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大厨骄傲脸:“……”
嘿嘿嘿,俺们南方人最擅长煲这些汤汤水水的了,吃肉才能长肥,谁讲的?
不过年好过,但年的保质期贼断,才过了初七,明明顾妩觉得天气也没咋变。
但顾庆海去乡上开了个会,回来就通知各家的人,队上的活计开始了,各家按各队队长的安排,往地里拉粪了。
还提前声明:这可是要记工分的,能不缺席还是别缺席。
毕竟开春前上肥料也就这一次了,要是大家伙都不认真干,那来年的庄稼基本上也就没啥戏了。
等明年交过供应粮以后,都擎等着自己啃自己吧!
因为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区别也不大,所以大家积极性不咋高,但遭过饥荒的人心里没数,肚子里也有。
所以真涉及到吃饭问题的时候,大家干着还挺卖力。
连顾庆海这么疼孩子的人,都全家上阵了。
第245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15
顾妩几辈子一来; 还真是第一次干这个活儿。
她本来以为干这个活; 气味肯定好不到哪去; 所以出门前特意找了口罩带上。。
但谁知道一到跟前才发现; 大概是因为天气冷的原因,烧好的粪土都堆在一边; 都冻成一团了; 还真闻不到啥奇怪的味道。
倒是干活时需要年轻力壮的男人们拿着洋撅①一撅一撅的把粪堆给挖开,再用铁楸铲到架子车里。
女人们这才上前拉着架子车往地里走; 这时候参加劳动的孩子们就一拥而上,两三个人跟一辆车帮着一起推车。
等到了地里,再像撒肥料一样,一点一点的把粪土撒开。这给地上肥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宁远镇实行的工分是十分制的; 大人的满工分就是十分,老人一般是七分,而孩子干活干的最好的,也是七分。
不过家家的大人都怕自己孩子小的时候出了狠力,累出啥毛病来。
所以出工前都会特意嘱咐一声,让悠着点干活。
而大多数孩子一般也就拿个五分,能拿七分的,不是家里没人; 就靠着他顶梁的;就是不拿自己娃当回事; 要粮不要命的。
今天顾家除了李老太太带着顾小六在家里看门,顾家也算是全家出动了。
李玉香本来不是这边的人,但这姑娘自从懂事起; 就常被李秀英接过来。
她又粘顾五粘的厉害,所以顾妩出工的时候她就一直跟着,大家伙也算是看着她长大的。
所以她的工分直接是从这边走。
大家怜惜一个小姑娘没爹不容易,再加上顾庆海这个当队长的会做人,又蛮照顾乡亲,因此也没人特意站出来说不同意。
就这么干了整整三天活,顾妩觉得这活看着简单,其实真的挺吃力。
因为气候太冷,粪土冻得太严实了,拿着撅头往开分也是个体力活。
往往顾庆海他们挖一天,胳膊都能震麻了,等晚上回家的时候,就得拿热水泡一泡,免得第二天抬不起手。
而拉车的妇女们也不轻省,毕竟这时候用来拉粪土的工具是纯人力架子车。
要是平路拉着还不那么费劲,可一旦遇上上坡路或者下坡路,就算后头有人帮着推,前头拉车的那个也能挣出一身白毛汗来。
可顾妩他们队的地,一大半都不平整,上前下坡的不在少处,所以能轻松到哪去?
倒是后头推车的孩子们特别的高兴。
也不是孩子们干活不认真,他们在车上坡的时候推得还是很用心的,毕竟一般自家孩子跟自家的车,免得真的一点力气不使,生生地累死大人。
但一到下坡的时候,前头拉车的人怕抬不住,重车直接把人给冲走了,就会让车后头站两个人帮着踩一踩车后的胶皮刹车。
这时候一帮子小孩们总会你争我抢的往后头站,争不到的也不恼,瞅准时机用手一撑,就都坐在两边的车梆子上了。
就这样,一边坐着车往下冲还一边嗷嗷叫。
那兴奋劲儿,跟坐游乐园的云霄飞车也没差儿。
这几天,你要往宁远北山顶上一站,就会听到漫山遍野都是一帮狼崽子们的欢快的叫声。
大人们一边嘴上骂:“吵死了,可别嚎了!”一边翘着嘴角尽量把车拉的再快再惊险些,让孩子们嗷个痛快。
等每天的最后一趟时,女人们基本都脱力了,而拉车的就会变成男人,粪土一卸光,男人们就会拉着架子车往家狂奔,上头还蹲着一车一车的毛孩子。
孩子们也不嫌车脏,吱哩哇啦的在上头乱叫,偶尔性致好了,还会来个集体大合唱——好多重奏的那种,至于具体多少重奏,那就要看有架子车的具体分布情况了。
而这里头拉车也不跑的“闷葫芦”,他就算拉的再稳,车也是不会有孩子上去的。
倒是顾庆海这种爱跟孩子闹的大人最受欢迎,最多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架子车上,可是拉过十几个孩子嘞!
