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是李秀英,在顾庆海的支持下,会时不时的回一趟娘家,给李家老老小小三口子送点粮食什么的。
而这次李秀英回娘家,一来她爹的祭日到了,她这个当女儿的得回来烧点纸。
二来眼看着要过年了,别人家里的年货都准备起来了。
就李家啥都没有,她怎么也得过去帮着准备点年货,顺便送点粮食过去。
而这李玉香就是李秀英的小妹妹,现在正跟顾五同级,在宁远中学上学。
这次李秀英去,因为她二嫂打了李玉香脸的事,两姑嫂就又闹了好一场。
李秀英抓着她二嫂的头发把人掼到地上狠狠地揍了一顿。
李二嫂:“……”
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呢?咋就忽茬茬扑上来了?还有李永泰你是不是个死人,你妹打我你就这么站边上看着?
李永泰:快拉倒吧,我这个大妹自小手上的劲比我还大嘞,以前自己的书就全是被她用武力抢过去了。
你一个人挨打总比我也扑上去挨一顿好吧。
更何况顾庆海他手黑着呢,自己今儿真要欺负了他老婆,你男人我的饭碗就得丢了。
而且你趁我不在欺负我老娘的仗我还没跟你算呢,挨顿打一不亏。
那你说要钱还是要人?
李二嫂:你滚……不,先把钱交了再滚。
摸着背打青的眼眶子,李二嫂心里腹诽:也不知道顾庆海稀罕这泼妇啥,要是自己有个成天往娘家背粮食的老婆,自己非打断了她腿不可,就顾庆海那傻子还一副天经地义的样子。
而且自己的小姑子自己扇两巴掌又能咋的?哪家的小丫头不是被打大的?
就她李秀英的妹子金贵动不得,还敢跟自己这个当嫂子的动手。
没家教的损玩意儿。
第236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6
李玉香一咕噜翻身钻进被窝里; 抬手就往顾妩身上钻:“呸; 叫小姨妈; 叫啥李玉香; 小心你妈听到了拎着你的小马尾把你抡墙上去。”
她本来也就是嘴花花,但说着忽然就想起大姐打二嫂的那个利落劲; 平地打了哆嗦。
顾妩一边躲她的小冰手一边翻了个白眼:“你不是不让我在私底下叫你小姨妈吗; 今儿个怎么啦?改性了?”
这两孩子虽然差两岁,但因为顾五上学早; 所以两人一直是一个班的。
刚开始的时候顾五还规规矩矩的叫她小姨妈,但被同学问的多了,李玉香自己有点撑不住了,就严禁顾五在外头叫她小姨妈。
只要没在大人跟前; 两人互相也就顾五、李玉香的乱叫。
玩起来也跟闺蜜一样,压根就没点长辈小辈的派头,也只有在大人跟前才规矩点。
李玉香见口花花被戳穿了,也不尴尬,嘻嘻笑着把手伸进被窝里暖着:“我是感慨有你妈当姐真好,我以后长大了,也要跟你妈一样,打遍天下无敌手; 嗖嗖嗖……”
说着一边比划了一边把自己挨打后又被大姐找回场子的事说了一遍。
这边人冬天都升一个小炉子; 一边没事干不是围着火炉唠嗑,就是猫在被窝里窝冬。
所以拾柴回家升火就是家里小孩子的任务了。
李玉香一大清早就跑山上拾柴去了,好不容易碰见个小枯树; 就费劲巴拉的整了一早上,才哼哧哼哧的把它拖回家了。
正想着把它砍成一截一截的好升火呢!
但她进去拿个斧头的功夫,树就被二嫂看上拖走了。
李玉香顺着拖拽的印子找到还正在把树往自己家的二嫂争辩了几句,就被她狠狠地扇了两巴掌。
幸亏大姐来的及时,二嫂不但没能把树拖走,还被她当场收拾了一顿。
顾妩:“……”
向来都是自己讲故事唬人,但听了李玉香的描述,她僵着脸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出个什么表情来。
孩子,你这描述的真是李秀英,而不是个三头六臂的哪吒?
渍,不过也能理解,这自古以来的脑残粉向来都是自带粉丝滤镜的。
李玉香这样的,顶多就是中毒中的深了点。
“我妈呢?”
