仙子之流真的能左右人的命运,在这一场功德下,想来也会收敛一二吧。
  在没有人发现的高空万里,在青天白云之间,清风荡漾,轻柔而坚定的吹散了云,也吹散了一层淡淡的,刚拢过来的阴霭。阳光照耀着这坦荡的世界,反射出层层的光,淡淡的金色清如薄雾,却温暖而祥和。。。


第66章 桃李/说亲
  这小小的村落里,各家又多了多少地; 只看村子外的情形,便可以看出这一次朝廷发力有多猛了,连着他们村子往外的山脚小路边; 都已经能隐隐看到开荒的人影,这地给折腾的多厉害,真是想想都吓人。
  看着这样的情况,坐在牛车上; 跟着爹一起去京城,准备读书的焦世博忍不住偷偷的问:
  “爹啊,这都开到咱们村子了?这速度是不是快了点?这附近有这么多人?别一个个的光顾着开; 忘了人力有限的问题。要是搞出个开出来继续荒着,那可就闹笑话了。”
  “不可能荒着,不说这周围村子本就一家家的没多少田地,就是不算这个,城里出来的也够人手了。你是不知道,当初那城门口等着朝廷救灾的有多少; 这些多半都是一无所有; 在城里也过得艰难的。如今房子都没了,人丁又有了折损,想要好好活着,跟着朝廷的路子走,开荒重新给自己寻个生路; 他们不拼命才怪。卖了城里的破宅子,换来开荒的荒地钱,弄点木头做个屋子暂居,只要一年,基本就能缓过气,三年免税下来,指不定连着院子也能盖上了。”
  让焦裕丰这么一算,焦世博也忍不住跟着点头了,可不是,要这么算这开荒还真是不缺人,倒是城里,这么一来,可就少不少人丁了。那。。。好像也不妨碍什么,不管是什么时候,城里永远都人满为患的对吧。
  “那城门口的人都散了没?”
  这一路过去,光顾着看着些开荒的了,焦世博这会儿才想到春荒这个词,忙不迭又问了起来,他因为年纪小,焦裕丰这一个冬日在外头跑东跑西的,自然也就没带上他,生怕他病了,这年月,风寒也是会死人的,即使他们身子比寻常人好些,也不好随便作践自己对吧。
  “前几日就已经开始散了,哎呀,你这小子,这会儿问这干啥?真想知道,等着到了城门口不就都知道了?”
  虽然已经开春了,可这许是冬日雪太多的缘故,即使如今已经绿色渐多,风却依然还带着几分凉气,张嘴说话多了,总觉得,连着肚子里都灌了慢慢的冷风。焦裕丰有些不想说话了。
  可惜啊,他没生个体贴的儿子,这边还没嫌弃够呢,那边人焦世博立马反驳了。
  “爹啊,您这不对啊,我可是你的宝贝儿子,心肝肉啊,你如今连着和我说话都不耐烦了?哦,我知道了,近来又有好些人来给你说亲,你这是觉着能再娶一个,能在生好几个,所以看着我不稀奇稀罕了是不?”
  哎呦喂,这一口黑锅下的,直冒金星有没有?焦裕丰若非是坐在车上,这会儿都能直接跌下去了,就是前头帮着驾车的赵老爹都忍不住喷笑出了声,这冤枉官司可见有多大了。
  被儿子调侃想媳妇,想多生几个的焦裕丰真的,脸都红了,这样的事儿还让前头自家的下人给听见了,他这老脸可往哪儿搁?有心再说几句吧,又怕这没大没小的臭小子来下更狠的,忙狠狠的给了个眼色,然后没好气的呵斥道:
  “你个混小子,你就。。。嘴巴厉害怎么就只知道往你爹我身上招呼?怎么没见你在外头这么能耐?”