顾妩不知道是因为这时候的人实在缺娱乐活动,还是物质得不到满足就拿精神愉悦转移注意力。
但这个随时随地都打鸡血似欢快的劲头,她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说实在的,感觉还蛮好,当然,只要不是让她乖乖蹲在刚拉过粪里的架子车里唱团结就是力量就更美妙了。
本来这桃源一样的日子,顾妩都快忘了这是个革天革地革命的时代了。
可十五灯笼一熄,她才这意识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跟宁远这个名副其实的小镇子里头一样。
原主顾五学习好,考试的时候一举考了学区第一,因为她表现的实在是优秀。
而因为中学生下放、红卫兵的派系的争端、共青团恢复活动,使日天日地的红卫兵终于退出了政治和历史舞台。
而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在“三年造反”后,总算也恢复了正常。
为了响应号召,也清除那几年给学生老师们造成的阴影,顾五这个恰逢其时的“天才学生”就被学区立了典型,被省一中特招入学了。
刚一开学,李秀英就特意带她去大队开了个贫困证明,顾妩背着她的书包上省城第一中学报名去了。
与李秀英兴高采烈,无条件支持不同,顾庆海一听她得走这么远,黑着脸进进出出好几次。
但看着一会试试新衣裳,一会又试试新书包的大闺女,到底没把别去哪么远,在这边上初中就好了的话说出口。
直到报道的时候,虽然因为住宿的原因,省一中学费比宁远的中学贵了一块五,但顾妩还是挺高兴的。
但等进了宿舍,她就高兴不起来了——就这么一个又小又窄的破屋子里头,左边并排放着两个床板,右边并排放着两个床板。
顾妩刚开始还以为这一个屋里头是住四个人呢!
可等人到齐了她才发现,这么小的一间房居然是和六人间!
至于为啥只有四个床?
呵呵,因为按学校的安排,不是一个一个床,而是三……个……人睡两……个床铺。
外头的宿管态度还特别蛮横,大有你敢说不住就滚蛋的意思。
顾妩当时心都凉了,她原本还以为,最不行也是高低架子床呢。
顾妩还想着为了进出空间方便,是不是要偷偷拉个床帘子。
这下好了,三个人睡两个这么窄的的床铺,翻个身都不容易,还个人空间呢,扯淡吧!
她当场就有退学回宁远的冲动,毕竟以顾妩的记忆力,就算课本完全不一样,学起来也没啥压力。
来这边一来也是想见识见识省城,二来这样她自由活动的私人时间就长一点了。
也能光明正大的往家里弄好东西。
没办法,腊月卖东西多少年就这么一次,现在革委会、民兵啥的一上班,整个宁远镇的人都得装作那回事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别说自由贸易了,就是提一嘴也会被人当成把柄。
所以不管是日用品还是吃喝,都得继续从脸拉的比驴都长的售货员手里买,很多时候还买不到。
而且就算顾庆海夫妻挣了不少钱,但他们手上没票啊!这样除了去黑市,有多少钱也白搭。
可是以顾庆海的身份,真去那种地方了,多的是人等着抓他的小辫子。
毕竟虽然也就是个村官,但这年头,队长手底下的权利大着呢!
平时开证明啥的就不说了,没看连知青们请假或者指望回城,也都得使大力气讨好他们队的队长吗?