看某脑残粉说起她大姐眼睛都冒精光了,顾妩赶紧转移话题,免得她太兴奋把自己的炕弄塌了。
“啊?你妈跟你爸吵嘴呢!我进来的时候你妈都上手了。”
——————
事后李秀英也怕她二嫂拿自己没办法,但却等她走了以后往两个孩子身上撒气,索性直接把娘三个一起打包带回来了。
谁知道等一进自己家,才发现自家男人带着闺女搬家了,顾二婶还躲着连门都不敢出。
李秀英:???
啥玩意儿?好你个顾庆海,搬家了也不告诉老娘一声!
这要不是她回来的早,你是不是连新新媳妇都要娶进门了?
而且你手上哪来的这么多钱,是不是趁自己不在家,勾搭哪个小寡妇弄回来的。
哼,今儿要是说不清楚,老娘就跟你离婚。
所以她一进门先让老娘带着小兄弟烤火去了,然后拉着顾庆海就开始理论。
说到伤心处还趁机伸手挠一把。
一脸懵逼,并且被“娶”了新媳妇的顾庆海:“……”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直到李秀英嚎了一声:“你个没良心的,连搬家都不告诉我一声。”
顾庆海才忽然一抬头:“我让人给你带话了啊!就你们桃园的那个康自在。”
李秀英:“康……康自在?”
怪不得今天自己在路上碰到那小子,他一个劲的往自己跟前凑。
她还以为这小子贼心不死,跑过来挖墙脚呢!
也是自己好几天没回家心急了,又怕这小子像往常一样说些有的没的,才连张嘴的机会都没给他,急慌慌的赶回来了。
一想起来自家男人还不知道自己嫁过来之前,还被康自在求过亲,李秀英就有些心虚。
她眼珠子四处瞄了瞄,温声细语的问了问家里的红药水在哪,等顾庆海翻出来的时候。
就特别体贴的给他刚被自己挠出来的小口子上了药。
等顾妩听了李玉香的话不放心,奔进去看的时候,人小两口正脸红红的对视呢!
顾庆海还顶着一脸红药水,意图把老婆的兜兜也给扒了。
顾庆海:“……”
李秀英:“……”
大白天的干坏事被闺女撞到,这他么就尴尬了。
顾妩:“……”
嗝,猝不及防被塞了一口狗粮,亲妈你可以的,这才多会儿,就生生的把家庭伦理剧演成了爱情动作片。
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样子,顾妩反手就关上了门,免得打扰了小两口的兴致。
这才去偏房见过了外婆跟小舅舅,然后跑厨房里做了锅饭。
等顾庆海夫妻两再出来的时候,顾妩他们连饭都吃过了,而给他们小两口的饭正在锅里温着。
等吃过饭后,顾庆海兴冲冲的给大家安排房间。
他们小两口带着小六一起睡,免得小六的病有个啥反复,小五也照看不来。
岳母带着小舅子(八岁)一起,免的小孩儿认床,半夜闹起来。
至于顾妩,就跟李玉香一个屋,正好闺蜜两个也能好好说说话,说完就出去给岳母烧炕去了。
顾妩对这个安排倒是没什么意见。
李玉香她们没来之前自己占一个房没什么。
可他们这次来,明摆着不是住一天两天的事。
真要每一个人烧个炕,新房子的有六七间,房子跟炕也够,但顾庆海弄回来烧炕的煤末子铁定撑不过年了。
这时候的人节俭,向来是能省一点是一点儿。
而且自己要是一个劲的要求自己睡,外婆她们脸上也过不去。
人这一辈子生儿育女的,还不就是图年老了有人养老送终。
顾庆海一个一天学都没上过的老农民都晓得这一点,从来不会拦着媳妇往娘家送东西。
她好歹也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儿子女儿都有赡养义务这点,她还是懂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李玉香这丫头合她的胃口,要是她跟李二嫂那种性子,就算再怎么样,顾妩也不会真委屈了自己。
李玉香每次到顾家来,吃吃喝喝的虽然不客气,但干活的时候也不含糊,甚至因为她年龄比顾五她们大一点,每次有往地里拉粪这些活,她都是一个人挑大梁。
在外头顾五因为学习好受别的皮孩子欺负,也从来都是她第一个冲上去。
说实在的,李玉香虽然姓李,但在顾庆海两口子眼里,跟自家的孩子也没啥两样。
要不然李秀英也不会一看到她被打了,就怒气冲头,连二哥的面子都不给,直接就上手了。
要知道以前李二嫂隔几天就去剪老太太家的电线,连累的她总翻山越岭的跑,她最多嘴上凶一点,但真没上过手。
……
一夜过去后,顾妩本以为以李秀英的脾气,只要听说了分家的事,肯定要找顾二婶闹一场的。
谁知道大家伙窝在家里了好几天,连顾庆海怕大家无聊搞回来的扑克牌都玩的起毛边了。
李秀英还是老神在在的,一点没有找顾家老两口算账的迹象。
倒是李玉香没忍住问了两句,李秀英听了她的话把三个姑娘叫一起。
语重心长的说:
“傻姑娘啊!找小五她二爷的事,她大(爸爸)能做,但我却不能做。
而且他都已经处理好的事,我要是再不依不饶的,只会让他把心偏到那头去,与其这样,还不如装大方,等恰当的时候在让他们知道知道疼呢!