  “我才几岁?在外头能和谁能耐?那些下屁孩用的上我几成功力?也就是和爹能直来直去的说些心里话。”
  哈,这么他还要荣幸一下?顺带骄傲一下自己的水平?焦裕丰觉得这孩子妥妥就是第二次青春期了,简直没法子讲理。索性一个撇头不想理他。可人家焦世博不肯消停啊,见着他转了头,忙又很是小大人一般的说到:
  “说起来爹啊,这几次来说亲的,我听着比上回好像好了不少啊,有一家居然还是举人家的妹妹?这是大爷爷那官身起作用了,觉得咱们家也
  勉强能够的上官宦人家了?”
  “人家那举人哥哥可有心的很,这是想攀附到贾家,不然就你大爷爷这没实权的官,顶个什么?还是个武官,读书人可不放在眼里。”
  “哦,这样的话,那个什么县尉家的侄女,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唉,真是可惜了,我还以为能有个官宦人家出身的后娘呢,这多长脸啊。”
  “什么长脸,这样人家出来的,即使来说和的,只怕也是庶女,教养什么的,想想都知道够呛,不是软的和面条一样不顶用的,就是一肚子盘算私心的,少有好的。若是万一遇上个狠心的,那更糟,指不定还会盘算你的性命,想着要嫡长子的名头呢,咱们不要这样的,没得好好地日子因为这还给搅合了。”
  焦世博这嘴确实厉害,看看,焦裕丰都不想说话了,这么一引,这就又搭上了,还细细的和他说起这里头的关窍,生怕他让人给糊弄了,可见当父母的,那真心是强不过孩子。
  父子两个闲话着似乎时间过得特别快,这里焦裕丰还没给焦世博好好说说人心险恶的问题,这京城就到了,城门口自然都是老熟人,没什么阻碍就进了城,不过接下来到了这贾家,麻烦就上来了。
  什么麻烦?依然是焦裕丰的婚事呗,自打焦大出了头,这后街的人就一直盘算着怎么亲近亲近,串门的频率都上升了五成。这到不是说这所有的人,真的都是那种一双体面眼,一颗富贵心的意思,而是人的本性,再周围人里出了个出息的,下意识的想多亲近一二而已,这事儿即使在现代也十分的正常。
  可若是这有个出息人还有个丧妻还家业不错的侄子呢?哎呦,那这可想的,可以拉关系的法子就更直接,更方便了对吧,要是能直接变成亲戚,那岂不是说这出头的好处,他们也分润一二?沾上光了?所以啊,一时间,这焦裕丰的亲事,几乎是整个贾家后街的所有人都在关注,都在盘算。
  能有直接亲戚合适的,自然是直接凑到焦大那里开始游说了,而没有合适亲戚的,为了能凑出个亲戚来,那也团团转的想着法子,数着人脉,可以说,焦裕丰这一次的说亲,若是愿意,那是百里挑一都能称得上了。
  这样大阵仗,老实说,真的有点吓到焦裕丰了,从车子进入后街开始,那几乎都快是一步一挪的往焦大家挤,这个艰难的,不知道的还以为遇上那个天皇巨星开演唱会了。
  这个说:焦二郎啊,你如今可出息了,你可还记得?早年你住在这里的时候,大娘我也是领着你吃过我家饭的,你和我家那谁谁谁,还一处玩过呢。。。我瞅着你们挺合适,你看怎么样?青梅竹马啊。
  那个说:二郎啊,我妹妹家有个谁谁谁,上次你来的时候也见过,你觉得可还满意?若是你想,婶子就给你保媒。一手的好厨艺,保证你们父子日子过得舒坦。
  还有的说:哎呦,可怜的大宝,这没娘的孩子就是苦啊,看看这衣裳,瞧着还是去年的吧,唉,二郎啊,你是该娶个媳妇,好歹也有个人帮着你们父子做件合身的衣裳不是,我瞅着我那大妹子就不错,针线女红最是拿得出手的。。。
  呵呵,在让他们这么说下去,焦裕丰父子。。。他们家现在有下人?哪里缺了做衣裳的?做饭的?还有谁谁谁见过谁了?他们几次来都匆匆忙忙的,也没见什么外人啊,这相遇的事儿都是能混说的?名声呢?