包括这几年的推荐上高中,以及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基本上也都掌握在各大队长的手上。
所以为了改善自己跟家里的生活条件,来这边上学很有必要。
毕竟以顾妩过日子的矫情劲,绝对受不了非但要啥没啥,有东西用还拿不出来的日子。
但眼下一看,她做的这个决定可能真有点失策。
而等同宿舍的姑娘到的差不多的时候,听着对面慷慨激昂,三句里必有两句是毛主席语录的同学,她这种感觉愈发强烈了。
说实在的,以前看各种电视剧的时候,顾妩倒是常看见这种出门必说毛主席语录的桥段。
但她穿过来在宁远待了这么久,还真没料到哪个老农民真把这东西挂在嘴上。
就算是相对严格一点的安西城,也就公职单位爱说一说,但也就换班或者重要场合来几句,真拿这个说事的还真没有。
但没想到一进省城,立马就见了这么以此标准的“红”字型舍友,这滋味也有点一言难尽了。
如果光是这样,顾妩就只当是个比较热血的同学。
但当她理直气壮地挨个“拷问”起舍友的家庭成分时,顾妩的反感拦都拦不住了。
不是说红卫兵随着上山下乡的上山下乡,工作的工作了吗?
这位剪着齐脖短发的干练女生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第246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16
而见有人不搭理她; 那位自我介绍叫李红兵的女生也丝毫没有尴尬的意思。
人家叨叨叨的自我逼逼的起劲着呢!
而这头还没解决好; 那边两人又因为睡边上还是睡中间的问题闹起来了。
是这样的; 因为三人床铺是用两个床板铺起来的; 所以中间拼接的地方难免就有缝隙。
这时候的人大部分又都不富裕,带过来的铺盖又薄又不顶用。
这么一弄; 就算大家都不是豌豆公主; 可也知道睡中间的那个人肯定不怎么舒服。
而对面的李红兵来的最早,占了最里头的位置; 后边来了个周娟,也不怎么想睡中间,就把自己铺盖铺边上了。
可她出去打水的功夫,最后面来的王菊芳直接把人的铺盖往中间一挪; 自己占了最边上的。
周娟回来一看,自己占的地方,别人凭什么乱动,两人可不就闹起来了吗?
周娟既气愤王菊芳善自动了自己的铺盖,又占着先来后到的理儿,语气强硬着呢!
但王菊芳既然敢动人家的铺盖,也自有自己的想法。
她就认为按着先来后到,就该从靠墙一个个铺过来; 凭空掏个缝她看着真心难受; 这才没忍住自己的手。
顾妩:“……”
姑娘你是不是个重型强迫症,谁规定的摆铺盖就得挨个铺过来的?
两人不依不饶的闹了蛮久,顾妩吵的实在受不住; 就给周娟使眼色,试着先把她的铺盖挖出来放她们这边床上。
王菊芳特别纠结的看了看空着的中间,架都顾不上吵了,屏息着把自己的铺盖挪中间去了,还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
宿舍其余众人:“噗!”
鸡飞狗跳的闹了一场,顾妩也没精力感慨万千了,闭眼就睡过去了。
但睡了没多久,她就又被吵醒了——左边一个磨牙的,右边一个打呼的,打着打着,还闹一个鼻涕泡。
“……”
这呼打的,好像都上不来气了,自己听着都想替她呼吸几口。
哎,今天一天见识到的世面,怕都能抵得上以前好几十年了。
被吵得一点脾气都没有的顾妩不得不狠心封了自己的听觉,才勉强睡过去了。
第二天一起床,先去教室领书。
让她意外的是,这些书里头居然是有英语课本的。
在顾妩的理解里,这时候的中国因为外交环境不好,跟文·革的原因,真的堪称闭关锁国,所以怕是没有英语这门课的,没想到居然真有。
她特别好奇的打开课本一看:“Long Live Chairman Mao!”(毛·主·席万岁!)
“……”
第一课就学这个?太夸张了吧!学这玩意有啥用呢?又啊不可能真的跑京都□□高喊:“Long Live Chairman Mao !”,这时候的国际环境,不被当作间谍抓起来才怪呢!
顾妩不信邪的又翻来第二课,得,不用看了,标题就是:“We love Chairman Mao!”(我们热爱毛·主·席!)