更何况谁家里没几个比较糟心的亲戚,小五大这边是有你二奶这样私心重的,咱们这边也有你二舅妈这样的损人不利己的坏怂,真要成天的计较,那自己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自己的女儿自己当然心疼了,可这事就算真告到派出所去,只要顾二婶咬死了不承认。
到最后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结果。
与其做这种无用功,还不如不干,日子还长着呢,只要他顾家的还在宁远住着。
自己就不愁抓不住她的小辫子,到时候……哼哼,别以为顾庆海不说她就不知道了,自己的小六这次差点就没了,这样自己要是都不扒她一层皮,她李秀英就把头卸下来给人当凳子踢。
而且自己男人自己知道,顾庆海这人看着脸凶,可最心软不过了,要不然也不会由着自己接济她们孤儿寡母。
这次他挖了自家二叔一大笔钱,听着是痛快,但他的那点火气恐怕也消的差不多了。
自己要是再闹,说不得还真会坏了夫妻的感情。
虽然顾庆海也就那样,但好歹也是她李秀英亲手挑的男人,只要他不出大问题,那她可是打算跟人过一辈子的。
当然不能因为闹不出花样的事伤他的心。
来日方长吧!
李玉香:“……”
顾小六:“……”
虽然听不懂,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哎!
顾妩:“……”
厉害了我的娘!
第237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7
说起人多热闹顾妩也经过一些; 但年味浓成这样的; 她还真是第一次见。
顾妩刚过来是才腊月八的时候; 那时候村里已经杀猪分肉了; 顾家只有两个壮劳力,所以分到的肉一共也就一小盆; 还给顾二叔送去了一碗; 李秀英她娘家送去了一碗。
不过这娘三又被带回来了,为了以防她们一来就被李二嫂闯了空门; 送过去的一干粮食肉又都带了回来。
但李秀英过来不过几天,就又忙活起来,其实说起过年的讲究,这时候过年; 比起顾妩待过的红楼或者清穿世界,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多程序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头宣扬打破旧传统就习惯,过革命化春节的原因,像什么腊八,腊二十三……的说头,管的人家还是管,不管的人家就只是一个劲的把家里有的东西做成各式各样的好吃的,以期在大年三十和过年三天过个饱年; 免得第二年还跟今年一样吃不饱穿不暖的。
顾家就是不讲究的这种; 搬了新居才缓了几天,请帮着搬了家的乡亲们吃顿暖居饭,就开始也开始盼年。
六七十年代队上分粮食; 分到每家每户的并不是磨好的面,而是还囫囵着的小麦粒或者玉米棒子。
可要把这些吃到嘴里,就得自个在家临行深加工。
而这时候虽然号称工业化,但大多数农村里却连个磨面机都没有,家家户户磨面都用自家的石磨推。
但石磨这东西,用牲畜推起来还算省事,真要让人推,不会使巧劲的人推个三圈就得歇菜。
偏偏搞公社的时候,私人是不让在自己家里养牲畜的。
就是哪家养个吃肉的兔子或者下蛋鸡啥的,都得藏的严严实实,就怕被哪个见不得别人好的给举报了。
农村比城市好的地方就是地方宽裕,又都是世世代代的乡里乡亲,谁知道这家跟那家七拐八拐的有没有点亲戚关系。
所以只要不闹出过不去的事,基本没人那么不长眼,上赶着犯众怒。
而平常逢集的时候出去卖着自家的农产品啥的,不管是大队上,还是革委会,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毕竟供销社的东西,贵不说,大多数东西还得要票据。
农民又不向城里人那样,每月李都有三五两的肉票、布票……有工作单位上还会发工业劵。
这情况下还要是连正常的需求都不让换,那大家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领袖不都说过因地制宜是很有必要的吗?
但养牲畜这种的情形却不在其中,因为就算是乡里乡亲,可大多数人都吃不饱,还死命的为一口干饭挣扎着,这时候你家却有闲功夫折腾这些,那可不多的是人红眼吗!