  好容易一身臭汗的,终于进了焦大家的门,急匆匆的将门口的人劝走,一屁股坐下来,这茶都还没喝上一口呢,那些自持关系好的,就又开始上门了,同样还是说亲保媒的。听到焦家人耳朵都快有回声了,还不好生硬的赶人。这样的热闹,直到这一日吃晚饭才渐渐消停下来。不说这父子两个给累成了什么样吧,就是焦林氏也已经快瘫了
  。忍不住赶在公爹和丈夫之前开了口,
  “我说二弟啊,你这亲事还是赶紧的定下吧,再不定下,咱家这门槛可受不住了,看看,这才几日的功夫,都摸下去一层了。”
  这又是他们的错了?焦裕丰有些傻眼,这难道不是因为焦大成了官引起的嘛?怎么。。。
  “大嫂,这,这可都是看在大伯这官身的份上,我这。。。以前也不是没给我说合的,可真心没这么吓人啊。”
  所以真心不是我的错,你可别全赖我身上。
  “谁让咱们家就你一个合适的呢,不对,也不能这么说,二郎啊,你是不知道啊,你大侄子这才几岁啊,前几日已经开始有人来说亲了,刚开始我还乐呵呢,如今。。。吓得我,用那什么算命的说不能早娶才糊弄过去,不然这日子都没法子过了。你这里也要当心,别从你身上打不开缺口,又让他们将主意打到你儿子身上。”
  焦林氏哪里不知道不是这到底是为了啥?她这也是最近给闹得烦了,才给了这么一个不是主意的主意。说起来她还觉得奇怪呢。
  “说来,咱们这附近像是咱们爹这样的,也不是没有,可这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盯上了咱们家。”
  “那是咱们起来的快了点,又是田地,又是宅子,又是官的,这大半年多少回了,人家都看着呢,觉得咱们家运势好呗。”
  常年不爱多说的焦大柱这会儿也忍不住了,开始吐槽起来,可你还别说啊,憋葫芦眼睛亮还真是不瞎说,这说的简直就是一针见血。听得焦大都摸着胡子点头了。
  “咱们家最近是运势好了些,他们这是见着我这受国公爷看重,看着咱们家家业起的利索,看着咱们运势旺,想沾点福运呢。让他们去,这事儿不可能没个说法。”
  嗯?这又是怎么说的?什么叫有个说法?难不成这里头还有别人想当媒婆?还是高档次的?焦裕丰和焦世博对视一眼,感觉有点不妙。哎呦怎么有种躲不过去的感觉呢?
  有心想问问吧,嘿,这老头,居然还学上装神弄鬼了,明明是个大老粗,居然还笼着袖子,一脸高深莫测的透过晚霞,看着院子里的树,真真假假的说:
  “春天来了,桃李要开了,这有些事儿自是免不了的。”
  呵呵,你这神秘装的,不就是想说春天来了,万物生发了呗。。。生发?他可不是牲口,没有发情期。亲,虽然你是官了,可这说话。。。是不是别这么别扭?你是武官,武官,和文人不搭界的。


第67章 代化做媒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 焦大都在努力的让自己有个官样子,而这种努力融合官员阶层的行为; 从实际出发并不可笑,虽然现在是做作了些,可还是值得鼓励的; 毕竟有了这么一个身份,未来他们接触的人,自然而然的也会发生改变,为了将来不至于被人耻笑了去; 这会儿努力些,也是常理。
  焦大活了五十多年,前期虽然苦了些; 可后来的大半辈子基本都是在这豪门世家中度过的,对这一套道理心知肚明,而焦裕丰他们也对阶层有自己的感悟,所以,即使感觉怪了些,吐槽多了些; 可接受起来速度却也不慢。反正不耽搁他们说话就是了。
  “大伯; 明儿我想去我那院子看看,若是还成,想直接租出去,你觉得怎么样?”