好嘛!原来你是这种英语书,她就说,文。革期间对海外关系都紧张的要命,哪会真放开让学生们学正经的英语。
————————————
发完书后,啥都没干呢!班上就先搞了场轰轰烈烈的大扫除,等卫生搞完了。
班主任胡老师才做主按着个子高低分了座位。
虽然顾妩这段时间个子见长,但因为她普遍比同龄上学的小个三四岁,所以站在人群里倒是个中不溜。
分到了靠门窗那组的第四排。不前不后的也算挺不错的。
当然,分座位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男女大防问题,胡老师是严格按照男同学一起坐,女同学一起坐的标准分的。
不过班上严重的男女失衡,六十多个学生,居然只有十个女生,差一点就成了个位数。
而顾妩的同桌是个笑起来特别腼腆,扎着两个小辫子的红脸蛋姑娘。
不过这姑娘胆子是真的特别小,后桌那个梳着分头的男同学腿稍微一伸,她的背就会不自觉的绷紧了,看着就向一张弓一样。
顾妩生怕她哪天真的把弦给绷断了。
班主任胡老师是个唐僧式老师,丝毫没有重点的唠唠叨叨半天,才开口让学生把口粮先交到食堂去换饭票。
因为这边是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所以食堂收的就是这两种面,对,食堂不收小麦和玉米粒,而是直接收磨好的面。
不同于玉米面只对应杂粮票,面粉换的细粮票还分三等票,拿富强粉(七零粉)换的是一等票,八五粉换的是二等票,而九零以上的黑面,就只能换三等票了。
菜票却是学校每天免费发的,虽然只有一两,听吃过的学姐们说,味道也相当的反人类。
而每人每年只有半斤肉的供应,要是想要吃好点,就只能自己拿钱买了。
不过按顾妩的感觉,一般发下来的饭票是比交上去的少。
就像顾妩交上去的是整整两百斤富强粉和五十斤玉米面,发下来的杂粮票倒是没少,不过饭票却足足少了两斤。
可别小看这两斤,一个大男生一天不过打三两饭而已,这两斤饭票都是一个男生一个周的伙食了。
不过看大家都没声张,她也就装不知道。
领了饭票后都快中午了,顾妩干脆端着自己的饭盒,和一起出来的女生们一起去打了饭,她打了二两面条和一份菜过来。
等端过来以后她才发现,中午的菜是白水土豆丝,一口吃进去一点脆感都没有不说,还黏糊糊的,顾妩甚至都怀疑菜里头根本就没放油盐。
幸亏她打面条时额外加了一份臊子,不然今天这饭真的没法吃了。
也是顾妩昨天来的路上一口没吃,晚上又只垫了个的馒头,今天劳动了一早上,真的事饿狠了。
这才忍着不适,硬捏着鼻子几口解决了口粮,不然她都怀疑自己一口都吃不下去。
可就这饭菜,跟顾妩一起吃饭的几个女生羡慕的眼睛都快绿了。
毕竟大多数人打的不是玉米面杂粮窝窝头,就是黑黄混擀的面条。
像顾妩打的这种纯白面的,用二等票的话,要用二两票才能打来一两的面条呢!
至于一等票,那可是稀缺品,毕竟这时候周边农村磨面,都是用石磨,磨出八五粉和九零粉还行,富强粉这种的就难了。
基本要到供销社买去,但农村人吃饱就好,哪舍得用粮票换这种精细的东西,就算是城市户口,每人每月的供应都有限呢!
留着过年包饺子,或者过红白喜事时招待贵客都不够,哪舍得让孩子带学校来换粮票。
就算有,那也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们才有的待遇,她们这群姑娘就没这机会了。
而且她的饭盒好好看啊,这时候大家吃饭的家伙学校是不提供的,都是大家自己从家里带饭盒。
不过这时候不管是饭盒还是盆子,普遍流行的搪瓷制品,敲起来梆梆响的那种。
所以能不丁有人拿着双层的保温饭盒出来,就算是大众款,也相当的鹤立鸡群了!
顾妩被她们看的直发毛,等好不容易吃完了,她赶紧端着自己的饭盒跑路……先去水槽边上洗了碗筷,就赶紧回了宿舍。
但初一一班那个顾妩是个大款的消息,还是迅速传了出去。
反正等李红兵回来的时候,撩着她的革命头,意图给顾妩上一堂“一打□□”①的思想教育课。
还语重心长的劝她:“你一个农民的孩子,千万要抵挡住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能丢了农民阶级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
妈的智障,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顾妩被她弄得一头雾水,但等她听明白后,先翻了个白眼,又呵呵了回去。
有些人真是管的比太平洋警察还宽!
别说饭票本来是自己的,打什么饭是她的自由,就李红兵指控自己浪费这一点,就够自己呵呵她一脸了。
毕竟自己就算不爱吃,但那些饭也是一口都没浪费。
嫌她奢侈,那边还有打小灶的呢,吃的可是大馒头加肉片焖扁豆,她这么爱管,怎么不找那些人去?