这要是被查实了,被拉到城里受批斗还是轻的,严打的时候甚至会被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
所以即使有人养,也只会挑兔子这种既不会叫出声又好养活的,大件牲口这种藏也藏不住的,绝对不会有人敢顶风作案。
幸亏队里有规定,快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是可以借一天队上的驴马骡子过来用一天的。
本来顾庆海作为生产队的队长,有优先用的权力,但顾庆海这人鸡贼,从来不肯在这方面落人口实。
所以顾家用牲口从来都是中不溜丢的,既不会扎眼,也不会真耽误了事情。
而这闲着的时间,自己推着磨一磨豆腐,买回来的大调料(指没有加工过的花椒,辣椒等调料)。
那天顾妩刚起来,洗了脸后去后头倒水,就看见顾庆海搁那儿哼哧哼哧的推磨,大冷的天却推出一头汗来,而李秀英时不时拿毛巾帮帮顾庆海擦一擦。
这时候顾庆海连推磨都会快个几分。
顾妩:“……”
这大清早的,简直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
不过被喂狗粮也不是没有好处,当天晚上,顾家就吃上了热乎乎的豆花。
刚磨出来嫩生生的豆花,浇上李秀英弄好的浇头,再切一根小香葱,倒一点酱油,一碗下肚,瞬间感觉整个世界都和平了。
连被冻过后一直蔫蔫的顾小六都吃了一大碗,还一个劲的往锅里瞅,看的顾庆海两口子摸着小六头上的小黄毛,乐的合不拢嘴。
顾妩跟李玉香两个半大丫头,更是吃的仰在炕头上直呻唤。
而剩下的豆花,就被李秀英端出去走邻居去了。
这时候的邻里关系远不像后世那么冷漠。
反正光这几天里,只要家里做了啥吃的,李秀英总会端出去一盆,然后东家走西家逛一圈,东西就送完了。
但她回来时盆里还是满满一盆,这边是高家炸的油条果子,那边是张家炸的鱼肉块,中间又是郭家蒸的包子……
而几个小的,每天都坐在炕桌跟前等李秀英串门回来,然后一哄而上,七手八脚的把她带回来的好吃的瓜分了。
只往盆里留下老太太跟顾庆海小两口尝鲜的。
不过就算每次都留了,这些东西大多数时间也会落到几个孩子嘴里。
李老太太的那份大多数时候都落到小永安的嘴里,而顾庆海两口子的,则会被顾妩、李玉香和顾小六瓜分了。
不过落到顾妩身上那份,她会亲手拿着勺子给顾庆海和李秀英送到口边上。
他们两不吃,顾妩是不会罢休的。
毕竟顾妩空间里吃的东西全乎的很,什么时候去吃在不会饿着她。
她跟着李玉香她们抢吃的,也就是吃个氛围和开心。
所以尝尝鲜就可以了,真要让她跟真孩子一样,连顾庆海夫妻的份额也吃了,她可做不出来。
谁知道她这么一做,连小六也跟着学,倒是感动的几个大人眼里都含泪花花了。
腊月二十一过,终于轮到了顾家用牲口,顾庆海早早就去队上的牲口棚拉来了一匹骡子。
顾家老小推磨的推磨,倒粮食的倒粮食,扫面的扫面。
因为配合的默契,不过一天的功夫,大家就把分回来的粮食全数都弄成了面。
这里头,除了两大袋子的精细白面,其他的都是糙一点的黑面和沙粒粒的玉米面。
庄稼人从来都怜惜牲口,而这头骡子因为立了大功,顾庆海特地给它泡了一桶前几天弄豆腐剩下的豆渣。
吃的枣红色的长尾骡子欢快的呲着牙直打响鼻,高兴的像个八百斤的胖子。
临走的时候它还照着顾庆海的脸,就是热情的一口。
顶着一脸不明液体的顾庆海特别懵逼:“……”
我是有老婆的你晓得伐?而且你一个驴马界的小太监,能不能不要随便给人来舔脸杀。
这味道,呕!
“看你一口牙也挺白的,咋就这么味儿,是不是吃草不好好吃,光挑食吃黄豆了?”
“哎!”