  什么都是假的,赶紧攒钱才是真; 这年头,有钱才有资本,什么娶媳妇,说到底人家看的还不是这个?啥年头都一样。焦裕丰看的特穿。不过焦大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租出去?这个先放放,我这先和你说说那屋子。那屋子我去看过了,五间都有七八成新,主屋三间,西厢房两间,门开在东南角上,院子不大,不过住上一家子人却不成问题,要说这租出去确实也算是个不错的主意,多了不说,一年三五十两的,应该总能有,若是遇上大比,这翻一番都有可能。只是二郎啊,你这亲事若是真的能在近期定下,或者说,这媳妇真是城里的,那这院子估计暂时还真得先放着,好歹子啊城里迎亲总容易些,比走半天的去乡□□面对不对。,这事儿不急,”
  咦,这是越说越不对了,前头焦裕丰若说还只是怀疑,那到了这会儿,连着迎亲的问题都提出来了,那他可就真不能装傻了,
  “大伯啊,莫不是贾家什么爷。。。不该吧,我是什么身份?他们是什么身份?怎么猛地就。。。”
  位高权重的人给外人做媒,向来谨慎,当然这里头更多是档次问题,举例说明一下你就明白了,你看看这皇帝赐婚。。。档次很明显有没有有?一般人他都不给这个荣誉。所以自认自己身份档次都够不上的焦裕丰,对于贾家的爷们突然想到给他做媒什么的,只觉得这里头很不简单,并没有什么欣喜若狂的意思。
  他能说出这番话,焦大是很高兴的,自家侄子脑子很清醒,对自己的认知也很准确,没有因为自家猛地提升了一截而飘飘然,这一点很好。但稳重的太过,就有些显得小家子气了,这不可取。
  “什么叫什么身份,好歹你大伯我也算是国公爷的亲信,好歹也是官身,也是上达过天听的,再不济,也比贾家宗族里的那些混子强些。更不是什么人都能在我面前称爷的。你记住了,能让你大伯我听从的,除了宁府的国公爷,也就是荣府的老爷了,就是两府的哥儿,尊重有,恭敬有,可真有事儿。。。我都未必句句听从。”
  焦大有心给自家侄子清理一下概念,好好说道一下自家如今的定位,不过他这里说的起劲,在焦裕丰的耳朵里却没多少力度,这会儿那边满脑子都忙乎着分析呢。
  不是亲的动静都搞得惊动了荣宁两府的国公了?甚至还让他们不得不出面直接来个釜底抽薪?直接掐断源头?那这到底闹成了啥样?他咋不知道自己还有这当祸水的本事?
  他这心里活动,那好在是没人知道,不然估计迎接他的就该是焦大的臭脚丫子了,就他?这么一个山沟沟里出来的,刚有几个小钱的鳏夫?还是个带着孩子的鳏夫?什么祸水,洗脚水还差不多。
  洗脚水潜质的焦裕丰为啥会惊动了贾代化这么一个层次的人关系他的亲事?这说起来,那就是焦大的功劳了。
  对于自家侄子,焦大不说怎么怎么掏
  心掏肺吧,可关键时刻,那真是相当的给力,至于他为啥要这么干?就像是皇帝的赐婚属于看重和恩赏一般,有国公给亲自做媒,同样也是给了焦裕丰一个大大的保护膜。让这远在乡下,焦大手有点够不到的地方,刚有了点小钱的侄子,不至于被那些乡下眼睛不好使的土财主给欺负了。比如那些被推了亲事的小官小吏的亲戚什么的。
  别觉得这是焦大杞人忧天啊,越是到了地方上,你才越是能知道,这底层小官的胆子有多大,他也是从那些地方爬出来的,活了这么多年,什么手段没见过,为了以后自家侄子不至于像是自己一样,吃那些不必要的亏,他也算是顺势搞了一把大的。若是操作的可以,那真是说一句一劳永逸也不为过。
  当然,这样的心思,他作为长辈,自然是不好明目张胆的给自己表功的,这年头讲究的就是含蓄对吧。不过该说的自然还是要说清楚的。
  “说起来也是你小子的福分到了,前几日。。。”
  前几日怎么的了呢?嗨,说起来还不就是隔壁惹出来的事儿嘛。前头就说过,那隔壁史氏凉凉了对吧,为了孩子的教养问题,特别是几个庶女的嫁前培训问题,荣府的老太太那是拿出了十二万分的本事,愣是从宫里搜罗出了好些个得用的嬷嬷,请回家来当教养嬷嬷。
  刚开始的时候,那是人越多越好啊,四个闺女呢,加上隔壁宁府也想着储备一个,这么一来下手就有点狠,直接划拉回来了十个。可等着上头两个年岁到了的闺女,一个个的都定了人家,眼见着就要嫁出去了,老三也紧赶慢赶的开始说人家了,那问题就来了,这些嬷嬷们怎么办?他们是不是还要留着呢?