无非是人家明显是干部家庭,她怼不动,才到自己这里显能耐。
都是刚考上来的学生,谁还没上过几堂思想教育课不成?要她瞎逼逼。
李红兵虽然不知道这个小资主义特别重的顾妩是个啥意思,但她拒不接受帮助的意图还是表现很明显的。
见她还想说话,顾妩一卷铺盖直接睡了,李红兵看着其他人不满的目光,脸上有些悻悻的,到底没敢冒着打扰别人午睡的风险,再“教育”下去。
第247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17
本来顾妩以为学前的经历就已经够传奇了; 可等到一上课; 她才发现这时候“上学”; 可能真的跟后世不怎么一样。
这感觉在学英语的时候尤为明显。
前四课全是“Long Live Chairman Mao”(毛·主·席万岁)、
“We love Chairman Mao”(我们热爱毛·主·席)、“Great munist Party of China banzai”(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we love the great Beijing”(我们热爱伟大的北京)这种专业政治热捧就算了。
毕竟这时候; 不论是狂热的个人崇拜,还是铁头一样的政治正确; 学这种的还真挺能理解。
但自第五课起; 学的居然都是
“Pay a gun and don't kill, the volunteer army privileges a captive (缴枪不杀)这种战斗用语。
顾妩:“……”
真是严格贯彻了自小就要从娃娃抓起。
课程比较奇葩还就算了; 问题人家教英语的时候,既不是先学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也不是先学英标。
而是直茬茬地就冲着句子去了,年轻的女老师一开口就是一句发音贼标准的“Long Live Chairman Mao”; 然后让大家跟着她一起大声朗读。
可刚开始的时候,这种在嘴里搅搅达达的读法,底下一帮子以前完全没接触过这玩意的孩子们谁也张不开口。
只是面面相觑的空张嘴不发音,呆看着老师重复了好几遍。
老师看着也不怎么奇怪的样子,又读了好几遍,才解释句子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
然后顾妩眼看着刚才还平平静静的老师脸上有一瞬间的变色,看着好像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样子; 用特别尖利的声音大声解释:
“这个怎么能不知道呢?简直不像话; long是长久的意思,live是活着,chair是椅子; man是人。
在咱们国家,唯一有资格坐椅子的人就是chairman——领袖,Mao是姓。Long live chairman Mao这句话翻译成汉语,就是毛·主·席万岁的意思。来,跟我读,Long Live Chairman Mao!”
底下的学生有点被她吓着的意思,结结巴巴的读:“浪里屋缺母猫!浪里屋缺母猫!”
顾妩:“噗!”
她也知道刚学英语就这样,但单词都不会,就这么特别大声的读句子,造成的效果不亚于一场郭大叔相声。
因此她还得了英语老师一个大大的白眼儿。
当天一回宿舍,跟顾妩一张床睡的寇辰辰就心有余悸的抱怨:“我们英语老师好凶啊!”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应和:“对啊!我们又没学过,不会有啥稀奇的,看把她给能的。”
“就是就是,红卫兵没了才多久,这帮臭老九就又抖起来了,我看她就是欠一张大字报。”
正说着对床的李红兵把手上的缸子趴的一声往桌子上一放:“你们胡说啥!黄老师以前可是我们这边三三红卫兵的头头儿,人家厉害着呢,要不是你们连领袖万岁的英语都说不知道,她也不会生气。”
一副只恨自己生的晚,没能赶上好时候,跟那位大名鼎鼎的黄头头一起打倒一切的样子。
呵,怪不得顾妩感觉不对劲呢,原来是遇上活体红·卫·兵了。
这才会一听大家说不知道,就一副要跳起来开□□大会的样子。
幸亏这时候已经过了那个时候,不然就冲着大家这一句不知道“领袖万岁”,这一班的人都得被拉出去□□。
……
最不一样的当然是这时候上学实行的是标准的半农半读——学校的学生上午上文化课,下午跟着农动老师坐拖拉提去周边的农村或者工厂劳动。
别看只是学生,但干起活来正规着呢。
先挨个分成小组,然后由当地的大队长分派好当天的任务后,就跟在社员后面干活。
农忙时的播种、除草;修公路时搬砖、拉水泥……反正是哪里有活就往哪里走。
不过大多数时候给学生的任务都不重。
因为这地方重男亲女严重着呢,能供着上学的,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要是活重了累坏了学生娃,人家的家长找过来理论就不好了。
所以说是跑去劳动的,其实大多数人都在凑热闹。
大家一天闹哄哄的去,再唱着歌儿回,别提多好玩了。
甚至在大多数人眼里,下午的农动课比早上的文化课可有意思多了。
毕竟不但不用听课,有时候还能跟女同学讲话呢。
你看平时在班上,大多数男生连句话也不敢说的女生说,但农动课的时候女生力气小,干活慢。
这时候男生站出来,帮女同学帮着抱趟砖,除会儿草,可不就自然而然的搭上话了吗?