见傻骡子还是摇头晃脑的呲牙傻乐,顾庆海无奈的拿毛巾擦了擦自己的脸,正准备把这小祖宗送回去再回来洗把脸,一转身就听到一阵惊天动地的笑声。
顾庆海僵着身子转头一看,就见自家傻老婆李秀英端着一盆油渣(胡麻油渣,大多用于给牲口加料)站在门口,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
顾庆海被笑的本来就有点恼羞成怒,只是自家用骡子的时间快到了,不还回去管理员不好登记。
他这才先吸了口忍了忍,先把骡子送了回去,可等他再回来的时候,刚好听见李秀英正绘声绘色的给几个小的讲自己的糗事。
向来是面子比天大的男人瞬间爆发,把自个傻老婆拉进屋里“教育”去了。
这一进去,就再也没能出来,当天晚上,连顾小六都是安置在顾妩他们屋的。
顾妩:“……”
我以前真以为俺们农村人是很含蓄的,真的!
倒是李玉香见自家大姐进去了就一直没出来,忧心忡忡的问:“小五,你大你妈不会打起来了吧!我们要不要进去拉拉架?”
以前自己爹赌博回来输钱了,就会把妈拉进屋里打。
顾妩闻言翻了个白眼:“你可得了吧!就算打架,也是我大吃亏。”
而且人家小两口“打架”打的正欢呢,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你真去拉个架试试?可别被你哪吒大姐踢出来。
李玉香闻言想了想,觉得就算打起来,自家姐夫也不一定打得过大姐,这才放心的脱了衣服睡了。
而奶呼呼的顾小六就睡在两人中间。不一会儿就脸朝枕头,撅着屁股睡的人事不知了。
顾妩看她这个睡相,忍不住皱了皱眉,她伸手探了探顾小六的脉,发现这孩子果然是胃出问题了。
当时自己虽然把人救回来了,但孩子到底小,内脏又脆弱,被那么冻了一天,到底伤了底子,还坏了胃。
叹了口气后,顾妩从空间里摸出来一颗回春丹,塞到了顾小六嘴里,这才拉灯睡了。
第238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8
第二天一大早; 顾妩刚睡醒; 一抬手抓住了在她脸上乱扒拉的顾小六:“呦; 小懒虫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姐; 快起啦,妈炸了油饼、麻花、果子; 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见大姐睁眼了; 顾小六就赶紧把自己手里的糖果子往她嘴里喂。
顾妩醒来还没刷牙,就哄着她自己吃了; 一边给自己挽头发,一边问她。
“小姨妈呢?”
因为生物钟的关系,顾妩每天起床的时间都挺规律的,正好就在八点左右。
这也是因为现在正在放寒假; 腊九寒天的公社又没活,起来也没多大的事,还不如睡个懒觉。
前些年顾庆海在咸阳谋生的时候,最最向往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用他的话说,听着呼呼的西北风,还能躺在热炕上睡个回笼觉,真是给个皇帝都不换。
而同屋的李玉香就不一样了,
自从来家里后; 她每天基本都在六七点起床; 不是帮着李秀英做早饭,就是出去扫院子。
顾庆海劝了几次让她再睡会,见她虽然答应; 但第二天照样起的老早。
他也过过寄人篱下的日子,知道自己要是真不让她干,说不定岳母她们会更不自在,也就随她去了。
只是他每天尽量早点起,把外头能干的活都干了,免得李玉香一个小姑娘出去扫院子,让风把脸都吹裂了。
只留下屋里头取东西或者抹抹桌子这样的轻省活。
可他这样想,却忘了李秀英是出了名的手脚麻利,有她在的屋子,李玉香也就是坐在火炉跟前干看着的份了。
要想从她手里抢活干,基本没门,有时候被盯的时间长了,人还会赶苍蝇似的赶她:“去去去,回屋睡觉去,小孩子家家的,吃饱睡饱才会长个儿,看你比小五大两岁,但现在站她跟前,都快要小半个头了。”
哎,这丫头吃不好,干活又干得狠,果然还是伤了底子。
以前自己还没发现,可前几天孩子们闹着玩,她坐在炕头上一看,小玉可不是比小五小半个头嘛!
这可不行,他们农村人找媳妇,最看家世人品,家世先不论。
所谓人品,品格啥的没嫁过来之前也不知道,最多也就跟街坊邻居们打听几句。
但只要是一个村的,基本都沾亲带故,就算没有亲戚关系的,只要没仇,秉持着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的观念,也不会在人家议婚前后说人姑娘的小话。
这种事要是被人传出去了,双方可是要结死仇的,而小话姑娘的那家人,以后也甭想在自己村里待下去了。
既然这方面靠不住,那让人最直观的,还不是姑娘本身嘛!