  虽说这养着也不成问题,老贾家不缺钱,可这白养着好像也不怎么合适吧。嬷嬷们自己也未必乐意对吧。若是全给了最小的那个。。。听着人数是不错,嫡出的多几个也成,可这嫡出的闺女用庶女留下的嬷嬷,这要说出去。。。老贾家的脸面还是很要紧的。史氏再不成样子,在怎么处理,那也是胳膊折了拢袖子里,外头总要将嫡女的位置给摆正了。这不仅仅是为了贾家,也是为了孩子,毕竟孩子还都是好孩子对吧。
  如此一来,荣府的老太太不得不考虑别的法子,比如让嬷嬷陪嫁什么的,如此一来一方面解决了嬷嬷的养老问题,二来也能让这几个短期培训,还很有些不足的闺女出嫁后多点依仗和底气。
  而想要这些嬷嬷陪嫁,那就不是什么养老不养老的问题了,还要有点手段保证人家的忠心,从物质上到精神上,从本人到亲属,都要笼络好了。免得陪嫁出去了之后,反水成了别家的人,那他们老贾家岂不是就成了冤大头?想的多些,万一凭借着在贾家的日子,对贾家的了解,反过来捅上那么一刀。。。这亏本的买卖可不能干。
  确定了这一点,那么这选定陪嫁嬷嬷,收拢嬷嬷人心的事儿就直接摆到了台面上。而老贾家的人别的都不说,想要查点事儿其实还是挺容易的,更不用说这能请回家来做教养嬷嬷,本身就已经查过一通底子了,从这些资料里头去寻找人家的弱点,其实并不难。
  说来这些嬷嬷也是苦人,不说在如何进宫的,也不说这宫里怎么熬过来的,只说出宫后不回家这一点,那多半不是家人不容,就是已经没了家人的。针对这一点,逐个约谈之后,基本上也算是给出了解决方案,比如从家里世仆人家中,给年老体弱、孤苦无依的嬷嬷认个养子养女,方便以后养老送终啊;或者帮着寻亲找人并安排工作啊,都是不错的法子。所以开始的时候进展还是挺顺利的。
  但是,呐呐呐,转折来了,在这其中,有一个嬷嬷的家人更特别了些。因为这个嬷嬷早年在宫里的时候,因为爹妈兄弟陆续都没了,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侄女,在实在没法子的情况下,
  这嬷嬷索性就托了关系,将这侄女也弄进了宫里,当了一个宫女,算是护在羽翼之下照顾着。如今嬷嬷自己倒是出宫了,可这侄女却依然在宫里不说,日子因为没了人关照,还过得分外的艰难,根据她的人脉得来的消息,那孩子已经给排挤到冷宫看门去了。所以啊,这嬷嬷的要求就是,请贾家想法子将她这可怜的侄女也给带出来,若是可以,亲帮忙寻个合适的人选,让这侄女能像是个寻常女子一般嫁人。
  宫女出宫嫁人?老实说,这个操作不是一般人还真是不怎么好操作,一来大家众所周知,这宫女出宫那是有年龄限制的,不到25岁,基本想都别想,除非有什么大的恩典。这个。。。老贾家觉得,这估计还是要靠老太太出面了。而等着这宫女出来了,选人有成了问题。那宫女虽然不到出宫的年级,可却也已经有了21岁,这个岁数,在十五六岁出嫁的这个时代,那妥妥就是个大龄剩女啊。基本属于嫁不出去的,这让老贾家怎么选?老实说,给人当继妻已经成了必然。
  即使是继妻,这亲事也不好说,想做的漂亮点寻个官宦吧,一个普通的宫女,没什么积蓄,没什么人脉,不是什么顶漂亮的,也不是什么宠妃之类的身边人出身,有几家看的上?就是有人看上了,这老贾家也要担心是不是符合老贾家的利益对吧。