而作为年龄小,长的又白又好看的顾妩就成了被帮干活最受欢迎的对象了。
那天第一次上劳动课,因为今年冬天雪大压塌了那的牲口棚,所以顾妩他们班分派到的是帮着村里的人搬砖盖牲口圈的活。
组长刚把活分到顾妩手上,她摞了高高的一摞砖头,正准备往目的地抱。
一个长的人高马大的男生嗖的一声就冒出来了,他不好意思的挠着头说:“嘿嘿嘿,你咋摞了这么高,一次少抱点儿,免得挣坏了,不然我帮你抱吧!”
说着挽了挽袖子就冲着那堆砖头去了。
然后撅着屁股哼哧哼哧大半天……没抱起来!
李卫国:“……”
这丫头一次弄太多了,以至于死沉死沉的,他这么大劲居然都抱不起来。
“你抱不抱的动啊?抱不动让开,放着我来!可别耽误了顾五同学的活儿。”
这人干活不咋样,跑的倒挺快,只是也不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李卫国听了何平的话不甘心的又试了几次,才脸色挺不好的把位置给让给了何平。
何平见状仰着脖子特别骄傲的上前,先气沉丹田,才弯腰撅腚的使出了全身的力气……那堆砖头还是一动不动的。
何平:“……”
哎呀,这他妈就尴尬了!
看连着两个人都折了进去,跑过来献殷勤的男生们不咋信邪的都上前试了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旁边已经跑了好几趟的李红兵,对顾五这样不好好干活还招蜂引蝶的样子有点气不顺:
“领袖他老人家说了,做人做事得实事求是,你这样哗众取宠的思想很危险啊!”
而且摞那么高有什么用?每一个人抱的起来还不是瞎忙?
这个顾五也真是的,小资主义不说,又虚荣又不检点,勾引的这帮男生也不好好劳动。
何平虽然不喜欢李红兵说话带刺,但自己刚才说了大话没做到的确有点丢人,所以接着她的话借坡下驴,特别委婉的劝顾妩:
“你以前没干过这个吧?这一次不能弄太多,不然肯定抱不动,下次……”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那个看着软软糯糯的女生上前轻轻松松的抱起那摞砖头转身就走。
临走前还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何平的脸立马刷的一下红透了。
而刚说话嘲讽了顾妩的李红兵张了张嘴,脸上也有些不好看,总觉得她刚才走的时候看自己那眼特别嘲讽。
倒是第一个上前的李卫国一脸惊叹:“她好厉害啊,这么重的砖头一点也不怯的。”
以前自己虽然看顾五长的好看,但总担心她这样弱不禁风的样子,就算谈了家里不同意。
但谁知道顾五干起活比自己还厉害呢?
而且她刚才走的时候是不是特意含情脉脉的看了自己一眼?
哈哈哈,真是左想右想,越想她越适合自己了。
……
顾妩倒是不知道自己这帮同学这么蛮会脑补。
毕竟她摞了特别高一摞砖头,抱着走的时候被挡了视线,这才特意从两边看路。
谁知道他们内心活动这么多呢?一个眼神也能看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来。
她们学生干的活是一个个都分派好了的,目的地那边有个专门计数的同学,所以只要把自己那份干完了,就能早点歇着。
顾妩这才想一次多干点,准备早点干完了早点完事。
谁知道忽然冒出来这么多热心同学。
还让她莫名其妙挨了李红兵一顿说。
顾妩可不想听她瞎逼逼,这才谢绝了大家的好意,自己上手了。
可自觉被顾妩藐视了的李红兵可不这么想,她只觉得顾妩就是在大家面前下她的面子,所以当时就恨上她了。
而家世背景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