所以两家议亲,就会有让对方家相看自家人的程序。
而每次男方相看完了,家里等着亲戚们就是急急的问:“姑娘咋样啊?”
如果男方家长满意了,就会笑容满面的答:“攒劲得很!是个能过好日子的。”
你以为这里的攒劲是啥意思?长的好?知书达理?身材好?
不不不,这时候农村找媳妇可不兴这个,大多数人默认的“攒劲”,其实就是姑娘体格好,看着就有一把子力气。
要是当婆婆相看说体己话的时候摸一摸姑娘的手心,再摸着常干活才会出来的那种茧子,那这姑娘干活麻利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
甚至老一辈人默认的漂亮,也不是指巴掌脸,苗条身材;而是长的高,面盘大,看着就喜气洋洋的那种。
受“大众”审美的影响,在李秀英眼里,小妹这个子真有点矮,自己嫁的晚,那是她力气大,暗地里打跑了不少来提亲的臭小子。
可小妹自己是不打算让她为了补贴家里嫁那么迟,让人说三道四的。
自家老娘这里有自己担待着呢!小弟以后上学不是还有自己跟二哥供吗?
他李永忠再妻管严,也没有那个脸说出让个小丫头片子供小兄弟上学的话来。
到时候出不出钱可由不得他了。
现在小玉也十三四了,念书又一般,这次考初中都快要了她的命了,就这还是吊车尾考上的,要想考高中那是没多大可能了。
不过这年头念书念的好了也没用,多识几个字,倒也能学个手艺,到时候再找个好人家,日子也能好好过了。
所以这几年也该补起来了,这瘦瘦小小的跟个豆芽菜一样,可怎么找个好婆家。
李玉香:“……”
扎心了老姐,可自己以前分明比小五大的,也不知道小五今年吃了啥金坷垃。
她倒是想多帮自家大姐干点活,但李秀英自己都开口说话了,李玉香哪敢不听。
而每天就算起的早了,她也只会老老实实的坐在炕上看书,所以顾妩醒来没看到她才会多嘴问这么一句。
“她帮妈出去卖油饼去了。”
顾妩听了小六这话感到一阵的诧异,七十年代初农村是会有集会,而且根据地理条件和人口多寡,还会有逢集日这一说。
像宁远镇,因为正好处于312国道旁边,周围的小村小镇的又密集,所以每次都特别热闹。
初时镇上政府定的大家逢三、六、九的集,后来看这样大家伙还一个劲抱怨不方便,就干脆逢了双日的集。
也就是说,每月里农历的二、四、六……这种日子,周边别的村的,要想给自家换些缺的物什,就会天不亮就纠结一大帮人一道来宁远跟集。
但这卖的东西基本都本上都是农家土特产,你这边往出去卖一斤面,我那边却几斤醋,换一换无可厚非。
但像精面做的副食品、鸡蛋、肉食……这种的东西,那可是明晃晃的违禁品了,要让镇上的民兵看到了,没收都是好的,说不定还得把人拉到班房①里好好问一问了。
“这些东西哪来的?”
“是不是家里偷摸往牲口了?想挖社会主义墙角啊?”
“啥?从百货商店买来的,那自家不吃还往出去卖,判你个投机倒把没毛病!”
所以一听里李秀英出去卖油饼了,顾妩赶紧起床洗漱,把小六往李老太太那里一放,就出门找人去了。
她出门刚拐个弯,还没走几步呢,就见顾庆海拉着个架子车,李秀英跟李玉香两个正帮着推呢!
顾妩上前帮着推了一把,悄声问李秀英:“怎么回来了?”
不会这会儿功夫,东西就全被没收了吧?
李秀英一提起这个就高兴:“卖完了,正好有跑长途的车队,我刚一揭盖着油饼的帘子,这群人就抢光了,幸亏有你爸跟小玉跟着,不然我肯定来不及收钱的。”
“你是不知道,两大钢种锅②油饼,一个两毛钱,没一会儿连一个都没了,我看今个晚早上上怎么也得……”
李秀英还想说话,就听见前边的顾庆海“吭”了一声,她脸色一边,说了句:“回家再说,就哼哧哼哧的又推起来了。”
等大家伙一进门,李秀英揭开门帘子往外一看,连外头没人,才把门关了。
抖开自己的围裙就把里头的钱放了一炕桌。
顾妩上前一看,一分的、两分的、五分的、一角的、两角的纸币,硬币都有,乱蓬蓬的一大丢。
里头偶尔还夹杂着一块、两块的纸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