  有心从族人那里寻吧,你说也奇怪了,往日听着什么死了媳妇的,大龄未婚娶不到媳妇的好像还不少,可正紧的需要他们献身了,居然一个合适的都寻不到了,不是家里穷的实在是不像样,人品还不成;就是孩子不小,小妾一堆,这要是将人选说给那嬷嬷听,可就不是收拢人心,而是推着人记恨了。
  就在这老贾家的爷们太太都发愁,感觉事儿有点难办的时候,得,焦大出手了,十分有眼色的提供了人选,他直接将自家侄子给贡献了出来。
  别看往日焦裕丰不起眼,放到了合适的地方,比如这会儿,人焦二郎那也是挺不错的。年纪?合适,25、6多般配,就差四岁,即使那闺女当初没进宫吗,差不离也就是这样的配置了;身份?8品武官的侄子,京城衙门人头熟悉,和好些世家管事都熟悉,不算太难看;家产?五十亩地的田产,京城,乡下都有房子;本身还有木匠手艺,会打猎,挣得不算多却绝对能过不错的日子,人品端正机灵,再加上只有一个儿子,家里还有一房下人,这么一算,嘿,比老贾家一些族人看着都体面。配一个冷宫宫女,那真是妥妥的好啊。
  你说,有这么合适的,贾代化兄弟能不立马抓住了?就是那嬷嬷听了,也觉得挺不错,还常年远离京城是非,不用伺候长辈,没有子嗣压力,嫁过去立马就能当家理事,哎呦,这么一算,那真是好的不能在好了。
  贾家满意,嬷嬷满意,焦大也满意啊,宫女出身,别的不说,这规矩什么的,那是一定很不错的,娘家只有这么一个姑姑长辈,看着是少了亲家,没什么臂助,可同样也少了麻烦,将来嫁过来也不用担心后娘仗着家世欺负孩子什么的,多好。
  更不用说有了贾家的老爷们帮着说亲,体面还显得得国公府看中,无形中得到的保护,更是他们这样新荣之家最渴求的。嗯,若是贪财些,顺带的还能在混点随喜赏赐什么的,多实惠。想到这些焦大自觉那是做了一件相当聪明的决定。
  可等着大家都满意了之后,回到家焦大才发现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居然从头到尾都忘了和焦裕丰说了,你说这事儿给整的,多尴尬,好在人算不如天算,看看,这不是,人自己就送上门了。这让焦大得意的啊,也就难怪他前头为啥会做出那么一副样子了。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让焦裕丰接受这个亲事。
  对了,说起来,作为长辈,作为唯一在世的大伯,给侄子说一门亲,这侄子有拒绝的权利吗?那
  个好像没有吧。所以喽,焦裕丰同学这娶媳妇的事儿啊,那是板上钉钉了。


第68章 妥协、置办
  同样的路; 同样的人,可回去的路程却和来时那么的不同; 焦世博恹恹的有些提不起神,频频侧头,看着自家老爹的眼神更是复杂。虽然他嘴上总是说; 不在意自家爹再寻个媳妇什么的,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作为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